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冰窖口胡同是什麼節氣
冰窖口胡同是大寒節氣。
二十四節氣表是中國歷法中廿四個特定節令的列表,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它准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在歷史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歷,成為農歷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十四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節氣中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為干支歷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斗指丑;太陽黃經達300°;於每年公歷1月20—21日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
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最冷是在大寒節氣。
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正所謂冬去春來。在我國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舊布新、製作臘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尾牙祭,亦稱「做牙」、「做牙祭」等,民間有做完牙祭後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現代企業流行的年底「年會」即是由尾牙祭發展而來。
② 北京胡同的名稱
北京胡同的名稱看上去包羅萬象,既有江(大江胡同)河(河泊廠胡同)湖(團結湖)海(海濱胡同)、山(圖樣山胡同)川(川店胡同)日(日升胡同)月(月光胡同)、人物(張自忠路)姓氏(賈家胡同)、官府(帥府胡同)衙署(大興縣胡同)、寺(柏林寺胡同)廟(娘娘廟胡同)庵(觀音庵胡同)堂(老君堂胡同),又有市場(菜市口)、商品(銀碗胡同)、第宅(趙府胡同)倉庫(海運倉胡同)、工廠(打磨廠街)、地形(高坡胡同)、標志(麒麟碑胡同)、花(花枝胡同)草(草園胡同)魚(金魚胡同)蟲(養蜂夾道),還有雲(雲居胡同)、雨(雨兒胡同)、星(大星胡同)、空(空廠)、水(水道子胡同)、井(井兒胡同)、港(港溝)、灣(灣子)、風(風發胡同)、雷(雷震口)、電(電報局街)、火(火葯局胡同)、樹木(棗樹胡同)瓜果(果子胡同)、雞(雞爪胡同)鴨(鴨子店)魚(鮮魚口)肉(肉市街)等等。 一、西城(474條)
1.西長安街地區
現 名 曾 用 名
力學胡同 李閣老胡同
八寶胡同 巴巴胡同
大方胡同 糖房胡同,糖坊胡同
大宴樂胡同 大煙筒胡同(西大街三條並入)
大秤鉤胡同 大稱鉤
大醬房胡同 大將坊胡同、醬黃胡同
小六部口胡同 小六部口(耳朵眼胡同並入)
小石虎胡同 石虎胡同
