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哪个桥是红桥
扩展阅读
江苏沭阳到深圳多少钱 2025-07-26 08:17:35
上海积分哪个网站查询 2025-07-26 08:16:13

天津哪个桥是红桥

发布时间: 2022-12-15 07:34:19

A. 天津红桥区为什么叫红桥

1955年3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1月,根据把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市辖区按地名称呼的通知,第八区因界内子牙河上大红桥得名,改称红桥区。同年5月将28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17个街办事处,即:丁字治工人新村、丁字沽、西于庄、红桥北、红桥南、河北大街、邵公庄、营门西、西站、三条石、大伙巷、先春国、太平街、春德街、塘子胡同、南头窑、小西关。

B. 天津海河上有多少桥 都叫什么名

从耳闸说起,外环线内的20座桥梁及连通道路:
1. 永乐桥(慈海桥)——三条石大街-五马路
2. 金钢桥——大胡同-中山路
3. 狮子林桥(内环线上)——通北路-狮子林大街
4. 金汤桥(观光用)水阁大街-建国道
5. 进步桥——通南路-进步道
6. 北安桥——福安大街-胜利路
7. 大沽桥——大沽北路-五经路
8. 解放桥——解放北路-海河东路
9. 赤峰桥——赤峰道-华昌道
10. 金汇桥(保定桥)——保定道-海河东路
11. 大光明桥(内环线上)——曲阜道-十一经路
12. 金阜桥(蚌端口桥)——蚌端口道-十三经路
13. 直沽桥(奉化桥)——奉化道-大直沽西路
14. 刘庄桥——琼州道-大直沽中路
15. 光华桥(中环线上)——新围堤道-东兴路
16. 国泰桥(在建)——小围堤道-国泰道(规划)
17. 富民桥——洞庭路-富民路
18. 海津大桥(东南半环快速路)——黑牛城道-昆仑路
19. 柳林桥(规划中)——柳林路-武当路(规划)
20. 吉兆桥(规划中)——吉兆路(规划)-武功路(规划)

(塘沽有:海门大桥、海河大桥)

C. 天津这10个游览地,每一个都值得去参观!看看你去过几个

说起天津,我觉得算是中国城市里比较低调的了,有资本却不张扬,好像天津人也乐于安安稳稳悠然自得过自己的小日子,发生什么大事,也不急不慌,半天慢条斯理地来一句“我当嘛事儿~”。天津算是比较独特的,有很多欧式建筑,当年不少名流居住在这,热闹非凡,如今繁华褪去,这些保存完好的建筑成为人们参观之地,用以了解那段 历史 。

1、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跨海河连接河北区与红桥区,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是天津的地标之一。

摩天轮高度为120米,轮外装48个透明座舱,每舱可乘8个人,舱内舒适宽敞,有空调调节温度,可同时供384人观光,依据季节不同安排运营时间。摩天轮依靠电力驱动,匀速旋转,约30分钟左右旋转一周。座舱到达最高处时,乘客能看到方圆数十公里的景致,海河风貌尽收眼底。

摩天轮转动速度并不快,可以看到两侧的车辆疾驰而过,挺好玩的,很适合带孩子来~

天津之眼,除了白天好玩,晚上更是别具风情!夜色璀璨,灯光迷人,和爱的人在摩天轮最高处牵手许愿,说不定愿望会成真哦!

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疫情结束恢复营业后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津之眼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免门票。

去之前最好提前预约,免得排长队哦!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三岔河口永乐桥上

2、五大道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是迄今天津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除了各国建筑之外,五大道还有无数名人故居。2011年,五大道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 历史 文化街区。

这里每座建筑都承载了一段让人魂牵梦绕的故事,那故事是一个人一生的风起云涌。

3、五大道博物馆

五大道 历史 博物馆为一家小型私人博物馆,共有九个展厅,近千件来自五大道的文物,还原了上世纪初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场景。

这里有从当年英国本土运来的柚木雕花长台;有出自某军阀家庭藏有暗道的壁炉和古董挂钟;有式样奇特洋味十足的百年前欧式家具等等。此外,博物馆再现了百年前豪邸的内部场景,从电门开关,插销门把手,到水龙头、地板和砖瓦都是五大道豪门中曾经使用过的旧物。

