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上海Java程序員的月薪水平
◆男性佔97%,人均月薪3500元
◆58%的軟體人在25歲以下,48%在本領域工作不滿3年
◆重點院校、本科、計算機專業開發者,占據著這個行業的主流
◆c/c++、java使用人數最多,c#居二,delphi位列第三
◆企業信息化、通領域為人氣最旺的兩大熱點
◆31%的中小民營軟體公司容納了52%的開發者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成為中國開發人員的聚集地
……
時間進入2004年的尾聲,作為本刊主角的軟體人,今年收入幾何?發展態勢怎樣?為了全面解析2004年中國程序員的收入與發展狀況,本刊特別策劃了這期專題。
按照整個社會的普遍共識,軟體開發者是一個高薪的職業。事實情況何?高薪高到什麼程度?究竟是什麼人在賺取這些高薪?影響收入的決定性因素又是什麼?為了取得真實數據,本刊用了2個月的時間進行深入調查與采訪,希望這篇文章能在歲末年初之際,為大家帶來深入的思考。
細分市場,其實軟體從業人員除了程序員外,還囊括了很多的相關職業和角色,例如技術推廣人、項目負責人、技術總監等,因此,凡與軟體技術相關的工作或職業,都屬於本專題關注之列。
程序員薪資調查報告
「軟體人,今天薪資值多少?」大型網路調查活動從2004年10月初開始,在各大軟體門戶站點都開展了熱點調查,截止11月底,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有近13000人參與並積極討論了這個話題。
2004年,軟體業人員結構處於什麼分層?
2004年,開發人員實際收入多少?
2004年,開發人員使用最多的技術是什麼?
2004年,影響收入的決定性因素到底是什麼?
……
圍繞以上種種問題,本刊設計了相關的調查與采訪題目,在分析與統計開發者基本薪資情況下,還針對被調查者的專業背景、技術、軟技能、公司福利以及影響薪資的關鍵因素做了相應的調查。
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此次調查的數據現場。
2004年中國開發者平均月薪3500元
49%的開發者月薪不足3000,54%年薪不足4萬(見表1、表2)。經歷軟體泡沫的投資家、管理者在對待員工的薪水上更為謹慎,但對開發者而言心理上卻產生比較大的落差,在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處於弱勢的開發群體需要學會如何去適應環境,調整心態。
程序員占據大壁江山,升任技術總監者鳳毛麟角
從本次的調查數據來看,程序員在所有調查者中占據主流,人數為一半還多,高級程序員也佔了20%,這也是為什麼開發者薪資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曾經業界大為盛行的國內缺乏高層次的軟體人才的說法,這里似乎可以提供實在而有力的數據支持(見表3、表4)。
另外,從本次調查還得到了一個趨勢:在做了3-5年的程序開發工作後,開始產生一定的人員分流現象。從有一定技術能力的程序員開始,到根據自己興趣與愛好的二次擇業,有相當部分的人員脫離編碼一線,開始跨入技術主管、項目經理、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角色。
不滿者過半,普遍認為薪水太低
調查顯示只有4%的人對薪水比較滿意,近64%的人認為自己的薪水與社會同等能力開發人員相比偏低,這可以看出軟體泡沫對開發人員造成的心理落差依然存在。人們普遍認為,軟體業比較浮燥,所處其中的人也比較浮燥,但現在軟體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趨於理性和平和,只有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和地從基本功練起,薪水的價值才可能越來越得到不斷提升。
軟體開發,讓女性走開
表5數據表明,開發者世界是一塊絕對屬於男性的天地,被調查者中有97%的人員屬於男性。記者在采訪中不止一次地發現,在軟體公司中工作的女性很少,而從事一線編碼工作的女性則是少之更少。一方面,軟體開發這種技術創新與高挑戰性、高壓力的工作,男性更易於取得成果。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對女性程序員不重視,甚至同工不同酬,也讓一些希望就職此行業的女性永遠地離開了這塊陣地。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為程序員的最愛
地域對軟體人員的薪資有很大的影響。北京以其政治、文化的優勢集中了近19%的軟體開發者,上海、深圳各佔13%、10%,而杭州,以其良好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政府環境也吸引了5%的軟體人才(見表6)。數據表明,擁有高校資源的城市先天性地佔據著開發人才的絕對優勢。而且,各項調查數據顯示,地域也已不再是限制開發者流動的主要因素,尤其對於技術高手,他們幾乎可以自由地在各大城市間來來往往。