小堂胡同 川堂門、穿堂門
小醬房胡同 小醬坊胡同
川店胡同 川店胡同
水井胡同 苦水井
雙吉胡同 雙吉寺
雙柵欄胡同 雙柵欄、永順胡同
什家戶胡同 什家戶(太平胡同並入)
井樓胡同 東夾道
東小栓胡同 東小栓馬樁胡同、馬樁胡同
東中胡同 中街
東牛角胡同 牛角胡同
東文昌胡同 東文昌閣、後坑
東舊簾子胡同 舊簾子胡同、舊簾子庫胡同
東紅門胡同 東紅門、紅門
東安福胡同 安福胡同、安富胡同(回回營並入)
東松樹胡同 松樹胡同
東栓胡同 東栓馬樁、雙馬樁胡同、馬樁胡同
東絨線胡同 絨線胡同東段、板橋
東新簾子胡同 新簾子胡同、簾子胡同
東槐里胡同 槐里胡同、饊子胡同、饊子王胡同
北小栓胡同 北小栓馬樁、馬樁胡同
北新平胡同 新平路、後水泡
南新平胡同 新平路、後水泡
平安胡同 扁擔胡同
未英胡同 緯纓胡同、喂鷹胡同、衛營胡同
石板房胡同 石板房
石缸胡同 石鋼兒胡同,史剛家胡同(文華里並入)
石碑胡同 石碑兒胡同
玉缽胡同 玉缽廟(槐樹院並入)
安兒胡同 安兒胡同
西小栓胡同 馬樁胡同
西中胡同 中街
西牛角胡同 牛犄角胡同
西文昌胡同 西文昌閣,文昌閣
西舊簾子胡同 舊簾子胡同、舊簾子庫胡同
西紅門胡同 紅門
西安福胡同 安福胡同、安富胡同
西岔胡同 惜 薪司西岔
西松樹胡同 松樹胡同(下窪子並入)
西栓胡同 西栓馬樁胡同、栓馬樁胡同、小雙馬 樁胡同
西絨線胡同 絨線胡同
西椅子胡同 椅子胡同
西新簾子胡同 新簾子胡同、簾子胡同
羊毛胡同 養馬胡同
羊皮市胡同 羊皮市
會計司胡同 會計司
百代胡同 百代門、百子門(梁家胡同、九道灣並入)
後宅胡同 後宅(海牆夾道並入)
後紅井胡同 後紅井、後洪井、紅並胡同
後細瓦廠胡同 細瓦廠
光明胡同 光明殿胡同
言志胡同 煙筒胡同
兵部窪胡同 兵部窪
靈境胡同 靈濟宮、宣城伯後牆街(八寶坑並入)
武功衛胡同 武功衛、武功胡同,吳公衛,蜈蚣衛
明光胡同 呂祖閣西夾道
油坊胡同 油房胡同
育撫胡同 於撫院
宗學胡同 宗學後身、宗學夾道
羅賢胡同 羅圈胡同
羅家胡同 羅家大院
圖樣山胡同 兔兒山(西土地廟、槐樹胡同並入)
棗樹胡同 棗樹胡同
南小栓胡同 東栓馬樁胡同、馬樁胡同
南文昌胡同 馬神廟
南紅門胡同 西小菜園、菜園
南所胡同 南所
前宅胡同 前宅
前紅井胡同 紅井胡同、前洪井,井兒胡同
前細瓦廠胡同 細瓦廠、細瓦廠南門(談志胡同並入)
鍾聲胡同 大柵欄
背陰胡同 背陰胡同
頒賞胡同 板場胡同、板腸胡同(良鄉胡同並入)
養廉胡同 羊圈(老爺廟後巷並入)
高義伯胡同 狗尾巴胡同
高碑胡同 高坡胡同
堂子胡同 堂子胡同
惜水胡同 苦水井
惜陰胡同 背陰胡同
惜薪胡同 惜薪司胡同、惜薪司
輦兒胡同 碾兒胡同、碾子胡同(小財神廟並入)
象牙胡同 象牙胡同
博學胡同 餑餑房(西盔頭作並入)
勤勞胡同 老爺廟(靈官廟、鐵香爐並入)
2.廠橋地區
小金絲胡同 小金絲套胡同,小金絲套
小拐棒胡同 拐棒胡同
小翔鳳胡同 小翔風胡同
小新開胡同 小新開路、新開路
小糖房胡同 糖坊胡同
萬年胡同 萬匯大院
馬良胡同 馬良大院、馬家大院
千竿胡同 箭桿胡同
義溜胡同 義留胡同
太平倉胡同 太平倉
天慶胡同 天慶宮
東口袋胡同 東口袋胡同
東槍廠胡同 槍廠大坑、槍廠
東官房胡同 東官房
東煤廠胡同 東煤廠
北官房胡同 北官房
北錢串胡同 西錢串
正覺胡同 正覺寺胡同、正覺寺
弘善胡同 弘善寺胡同、弘善寺街、弘善寺
