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實行自貿區總體方案,有何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9月21日,備受矚目的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公布。建立北京自貿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里,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5.466平方公里)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里。
北京自貿區的設立意味著京津冀三地均已設立自貿試驗區。
B. 新時代新北京的戰略定位和目標是什麼
摘要 一、戰略定位
C. 2021年1月20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是什麼
1、總書記在北京河北考察並主持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匯報會時強調,堅定信心奮發有為精益求精戰勝困難,全力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
2、【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脫貧攻堅答卷】十八洞村,從貧困苗鄉到小康村寨;
3、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和《「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徵求意見稿)》;
4、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在京舉行;
5、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等;
6、《之江新語》《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中文繁體版出版研討會在香港舉辦;
7、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8、【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9、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進一步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0、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11、四集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即將播出;
12、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介紹當前疫情以及春節前後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13、各地繼續全力以赴築牢疫情防控網;
14、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15、國內聯播快訊:
(1)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十三五」全國累計辦理出口退稅70736億元;
(3)西藏發布最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4)自然資源部督辦和通報13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
(5)最高法發布加強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意見;
(6)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
16、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9412萬例,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40萬,美新冠死亡人數接近二戰美軍死亡總數。美媒:近九成受訪者認為美疫情未受控制,英國新冠單日新增死亡病例為新高;
17、美首都華盛頓進一步提升警戒級別;
18、國際聯播快訊:
(1)歐盟通過戰略文件強化歐元地位;
(2)俄批評美對「北溪-2」的制裁野蠻非法。
(3)北京如何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擴展閱讀
節目製作
《新聞聯播》運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編排風格。從播出順序來看,依次為時政報道、常規報道、國內簡訊、國際簡訊。四大版塊雖偶有調整,但總體維持著次序的穩定。
其中,時政報道作為《新聞聯播》的傳統題材和優勢資源,在整個節目中占據主要地位,其時長往往占據整個節目的近1/2;新聞性較強的常規報道,往往處於較弱的地位。而《新聞聯播》近期改版的一個主要舉措,就是對時政報道進行精簡,並強化常規報道的地位。
D. 北京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老規劃
難適應新形式
根據1993年國務院批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0年來,北京經濟社會迅猛發展,10年前總體規劃所確定的部分目標已經提前實現,規劃空間容量趨於飽和,難以容納新的城市功能。
具體看來,北京市的大城市問題日益顯現,共患有城市中心區功能過度聚集,城鄉二元結構下的空間發展缺乏協調,區域協調不夠等多種病症。原有規劃思想面對發展中的新問題,需要及時調整和補充。
有關部門也已經認識到了其中的問題,自2002年12月起,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組織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三家編制單位,開展了《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的編制工作。
經過專家分析,目前北京城市空間發展的制約條件有:有限的土地資源及綠色空間對人口及建設規模的制約;適宜人口密度的制約;水資源條件的制約;空間布局制約。
★新規劃
確定三步走戰略
通過對國內外首都城市的發展趨勢,特大城市的發展趨勢,城市文化的發展趨勢的分析,基於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專家提出了北京新的四大定位和三步走戰略。
北京新的四大定位是,國家首都———政治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級服務中心,世界級大都市地區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創新中心,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業機會,舒適的居住環境,創建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首善之區。
根據北京未來的發展目標,有關部門還提出了分階段三步走目標,第一步:2003年至2008年。率先在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構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面實現現代化,確立北京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將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的城市,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兩軸兩帶
明確區位功能
在新的規劃中,專家結合北京城市的軸線布局特點和自然地理特徵,提出要在繼承發展城市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十字軸的基礎上,強化政治、文化與首都經濟發展的職能。在其外圍構建「東部發展帶」和「西部生態帶」。
「兩軸」是北京城市的精髓,應結合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的延伸,全面實現保護與發展,從空間布局上體現首都政治、文化、經濟職能的發揮。「東部發展帶」北起懷柔、密雲,重點發展順義、通州、亦庄,東南指向廊坊、天津,與區域發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應主要承接新時期的人口產業需求。「西部生態帶」與北京的西部山區相聯系,既是北京的生態屏障,又聯系了延慶、昌平、沙河、門城、良鄉、黃村等,應實現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調整改造,各級城鎮主要發展高新技術、高教園區等環保型產業,為北京建成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礎。「多中心」是指在市區范圍內建設不同的功能區,分別承擔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務效率和分散交通壓力,如CBD、奧運公園、中關村等多個綜合服務區的設定。在市域范圍內的「兩帶」上建設若干新城,以吸納城市新的產業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區的功能。
E. 1月20日的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是什麼
2021年1月20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1、【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脫貧攻堅答卷】十八洞村從貧困苗鄉到小康村寨。
2、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等。
3、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4、【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5、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進一步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6、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7、四集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即將播出。
8、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介紹當前疫情以及春節前後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9、各地繼續全力以赴築牢疫情防控網。
10、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11、國內聯播快訊:
(1)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西藏發布最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3)自然資源部督辦和通報13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
(4)最高法發布加強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意見。
(5)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
12、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9412萬例,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40萬,美新冠死亡人數接近二戰美軍死亡總數。美媒:近九成受訪者認為美疫情未受控制英國新冠單日新增死亡病例為新高。
