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厦门有什么名人吗
北宋宰相、着名政治家、伟大的科学家——苏颂
爱国将领——陈化成
民族英雄——郑成功
爱国华侨——陈嘉庚、陈敬贤
卓越的人民医学家、着名妇产科大夫——林巧稚
着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蔡启瑞
当代朦胧诗女诗人舒婷
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
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
着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
着名音乐家殷承宗、许斐平
民间工艺大师沈锦丽
鱼骨艺术家林翰冰
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侯斌
㈡ 家乡的名人 厦门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博,着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着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着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着名的雕塑艺术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着有《焚书》、《藏书》等着作。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着书立说。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着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着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着,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着《闽书》将永垂青史!
6.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郑成功气宇轩昂,才思敏捷,聪颖过人。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所作文章立意深远,词藻华丽典雅,且常于学余之际舞剑学射,1624年,荷兰殖民地者侵占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万将士,经过8个月苦战,荷兰士兵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只好挂白旗投降,沦陷了38年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收复台后,郑成功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并有益于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治理政策,为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业永垂青史!
7.施琅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陈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的,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急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筹的政治远见。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还亲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8.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着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光前出身贫寒,少时在故乡读私塾,勤奋刻苦。1908年获清政府公费人南京暨南学堂,后转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学业完成后重返新加坡,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清朝末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倡组的同盟会。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
1928年,李光前创办南益橡胶公司。在艰苦创业与发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于一体的经营之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企业遍布东南亚,成为新马工商界的杰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把经营所得倾心献给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不但在启发人类智慧,同时也在谋求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创办"国光中学"。50年代初期,他拨出巨资将梅山建成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的侨乡文化学村。李光前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获锝祟高的荣誉。华侨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9.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他先后被分配在红四军组织部和红一军团组织部担任干 事,经受第四次反"围剿"激烈战斗的锻炼与考验。1933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李子芳跟随大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李子芳先后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敌人特设的囚禁室--石底监监狱。同午他们组织的越狱斗争失败,敌人加强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32岁的李子芳,为抗日救国的正义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党史》一书。
10.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抗战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工作。抗战胜利后,辗转广州,恢复《文艺生活》,又办《文艺新闻》这两家杂志被查封后,到香港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香港《文汇报》主编。
抗战时期着有长篇小说《南洋淘金记》(当时末出版)。1952年被港英当局逮捕,获释后回内地,负责筹建作协广东分会,主编《作品》杂志。I955年后调任外事方面的文化工作。1958年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回国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西亚司司长。1964年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68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70年平反,骨灰移葬北京八宝山公墓。他的着作有:
1940年 《一个英雄的经历》(短篇小说集)
《粤北散记》(短篇小说集)
1941年 《寂寞》(短篇小说集)
1944年 《大时代的小人物》(小说集)
1948年 《蠢货》(短篇小说集)
1964年 《风雨桐江》(长篇小说)
1968年 《南洋淘金记》(长篇小说)
㈢ 祖籍厦门同安的名人有宰相科学家是哪位爱民如子的又是谁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出身于厦门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一书香门第,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其父苏绅中过进士。苏颂官至北宋哲宗宰相,为北宋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杰出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爱民如子不知司法说的是吴夲,
吴夲(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北宋福建同安白礁乡(今龙海角美白礁村)人。曾任宋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着有《吴夲本草》一书。现在大陆和台湾有数百处供奉吴夲的保生大帝祠堂。
㈣ 出自厦门名人有哪些
着名的科学家苏颂、卢嘉锡,政治家洪朝选、蔡献臣、施琅,军事家陈化成、彭德清,教育家周殿熏、林文庆、王亚南,文学家林鹤年、卢戆章、林语堂,医学家吴瑞甫、林巧稚,爱国华侨实业家叶清池、黄奕住、陈嘉庚、陈六使,体育家马约翰,文化名人林尔嘉、邱菽园、王人骥、李禧等等,也有清初海盗蔡牵、鸦片大王叶清和、地方军阀叶定国等历史人物
市政府
市 长: 刘赐贵
副市长: 丁国炎 詹沧洲 潘世建 黄菱(女) 叶重耕 裴金佳
秘书长:许明耀
㈤ 厦门鼓浪屿三大名人
第一位:陈嘉庚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是着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陈嘉庚对于文化事业,也是积极支持。他支援了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等,还汇款支持邹韬奋复办《大众生活》周刊。
第二位:马约翰
