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市裡哪裡有揚州園林呢
擴展閱讀
廣州哪裡有免費冰場 2025-07-28 16:26:13
上海停多久違停 2025-07-28 16:17:25

北京市裡哪裡有揚州園林呢

發布時間: 2022-08-04 19:12:22

『壹』 中國的十大園林有哪些

中國的十大園林有避暑山莊、華清池、錦銹中華、昆明世博園、清暉園、蘇州園林、世界之窗、錫惠園林、豫園、頤和園。

1、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宮殿區位於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佔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


『貳』 中國四大名園中有一個到底是揚州的個園還是蘇州的留園

中國官方第一次真正提出四大名園的說法是在1992年的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向世界登載過一篇文章,該文系統介紹了中國的諸多園林,並在文後列舉了中國四大湖、中國四大名園的名單,明確指出揚州的個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叄』 中國的園林有哪些

一、皇家園林
1.頤和園位於北京海淀區西苑,是我國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清代皇家園林,也是世界著名園林之一,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頤和園佔地290公頃,其中水體約占總面積的4/5。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為祝其母60大壽改建。1860年清漪園毀於英法聯軍之手。1884—1888年,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3000多萬兩白銀重修清漪園,取意「頤養沖和」更名為頤和園,意思是調養精神,心平氣和。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劫掠。
頤和園的北山—萬壽山、南水—昆明湖構成了全園的基本山水構架。水面約佔3/4,環繞在山湖之間的宮殿、寺廟、園林建築約3000餘間。全園可分為勤政、居住、游覽三大區域。
風景游覽區是頤和園景觀的精華,以萬壽山為中心,分為萬壽山前山、昆明湖和後山三大部分。園內建築景觀大多集中於萬壽山南麓,佛香閣成為全園景色的構圖中心。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高41米,是模彷彿教仙境而建的,以高大雄偉的佛香閣為主的建築群成為萬壽山以南全園的主景和控制中心。萬壽山南部山腳下728米長的長廊成為山水之間良好的過渡,是我國最長的長廊。萬壽山的北部,則以漢藏風格的須彌靈境建築群為中心,完整而又形象地表現了佛國的景象。須彌靈境的北側為後湖,湖面隨山勢曲折蜿蜒,忽闊忽狹,分成六個小湖,統稱蘇州河。兩岸仿蘇州水鄉風貌而建蘇州街,這條水街兩側有餐館、茶樓、錢庄、當鋪、服裝店、帽店、扇店等等,是皇室成員體驗民情的娛樂場所。
昆明湖仿杭州西湖而建,有西堤六橋。而湖中的三大島南湖島、藻鑒堂、治鏡閣,則又是「一池三山」傳統的再現。
位於萬壽山東北角的園中園――諧趣園,始建於1751年。雖說它是仿無錫寄暢園而設,但其趣更佳,具有濃郁的江南園林特色。
2.承德避暑山莊又叫熱河行宮,位於河北承德,距北京250多公里,始建於1703年,為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場所。佔地8400餘畝,比頤和園大一倍,共建有康熙36景和乾隆36景,集全國古代園林之大成,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1994年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避暑山莊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宮殿區在山莊南部,是皇帝理政的要地,由東宮、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四組建築組成,數進院落布局,其中正宮以嚴謹的中軸對稱布局,前朝後寢分別以俗稱楠木殿的「澹泊敬誠」和「煙波致爽」兩殿為主要建築。
苑景區按自然條件分為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嶽區三部分。