情人雖好,糟糠之妻難下堂
哪些人在投資it企業,被調查者所在公司的規模如何?根據采訪,幾乎絕大多數的被調查者都將外企列在了第一選擇,青睞之情溢於言表,但畢竟高高的門坎以及各種復雜因素,致使這些意願大部分都難以實現。反而是那些遭到諸多抱怨的民營企業,尤其是占據31%的最高市場份額、員工數不足50人、管理不規范的中小軟體公司,容納了52%的開發者隊伍。
c/c++、java成為翹楚,c#實力強勁
調查顯示,c/c++、java已是中國開發者的最愛,delphi依然延續著它的傳奇之路,而c#表現出了強大的後勁,相信這個微軟公司推崇備至的開發利器在未來幾年會如vb一樣贏得開發者的信賴。
人氣最旺的2大領域——企業信息化、通信
企業信息化、通信、通用軟體開發、系統集成四大領域集中了目前開發者的大多數。加入wto之後,中國企業要與世界接軌,e化是必然的趨勢,況且通信這個新興行業以其門檻高、薪水高也吸引了許多開發者。企業信息化作為傳統行業向網路化邁進的必然過程,容納著很多軟體人。另外,從市場角度看,移動、游戲開發、信息全三大熱點領域對開發者也同樣有極強誘惑力。
本科、計算機專業、部屬院校大學畢業者成為中流砥柱
軟體開發,並非只有計算機專業的人才能勝任,調查顯示,有近40%的開發者是從其它相關或無關專業轉行而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占據60%者仍然為科班出身者。另外,盡管從來就崇尚高中畢業生就能成為軟體天才,但這樣的神話畢竟只是少數,支撐中國軟體業的仍然是大學教育程度以上者。參與調查者中86%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另有8%的人具有碩士學歷,數據表明中國開發者的整體教育水平較高。
綜合實力的三大法寶:閱歷、技術與溝通
59%的開發者從業期間做過的項目不超過5個,61%的人溝通能力較差,而近76%的開發者對自己比較自信,認為自己能力不弱於公司其它人員甚至更強。根據調查,在影響軟體人薪資的因素中,閱歷、技術強弱是決定性因素。另外,信息化時代普遍重視團隊與項目整體實力,溝通能力成為影響程序員個人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軟體人主體正處青春期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這個論斷在本次調查中從另外一個角度得到驗證。58%的軟體開發者年齡不到25歲,48%的人在本領域工作時間不到3年,這些軟體生力軍未來5年必將成為引導中國軟體發展潮流的主力軍(見表18、表19)。另外,根據調查與采訪,年齡在35歲左右的第二代軟體人,現在已經成長為企業或項目的管理者,在各大軟體公司擔當著成熟、理性、有主見的軟體開發帶頭人的角色。
待遇與福利走向正規化
有63%的公司會根據員工表現主動加薪(見表20),近80%的公司會為員工提供基本福利,如養老、醫療保險、住房補助、午餐補助等(見表21)。培訓作為提升開發人員專業技能和實力的直接手段,越來越得到更多公司的重視。根據調查,項目獎金和固定假期基本成為以項目方式運作的公司的固定法寶,以鼓勵和保障員工的士氣和工作積極性。越來越多的中國軟體企業,開始邁向規范化管理之路。
技術與眼光是決定薪水的至關要素
絕大部分被調查者都認為技術能力是決定薪資的最關鍵因素。但在采訪過程中,卻有更多的技術總監甚至公司總經理一級,認為短期內決定一個開發者薪水的因素中技術能力確實非常關鍵,但從長期來看,能對開發者的薪水帶來長期且持久影響的,卻不只是技術能力,更多的則是他本人對業界的了解度,即眼光是否開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如果只在技術點上打轉的人,除非是技術天才型,決大多數必須從綜合能力等各方面來加強,而絕非技術這一點。可以說,在加強自身技術實力的前提下,開闊的視野、一定的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與團隊管理能力都對個人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見表22)
現狀解析:五維度立體定位開發者的薪資水平
結合以上調查結果以及本刊記者的深入采訪,從宏觀角度來看,有五個要素立體性地將軟體人定位在了一定的薪資水平上。
這五個要素分別是:眼光技術、角色定位、公司性質、行業領域、地域因素。除第一、二要素是以個體原因佔主體外,其他三個關鍵要素都取決於社會、產業、企業或公司本身的發展情況,但這些要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雙向選擇。
眼光技術是關鍵
一級:眼光與閱歷
二級:核心技術
三級:專業與溝通
眼光開闊者得高薪
被采訪者:王永剛
