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為什麼稱北京為老北京
擴展閱讀
深圳多久不發工資違法 2024-05-19 07:13:03
深圳直轄有多少個區 2024-05-19 07:00:23

為什麼稱北京為老北京

發布時間: 2022-07-29 05:21:21

⑴ 關於「老北京」和「老北京人」

「老北京」就其是個地方名稱來說,其中的「老」,怎麼理解,怎麼定義?其概念非常非常寬泛,甚至寬泛得沒邊沒沿,根本就無從下筆。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微信公眾號:y-s-y-z

⑵ 老北京是什麼

可以指地域,也可以指北京人,也就是在北京生活很久的人

⑶ 老北京是什麼意思

老北京是指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一,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清朝入關後,過去的寬袍、大袖和蓄發的傳統裝束被逐漸改變,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後來北京人的穿著打扮。

⑷ 只有幾百年歷史的北京,為什麼總以為自己是老北京

誰說北京只有幾百年,秦朝時就已是一個除首都外的一個算得上的大城市

⑸ 北京人都愛說老北京,老北京是指什麼年代

經過數百年上千年的發展,養蟲幾乎成了一種傳統,自然也就是北京民俗的一部分,民俗總有其深邃厚重的東西。關於養蟲就有不少講究,這里略談幾點常識,窺豹一斑,算是幫助那些不了解北京民俗或知知之甚少的人啟蒙吧(當然也包括我本人,這叫助人自助)

養蟲講究很多,譬如在夏天玩蟈蟈兒講究用籠,冬天要用葫蘆。一位養了幾十年鳴蟲的老人說:鳴蟲從份到養,從點葯到葫蘆,處處都能看出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來。此話當然不假。

冬日蓄蟲,多用葫蘆,每蟲一式,大小長短均須適於蟲之體。蟈蟈兒葫蘆式必長圓,子口間須用銅絲蒙子,以防戳須。油葫蘆葫蘆,式稍短而下部稍闊,下底須用三合土砸實成坡形,宛如野穴。蟋蟀葫蘆又小於油葫蘆葫蘆,體式相同,亦必砸底,金鍾兒葫蘆,扇形闊體而不砸底。冬日酷寒,故養者常將葫蘆揣入棉襖以本身之體溫,暖秋蟲以聽其鳴。翁偶虹先生在《冬日話秋蟲》一文中敘述得更引人入勝,有嗜蟲而不願揣入懷中者,別出水暖法,以大圓籠(木製)中置錫壺,壺內沸盛水,可達半日而猶溫,晚飯後,再易沸水一次,可溫通宵。

「份」是玩蟲人的行話,就是人工繁育的意思。再長壽的草蟲兒到了冬天也得死。「份」蟈蟈是門技術,老北京專門有「份」蟈蟈的人,行話叫「蟲兒把式」。秋天到山裡去逮母蟈蟈,放到罐里養著。罐里放上土,蟈蟈生的卵都在土裡,入冬以後,把土放在暖炕上,每天撒點水,用棉被蓋上,過不了半個月便從土裡出來,白的像蛆,放點蔬菜葉,曬幾天,便開始長腿和翅膀,慢慢變黑。蟈蟈前後要脫7次殼,7天脫一次殼,七七四十九天,蟈蟈也就長成了脫一次殼,它便長一點,而且要把自己的殼都吃掉。蟈蟈脫層皮,脫下的殼里有鈣質,它不吃掉就要得病,而且特別有意思,它吃哪兒補哪兒,不吃哪兒哪兒就出毛病。比如脫大腿,它沒吃,長大以後,大腿就掉。

關於本叫與點葯,本叫,乃天然鳴聲,它原來怎麼叫就怎麼叫;怎麼讓它變音,或者讓它叫得更好聽?北京人發明了一種點葯術,點葯則點在翅上,以變其音響。葯一說是由松香、柏油、黃臘加硃砂熬成;一說是用硃砂、銅渣、松香等製成。色鮮艷似火漆,遇熱即融,涼又凝固而酥脆,蟲在連膀後約半月,翅干透,音也定型,才可用葯點。其實點葯的作用就在借異物之著翅以降低其震動頻率,改變鳴聲。

蟋蟀盆,或稱蛐蛐罐。是用來飼養鬥蟋蟀的器皿。蛐蛐罐有瓷製、陶(泥)制、玉器、石器、漆器等等,目前存世最早的蛐蛐罐,應是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賈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比較常見的是葫蘆蟲具(用葫蘆做出的裝蟲器具),大致可分為雞心式葫蘆、棒子式葫蘆、柳葉式葫蘆、花瓶式葫蘆4種,葫蘆蟲具除去葫蘆本身外,還講究口和蓋,鋸掉葫蘆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紅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虯角或象牙的蓋(也叫芯子),養蟈蟈的還要在口內裝一個用黃銅絲盤成的膽,這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葫蘆蟲具。蓋又分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瓏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圖案。

⑹ 老北京的人,為什麼叫老北京是四九城

四九城是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
所以,有的北京人就把「北京城」叫「四九城」。老北京城以城牆劃分,大體可分為四層,即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而內城的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四九城現在已經不僅僅指朝陽、宣武、崇文等城區,已被引申為北京。四九城飽含了人們對北京文化、情懷以及安靜和諧氛圍的懷念。

⑺ "老北京" 是什麼意思

不同語境有不同含義,一是指事物,文化,風俗習慣等,二是指人,幾輩久居北京的人。

⑻ 那些北京人口中的「老北京」到底指的是哪裡

不是指哪裡,而是說三代都是北京人的人(主要是說80後自己是北京人,80後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北京本地人,不是外遷進京入戶的)

由於歷史原因建國後50到80年代大量外地人建設北京最後都給了房子和北京戶口,他們下一代就都是北京人(但很多人戶口本籍貫還是外地),就是目前年代每年也有上萬外地人因為各類特殊情況給轉了北京戶口(他們孩子和未來父母全轉北京戶口全成了北京人,這部分人肯定不能算是老北京本地人了)

⑼ 北京的別稱

北京的別稱有:薊、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興、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師、宛平、京兆以及廣陽、涿郡、范陽、析津和順天府。

一,薊

薊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之後,設置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二,幽州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三,燕都

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四,日下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來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

五,幽都

唐代曾設置幽都縣,遼時也曾設置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六,燕京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後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使用。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個別稱,甚至一些企業的名稱、產品的命名也多用這兩個字。

七,春明

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余錄》,蓋其意即此。

八,京城

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時至今日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九,南京

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十,燕山

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回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十一,中都

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十二,大興

金在將燕京改為中都的同時,設大興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東南部,包括今東城區、崇文區、朝陽區及大興區的東部。

十三,大都

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十四, 汗八里

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的意思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後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游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十五,北平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將准備都城遷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十六,京師

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北京被稱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京師。

十七,宛平

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不準確,明清的宛平縣治區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大興區的西部。

十八,京兆

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北京歷史上除了用過上述名稱外,還有秦漢之時,北京曾是廣陽郡的治所;隋大業年間,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寶年間,曾是范陽郡的治所;遼代時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時,曾是順天府的治所,於是廣陽、涿郡、范陽、析津和順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別稱。

⑽ 老北京指什麼

老北京

老北京的概念很寬泛,既指老北京城(四九城),也指老北京人、老北京民俗禮儀等。

老北京的一般界限為1949年。

老北京網
http://www.oldbeij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