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的豆汁怎麼做

北京的豆汁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2-07-15 10:50:18

『壹』 老北京豆汁的做法竅門

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行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重愛尤佳。過去賣豆汁分為"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塊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港台的老北京人及旅居國外的炎黃子孫,回到故土多以喝碗"豆汁"來表示對北京的留戀之情。

  • 4

    豆汁的製作要領:豆汁煮至不煳、不澥為佳。

  • 『貳』 北京豆汁咋做的

    豆汁兒是一種北京風味小吃,用生產澱粉或粉絲過程中產生的綠豆下腳料製成。生豆汁兒是水發綠豆加水經研磨,並除去大部分澱粉(用於生產粉絲涼粉等)之後的液體經發酵生產的。熟豆汁需要將生豆汁慢慢熬制而成,色澤灰綠,口感醇厚,味酸而回味微甜,有輕微特殊氣味。
    老北京豆汁兒的製作方法:
    將綠豆用涼水浸泡十幾小時,加水磨成稀糊,在稀糊內加入漿水,並逐次加入不少於八倍於漿水的涼水過濾;
    把過濾出的粉漿倒入缸內,經一夜沉澱,最上一層灰綠色、質地較濃的即是生豆汁;
    撇去它上面一層的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沉澱;
    沙鍋內放入涼水,用旺火燒沸後倒入生豆汁,待豆汁被煮漲得溢出鍋外時,改用微火保溫即可食用。

    『叄』 請教北京豆汁的做法

    豆汁

    材料
    主料:綠豆1000克,輔料:腌芥菜頭50克

    做法
    1.將綠豆雜質篩凈,淘洗干凈,放入盆內用涼水(冬天用溫水,水量要比綠豆高出2倍)浸泡十幾個小時;
    2.待豆皮用手一搓就掉時撈出,加水磨成稀糊(磨得越細越好);
    3.每千克綠豆約出稀糊2.65千克,然後,在稀糊內加入1.5千克左右的漿水(即前一次製作豆汁、澱粉時撇出的清水)並逐次加入不少於12千克的涼水過濾,約可濾出粉漿17千克,豆渣2千克;
    4.把粉漿倒入大缸內,經過一夜沉澱,白色的澱粉就沉到缸底,上面是一層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層即是顏色灰綠,質地較濃的生豆汁,最上層是浮沫和漿水,撇去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可得生豆汁8千克左右,另有澱粉約500克和黑粉少量),在煮之前還需要再沉澱一次,夏季沉澱6小時,冬季沉澱一夜,沉澱好後,撇去上面的漿水;
    5.鍋內放少許涼水,用旺炎燒沸後倒入生豆汁,待豆汁煮漲並將溢出鍋外時,立即改用微火保溫(此時不能用旺火,否則會煮成麻豆腐),隨吃隨盛,並佐以辣鹹菜同食。

    『肆』 老北京豆汁的做法_如何做

    豆汁是北京傳統小吃,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豆汁是綠豆製品,有清熱解毒、利水保肝,幫助消化、軟化血管的功能。

    原料配方 綠豆10千克 百合粉汁4.75千克 老漿水15千克 另配輔料:醬菜適量

    製作方法 1.制百合粉汁:用百合粉對水調成。一般每100千克生豆汁用200~250克百合粉加水1.5千克。

    2.制老漿水:前一次製作澱粉時撇出的清水,經過乳酸的發酵而成,味酸能促使豆汁變酸。

    3.製作生豆汁:將綠豆淘洗干凈,換水浸泡十幾小時(水要超出綠豆兩倍,冬季可用溫水),待豆的皮用手一捻就掉時撈出,加水磨成稀漿(每千克綠豆約可出稀漿5.3千克),稀漿內加入老漿水15千克和清水120千克(水要分次慢慢加入)過濾,約可得粉漿175千克左右,倒入缸內沉澱12小時,沉入底層的是白色的澱粉,上面一層是灰綠色質地較濃的生豆汁,最上一層是浮沫和清水,把它撇去,生豆汁則舀出進行熬制熟豆汁。

    4.熬制方法:將舀出的生豆汁再進行沉澱一次(夏季需沉澱6小時,冬季需12小時),然後下鍋煮,煮前要在鍋內先放少量清水燒開,再倒入生豆汁,倒時要邊倒邊攪邊燒,力求做到不生不糊,一直熬到快開時,即將面合粉汁加入,繼續燒到第二次開起時,移在小火上保溫,不要用大火(火大就易變成麻豆腐),也不要使糊鍋或冷卻,即可隨吃隨盛(約可盛500碗)。

