❶ 通用汽车因气囊召回700万辆 将独自承担所有费用
财经网汽车讯通用汽车将召回700万辆汽车。
当地时间11月23日,据CNN报道,通用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700万辆皮卡和SUV,原因是安全气囊有致命风险。截至目前,通用已因安全气囊问题卷入17起交通死亡事故。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周一责令通用汽车进行召回,并驳回了此前“无需更换安全气囊”的说法。
此次召回的重点是宣告破产的日本公司——高田(Takata)制造的安全气囊。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显示,该气囊引发的安全事故包括气囊爆炸、向乘客喷射弹片,除了致死危险以外,还有致盲和致残等事例。
公开资料显示,高田使用一种具有高度爆炸性的推进剂给气囊充气,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中,可能使该物质发生降解,从而引发爆炸。爆炸过程中,还会有金属碎片飞向车内人员。
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可以追溯至2008年,当年仅本田召回4000辆问题产品。2009年,美国发生一起气囊致死事故后,该问题逐渐受到关注。2014年后类似事故频发,但高田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问题配件进一步扩散。迄今为止,已有17例有记载的死亡案例,其中美国就有11起。作为丰田、宝马、通用等十几家国际汽车制脊燃造商的供应商,高田公司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配件制造商之一。
2017年,高田公司在美子公司正式宣布破产。2018年,高田拆分出的绝大部分业务并入中国企业均胜集团。日媒称高田破产是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规模破产案,美媒称高田至今已催生出史上最大汽车召回案。
在周一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下令前,高田气囊事件已波及4000万辆汽车,涉事气囊达6300万个。
通用汽车此前曾召回80万辆问题气囊汽车,在此次召回调查中,困陆通用表示,700万辆汽车配备的气囊与先前召回的充气装置具有不同的充气机,并未构成安全隐患。据CNN,通用已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召回判决上争执4年。最终,通用汽车同意在美召回590万辆汽车,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召回110万辆。
通用汽车至今仍坚称,基于事实和科学记录,不应该召回这些车辆,“但我们将遵守决定并开始采取必要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召回事件对于通用汽车而言代价尤其高昂。年初发布的财报显示,通用汽车经营损失高达12亿美元。由于高田已申请破产,通用汽樱尺虚车不得不独自承担所有召回费用。预计通用在2021年将就召回事件花费4亿美元,并在随后的若干年内增加召回资金。
此次召回的车型为2007年至2014年交付的凯迪拉克凯雷德、雪佛兰萨博班等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涉及45万丰田车主,因存安全隐患,45.4万辆丰田汽车宣布召回
2019年的召回真是多,这一次又轮到丰田来召回了,本次召回丰田对外宣布召回454017辆,45.4万辆的召回,数量还是相当巨大的,且本次的召回车型众多,不乏丰田旗下的高端车型雷克萨斯。丰田素来以质量着称,那么本次召回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因为某一个集中的批次问题?
根据丰田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备案信息来看,本次召回的原因也不能算是丰田自身的原因,而是曾经引起全球动荡的“高田事件”。高田作为一个全球供应安全气囊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一直以来为全球各大 汽车 品牌供应安全气囊,同为日系企业,丰田与高田的彼此之间的联系更是甚密,一旦高田出问题,连带丰田也会出问题,不幸的是高田真出了问题。。
本次丰田的召回原因就是为了解决这一 历史 性的问题,由于高田是丰田曾经重量级的供应商,导致丰田旗下的车型大多数是安装的高田气囊,高田的出事让丰液辩闹田影响极大,即便是后来的高田因为这件事被破产,但是留下的烂摊子还是需要丰田自己去解决,不然真出问题,影响的是丰田自身的品牌,谁会去计较一个破产的高田呢?
