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都有哪些皇家陵園開放
擴展閱讀
中通上海寄義烏多久 2025-07-16 04:45:56
深圳哪個醫院看婦科好 2025-07-16 04:38:44

北京都有哪些皇家陵園開放

發布時間: 2022-08-26 07:07:19

① 北京周邊那個陵園比較好

北京周邊區域有很多墓地,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清東陵萬佛園、靈山寶塔陵園、中華永久陵園、華龍皇家陵園、涿州萬佛園公墓、涿州卧龍公墓等等,

清東陵萬佛園
清東陵萬佛園是國家民政部、國家文物局批準的、香港宣威集團與遵化市吉安園林陵園公司合作建立的合法經營性公墓。陵園於2004年分別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同年,清東陵萬佛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國內第一家擁有AAAA級頭銜的花園式陵園。

② 清代皇家陵寢

大清皇陵,清入關以後,十個皇帝,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皇帝都分別在河北遵化市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由於兩個陵園各距北京市區東、西一百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另外,在今遼寧新賓和沈陽尚有三處陵寢,統稱「關外三陵」。關外陵寢埋葬的都是清入關以前的皇帝及其後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後。在這些陵寢旁也建有許多陪葬墓。由於都是始建於入關之前,年代較早,所以頗具特色,對於研究清初 歷史 彌足珍貴。

關外三陵

又稱盛京三陵,指遼寧省清福陵(東陵)、昭陵(北陵)、永陵三陵。為世界文化遺產,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永陵 :在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西四十里永陵鎮西北啟運山南麓,為清帝先世祖陵,關外三陵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初名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名永陵。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遠祖孟特木、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的陵寢。

福陵 :又稱東陵。在今遼寧沈陽城東二十里天柱山,系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辟為東陵公園。

昭陵 :又稱北陵。在今遼寧沈陽城北郊。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始建於後金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竣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辟為北陵公園。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京陵 : 在今遼寧遼陽市東北十里,太子河東之東京陵鄉。因在東京城旁,故名東京陵。《清太祖實錄》: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上以遼陽既定,建都東京,努爾哈赤諭令移景祖、顯祖、孝慈皇後及皇妃、皇伯父、皇弟、皇子諸陵墓於東京。……至東京城東北四里之楊魯山,預建寢殿,以安葬焉」。順治十一年(1654年),又將其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墓遷回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西永陵鎮老城村)。努爾哈赤的胞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從弟祜爾哈齊,長子褚英及穆爾哈齊之子大爾差等人之墓仍在此。此陵是清初關外諸陵中規模最小的,僅建有繚牆、山門、亭等建築。

清東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是清廷定都北京後在京東的皇室陵墓群,因稱東陵。有孝陵(順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豐)、惠陵(同治) 五座帝陵以及慈禧等後妃、公主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體系完整的皇室陵寢。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西陵 :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陵區大紅門外東側。是太宗皇太極孝庄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孝庄原是太宗之妃,在順、康兩朝參預政事多年,是清初頗有政績和影響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卒,棺槨停放在東陵暫安殿內三十多年。雍正二年(1724年)才將暫安殿擴建為昭西陵,次年葬入地宮。太宗皇太極的昭陵遠在千里之外的盛京(今沈陽)北陵,為了表明屬於昭陵系統,將陵寢建於東陵牆外,並定名為昭西陵。

孝陵 :清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陵寢。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昌瑞山主峰南麓。

孝東陵 :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孝陵東一里。是順治帝孝惠皇後及諸妃的陵寢。

景陵 : 清聖祖康熙帝玄燁之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中孝陵之東。

景貴妃園寢 : 俗稱 「 雙妃園寢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景陵東偏南。是聖祖康熙帝的貴妃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的園寢。

景妃園寢 : 景陵妃園寢是 康熙皇帝 諸妃的園寢,位於景陵迤東里許,始建於 康熙 二十年,初稱慧妃寢(因為 慧妃 首個葬入)、妃衙門,雍正五年尊為妃園寢。園內安葬了貴妃一位、妃十一位、嬪八位、貴人十位、常在八位、答應十位,共四十八位嬪妃,及皇子(皇十八子胤衸)一位,均各劵。