西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西槍廠胡同 槍廠大坑、槍廠
西煤廠胡同 西煤廠
後小並胡同 後井胡同、井兒胡同
後羅圈胡同 羅圈胡同
後鐵匠胡同 後鐵匠營、鐵匠營
劉蘭塑胡同 劉鑾塑
劉海胡同 劉漢胡同
興華胡同 興化寺街
延年胡同 散子胡同、饊子胡同
羊角燈胡同 大羊角燈胡同、小羊角燈胡同
米糧庫胡同 米糧庫(太平街並入)
護倉胡同 倉夾道
杏花天胡同 杏花天
花枝胡同 花枝胡同
揚儉胡同 羊圈胡同
園景胡同 魏家胡同、高位胡同
茅屋胡同 毛窩胡同
金獎胡同 金家大院
房錢庫胡同 房錢庫
尚勤胡同 張皇親街
油漆作胡同 油漆作
氈子胡同 氈子房(府夾道並入)
前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前井胡同 井兒胡同
前羅圈胡同 羅圈胡同
前鐵匠胡同 前鐵匠營、鐵匠營
草嵐子胡同 草籃子(牛圈並入)
南官房胡同 南官房日、南官房
南錢串胡同 東錢串
真如鏡胡同 真如鏡
航空胡同 航空署街、近衛軍街、噶噶胡同
高卧胡同 高卧胡同(三炷香並入)
雪池胡同 雪池胡同
教場胡同 教場
恭儉胡同 內宮監胡同
銅鐵廠胡同 銅鐵廠
銀錠橋胡同 銀錠橋(海潮庵並入)
帽行胡同 帽行胡同
帽局胡同 帽局胡同
棉花胡同 棉花胡同(斗雞坑並入)
群力胡同 麻狀元胡同、馬狀元胡同
新太平胡同 太平胡同
麻花胡同 麻花胡同
磨盤院胡同 磨盤院
藕芽胡同 藕芽胡同
警爾胡同 井兒胡同
簸羅倉胡同 叵羅倉
3.二龍路地區
丁字胡同 丁字街、釘子所、榛子所
小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小市胡同 小市
小沙果胡同 小沙鍋胡同,小沙鍋琉璃胡同
小磨盤胡同 小磨盤院、磨盤大院
大木倉胡同 大木廠、打磨廠
大沙果胡同 大砂鍋琉璃胡同,砂鍋劉胡同
下崗胡同 下岡
天仙胡同 天仙庵
月台胡同 月台大門
文華胡同 後宅胡同、石駙馬後宅
文昌胡同 中鐵匠胡同
屯絹胡同 屯馬察院胡同
雲梯胡同 梯子胡同(貴門關並入)
民豐胡同 舍飯寺胡同、舍飯蠟蠋寺
永寧胡同 永寧胡同
頭發胡同 真如寺胡同
東興盛胡同 麻豆腐作坊、磨豆腐坊
東鐵匠胡同 東鐵匠胡同
東智義胡同 智義伯胡同,智義伯大院、豬尾巴坑
樂全胡同 羅圈胡同
石燈胡同 石燈庵
皮庫胡同 皮庫胡同
自廟胡同 白帽胡同(菜幫胡同並入)
半截胡同 半截胡同
百子胡同 百子胡同
後百戶胡同 後百戶廟
向陽胡同 朝陽胡同、小老萊街、老萊街
西興盛胡同 興盛胡同、炮廠胡同
西單手帕胡同 手帕胡同
西鐵匠胡同 西鐵匠胡同
西智義胡同 智義伯胡同、智義伯大院、豬尾巴坑
西槐里胡同 口袋胡同
眾益胡同 眾議院夾道
光彩胡同 棺材胡同(前王公廠並入)
達智胡同 達智營、臊達子營
抄手胡同 叉手胡同(松林里並入)
園宏胡同 園宏寺、園宏寺街
花園宮胡同 花園宮
庫資胡同 褲子胡同
壽逾百胡同 狗尾巴胡同
受水河胡同 沒水河、臭水河(通條胡同並入)
官房胡同 溝頭
學院胡同 提學察院胡同
參政胡同 參政胡同
松柏胡同 二眼井
承恩胡同 承恩寺街、承恩寺
松鶴胡同 松鶴庵、許游擊胡同
保安胡同 保安寺街、保安寺
前百戶胡同 前百戶廟(取燈胡同並入)
南興盛胡同 興盛胡同、炮廠胡同
按院胡同 巡按察院胡同、
柳樹胡同 柳樹井(坑眼井並入)
真武胡同 真武廟
筆管胡同 筆管胡同
