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哪裡有賣缸爐燒餅
擴展閱讀
深圳冬天有小蚊子怎麼破 2025-05-19 23:21:10

北京哪裡有賣缸爐燒餅

發布時間: 2022-07-11 00:43:55

⑴ 北京哪有賣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為當時的「聚合齋」燒餅店郭雲龍所首創。傳說,他發現馬蹄燒餅上面鼓起的薄殼,酥脆噴香,食而不膩,於是就試制了這種酥燒餅。特別在膠濟鐵路築成通車後,這種酥燒餅也就成了旅客爭相購買的食品,於是生產酥燒餅的店鋪,便蜂擁而起,其中以「聚合齋」、「大順勇」、「東興和」三家較大。[1]

⑵ 正宗老北京小吃都在哪裡

1.新街口的稻香春門臉,有個小極了的四川小吃店裡的熱乾麵一絕,好像只要兩元五喲
2.從地百北邊的胡同串向後海,中途會有個小店,裡面的鍋貼一絕,也很便宜喲,兩個MM吃,連湯不超過10元,絕值!
3. 安定門內大街157號謝家胡同「桂林魅」桂林米粉店:招牌牛腩粉7元,素什錦粉5元,北京少見的9寸海碗,一共40多種米粉,地道的桂林風味,據說鹵湯是由50多種香料做的,在胡同口就能聞到,撲鼻的香,地鐵往南150米就是,巨棒!
4.首都劇院斜對面(往南斜)有個蘭州牛肉麵館,門臉不大,衛生也一般,但味道真是不賴,4元一碗,在王府井那裡算極便宜了。
5.地安門十字路口的清真小吃店,那的豌豆黃(個人認為)北京最好吃
6.牛街衛生學校(綠頂)一帶,陳記各式年糕(米的,面的,盆糕)豆面糕(驢打滾)愛窩窩,豌豆黃,糖卷果....旁邊的燒羊肉,燒牛肉,出去CAMP帶著吃,買一斤送一個火燒(要看買肉的老爺子的心情了)。
10.西直門地鐵 西北口上來 右手 牛拉 一級棒 超級便宜 量足 狼吞指數 87
11.東四四條口有一家國營飯館,那裡的鹵煮火燒很棒!
12.東單有一家叫「日昌」的茶餐廳,在協和醫院對面的胡同里,那裡經營的都是廣東風味,和港產電視里的大排檔差不多。那裡的煲仔飯很好吃,飯量小點兒的倆人都吃不了!
15.美術館後街,有一家貴州飯館,進門先上免費苦丁茶先。那裡的米豆腐很香,吃米線5塊錢管飽。
16.我在北京城經常找雲南菜吃,得勝門旁邊冰窖口的雲南飯館是北京最早的一家,其次是魏公村民族大學後面的「寶勤」傣族菜館,在北京算不錯了。
17.在寬街兒,離過客不遠的地方有家傣家菜,就吃飯來說比較FB,但就味道和特色來說,很值!
18.帽兒胡同口有家新疆館子,裡面的烤羊腿灰常不錯;新街口買當老對角有個小面館,涼面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萬壽路地鐵口向北走10分鍾,路東有個圓明華飯館,水煮黃蠟丁,香;前門胡同里的炒肝和爆肚馮,好吃好吃;視察海右岸的客家菜,不錯;華堂對面小街里的烤串,小腰絕了;水錐子千葉大廈東邊的湖南菜,解饞的很。
19.還有,朝陽門華普地下,到家嘗有個什麼老媽的小灘(忘記全名了),那的合勒面一絕!8元,價還行。

