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地鐵高峰期一般都是什麼樣子的啊本屌想了解一下,因為過段時間就要去北漂了,我聽人家說車廂裡面腳
進地鐵怎麼樣就不多說了,車來了能擠上去就燒香吧。。。到站了能擠出來下車,燒香吧。。。當然也不條條地鐵都這樣,不這樣的也強不了多少= =排隊?真正的熱門線路,熱門車站沒有隊,當然即便是有了隊只要車一來,擠吧。。。地鐵里擠來擠去,罵街打架的有的是~~~
2. 北京地鐵發展史
伴隨著北京的5條新地鐵線路——大興線、亦庄線、房山線、昌平線和15號線一期5條軌道交通新線同時開通,北京軌道交通的總里程超過300公里。
北京地鐵揭開了發展的新篇章,開啟了新里程。在今天,地鐵已經融入百姓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地鐵給首都人民帶來了便捷和暢通,提高了人們出行的效率,也節省了人們出行的時間和費用。我們無法想像,沒有地鐵的北京城將會成為什麼樣子,地鐵已經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成為北京人們生活的血液和命脈。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北京地鐵的發展史,共同感受北京地鐵的輝煌篇章。上世紀60年代: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規劃在北京、沈陽、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鐵。北京地鐵首先開工,一期工程於1965年7月1日開工建設,其線路沿長安街與北京城牆南緣自西向東貫穿北京市區,連接西山的衛戍部隊駐地和北京站,採用明挖回埋法施工。全長23.6公里,設17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古城車輛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971年1月15日公主墳至北京站段開始試運行,1971年8月5日延長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長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長為蘋果園至北京站。北京地鐵二期工程始於1969年,其線路沿北京內城城牆自建國門至復興門,呈倒U字型,設12座車站及太平湖車輛段,線路長度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地鐵復八線於1992年6月24日開工建設,1999年9月28日通車試運營,2000年6月28日與一線全線貫通。新世紀以來:北京地鐵13號線於2002年9月起分段開通,將霍營、回龍觀和北苑等城北住宅區和上地信息產業基地與中心城區聯系起來。八通線於2003年開通,對改善通州交通環境起重要作用。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奧運會召開前夕,北京地鐵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和機場線三條軌道新線正式通車。至此,北京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200公里,運營線路將達到8條,北京軌道交通的網路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2009年,北京地鐵開通運營的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8號線,10號線,13號線,機場快軌,八通線,運營總里程達到228公里,預計2015年將達到561公里。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開通亦庄線、大興線、房山線、15號線(順義線)和昌平線,北京地鐵總長度達到336公里。同年5月,北京地鐵全線路網都開通了手機信號。如今的北京地鐵,用「四通八達」來形容絕不為過,通過換乘,基本能達到北京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且,北京地鐵自2007年10月7日起正式實行全網2元票價制度,2元票價可以達到任何地點,這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表現之一。據悉,2015年前,將有10條地鐵新線提前啟動建設。10條新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包括:8號線三期、3號線東段、3號線西段、12號線(北三環東西向)、16號線、6號線北段、東部加密線(天通苑)、西北加密線(昌平)、燕房線、海淀後山線(功能線)。到那時,北京地鐵將對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發揮更大作用!
3. 北京地鐵的標志真正含義是什麼
標識從內向外由「B、D、G」三個字母組成。「B」是北京(BeiJing)「北」字的漢語拼音字首,「D」是地鐵(DiTie)「地」字的漢語拼音字首,「G」是公司(GongSi)「公」字的漢語拼音字首,也是軌道交通(GuiDaoJiaoTong)「軌」字的漢語拼音字首,有軌道交通的含義。
北京地鐵公司成立於1970年4月15日,是北京市市屬大型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開通運營了新中國第一條地鐵。總運營里程達到500公里。