個人背景:軟體公司cto
對於「決定薪資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王永剛用「是否適合職位」來回答,這一點與很多認為技術能力強就可以拿高薪的觀點很不一樣。他認為,多數職位分工不同,即便技術能力強但不適合職位,一樣拿不到理想的薪水。他們公司在給員工定職定薪時,會與權威的咨詢公司合作,從分析職位工作職責,到該職位所要求的人員素質,再到應聘員工對該職位的理解以及實際的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專業與技術產生核心競爭力
被采訪者:孫勇
個人背景:高級程序員,linux下c/c++開發
工作四年來,孫勇一直從事linux下使用c/c++進行的嵌入式開發,四年中跳過兩次槽。跳槽前後的薪水變化很有意思,跳槽前月薪低年薪高,跳槽後月薪高但年薪卻降了很多,原因是第一家公司項目獎金、年終分紅很多,而第二家公司卻沒有其他方面的獎勵機制。
孫勇自認為跳槽太過頻繁,這樣對自己技術能力的發展會產生較多的負面影響。在他看來,一個人薪資的高低終究取決於自己技術的核心競爭力,變動太大可能會造成技術上的不連續。所以孫勇說,未來五年內自己會沉浸於技術不考慮其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更專業、更核心!
專家分析:眼光專業與核心競爭力是定位軟體人層級的第一法碼,其包含著很多的綜合因素:專業背景、閱歷、經驗值、能力高下等等。趨勢全球研發及資訊執行副總裁國屏認為,「技術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和文化的配合。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學習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還必須認同企業文化,具備技術、對工作、對解決問題的熱情」。此外,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也是專家們認為重要度很高的2個要素。當然,這其中,作為前提「最重要的還是興趣,緣於自身對程序開發的熱愛」,8848公司cto張研如是說。
角色大挪移
一級指標:cto、項目承包人
二級指標:架構師、部門主管/項目主管
三級指標:普通開發人員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和過程來看,這個指標應該是倒向。但從業界普遍的認識,無論是能力、閱歷還是收入待遇,人們普遍對一級指標中的人員更多持贊賞態度。
被采訪者:張齊生
個人背景:技術總監
起初,我只是在一家軟體公司作java程序員,後來隨著項目的進展以及工作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技術能力、項目管理能力也逐步加強,從最初的開發人員做到項目主管,2003年底的時候做到技術總監,工資范圍也從最初的4000元到8000元,再到技術總監的萬元,角色的改變確實帶來了很多附加價值,當然,這個職位要求你帶來的價值也會更多。
專家分析:出現這種工資結構是正常的。因為架構師、cto一般都是從普通開發人員過來的,具有深厚的業界開發經驗和背景。聯合信息集團移動應用開發部總經理熊軍認為,開發人員必須「對自己能力的認識有一個准確的職業定位。認識自己,才能准確地職業定位,有了准確的職業定位,才能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發展方向和動力。」
8848公司cto張研表示反對「學而優則士」、「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此類說法。同樣,csdn網站、《程序員》雜志社總經理蔣濤也不建議所有程序員都向管理道路發展,因為相比之下,項目經理和cto必定具有一些獨特的素質,比如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組織能力、計劃能力以及產品和技術的眼光等,這些素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
公司對對碰
一級指標:外資、合資、民營大型it公司
二級指標:合資、中小軟體公司
三級指標:國企、事業單位
采訪中,有位叫王岩的資深開發人員一再強調,如果可能,一定要進外企。本次調查中,微軟亞洲研究院,ibm研究院等外企幾乎成了大部分開發人員所嚮往的聖地。
外企是我第一選擇
被采訪者:李文山
個人背景:技術支持
上海交大畢業的李文山,在校時就已經參與了很多社團活動,因此也見識了不少各種企業人員的做事風格與思想狀態。外企大公司前沿的技術科研、嚴謹負責的處事態度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豐富的培訓、優厚的待遇、放心的福利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用他的話說,「身邊全是一級的牛人,自己的發展自然就有了保障」。