一碗居 (亞運村)老北京餐館,去吃面還是不錯的,很有北京特色,味道正宗,種類豐富、北京小吃多,物美價廉。麻豆腐以及老北京風味小吃也都不錯。環境喧鬧,一進門大堆的人吆喝,不過服務一般。
·到家嘗 (朝陽區光熙門)老北京風味,仿古桌椅板凳,北京氣息濃厚的小畫,服務的是店小二。東西十分便宜,小吃而且挺正宗、地道,值得嘗一嘗。中午人很多,服務有點跟不上。
北平樓酒樓 (海淀區牡丹園)京味兒十足的館子,老北京的特色小吃都很齊全,典型的傳統口味,菜量夠大,價錢也不貴。環境還可以古色古香的,長條凳、四方桌和穿褂子、搭毛巾的服務員,很是有點老北京的感覺。
正宗的北京菜和小吃
月盛齋(醬肉) 崇文區前門大街3號便宜坊(烤鴨店) 東城區和平里中街六區六號樓同春樓 崇文區幸福大街36號森隆飯庄 東城區東四北大街172號烤肉季(烤肉) 西城區前海東沿14號桂香村(糕點) 西便門外大街3號全聚德(烤鴨) 前門西大街14號樓仿膳飯庄(宮廷風味) 北海公園內白魁老號(烤羊肉) 東城區交道口大街158號柳泉居 西城區新街口南大街217號沙鍋居(涮肉) 西城西四南大街60號南來順(清真小吃) 宣武南菜園街12號聽鸝館(宮廷風味) 頤和園公園萬壽山下,石舫向東60米寶蘭齋(糕點) 廣安門外三路居251號天福號(醬肉) 順義區天竺空港工業區B區裕華路21號稻香春(糕點) 東城區和平里西街1號樓東來順(涮肉) 東交民巷44號都一處(燒麥) 前門大街36號同和居(山東風味) 白雲觀1號樓又一順(涮肉) 西城區黃寺大街28號烤肉宛(烤肉) 宣武門內大街102號鴻賓樓(清真風味) 西城區展覽路11號扣中里1號樓正明齋(糕點) 三里河南蘆草園1號王致和(腐乳) 宣武區棗林前街19號泰豐樓 前門西大街2號正陽樓 崇文區前門正陽門對面全素齋(宮廷素菜) 王府井大街213號天源醬園(醬菜) 宣武區廣外廣軒6號通三益(乾果)一條龍(清真風味) 崇文區前門大街31號豐澤園(海鮮風味) 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83號浦五房(醬肉)錦芳小吃店(清真小吃) 崇文區天壇路54號厚德福(宮廷糕點) 西城區南禮士路58號同春園(江蘇風味) 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甲14號曲園酒家(湘菜) 車公庄月樹胡同24號老正興(上海風味) 崇文區前門大街44號西來順 阜成門內大街194號天興居(炒肝) 崇文區前門鮮魚口街95號德林功(佛家經素菜) 崇文區前門大街158號來今雨軒 西城區西長安街中山公園內晉陽飯庄(山西風味) 宣武區前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惠豐堂 海淀區公主墳翠微大廈五層馬凱餐廳(湘菜) 地安門外大街3號康樂餐廳(江南菜) 豐台區五里店4號五湘齋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98號萃華樓(山東風味) 王府井大街58號淮揚春(淮揚菜) 西城區月壇北街三里河東路10號小腸陳(鹵煮火燒) 朝陽區安定門外外館斜街45號餛飩侯(餛飩) 東城區和平里14區1號樓瑞賓樓褡褳火燒 宣武區大柵欄門框胡同9號砂鍋居 西城區缸瓦市西四南大街60號
希望對你有用!

⑶ 老北京坐月子吃的點心「缸爐兒」哪裡有賣的阿

稻香村

⑷ 北京哪有賣這種燒餅的,知道的請告知下,不勝感激

你好這種燒餅在 北京的朝陽地區就有賣的

⑸ 北京那裡有石家莊的那種缸爐燒餅

有你要想做我告訴你在那就在勝利大街與義南路交叉口往西二百米路北第一次路口往北十米就是一個造那爐子的

⑹ 現在北京還有賣吊爐燒餅么有的話告訴下位置,謝謝

現在北京沒有賣吊爐燒餅的

⑺ 誰知道北京或者網上哪裡可以買到河北固安老家那種燒餅么,

這種燒餅北京不可能有賣的,我就是固安人,你說的那種燒餅我也曾經經常吃,宮村做的不錯,每層都很酥脆,而且不gen(四聲),現在也有塑料袋禮品包裝的,但一般不會在網上賣,沒吃過得人根本不會買的,你可以在劉園批發市場買,或者固安縣城的夜市也有賣的。那種燒餅容易掉渣,有的人還閑麻煩呢,呵呵,我也想吃了,過幾天回固安我就去買,呵呵,不好意思了。