湖泊區,共有三堤七島,水中的洲、島、堤、橋形成了豐富的水景層次,構成江南水鄉名園的意境。湖區的風景建築分東、中、西三大部分,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有仿鎮江「金山寺」、仿蘇州「獅子林」、仿嘉興「煙雨樓」、仿杭州「芝徑雲堤」的眾多景點,是山莊風景的中心。
平原區,東為萬樹園,西為「試馬埭」大草地。萬樹園林木繁茂、綠草如茵,設有蒙古包,象徵蒙古大草原的遼闊風光,是皇帝與王公貴族騎射、野宴的地方。
山嶽區,在山莊西北,佔地約佔全園面積的4/5,建有象徵萬里長城的北部宮牆,山嶺連綿、溝谷交錯,在如此復雜的地形中巧妙分布著10多組園林建築,建築手法之高超令人驚嘆折服。登上山顛,溥仁寺、普寧寺、安遠寺、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殊像寺等外八廟中僅存的7座古廟,依山而建,形式各異,它們與避暑山莊相互借景,使避暑山莊景色更為壯麗宏偉。其中普寧寺的大乘閣有一座22米高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雕佛像。
3.北海公園位於北京紫禁城西側,佔地71公頃,其中水面佔全園面積的1/2多。北海始建於遼代,經金、元、明、清代續建而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而規模宏大的皇家花園。
北海中的瓊華島、團城以及中南海中的犀山台,意在仿蓬萊、瀛洲和方丈三仙山,晨霧中的瓊華島確實給人以仙境般的感受。整個北海的布局是南島北水,以瓊華島為中心,其南以永安橋與團城相連,沿北海的東、北岸分別布置有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及五龍亭、天王殿、小西天等景點。
瓊華島,山高32米,山勢北陡南緩,以35.9米高的喇嘛教白塔為中心,作為全園制高點,塔內藏兩珠舍利。其南部順山勢沿中軸線建喇嘛教的永安寺。瓊華島東側為高居半月城上的智殊殿,供文殊菩薩。瓊華島西側有清帝處理政務之處的悅心殿和欣賞北海中「冰嬉」的慶霄樓,而兩層半圓形的閱古樓以石刻形式收集了中國自魏晉到明末134位書法家的作品340件,另有題跋210餘件,共約9萬字。
瓊華島北側最為精彩的是園林建築巧妙地與假山石相結合,形成變幻莫測的仙山樓閣景觀,這是仿鎮江金山寺而作。五龍亭,建於1602年。五個亭中間是圓形的龍澤亭,兩側對稱各布置兩個方亭,其間連以漢白玉欄桿的石橋,宛如水中游龍。這是皇族成員釣魚、看焰火、賞月之處。九龍壁,是佛寺「大西天經廠」的影壁,仿山西大同明朝代王府的九龍壁而建,兩面各有彩色琉璃磚製成的蟠龍9條,據說設蟠龍騰躍於海天之間的九龍壁,是為了鎮火神之用。
二、私家園林
目前中國保留下來的傳統私家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造的,其中尤以江南私家園林為主。
1.蘇州園林
(1)拙政園位於江蘇蘇州,始建於1506-1521年,歷經明、清兩代的建沒,為蘇州諸園之冠。拙政園的第—位主人,明代御史王獻臣歸隱蘇州後,以晉代潘岳《閑居賦》詩句「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取園名為拙政園,借凡人所做澆花賣菜的事來喻主人做官不得志和清高的心境。
拙政園佔地5.1公頃,共分東(拙政園)、中(補園)、西(歸田園)三部分。中部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水面約佔1/3,基本保留明代風貌,是全園精華所在。北島南院,水系平面呈P形,兩條東西向長長的水面延伸了景觀空間。「遠香堂」為中園的主景建築,中園的一切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設。「遠香堂」的立意取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與遠香堂隔水相望的「雪香雲蔚」亭以雪香喻梅花,點出其周邊梅花盛開的景觀。「待霜亭」取意唐代韋應物詩句「洞庭須待滿林霜」。洞庭產橘,霜降始紅,「待霜」點出了此處有橘樹。「梧竹幽居」則點出梧桐、竹子形成的環境。「小飛虹」是一廊橋,其造型似彩虹一般,故名。「荷風四面」亭位於水系交匯之處,為荷花所圍而名。「枇杷園」則取「摘盡枇杷一身金」的意境,其雲牆巧妙界定了園林空間,而雲牆上的月洞門又成為聯系園內外空間的節點。
拙政園西部水系周圍環以假山和建築。「三十六鴛鴦館」為兩面臨水建築,是西部主景,館名點出水池有鴛鴦成對在水中嬉戲的意境。「與誰同坐軒」為扇面亭,其立意援自宋代文人蘇軾的詩句,反映了園主人的清高和孤寂。
