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市对入侵物种有什么明文规定
扩展阅读
北京哪里招聘保洁员 2025-07-13 05:54:03
上海退休人员找什么工作 2025-07-13 05:51:18

厦门市对入侵物种有什么明文规定

发布时间: 2022-12-12 09:07:05

① 厦门海关进境的空箱中截获两千只活蟑螂,涉事人员将面临哪些处罚

美洲大蠊,是一种携带多种细菌和病毒的蟑螂,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很容易造成我们生态环境被破坏,所以我国海关对此严格检测。这不,厦门海关从入境的空箱中截获了两千只活蟑螂,那么涉事人员将面临哪些处罚呢?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引进外来物种将面临刑事处罚,还要面临罚款。事情的具体情况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事情的发生

这件事情发生在4月14号,厦门海关在一个空的箱子中发现了活体蟑螂,经过检查发现是美洲大蠊 。根据了解,这种蟑螂携带很多细菌,像痢疾杆菌、霍乱弧状细菌等都存在在这种蟑螂身上,一旦人体接触后,很容易感染。经过统计,此次活体蟑螂有2000只,是厦门海关近几年来在进境空箱中截获病媒生物最多的一次。之后,工作人员对这些蟑螂进行消杀。

看了这么多,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呢?不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 生物安全法第6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是:
1、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2、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3、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的法律。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领导体制,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国家鼓励生物科技创新,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国家加强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支持参与生物科技交流合作与生物安全事件国际救援,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国际规则的研究与制定,推动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条 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③ 厦门海关进境空箱中截获2000只活蟑螂,美洲大蠊会影响到人类吗

厦门海关进境空箱中截获2000只活蟑螂,美洲大连会影响到人类的,首先美国大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次是迁入家中携带病毒,再者是容易偷吃家中的食物。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分析美洲大蠊对人类的具体影响。

一、美洲大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首先美洲大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于这些截获的美洲大蠊而言他们在入境后会进入到中国境内的生态系统中,会成为很多昆虫的天地,有些昆虫对于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有利的,这样一来他们通过不断的繁衍,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使得很多有益的生物被吃掉。

厦门海关进境空箱中截获2000只活蟑螂处理美洲大蠊的注意事项:

优先通过送到检疫部门进行检疫,看是否携带有致命性的病毒,如果携带有致命性的病毒的话就需要核实美洲大蠊的来源,同时对这些美洲大蠊进行销毁处理。

④ 买卖入侵物种,以成灾害物种,违反哪些法律法规

买卖入侵物种比如毒蛇是不犯法的,是否违法主要要看你贩卖的物种是否是国家保护动物,涉及保护动物的就是违法的。违反的是非法买卖国家保护动物的法规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款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

⑤ 国家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1) 物理防控,主要包括人力灭除、利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机械设备防治外来入侵物种。

(2) 化学防控,主要是用化学制剂控制外来物种的种群,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但容易对生态环境、本地物种以及人 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 生物防控,包括生物替代和生物防治,生物替代是选用当地物种通过替代方法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防治是通过在原产地引进天敌控制外来物种。

(4) 综合防控,将生物、化学、物理等单项技术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个技术的不足,综合治理外来入侵物种。

法律依据: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 《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 不断健全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外来物种入侵综合防控能力。到2025年,外来入侵物种状况基本摸清,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和入侵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得到全面遏制,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⑥ 急!!!厦门外来入侵生物(植物)地点! 可追加30分!!

厦门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8-04-29

在科幻电影里,外星生物入侵地球的老套路,让许多人熟悉得有些乏味。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容易忽视身边实实在在的入侵者。直到危机爆发。

今年3月中旬,被称做“紫色水妖”的水葫芦继续在厦门诸多水域肆虐,只是今年,它来得特别疯狂,密密麻麻。为了对付它,同安已经组织了数千人次,日夜不停打捞。

入侵厦门的,不止水葫芦。目前,进入厦门的外来物种超过百种。猫爪藤、德国小蠊、互花米草……这些外来入侵生物已经“匍匐”在城市的某些角落,“虎视眈眈”,并在人们不经意间大规模爆发。

面对大多数的外来入侵生物,我们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办法。

厦门,目前有多少外来入侵生物,它们给我们的家园带来怎样的危害?今天,本报推出这期专题,希望让大家知道,我们,该怎么办?