裕陵 : 在河北省遵化市清東陵內。是清乾隆帝陵寢。始建於乾隆八年(1743年),歷時數十年。陵南為重檐九脊的聖德神功碑樓,樓四角各豎華表,高十餘米。石雕麒麟、獅子、馬、象、文臣武將等共八對翁仲,分列神道兩側,往北依次為牌樓、神道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等建築,與各帝陵相同。地宮進深54米,落空面積372平方米,全部石構拱券式。內有明券、穿券、金券,各為長方形,使地宮成「主」字形狀。金券有石制寶床,中央是乾隆帝的棺柩,旁為二皇後、三貴妃靈柩。明券頂浮雕「五方佛」,穿券兩壁雕「五供」。金券東西壁雕佛像和八寶圖案,經文用梵(古印度字)蕃(藏文)兩種文字陰刻,達3萬余字。建築之壯美、工藝之精湛皆居清陵之冠。今開放供遊人參觀。

裕妃園寢 :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裕陵西側。是高宗乾隆皇帝部分後妃的葬地。葬有皇後、皇貴妃等三十六人。被貶的皇後烏喇那拉氏和容妃(即香妃)均葬於此。

定陵 : 清文宗咸豐帝奕詝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中裕陵西三里。

定東陵 :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定陵之東。是咸豐帝的孝貞慈安皇後鈕祜祿氏和孝欽慈禧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寢。其中,慈安皇後陵寢位於普祥峪,慈禧皇後陵寢位於普陀峪。慈禧陵的隆恩殿最為富麗豪華,是清代陵寢中絕無僅有的。1928年軍閥孫殿英炸陵開棺,將隨葬寶物洗劫一空。

定妃園寢 :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定陵與定東陵之間的順水峪。是文宗咸豐帝妃嬪的葬地。

惠陵 : 清穆宗同治帝載淳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中景陵東南雙山峪。

惠妃園寢 :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惠陵之西。是穆宗同治帝四個貴妃的陵寢。

端憫固倫公主園寢 : 端憫固倫公主 園寢位於 清東陵 陵區東南,風水牆外,許家峪村西,該園寢建於 道光 元年(1821年)。監修大臣為東陵內務府郎中慶玉,該園寢是清東陵唯一一座公主園寢。該園寢坐北朝南,其建築由南到北依次是:東西廂房、 東西值班房 、大門、享殿、園寢門、寶頂(四座),環以圍牆。四座寶頂由西往東依次為:二公主、 端憫固倫公主 、順和郡王奕納、 慧質郡王奕繼 。

清西陵

在今河北易縣西三十里永寧山下,是繼清東陵之後在京城附近修建的另一皇室陵墓群。雍正八年(1730年)選定易州(今易縣)永寧山下太平峪為陵址,翌年興建泰陵。乾隆朝詔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間在上述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墓遂有東西陵之分。西陵有泰陵(雍正)、昌陵(嘉慶)、慕陵(道光)、崇陵(光緒)四帝陵及後妃、王公、公主陵寢等。泰陵是西陵的中心,其餘諸陵分別在東西兩側,建築形制除慕陵、崇陵無聖德神功碑、石像生、石雕等外,大體相同,唯慕陵無明樓、寶城等建築,形制特殊。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陵 : 清世宗雍正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清西陵。

泰東陵 : 在今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清西陵之泰陵東北三里。是高宗生母孝聖皇後鈕祜祿氏的陵寢。

泰妃園寢 : 泰陵妃園寢建於1730—1737年,與 泰陵 同時興建。園寢內按地位尊卑,埋葬著雍正皇帝的21位 妃嬪 。泰陵妃園寢最南端為單孔石拱橋一座。單孔石拱橋北東西廂房,布瓦硬山頂,面闊三間,前出廊。東西廂房北為東西班房,面闊僅兩間。東西班房北為宮門。