銅光胡同 銅幌子胡同
葵花胡同 茄子胡同
辟才胡同 劈柴胡同
新皮庫胡同 新皮庫胡同
錦帽胡同 狗尾巴胡同
察院胡同 都察院
藤牌營胡同 藤牌營
4.豐盛地區
丁章胡同 汀章胡同、丁兒張胡同
山門胡同 山門
大水車胡同 水車胡同、東水車胡同
大月芽胡同 月牙胡同
大院胡同 大阮兒胡同(二道柵欄並入)
大盆胡同 盆兒胡同
大乘胡同 大乘寺、武衣庫、武盈庫胡同
大麻線胡同 麻線胡同
大喜胡同 喜雀胡同(福壽里並入)
小水車胡同 水車胡同、西水車胡同
小英子胡同 小英子胡同
小院胡同 盆兒胡同
小珠簾胡同 小豬圈(大吉祥胡同並入)
小麻線胡同 麻線胡同
三道柵欄胡同 三道柵欄
牛八寶胡同 牛巴巴胡同、鈕家胡同
水大院胡同 水大院
王府倉胡同 王府倉(小月芽胡同並入)
豐盛胡同 豐城胡同
北千章胡同 千張胡同
北豐胡同 北寬街、中寬街
北匕太常胡同 北太常寺、太常寺街
北半壁胡同 半壁街
北榆錢胡同 油房胡同
北篦子胡同 北沈篦子胡同、沈篦子
四井胡同 四眼井
古直胡同 褲子胡同
玉帶胡同 玉帶胡同
東養馬營胡同 養馬營
民康胡同 巡捕廳胡同、內西巡捕廳
民強胡同 豆芽菜胡同
陽光胡同 羊腸胡同
羊肉胡同 羊肉胡同
朱葦箔胡同 豬尾巴胡同
機織衛胡同 集祉街、濟州衛胡同
後英子胡同 後纓子胡同
後泥窪胡同 後泥灣
後樓胡同 後樓
後撒袋胡同 撒袋胡同
西養馬營胡同 養馬營
華嘉胡同 華嘉寺、花椒寺胡同、華家胡同
兵馬司胡同 西城兵馬司、兵馬司
宏廟胡同 紅廟兒街、紅廟
武定胡同 武定侯胡同、武安侯胡同
孟端胡同 孟端胡同
圖壁廠胡同 土坡廠
南千章胡同 南千張胡同、千張胡同
南豐胡同 南寬街
南水車胡同 馬杓胡同
南玉帶胡同 玉帶胡同
南太常胡同 南太常寺、太常寺街
南四眼井胡同 四眼井胡同
南半壁胡同 南半壁街
南榆錢胡同 榆錢胡同
南篦子胡同 南沈篦子胡同,沈篦子胡同
前英子胡同 前纓子胡同
前泥窪胡同 前泥窪
前撒袋胡同 撒袋胡同
樹蔭胡同 陰涼胡同
香家園胡同 香家園、向家園(甄薦胡同並入)
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
粉子胡同 粉子胡同
能仁胡同 能仁寺
高柏胡同 高義伯胡同、狗尾巴胡同
煙筒胡同 南煙筒胡同
留題跡胡同 牛犄角胡同
盒子胡同 盒子胡同
敬勝胡同 口袋胡同
鎖鏈胡同 鎖鏈胡同
跨車胡同 車子胡同
廉讓胡同 擀麵杖胡同
勤儉胡同 後樓
源通胡同 煙筒胡同
鮮明胡同 顯靈富
橫水車胡同 橫水車胡同
轆轤把胡同 轆轤把胡同
5.福綏境地區
大玉胡同 大玉皇閣、玉皇閣(下坡胡同並入)
大覺胡同 大角胡同
大帽胡同 帽兒胡同
小玉胡同 小玉皇閣、玉皇閣
義伯胡同 高義伯胡同、狗尾巴胡同
弓背胡同 弓背胡同
中帽胡同 前帽胡同
月樹胡同 椿樹胡同
六合胡同 六合大院
東教胡同 東轎桿、轎桿胡同
北興胡同 北下窪子、北下坑
北帽胡同 北帽胡同
北魏胡同 北衛兒胡同、魏兒胡同、永清左衛胡同
永祥胡同 永祥寺
地昌胡同 地藏庵
後車胡同 車兒胡同
後帽胡同 北帽兒胡同
冰潔胡同 冰窖胡同
安成胡同 安成家胡同
陰涼胡同 陰涼胡同
秀潔胡同 秀才胡同、宗帽胡同、冰窯胡同
宏大胡同 後大坑
宏茂胡同 宗帽胡同、棕帽胡同
青塔胡同 青塔寺
國英胡同 觀音寺胡同、西觀音寺
金絲胡同 金絲鉤
金果胡同 揀果廠
魚雁胡同 魚眼胡同
育幼胡同 端王府夾道、府夾道