外来生物 兵临城下

周末回家,妈妈正在忙着与蜗牛战争。

舀了一勺盐轻轻洒在蜗牛身上,蜗牛马上蜷起身子,身体里慢慢渗出水来,慢慢没了动静。看来这盐真是消灭蜗牛的绝顶好东西。

我看了不仅有点不忍心,还责怪起妈妈的狠心。

妈妈说我没有看到它们的“暴行”当然会有妇人之仁。说着开始控诉起蜗牛:前一星期厨房突然来了好多蜗牛,到处爬,恶心不说还会吃买回来的青菜叶子。

蜗牛的入侵源于两个月前买的一棵又白又嫩的大白菜。妈妈说当时发现白菜上有两只蜗牛,洗菜时就随手扔进垃圾桶了,想不到两个月后,蜗牛疯长,厨房成了这帮家伙的乐园。

仁慈会成就作恶者。

我为伤害了这小小生物而不忍,从大局出发,还是横下心帮妈妈撒盐巴。

这只是一场家庭与生物的小小阻击战。

然而就像妈妈买白菜一样,一次飞机航班、一艘远洋轮船、一位在各大陆之间跋涉的旅行者,都可能有意无意地携带着外来物种“登陆”。

这让我想起了近日同安母亲河东西溪里正在进行的一场生物阻击战。

敌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十大害草——— 水葫芦。

绿油油的一片,连绵几公里,让人看了心里发怵。

它们本该长于巴西,却在此放肆。

其实入侵厦门的生物并不仅水葫芦。

“强龙压倒地头蛇”不止一次地在厦门的生态系里发生。

鼓浪屿居民与美洲来的猫爪藤大动干戈。

墨西哥来的“沙筛贝”曾让厦门渔民蒙受巨大损失。

德国小蟑螂让办公室里女生们大叫……

外来生物入侵,总是悄然而至,兵临城下。

当你发觉之时,也往往正是它形成气候之时。

在没有硝烟的日子里,

是时候,我们吹响反击外来生物入侵的集结号了。

战役

水葫芦之灾

她曾点缀湖面喂饱猪

水葫芦,漂浮在水面上,在一片碧绿中挺立,紫蓝色的花瓣如朵朵莲花。

39岁的谢辰在思明区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他曾对这种花一见钟情。小时候,他住在同安。某年夏天,他第一次在东西溪畔看到这种植物,不多,零星点缀在水面上。好漂亮的花啊,他当时想。

后来,他经常看到这种植物。外公家养了猪,每年春天开始,就到附近的池塘里捞这些植物,捞满两箩筐挑回家给猪吃。猪的食量很大,水葫芦的长速也很快,几天工夫,就可以长满一池塘。那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钱买太多的米糠。外公说,猪开始长骨架时,食量最大,就要用水葫芦掺少许米糠喂养。

那时,谢辰没想到,多年之后,这种有着美丽花朵的植物会成为人们所惧怕的。

没天敌,她成“紫色水妖”

水葫芦是外来物种。

在家乡巴西,它很“乖巧”,水面上零星点缀着,添了诗意。

然而在中国,它很“疯狂”,表现出惊人的繁殖能力。夏天,一株水葫芦在3到6个月可以繁殖25万株,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到20年。在家乡,它有200多种昆虫天敌,但中国没有。人们开始把它叫做“紫色水妖”。

1901年,它被作为花卉引进中国,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它开始大量繁殖。后来,水葫芦逐渐从猪的嘴巴里退出。人们开始慢慢淡忘它,直到多年后的一天,人们吃惊地发现,它已泛滥成灾,特别是在南中国。