此次的45.4万辆车型,涵盖车型多款,主要是雷克萨斯与天津一汽丰田生产的车型,具体车型如下:
从车型的细化召回数量来看,威驰与花冠EX占比比较大,两款车型数量就高达43.8万辆,两款车型的集中生产批次是在2003到2008年之间,原因是副驾驶位安装了高田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这种安全气囊在气囊展开的时候会发生意外破损,会导致碎片意外飞出,对驾驶者造成二次伤害,严重情况甚至影响生命。
雷克萨斯车型就略少一点,仅两款车型,分别是雷克萨斯IS、雷克萨斯SC,不过版本颇多。相比威驰与花冠EX的二次伤害,雷克萨斯则是问题要稍微好一点,至少不会有二次伤害一说。因为填充点爆火药的设备异常,工作人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发生未正确充填点爆火药情况,在后期的使用中无法开启气囊,对驾驶者、乘坐人员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总之,这45.4万辆车型最终的处理结果是更换全新合格的安全气囊,将有问题的高田气囊替换掉,以此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点。
怪丰田吗?毕竟都是高田出的问题,不怪丰田吗?谁让是丰田的车出了问题,只能说,高田坑惨了丰田,同时也坑惨了全球其他的 汽车 品牌,灶森大家都在为高田的错误而买单,而真正承担后果的是消费者,据统计,全球有24人死于高田气囊,同时有290人受伤与高田气囊有关。
虽然高田早在2017年6月份就宣布了破产,但是这个占领气囊市场20%份额的庞然大物实在是太大了,高田给全球19个 汽车 品牌供应安全气囊,据统计涉及的车辆已经过亿辆,其中丰田在中国市场涉及的车型就超过百万辆,这些年来,丰田在断断闹罩续续进行召回,但是想彻底解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次的45.4万辆召回或许不是最后一批。
❸ 车闻联播:高田再现“问题安全带”,200万辆车将被召回!
高田再现问题安全带,200万辆车将被召回相信大家都知道,配件供应商高田因问题气囊面临巨额的赔偿、罚款,于2017年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尽管问题气囊的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但是最近再现“问题举早伏安全带”。据日本国土交通部称,前高田子公司曾在测试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下,向日本汽车厂商供应了900万条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汽车座椅安全带,预计将召回200万辆汽车。事实上,高田在2017年破产后,就被2018年被美国的中国公司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收购,但不包括问题气囊业务,后者与其母公司宁波均胜电子同时更名为均胜安全系统公司。不过据报道显示,所有不合格的安全带均是在日本工厂生产,该工厂为满足安全法规要求改变了测试数据。而均胜电子方面表示,这些问题安全带是在收购前生产的。这就意味着这些问题安全带是高田原工厂制造,均胜电子只是无辜躺枪?至于事件后续,漫哥将会持续关注。碳排放积分也能买?为避免欧盟罚款福特拟酿造骚操作!由于此前有7辆福特Escape插电式混动车型在充电时起火,福特宣布在欧洲召回20500辆该车型。并在9月开始,福特在暂停售卖这款车了。而随着福特对这款新能源车型的停售,让其品牌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超过了欧盟制定的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5克/公里的标准。这条例其实与咱们国内的“咖啡”法则类似。不过,就目前来看并没有哪家车厂愿意和福特合作,为其降低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而在众多欧洲厂商中,PSA集团、沃睁咐尔沃、宝马集团与雷诺均已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目标,据外媒猜测,福特将会从中挑选一个品牌,与后者购买额外的碳排量额度,以抹平超额的碳排放。而根据欧盟的规定,如果福特无法在11月之前不能处理好这是,就将面临一笔巨额罚款,意味着留给福特的时间不多,就看看这波骚操作能不能成事了。降价还想退车?特斯拉取消7天退车保障计划!国庆期间,特斯拉的Model3、ModelS先后进行降价,而在降价之后,还正式取消了信心保障计划。官网显示,特斯拉信心保障计划已于2020年10月16日终止执行并下线,在此之后的购车订单均不再享受该计划的保障,这意味着用户不能七日内退车了。而根据特斯拉此前推出的信心保障计划显示,退出条件:在车辆退还时,车正携辆里程表读数未超过1600公里;“新车有限质量保证”尚未失效;未提交或未申请过任何可适用的激励政策、奖励、优惠或特别待遇;车辆处于全新状态,未受损坏且无异常磨损;未转售或转让给任何个人或实体。