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的四合院是什麼形狀結構的
擴展閱讀
廈門油炸培訓哪裡學 2025-05-16 04:26:41
北京中磊大酒店怎麼樣 2025-05-16 04:21:52

北京的四合院是什麼形狀結構的

發布時間: 2022-07-19 01:45:52

『壹』 北京四合院的建築位置,建築材料,建築成因,形狀結構,文化特徵。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面積約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蒔花置石,一般種植海棠樹,列石榴盆景,以大缸養金魚,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為人們所鍾情。 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 北京四合院建築,房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扇等等均為木製,木製房架子周圍則以磚砌牆。樑柱門窗及檐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牆習慣用磨磚、碎磚壘牆,所謂「北京城有三寶……爛磚頭壘牆牆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 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舊聞考》中引元人詩雲:「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台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

『貳』 北京四合院的標准形式是怎樣的

老北京四合院的標准形式一般為三進四合院。這種四合院寬五丈,長八丈,位於街道的北面,坐北朝南,臨街五大間,開間每間一丈。

從大門進來,迎面是緊貼著東屋南山牆的磨磚的影壁牆。在影壁的前面往左拐,是一個圓形月亮門,或四個並排的小門。進來是三間南房。與東邊的月亮門相對稱,西方也有一個月亮門,往裡是一個一丈見方的小院。

通向里院的垂花門,正對南屋門,垂花門左右兩邊,直到兩邊的月亮門,是一溜牆,外院的南屋和里院的北、東、西房隔開,分成了兩個院子,外面的院落約寬一丈多,長三丈。

進垂花門,是一個木板屏門,因此望不見里院,一般由東西兩邊或者只東邊出入。過年或迎接貴賓時屏風才會開放。

里院是正方形,垂花門的門樓位於里院南面正中心的位置,另外有三間北面正房,各三間東西廂房。

垂花門與東、西廂房、正房之間,為曲尺形廊子,稱鑽山游廊。

正房東、西兩側各有一間耳房,耳房前各有一座一丈見方的小院。

另外在東、西廂房與或游廊之間也有耳房,叫做"盝頂",面積很少,一般是僕人住的下房或用作廁所。東邊的一間盝頂是廚房。

這樣一座標準的四合院,大約有9平方丈,包括外、里院,四角的四個小院共6個院子。房間按照兩柱一檁的自然間計算,共有17間。除去大門、二門不能住人的自然間,實際上有15間,總面積200多平方米。

『叄』 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點。

中國北方的傳統民居,總的特點是以院落(或天井)為核心,依外實內虛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為典型,是中國漢族傳統民居的優秀代表。

自元代以來,無論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賈、還是文人學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很多人都對四合院有著模糊的印象,但北京四合院的確切定義又是什麼?下面就為您做一解說。

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採光均欠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

北京四合院,實際就是合院建築之一種,所謂四合院,「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肆』 北京四合院的構造是怎樣的

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所謂四合院就是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個中心庭院。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不過,只要人們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它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雖有一定的規制,但規模大小卻有不等,大致可分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種,其房屋建築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地基、牆體、屋頂。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不向。營造方法也不一樣。老北京傳統四合院最大的特點是以木材作為房舍支撐物和骨架結構,房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岷扇等等均為木製,木製房架子周圍則以磚砌牆。粱柱門面及檐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牆習慣用磨磚、碎磚壘牆,所謂「北京城有三寶……爛磚頭壘牆牆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正規的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面積約200平方米。北面正房稱「堂」,大多為三間,遵守著明清朝廷「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拱,飾彩色」的規定。正房開間和進深尺寸都比廂房大,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長輩居住。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靜,所以也常用作書房。這種一正房兩耳房的布局稱作「紗帽翅」。正房前,院子兩側各建廂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牆,所以院落寬度適中,空間感覺甚好。

廂房是後輩們的居室。正房、廂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門與這三座房屋的前廊連接起來,既可以供人行走,又可以供人在廊內休息,觀賞風景。正房之後有時有一長排「後照房」,作為居室或雜屋。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後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供內眷居住。或在全宅一側接出另外一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側接出宅園。

從外院進入內院的中門,通常是一座稱為垂花門的小門屋。垂花門是四合院內的一個重要建築,它以端莊華麗的形像成為四合院的外院與內宅的分水嶺。在垂花門後檐柱處常設門扇,稱屏門,平時關閉,人由門前左右廊道繞入,遇大事或貴客蒞臨才開啟。以中門間隔內外,不僅保持了內院的安靜,同時也含有宗法禮制的意義。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寬敞的院落中還可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迭景,居住者盡享大自然的美好。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內的生活:「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比較典型的寫照。

北京四合院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干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除去風水學說外,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舊下舊聞考》中引元人詩雲:「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台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念,它是千百年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

