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相声是什么
扩展阅读
淳安到上海高铁票多少钱 2025-05-14 04:36:18
采访路人为什么留在深圳 2025-05-14 04:34:44
杭州去兰溪市有多少路 2025-05-14 04:32:24

天津相声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6-27 19:42:21

㈠ 相声起源于何处天津么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

相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天津师范大学为相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天津相声是什么扩展阅读:

代表人物

1、张三禄,是当今社会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2、朱绍文(1829-1904),相声界的祖师爷。 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

3、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不抵抗政策;也曾为讽刺当时天津警察“贱”遇到麻烦。

㈡ 为什么相声在天津

就地理位置而言,天津是码头城市,位于九河下梢,物流人流量都非常大,小工、市民,三教九流各门各派齐聚天津,底层百姓孕育了这里的市井文化,这些都为相声提供了坚强的群众基础。
在天津南市的“三不管”地界,相声尤其热闹。这里原本是日本和法国争夺租界的地方,争论无果后,变成了中、日、法三方的“三不管”地带,犬马声色烟馆赌场,江湖郎中游街艺人,一点也不输北京的天桥。尤其是民国十年前后,“各种杂技,各样生意,各大戏棚,应有尽有,无一不全。”
相声就在这样市井文化的浇灌下疯狂生长,孕育了一批批马氏、常氏等相声世家。之后,天津甚至成了相声艺人们的点金石,“艺人只有在天津说红了,得到认可 ,他才敢进北京”~

㈢ 天津人为啥都会说相声

一帮朋友出去吃饭,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天津人在场,那其他人可能只有听的份了。毕竟,谁也没有天津人说话有意思,免费相声,有谁不爱听?

不光民间,专业圈子也是如此。别看这些年德云社带动了不少外地人学说相声,但如果非得评选一个地区获得“相声界半壁江山”的称号,那只可能是天津,没有第二个选项。

而打有相声那天起,成名成腕的相声艺人里,天津籍的更是数不胜数。

老一代的,有马三立、杨少华、苏文茂、刘文亨、高英培、范振玉、王文玉、王凤山、黄铁良、尹笑声、魏文亮、黄族民……中间一代的,除了挑头的郭德纲,还有赵伟洲、冯巩、刘伟、刘亚津、高峰……

再者,这几年参加相声选秀节目的年轻一代更能说明问题,比如着名的《相声有新人》,天津稳坐选手籍贯排名的第一位置,甚至连张国立、郭德纲两个导师都是天津人。天津之所以有这么多成功的相声演员,没别的,就是因为天津人对相声的热情实在太高了。



自建国以来,天津经济快速发展,相声也不再仅仅糊口的手段,更成为了天津人由内心认同的一种健康的业余爱好。加之天津作为曲艺之乡,又特别重视文化建设,氛围好,学相声的人也就更多了。现在回头看,你一定明白了,“天津人为什么擅长说相声”这个问题。

方言是外在基础,文化是内在性格,历史是祖辈传统,经济是促成原因。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津人的乐观。

就是因为相声的乐观属性,契合了每一个天津的性格,不管你高低贵贱。

对于天津人而言,与其说他们都“会”说相声,倒不如说相声这门艺术,是老天专门为天津人定制的礼物。

㈣ 为什么天津人天生就会说相声

当下中国相声第一大腕郭德纲,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天津孩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当下中国另类相声非主流领军人物——上海交大新语相声俱乐部创始人李宏烨,也是天津生天津长;清华大学曲艺队的创始人胡鑫喆,竟然也是天津人。怎么凡是跟相声挨点边的,都是天津人?因为天津城市的相声底蕴,太深厚了。相声艺人很多都来自北京,聚集于天津。

相声是天津公认的“城市名片”。当下天津,名流茶馆、谦祥益文苑、西岸相声会馆等十几家相声茶馆经营火爆。相声是天津城市生活的重要元素。天津相声,让天津人从“贫气”变成了“幽默”。相声里开玩笑逗你玩儿,真实、大度、风趣和“赶上嘛是嘛,乐呵乐呵得了”的娱乐精神,正是天津人性格的生动总结。

㈤ 相声越来越受人喜欢,天津的相声和北京的相声,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声发源于北京,但兴盛于天津。京津地区说相声听相声的人明显比别的地方多。尽管北京和天津相声演员说的都是相声,但两地的相声还是有区别的。


㈥ 听说天津最出名的是相声还有当地那些特色文化推荐

国内游很多人都会把天津这座城市遗忘掉,努力回忆似乎也不知道天津有什么好玩,但如果你选择踏上这座城市,却会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特别值得深游的短途旅游目的地。在历史上天津成为了好几个不同国家的租界,因此就会中西文化并存的情况。所以如果想要感受历史的,可以来天津游一圈。

天津是一座跟上海很相似的城市,有着租界的历史背景,又是重要的港湾,所以两座城市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又是完全的不一样。如果没去过,寻一个周末去了解和领略一番这座美丽的城市.

㈦ 相声是起源于天津还是北京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用北京话说讲,现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讲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个演员一问一答,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昨天》、《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20年代,此间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演出。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来津长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建国前,天津的着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天津虽然不是相声的故乡,但的确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天津人民喜欢相声,相声也为天津人民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笑声。

㈧ 天津为什么相声特别发达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
李金斗老师曾说过:“相声发源地在北京,但是在火爆在天津,很多相声前辈都到天津演出过,受到天津观众的捧场,所以天津这块宝地才会涌现出这么多相声名家。北京相声与天津相声总体上没有多大区别,北京相声以侯宝林、赵振铎、王世臣等名家为代表,传统功力非常深厚,可以说是兼具知识性、幽默性、趣味性、技巧性。”
“天津相声的特点之一是火爆。很多的名家,比如马三立、郭荣启、常连安,以及后来的苏文茂、刘文亨、高英培、李伯祥,都是我非常尊敬的相声大家。我从小就喜欢来天津听相声,我也在天津学过很多年相声,和刘文亨老师、苏文茂老师,以及我的义父高英培先生,学习过很多传统相声。”

㈨ 什么是相声呢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着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侯耀文,苏文茂,牛群,冯巩,郭德纲,于谦等。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天津师范大学为相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相声保护单位为中国广播艺术团。

㈩ 相声在天津有着怎样的地位

提起相声,那么必须要提起天津,因为天津也是相声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相声的摇篮,相声在天津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三、在天津市以相声演出为主的场馆可以说到处都是,几乎天天都有表演,有的时候甚至从上午一直演到晚上,而且天津的相声演员人才济济,甚至有一些名声比较高的老艺术家依然活跃在相声舞台上,天津甚至从少儿入手将相声这门艺术引进了中小学校园的课余活动,经常会举办以相声为主的少儿才艺大赛,并且扶持了许多相声团体,所以相声在天津的地位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