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特斯拉官方将接受用户的退还车辆要求,并完成车辆检查流程。而相关退款(扣除下单后即不可退的1000元)将原路退回(约30天)且不能转移到任何其他订单。用户承担占有车辆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保险、税赋或责任。外资方退股,北京汽车将100%持有北汽德奔股权目前最贵的国产车哪款?应该非BJ90莫属了。虽然很多人说是“抄”的,其实人家北汽德奔是有很亲密的合作关系,不过,随着北京汽车近日发布的股权变动声明,合资5年的北汽德奔将正式“分手”。10月17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北汽德奔相关情况的声明”,官方称北汽德奔股权结构的变更,外商投资方MBtech(奔驰技术)完全退股,意味着这家合资五年的技术公司,正式由北汽100%持股。不过,北汽方面表示此事北汽集团和戴姆勒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北汽集团及北京汽车与戴姆勒的技术合作。戴姆勒也表示:MBtech现已不再是戴姆勒的子公司,其相关活动与戴姆勒和梅赛德斯-奔驰无关。所以大家这下子可明白了吧,别再说BJ80、BJ90是“抄”奔驰了哈……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编辑|车上还有谁
❹ 高田公司为什么破产
2015年5月,高田公司安全气囊的异常破裂造成了6例死亡案件,100多人受伤,此后,局势一发不消返可收拾。一方面,高田公司在积极地进行召回,但是,另一方面,安全气囊破裂致人伤亡的事件也在不断增加。终于,一纸诉状将高田公司送上了法庭。由于隐瞒数百万个安全气囊有缺陷的问题,高田公司受到了刑事欺诈罪的指控。只能宣告破产。
❺ 高田气囊如何从诞生到破产 三代气囊问题频现 最终选择破产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导读:关于高田气囊的事件似乎没有因为高田的破产而宣告终结, 本田 近期再确认了一起由高田气囊引起的死亡案件,使得由高田气囊致死的人数增至17人。高田气囊已经被不少消费者称为死亡气囊,因为其安全气囊可能出现异常破裂致使金属碎片飞向车内乘客乘客。
第三代继承者(2007-2017)
2007年,高田重一郎之子,年仅41岁的高田重久升任高田集团的 总裁 ,如果你没记住他的样子不用担心,后面他还会出场很多次,因为这是倒霉的一代,父辈积累的炸弹都在他这一代爆发。
上任后的一年, 2008 年11月,本田召回4000台装配有高田气囊的车型。但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巧,在本田召回后的半年,就爆出了全球第一例因为安全气囊致死的事故,2009年的5月16日,一名18岁的美国少女开车接弟弟放学途中与另外一辆车相撞死亡,而死因经过调查后被证实是安全气囊展开后里面弹出的金属片划破颈动脉,造成其大量失血而亡。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是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大规模爆发的开始。作为高田气囊的第一大客户兼股东,本田在2009年当年就宣布召回50万辆车型。但是连本田都都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作为零部件供应 商 的高田则认为汽车召回是“汽车生产商自己的举动”,并且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前面说过,高田使用硝酸铵作为安全气囊的推进剂,原本这是通过推进剂的可控燃烧将安全气囊并御配填充气体展开,但硝酸铵受到潮湿或高温会出现变化,NHTSA调查确认高田在气囊内没有使用干燥剂,这使得硝酸铵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硝酸铵后变成了不可控的危险爆炸物,当气囊触发时相当于引发了一场车内爆炸,将安全气囊里面的金属炸碎,并且金属碎片会飞向乘员,造成乘员的二次伤害。
2013年,高田公司觉着需要找一个强有力的人才进来解决目前集团所遭遇到的困境,于是在博世日本担任社长的Stefan Stocker成为了高田的社长。在Stefan Stocker上任的时候,本田已经在全球召回79万辆汽车,2013年,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全球召回340万辆汽车, 宝马 随后也宣布全球召回22万辆汽车。
但新社长的上任并不能改变高田当时的困局,上任一年后Stefan Stocker宣布离职,也许是进来了才发现高田这个坑挖太深了,再不走的话分分钟自己都被陷进去。在这个时候,高田重久只能再次出来担任公司的社长,毕竟是自己的家业,这锅再大也得去背。这个倒霉的富三代,从上任开始就没有一天好日子。
就在高田重久再次上任的2014年, 丰田 宣布全球召回227万辆汽车,本田、 日产 和 马自达 全球召回295万辆汽车,使得召回总数达到1050万辆,宝马、 大众 也继续追加召回车型。