13、美首都華盛頓進一步提升警戒級別。
14、國際聯播快訊:
(1)歐盟通過戰略文件強化歐元地位。
(2)俄批評美對「北溪-2」的制裁野蠻非法。
以上內容參考 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20210120
F.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規劃
北京市「十二五」規劃確定了「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南部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占據其中「一帶一高」,是全市重點發展的南北兩個產業帶之一,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未來發展寄予厚望,要求開發區成為「北京創造」品牌的主力軍。
基於北京市「十二五」規劃,開發區確定了「戰略產業開發區、區域發展支點、創新驅動前沿、低碳綠色家園」的總體定位,提出「一體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
一體化,就是要加大統籌發展力度,堅持一體化規劃、建設和管理,形成城市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實現行政區與功能區、新城與新市、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一體化協調發展。
高端化,就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端、高效、高輻射產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一批「北京創造」品牌,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水平,實現產業集約、集聚、循環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高水平建設南部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
國際化,就是要緊跟北京向中國特色世界城市邁進的步伐,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集聚國際優質要素,提高國際服務能力,努力建設具有國際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的開發區。
(圖冊資料來源 ) 按照總體思路,開發區提出了「三城、三帶、一軸、多點、網路化」的規劃設想,構建「新城-新市鎮-農村社區」的新型城市體系。
「三城」指亦庄新城、大興新城和規劃中的新航城。三座新城定位明確,亦庄新城是南部高端製造業發展的主體平台、首都生產性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大興新城是地區行政和文化中心、區域消費性服務業中心、南部開發區的部分重要產業集聚區;新航城定位於世界城市的門戶樞紐,帶動高端臨空產業集聚,推動南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產業化國際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城鄉一體、區域統籌發展步伐。
「三帶」包括京津塘高速公路發展帶、京開高速公路發展帶和南六環路發展帶。
「一軸」指南中軸延長線,圍繞「生態綠軸、文化中軸」的定位,對南中軸實施保護性開發,打造以生態涵養和歷史文化為特色的功能軸線。規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臨空經濟,建設首都中部生態涵養和文化創意發展區。
「多點」是指龐各庄鎮、魏善庄鎮、安定鎮、采育鎮四個重點鎮。龐各庄鎮重點發展旅遊、會議、休閑及專項體育產業;魏善庄鎮集中優勢力量發展文化創意和軍民結合產業;安定鎮重點發展生態旅遊和都市產業;采育鎮主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通過基礎設施、產業設施等合理布局,實現區域內的城、帶、軸、點「網路化」有機銜接和緊密配合。
G.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什麼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
1、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於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具體來看,要在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等方面切實發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充分用好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2、以科技自立自強補短板強弱項
科技實力直接關繫到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當今世界,核心技術、高端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長遠發展的巨大優勢。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夯實既有優勢、塑造新的優勢。
3、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內生動力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協同推進其他領域改革,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必須堅持的戰略方向。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調整供給結構,使其更有利於滿足市場需求,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投資。
4、在夯實既有優勢中塑造新優勢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能滿足國內需求,又能顯著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
一方面,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能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滿足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需求,使國內大循環更加通暢、質量更高。
另一方面,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能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不斷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
H. 2020北京冬奧會對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作用
北京冬奧組委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與各方面緊密合作,扎實推進各項籌辦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北京冬奧會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引導前沿科技、促進文體旅融合、建設健康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等具有獨特作用,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獨特的影響力。
北京冬奧會秉承發展新理念,積極探索文化、體育、科技相互融合、線上線下相互促進的創新業態;服務發展新格局,充分整合旗下「鳥巢」、「水立方」、「冰絲帶」等奧運場館資源和北奧集團等文體行業資源,著力構建符合首都城市定位、服務「四個中心」建設。
(8)北京如何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擴展閱讀
北京冬奧會是全球矚目的盛會,應該作為弘揚綠色體育精神、弘揚生態文明、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平台。
專家許勤華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在現有基礎上把北京冬奧會打造成碳中和的典範。
二是將北京冬奧會打造成踐行生態文明的典範。
三是北京冬奧會體現的綠色體育精神將引領一場國內外綠色體育的浪潮,有必要抓緊跟蹤北京冬奧會綠色體育精神的研究總結,形成很多可復制、可利用、可推廣的經驗,為其他國內外體育盛會提供重要經驗和行動指南。
I.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
面對復雜的內外發展環境,中國各界需要多管齊下,推動經濟持續復甦。要把堅持擴大內需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以「內循環」支撐「外循環」。
1、擴大內需是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關鍵。
2、要顯著提高創新能力。
3、擴大內需與構建雙循環格局要發揮重點區域和中心城市的戰略領導作用。
4、宏觀領域結構性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最能激發內生動力。
戰略基點的簡介
2021年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J. 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
1、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於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具體來看,要在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等方面切實發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充分用好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2、以科技自立自強補短板強弱項
科技實力直接關繫到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核心技術、高端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長遠發展的巨大優勢。
既要有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又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力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我國實現了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了「世界工廠」發展模式。在此條件下,我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實現了幾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當前,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
這就要求我們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總而言之,就是要辦好自己的事,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幾個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