昌陵 : 清仁宗嘉慶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清西陵內。

昌西陵 : 在今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清西陵中昌陵西五里。是嘉慶帝的孝和皇後鈕祜祿氏的陵寢。

昌皇貴妃園寢 : 位於昌陵西南,與昌西陵之間。葬有 嘉慶帝 之 恭順皇貴妃 、晉妃、 華妃 、 恕妃 、 庄妃 及其他嬪、貴人等十七人。有琉璃花門一座,廣一丈八尺、縱九尺,檐高一丈一尺三寸。前正中享殿一座,廣六丈、縱三丈四尺,檐高一丈三尺。東有燎爐一座,廣九尺六寸、縱六尺八寸、高七尺三寸。南有大門三,廣三丈八尺四寸、縱二丈,檐高一丈一尺五寸。門外設左右班房,東西廂各三間,廣三丈一尺、縱一丈七尺,檐高九尺。前有一洞石橋一座。圍牆周長一百四十五丈四尺、高一丈二尺。

慕陵 : 清宣宗道光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清西陵內。

慕東陵 : 在今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清西陵中慕陵的東北方。是道光帝的孝靜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和妃嬪等人的陵寢。

崇陵 : 清德宗光緒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

崇妃園寢 : 在今河北易縣西清西陵內崇陵東一里。是光緒帝的貴妃珍妃和瑾妃的園寢。崇陵和崇妃園寢在1938年均被盜掘。

懷王園寢 : 始建於 雍正 十三年底,於 乾隆 三年底建成。是清朝雍正帝第八子福惠墓。懷王園寢,坐北朝南,大門一座, 單檐歇山頂 ,綠琉璃瓦蓋頂,面闊三間,一斗二升夾麻葉頭斗拱,門前連三四級踏跺。門前為月台,月台前為磚檣礤,兩側無抄手踏跺。享堂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綠琉璃瓦頂,三硒斗拱。殿前為月台,月台前為四級踏跺。享堂後有園寢門三座,中門有門樓、月台,兩腳門為隨牆門。門前踏跺均為四級。院內無寶頂,也無隆起的土丘,但能看到夯土和條石。圍牆牆頂為綠琉璃瓦,園寢前後兩進院落,平面呈前方後圓。

慧安、慧愍公主園寢 :嘉慶帝的第五女慧安和碩公主、第九女慧愍固倫公主,幼年早逝,死後埋葬在清西陵境內,墳墓叫做「公主園寢」。公主園寢於嘉慶八年(1803年)興建。它是清西陵境內惟一的公主園寢。

阿哥園寢 : 三阿哥 弘時 的陵墓即 清西陵 阿哥園寢,與 端親王園寢 相鄰,里邊埋葬著 雍正皇帝 的第三子弘時及其兒子永坤。阿哥園寢原有石平橋,廂房,宮門,享殿,園寢門等建築。阿哥園寢灰瓦灰頂,其建制規格低於親王。原僅存一門,宮門和享殿為近年重修。宮門的南面是三孔石平橋。

端親王園寢 : 端親王園寢位於 泰陵 東6公里的張各庄村,園寢內葬世宗 雍正皇帝 的長子和碩端親王 弘暉 和他早夭的三個弟弟:第二子弘昀、第七子 弘昐 、第八子福宜。這里雖然只埋葬著4個沒有長大成人的皇子,但它嚴格按照王爺園寢的規制修建,整座園寢佔地0.4公頃。

溥儀墓

末代皇帝 溥儀 於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 八寶山 。於1995年遷葬到 清西陵 的 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墓距離光緒皇帝的 崇陵 後圍牆僅200米。當時,清西陵的工作人員找到溥儀最後一任妻子 李淑賢 並說服她,於1995年將溥儀的墓葬遷到了 清西陵 。清西陵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溥儀墓葬遷入清西陵,一是因為溥儀登基之初,就確定此地為他的陵墓,此外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縣經濟條件差,這樣可以帶動當地 旅遊 業 的發展。

