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明城牆如何保留

北京明城牆如何保留

發布時間: 2022-08-12 22:34:47

Ⅰ 梁思成要保護北京古城牆,為什麼郭沫若卻要堅決拆掉

北京是我國的七大古都之一,元、明、清三朝曾在北京建都,所以北京留下了很多的古建築和古遺跡。

解放戰爭時期,為了避免戰爭會給北京的古建築造成損害,當時的解放軍並沒有直接攻打北京,而是選擇了和談,最終和平解放了北京,這讓北京城中的很多古建築和古遺跡,得以保全了下來。

新中國建立後,我國人民在廣州、上海、西安、北京、南京等11個候選城市名單中,最終決定依然用北京來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同時,北京城的興建工作也提上了日常,但是興建方案,專家卻持不同意見。


但考慮到我國面臨的具體環境,以及人口因素等諸多客觀條件,最終國家還是採用了以郭沫若為首的專家的看法,將大部分古城牆被拆除了,只留下了少數一部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遺憾。

郭沫若和梁思成的觀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郭沫若的觀點,主要是基於當時的現實情況來考量的,缺少長遠的考慮。郭沫若比較重視眼前利益,例如他為了搞藝術研究,挖掘了不少皇帝陵墓。同時,還在他的主張下,不少古建築、古遺跡被毀掉了,從長遠看,這給我國造成了不少損失。

Ⅱ 晚清北京城的地標建築是什麼,保留下來會怎樣

我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一共經歷了83個不同的王朝,有五千年左右的文明歷史。有一些城市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氣候良好等優勢被很多朝代都設為都城,後世人就將這樣的城市稱為古都。我國有公認的四大古都,分別是西安、南京、洛陽以及北京。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事實證明梁思成的判斷是准確的,而我們也只能在老照片中欣賞這些古建築了,這些古建築就像是“實體化的歷史”,無處不蘊含著我國古人的智慧。

Ⅲ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的歷史沿革

一直以來,明城牆遺址一直被單位、居民佔用。據現場調查,在遺址范圍內形成的79個單位中,有20餘個單位直接在城牆或基礎上建造廠房、車間、建築面積達3萬平方米,其中樓房19棟,500餘戶職工的住房建在城牆上,有的住房拆除城磚、挖掉城牆夯土;有的將城牆打洞改做後山牆,對城牆原貌造成極大的破壞。由於大量單位、住戶和自由市場的存在,使這遺址區域的環境極為惡劣,市政設施落後,管線引不進,污水排不出,房屋低矮、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這一切都對城牆及遺址產生更為嚴重的威脅。
騰退工作分兩個階段展開。第一階段從2001年10月開始,對明城牆遺址公園范圍內的佔用單位進行騰退。鐵路部門為保證雙節及春運的安全,於2002年3月開始此項工作,此階段共騰退單位79個(二開關廠正在騰退中)。第二階段是各責任單位騰退所屬住戶,由於人口基數大,各責任單位採取分階段逐批騰退的辦法,便於解決騰退中出現的問題,最大程度地保證騰退區域內的社會安定。騰退辦公室共騰退居民2612戶。其中鐵路658戶;崇文區1144戶;城建524戶;市政168戶;建工59戶,紡織61戶,東城2戶。騰退資金總計5.08億元。
隨著市政府對佔用遺址單位、住戶的外遷等整治工作的實施,這一地區的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
徹底解決80多年來形成的單位、住戶佔用城牆遺址的問題,全部遷出遺址區域內的79個單位,2600餘戶居民。拆除各類建築6000餘間,共清運渣土垃圾160000噸。
徹底改變了多年來存在的房屋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等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的環境,在整治的基礎上,環繞城牆遺址栽種了52000平方米的草坪、樹木,建成環境優美的城牆遺址公園。
徹底改變城牆長期遭受破壞的狀況,拆除長期影響城牆安全的各種違章建築,為城牆修繕保護工作的進行創造了基本條件。 1、明城牆遺址公園范圍內佔用單位多,居民住戶多。並且分屬不同單位,既有中央單位,市屬單位,又有區屬單位、街道小廠,單位間的情況完全不同。居民的住房性質也千差萬別,有房管房、單位自管房、自建有證房、自建無證房、工棚等,總之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很大。
2、明城牆遺址公園范圍內,由於歷史原因,單位、居民自然聚居、辦公、生活,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市政設施極不完備,生活環境惡劣,污水橫流,房屋破敗不堪,其處於城市中心區的地理位置,嚴重破壞市容市貌,嚴重影響首都形象。遺址騰退工作,不僅是文物保護工作,同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提高城市環境品質,管理水平的務實之舉。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機協調在一起。
3、明城牆遺址單位、居民的搬遷,受次採用「文物騰退」政策,即原產權單位騰退住戶。誰搞的建設誰的房,就由誰負責騰退住戶。澄清歷史遺留問題,明確責任單位,調動責任單位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減少推諉扯皮。文物騰退政策,為文物古跡保護等公益性項目的建設,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4、明城牆騰退范圍,是北京城區的中心地帶,緊鄰北京站鐵路交通樞紐。許多居民就住在鐵道邊。騰退工作中,既要完成騰退任務。又要穩定居民情緒,保障騰退區域的社會安定。在整個騰退過程中,僅有4戶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強制拆遷12戶,執法文明,措施嚴密,善後工作妥善、扎實,基本沒有出現過激過火行為。 明城牆是明清北京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老北京的象徵,由於歷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牆在整體上已不復存在。北京明清城牆遺跡僅余兩處,崇文門至東南城角樓一段是現存最長的一段明清城牆,全長1540米,這段城牆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大部分城牆的內城磚、城心夯土均被拆光挖凈,有的地段已大面積裸露城心的夯土層,僅存一側的城牆磚體,也受到相當程度的腐蝕、風化。
在完成明城牆遺址騰退工作後,北京市文物局投資兩千多萬元對此段城牆進行全面修繕,此次城牆的修繕工程,是以最大限度保護城牆的歷史原貌為原則,其修繕方針是保留現狀、恢復原貌,維修險情,加固殘狀,適當復建,使城牆恢復連續的整體,並得以保護。
在拆除遺址上雜亂建設及清運渣土的工程中,施工單位注意維護好現存的城牆殘狀,不繼續加大對城牆的破壞,盡量多地保留已殘破的牆體。
在修繕工程中,注重按原狀保護好城牆中原有遺跡的歷史真實性;總體上採取現狀加固的方法,採取傳統工藝傳統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城牆的歷史信息和原有風貌。