由于高田气囊的问题导致多人死亡以及受伤,2014年10月20日NHTSA宣布,因高田气囊可能存在缺陷,将对474万辆汽车展开调查。21日,NHTSA更新了信拆谨息,调查总数扩大到610万辆。同年,美国洛杉矶法院又收到了十几起针对高田公司缺陷气囊的集体诉讼,美国国会开始敦促美国司法部对高田气囊公司进行刑事犯罪调查。2014年是一个节点,也就是这一年起,美国国家机构开始对高田调查,这也加速了高田的衰亡。
不过,即便是美国司法机构开始调查、相关的汽车也召回了过千万辆,高田始终对安全气囊的问题采取不认罪不道歉的态度。2015年2月,因为不配合美国监管部门的相关调查工作,高田被处以每日1.4万美 元 的罚款。高田重久的再次上任似乎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绝指任何的改变,唯一能做的只有掩盖真相,等待风头过去。
2015年5月,高田首次公开承认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并宣布将区域性召回扩大为全国召回,并且召回的总数高达3380万辆,需要召回车辆的车企包括宝马、 菲亚特 克莱斯勒 、戴姆勒、 福特 、 通用 、本田、马自达、 三菱 、日产、 斯巴鲁 和丰田,这个数据一举刷新了美国的召回汽车记录,成为了全美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
即便是承认了气囊存在缺陷,高田公司依旧采取怠慢的态度处理事件,2015年8月,高田公司向NHTSA更新了关于安全气囊故障原因的调查。让人意外的是,高田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缺陷气囊问题细节。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田早在2000年之时就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问题,但高田从利益方面考虑,最终将样品以及数据记录销毁,伪造了一份安全的数据。2015年11月3日,NHTSA决定对高田处以2亿美元的罚款,这也是NHTSA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民事罚款。
次日,也就是2015年11月4日,高田公司在高压之下终于向公众道歉,高田重久表示:“我们对于高田气囊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遗憾,我们将遵守所有条款,并致力于解决问题。”
作为高田的最大客户以及股东,本田方面对于高田的作为十分不满,就在高田道歉同一个月里,本田社长八乡隆弘正时发表声明,未来本田和 讴歌 品牌下所有将推出的新车都不会再使用高田气囊。随后丰田、日产、马自达、福特也相继宣布未来的产品将不会使用高田气囊。
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在2017年2月,高田公司对在美国销售问题安全气囊过程中存在欺诈表示认罪,同意支付10亿美元刑事罚金与美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此前,美司法部指责高田过去10多年来持续系统性地篡改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关键检测数据,只求利益罔顾消费者安全。截止这一刻,高田气囊已经造成全球16人死亡,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高田的形象彻底坍塌,高田的口号:成就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社会也彻底成为耻辱。
根据日本东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的推算,高田气囊的召回费用预计共需1.31万亿日元,目前折合约为786亿人民币。要知道高田2016年营业收入7180亿日元,折合约430亿人民币,高田公司显然已经没有能力去支付召回的费用
走到尽头的高田,虽然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增长了11.7%,但依旧挽回不了败局,一系列的召回以及赔偿追责下,最终,在2017年的6月26日,高田公司在日本正式宣布公司申请破产保护。6月25日,高田美国子公司就已经在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其负债高达100亿美元,母公司也已经向东京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高田的破产同时也创下了日本战后最大规模的制造业破产记录。
高田重久作为高田公司的董事长以及CEO,在发布会上反复解释:“我们尽最大可能对事故做了回应,研发时很多情况未能够预料到”。但事实已经摆在面前,再多的解释也挽回不了股东的失望以及愤怒。