(2)留園蘇州留園始建於明代,佔地面積約3公頃,1953年經整修對外開放。「留園」取意於優美的園林風光倖免於戰亂。這里「泉石之勝,華木之美,亭榭之幽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留園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以建築庭院為特色,其間置名石供人品味、欣賞;中部以假山建築圍繞水池布置;西部則以山林野趣見長。令人感興趣的是,從園外街道進人留園需在住宅與祠堂之間穿越長達50餘米的夾道,造園師巧妙應用曲折、虛實、開合的藝術手法,將這一引導性空間處理得妙趣橫生,使遊人不知不覺地進入園中。
留園中部山水構架的特點是西北山、東南水。水池中布一島二橋加以分隔,從而形成起於東南入口通達西北迭水口的長長的視景線,小島取名「蓬萊」。中部主體建築為明瑟樓與涵碧山房。「明瑟」意指水木形成的環境清新宜人,「涵碧」點出臨水環境。「可亭」諧音「可停」,即可以停下來欣賞景物。
留園東部主體建築為五峰仙館,是目前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廳堂。它以圖案裝飾的門窗,框出了以太湖石掇山,象徵廬山五老峰的優美景色。獨立置於園中供人品味的冠雲峰,以其高峻的形態而得名。
留園西區土阜為全園最高處,可借景虎丘、天平諸山,阜上植有青楓、銀杏,秋季葉色引人。
1997年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是: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
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揚州園林
(1)個園位於揚州市東關街,於1818年由鹽商黃應泰利用廢園「壽藝圃」舊址改建而成。因園主性愛竹,且園內多種竹子,故用「竹」字的半個字取名個園。個園在中國造園史上突出的藝術成就在於,通過用不同質地、色彩、造型的假山,順時針循環布置有春山、夏山、秋山和冬山,從而很好地表現了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季節變化。
春山,位於個園的入口處,置於竹林中的石筍象徵春天的到來,與竹林相呼應,增加了春天的氣息。竹林後是漏窗粉牆,竹石光影透射牆上,日走影移,頗具春日山林之趣,以形象「春山淡冶而如笑」,體現「春山宜游」。
夏山,主峰高6米,上有垂著紫藤的看台,下有洞穴臨池收住水口,虛虛實實。雪白的太湖石假山在陽光下倒映水中,恰如夏日的行雲,以形象「夏山蒼翠而如滴」,體現「夏山宜看」。
秋山,山峰高7米,嵯峨磅礴。黃石假山在夕陽照射下如醉如染,真所謂「秋山明凈而如妝」,暗示著「秋山宜登」。而磴道的曲折和山中幽室的神秘更增添了登山的樂趣。
冬山,由倚著南牆的幾峰宣石構成,色澤潔白,宛如牆邊的幾點殘雪。疾風穿越牆上蕭孔般排列的風洞,發出蕭聲般的嗚咽。「冬山慘淡而如睡」的意境表現了「冬山宜居」的主題。透過另一側的漏窗,恰好又可瞥見窗外不遠的修竹與春山,「冬去春來」之意油然而生。
(2)何園又名寄嘯山莊,位於揚州古運河風光帶東南段以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主何芷艦於光緒9年歸隱揚州後,將自宅築成園林並以陶淵明「倚南窗以寄假」,「登東皋以舒嘯」命名。何園是揚州保存最完好的古典私家園林,既有江南私家園林特色,在細微處又兼有西洋特點,有著當時的鮮明特色。
何園的范圍並不甚大,然其布局寬敞而不局促。從游覽的角度上講,變動觀為靜觀,極富層次感,比較以前的園林而言,有很大的提高。何園的總體布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園以船廳為主,以瓦石鋪裝廳之四周。廳北側的串樓之上有一半月台,與中部串樓盡頭舊有的半月台遙相呼應,令園景與明月結合得無比完美。園中的東北兩面修築有假山石景,前有水流往繞縈回,山巔處,尚有一六角小亭,亭亭玉立其間。南面有一畦牡丹、芍葯花圃,襯於園中,真是一幅難得的中國山水畫。西園乃是何園的主園,正中為一片大水池,佔去了全園2/3的面積,樓廳、廊房依池而建,形成了豐富的園林空間。蝴蝶廳、回樓廊、桂花廳、宴廳樓等均是西園的主體建築,令全園的節奏逶迤而又統一,色調、對比恰到好處。
此外,何園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串樓與復廊的構思之巧。它們將東、西二園與住宅連為一體,即有局部美,又有整體美;串樓上下回環,遊人循樓漫步,景物推移,一路變幻,耳目常新。這種精妙的設計,是揚州園林的代表作,被業內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在何園之南,緊緊毗鄰一個規模不大的園林——片石山房。相傳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之手,是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
三、寺觀園林

