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書法家姓王的有哪些現代
王正良、王澄、王學仲、王頌余、王蘧常等。
1、王正良
王正良,1949年生,與共和國同齡,浙江嵊州人。系書聖王羲之第五十四代孫,編審職稱,著名書法家,中國硬筆書法事業的重要組織和推動者。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錢江書法研究會會長、浙江東方書畫社社長、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特聘教授。
2、王澄
現任河南省文聯書協副主席,河南省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優秀專家。1979年獲全國書賽一等獎,遂調入開封市文聯從事書法專業並主持書協工作。
3、王學仲
王學仲 (1925-2013),1925年生於山東滕州。書畫家、教授。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當代中國書畫網藝術顧問。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學術委員會主任,天津書法家協會主席。
4、王頌余
王頌余(1910.7-- 2005),著名書法家、山水畫家。原名王文緒,齋室名曰:安素閣、易簡樓。天津市人,1927年天津匯文中學肄業,1934年受業於章(太炎)氏國學講習會,1936年先後從溥心畲(溥儒)、劉子久學畫,1938年從溥默公(即愛新覺羅·溥修)學書法。
5、王蘧常
王蘧常(1900—1989),中國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字瑗仲,號明兩,別號滌如、甪里翁、玉樹堂主、欣欣老人。浙江嘉興人。
其父王鈞畇為清光緒十五年舉人,工書法,博學。蘧常幼年受父影響,七歲時能作詩。早年曾從師沈曾植治學。1920年入無錫國學專修館。1927年去上海先後執教於光華、大夏、復旦、交通等大學。
② 145位王姓名人是誰
王嬙,就是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字嬙,晉人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妃,又作明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秭歸)人。元帝時被選入後宮。竟寧元年(前33)入匈奴和親。
王莽(前45-後23),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字巨君,漢元帝皇後侄。公元8年代漢稱帝,國號新,公元23年在綠林軍攻入長安時被殺。
王充(27-約97),東漢思想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少時受業洛陽太學,師事班彪。歷任縣、郡功曹,州從事、治中等職,後辭官家居。漢章帝曾特詔公車徵聘,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學上認為物質性的「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應說。在倫理思想上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主張人性有善有惡,但強調人性可以通過教育而改變。王充是先秦以後對中國古代邏輯有貢獻的思想家,他較全面地闡述了論證問題,提出基本論證規則是:切忌「失之所對」,偷換概念,轉移論題;不能「首尾相違」,自相矛盾;要文顯言明,「言無不可曉,指無不可睹」。著有《譏俗》、《政務》、《論衡》、《養性》,僅存《論衡》。其思想對以後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很有影響。
王符(約85-162),東漢哲學家。位元組信。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一生未仕,隱居著述。在認識論上反對聖人先知說,強調「國以民為基」。在經濟方面提出富民說,認為農、工、商各有其本末,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影響很大。著有《潛夫論》等。
王祥(184-268),晉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字休徵。漢末,隱居廬江(治今安徽舒城)二十年。後任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令,累遷大司農、司空、太尉。晉代魏,官至太保。事後母孝,民間有王祥卧鯉求冰故事。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後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朴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真跡無存,唯有唐人雙鉤廓填的行書《姨母》、《奉橘》、《喪亂》、《孔侍中》及草書《初月帖》等。王羲之亦長於文學,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見於《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子。曾任中書令,為新安公主駙馬。自幼隨父學習書法,後又師法張芝草書,形成自己獨特書風。擅長各種書體,尤精於行草書,書風筆跡流澤,婉轉妍媚,為世人所重,與其父並稱二王。書法墨跡傳至今日的有行草書《鴨頭丸帖》、《中秋帖》、行楷書《廿九日帖》及小楷刻本《十三行》等。
王通(584-617),隋哲學家。字仲淹,門人私謚曰「文中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點則為儒學。著有《中學》,亦稱《文中子》。