    5.喝豆汁時,一般要配上可口的醬小菜,醬小菜有自己腌制的,有從醬園買現成的。都切成細如發絲,用小碟盛起,澆上辣油即成。

    產品特點 灰綠色,汁濃醇,喝口豆汁,吃口菜絲,酸辣帶甜味,風味特殊
    豆汁是北京的特產,除去北京,沒有哪個地方有賣豆汁的。不喝(或不會喝)豆汁,算不上北京人,亦無資格研究老舍。豆汁不是豆漿,因為它不是黃豆製品,而是綠豆製品的「剩餘物資」。粉房用綠豆制粉條或粉絲時,大缸中發酵,沉入缸底的為澱粉,上層漂浮著的是豆汁——淡綠泛青的「下腳」料。經定時發酵再熬煮。其色灰綠,其味酸苦,分生、熟二種。因為價格低廉,是平民化食品,難登大雅之堂。
    說其味酸苦,已是厚道,沒喝過的人,第一口,嘩!又餿又臭,還有奇怪味道,如何下咽?有人認為像「泔水」,有人卻喝上了癮染相思。它是「糟粕」,也是「寵兒」。漸入佳境,才能領略無窮滋味。愛臭豆腐和榴槤的人便心照。
    喝豆汁必須就紅辣椒鹹菜絲,或焦圈。焦圈是古老食品,個頭小如手鐲,炸得香的「油炸鬼」。棕黃、香脆。不知為什麼這樣配搭?是一種沒有人膽敢隨便更改的風俗習慣。
    北京傳統小吃豆汁製作方法:將綠豆用涼水浸泡十幾小時,加水磨成稀糊,在稀糊內加入漿水,並逐次加入不少於八倍於漿水的涼水過濾把過濾出的粉漿倒入缸內,經一夜沉澱,最上一層灰綠色、質地較濃的即是生豆汁,撇去它上面一層的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沉澱,沙鍋內放入涼水,用旺火燒沸後倒入生豆汁,待豆汁被煮漲得溢出鍋外時,改用微火保溫即可食用。

    『伍』 北京豆汁的做法

    豆汁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豆汁兒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已在北京地區盛行,而豆汁成為宮廷飲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事情。
    豆汁的介紹:豆汁兒本來是北京普通百姓的最愛。乾隆十八年(1754年),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乾隆皇帝命人把豆汁兒引入宮廷,並召集群臣共同品嘗這民間飲品,結果眾大臣喝完齊聲叫好。就這樣,豆汁兒同樣成為宮廷飲品。

    大家好 我是小楊,今天我要分享給您的是,老北京豆汁兒的做法。用這個方法,我已經自製豆汁兒超過十年。如果您愛喝豆汁兒,那您一定要將今天的內容仔細看完,保證您可以在家做出地道的豆汁兒。

    傳統工藝製作豆汁受到場地設備等諸多限制,咱們在家製作豆汁兒只需要5個步驟,就可以完成。是不是很期待豆汁兒酸香濃郁的味道?那麼咱們就正式開始吧!

    第1步 泡豆

    選擇顆粒飽滿的綠豆,經過反復清洗後,加入兩倍的清水浸泡24小時,直至將綠豆泡到用手可以輕易搓掉豆皮,這一步的泡製時間很關鍵,會直接影響下一步的出漿率。

    第2步 磨漿

    將泡好的綠豆中分次加入1:8的清水,水要分次放,別一次都放進去,不然打出來的漿不夠細膩,自然就影響了出漿率,不能充分出漿就產生了浪費。

    第3步 過篩

    打碎的豆漿要過篩去掉豆渣,這一步也可以使用豆包布來完成。如果一次過篩後發現豆渣中還存有比較多的漿水,可以用水適當稀釋豆渣,進行二次過篩。

    第4步 沉澱

    豆渣和豆漿分離好之後,先讓豆漿沉澱3個小時。期間最好不要晃動它,目的是讓豆漿中的澱粉沉澱。濾出的豆渣您別扔掉,這還能做成另外一道老北京的美食。經過3個小時的沉澱後,把豆漿上層液體倒出,剩下的就是綠豆澱粉了,這個可以做成涼皮或涼粉吃,味道相當不錯。

    第5步發酵

    將分離澱粉後的豆漿放入鍋中,去掉表面浮沫開始發酵。這一步應該算是豆汁兒最重要的環節,每個季節由於溫度和濕度不同,所以發酵的時間也要隨之變化。如果是第一次製作豆汁兒 因為沒有引子,所以發酵的時間要比使用引子長一倍左右的時間。所以第一次製作豆汁兒,在室溫28-30度時至少發酵48-72小時。但這個時間也不是無限延長,那樣豆汁兒發酵過頭就變質。

    經過48個小時發酵後,您還可以通過兩個方法每過幾小時檢查一次豆汁兒發酵的情況,第一個方法是:聞,當聞到比較濃烈的酸味時,說明發酵的就差不多了。第二個方法是:嘗,如果豆汁兒已經酸味醇厚,略帶甘甜的回味,也能說明發酵的程度不錯。