『伍』 北京四合院建的構造是怎樣的

四合院系統的平房住宅是老北京城內的傳統民居形式。正規的四合院是長方形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長、東西窄。但是受到街巷所在位置和地形的限制,出現了許多不符合規范的四合院。有些院子的南邊用一面牆代替了房屋,這樣的院子只能稱為三合院。

北京四合院中的房屋採用磚木結構,以粗大的木料做柱,梁架在柱子上邊,用五至七根粗大木料架在兩邊的抬樑上作檁,形成一個三角形,在上下檁之間鋪設較細的木椽子,然後在椽子上鋪設屋瓦。用磚砌成房屋的山牆和背面牆,正面牆砌下半截,上半截用木料做窗框,窗戶是用窗紙糊成的,採光、通風較好,正面牆的中間開設房門。

農村中的民居一般只有朝南的正房,正房的東西兩側有的蓋成堆放糧食、農具、雜物的小房,也可以住人。大多數農家有用碎磚或用土坯砌成的院牆,還有用木秸桿編成籬笆的。

北京城無論是深宅大院還是農村的土屋都要設牆,這些院牆大多起著防禦、保護的作用。

四合院中屋牆代替了院牆,使整個院子封閉性加強了。但是朝向好、冬暖夏涼的正房畢竟只佔了四分之一,其他房屋的採光,取暖相對都較差。南屋很少見得到陽光,東房夏不涼冬不暖,西廂房雖然冬天吹不到西北風,但夏日較熱。

標準的四合院一般座落在一條東西走向的胡同的北側,南北長約8丈,東西寬約5丈,宅院的東南角開設大門。

大門有屋宇門和牆垣門等樣式。

屋宇門面積約佔一間房,上有屋頂,大門門扇裝在中柱縫上的叫廣亮大門,可以進馬車,這種門一般是達官貴人的深宅大院使用的。

門扇裝在檐柱處的叫做"如意門",不是很高大,數量卻較多,一般民居多用這種大門。

牆垣式大門,是最低等的大門,設有門屋,只是在門樓上方做出一個小屋頂。

金柱大門也屬於屋式大門,金柱的位置上裝有門框。只有半開間寬的叫做窄大門,門框安在前檐柱位置上的叫作蠻子門。

洋式大門是近代才有的,門頂中間砌成長方形或三角形,兩旁或者是對蹲著的獅子,或者擺一對花籃,牆上刻有西式的花紋。

四合院一般是黑色門扇,油綠色洋門,廣亮大門的門框根部裝有門枕石、抱鼓石,大門內外都設有影壁。普通小門小院的影壁是迎門的房山牆。

進入大門後,迎面是磚雕影壁牆,兩側也是影壁,左邊開有圓形的月亮門,門上有四扇綠色屏門,平時只開中間的兩扇。

走進這道門,就來到了外院,左邊由東到西是一排五間南房,門房是最東邊的一間,其餘的幾間有的或作接待客人的客廳,或者是主人的書房,或者用來堆放雜物,也有作僕人的住房。

前院的院落不大,通過南房北邊的院牆正中的垂花門,往左右兩邊拐彎下台階就進入了內院。

內院是正方形院落,由正房、兩側的耳房、廂房構成,各房前邊有抄手游廊相連。

標準的四合院正房為三間,東西廂房也各是三間,正房東西兩側各有兩間耳房。垂花門與正房之間,東西廂房之間都鋪有道路,呈十字形狀,十字路空出的地方,可以植樹、種花、擺設魚缸。

有的四合院還有後院,一般作廚房、廁所用。也有貯藏室和僕人住的地方,統稱為後罩房。

實際上,四合院並不完全是以上標準的形式。受地皮大小的影響、形狀、位置、家庭人口、建房財力等方面的制約,其形式還會有各種不同的變化。

小戶平民人家的四合院只有三間正房,東西兩間廂房,兩間倒座房,有的甚至沒有倒座房。

大的四合院有七間北房,除了三間正房外,東、西各有兩間耳房,另外還有七間南房。而更大的四合院正房就更多了,卻不是一般人能住得了的。

北京城的深宅大院,都是由幾個四合院形成二進、三進的院落格局而組成的。中間是主院落,東西邊上還可建跨院、偏院,由此形成了一個院落群。

『陸』 四合院的結構是什麼

以三進四合院為例子。三進四合院從南到北房間依次是倒座房、東西廂房、正房和後罩房,在正房兩側和廂房的南側還會修築耳房,用來做居住外的其他用途。

倒座房是位於院子最南邊的房子,因為臨近胡同並且照不到陽光,所以一般只是用來接待客人或是讓傭人居住。

東西廂房是由家中晚輩居住的地方,由於東廂房居住環境好一些,所以在這里居住的人要比西廂房居住的人地位高一些。

正房是家中主人居住的地方,這里的光線最好,居住環境也最為舒適。

後罩是後院的房子,有時候會修築成兩層,也稱之為後罩樓。這里是家住女眷居住的地方,在西北角落的房間,則通常用來做廚房使用。



歷史沿革

四合院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跡,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

