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市在職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互助金是每個月都有嗎
是的
1、每個月的21日起,職工本人向所屬工會申請領取上月互助金,免費參保職工填寫《在職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領取互助金申請表(不含繳費參保職工部分)。 職工個人在一個自然年度內,「自付一」的醫療費用超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的封頂線後,申請互助金,須提供A、職工個人社會保障卡(復印件)B、京卡.互助服務卡(復印件)C、北京市醫療保險住院費用清單或分割單。 2、每個月21日起,基層工會按申請賠付程序審核職工申報的互助金申請表,並將申請人相關信息上報辦事處。 3、每個月21日起,北京辦事處依據基層工會上報和社保提供的信息,按照《在職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的相關規定標准核算互助金。 4、北京辦事處將已核算完的互助金,在10個工作日內打入受益職工的京卡互助服務卡。銀行將通過手機簡訊通知受益職工
㈡ 職工互助保險是什麼
這個要看你參加的是哪種「職工互助保險」,「職工互助保險」是保險的一種存在形式,就像人身(壽)保險中的健康險、養老險、大病險、少兒險是一樣的道理。具體的保障范圍或者賠付范圍就要看你所參加的這個「職工互助保險」的約定條款了,應該有約定的。
另外,按照通常的情況,如果你是通過單位參加的「職工互助保險」應該會有意外傷害的基本保障。希望能幫到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工會職工互助保險內容
你說的應該是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的《在職職工意外傷害互助保障計劃》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成立於1993年,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創辦,經原國家勞動部同意,民政部批准注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社團互助合作制保障機構,是國家財政和稅務部門認定的具有免稅資格的非盈利組織。該組織以為職工群眾服務為社會目標,以更好地維護職工群眾的基本經濟利益為宗旨,以在職職工自籌資金、自願參加的基礎上,解決職工自身實際困難為主要任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與職工生、老、病、死、傷殘或發生意外災害、傷害等有關的互助保障業務,與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共同構成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在職職工意外傷害互助保障計劃》(2011年版)的詳細內容是:
為緩解職工因意外傷害導致的家庭經濟困難,根據《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職工互助保障辦法》,制定《在職職工意外傷害互助保障計劃》(以下簡稱「本計劃」)。
第一條本計劃的基本內容
參加本計劃的會員,在互助保障期內因意外傷害導致會員身體永久傷殘時,會員按照本辦法規定享有領取一定金額的互助金,用於緩解身體傷殘以及由此造成職工收入降低,治療費用支出增加導致的經濟困難。
第二條參加本計劃的條件和辦法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會員,身體7康,能夠正常參加所在單位工作,年齡在16至60周歲的在職職工,都可以通過會員所在單位的工會統一組織集體申請參加本計劃。並且在同一單位參加本計劃的職工不得少於其全部職工(含正式職工、合同制職工、聘用期超過一年的臨時職工)的50%,參保職工少於30人的單位必須100%參加(參保單位須提供104表)。
第三條參加本計劃的規定
1、參加本計劃的保障期為一年。
2、會員交納的互助費是用於對會員的互助互濟活動,互助保障期滿後,會員不論是否享受領取互助金的權利,其所交納的互助費不再退還。
3、互助費的標准分為四個不同檔次,分別為26元、50元、74元、100元。為保證會員權益的公平性,對從事井下采礦、隧道施工、高空作業、山地地質勘探考察、海上勘探考察、境外勞務輸出等高危險行業的職工,參加本計劃在享受領取互助金的同等權益時,交納互助費的檔次標准相應地調整為32元、62元、93元、124元。
參加本計劃的職工屬於上述所列的高危險行業的必須事先聲明,否則在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造成身體永久傷殘時,將按照實際交納互助費與應交納互助費的比例領取各項互助金。
按照不同檔次交納互助費享受領取互助金的限額詳見附表。
第四條參加本計劃的待遇
1、在互助保障期內,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造成身體永久傷殘時,可以領取下列三項互助金:
①、按照不同傷殘程度(詳見《傷殘等級分類支付互助金標准》)可以領取身體傷殘互助金。如會員所受傷殘程度比較嚴重,以180天時的治療狀況及身體傷殘狀況領取傷殘互助金。