在馆中漫步,聆听讲解,了解五大道的 历史 与变迁。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民园广场二楼

4、孙殿英旧居

孙殿英故居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地下室),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建筑高大舒展、富丽堂皇、错落有致,拱券窗、矩形窗以及绞绳状双柱等诸多立面装饰均有体现,带有折衷主义建筑特征。

孙殿英故居为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物的外形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私人别墅里是比较考究的。它共有四层楼,二楼的平台有八根白色的立柱直顶到三楼,显得古朴典雅,三楼的中间四个房间朝南处有四个门通向平台,四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平台。

自“天津小洋楼”开篇以来,恐怕没有哪个小洋楼的主人像孙殿英这样充满争议,也没有哪座小洋楼像睦南道20号的孙殿英旧居这样,有过如此不堪回首的 历史 。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20号

5、张作相旧宅

建于1929年,西洋古典风格,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多坡瓦顶,坡式台阶,带地下室,外檐墙凹凸多变,镶嵌水泥花式,三层方窗和拱形窗形成对比。一楼客厅60多平方米,有罗马柱、拱券、花式柱头,墙上镶有比利时生产的巴洛克式大玻璃镜。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4号

6、庆王府

庆王府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55号,始建于1922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市特殊保护等级的 历史 风貌建筑,也是天津五大道文化 旅游 区的知名景点。

庆王府为清宫太监小德张所建,后被寓居天津的庆亲王载振购得,俗称“庆王府”。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带地下室),首层和二层均设通敞柱廊。建筑形体简洁明快,室内装饰豪华,富有中西合璧的韵味。

这座小型展览馆,对庆王府的 历史 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中英文介绍,分为“小德张建房”、“庆亲王寓居”、“变迁与传承”三个板块,同时还展示了一些物品,值得驻足细看。

五大道的 历史 名流故居远不止这些,您不妨停留几天,慢慢欣赏,细细品味天津的 历史 底蕴。

乘坐马车游览五大道感觉好像回到了上世纪,很有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乘人力车或电瓶车,当然全程都有讲解~如果一个人闲来无事时,骑辆自行车穿梭于各座洋楼中,也很有趣;要是压根不着急,那建议您步行,慢慢逛~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55号

7、意式风情街

天津意式风情街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原意大利租界,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统称为意大利风情区,保存完整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

天津意式风情街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 旅游 、商贸、休闲、 娱乐 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景区紧挨着海河,有大量意大利风情建筑。逢春夏秋三季,天津的意大利老租界的新意街变成了不夜城。

这里意大利风格的小洋楼成群,和解放路的银行大厦截然不同,让您感觉彷佛置身于马可·波罗故乡的古老小镇,温馨又随和。其实,街区中心喷水柱的圆形广场的名字,就叫马可·波罗。在意大利老租界里,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曹禺故居、李叔同故居、袁世凯及冯国璋的府邸等。白天游人不多,很适合参观拍照。

这里有不少名人故居,有空慢慢逛~

8、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故居及“饮冰室”书斋坐落在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46号,占地2500平方米。2002年10月在梁启超原寓所修建成“天津梁启超纪念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中国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社会 改革家和网络全书式的学术大师。1912年在结束了长达15年流亡生活归国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

梁启超纪念馆由两部分组成。展览设在“故居”楼内。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分12个展室。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最后一间展室展现的是梁启超的家庭及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图、文、物并貌,内容丰富。复原书斋“饮冰室”,“饮冰室”为两层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建筑。一楼为梁启超工作区,书房为主题。二楼是梁启超生活区,室内陈设中西相兼,融华夏书香与西洋气魄为一体。这是梁启超最后两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国文化史》、《儒家哲学》、《辛稼轩年谱》(未完)等着名文章的诞生地。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

9、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故居原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0号,是一座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套由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院内花园游廊环绕,雕梁画柱交辉,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宜人。

后来,由于住户繁杂,年久失修,粮店后街60号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2007年12月31日天津市政府在老粮店后街的原址上开工重建李叔同故居,之后又对故居内部进行了装饰和布置,建立了“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纪念馆”,2011年12月3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重建完成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园林景观和故居两部分。