育強胡同 豬毛廠、豬尾廠、椒園廠
育教胡同 翊教寺
育德胡同 石碑胡同
寶產胡同 寶禪寺胡同、寶禪寺街
官園胡同 官園
南興胡同 南下窪子、下窪胡同
鑰匙胡同 鑰匙胡同
獅子胡同 獅子府
前車胡同 車兒胡同
前帽胡同 中帽胡同
姚家胡同 姚家胡同
曉安胡同 小南扒胡同、南扒兒胡同
留題胡同 牛蹄胡同
蔥店胡同 蔥店(妙清觀並入)
新成胡同 新成路、新開路(帥府庵並入)
翠峰胡同 翠峰庵
鞍匠胡同 鞍匠營
八個門胡同 八個門
八道灣胡同 八道灣
大後倉胡同 大後倉、後倉、北新草廠
大興隆胡同 興隆里、帝王廟夾道
大茶葉胡同 茶葉胡同
小弓匠胡同 小弓匠營、弓匠營
小太平胡同 小太平街、太平街
小後倉胡同 後倉
小茶葉胡同 茶葉胡同
小絨線胡同 小絨線胡同
中大安胡同 中扒兒胡同
中秀才胡同 中秀才胡同
中廊下胡同 中廊下
東弓匠胡同 東弓匠營、弓匠營
後紗絡胡同 沙喇胡同
蘇羅卜胡同 酥蘿葡胡同
南大安胡同 大安胡同、大扒兒胡同
南弓背胡同 弓弦胡同
東冠英胡同 東觀音寺、觀音寺胡同
東廊下胡同 東廊下
北大安胡同 北扒兒胡同
北弓背胡同 喇叭胡同
北玉帶胡同 玉帶胡同
西弓匠胡同 西弓匠營、弓匠營
西廊下胡同 西廊下
後廣平胡同 後廣平庫、廣平庫
後公用胡同 後公用庫、後供用庫胡同、宮衣庫
後秀才胡同 後秀才胡同
前廣平胡同 前廣平庫,廣平庫
前公用胡同 前公用庫、供用庫胡同、前宮衣庫
前抄手胡同 叉手胡同(後抄手胡同並入)
前秀才胡同 前秀才胡同
前紗絡胡同 沙喇胡同
小椅子圈胡同 椅子圈
宮門口橫胡同 橫三條
6.新街口地區
大豐胡同 觀音庵胡同、觀音庵
馬相胡同 馬香胡同
長青胡同 松樹庵
雙寺胡同 雙寺胡同(北葯王廟並入)
水車胡同 水車胡同
水章胡同 水罐兒胡同
玉芙胡同 玉佛寺(蔡家大門並入)
甘露胡同 甘水橋胡同、干水橋
東光胡同 轎子胡同
東明胡同 觀音寺胡同
四環胡同 草場大坑
永泰胡同 永泰寺
西井胡同 井兒胡同
西章胡同 三官廟
西絛胡同 西絛兒胡同(北城根、北葯王廟並入)
西魏胡同 西位胡同
有果胡同 油炸鬼胡同(小三條並入)
光澤胡同 火葯局、大火葯局(小火葯局並入)
後坑胡同 後坑
後章胡同 後張公園、張公園
羊房胡同 羊房胡同
陽泉胡同 羊圈
紅園胡同 官菜園、菜園六條(駱駝胡同並入)
壽屏胡同 燒餅胡同
葦坑胡同 葦坑
孝友胡同 葯酒葫蘆胡同
邱家胡同 邱家胡同
辛勤胡同 抄手胡同
羅兒胡同 羅兒胡同
朋獎胡同 彭家樓胡同
鴉兒胡同 鴨兒胡同、廣化寺街(侯位胡並入)
前章胡同 前張公園、張公園
鐵爐胡同 鐵香爐
高井胡同 高井胡同
棠花胡同 糖房胡同(糖房大院並入)
景爾胡同 井兒胡同
黑塔胡同 黑塔寺
闊帶胡同 口袋胡同
鑄鍾胡同 鑄鍾廠
槐樹胡同 槐樹胡同
新開胡同 南新開路(醬房大院並入)
濱海胡同 段家胡同
碧峰胡同 碧峰寺(新開路並入)
潛學胡同 前桌子胡同
八步口胡同 八步口
小石橋胡同 小石橋
小半截胡同 小半截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銅井胡同 小銅井
大石橋胡同 大石橋
大半截胡同 半截胡同
大黑虎胡同 黑虎胡同
大銅井胡同 大銅井
五根檁胡同 五根檁胡同
中教場胡同 中街(洋溢滋、長圖治、剃頭棚並入)
東桃園胡同 後桃園
東轎桿胡同 東轎桿
東教場胡同 東教場
東新開胡同 東新開路、新開路(崇元觀並入)
北草廠胡同 北草廠、草廠(錢筒子並入)