中小軟體企業機會多
被采訪者:劉洋
個人背景:項目經理+程序員
天天加班加點,見到劉洋時他一臉的菜色,但心情不錯。畢業不到一年,他就憑技術能力與管理能力當上了項目經理。雖然下面員工流動率高,但劉洋的薪水卻是老闆親自欽點,比起畢業的同班同學綽綽有餘。從項目最初的客戶談判、到中間執行,再到最後的交工,劉洋什麼都做過,因此也鍛煉得幾乎成了全能手。對於未來,他希望公司業務做大後,能再規范一些,當然,隨著公司的成長,自己上升的空間也很大。
三企走遍
被采訪者:阿蒙(vchome.net)
個人背景:6年,通信行業,珠海
我很幸運,畢業時就進了美資軟體公司,從事系統軟體的開發工作,主要應用c/c++、x86匯編、mips匯編、ddk、sdk等技術,年薪四萬多。在這家外企工作兩年後,技術與處事能力大有提高,但開始心生厭倦,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後來有一家從事通信軟體產品開發的公司,答應年薪翻倍,一年後可走上管理層,怦然心動後就去新公司報到了。一年後,如願以償地走上管理層,兩年後,技術管理能力以及行業業務能力有了質的飛躍,也越來越發現這個行業有前途,於是與朋友開始策劃開公司,資金融到後就轟轟烈烈地創業了。沒日沒幹了一年,由於資金與市場的原因,公司over,只好灰溜溜地去一家香港合資公司繼續打工,仍做管理層。
我的感覺是,外企有一整套規章制度,薪金制度也較為完善,工作考評有客觀的數值:月工作計劃與總結、季度工作考核、上司的總體評價等,這些考核都很詳細,細到完成的代碼量、文檔數、提過什麼建議等等。國內企業也有計劃與考核,但更多的是主觀態度,而對工作的效果與過程並不具體細化,人際關系、表達能力等往往起著很微妙的關鍵作用。當然國內企業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制度靈活。
專家點評:人才的爭奪,一方面是卯足了勁准備搶佔有利地勢和環境的個人開發者,另一方面,企業間的人才爭奪戰越演越烈。在此情況下,為了吸引國內的高素質人才,不少外企紛紛在中國開設研究院,走「曲線救國」道路。根據一份獵頭資料,摩托羅拉研發中心、松下電器中國研究開發公司、ibm中國研究中心、朗訊公司貝爾實驗室、微軟中國研究院都是獵取高級科研、管理人才的大頭。外企與外企、外企與國企、國企與民企,這個三角關系,雖然在早幾年優劣非常明顯,但現在,這種差距正在明顯縮小。具體適合哪個企業,圍城內外其實也並不是三重天(見下頁表23)。
熱點行業易淘金
一級推薦:移動開發、游戲開發
二級推薦:安全領域、企業信息化
三級推薦:通用軟體、系統平台、項目開發等
專家點評:出現這種趨勢主要是由市場對軟體人才的供求決定的,因為目前在移動和游戲領域開發人員確實比較少,所以相對而言,他們的薪資較高,這就是所謂的「奇貨可居」。但是,目前市場在成長,這些新興或熱點領域的開發人員數量也在逐漸增加,當達到一個平衡點時,他們的工資也會隨之下降,這主要由市場對人才的供求關系決定。不建議開發人員輕易放棄自己原有的開發領域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向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所以,熊軍認為:這兩個行業方向的長線發展看好,也需要更多的開發人員,但是年輕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思維模式、技術能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行業方向,而且也有很多更有潛力的方向,建議年輕人從長遠考慮。
地域火拚
一級指標:北京、上海
二級指標:深圳、杭州、廣州
三級指標:成都、武漢、大連等
絕大多數的軟體從業人員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其中尤以北京的人數最為集中,但在另一項相關的調查中,上海卻是程序員最嚮往的城市。在本次收入調查中,北京、上海的工資較高。武漢稍低於成都。
地域不同,薪資有別
被采訪者:青潤
個人背景:5年,電信行業、軟體企業服務
我本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地都曾工作過。我基本上這樣認為,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軟體人員,工資情況是這樣:成都1500-2000元/月,上海2000元/月,深圳2000-2500元/月,北京2000-2500元/月。工作幾年後,以成都系數為1來計,上海和其他地方為1.3-1.5倍於成都的收入。差異主要也是因為生活成本造成的。