王勃(650-676),唐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初唐四傑」之一。其詩風格較為清新,其文以《滕王閣序》較為有名。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維(701-761,一作698-759),唐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以尚書右丞終,世稱王右丞。王維詩多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了詩人對現實漠不關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技巧很高,頗為後人所推崇。王維精於繪畫,能將詩歌與繪畫相互溝通,被蘇軾譽之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作人物、佛像,尤以水墨山水為人稱許。王維生前及後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的美稱。歷代編注其集很多,明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後附文集4卷)是現存最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較好的注本。
王建(約767-約830),唐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微寒。大歷進士。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著有《宮詞》一百首。有《王司馬集》。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臨川先生。慶歷進士。神宗熙寧二年(1069)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復相後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第二次辭相,從此閑居江寧府。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在哲學思想方面是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散佚。文章以論說見長,列於唐宋八大家。詩歌方面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現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殘卷等。
王詵(1037-?),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居開封。妻英宗女蜀國公主,為駙馬都尉。家有寶繪堂,收藏歷代書畫。工詩詞,善書法,尤精山水。有「不古不今,自成一家」之評。
王恂(1235-1281),元代中山唐縣(今屬河北)人。字敬甫。精通歷算之學,與郭守敬等編制《授時歷》,提出「招差法」及「弧矢割圓術」等。
王冕(1287-1359),元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飯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出身農家,幼時曾牧牛,勞動之餘讀書習畫,年輕時曾熱衷功名,屢次名落孫山,遂絕意仕途,浪跡江湖,游歷大江南北。擅竹石、篆刻,尤工墨梅,師法仲仁和尚、揚無咎,加以發展,其梅枝幹遒勁,花或疏或密,蕊萼錯落分布,花朵或圈或點,皆以水墨為之,得梅花之韻致風骨。有《墨梅圖》、《南枝早春圖》傳世,著《梅譜》,闡述畫梅理論。善詩,多表現人民生活疾苦和揭露權貴的腐化與驕奢,以及追求清高,不逐時俗等。著《竹齋詩集》四卷。
王實甫,元雜劇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與生平事跡不詳。創作活動大致在元成宗元貞、大德年間。編撰雜劇13種,只有代表作《西廂記》與《麗春堂》傳世,《販茶船》、《芙蓉亭》各傳曲文一折,余則散佚。
王守仁(1472-1529),明思想家。初名雲,字伯安。因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弘治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侯,謚文成。在哲學方面,他是心學發展的集大成者,形成陽明學派,在明代影響極大,並流傳到日本。著有《傳習錄》、《大學問》、《陽明先生文錄》等,後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38卷傳世。
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際思想家。字而農,號姜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曾積極組織抗清斗爭,失敗後到南明桂王的政權中任職,南明亡後,更名隱居,潛心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對天文、數學、地理、歷法都有所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近代產生了很大影響。遺著總稱為《船山遺書》,有100多種,主要有《張子正蒙注》、《讀四書大全說》、《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通鑒論》等。
王翚(1632-1717),清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出身繪畫世家,幼承家學。擅山水。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於摹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在四王中比較突出。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後人稱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圖》(與楊晉等人合作)、《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傳世。