中國寺觀園林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城市中寺觀本身按園林布置;二是在城市寺觀旁附設園林;三是在風光優美的自然山水中建寺觀。
白雲觀,坐落於北京西便門外,始建於唐開元27年(739年),不僅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而且還是我國古代北方道教的中心,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
白雲觀規模宏大,由中、東、西三路和後院組成。其後的園林是光緒年間(1875~1908年)增建的,此園的總體布局略近於對稱均齊,以游廊和牆垣劃分為中、東、西三個類似庭院的景區。中區的庭院正當中為「雲集山房」,這是全園的主體建築物和構圖中心。它的前面正對著中路的「戒台」,後面為土石假山。中區兩側有游廊分別與東、西兩區連接。西區建角樓「退居樓」,院中的太湖石假山為此區的主景。東區的院中亦以疊石假山為主景,山上建亭名「有鶴」。假山之南建置三開間、坐南朝北的「雲華仙館」,有窩角游廊連接於中區之迴廊。
四、嶺南園林

1.梁園是廣東佛山樑氏宅園的總稱,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廬」、「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主體位於松風路先鋒古道。由當地詩書畫名家梁藹如、梁九章、梁九華及梁九圖叔侄四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陸續建成,歷時40餘年。
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的「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於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築形式俱全、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是聞名遐邇的粵中四大名園之一。 2.余蔭山房又名余蔭園,位於廣東番禺南村鎮東南角。始建於清同治5年(公元1866年),同治10年竣工,距今133年,以「小巧玲瓏」的獨特風格著稱於世,贏得園林藝術的極高榮譽,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余蔭山房布局精巧,以「藏而不露」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將畫館樓台軒榭山石亭橋盡納於3畝之地,布成咫尺山林,造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幽深廣闊的絕妙佳境。通過名工巧匠的精雕細刻,使全園的文飾做到豐富而精緻、素色而高雅,給人們一種恬靜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於「波暖塵香」之中。進入寫有「余蔭山房」的正門後,過廳堂,穿竹徑,便到山房的花園門。門旁有對聯一幅:「餘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雲深」,正是此園點景之句。
3.可園位於廣東東莞市。始建於清朝道光30年(公元1850年),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廣西按察,後被免職回鄉,便修建可園,3年後竣工。可園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外緣呈三角形。園內有1樓、3橋、5亭、5池、6閣、6台、15間房、19廳,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可洲…,其建築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磚結構。最高建築可樓,高15.6米,沿樓側石階可登頂樓的邀石閣,四面明窗,飛檐展翅,憑窗可眺莞城景色。前人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 4.清暉園位於順德市大良鎮,以盡顯嶺南庭園雅緻古樸的風格而著稱。園內水木清華,景緻清雅優美,龍家故宅與擴建新景融為一體,利用碧水、綠樹、吉牆、漏窗、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台樓閣交互融合,集我國古代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藝術於一身,突出了我國庭院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主要景點造型構築別具匠心,各具情態,靈巧雅緻,建築物之雕鏤繪飾,多以嶺南佳木花鳥為題材,古今名人題寫之楹聯匾額比比皆是,大部分門窗玻璃為清代從歐洲進口經蝕刻加工的套色玻璃製品,古樸精美,品味無窮。園內花卉果木逾百種。除了嶺南園林常用的果樹,還栽種了蘇杭園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針松、金錢松、七瓜楓、羽毛楓等,並從山東等地刻意搜集了龍順棗、龍瓜槐等北京樹種,品種豐富,多姿多彩,其中銀杏、沙柳、紫藤、龍眼、水松等古木樹齡已百年有餘,一年四季,蔥籠滿目。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