相比而言,北京具有王者氣氛,有著俯瞰全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上海是經濟驅動的城市。深圳對人的友好度最好,它的優點是有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公司,缺點是缺乏大公司的支撐。好山好水的成都,雖起步了很多軟體公司,但大都在出川後倒下了,或者只是長居四川,足少出戶,感覺比較舒適和懶散。
安逸的成都競爭的北京
被采訪者:夏桅
個人背景:。net開發人員
夏桅畢業之後就來到北京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但他時常懷念起成都的生活,那裡的山,那裡的水,還有怡然自得的成都人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夏桅還是不後悔。一方面,安逸的環境對自己發展不利,適度的競爭可以發掘自身的潛力。而且,眼界開闊了,薪水也高不少。當然,在北京的生活絕對說不上舒服,但機會多,可有多種選擇,極大地改觀了自己的現狀。
一眼可以看到頭的武漢,但我喜歡
被采訪者:劉如寧
個人背景:大學教師、項目主管
在武漢工作了10多年,劉如寧感覺還是比較愜意。比收入,武漢可能還不如成都,更別提北京和上海,但武漢的生活成本比較低,幾塊錢就夠一天的伙食了。在高校擔當大學教師的劉如寧,科研任務不重,而且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外面承接項目,用自己喜歡的軟體開發技術賺取外快。「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接受挑戰的人,這種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寧靜而富裕的生活,我還是比較滿足」,有房、有車,生活安定富足的劉如寧如是說。
專家點評:比「營利」,必須是一個閉環。有收入比較,還得有支出比較,兩者對比後才是最終收獲。在地域這個問題上,大城市,確實收入比較高,但相對的,生活成本也較高。
趨勢全球研發及資訊執行副總裁梁國屏表示,趨勢的薪資結構體系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具體數值要根據各地的市場來調整。比如一個經理,他的等級可能是10,那麼不論在中國、日本還是美國,他的等級都是10.但這個等級的薪水具體是多少,就要看當地的市場了,趨勢會和當地的薪資調查單位合作,來確定系數,然後計算出具體的薪水。
除薪水外,地域的附加價值會更重要一些。第一,對於技術發展比較迅速的it業,在大城市,整體的環境和氛圍相對會好一些,例如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幾乎每天都會有技術論壇、開發者大會、大廠商的開發日、各領域大師的巡迴講座等。其次,作的機會也會比較多,因為集中了各種類型的公司和企業,總會找到適合你條件的合適職位和選擇。第三,可以參與比較大的技術團體,形成獨特的生活與社交圈。用8848公司cto張研的話來說,「如果周圍都是高手,你不是高手也難」,所以地域對人影響最大的是提供了一個環境,其次才是機會和薪水。
對此,telelogic公司北方區總經理任群力建議說,「如果開發人員能夠善於利用互聯網,並有決心多學習,這種地域差異會得到弱化。」
我拿青春賭明天
在本次專題組織中,大部分被采訪人都明確表示,自己會在軟體業領域一直奮斗下去,因為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快樂與激情。但明天是否一定會更好,這需要從兩個角度去考慮:一是從個人角度講,年輕的軟體人一定要有個人職業的規劃,而且這種規劃要從自己特點或專長出發,與當前業界相適應。另外,更重要的是,個人發展到什麼程度,還需要同整個軟體大環境和社會環境掛鉤。
個人職業要規劃
現在廣州做了4年delphi/c行業開發、年薪10萬的王旋說,「工作後所得到的收獲就是,學習和工作要有相對明確的目標,不能因為一時心動而去學習某一技術。在真正下決定之前,我通常會考慮更多因素,包括長期的發展、個人路線的規劃、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等等,在決定後還會制定更加明確的計劃,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身邊可以利用到的資源,以及每一個階段是怎麼過渡到更高階段的計劃。」
現在,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意識到,未來的職業細分市場中,只有在某一領域確實比較深入、具有專長和資源的人會得到企業的重視,浪里淘沙勇者勝。
中國軟體業面臨困境