“覆盖整个水面,滋生蚊蝇、影响生活用水;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这是专家对水葫芦泛滥危害的描述。

可是目前,还没有根治它的有效办法。用化学药剂会污染水源,同安清理水葫芦曾采用过拉网式打捞,但“量太大小船拉不动”,于是,人工打捞还是目前最主要的办法。

同安花了近百万元阻击她

2004年开始,水葫芦成了同安东西溪之痛。每年,水葫芦都会泛滥水面,4年来,同安为清理水葫芦先后花了近百万元。

今年春天是形势最严峻的一次。伴随水葫芦攻占东西溪的同时,又多了一个新品种:水花生。它们在短短几天里,密密麻麻地覆盖满整个溪面。

从3月15日到现在,同安已经组织数千人次投入作战,每天从早到晚不停打捞。“即便这样,打捞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它繁殖的速度。经常是刚经过一个晚上,头天刚清理干净的溪面,又呼啦啦疯长出一大片。”同安区东西溪管理所所长蔡艺玲很无奈。

围剿猫爪藤

数百年古榕也被它“绞死”

2004年,鼓浪屿围剿猫爪藤之战。

在鼓浪屿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林,至今心有余悸。他还记得,许多山地、墙壁、屋顶,甚至玻璃窗、电线杆都爬满猫爪藤,大家手握镰刀、铲子、剪刀,可怎么挖也挖不干净。现在,每年都要清除一次。

卢昌义,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曾主持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研究等课题。他说,猫爪藤像地毯一样,铺满整个林地。它的“猫爪”深深抓住树皮往上攀,一旦爬上树顶有了足够阳光,会长得更快,茎叶层层叠叠,构成厚厚网状层,把整个树冠遮盖,使树木的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然后,它再攀援周围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树林死亡。

猫爪藤也是外来物种,老家在热带美洲。1840年,鼓浪屿成为英国租界后,从海外引入猫爪藤。每年4月,它盛开鹅黄色的花朵,点缀在一片绿意中,甚是好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被当做庭园篱笆和观赏植物栽培。

不知何时,它从人们的庭院中“逃逸”变为野生植物,经过几十年的潜伏期,2004年种群爆发。据不完全统计,鼓浪屿受猫爪藤危害的树种达36种,其中受害最重的是相思树、榕树,不少大树已经死亡,连数百年的古榕树也不能幸免。

猫爪藤已成为鼓浪屿园林树木的一大公害。目前,猫爪藤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没有根治,每年又会冒出新藤。并且,猫爪藤已经“登陆”厦门岛内,在厦大情人湖林地、物理馆后的一些地段、鹭江大学后山成片或斑块状分布着。

卢昌义说,国外至今也还没有任何一种清除猫爪藤的有效方法;而在鼓浪屿,别说消灭猫爪藤,就是要控制其蔓延、清除其危害,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目前,进入厦门的外来物种超过百种,其中造成生物灾害的主要有加拿大“一枝黄花”、互花米草、凤眼莲、猫爪藤、五爪金龙、微甘菊、沙筛贝、桔小实蝇、德国小蠊和福寿螺等。

搜敌

清道夫

2007年11月8日,厦门林业公安接收到一条“怪鱼”,一鉴定,竟是清道夫。清道夫老家在拉丁美洲,又叫垃圾鱼,生存能力很强。它已被我国列为外来入侵有害物种。去年,清道夫肆虐珠江成灾,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严重威胁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而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控制它的蔓延。

在厦门,清道夫基本被养在鱼缸里供观赏,但去年林业公安接收到的这条鱼却是在湖边水库被发现的。这意味着,清道夫已经入侵到厦门的自然环境里。

食人鱼

庆幸的是,厦门市面上目前并未出现食人鱼。5年前,只有29条在海底世界公园供人参观。

2003年1月14日,在海底世界生活了5年的29条食人鱼被执行“安乐死”。海底世界在厦门海洋与渔业局的见证下,将它们倒入福尔马林和海水混和液中。

食人鱼被称为“水中狼族”,来自南美洲亚马孙河,它会大量“屠杀”水中其他鱼类。2002年底,国家渔政渔港监督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严查食人鱼。之所以处死食人鱼,是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有专家认为,食人鱼的例子就是我国及时制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成功案例。