②、會員因意外傷害住院治療的,可以根據參加本計劃時選擇的互助費交納檔次和首次住院連續治療的時間,按照所選交費檔次對應的不同金額按日領取生活補助互助金,最高不超過180天。
③、會員因意外傷害住院治療的,可以根據參加本計劃時選擇的互助費交納檔次和首次住院連續治療的時間,按照所選交費檔次對應的不同金額按日領取住院補助互助金,最高不超過180天。
住院時間按照醫療機構提供的首次入院、出院記錄核定。
2、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造成身故,或者經搶救無效後在180天內身故,按照所選交費檔次對應的金額其家屬一次性領取身故和喪葬互助金。傷殘互助金和身故喪葬互助金不能兼領兼得。
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造成身故,或者經搶救無效後在180天內身故,符合本條第②、③項規定的可以領取相應的互助金。
3、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造成身體永久性傷殘,按傷殘等級領取第一款規定的①、②、③項互助金(詳見附表),最多不超過繳納互助費檔次的最高限額。
第五條下列原因造成身故或傷殘,會員不享受第四條規定的互助金:
1、由於疾病導致身故或殘疾;
2、自殺、故意自傷身體及違法、犯罪行為等不可保的意外傷害;
3、酒後駕駛、無合法有效駕駛證駕駛或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
4、由於戰爭、軍事行動、地震、自然災害和放射性物質泄漏;
5、其他非因意外傷害造成的身故或傷殘。
6、參保時已辦理正式退休手續的。
第六條互助金的受益人
1、第四條1中規定的前三項互助金由會員本人領取。
2、第四條2中規定的互助金由會員直系親屬或會員在參加本計劃時指定的受益人領取。
第七條互助金的申領手續
在互助保障期內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會員本人、直系親屬、所在單位工會本計劃的經辦人員必須在3日內通知辦事處以便進行核對。
會員本人、直系親屬通過會員所在單位工會向辦事處申請領取互助金時應提交下列材料以證明其傷害程度:
1、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北京辦事處出險調查報告書(附件二);
2、會員所在單位出具的情況證明,以及由被保障人或其直系親屬簽名的互助金領取書面申請(附件三);
3、被保障人身份證的復印件;
4、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導致身故,應提交戶籍管理機關的戶口注銷證明和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5、會員因發生意外傷害造成傷殘或者永久性喪失部分身體機能,應在結束治療後,由二級以上(含二級)醫療機構、傷殘鑒定機構或者執法部門指定的鑒定機構出具的傷殘程度證明、診斷證明。如果自遭受傷害之日起經過180天,治療仍未結束,則按180天時的治療情況,確定會員傷殘程度。
6.辦事處為證明傷害情況需要由被保障人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條其他規定事項
1、自會員發生意外傷害之日起,會員或直系親屬應在一年內向辦事處申請領取互助金,逾期辦事處不再受理會員提出的互助金申領工作。
2、本計劃「意外傷害」是指:突然的、非本意的、有外來致害物而使會員身體受到劇烈傷害的客觀事件。
3、對本計劃執行中有關內容發生爭議,由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專家委員會進行最終裁定。
4、本計劃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
參加本計劃,職工個人是需要交納一定費用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什麼是職工互助醫療保險
職工互助醫療保險,顧名思義,就是以工會為牽頭,組織開展的一項醫療保障服務,主要的形式就是通過職工繳納一定的互助金,運用集體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個體職工,減輕醫療方面的負擔,以此來提升職工抵禦重疾風險的能力。雖然,運營職工互助醫療保險,是需要商業化的運營,但是它卻是有別於商業醫療保險的。職工互助醫療保險也是工會服務職工、維護職工的一種有效方式。
拓展資料:
職工互助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門診費用報銷:在經基礎醫療保險報銷的基礎上,需要由職工個人自付的部分,扣除1800元的起付標准後,按照20%的比例進行報銷(特困或勞模職工報銷25%),簡單來說,職工互助醫療保險的門診報銷公式為:
普通職工門診=(職工基礎醫療自付部分-1800元)*20%
特困或勞模職工門診=(職工基礎醫療自付部分-1800元)*25%
住院費用報銷:在經基礎醫療保險報銷的基礎上,需要由職工個人自付的部分,普通職工按照首次扣除1300、二次扣除650的起付線為標准;勞模或特困職工按照首次扣除650、二次扣除325的起付線為標准,後續按照20%的比例進行報銷。簡單來說,職工互助醫療保險的住院報銷公式為:
普通職工首次住院=(職工基礎醫療自付部分-1300元)*20%
普通職工二次住院=(職工基礎醫療自付部分-650元)*20%