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目前面臨兩難境地。上至國家,下至各城市都給予了相當的政策優惠,但整體軟體業的發展卻一直雷聲大,雨點小。對此,北航軟體學院院長孫偉憂心忡忡,「很多人從心裡看不起印度,但印度的軟體業卻有數家2萬、3萬員工規模的大企業,放眼中國,規模最大的東軟集團、用友公司,真正的軟體開發者也不過兩、三千人,這種差別太巨大了,我們一定要好好思考,中國的軟體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對此,很多專家認為,中國軟體業已經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隨著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深入運用,軟體業有機會深度專業化,由邊緣而進入核心,從而形成以深度專業化為特徵的核心競爭力。無論個人還是公司,我們都有幸在第一時間站在了軟體業這塊前沿陣地,但明天是否會更好,還有待於中國軟體業的整體發展,在這頗為沉悶的時刻,我們期望「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參考資料:http://www.w-training.com/viewc.asp?id=23922
2. 現在程序員一個月的工資大概多少
你好,程序員的工資在不同公司不同職級都是不一樣的,以鵝廠為例,達到架構師的能力年薪會達到百萬,具體如下。
1、騰訊工程師崗位職級
鵝廠去年宣布調整職級,取消了原有的 6 級 18 等(1.1-6.3 級)的職級體系設計,將專業職級體系優化為14 級(4-17 級)。與之相對應的是,統一置換為「專業職級+職位稱謂」。
關於績效的考核,騰訊的績效考核分為 2 部分,業務評價和組織管理評價,一般一年2次考核(6月、12月),實行末尾淘汰制。
騰訊的技術晉升也不容易。在騰訊舊的職級體系下,T3-3 升 T4-1 是一個大坎,停留在 T3-3 超過 5 年的不在少數,停留 7 年的也有。一旦進入 T4 級別,就是騰訊的專家工程師了,騰訊研發人數將近 2 萬人,T4 級別的人數大概也不超過 500 人,這還是在近兩年 T3 到 T4 級別人數增多的情況下。
鵝廠T4架構師作為「IT架構靈魂人物」的角色,他們不僅做著架構師的本職工作,還同時做程序開發,寫核心代碼的工作。另外,架構師依舊是技術高手,編程能力依然是一流的。
但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互聯網大廠們對於普通Java開發人才需求逐年銳減,而對互聯網架構師人才的需求招聘量已經上升到50%,因此薪資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想學習互聯網架構師的同學來說,北大青鳥、課工場等優秀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課程根據招聘需求制定,包含全部分布式微服務技術,對標鵝廠T4、阿里P8級別架構師。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3. 互聯網行業,有哪些工作平均工資有多少
學視頻剪輯!理由很簡單,容易學(不像其它行業學習成本高,難度大),適合短期3-4個月短期學習,而且行業缺口非常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點擊進入】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17r-1966571959340145260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製作剪輯大量的短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都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是要學好學精,就一定要找專業負責的培訓機構了,推薦這個領域的老大: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剪輯/短視頻運營/視頻特效」處理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17r-1966571959340145260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4. 系統集成工程師的工資多少
首先工資范圍區間波動大。大概在幾千元在數十萬不等。這根據你的工作水平和級別來定,工資主要是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增長起來的。
例如做linux運維工程師待遇就3000到4000 ,做linux集群架構師薪水要6000+ 8000 左右 。 linux系統工程師 薪水一般1萬多。 系統集成工程師必須要會oracle DBA ,那麼薪資會更高。
如果所在公司就是系統集成企業的話就更好了,把證書給到公司,公司直接就會1次性獎勵幾萬或者是每個月補助幾百。