⑻ 北京有哪些特色小吃

北京為四朝古都,其小吃博採四方小吃之精華,兼收各族小吃之特色,已形成漢民、回民和宮廷三種風味。目前的北京小吃,已逾百種,並已形成蒸、煮、煎、炸、烤、烙、爆、沖等多種技藝,其間融匯多民族的傳統食藝、食俗,形成了琳琅滿目、繽紛斑斕的誘人品相。
蒸煮類
大蜂糕、果料糖蜂糕、碗糕、花糕、藉糕、榆錢糕、壽桃、小窩頭、棗荷葉、銀絲卷、肉丁鏝頭、菠菜簍、燙面餃、燒麥、羊眼包子、倒僧帽、豌豆包、開花饅頭、千屋餅、扒糕、餎餎、莜麵搓魚子、芸豆餅、木樨小棗。
炸烙烤類
江米面炸糕、燙面炸糕、奶沒炸糕、棒槌果子、焦圈、脆麻花、饊子麻花、蜜麻花、蜜三刀、薑汁排叉、開口笑、春卷、炸卷果、炸三角、白薯鈴、炸口袋、龍須餅、蒸食炸、炸肉火燒、炸回頭、一品燒餅、脂油餅、鍋貼、京樂肉餅、羊肉餅、煎餅、腰子餅、褡褳火燒、鍋餅、灌腸、墩餑餑、糖火燒、糖螺螄轉、芝麻醬燒餅、馬蹄燒餅、肉末燒餅、藤蘿餅、玫瑰餅、牛舌餅、咸酥燒餅、蛤蟆吐蜜、蘿卜絲餅、卷酥 、硬面鐲子。
粘貨類
愛窩窩、豌豆黃、江米涼糕、栗子涼糕、小豆涼糕、棗切涼糕、芝麻卷糕、驢打滾、芸豆糕、芸豆卷、盆糕、山葯糕、紫米糕、八寶飯、小棗粽子、江米糕、白年糕。
流食類
豆汁、豆腐腦、老豆腐、鹵炸豆腐、麵茶、茶湯、油茶、杏仁茶、小豆粥、八寶蓮子粥、大麥米粥、豌豆粥、荷葉粥、元宵、核桃酪、元寶餛飩、羊肉雜面、杏仁豆腐、牛乳酪、漏魚、果子乾、西瓜酪、冰碗。
肉食類
白水羊頭肉、白湯雜碎、鹵煮丸子、鹵煮小腸、羊霜腸、燉吊子、燒羊肉、爆肚、炒肝、爆煳。[2]
編輯本段三、北京小吃樣式
奶油炸糕
北京特色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麵粉為原料,先 奶油炸糕
[3]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麵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面團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面。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面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 然後在鍋內倒油,旺火燒至冒煙後,改用小火,此時將揉勻攪拌好的面團,500克分成40個均勻小球,人油鍋前用手摁成圓餅,逐個下人油中,待餅膨起如球狀,並呈金黃色時撈出,滾上白糖即成。
驢打滾兒
驢打滾兒,是北京特色小吃中比較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 驢打滾
[4]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驢打滾兒的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為何稱作驢打滾兒?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兒似的,故而得名。現在北京的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北京特色小吃。
愛窩窩
愛窩窩是傳統北京特色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是用糯米洗凈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 愛窩窩
[5]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兒的。但為什麼這種北京特色小吃被稱為愛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鈁》一書中我們找到了說明。原來是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食品,想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愛窩窩」。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特色小吃中的名品,尤其深受女性食客的喜愛。糖卷果主料用山葯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 糖果卷
[6]瓜仁等輔料。這些都是非常有營養的吃食,卷果主料中的山葯、大棗,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葯膳。糖卷果軟綿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補作用,去南來順飯庄用餐的食客每每點要,成為飯店的名牌北京特色小吃之一。
姜絲排叉兒
姜絲排叉兒,顧名思義,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南城「南來順」的姜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獲「中華名小吃」稱號。是北京特色 薑汁排叉兒
[7]小吃中名氣比較大的一個。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原料為面麵粉、蘇打和鹽,也用油炸,做法與姜絲排叉一樣,不同的是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當下酒菜用。
糖耳朵
糖耳朵又名蜜麻花,因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松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庄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鹼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 糖耳朵