在申请破产保护的同时,高田也确认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百利得(K SS )将会斥资1800亿日元(约合16亿美元)收购高田的安全气囊、安全带以及儿童座椅业务。特别的是,美国百利得是中国均胜电子的子公司,一时间中国企业收购日企的话题再度热起。而高田也曾考虑过将业务出售给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商——瑞典的奥托立夫,但是考虑到垄断以及专利问题,高田还是选择了百利得。
百利得收购高田并不是直接收购原有的高田集团,而是成立新公司继续高田的业务,而原有的高田公司继续承担赔偿以及召回等问题,也就是说新公司向高田支付完收购款后与高田气囊事件不存在法律关系,并且预计2018年2月可以完成收购的事项。
当然,对于瑞典奥托立夫、美国天合、日本Daicel这几家高田对手来说,高田的倒闭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少了一个对手,同时也肥了自己,何乐而不为,但高田的事件也使得厂商以及监管机构对于安全气囊产品更加谨慎,要求也可能更加严格。
高田的破产并不意味着高田事件的终结,因为召回还没有完成,依旧有无数的隐患气囊在工作,高田公司被要求在2019年前完成召回处理,在问题气囊处理完之前,高田二字依旧是危险的代表。
结语了解完高田的历史,其实更多的是唏嘘以及感概,高田气囊门横跨接近十年,十年间高田并没有高度重视处理,并且一味推脱,作为高田公司的最大股东高田家族也并没有拿出积极的态度处理,结果富不过三代,祖辈打下的江山经过八十余年轰然倒塌。
@2019❻ 国内汽车召回正式实施已满十六年,盘点召回史上六宗“最”
明日,国庆、中秋双节相遇。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为祖国庆贺生日的同时,也将迎来八天的假期。的确,10月1日对于国人而言,其意义自不言而喻。但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10月1日这个日子对于我国汽车行业还有着一份特殊的意义。
十六旦洞年前(2004年)的10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正式建立,汽车召回也有了相应的实施标准和管理规定。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2100余次,涉及车辆超过8000万辆。
当然,对于以“安全”为品牌DNA和标签的沃尔沃来说,此举也充分体现了其品牌的谨慎和严谨,但与其他的召回原因相比,不得不用“另类”来形容。
马曰:
从2004年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到2013年新版规定正式出台,不得不说国内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机制正在逐步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来看,虽然现行管理条例仍存在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例如对涉事车企处罚的金额没有实际明确,召回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顺畅,消费者投诉渠道不明确,缺陷信息的采集、调查缺乏即时性和共享性等等。
但从汽车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得益于该规定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消费者的用车权益,而绝大部分车企践行召回的积极性和处理态度也值得肯定。希望车企多加努力,对待自身产品更加严谨,让《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较少或是完全没了“用武之地”,那么我们的用车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福特被要求召回300万辆汽车,这是为什么
福特被要求召回300万辆汽车,这是因为驾驶员侧高田安全气囊可能存在缺陷,本次召回费用料为6.1亿美元。高田公司曾经是全球三大安全气囊制造厂商之一,后来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高田公司在安全气伏仿囊中使用了便宜的原料来制作安全气囊,导致对车辆前排乘客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即使发生事故时弹出安全气囊,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悉,该安全气囊已经在十年的时间内造成了100多人的死伤。高田安全气囊又被称为“死亡气囊”,然而,福特汽车公司制造汽车时用的就是高田安全气囊,因此被要求召回300万辆装有此安全气囊的汽车。
这次召回300万辆汽车对福特汽升厅纳车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危机,希望该公司能够安全的度过财政经济危机,也祝愿福特汽车公司未来的生意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