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的三個白塔 分別在什麼地方
北京的三個白塔分別在:
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白塔是藏傳佛教系古塔,全名靈通萬壽寶塔,位於北京西城區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該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位於北京北海公園瓊華島上 ,建於清初順治八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標志性景點。
北海白塔塔高35.9 米,上圓下方,富有變化,為須彌山座式,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白塔庵塔:
白塔庵塔在中國畫研究院內。20世紀40年代此處有庵因塔而名。相傳明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逃出南京,削發為僧,晚年來到北京,死後葬於西山,並建衣缽塔,塔訛稱建文帝衣缽塔。
(1)北京戴皇冠的塔是什麼塔擴展閱讀:
北海白塔塔身全部為磚木石混合結構,由塔基、塔身、相輪、華蓋、塔剎五部分組成。塔身為覆缽式,因此從塔的表面只能看到磚和石料而見不到木構架。
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石砌須彌座。塔座邊長18.2米,基座部分安有角柱石、壓面石和挑檐石。座上為三層圓台,中部塔肚為圓形,最大直徑14米。上部由十三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塔剎。
頂部為兩層銅鑄鎦金華蓋,下層為地盤,上層為天盤。地盤重約2000多公斤,下面鑄有4個預埋的鐵環,懸掛著4根粗大的牽桿,牢固地將整個華蓋與塔身連在一起。
地盤下面掛有16個銅制風鈴,每個銅鈴重約8公斤,銅鈴成六角形,外面鑄有六字箴言,風鈴內掛著十字懸垂,下面墜有十字交叉的風葉。
Ⅱ 問一下 北京玉泉山上的2座塔的名字
北京玉泉山上的2座塔的名字的名字分別為妙高塔、玉峰塔,其中建於清代的妙高塔位於海淀區玉泉山道東坡上,為圓形覆體式石塔形式;建於清代的玉峰塔位於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香積寺內,為八角七層密檐式石塔形式。
玉峰塔在民國二十七年經過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1949年後,靜明園為國家機關使用,作為國家領導人修養辦公的地方,這一地區有軍警站崗,不對普通遊人開放。
(2)北京戴皇冠的塔是什麼塔擴展閱讀:
妙高塔的由來:
乾隆皇帝在一次巡遊西郊靜明園時,發現這里的山勢高俊,景色宜人。玉泉山南北兩座山峰上,南面已建有玉峰塔(也稱玉峰塔,建於乾隆二十四年),而北面的山峰卻什麼都沒有。顯得很不協調。於是乾隆皇帝要求在北側主峰建妙高寺,寺內建一座金剛寶座式佛塔,以表示對佛祖釋迦摩尼的崇敬之情。
在妙高寺建設期間,乾隆皇帝甚至親臨現場視察,對每一個建設緩解都要求很高,並委派一位親信大臣在現場「監工」。造型精巧民間俗稱「錐子塔」。妙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前殿、後殿、寶座塔及亭、台等組成,整個寺院為典型的中式建築,高脊飛檐朱牆青瓦。
Ⅲ 北京最高的塔叫什麼
奧林匹克公園北面的觀光塔,高達246.8米的觀光塔共由「一主四副」五個塔組成,是欣賞北京城區風景最好的地方。
Ⅳ 北京鳥巢有個塔叫什麼
北京鳥巢有個塔叫什麼?
北京奧運會玲瓏塔,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最高建築—奧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在奧運五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奪目。
內容介紹
作為奧林匹克公園中的最高建築,132米的「玲瓏塔」也是整個奧運工程的收官之作。
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組委會第一次提供了專用的新聞中心。自此之後,在奧運體育場館設置國際廣播中心成為慣例。然而由於北京奧運場館本身沒有設計太大的承重,因此並不適合在頂端加蓋演播場所,而整個奧林匹克公園內也缺少一個可以俯瞰全局的制高點。因此為了滿足各國轉播商們「希望捕捉到有關奧運最新鮮獨特畫面」的要求,奧組委決定建設一座全新的演播塔,並由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統一公開競標。
「玲瓏塔」位於國家體育場「鳥巢」北側,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電視轉播設施,主體採用鋼結構,外飾玻璃幕牆,演播塔結構平面形式為等邊三角形,共分7層,首層為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大廳,2至6層為演播室,頂層塔樓暫定為VIP觀光廳,整體總高度132米。夜幕降臨,「玲瓏塔」在彩色燈光交替映照下不停變換身姿,秀麗絢爛。奧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工程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中部,鳥巢北側,西臨中軸景觀大道。
Ⅳ 北京有什麼塔,塔叫什麼,位於哪
奧林匹克公園北面的觀光塔,高達246.8米的觀光塔共由「一主四副」五個塔組成,是欣賞北京城區風景最好的地方。
Ⅵ 北京的首都有一個塔叫什麼塔啊
你的意思是天壇?其他的塔多了去了博雅塔、定都閣、玲瓏塔、白塔.......