李叔同即弘一法师,平湖人,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知名的佛教高僧。他出身书香世家,通古博今,曾东渡扶桑,专攻音乐和绘画,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并主演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名剧。后来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并南下福建泉州,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佛经戒律,终成一代宗师。李叔同在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0号度过了青少年时代,20岁后才离开。正是在那里,他积累夯实了自己的文学、艺术基础。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

10、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东侧。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始建于清末。东至民主道21号院墙,西抵民主道27号院墙,北起南临民主道23院墙。现有小院狭窄,二层小楼,五间平房。23号院(前院)坐南朝北,有过道二层,前后两个独立小楼。

23号院占地面积510.89平方米,建筑面积483.29平方米。25号院占地面积40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43.82平方米。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7-9号

D. 天津市有哪些桥梁

中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说过:“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多河道的城市。
万国桥1926年建成(现解放桥)

天津河多、水多,桥梁也多。

天津早期的桥梁,大都是跨越小河和沟渠的小木桥或小石桥。

在天津,海河、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等,流经市区的一些较大河流,早期都是依靠渡船,连接两岸交通。

随着漕运和盐业的发展,天津日益繁荣。从清康熙末年到同治末年,在一些重要交通河口开始修建浮桥。

天津最早的浮桥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地点在现今的红桥区西沽。当时,有这样的记载——“制巨舰,贯以铁索,排列水面为浮桥。从此行旅往来如履平地。”

历史上,“浮梁驰渡”曾经是天津的八景之一。

天津城历史上着名的浮桥有:盐关浮桥、院门口浮桥、北大关浮桥、大红桥浮桥、大伙巷浮桥等。

“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繁忙的商贸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浮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于是改建正式桥梁。清代光绪13年即1887年,天津的第一座钢结构大桥建成。为了满足河道通航的要求,这座桥的桥面高,纵向坡度陡,桥面高悬在空中,好象长虹凌空飞架,所以又有“虹桥”之称。1924年,虹桥被洪水冲毁。为了通行,临时在这里建了一座浮桥,叫做大红浮桥。1933年开始在这里筹建新的大红桥,四年以后大红桥竣工。工程费用共计26万元,资金由天津海关附加税中提取。

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天津第一座悬臂式开启桥在直隶总督行馆前的南运河上建成,取名金华桥。它替代了原来院门口的浮桥,老百姓俗称这座桥为老铁桥。

1917年,南运河改造时,又将其移建于北门外的北浮桥处,仍然称为金华桥,这座桥也是我国最早的开启式钢桥。

1902年,在老龙头火车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龙头开启桥,它替代了原来的老龙头浮桥。1926年,在老龙头桥的旁边又新建了一座悬臂式开启桥。因为钢桥当时处在各国租界地之内,所以被称为万国桥。以后,这座桥又先后被改称为中正桥和解放桥。这座桥在筹建时,曾经有17家承包商投标,设计方案达31种,是当时中国开启桥中工程最大的。花费白银125万两,也是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对这座桥进行开启试验,结果运转良好。专家证实,天津的解放桥也是全中国旧钢桥中唯一还能开启的桥。

1903年建成的金刚桥,老百姓俗称新铁桥。由于桥面较窄,1924年在旁边又另建一座新桥,新桥仍沿用金钢桥的名称,由美国施特劳斯公司设计并供应材料,中国大昌公司负责安装。新建的金钢桥是立转开启,形式很像古代护城河上的吊桥。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在当时还安装了抗地震的设施。

20世纪初期,天津市的桥梁建设进入由浮桥、木桥改建为钢桥的历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条木船组成的东浮桥也改建成钢桥,或许是因为钢桥结实,固若金汤,因此取名“金汤桥”。它中孔作水平旋转,成为启闭式桥梁中的一个新品种。这座桥是由天津与奥地利、意大利租界领事署及电车公司合资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东西两路在桥上会师,金汤桥又成为天津长夜破晓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市的桥梁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经天津的南、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桥梁数加在一起,总共有一百多座,这在全国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数的。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构成了天津独特的景观。