德国小蠊

烦,厨房里到处都是小蟑螂;烦,连办公室的电源都被小蟑螂破坏了;还是烦,怎么杀也杀不完。这种小蟑螂是德国小蠊,也是外来物种。上世纪80年代,厦门最早在宾馆、酒店发现德国小蠊,现在,它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九成居民家中。

德国小蠊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传播源,能传播40多种细菌,如寄生虫卵、乙肝病毒、小儿麻痹症,比苍蝇、老鼠还有危害性。它只需60天便可繁殖一代,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抗药性,是世界上抗药性最强的三大害虫之一。

“一枝黄花”

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引进我国,由于缺少天敌,很快蔓延开,20世纪80年代扩散至河滩、荒地、铁道两侧、农田边、城镇住宅旁甚至绿化地带。它已成为对生态环境危害很大的典型恶性杂草。

厦门曾发现有五六个场(圃)种植加拿大“一枝黄花”,种植历史1年以上,面积约200亩。厦门的花卉批发商和插花花店一般都曾销售加拿大“一枝黄花”,个别地方已发现野生存活的。

2005年五六月份,厦门全市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

互花米草

上世纪80年代引入的互花米草,一度是“功臣”,用于促淤造陆、护滩护岸,在沿海得到迅速推广。但现在,它极强的入侵性对潮间带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致使大片红树林死亡,成为海滩的霸主。它被列为国家首批外来入侵植物。

目前,厦门的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海沧青礁一带滩涂上,占全市一半左右。

据初步统计,传入中国的外来有害生物共380种之多,其中杂草108种,具严重危害性的动物40余种,微生物23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百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生物中,有50余种已传入中国。

据统计,中国、美国、印度、南非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每年分别高达1000亿人民币、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

最新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

反思

它们为何在新环境“为所欲为”

几十年前,水葫芦喂养了无数的猪;猫爪藤、加拿大“一枝黄花”也作为漂亮的观赏性植物,让人赏心悦目。但后来,它们一下子如洪水猛兽让人惧怕。

不过,也有许多外来物种长期和我们和睦共处,比如小麦、地瓜、玉米,还有许多蔬菜水果的原产地也不在中国。

外来生物,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不少专家提出“十分之一规律”,即所有外来物种中,约10%在新生态系统中可以自行繁殖,在可以自行繁殖的外来物种中又有约10%能够造成生物灾害成为有害物种。实际上,大多数外来物种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世界各地享受的植物资源中有50%至80%都是利用外来物种创造的。

外来入侵物种,为什么在原产地很“温和”,到了新环境会变得“为所欲为”?

在卢昌义看来,外来入侵物种有个突出特点:适应环境能力、繁殖力、传播能力都比较强。外来入侵物种在原产地,是生态链中的一环,有天敌;引入新环境之后,因为缺少天敌而大肆扩张。

一个外来物种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也许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依靠人类的帮助才能生存;也可能恰好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且新环境中没有天敌,此时,这个外来物种就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生态平衡。

“外来入侵物种有一个潜伏、扩散过程,一旦大面积扩散之后就很难控制。”卢昌义说。此时,又不能为了治理某种外来入侵生物而引进它的天敌,因为天敌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外来入侵生物。

人类活动有意无意导致生物入侵

山脉、河流、海洋……气候、土壤、温度、湿度差异……这些天然阻隔犹如一道道屏障,阻碍了物种的迁移。依靠物种的自然扩散能力要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相当难。

那么,是谁帮助外来物种冲破天然阻隔,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到达新栖息地,繁衍扩散成入侵物种?