西轎桿胡同 西轎桿
西教場胡同 西教場(綿長胡同、草料鋪並入)
遷善居胡同 遷善居
後馬廠胡同 後馬家廠(醬房大院並入)
後牛角胡同 後牛犄角胡同
後英房胡同 鷹房胡同、營房
後桃園胡同 後桃園
時刻亮胡同 屎殼郎胡同
前馬廠胡同 前馬廠、前馬家廠、馬廠胡同
前牛角胡同 前牛犄角胡同
前英房胡同 前營房
前桃園胡同 前桃園
穿堂門胡同 川鑿門 從明代到今天,街巷胡同名稱沒發生任何變化的僅有四十條。它們是:羊房胡同、白米斜街、郎家胡同、方家胡同、磚塔胡同、府學胡同、門樓胡同、螞螂胡同、孟端胡同、粉子胡同、翠花胡同、隆福寺街、月牙胡同、手帕胡同、頭發胡同、太僕寺街、棗樹胡同、安兒胡同、金魚胡同、燈草胡同、演樂胡同、本司胡同、史家胡同、乾麵胡同、遂安伯胡同、蘇州胡同(崇文門大街路東)、鎮江胡同、船板胡同、余家胡同、笤帚胡同、取燈胡同、施家胡同、朱家胡同、石頭胡同、苗家胡同、鞭子巷、果子巷、盆兒胡同、陝西巷等等。
③ 冰窖口胡同的胡同文化
北京市西城區,沿豁口護城河向東二百公尺,在原城牆下方有一水道連接著護城河與城內水系,水道的城內出口處正好在積水潭小廟的下方。通過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斷地流入城內,這就是以前德勝門地區與北京息息相關的生命線。
④ 雪池冰窖簡介
在景山公園西門至北海公園東門之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古老的陟山門街。從陟山門街中段往北一拐,就是雪池胡同。在清朝,這里有六座皇家冰窖,如今還殘存兩座。雪池胡同,也是因冰窖而得名。 近三千年前的《詩經》中,就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韮」的詩句,是說遠在周朝時,人們於臘月采冰,正月往冰窖存冰,二月取出冰來,冰鎮著羊羔肉和韮菜上供祭神。古人頻繁地舉行祭神祭祖儀式,祭獻的供品,一定要清潔新鮮,否則就是不敬。祭獻之後,還要把祭肉分給親貴們吃,說是能得福佑,叫做「散胙」。所以,祭祀的供品要用冰鎮保鮮。夏季,權貴們也用冰來防暑降溫、製作冷飲及食品保鮮。
■清朝在京城共分四處設冰窖18座,統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儲冰20.57萬塊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朝在京城共分四處設冰窖18座,統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儲冰20.57萬塊,每塊冰一尺五寸見方,重量約80公斤。這些冰窖有磚窖、土窖之分,所儲之冰因取自水源不同,冰質也有高下之別。
磚窖,是用石材和城磚砌成,屬於磚窖的,有故宮內隆宗門西的五座,儲冰2.5萬塊;德勝門外冰窖三座,儲冰2.67萬塊;雪池胡同六座,儲冰5.4萬塊。磚窖的冰用於壇、廟祭祀及宮廷生活。
土窖,是挖土坑,築土牆,上蓋蘆席棚頂,保溫和保潔效果次於磚窖。屬於土窖的有德勝門外冰窖兩座,儲冰4萬塊;正陽門外兩座,儲冰6萬塊。土窖的冰用於各官府衙門。對官員們按等級發給冰票,憑票去冰窖領取。
■每年冬至後半個月開始在故宮護城河、北海、御河等處采冰