這個證書是國家計算機軟考中的一個,是以考代評的證書,合格表示你已經是國家認可的中級職稱技術人員。
由於有些集成公司,集成資質需要年審,沒有夠數的資質人員證書是不行的,但是又不想招很多人,所以有些公司就相應給你些銀子,你的證書就被買斷了。
系統集成工程師
是指進行資料庫的安裝和維護、進行數據平台的安裝、配置和使用,各種應用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的人員。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信息系統項目經理」考試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組織的全國性考試。既是職業資格考試,又是職稱資格考試。
5. 什麼是網路架構師 待遇怎樣
網路架構師,這不是頭銜和待遇的區別,是你能不能做的問題,不是你想架構就能架構的,你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你說,公司員工好還是公司老闆好?大家推選你當老闆當主席,你可以領導幾百人幾千人走向勝利嗎?大家可以信任你嗎? 你規劃設計的網路,敢保證穩定運行N年嗎?能保證將來升級換代保持可擴展性嗎?這是技術經驗和技術實力的體現。
引用一段網路技術人員學習規劃:
如何入門及規劃網路技術學習之路,使絕大部分初學者都會遇到的難題。從現在知識的存量上說,如果沒有恰當的指引和規劃,很容易誤入歧途,最終學無所成。學習網路技術並不等於學習網路設備的操作,有些人不懂技術,也可以操作設備(照著說明書),但是在這個層次的技術人員,在職業道路上註定無法走得遠。真正有效的學習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學習網路技術,除了滿足日常網路維護的需要,還要具備可以設計、實施大型基礎網路建設,操作大型網路的升級、割接等。對於初學者,踏實把底層基礎原理學好,是跳不過去的一步,網路是IT中的一環,IT基礎的原理是相同的,不管你以前有沒有學過其他IT技術,最終通過學習網路技術,要把IT基礎的原理學透,比如操作系統、硬體結構、驅動、介面、分布式處理等,都是可以在學習網路技術裡面體現出來,這些是基礎,無需另外專門學習。
網路技術現在有六大方向:網路架構、網路安全、語音通訊、網路存儲、無線網,這6種統統都得從網路架構起步,也就是要精通後面的5個方向,首先第一個方向得掌握好,否之學起來就會輕飄飄,浮在空中。網路架構學好了,也就真正入門了,會有很強的成就感,進入好的大公司就業已經是遲早的事了。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就學得很雜,表面看起來學得多了,但是都流於表面,不知道宏大的結構,抓不住細節。對於初學者,踏實學好網路架構,比什麼都重要。這幾年踏實鑽研網路架構的工程師,突破月薪5千、8千、1萬、2萬都比較雜學派來得快。
IPA的課程設計完全是以網路架構為核心,絕不偏離軌道,堅持真正地訓練工程師掌握核心技能,課程4個等級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門類:
1、網路基礎知識和入門突破點訓練
2、路由協議操作細節
3、互聯網結構及設計
4、傳統多層交換設計及部署
5、全路由園區網的設計及部署
6、組播協議及應用部署
7、IP服務質量
8、MPLS二層、三層VPN
9、MPLS流量工程
10、MPLS應用
6. 架構師年薪能有多少
一年的年薪可達40萬。
某職業網站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北京地區Java架構師平均月薪42100元,年薪30萬-50萬架構師佔比最多,達39%。經驗要求,3-5年工作經驗要求的佔比最多,達48%;學歷要求,本科學歷要求的佔比最多,達87%。
主要著眼於系統的「技術實現」。因此架構師應該是特定的開發平台、語言、工具的大師,對常見應用場景能馬上給出最恰當的解決方案,同時要對所屬的開發團隊有足夠的了解,能夠評估自己的團隊實現特定的功能需求需要的代價。
7. 一個五年架構師為什麼基本年薪酬可以達到50萬
架構師,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其實該職位頭銜在最早的IT領域是沒有的,它是近些年來由互聯網的發展所引發的需求,因為現階段的數據量及高並發的活躍好動,引起了不少傳統的技術人員的力不從心,企業愈發關注到了系統架構的重要性,所以不同行業開始招募架構技術人員,架構師就誕生了。
架構設計的條件
以下三個條件不適合做架構設計
對架構不感興趣,但又迫於需求;
入IT行業,年限小於4年的;
主觀能動性弱,又安於現狀的;
架構設計的優勢
更好的梳理業務的結構體系;
更好的拓展、維護及性能優化;
更好的適應企業業務靈活的推進;
更好的適應大數據的沖洗和應對;
更好的穩定性、低成本及快速迭代;