③ 北京最知名的三個陵園是哪三個

北京最知名的三個陵園是長陵,定陵西陵,這三個最有名,統稱是十三陵。

④ 北京都有哪些陵園墓地

目前北京市周邊有33家合法公墓,他們分別是:

北京公墓_北京公墓大全_北京及周邊公墓價格|地址|電話

第一部分:京屬公墓

■八寶山革命公墓

地址:石景山路9號

路線:地鐵1號線、337路、389路、747路、728路等。

特色:在明代護國寺基礎上改建,分兩部分,殿堂改建為骨灰堂,朱德、董必武、彭德懷等的骨灰安放在最後一進的大殿內。寺院四周是墓葬區,1950年任弼時去世後葬此,瞿秋白的靈柩後也遷葬於此。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國際友人逝世後也在此安息。

■八寶山人民公墓

地址:石景山區八寶山

路線:地鐵、337路、389路、747路、728路等八寶山站。

特色:建於八寶山西側山坡上,公墓內有骨灰墓、骨灰牆、骨灰塔,埋放安置骨灰近6萬份,目前墓區容量已近於飽和。

■萬安公墓

地址:海淀區香山萬安里1號

路線:360、331、737路

特色:始創於1930年,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現代公墓之一,內建有李大釗烈士陵園、骨灰堂、骨灰亭廊及分區管理之墓地。朱自清、沈醉、啟功等一大批歷史名人都在此安葬。

■福田公墓

地址:香山南路福田

路線:318路、347路、489路、運通101等北京射擊場站向東500米。

特色:始建於1930年,墓區種植各種果樹,有「百畝果園」的美譽。安葬在這里的社會名流人士有:溥儀先父——愛新覺羅·載灃,郝壽臣、楊寶森等梨園名流,以及現代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等。

■西靜園公墓

地址:海淀區福緣門85號

路線:332、331、375、732路等

特色:原是1935年張學良將軍捐資建起的「東北義園」。1992年更名為西靜園公墓,1998年建成仿古式骨灰牆80延長米,可安放骨灰千餘份。

■金山陵園

地址:香山南路正黃旗18號

路線:360路、318路、630路、714路等紅旗村站。

特色:陵園依山而建,坐落於燕京八景「西山睛雪」、「香山紅葉」風景區內,與「碧雲寺」、「卧佛寺」比鄰。墓碑種類繁多,雕刻精美,稱之北京碑刻博物館。

■溫泉墓園

地址:溫泉鄉溫泉大隊北坡

路線:346路、633路、651路等溫泉村站。

特色:坐落在面朝京西名山「三炷香」,背依青山綠水的「顯龍山」半腰,京密引水渠環山腳而過。趙麗蓉、高楓等名人在此安葬。

■外僑公墓

地址:朝陽區酒仙橋七棵樹村

路線:424路、494路將台窪站

特色:原是用於安葬外國僑民的墓園,後對社會開放,並改造建設了歐式骨灰廊,可安放骨灰3000份。

■太子峪陵園

地址:長辛店鄉太子峪楊家墳村

路線:329路、661路。

特色:位於永定河畔,是規模最大、安葬骨灰數量最多的陵園之一,東與「盧溝曉月」、宛平古城相鄰,園內分低、中、高檔30餘種墓穴。

■通惠陵園

地址:通州區宋庄鄉師姑庄村

路線:宣武門教堂南側公交總站、東大橋350路總站、崇文門111總站、光明樓華普商場門前乘公交掃墓專線或陵園班車。

特色:位於京杭大運河的入京門戶通惠河畔,園中的長思閣集立體安葬和雄偉的建築於一體。

■八達嶺人民公墓

地址:延慶縣八達嶺里炮村

路線:老山骨灰堂西側、德勝門箭樓東側、前門東25號院乘掃墓專線班車。

特色:坐落於南倚燕山山脈,北對媯川盆地,東望八達嶺城關,西眺官廳水庫的上風上水之地。墓區環境優雅,庄嚴肅穆,緊鄰里炮紅蘋果民俗度假村,在安葬祭掃親人的同時還可享受到田園風光。