其他王姓名人有戰國秦將王翦;神話人物王喬;漢初大臣王陵;東漢大臣王允,文學家王逸、王粲,辭賦家王延壽,水利學家王景;西漢辭賦家王褒;三國魏經學家王肅,玄學家王弼;魏晉間醫學家王叔和;東晉「竹林七賢」之一王戎,大臣王導;西晉大臣王衍;南朝齊目錄學家王儉,文學家王融,書法家王僧虔;唐詩人王績、王昌齡、王之渙、王灣、王翰,畫家王洽,醫學家王冰,數學家王孝通;五代開閩之祖王潮、王審知;北宋詩人王令,文學家王禹偁,針炙學家王惟一,畫家王希孟;南宋名將王堅,經學家王柏,學者王應麟,詞人王沂孫;全真教創立者王重陽;元文學家王惲,戲曲作家王曄,畫家王繹、王淵、王蒙、王振鵬,農學家及活版印刷術改進者王禎,醫學家王好古;明哲學家王艮、王廷相,書法家王寵,畫家王紱,文學家王禕、王九思、王世貞、王世懋;清畫家王時敏,詩人王士禛,書法家王鐸、王文治,文字學家王筠,訓詁學家王引之、王念孫,醫學家王清任等。近現代王姓名人有學者王闓運,琴家王賓魯,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王荷波,革命家王若飛、王稼祥、王震,外交家王炳南,拼音文字提倡者王照,草原學家王棟,作物育種學家王綬,動物學家王家楫,經濟學家王亞南,化學家王葆仁,冶金學家王寵佑,數學家王元,華裔美籍科學家王安,計算機專家王選、作家王統照、王希堅、王願堅、王蒙,語言學家王力,京劇演員王鴻壽、王長林、王瑤卿,揚州評話演員王少堂,畫家王個簃,戲曲史家王季思,電影導演王家乙、王蘋,評話藝人王少堂,音樂學家王光祈,詞曲作家王洛賓,勞動模範王進喜等。
③ 姓王的有哪些名人
王褒
王符
王逸
王延壽
王粲
王贊
王嘉
王導
王猛
王融
王僧孺
王借
王績
王梵志
王勃
王之渙
王翰
王灣
王昌齡
王建
王禹偁
王安石
王明
王莽-新朝皇帝
王充
王艮
王光英
王洛賓 - 中國民歌歌王
王翦
王亞樵
王賁
王守仁
王羲之 - 晉代書法家
王獻之
王小波 - 20世紀作家
王時焰 - 畫家藝術家
王選 - 女律師
王陽元
王陽明
王漁洋
王稼祥
王維
王國維
王昭君
王重陽 - 道教全真道創始人
王實甫 - 元戲曲作家
王才軍
王淦昌 - 物理學家
王德寶 - 生物學家
王應睞
王令
王沂孫
王應麟
王庭筠
王若虛
王冕
王磐
王九思
王慎中
王永慶 - 企業家
王世貞
王衡
王思任
王夫之
王士禎
王曇
王明道
王力 -語言學家
王安
④ 誰能列舉出最多的姓王的國畫大師,並能提供照片的
王雪濤 著名花鳥畫家。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河北成安人。擅小寫意花鳥。1918年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圖畫手工科,1921年畢業,任定州師范圖畫教員,次年入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專門部西畫科,兼學中國畫。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齊白石極為稱贊其才華,為他改名為雪濤。1926年美校畢業,留校任教,同時兼任京華美專、北平美專教職。30年代從王夢白習花鳥,同時上溯八大作品。「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北京,王雪濤毅然辭去教職,以鬻畫、課徒為生,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50年代,參與組織「新國畫研究會」,開始探索花鳥畫的出新。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花鳥畫會會長,北京市政協常委等。 王雪濤在主要學習傳統的同時借鑒西方對物寫生法,筆下的花卉、草蟲、禽鳥形象多姿,擺脫了既定程式,因此他的花鳥形象結構准確,動態逼真,擺脫了空洞單調的模擬風。他在筆墨勾畫的同時,適當強調賦色的明艷。他將艷色與墨色映襯在一起,提高了色彩明度,刻畫出大自然的生機和花卉之嬌艷,尤其牡丹最受廣大觀眾喜愛。他在布局上的巧於安排,筆法講究變化,也增加了作品的巧致和豐富性表現。他曾學過八大冷逸的花鳥,40年代已自成一家,在成熟期的創作中更適應了人民大眾的審美理想,相對專情於自然生命昂然情態的刻畫。
(圖) http://www.mycollect.net/trade/show-35140-2.html
王明明
⑤ 中國畫雞姓王的畫家
要說中國畫雞最厲害的,當屬中華雞王之稱的王春林先生了,絕對名副其實
⑥ 中國當代有哪些姓王的畫家
1、王宏遠,專業畫家,1964年8月生於東坡故里四川眉山。
作品入選《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展》;《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大展》,《國際中國畫展》等。《人民日報》、《美術報》、《文藝報》《中國書畫報》、《中國收藏家》《今日財富報》、《經濟日報》、等幾十家報刊雜志曾作專題報道,出版有《王宏遠畫集》,《中國當代畫家.王宏遠山水畫》,《中國國家畫院周韶華工作室王宏遠專輯》。
2、王維新,字唯行,別號糊塗人,1957年11月生於上海。他創作的中國畫《英雄之家》入選中國文聯、雙擁辦"全國雙擁書畫藝術展",並獲一等獎(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中國畫《熱血No.1》獲中宣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優秀獎(北京炎黃藝術館展出),作品曾獲中國美術專業國家最高獎項「中國美術金彩獎」。
3、王學俊,1963年生,甘肅永登縣人,號墨客子,北山人,鳳林居士。又號荷田翁,荷堂君子。積墨齋、七山草堂、德道堂主人。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畢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八大山人藝術研究會會長、河南省水墨畫研究院院長;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書畫家、詩人。