Ⅶ 北京有這樣的一個塔嗎
看題主的圖片應該是在日本東京的東京塔附近拍攝的。在東京鐵塔是模仿巴黎埃菲爾鐵塔的造型設計建造的。目前在北京地區是沒有類似的建築,如果題主一定要看類似建築,目前肯定有的就是深圳和長沙的世界之窗里有。
Ⅷ 在水立方和鳥巢後面那個五環的塔形狀的東西是什麼
俗稱:玲瓏塔
奧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工程位於「鳥巢」北側,西臨中軸景觀大道。塔高132米,地上7層,每層塔樓由一個正三角錐和一個倒三角錐相扣組成,截面為邊長21米的等邊三角形,建成後將成為奧運核心區的又一標志性景觀。
由於這座塔的塔身晶瑩剔透、狀似玲瓏,因而大家給它起了一個響亮而又形象的名字「玲瓏塔」。據悉,玲瓏塔建成後,持權轉播商都將在塔內的演播室中工作,壯觀的奧林匹克公園和周邊的奧運場館將成為拍攝背景,為收看轉播的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Ⅸ 大報恩寺琉璃塔的景點三絕
如果將大報恩寺比喻為一頂璀璨的皇冠,那麼琉璃塔無疑是這頂皇冠上最熠熠生輝的明珠,在它存在的400多年中,中國沒有其它任何一座建築可以與之比肩。當年,在南京城的任何一個地方,人們只要抬頭南望,都能夠看到它擎天巨柱般雄偉的身姿。建大報恩寺花了17年時間,而同時期工程量數倍於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時不過3年半。大報恩寺工程如此費時,主要因為琉璃塔的建設難度極大,不得不屢屢延期。據後人估算,僅修建琉璃塔一項所耗用的錢糧,摺合白銀就高達248萬余兩。
明成祖朱棣給琉璃塔御賜了「第一塔」的塔名,其特點可以歸納為「三絕」:
第一絕:巨構殊形,高聳雲日。琉璃塔是有確切記載的中國古代最高的建築之一。塔為八邊形,共9層,通高78.02米,相當於26層樓房的高度。
琉璃塔最頂部是用純金製成的寶珠,直徑約為4米,據說重達2000餘兩,每層的檐角下都懸掛銅制的風鈴,從上至下共152隻,即使在輕輕的微風之中,清脆的鈴聲也可聲聞數里。
第二絕,通體琉璃,獨步古今。琉璃塔的主體為磚砌,除了塔頂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個建築當中「不施寸木」。其內、外表層全部用各種造型、各種顏色的琉璃構件榫合而成。這種獨特的裝飾藝術讓琉璃塔贏得了「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的美譽。
琉璃塔所用的各種琉璃構件幾乎每件的形狀、尺寸、顏色和紋飾都有差異,因而製作和燒制極為不易。這是琉璃塔建設時間長達17年的重要原因。據記載,當時每個構件都燒制了三套,一套當時安裝,另兩套藏於地下。建國以後,南京的窯崗村、眼香廟一帶,先後出土過大量的與琉璃塔有關的琉璃構件,背後大都有墨書的編號和標記,證明了歷史記載的可靠。
第三絕,長夜深沉,佛燈永明。每當暮色來臨之時,琉璃塔上就會點燃144盞如火炬般明亮的油燈,徹夜不熄。無論是月落星稀的傍晚,還是風雨如注的黑夜,無論是在鍾山腳下的叢林之中,還是大江之上的漁舟之內,人們都能夠看見這座高塔上永不熄滅的燈光。
九層琉璃塔的每一面牆壁之上,都有2扇窗戶,共計144扇。這些窗戶全部用磨製得極薄的蚌殼進行封閉,144盞油燈就分別安置在窗戶之內。這些蚌殼製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平板玻璃引進之前中國最好的建築採光材料。自宣德三年琉璃塔建成之日起,大報恩寺就安排了100名僧人輪流值班,負責給油燈添油、剪芯,擦拭明瓦,確保夜夜塔燈通明。在琉璃塔旁邊,建造了一座油庫,用於儲存燃燈所需的燈油。根據一份明代官員向皇帝提交的賬單記載,琉璃塔上每盞油燈每夜所需的燈油為六兩四錢,整個琉璃塔每月所耗用的燈油總量為1530斤。
令人痛惜不已的是,琉璃塔這一曠世傑作毀於太平天國的「天京內訌」。1856年,北王韋昌輝因為擔心翼王石達開佔領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擊城內,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葯,一面用火炮直接轟擊塔身,最終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礫,而大報恩寺的其他建築也被由此引發的大火全部燒毀。
Ⅹ 鳥巢和水立方旁那個想塔一樣的建築是什麼啊
奧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被稱為「玲瓏塔」。奧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主體採用鋼結構,外飾玻璃幕牆,演播塔結構平面形式為等邊三角形,共分7層,首層為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大廳,2至6層為演播室,頂層塔樓暫定為VIP觀光廳,整體總高度132米。這座演播塔的主要功能是為持權轉播商提供以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主要場館為背景的演播室。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和中國中央電視台都在這里搭建了演播室。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