■朝陽陵園

地址:朝陽樓梓庄鄉黎各庄村

路線:639路、306路公交車至黎各庄(朝陽陵園)向南200米。

特色:中西合璧的公園式建築,園內古今建築相映,松柏鮮花環抱,亭台樓閣點綴其間,特型墓、各式碑亭在滿目翠綠的草坪襯托下,肅穆而寧靜。

■長青園骨灰林基地

地址:朝陽黑庄戶鄉大魯店村

路線:348路、397路大魯店東街站。

特色:是具有現代藝術風情的花園式骨灰林,以宣揚現代殯葬文化為主要內容,包括風格迥異的花園區,以及骨灰林、骨灰廊、骨灰「別墅」等多種形式。

■天慈墓園

地址:大興區黃村鎮北磁村

路線:937支1路磁各庄橋北行

特色:坐落於中軸線南端大興黃村衛星城以東4公里處的鳳河北岸,乾隆皇帝曾在此處修建團河行宮,墓區果木繁盛,碧桃百畝。

■寶雲嶺墓園

地址:密雲穆家峪鎮大石嶺村

路線:東直門乘980路、970路至密雲公共汽車總站,下車後與墓園聯系有專車接送。

特色:緊鄰密雲水庫,墓園坐北朝南,三面環山,墓區鳥語花香,景緻賞心悅目。

■萬佛華僑陵園

地址:門頭溝區永定鎮

路線:931路華僑陵園站

特色:坐落於京西旅遊風景區,毗鄰潭柘寺、戒台寺、西峰寺等文化盛景,是集親人安葬紀念、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等為一體的園林式墓園。

第二部分:區縣公墓

■長安園骨灰林

地址:海淀蘇家坨鎮台頭村19號

路線:頤和園乘346路西山農場站往北直行800米。

特色:坐落在享有京西小黃山美稱的鳳凰嶺風景區內,是經市民政局批準的首批園林式骨灰林,佔地面積246畝,園林式的建築風格和新穎的安葬形式,一改傳統墓地格局。

■思親園骨灰林

地址:豐台區花鄉潘公庄南

路線:959路、967路、692路、497路等。

特色:是經市民政局批準的永久經營性骨灰安放場所,緊鄰大葆台西漢古墓,距世界公園1公里,採用公園式花葬、植樹葬等骨灰安放形式。

■天山陵園

地址:門頭溝區軍庄鎮

路線:從蘋果園地鐵乘977路(支線)到西楊坨站。

特色:坐落在燕山山脈的青山與翠柏之中,由三條山脊環繞而成。陵園有高中低檔墓型上百種,以大理石原料為主,同時墓區分櫻花苑、紫薇苑、合歡苑、棣棠苑。

■靜安墓園

地址:房山區公主墳村

路線:971路、917路。

特色:現已建成墓葬生態區、祭奠休閑區、文化園林區等,包括傳統葬、草坪葬、塔葬、壁葬等不同安葬形式,墓園業務實行計算機管理,所有客戶資料電子存檔,24小時電子監控保障墓園安全。

■惠靈山陵園

地址:通州馬駒橋鎮東田陽村東

路線:927路陵園路口南行200米。

特色:提供骨灰安放、骨灰深葬、骨灰植樹墓製作以及喪葬用品服務。

■天堂公墓

地址:大興區殯儀館正東1公里

路線:937路、937支2路、943路。

特色:可容納骨灰10萬余份,有墓葬、樹葬、鮮花草坪葬以及骨灰牆等多種喪葬方式。

■潮白陵園

地址:順義區潮白河大橋東側

路線:924路、918路、915路、923路等。

特色:地處潮白河畔,由十幾個單體精妙構思的建築依勢而築,與潮白烈士陵園、順義殯儀館有機結合。

■鳳凰山陵園

地址:昌平區南口鎮龍潭村北

路線:919路公交車至昌平南口站,換乘昌平12路小巴。

特色:正東毗鄰明十三陵,陵園內影壁、靈堂、骨灰堂依次坐落,唐弢、李仁堂等名人在此安葬。

■佛山陵園

地址:昌平區陽坊鎮後白虎澗村北

路線:德勝門乘914路到陽坊站下車後步行30分鍾;頤和園乘346路終點下車後步行1000米。

特色:目前已容納故者兩萬余位,以其完善的服務和平民化的價位被譽為「老百姓的公墓」。陵園內的烈士墓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炎黃陵園