4、王文芳,男,1938年生於山東招遠,國家一級美術師。
在扎實的傳統筆墨功力基礎上廣泛吸收了現代藝術的營養,強調山水畫的精神內涵,追求意境,把古絲綢之路的壯麗,西藏雪域的神奇表現出撼人的魅力。強調山水畫構圖的獨特形式美感,強調筆墨色彩的創造,形成了山水畫一派新風。
參加六、七、八屆全國美展,在全國、北京許多重要畫展中獲獎。
5、王華,字子權,號墨霖,別號龍慶山人,別署夢花齋主。1951年2月出生,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多年來筆耕不輟,北京畫院研究生班畢業。
長期堅持寫生與創作相結合,兼取眾家之長,形成自家風貌。其作品題材廣泛,造型生動,構圖奇險多姿,筆墨灑脫豪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且獨具大家風范。王華先生愛好廣泛,多才多藝,正平涉獵甚廣,詩文,書法,篆刻多有涉足。
⑦ 姓王的名人有哪些呀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宋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出生於臨川軍之新淦縣(今江西新干縣),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
⑧ 列舉我國古代姓王的書法家和畫家
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畫家:王蒙 元代
王時敏 清代
王原祁 清代
王翚 清代
⑨ 當今國畫界實力派畫家有哪些
有:白雪石、黃永玉、吳冠中、崔如琢、袁熙坤等。
1、白雪石
白雪石(1915.6.12-2011.4.22),男,齋號何須齋,北京市人,自幼習畫,早年師從趙夢朱,後拜梁樹年為師,1937-1948年期間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同時參加湖社畫會和中國畫研究會;後執教於北京師范學院、北京藝術學院,後在中央工藝美院任教,還兼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
多次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等繪制巨幅國畫;多次出國舉辦畫展;他的山水畫師宗北派,旁及南派,廣采博取,兼收各類畫種之精華,具有宋畫之嚴謹,元畫之輕快,水彩畫之秀潤,版畫之純凈而具裝飾美;其中尤以桂林為題材創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白雪石的繪畫風格。
2、黃永玉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1946年,他和張梅溪結婚。 黃永玉、中國畫院院士,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
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
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第九屆顧問,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3、吳冠中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
2019年3月16日,風箏不斷線—吳冠中百年誕辰收藏大展」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
4、崔如琢
崔如琢,美籍華人,著名書畫家、鑒賞家、收藏家,1944年生於北京。幼拜師鄭誦先習字,長投李苦禪門下學畫。1981年懷揣800元美金,帶著夢想行闖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始涉足書畫、收藏、鑒賞等領域。11年後旅居香港,9年後再度回歸故鄉—北京。
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崔如琢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心繫祖國,致力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反對台獨,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胸懷國內民眾,關注國內和諧社會建設。
2016年2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開幕式上,畫家崔如琢說:當天,故宮舉辦1億元捐贈交接儀式,向崔如琢頒發捐贈證書以示感謝和紀念。
據悉,這筆捐贈以現金轉賬形式捐贈,已經全部到賬,成為目前為止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收到的最大一筆個人現金捐贈。
5、袁熙坤
袁熙坤,男,貴州安順人,1944年6月出生於雲南昆明,北京金台藝術館館長,著名畫家、雕塑家,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美術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兼鑒定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顧問。
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總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2005年當選2008奧運景觀雕塑方案徵集大賽組委會主任。
2010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保藝術大師稱號。創作的雕塑作品《北極熊的眼淚》被放置在聯合國環境署內羅畢總部。2012年,創作的雕塑《女媧補天》放置在維也納聯合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