架構設計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架構設計需要注意的地方,不是怎麼把架構搭建起來,而是必須根據業務需求,嚴格分析,實現該需求需要什麼技術會更好及更長遠發展的考慮;
另外,構建好的架構雖然可以運行,但是性能需要跟起來,否則架構設計會適得其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那麼下面就詳細介紹下架構設計的策略。
平台的需求
客戶需求
在線購物、在線支付或貨到付款;
購買商品後,客戶可以與客服溝通;
購買商品過程,物流的管理及跟蹤;
收取到商品後,商品、物流評價打分;
客戶的需求為最高,也代表了企業的核心需求,當然,企業需求還包括其它很多非功能性需求,具體請查看需求梳理部分。
平台的業務架構
根據業務的需求進行子系統模塊劃分,可以劃分為商品子系統、購物子系統、支付子系統、物流子系統、客服子系統、評論子系統;而非核心需求可拆分出客服子系統、評論子系統及介面子系統。另外,根據各個子系統的核心等級,可拆分出核心子系統和非核心子系統,前者包括商品子系統、購物子系統、支付子系統及物流子系統;後者,則包括評論子系統、客服子系統及介面子系統。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大型電商平台的物流系統是單獨分離出來的系統(入庫、出庫、庫存管理、配送管理及貨品管理),而這里劃分為子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演示核心架構,本架構中物流子系統一般作為對接和管理獨立子系統的對接模塊哦。
1、業務拆分目的
為了解決各個模塊子系統間的耦合、維護及拓展性;
方便單獨部署子系統,避免集中部署導致一個出問題,全部不能用;
分配專門的團隊,負責具體的子系統,最大化工作效率安排;
應對大數據,高壓力時,保護核心子系統正常使用;
2、業務的架構圖
在上面的業務架構圖中,將核心和非核心業務進行拆分,同時每個系統都要獨立部署實現,做到大數據量壓下,各個系統獨立運作,提高可用性,必要時可以暫停掉非核心系統的資源開銷,保證核心業務正常為用戶服務。
平台的技術架構
在上面業務架構圖基礎上,我們需要一個技術架構的演變過程,一切只為滿足用戶的體驗和支撐為前提,所以技術架構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隨著業務的不斷衍變,系統的架構會逐漸完善更新,以實現應對業務數據量的沖擊。
1、基本的架構設計
記得很早的時候,很多中小企業所採用的架構設計十分簡單,基本使用一台伺服器來滿足一切需求部署,比如:一台伺服器同時用作應用部署、資料庫存儲以及圖片存儲等,不料的是待用戶數據達到50萬以上,系統出現很多性能問題,盡管對資料庫和程序做個各種性能優化,結果仍無明顯改善,架構如下:
後來,IT程序猿發現圖片的讀寫嚴重影響了系統性能,並將圖片單獨存放在獨立伺服器中,並且在架構中引入了Cache中間件,比如:Memcache,這種做法是可取的,而且比原來性能提高了1-2個性能級別,架構設計如下:
2、初級的架構設計
前幾年,一般的電商網站的做法是選用三台伺服器,一台部署應用,一台部署資料庫,一台部署NFS文件系統,做到將各個規模龐大並耗用性能的部分剝離到不同伺服器設備,再配備必要的緩存中間件,基本可以滿足近1000萬的數據量,具體的架構圖如下:
但是,目前主流使用的網站架構已經不同,大多採用集群的方式來實現負載均衡和高可用性,架構可以是下面的樣子:
注意:
如果涉及到多台網站伺服器的話,就會存在Session如何同步的問題,一般也是最為常用的做法,就是使用Cache中間件來存儲和管理Session信息。
3、優化的架構設計
這里為解決高並發,高可用的大型電商網站的架構設計方案,主要採用了分布式、集群、負載均衡、反向代理、消息隊列及多級緩存技術。該架構設計方案,是現今比較流程的大型電商網站採用的架構模式,比如:淘寶、京東等,也許會有細微不同的地方,但大同小異哦!具體的架構圖方案如下:
平台架構的總結
這里主要總結的是優化架構,架構按層次結構羅列組織,共分為四層,層次分工明確,高拓展,低耦合,負載均衡、集群、分布式及緩存等技術的使用,架構如下:
好了,電商平台的架構設計就介紹到這里,本篇主要是介紹架構設計的思路及應用的核心技術,供在架構設計的同學參考借鑒哦!有想了解更多的可以關注我
8. WEB前端架構師月薪是多少
在不同的城市架構師的薪資也不一樣,應屆生平均不超過10k,三五年經驗上下,基本都在10k到20k之間。
9. 請問架構師薪資市場水平是多少
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外語要求等等。架構師15K也見過,二三線城市多著呢。不知道樓主是不是在一線城市?如果你在當地找不到,建議你可以看看二三線城市的想去一線城市發展的人。或者企業本身平台有一定吸引力,而不僅僅是focus在薪資上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