卢昌义认为,是人类活动,有意、无意地导致越来越多的物种迁移。“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因此,我们称这些物种是‘有害的’。实际上,对这些物种而言是不公平的,它们只是呆错了地方。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活动。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关键是人为问题。”

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有两种途径:有意引种、无意引种。在我国,50%的外来入侵植物是作为有用植物引进的,25%的外来入侵动物是有意引进的。

卢昌义认为,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认识不足,有的地区和单位只看到眼前短期利益,在没有全面了解外来物种特性的情况下,盲目引进,这往往会酿成大灾难。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又随意将引进的物种抛弃,福寿螺、水葫芦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侵入自然系统,最终成为灾害。

战术

建立引进物种风险评估体系

卢昌义说,要有效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首先政府要重视,尽快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预警、风险评估和防御体系。同时,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边境口岸的检验检疫工作。

欧健,卢昌义教授的博士生,最近他正在做的一个课题就是“建立完善的引进物种评估体系”,内容直指人类有意引进外来物种前的先期评估。风险评估包括引进物种对当地经济生产的影响、对当地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以及引起环境破坏的风险等。

要引进外来物种须申报

欧健说,在引进外来物种管理方面,沈阳有一些做法,值得厦门借鉴。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沈阳制定了《沈阳市外来物种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外来物种做出具体管理规定。办法中规定,凡是列入国家入侵物种名录的,一律禁止引入沈阳。单位或个人如果要从外区域引进外来物种,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并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填写影响评估表。环保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检测机构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后,方能引进。

研制船舶压载水快速检测技术

船舶压载水是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出于航行安全考虑,船只都要注入大量海水作为压载水,压载水中含有的海洋生物也就随着船只一起航行,当船舶到达另一国家时,压载水里的生物就随着压载水一起被排放到当地水体中,造成生物入侵。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建议研制快速检测技术,警惕外来生物。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实践几近空白,技术储备甚少。

市政协委员、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焦念志建议,参照《国际公约》,研制船舶压载水快速检测成套技术,组织科研、海事、港务、环保等多个部门,共同研讨制定港口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与方法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他认为,同时要在厦门建立“港口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立相关紧急处理预案。

要让市民认得外来入侵生物

欧健说,还有一项最紧迫的工作,就是增强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当外来物种在一些地区已经大面积繁殖扩散时,市民看到了,却不知道,只把它当成普通物种,而不知道向有关部门报告。“这是最可怕的”。

基于这样的想法,卢昌义在完成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研究课题后,在没有后续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将“厦门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网站保留下来。“建立这个网站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和预警预报,与市民一起,为厦门海湾型生态城市的建设构筑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欧健现在担当着网站的维护工作,每季度,上面都会发布预警信息,包括该季度各种外来入侵生物的危险等级以及预防措施。

⑦ 厦门海关截获剧毒活体蜘蛛“黑寡妇”!这黑寡妇会被如何处理

一般被海关截获的外来物种都会被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危害我国生态环境。黑寡妇蜘蛛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及欧洲大陆。这类蜘蛛喜欢夜间活动,白天潜伏,昼伏夜出。 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对人类和家畜构成严重威胁。

黑寡妇的毒性有多强?

在被黑寡妇咬伤后的5分钟内,疼痛会蔓延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受伤的人很快就会出现视力模糊、恶心和呕吐以及全身痉挛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可能会危及生命。据统计,如果黑寡妇用尽全力咬伤,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概率为10%。

⑧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将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哪些物种禁止种植

管理办法中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源头预防和治理修复等都做了相关的规定。并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紫茎泽兰,空心莲子和凤眼莲等7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如果不尽快的预防和制止,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物种进入我国的生态系统。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北美的墨西哥地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灾难性入侵植物。这种植物成熟后可以将种子长期的埋藏在土壤下,而且不会死亡。只要达到适宜的温度就会迅速的生长繁殖,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对周围的植物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干旱的季节它们停止生长,雨季充沛的季节会迅速扩张。这种植物一般遇到需要立刻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