清朝的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員120名,每年冬至後半個月開始在故宮護城河、北海、御河等處采冰,人手不足還要加雇短工。由官家提供皮襖、皮褲、專用的「草靰鞡鞋」和長統皮手套。在河湖封凍之前,還要先「涮河」,即撈去水草雜物,開上游閘門放水沖刷,再關下游閘門蓄水。開采前還要由工部派官員祭祀河神。采過冰的水面待再次封凍後,還可以再采。一個冬季可以重復采冰「三茬」到「四茬」。採得之冰,由沒技術的短工運至冰窖,再由有技術的差役碼放,要由冰窖最里邊碼起,一直碼到窖頂,然後封門待夏天取用。清朝對供冰時間也有規定,從陰歷五月初一起,至七月三十止。
■清朝的冰窖有「官窖」、「府窖」的等級規定,進入民國時期,才有民營冰窖。
在清朝,對用冰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工部都水司所轄18座冰窖,統稱「官窖」,特供宮廷和官府用冰。此外還有「府窖」,是特許一些王府可以自辦冰窖,以供王府用冰。例如在地安門外白米斜街冰窖胡同(現名白米北巷)的冰窖,就是屬於恭王府的「府窖」。民間不準擅自經營冰窖。由於夏季賣冰獲利頗豐,每百斤冰售價5兩銀子,所以清末也有商人承包王府冰窖經營的,但要給王府上交很高的承包費。進入民國時期,官禁取消,北京陸續出現了很多民營冰窖。
■慈禧太後的消暑小吃需要冰鎮
金易先生所著《宮女談往錄》書中,宮女何氏對慈禧太後夏日在頤和園消暑有這樣的敘述:「宮里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把青胡桃砸開,把里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由此可見清宮夏季用冰之一斑。
另據慈禧的侄孫、曾於1900年隨從護衛慈禧為躲避八國聯軍逃到西安的葉赫那拉·岳超寫於1962年的回憶文章《庚子———辛丑隨鑾紀實》說:「辛丑在陝度夏,慈禧要吃冰鎮酸梅湯,關中天氣溫熱,向無存冰,御膳房計無所出。有當地人建議,謂距長安城西南百餘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陰涼,內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運冰,供御膳房用。」
■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築,從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
金受申先生寫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的生活》中說,「城內冰窖以雪池冰窖為最潔凈,……所藏冰塊,是由北海伐取,經陟山門運出。」說的就是雪池胡同的冰窖。
今天的雪池胡同還殘存著兩座冰窖,一座已廢棄了,內外堆著垃圾雜物,另一座是用於北海公園職工存放自行車的存車處。這座用石材和城磚砌成的磚窖,雖然已經殘破不堪,但基本上還保持著原狀。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築,從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地上部分邊牆長約20米,牆高只有2米,山牆寬約10米,山尖最高處約4米,屋頂是「人」字形起脊雙坡,上覆黃色琉璃瓦,是皇家建築的標志。兩端山牆上均開有寬1米、高2米的拱門,有台階通往窖底。內部是城磚起券拱頂,像個大城門洞,沒有樑柱。牆體和拱頂與屋瓦間的夯土都很厚,看來密封隔熱性能很好。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後,溥儀在故宮中做「關門小皇帝」時,雪池冰窖還繼續向宮中供冰,延續了好幾年。