特困或勞模職工首次住院=(職工基礎醫療自付部分-650元)*25%
特困或勞模職工二次住院=(職工基礎醫療自付部分-325元)*25%
超出封頂線
如果發生基礎醫療超出封頂線的部分,超出封頂線後,仍屬於自付部分的,按照:封頂線以上~5萬元以內:報銷40%,限額2萬元;5萬元以上~10萬元:報銷60%,限額3萬元;10萬元以上~15萬元元:報銷80%,限額4萬元。
職工互助醫療保險報銷材料:
職工互助醫療保險報銷時,也需要出具身份證、醫療單據、原始收據、繳費憑證、醫院出具的診療單加蓋醫院公章,住院的還需要出示出院小結等等。但由於各地具體的政策不同,申請報銷之前,也可以具體咨詢當地的組織團體。
㈤ 職工醫療互助保險是什麼
1.職工醫療互助保險,即大病醫療互助是指城鎮職工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為解決參保患者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問題而設立的一種社會醫療互助制度,以保障職工的大病醫療需求。
2.職工互助醫療是一種政策性惠民保險,是在職工及家屬患大病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後,如果個人負擔的醫療費比較高,給予經濟幫助的一種保險。職工互助醫療保險的承辦通常是單位的工會等獨立機構,採用的是職工自願意參加的形式,費用主要由職工個人繳納,一般是職工個人一次性交納職工醫療互助保險費,如果個人負擔的醫療費比較多,超過了一定的數額,就可以通過職工互助醫療保險基金按照比例來報銷一定的費用。
3.救助對象包括重點優撫對象、農村五保對象、農村低保對象、城市低保對象,以及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難的貧困對象。救助病種包括惡性腫瘤、尿毒症(腎衰竭)、重症肝炎(肝硬化或急性肝壞死)、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以及縣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每年醫療費負擔2萬元以上的其它疑難雜症。
拓展資料:
1.職工互助醫療怎麼繳費?
職工醫療互助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種補充保險,承保機構一般是工會等獨立機構,並不是強制性的,職工是自願參加的。職工互助醫療保險費用主要由職工自願為本人和家屬繳納的,並按繳費用期限和繳費額享受相應的互助醫療保險待遇,而且用人單位也可為職工納部分互助醫療保險費用,所繳費用也可以按國家有關規定渠道列支,比如,企業沒有為員工投保企業補充醫療保險,那麼企業為職工繳納互助醫療保險的費用,只要不超過工資總額4%,就可以列入成本,但是需要經主管財政部門審核同意,才能執行。
㈥ 工會互助保障金是什麼
工會互助保障金是指職工自願參加,自願繳費,互助合作,保障共享的專項救助。
參加醫療互助保障的職工在享受國家基本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對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一定的補助。
工會互助保障金的作用:
1、重大疾病補助。保障期限內首次確診罹患辦法規定的重大疾病的,給予一次性補助3萬元;
2、職工住院自付費用補助。職工住院收費專用票據中 「個人自付」欄的金額,扣除超出普通住院的床位費用部分,按20%的比例予以補助,最高補助金額20萬元。未經醫保機構結算的全自費不在保障范疇;
3、職工亡故慰問金。參保職工在保障期內身故,給予一次性慰問金5000元;
4、事故致殘補助。因工傷或意外事故致殘的,根據傷殘等級給予一次性補助5000元;
5、一般住院補助。根據住院天數給予每天50元的補助,一個保障周期內累計補助住院天數最高30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四十二條 工會經費的來源:
(一)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
(二)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
(三)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補助;
(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項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撥繳的經費在稅前列支;
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經費使用的具體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第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辦理。第二十條 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工會簽訂集體合同,上級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企業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