1985年建成的海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钢结构跨河大桥。桥的总长度为903米,中孔跨度64米,为活动孔。在活动孔两侧建有45米高的提升钢塔架,作为开启通航道。大桥开启时,净宽60米、净空高31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都要高。

建成于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桥,是一座采用先进建桥技术修建的大型公路桥。它结构新颖,为钢索斜拉悬挂的桥梁结构形式,因此也叫斜张桥。永和大桥全长510米,中孔主跨径为260米,桥面宽14.5米,两岸的门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对钢质缆索。

1988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桥梁博览会”上证实,在同类型的桥梁中,永和大桥的主跨度在亚洲是最大的。

在繁华的市区,在广袤的原野,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巍峨起伏,强烈地表现出天津国际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桥与天津人、与天津的经济、天津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将演绎出更加雄壮的篇章。

1917年,南运河改造时,又将其移建于北门外的北浮桥处,仍然称为金华桥,这座桥也是我国最早的开启式钢桥。

1902年,在老龙头火车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龙头开启桥,它替代了原来的老龙头浮桥。1926年,在老龙头桥的旁边又新建了一座悬臂式开启桥。因为钢桥当时处在各国租界地之内,所以被称为万国桥。以后,这座桥又先后被改称为中正桥和解放桥。

这座桥在筹建时,曾经有17家承包商投标,设计方案达31种,是当时中国开启桥中工程最大的。花费白银125万两,也是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对这座桥进行开启试验,结果运转良好。专家证实,天津的解放桥也是全中国旧钢桥中唯一还能开启的桥。

1903年建成的金刚桥,老百姓俗称新铁桥。由于桥面较窄,1924年在旁边又另建一座新桥,新桥仍沿用金钢桥的名称,由美国施特劳斯公司设计并供应材料,中国大昌公司负责安装。

新建的金钢桥是立转开启,形式很像古代护城河上的吊桥。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在当时还安装了抗地震的设施。

20世纪初期,天津市的桥梁建设进入由浮桥、木桥改建为钢桥的历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条木船组成的东浮桥也改建成钢桥,或许是因为钢桥结实,固若金汤,因此取名“金汤桥”。它中孔作水平旋转,成为启闭式桥梁中的一个新品种。这座桥是由天津与奥地利、意大利租界领事署及电车公司合资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东西两路在桥上会师,金汤桥又成为天津长夜破晓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市的桥梁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经天津的南、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桥梁数加在一起,总共有一百多座,这在全国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数的。

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构成了天津独特的景观。

1985年建成的海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钢结构跨河大桥。桥的总长度为903米,中孔跨度64米,为活动孔。在活动孔两侧建有45米高的提升钢塔架,作为开启通航道。大桥开启时,净宽60米、净空高31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都要高。

建成于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桥,是一座采用先进建桥技术修建的大型公路桥。它结构新颖,为钢索斜拉悬挂的桥梁结构形式,因此也叫斜张桥。永和大桥全长510米,中孔主跨径为260米,桥面宽14.5米,两岸的门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对钢质缆索。

1988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桥梁博览会”上证实,在同类型的桥梁中,永和大桥的主跨度在亚洲是最大的。

在繁华的市区,在广袤的原野,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巍峨起伏,强烈地表现出天津国际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桥与天津人、与天津的经济、天津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将演绎出更加雄壮的篇章。

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桥对于每一个天津人来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沿海河而建,水量丰富,渡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本不便利的渡口逐渐被各种桥梁代替。

那么,天津第一座桥是什么时候架起来的呢?这还得从清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说起。当时的天津,人口不断增多,城区也逐步扩大,贸易的往来使修路架桥成为头等大事。当时的五品官员孟周衍,筹集捐款,请人设计建造了天津的第一座桥。取名为:盐关浮桥,又叫东浮桥或孟公桥。这是一座由13条大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桥面上铺设活动木板。因经费所限,当时修建的桥梁简易粗糙。

直到1906年也就是光绪32年,天津有了有轨电车。因铺设由东浮桥到老龙头火车站的路轨,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以及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共同出资,将东浮桥拆除,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取名“金汤桥”。寓意为固若金汤。