Ⅳ 當年決定拆除北京古城牆時,梁思成夫婦出來反對,卻沒能保住它,為什麼

郭沫若

領導人說過:「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作為21世紀新青年,我們應該將眼光放得長遠,高瞻遠矚,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才能讓我們的民族文化更加璀璨。

Ⅳ 在北京已經看不到老城牆的影子,為什麼要被拆除

在古代城牆的作用可以抵擋敵方最為強大的騎兵與步兵,但在現代對於熱武器的撞擊卻沒有太多的用處,反而會成為累贅。

3、多方一致統一的結果

但這種拆除的決定卻毀壞了中國古代許多的歷史文物。所以當時梁啟超先生建議應該以宏偉龐大的目標進行規劃。開拓出新世紀中國的新景色。但這種理念卻未被採用。

但對古城牆的拆除行為是否正確,這並不是我們所能參與的問題。這是當時上層領導一致同意票決過後的決定。也許當時對於拆除行為的決定並不成熟,但在當時社會,城牆確實限制了城市的發展,為了能更快追上外國社會使我們自身變得強大,這樣的決定是必不可少的。

Ⅵ 北京的古城牆意義重大,為什麼沒能像西安古城牆那樣保存下來

大家不喜歡郭沫若,除了他的為人不怎麼樣,對待感情是個十足的渣男以外,更是因為這個人作為考古學家也是一個投機分子,德不配位。比如他生前就總想著挖皇陵拆北京古城牆,在文物保護上面,做得很差。

所以在郭沫若的極力主張下,在全北京城的老百姓的呼籲下,在劉少奇同志的指示下,北京城最終經歷了前後五年時間,被拆得乾乾凈凈。

Ⅶ 明城牆遺址公園的公園保護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由於年久失修和人為損壞,城牆破損嚴重,為保護文化遺產,再現古都風貌,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決定徹底整治城牆遺址的周邊環境,修復城牆,建設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綠化實施方案是由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設計,崇文區園林局組織施工,公園建設以保護城牆為主,通過營造滄桑、古樸的自然環境,充分展現古都城牆的文化內涵和歷史風貌。 建成後的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簡潔、樸素、大方,結合城牆遺址自然面貌和各綠化景區的風格特色,由西向東依次形成「老樹明牆」、「殘垣漫步」、「古樓新韻」等景區。城牆遺址的保護工作以現狀保護、排險加固為主,以少量補缺為輔,最大程度保存城牆的現狀,站在城牆下,歷史的厚重感和滄桑感會油然而生。
2002年8月17日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整體綠化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明城牆遺址公園主體工程已經竣工。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內土建工程及電信電纜、高壓加空線、路燈照明等配套設施管線入地工作已經完成。在建設中,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原有的200多棵古樹保留了下來,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內種植了以國槐為主,銀杏、油松為點綴的喬木,以及花色淡雅的山桃、山杏、海棠等能很好地烘托明城牆氣氛的樹木品種。在跌宕起伏的微地形上,鋪種了12.2公頃大片草坪,形成了開朗的透景線。

Ⅷ 北京古城牆:從安全屏障到發展障礙,到底該不該拆掉

應該拆掉。因為這個地方它已經從外觀上特別的影響人的視覺。觀賞性也特別的差,而且現在也已經是影響到了發展前景,所以是應該拆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