中國的四大園林: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
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
廣東四大名園:清暉園、可園、餘蔭山房、十二石齋
其他著名園林:個園、寄暢園、豫園

『肆』 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園林或景觀

【北京旅遊景點介紹】 【 概況 】 北京,是中國六朝古都,歷史源遠流長,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建築格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的中心,由此北京有著豐富多彩的古代、現代的人文景觀,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北京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在北面有軍都山,西面有西山,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最高峰。境內有密雲水庫、懷柔水庫和十三陵水庫;其他還有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拒馬河和湯河五大河。 北京的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季節分明:春季略有風沙,氣溫偏低。夏季炎熱,有陣雨。秋季天氣晴朗、溫和,天高氣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但深秋早晚較涼,中午較熱。冬季氣候乾燥、寒冷,雪較少。 來北京觀光旅遊不能錯過具有北京特色的風味小吃和悠久歷史的名吃。名吃有北京烤鴨、涮羊肉、宮廷菜。 北京的特產有:王麻子刀剪、安宮牛黃丸、秋梨膏、果脯蜜餞、茯苓夾餅、六必居醬菜。土產有:京白梨、蓋柿、良鄉板栗、山楂、核桃、密雲小棗、杏。 【 北京中心區旅遊景點介紹 】 以天安門廣場為主線,游覽天安門城樓,參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澤東紀念堂、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故宮、中山公園、景山公園、北海公園。 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 天安門:天安門是皇城正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改名為天安門,是皇帝頒發詔令的地方。 中山公園:也稱社稷壇,位於天安門西側,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中山公園是遺留下來的明代完整建築物。 故宮:原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中國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宮殿群,是國內最大的博物院,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 城西區旅遊景點介紹 】 從景山公園往西便進入城西區,在這里有北海公園、團城、白雲觀、大觀園、五塔寺等景點。 北海公園:北海公園是有八百多年歷史的皇家宮苑,因為未受戰火的破壞,很多歷史遺物仍然可見到。閱古樓保存有三希堂發貼,濠濮澗是慈禧聽評書的地方。 團城:是位於北海南門外的小型園林,城內有承光殿,供有嘉慶時西藏進貢的玉佛。 白雲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是道家的聖地,供奉著玉帝、全真道祖王重陽七大弟子及長春真人丘處機,是了解中國道教的好地方。 大觀園:原來是清代皇家茶園,後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根據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描述而建。 【 城東區旅遊景點介紹 】 此區擁有雍和宮、孔廟、國子監、天壇等景點。 雍和宮:原為雍正皇帝的府邸,是北京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寺內漢藏建築相統一,文化藝術氣息豐富、濃厚。 孔廟: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 天壇公園:是圜丘、祈丘兩壇的總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內有三音石和迴音壁,還有八九百年樹齡的九龍柏。 【 近郊西區旅遊景點介紹 】 來到北京不能不去頤和園,與頤和園相鄰的還有香山公園、圓明園遺址,更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卧佛寺、八大處公園以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看看。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建造的皇家園林,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火燒,後有慈禧挪用巨額軍費歷經10年重新建造,更名為頤和園,佔地290.8公頃,內有3000多間殿堂樓閣、亭台水榭,是我國園林之首。 香山公園:頤和園的西邊是香山公園,是金代的皇家獵園,後在乾隆期間擴建,更名為「靜宜園」。 卧佛寺:寺內有五座重殿和西山院。卧佛殿里供奉著鑄造於元代至治元年,長5.3米、重54噸的釋迦牟尼銅卧佛像。 圓明園遺址:原是清朝的皇家御園,經過150年的建造,集中華園林建築之精華,有「萬園之園」之美譽,後被英法聯軍掠奪和焚燒,現只留下殘檐斷壁。 【 遠郊西南區旅遊景點介紹 】 盧溝橋: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建於金代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於此。 潭柘寺:北京地區最早的佛寺。在大雄寶殿後有顆千年銀杏樹,曾被乾隆封為「帝王樹」。觀音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出家之所。 戒台寺:以戒台和松聞名,是我國現存戒台中最大的一座,是明代遺物。 周口店猿人遺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遠郊西北區旅遊景點介紹 】 十三陵:是明朝成祖到思宗13位皇帝的陵墓,目前開放的景點有神路、長陵、定陵和昭陵。陵區前有建於1540年我國現存最大的漢白玉石牌坊。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開放最早、修復最好的長城,城高7.8米,上寬5.8米。在1987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 遠郊東北區旅遊景點介紹 】 幕田峪長城:構築獨特,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立,而且結構不同。 司馬台長城:以「驚、險、奇」而著稱,集長城所有特點於一身。