漢代四合院建築有了更新的發展,受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四合院從選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陰陽五行的說法。唐代四合院上承兩漢,下啟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後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淪為了大雜院,而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改造的開展,很多傳統四合院被拆毀,如1998年拆除康有為的粵東新館,2000年拆除趙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號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紹儀故居。與此同時,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區縣級的保護院落。

『柒』 北京四合院有哪些基本形式

北京城標準的四合院並不太多。在清代,四合院、三合院一般是有一定的經濟條件的中等商人、作坊主、小官僚、中小地主的住宅形式;而一些城市貧民、小商販和小手工業者、僱工等,往往是擠在大雜院中生活。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人才真正住得起標准四合院(或叫中四合院)和更大的四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主要分為:小四合院、中四合院、大四合院、變體四合院、三合院、大雜院等。

小四合院其實應該叫做"四合房"。沒有二門,而且,四合房後面也沒有後罩房和游廊,只有東西南北房。這種四合院也可能有影壁、屏門,但沒有里外院的區分。

小四合院只有三間北房,兩間或三間東、西廂房,兩間或三間南房。院中用長條磚墁成十字前路,沒有游廊或垂花門,房間數量不多,院落也不太大。

中四合院即"標准四合院",也就是北京人常說的"宅子"。這樣的四合院也有很多樣式,有的帶有小型花園,有的建有車庫或轎房,也有的有門房,都是上檔次的人家住的。

中四合院的里外院用月亮門隔開,為了阻擋視線,正對著月亮門裝有一個木頭影壁,里院一般為女眷的住處,男賓非請莫入。

三進的四合院是在兩進院子後頭,又建一排後罩房,叫做中四合院。後罩房有的比正房還高,目的是阻擋冬天刮來的西北風。有些人家在後罩房的下面建成了地下層,用來存放一些雜物,使空間得到了充分利用,也使整個院落變得干凈利落。後罩房一般分為三組,中間是三間,左右各兩間,門窗對稱開設。

在東耳房處騰出一間或半間來做過廳,或者從東耳房外邊的兩道進去,就可以從第二進院子進入到第三進院子。

一般人家的正房都是三間。地位極高的人家有五間、七間的。至於皇宮,就更多了。但必須是單數。若只有四間房的地界可蓋三間標準的正房,兩邊再改成各半間的耳房,這樣從整體上看,仍然是五間正房。有的中四合院還有跨院,作其他用途使用。

大四合院是指規模更大,縱向和橫向都有所發展。

向橫向發展,正房一般不止三間,而是五間、七間,甚至九間(包括耳房),南屋也是這樣。縱向發展主要是增加院落,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和馬號等一進二進三進四進,甚至更多。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

在幾進的大四合院中,東耳旁為過道,但也有例外。西城西絨線胡同51號的靄公府,其院落間的通道,是由正房掏成過道的。

大四合院除進數多的特點之外,還有跨院和私家花園。住宅院落中山石花木,庭榭樓台,景色宜人。

大四合院的裝飾極為講究。磨磚對縫的牆面,所用的是一色的黃松木架材料,屋裡是桐油抹過的方磚墁地,除盝頂、耳房、車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戶。所謂上支下摘,是指上邊是糊著高麗紙的窗戶,外邊是可以用兩根細鐵棍兒支起來的窗戶。夏天,裡面的那扇窗戶,為通風換為冷布;冬天為遮風避寒,將外面的窗戶放下來。下邊的窗戶外面有一扇"護窗板"眼窗簾差不多,晚上可以掛上,白天可以摘下來。

王府是大四合院中的最高形式。王府四合院除了規模比其他四合院大之外,府內的建築是供王爺執行政務所用的和特准建造的,比如正殿、後殿、翼樓、後樓等等,王府中都設有花園。

不過,王府里居住的房屋跟一般住宅沒有太大的差別。

『捌』 北京四合院的特點是什麼

北京四合院特點概括起來有五點,分別是:
1.四面連接,中心庭院;
2.外形中規,用法靈活;
3.形制規整,中心對稱,
4.院落寬綽,四屋獨立;
5.游廊相接,私密性較強;

北京四合院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四合,四面的房屋用走廊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結構,中間是一個寬闊的庭院,作為娛樂休閑場所,人們可以在裡面侍弄花草、飼鳥養魚。

(8)北京的四合院是什麼形狀結構的擴展閱讀: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牆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