地址:昌平區興壽鄉桃林村北

路線:803路、949路興壽站。

特色:園林化建築群落,祭悼設施完備,中西餐廳可製作佛壽齋宴,並建有花圃。

■天壽陵園

地址:昌平區南口鎮檀峪村

路線:345快車到昌平南大街,換乘357路到南口,再換乘小11路;919路到南口換乘小11路。

特色:投資逾億元興建的永久性合法公墓,是一座特大型花園式文化陵園,墓區園林化、墓碑藝術化、葬式多樣化。

■景仰園骨灰林

地址:昌平區長陵鎮景陵溝

路線:陵園班車每周三、六、日8時30分在安定門立交橋下北側輔路發車。

特色:整座陵園地處天壽山環抱之中,南面與十三陵水庫隔山而望,墓區每周定期清掃,專業綠化隊綠化,墓碑由專業的石匠精心設計、雕刻、描金,實行購墓一對一、安放一條龍服務。

■鳳凰山陵園(懷柔)

地址:懷柔區橋梓鎮後橋梓村

路線:東直門乘916路支。

特色:佔地500畝,目前有各種檔次墓穴3000個,是懷柔區最大的經營性墓地。去年投資70萬元,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新建了燒紙

■九公山長城紀念林

地址:懷柔區渤海鎮水塘子村

路線:掃墓班車每天8時30分在安貞華聯北側的仟村商務大樓東側發車。

特色:利用12000畝山場進行陵園開發,「以樹代碑,依林而息」是陵園的重要理念。不僅有藝術墓、立碑墓等墓型,還有幾千元的小型樹葬。

■歸山陵園

地址:平谷王辛庄鄉熊爾營村

路線:東直門乘918路公交車至平谷世紀廣場下車,免費接站。

特色:坐落於平谷城北3公里燕山龍脈的歸山上,三面環山,一面望水,是平谷區境內惟一合法公墓,陵園內備有優質石材的全石料單、雙穴和多穴墓。

■八達嶺陵園

地址:延慶縣八達嶺林場

路線:德勝門乘919路至八達嶺長城站,與陵園聯系有專車接送;陵園班車每天早8時德勝門北側停車場發車。

特色:地處八達嶺長城腳下4萬畝天然林場中,是本市第一家開通每日免費班車、第一家承諾每日擦洗墓碑的陵園,並率先將心理學引入殯葬服務領域,聘請心理學專家提高人們在失去親人後克服心理難題的能力。

■長城華人懷思堂

路線:919路公交車至八達嶺下車,乘坐83路公交車至三堡村。

特色:室內大型豪華骨灰存放處,設「禮祭」、「禮俗」、「覓宗」等大廳和長廊,禮俗大廳還可存放3萬個龕位,後人可通過設靈牌、懷思盒、雕塑等安置先人

⑤ 北京必去的帝王陵墓有哪些

  • 在北京地界估計就是明十三陵了。

  • 長陵的祾恩殿是顯存最大的木構建築之一,和太和殿有一拼。值得一看。

  • 定陵地宮比較熱鬧,東陵在河北遵化,清西陵在河北易縣。東陵知名度較西陵高,主要是有老佛爺在那裡躺著,還有個盜墓的孫殿英也幫著東陵出了名。去東陵的路途多山,風景不錯。

⑥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園

明十三陵包含了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

依次為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建築歷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鍾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後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後英宗被放回,在黨羽的策劃下,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最終,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

⑦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園

十三陵包括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1.十三陵一般指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為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3.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目前只有長陵、定陵、昭陵對外開放,其它的陵園或多或少遭受了時間的摧殘,目前還在修葺中,出於對歷史文物的保護,並未對外開放。