[8]了松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麵茶
麵茶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 麵茶
[9]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為什麼要用這種吃法呢?這與品嘗麵茶的風味有關。麵茶是北京特色小吃中的滋補佳品。
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北京特色小吃中清真小吃里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也註定了它的美味。饊 饊子麻花
[10]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薩其瑪
薩其瑪是滿族餑餑(糕點)。薩其瑪的前身是一種滿族的傳統餑餑—搓條餑餑。搓條餑餑是當時滿族的比較重要供品,所以也稱為「打糕穆丹條子」。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漢名叫「金絲糕」,又叫「芙蓉糕」,但是還是薩其瑪這個名字為全國各族老百姓所接受。
焦圈
北京特色小吃中的焦圈兒,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是一種巨大的誘惑。北京人喝豆汁必吃焦圈 焦圈
[11]兒,豆汁兒就著焦圈兒,已經成了北京的一個標簽兒。焦圈兒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缸爐燒餅原為河北省小吃,後傳入北京, 成為北京小吃。其特點是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蛤蟆吐蜜
豆餡燒餅是北京特色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豌豆黃兒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官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 豌豆黃兒
[12]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13]
編輯本段四、北京小吃地點
西城
華天小吃店:護國寺、地安門、西安門、白塔寺、新街口都有店面。 西來順飯庄:和平門西交民巷把口,原來在白塔寺。 又一順飯庄:黃寺大街西口路南。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南長街清真飯館:西華門南側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餅、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錯,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樣都是手工、小炒。 六部口音樂廳路東有一家民樂軒清真鍋貼館,是原來的鴻賓樓鍋貼館。
東城
隆福寺小吃店:東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廈斜對面。 白魁老號飯庄:原陽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和門釘肉餅很有名。 興華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灘紅樓對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 清真瑞珍厚飯庄: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僅有小吃外賣,並設有「星月樓炸糕」專櫃。
崇文
錦芳飲食店:紅橋市場北側路東。離天壇東門很近。錦芳的元宵很有名,每到正月十五門前都會排起長隊。 錦馨豆汁店:磁器口十字路口向東路北,前些年是北京少數幾個能喝到豆汁的地方,不過現在大部分小吃店都有豆汁。 老磁器口豆汁店:新近開張,紅湖小吃店東側。錦馨豆汁店改制後,部分人員另起爐灶開了這家店。
宣武
南來順飯庄:坐落在大觀園西側,從菜市口拆遷到此,一層是小吃。 新華小吃店:虎坊橋十字路口北側路西,以前主要靠豆汁出名。現正餐只有豆汁和鍋貼。 恩元居:前門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對面。恩元居的炒疙瘩據說得到了「穆柯寨」的真傳。現有三鮮、木須、雞丁、牛肉、肉末、羊肉等六種口味,味道絕對一流。
其他有名小吃店
天興居:坐落在大柵欄對面鮮魚口內,炒肝最正宗。 都一處:坐落在前門大街鮮魚口把口,北京著名的燒麥就在這里。 瑞賓樓:大柵欄門框胡同,特色是褡褳火燒。 慶豐包子鋪:西安門清真飯館隔壁,經營包子炒肝。有一家新開張的分店在大柵欄街大觀樓影院對面。另一家分店在新街口丁字路口路東,新川面館隔壁。 餛飩侯:王府井大街八面槽。分店有:1.鼓樓東側;2.和平里十字路口北側路東;3.東四隆福寺小吃店隔壁。 戶部街馬記月盛齋:大柵欄門框胡同瑞賓樓西側,那的雜碎湯量大而且用料新鮮,松肉也不錯,現炸的。 爆肚滿:陶然亭公園東門南側路西(靠近立交橋)。爆肚滿最早在東四牌樓西南角,文革前停業。 金生隆爆肚店:健德門橋西側路北,從東直門拆遷到此。 東興順爆肚張:前海東沿,烤肉季東側。門臉很不起眼。新近恢復「羊霜腸」。 茶湯李:陶然亭東門南側路東,離爆肚滿不遠。 李記白水羊頭:珠市口西側路北,過街天橋下。除白水羊頭外,也有不少小吃。 羊頭馬:六里橋立交橋西北側,西貝莜麵村地下一層。西貝莜麵村開張時曾會聚8家著名小吃,但現在只剩下羊頭馬和爆肚馮。 爆肚王:地安門橋南側路西,經營爆肚和門釘肉餅。 門釘李:車公庄往西,三塔寺路北。經營門釘肉餅和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