『伍』 揚州園林有哪些(謝絕刷分)

現存的揚州古典園林最有名的要數「個園」、「寄嘯山莊」、小盤谷「、以及瘦西湖風景名勝公園了
不知道你是要旅遊還是要做研究,
旅遊自然是上當地的旅遊局網站了
做研究的話,我推薦你一本書——陳從周寫的《揚州園林》,裡面是關於揚州園林的專題研究,現存的和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園子都有介紹,這本書是當代研究揚州園林的權威之作,書還被翻譯成日語和英語傳播到海外了。
書還有買的,我昨天還在建築書店看到,不過網上有pdf下載(如果購書不便,有需要資料來應急的話)

『陸』 北京的頤和園或故宮,杭州的西湖,揚州瘦西湖的資料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區,距市中心約15公里,原為清代的行宮花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園中的長廊、石舫、佛香閣、寶雲閣、大戲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的地位。 全園分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華麗雄偉,氣勢磅礴。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濘處有5米多,最淺處不到1米。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西北郊,現有游覽區面積100公頃,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瘦西湖景區 現有:御碼頭、西園、 冶春園、綠楊村、卷石洞天、西園曲水、四橋煙雨、虹橋、長堤春柳、葉園、徐園、長春嶺、 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梅嶺春深、湖上草堂、綠蔭館、吹台、水雲勝概、蓮性寺、 鳧庄、五亭橋、白塔晴雲、二十四橋景區等景點。在瘦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景最佳處。由歷代挖湖後的泥堆積成嶺,登高極目, 全湖景色盡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構堂疊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為瘦西湖最引人處。有「 湖上蓬萊」之稱。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於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嶺上為風亭,連同嶺下的琴室、月觀, 近處的吹台,遠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個瘦西湖景區裝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許多嫵媚之氣。

『柒』 北京有哪些園林

八大處公園,菖蒲河公園,陶然亭公園
,玉淵潭公園,香山公園,中山公園,北海公園
,北京市植物園,北京國際雕塑園,北海公園,景山公園
,北京玉淵潭公園,北京湖景水上樂園,恭王府花園
、天壇公園,
,雲蒙山森林公園,百望山森林公園、頤和園、紫竹院公園,都是些有名的景點。

『捌』 北京有哪些公園

北京公園有:中山公園、北海公園、景山公園、陶然亭公園、團結湖公園、紅領巾公園、北京朝來森林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朝陽公園。

1、北京朝陽公園是一處以園林綠化為主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文化休憩、娛樂公園。朝陽公園建成的景點有中央首長植樹林、將軍林、世界語林、國際友誼林;

層林浩渺、水上游覽區、南門景區、勇敢者天地游樂園、歐陸風韻、綠茵歡歌、生命之源、藝術廣場、濱水之洲、生態水溪等20餘個景區、景點。

2、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東鄰景山,南瀕中南海,北連什剎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全園佔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和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郁,亭台樓閣幽靜,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

5、團結湖公園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距北京市中心約8公里,地處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是具有江南古典園林特色的城市公園。1958年發動群眾改造完成,故名為「團結湖」,歷經多年的開發建設,於1986年9月26日竣工暨正式對遊人開放。團結湖一圈1200米。

網路-北京朝陽公園

網路-北海公園

網路-景山公園

網路-陶然亭公園

網路-團結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