(3)北京地鐵到底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北京地鐵公司實施戰略管理,制定了發展規劃,將「六型地鐵」(平安型地鐵,人文型地鐵,高效型地鐵,節約型地鐵,法治型地鐵,創新型地鐵)戰略目標,正式納入發展規劃。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在2019年把北京地鐵公司樹立為「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基地」認為北京地鐵公司符合「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基地」標准,決定授予北京地鐵公司「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北京地鐵公司也成為全國第一家軌道交通行業的「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基地 」。
4. 北京地鐵的早高峰是什麼樣子
每次坐早高峰的地鐵,我都會有一種強烈呼喚——千萬要找離上班很近的地方。現在的我在剛經歷了這場戰斗之後,滿身是汗,不光是自己的還有別人的。擠在人群中,因為力量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隨著人群的力量左右飄搖,但是肯定不會倒的,因為自己與他人的縫隙一點都沒有。終於被擠過來兩個女生在我的面前,經歷了剛剛的「煙熏」之後,頓時空氣新鮮了很多,眼前不光是黃昏的顏色了,能透過來幾絲光亮。這時候我看見前面女生在發出「誒呦」以後,艱難的要舉起自己的手,我以為她是要用手來隔開和別人的距離,沒想到的是她舉起的竟然是自己的手機,就這樣在只有一個蘋果般的距離中間,開始看起了新聞。又過了一站,我眼看著門口進來了兩個高大的黑影,我面前的兩個女生就被擠走了,我又陷入了黑暗。我在黑暗中思考,此時的地鐵,祖國的花朵-會擠爛,父母的心肝寶貝—會擠碎。但是我們只能咬著牙堅持,因為我們必須努力的拼搏,別無選擇。此時的我已經有些虛了,頭腦發熱,暈暈的。終於到站了,果然我的步伐還是不能由我自己控制,呼吸到新鮮空氣真好,我這時候又看見了剛才的女生,只見她用手從前往後簡單的梳了下短發,就又昂首的向前走了。所有人都又是精神飽滿的樣子,彷彿剛才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我也在人群中,繼續的轉下一輛地鐵了。人生而渺小,但是我們要在渺小中的變的偉大。
5. 在北京做地鐵是什麼樣的體驗
黑壓壓的一片人山人海,尤其晚上下班的時候,排著長長的隊伍買票,下站台的時候人擠人人挨人,每個人都是很緊張的,特別著急,基本上都是一路小跑,尤其上地鐵的時候,一定要速度快,如果慢一點的話就趕不上車,簡直就是百米賽跑的速度。
6. 北京地鐵是什麼樣子
7. 500字概括北京地鐵發展史
北京是中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1971年1月15正式運營,截止2019年10月,北京地鐵共開通23條,運營里程678公里。預計2020年北京地鐵將開通30條地鐵,總運營里程將達到1177公里。2017年北京地鐵乘客量約45.3億人次,單日客運量最高達1327.46人次。
地鐵票價
1.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線路開始試運營,憑單位介紹信在各車站購票,單程票價一角
2.1987年12月19日,北京地鐵環線建成通車後,一線及環線兩線地鐵票分別定為2角。
3.1991年1月1日,北京地鐵票價調整為5角。
4.1996年1月1日,北京地鐵開始調整地鐵票價,普票從0.5元調至2元。
5.1999年12月10日,北京地鐵票價調整為3元。
6.2003年1月9日,13號線正式貫通試運營,單程票價3元。
7.2007年10月7日,北京地鐵實行單一票制,統一為2元。
8.2014年11月27日,北京公共交通價格調整最終方案發布。地鐵漲價方案中顯示,6公里(含)內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乘坐地鐵消費滿100打8折滿150打5折,超過400不在有折扣,部分線路也有折扣。
1971年1月,地鐵1號線開始運營
1984年9月,地鐵2號線開始運營
2002年9月,地鐵13號線開始運營
2007年10月,地鐵5號線開始運營
2008年地鐵10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八通線開始運營
2009年9月,地鐵4號線開始運營
2010年地鐵15號線一期、昌平線一期、亦庄線、房山線、大興線開始運營
2011年8號線二期、9號線南段、15號線一期東段開始運營
2012年6號線一期、8號線二期南段、9號線北段、10號線二期開始運營
2013年10號線二期剩餘部分、14號線西段、8號線二期剩餘部分開始運營
2014年6號線二期、7號線二期、15號線一期3段開始運營
2015年昌平線二期、地鐵14號線中段開始運營
2016年16號線北段、14號線北段開始運營
2017年磁懸浮地鐵s1線、地鐵燕房線、有軌電車西郊線開始運營
2018年6號線西線、8號線三期、四期開始運營
8. 1988年北京地鐵一號線是什麼樣的
好像是只有藍白相間的那種車體,方方正正的,偶小時候做地鐵上幼兒園~ 從環線換到1號線~ 那時候,地鐵1號線還只到復興門。西單往東那邊根本沒有~
9. 北京地鐵到底擠成什麼樣子了
我的親身經歷:早上在大望路(加上始發站的第二或第三站)在站台上等車時,就會看到每個車廂都是滿滿當當的,車門一打開,只有上的,沒有下的。上的人只有那些一開始占據了有利地形的少數人能夠擠上第一趟,上去了也是轉身不得,什麼姿勢就那麼保持著吧。
在西直門地鐵站,遇到早高峰的時候,換乘是一件非常考驗人的耐心的事情:除了車廂門,會很快被人流簇擁著上台階,但速度是極慢的。出站口的電梯很長,站到電梯上往下望,你一定不會不感嘆北京的人真多!
10. 北京的城鐵和地鐵有什麼區別
城鐵和地鐵其實一樣!地鐵不一定在地下,八通線過了四惠就上地面了,仍是地鐵的一部分;而城鐵13號線東直門到柳芳是在地下,好象過了北苑還有一段也是在地下,不過很短。城鐵和地鐵軌道都是一樣的,機車也可以互通,就北京而言,地鐵由於大部分在地下,而且主要都在城區行駛;而城鐵主要是在城區地外行駛,我想,當初之所以用「城鐵」這個詞,可能是考慮到「城鐵」是溝通城區與郊區的城市鐵路吧。 現在地鐵的含義主要是依據輸送旅客的能力來定義的,一般單向斷面客流量在3~6萬人每小時的就是地鐵。少一點的就是輕軌。
在有的地方地鐵叫做MTS(Mass Transi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