⑧ 大陸目前開放地宮的皇陵主要有哪些

除了十三陵,秦始皇陵,清東陵,清西陵,沈陽昭陵,福陵,李治乾陵,南京的明孝陵這些著名的皇陵之外,還有如下已開放的:
陝西省境內的西漢帝陵群——
有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漢昭帝劉弗陵平陵、漢成帝劉驁延陵、漢平帝劉衎康陵、漢元帝劉奭渭陵、漢哀帝劉欣義陵、漢惠帝劉盈安陵、漢高帝劉邦長陵、漢景帝劉啟陽陵、漢文帝劉恆霸陵和漢宣帝劉詢杜陵等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分布在西安市郊和咸陽市北塬(亦稱五陵塬)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有茂陵博物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等

河南省境內的洛陽偃師東漢帝陵與洛陽邙山墓群——
東漢王朝建造了12座帝陵,其中11座分布在洛陽附近。文獻記載,漢魏洛陽故城的西北邙山地區有5座陵,故城的東南洛南地區有6座陵。洛南的6座陵分別為明帝顯節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殤帝康陵、質帝靜陵和桓帝宣陵。洛陽邙山地區為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其中東漢5座陵,分別為: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沖帝懷陵、靈帝文陵;曹魏1陵:文帝首陽陵;西晉5陵: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北魏4陵: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靜陵。帝陵周圍還密布著王公貴族、皇親國戚的陪葬墓。邙山墓葬群曾遭到嚴重破壞,目前國家文物部門正在對邙山墓葬群進行大規模的考古調查與勘測,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放有漢光武帝陵景區、洛陽古墓博物館等

河南省境內的北宋皇陵——
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舊鞏縣)西南部,北宋9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7個皇帝以及被追尊為宣祖的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於此,統稱"鞏縣八陵"。宋陵主要分布在4個區域,西村區:趙匡胤之父宣祖趙宏殷和其母杜氏合葬墓永安陵、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和太宗趙光義永熙陵;蔡庄陵區:真宗趙恆永定陵,另有高懷德、蔡京、寇準、包拯墓;孝義陵區有仁宗趙禎永昭陵、英宗趙曙永厚陵;八陵陵區:神宗趙頊永裕陵、哲宗趙熙永泰陵。鞏縣八陵歷史上曾遭到多次嚴重破壞,地面建築全部被毀,僅存石雕。今天的宋陵已成為北宋王朝惟一可追尋的紀念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夏王陵——在銀川市西約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寢,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分布著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 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世人譽為「神秘的奇跡」、「東方金字塔」。

陝西省隋文帝泰陵——大約在今天的陝西省扶風縣城附近。它南面靠近一個小村鎮,東面就是楊陵火車站。所以如果你想實地探訪一下泰陵是比較便利的。陵墓頂部是平坦的長方形,而陵冢的底部和四周已經被挖去了很多,想來是歷代盜墓者所為。陵園的建築早已經毀廢,現在地面的遺存物也已經難以找到了。按照史書的記載,這里應該建有高聳的闋樓。泰陵東南走,在不遠的陵角和陵東兩塊高地上,還有當年隋文帝廟的遺跡。今天俗稱"祭祀壇"。原祀廟的垣牆建築早已經毀掉,現在只能夠看到殘磚碎瓦了

江蘇省隋煬帝陵——在今天的江蘇省揚州市北雷塘村,清代時重修

南宋六陵——南宋九個皇帝中的六個都葬在紹興,後人稱為"攢宮"。南宋的陵園建築大體沿襲北宋,但是規模已經遠遠不如鞏縣宋陵,既沒有高崇的陵台,也沒有神道兩側製做精美的石雕,加上千百年來的破壞,現在陵區已經荒煙蔓草了。原有的諸陵只剩下幾個土墩頭和明代以後所立的碑石,刻有帝名和陵名。巍巍皇陵,如今只剩下一叢叢稀疏的古松樹,還昭示著昔日皇家的威嚴,象徵著南宋皇陵的存在。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