如今,百姓家家都用上電冰箱、空調,儲冰特供皇家之制已成過眼雲煙,只餘下雪池胡同這兩座老冰窖,窖頂上作為昔日皇家標志的殘缺不全的黃色琉璃瓦,還在夕陽斜映之下,幽幽地閃爍著數百年來尚未褪盡的余輝。
⑤ 北京冰窖胡同在那兒
冰窖口在積水潭橋往北,第一個紅綠燈處,就是冰窖口胡同的西口,東口在德勝門橋往北的第一個路口。
⑥ 古代皇帝的冰窖修在什麼地方
在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共有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以冰窖為主體的有兩處,一是雪池冰窖,一是恭儉冰窖。雪池冰窖建於明代,重修於清康熙年間。《藤陰雜記》記載:「雪池,康熙中賜蔡升元,內府司員,冰雪施工,如期告竣,令同知陳元龍送歸新第。」見蔡紀恩詩。康熙萬壽盛典:又前過石橋,進雪池紅門夾道,燈廊數百,半道左右鼓亭各一。雪池冰窖是皇家禁地西苑冰窖,位於北海東門與景山西門之間的陟山門街路北。雪池冰窖當初共有6座冰窖,現存之冰窖,乃康熙年間重修的。雪池,典出「雪窖冰天」,是冰窖的雅稱,為地下建築,地面上只露出1米來高的四壁,無窗,窖頂是人字形的起脊雙坡,覆蓋琉璃筒瓦,內部為拱形,很像一個地下城門洞子,冰窖的牆體和拱券全部用磚砌築而成,白灰勾縫,非常堅固。內部空間長25米,寬10米,高10米,窖門有1米多厚,密封隔熱性能非常好;大約能盛2500立方米冰,6座冰窖大約能盛15000立方米冰。
潘榮陛著《帝京歲時紀勝》載:臘八日御河起冰貯窖,通河運冰貯內窖,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窖,開謻門運之。各門護城河打冰,於河邊修土窖貯之,夏日出易甚便。引文中的「謻門」,今存;當年是專門為向雪池冰窖運冰的門,平時常閉而不開。
恭儉冰窖的建築年代和規制,大約與雪池冰窖的建築年代和規制是基本相同的。恭儉冰窖,因位於恭儉胡同而得名。恭儉胡同原名為內官監胡同,明代是內官監衙門所在地。內官監衙門的職能是什麼呢?《蕪史》雲:「內官監所管十作,曰木作、石作、瓦作、塔材作、土作、東作、西作、油漆作、婚禮作、火葯作,並米糧庫、營造庫、皇壇庫、里冰窖、金海等。」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廷在京城共分四處設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統稱官窖,特供宮廷或官府用冰,恭儉冰窖即其中一處。恭儉胡同之得名,始於民國年間,當時已無皇室宮廷存在。照理說,恭儉冰窖之名似不甚確切,是否應當叫內官監冰窖更為貼切一些?理由是,該冰窖隸屬於內官監,位於內官監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