“金汤桥”全长76.4米,宽10.5米,分为三孔。这座桥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开启式桥梁,其中较大的孔径为固定跨,两孔为平转式开启跨,用电启动。

开启式又称开合式。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曾在着文点评津城铁桥,称赞可开可合的桥是天津的特产。他在书中写道:“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这是一种经济型的桥梁结构,当时在中国这种桥绝无仅有,在天津开了先河”。

“金汤桥”的建立,对周边的商业往来起了很大的畅通作用。而确定金汤桥真正历史意义的是1949年解放天津的时候,那幕激动人心的胜利会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性的决战,打响了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北两部于1949年1月15日在桥头会师,使历史悠久的天津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所以人们又把金汤桥叫做会师桥。

金汤桥做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三跨平行开启式钢桥,经过近百年的使用,使桥梁局部构件已经严惩锈蚀损坏,成为名符其实的“危桥”。

金汤桥作为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钢桥,经过近百年的使用,桥梁局部构件已严重锈蚀损坏,成为危桥。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及更完整地保留该桥历史价值,2004年5月10日金汤桥再次经过重修,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曾见证天津解放的钢桥终于又重新恢复了原有的功能。

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的金钢桥,连接三岔河口两岸,是目前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金钢桥是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开辟河北的发展而决定修造的。当时还特聘了英、日、两国工程师设计修建的。

金钢桥全长76.2米,俗称老桥,之所以取名“金钢”,是“坚如金钢”之意。由于不能负重,金刚桥最终在1922年不得不重建。新建成的大型钢梁新桥在1924年春天竣工,位置在旧桥下游18米处,仍沿用旧称“金钢桥”。

从1924年建成至1996年,金钢桥已走过了72年的历程,并再次成为危桥,天津市政府决定改建。新的金钢桥于1996年年底建成,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为了给大家留一个历史的怀念,天津市在重建时特意在金钢花园内修建了一个旧“金钢桥”的模型,供游人参观。

解放桥建成于1902年,“年龄”和金刚桥相仿。在解放桥还没有建造时,法国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附近(即现在的天津站),修建一座桥梁,当时被称为老龙头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开始修建此桥,桥梁共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新桥。1926年新万国桥建成(即今解放桥),遂将旧桥拆除。

新建的万国桥于1923年开工,1926年竣工。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开工以后,造价大为提高,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旧桥等增至39万两,共计190万两白银,遂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解放后,万国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一直沿用至今。

紧邻解放桥的是解放路。在这条街上,汇集着各国在华的银行,如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等,形成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这条街上的建筑也独具特色,即有气势雄伟的罗马式建筑,也有古朴的哥德式建筑,它集近代建筑大成于一地,被誉为近代建筑展览会。当时万国桥的名字也正是从这里演绎而来。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桥得到了充分的保养和维护,并经过了多次修缮。解放桥这座百年铁桥又展现出了新的风采。“沽水流霞”的景色,和与解放桥遥相呼应,又形成了天津的一大风景。

E. 想知道: 天津 清云桥 在哪 属于哪个区

青云桥属于红桥区,西青区交界处

F. 天津什么地名带桥

大桥道、桥园里、大丰桥、大红桥、南丰桥、北安桥、狮子林桥、顺驰桥、

G. 天津永乐桥可以步行穿过吗

可以。永乐桥原名慈海桥,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是连接河北区和红桥区的桥梁,可步行,骑车通过,在这周边有购物商场,电影院,饭店,游船,夜市等。

H. 求天津大胡同商贸街附近一桥的名称

红桥,金刚桥!摩天轮大桥!

I. 超乎想象的开启桥,你知道有哪几座桥吗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风格上还有开放形式来说,天津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开启桥博物馆。天津历史上的开放式铁桥有很多,如金钟桥,金华桥,金汤桥,万国桥,金钢桥,大红桥,海门大桥等,现在也就只有解放桥、新建的海门大桥和海河开启桥可以开启了。

J. 天津红桥区在哪

红桥区是天津市六个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因横跨子牙河上的大红桥而得名。红桥区东南与河北、南开两区相交,西北与西青、北辰两区相邻。
像大胡同
丁字沽都属于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