马约翰(1882—1966),我国着名的体育家,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博得了人们的尊敬。他自己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80,鹤发童颜,仍生气勃勃地工作,被誉为“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他毕生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2年,而且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又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代表作有:《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
第三位: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㈥ 知道近代厦门名人有哪些吗
福建同安人,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O。他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还主持编纂了药物学的专着《本草图经》。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任同安主簿五年,并创办了紫阳学院,从事教育工作。同安是朱子学说体系的开宗圣地。
郑成功(1624-1662)明末民族英雄。福建南安人,1646年起兵抗清,以厦门为主要根据地。1661年率军渡海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陈化成(1776-1842)近代民族英雄,福建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师提督。鸦片战争期间率部在吴淞口抗击来犯的英国舰队,因孤军无援,壮烈牺牲。
杨衢云(1861-1901)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福建海澄人。1895年与孙中同先生在香港创立兴中会总会,并任会长。1901年在香港被清廷刺客杀害。
陈嘉庚(1874-1961)当代爱国华侨领袖,厦门集美人。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抗战时期任南洋华侨总会主席。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等职。
马约翰(1882-1966)当代体育家,福建厦门人。曾任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总教练、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解放后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
㈦ 厦门籍的历史名人有哪些(请举三个)
1、北宋宰相—苏颂(着名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先后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为官清廉,他创造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
2、陈化成(1776-1842)近代民族英雄,福建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师提督。鸦片战争期间率部在吴淞口抗击来犯的英国舰队,因孤军无援,壮烈牺牲。
3、陈嘉庚(1874-1961)着名爱国华侨领袖,厦门集美人,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抗战时期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等职。
4、马约翰(1882-1966)当代中国“体育宗师”、清华大学的体育教授、柏林奥运会中国队的领队、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福建厦门人。曾任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总教练、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解放后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
5、林巧稚(1901-1983)当代妇产科专家、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福建厦门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被称誉为“万婴之母”。 10、
“世界最佳女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总指挥、艺术总监——郑小瑛 。
6、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周淑安、李嘉禄、洪昶、许斐星、许斐平。
㈧ 厦门有哪些历史名人
一个旅游胜地一定会有她所沉淀的文化和历史人物。厦门的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呢? 苏颂(1020-1101)宋代着名政治家、科学家。厦门同安人,官至尚书兼中书门下侍郎。他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还主编了药物学专着《本草图经》。 陈化成(1776-1842)近代民族英雄,厦门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师提督。鸦片战争期间率部抗击来犯的英国舰队,因孤军无缘,壮烈牺牲。 陈嘉庚(1974-1961)当代爱国华侨领袖,厦门集美人。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抗战时期任南洋华侨总会主席。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等职。 马约翰(1882-1966)当代体育家,福建厦门人。曾任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总教练、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解放后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 林巧稚(1901-1983)当代妇产科学家,福建厦门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副联副主席等职。
㈨ 厦门的名人有哪些
北宋宰相、着名政治家、伟大的科学家——苏颂
爱国将领——陈化成
民族英雄——郑成功
爱国华侨——陈嘉庚、陈敬贤
卓越的人民医学家、着名妇产科大夫——林巧稚
着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蔡启瑞
当代朦胧诗女诗人舒婷
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
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
着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
着名音乐家殷承宗、许斐平
民间工艺大师沈锦丽
鱼骨艺术家林翰冰
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侯斌
㈩ 厦门市有哪些名人 在世名人
厦门名人录
2010-09-16 13:45:24
1、 北宋宰相—苏颂(着名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先后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为官清廉,他创造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
2、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任同安主簿五年,并创办了紫阳学院,从事教育工作。同安是朱子学说体系的开宗圣地。
3、 郑成功(1624-1662)明末民族英雄。福建南安人,1646年起兵抗清,以厦门为主要根据地。1661年率军渡海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4、 施琅,清初着名将领。原为郑成功部将,后为清军同安副将、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由于“施琅背郑降清”,人们对他的认识存在分歧。统一台湾后,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功不可没,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5、陈化成(1776-1842)近代民族英雄,福建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师提督。鸦片战争期间率部在吴淞口抗击来犯的英国舰队,因孤军无援,壮烈牺牲。
6、 黄奕住(1868-1945)印尼着名华侨,曾为为印尼爪哇四大糖王之一,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人。1919年4月5日,携数千万巨资回到祖国,定居鼓浪屿,曾任厦门总商会会长,对厦门城市的发展和近代化有重要贡献。
7、 陈嘉庚(1874-1961)着名爱国华侨领袖,厦门集美人,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抗战时期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等职。
8、 马约翰(1882-1966)当代中国“体育宗师”、清华大学的体育教授、柏林奥运会中国队的领队、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福建厦门人。曾任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总教练、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解放后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
9、 林巧稚(1901-1983)当代妇产科专家、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福建厦门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被称誉为“万婴之母”。 10、 “世界最佳女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总指挥、艺术总监——郑小瑛 。
11、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周淑安、李嘉禄、洪昶、许斐星、许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