    這時您就可以依照酸度來決定是否終止發酵了。如果您喜歡更酸一些的口味,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多發酵幾個小時,如果不喜歡太酸的口味,就馬上停止發酵盡快將豆汁兒煮熟。

    發酵好的豆汁兒別忘記留下一些上層的漿水當引子,有了這個引子,下次再做豆汁兒時,不僅味道更醇厚,發酵的時間也能大幅減少。這其實就和我們發面時用老麵粉當引子的作用一樣,可以加速發酵。

    引子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儲存就可以,放上2個月都不會變質,下次用的時候就直接將引子倒入准備發酵的豆漿中就行了,又簡單又好用。

    豆汁兒發酵好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煮豆汁兒,煮豆汁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這個和煮豆漿可不一樣,很多人失敗就失敗在煮豆汁兒這個環節上。所以您一定要往下繼續看,弄清楚豆汁該怎麼煮。

    豆汁兒在煮之前要去掉上層大部分漿水,這個漿水其實就是剛才說到的引子。漿水保留的量一般是豆汁兒的三分之一左右就足夠了,不要保留太多,不然豆汁兒煮出來會比較稀。

    鍋中先放一些水煮開,將豆汁兒攪拌均勻後倒入一半豆汁兒入鍋用中火煮,別等豆汁兒開鍋,眼看著鍋內溫度升高就馬上兌入生豆汁兒,不斷的反復加入生豆汁兒,讓鍋始終保持著即將開鍋,但絕對不能開鍋的狀態。等所有豆汁兒都陸續兌入鍋中之後,轉成最小火保溫,隨吃隨盛。

    喝不完的豆汁兒您可以放涼後裝在瓶中,放入冰箱冷藏,想喝的時候拿出來直接就可以喝。涼豆汁兒喝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兒,清熱敗火又減肥比碳酸飲料可強多了。

    檢驗豆汁兒煮得合不合格也很簡單。您將煮好的豆汁兒放在一個玻璃杯中靜置20分鍾,如果不分層就說明煮的火候合適,如果分層了就說明煮的過程中火大了。

    濾出的豆渣可能會有人認為發酵後就是麻豆腐,我可以肯定的告訴您,其實這不是麻豆腐,將豆汁兒大火煮成分離狀態,過濾後剩下的才是麻豆腐。但這個豆渣其實和麻豆腐口味上差別還真不大。我每次都把豆渣當成麻豆腐來做,味道口感很地道,一點都不比麻豆腐差。

    『陸』 老北京豆汁怎麼做

    1.制百合粉汁:用百合粉對水調成。(一般每100kg生豆汁用200~250g百合粉加水1.5kg)

    2.制老漿水:前一次製作澱粉時撇出的清水,經過乳酸的發酵而成。

    3.製作生豆汁:將綠豆淘洗干凈,換水浸泡十幾小時(冬季可用溫水),加水磨成稀漿,稀漿內加入老漿水15kg和清水120kg過濾,約可得粉漿175kg左右,倒入缸內沉澱12小時,沉入底層的是白色的澱粉,上面一層是灰綠色質地較濃的生豆汁,撇去最上層的浮沫和清水,生豆汁則舀出進行熬制熟豆汁。

    4.熬制方法:將舀出的生豆汁再進行沉澱一次(夏季需沉澱6小時,冬季需12小時),然後下鍋煮,煮前要在鍋內先放少量清水燒開,再倒入生豆汁,倒時要邊倒邊攪邊燒,一直熬到快開時,即將面合粉汁加入,繼續燒到第二次開起時,移在小火上保溫。

    『柒』 怎麼做老北京的酸豆汁

    首先,准備好做豆汁的原料:
    1,綠豆
    2,磨碎機(豆漿機就可)
    3,裝豆汁的盆(最好能有瓷壇帶蓋)
    4,找一塊豆包布用於過濾
    5、干凈的飲用水
    其次,開始做豆汁:
    1、先將綠豆洗好用冷水浸泡20小時左右
    2、將浸泡好的綠豆放到磨碎機里,磨時兌水,比例1比5
    3、將磨出的豆漿用豆包布過濾後放到容器內存放發酵
    4、待發酵到有酸味時就可以了(發酵時間長短因天氣溫度而定)
    5、就開始用火煮了,煮時一定要不讓火太大,小火煮不要沸騰,待到開鍋就關火,這樣豆汁就製作好了。

    『捌』 北京豆汁怎麼做

    實際上是製作綠豆澱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它用綠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後撈出,加水磨 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入缸底者為澱粉,上層飄浮者即為豆汁。 發酵後的豆汁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再燒開,再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不要看其貌不揚,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大眾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你可以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