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外國人如何判斷是不是北京人
擴展閱讀
北京怎麼查詢風險等級 2025-07-15 16:46:37
廣州和珠海哪裡的工資高 2025-07-15 16:46:36

外國人如何判斷是不是北京人

發布時間: 2022-08-27 02:55:27

1. 北京人和外地人,都有哪方面的不同

語言不同這是肯定的,北京話雖然和其他方言比比較像普通話,但是其中很多話的用法和音調有區別,在罵人的時候尤其明顯。比較有特點的是「丫」的使用,可以用作第二人稱「你丫怎麼這樣啊?」,或者第三人稱「丫怎麼這樣啊?」(他怎麼這樣啊的意思)。其他地方貌似不這樣說

其他東西就只能泛泛的說了,只能說大多數北京人……
很多北京人講究「范兒」,幹甚麼、玩什麼都要有什麼「范兒」,不像很多地方的人經常覺得玩甚麼不用搞得那麼專業,隨便弄弄就好。

對了,有個FLASH說的不錯,可以看看
http://www..com/s?cl=3&wd=%D3%D0%D2%BB%CB%B5%B6%FE%20%B1%B1%BE%A9

2. 什麼時候發現北京人

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又稱「中國猿人北京種」,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遺存於1927年在中國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

1921年,當時任中國政府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調查。來到龍骨山時,他說:"有一種預感,我們祖先的遺骨就躺在這里。"之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丹斯基果然在此發現了兩顆猿人牙齒。

1929年,中國年輕的地質工作者裴文中和他的夥伴在龍骨山主洞附近的一個小洞中發現了一顆完整的猿人頭骨,從而證實了安特生的預言。

(2)外國人如何判斷是不是北京人擴展閱讀:

談及「北京人」的發現,這里需要提到一個人安特生。他拉開了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掘的大幕,他被稱為「仰韶文化之父」,也是他,改變了中國近代考古的面貌。

1918年2月的一天,安特生偶遇著名化學家麥雷·吉布。從麥雷·吉布那裡,安特生看到一些包在紅色黏土中的碎骨片,這些碎骨片可不是普通的骨片,而是從周口店附近叫作雞骨山的地方挖掘到的。

安特生對此很感謝興趣,很快開始了雞骨山探險之旅。在那裡,安特生進行了小規模的發掘,發現了兩個種的嚼齒類和一個種的食肉類動物化石。

1921年,又一名與「北京人」的發現有很大關系的外國人來到了中國,他就是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當時,師丹斯基打算和安特生合作,在中國從事三趾馬動物群化石的發掘和研究。

師丹斯基到了北京以後,安特生就安排他去周口店發掘雞骨山。這位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北京人」發現之旅。

經過兩三年的試掘,安特生和師丹斯基收獲並不大,只是在1921年發現了一枚「可疑」的牙齒,然而他們尚不能確定那是否是人類的牙齒。

直到1926年,幸運之神才向他們招手,安特生在烏普薩拉古生物研究所整理標本時,從周口店的化石中辨認出一顆明確的人類牙齒,之後那枚「可疑」的牙齒也隨之得到了確認,那的確是一枚人類的牙齒。

這一發現在中國考古史上是非常重大的成就,在國際上一經公布後,就像一枚重磅炸彈震撼了當時的學術界。因為在那個時候,不僅在中國,即便在整個亞洲大陸,都沒有發現這樣古老的人類化石。

因此,安特生可以說是「北京人」的重要發現者之一,是他拉開了周口店遺址發現、發掘的序幕,為中國考古史掀開了新的篇章。

3. 外國人的國籍如何確認

取得國籍主要有出生和入籍兩種方式。因出生而取得國籍,國際上有血統制和出生地制兩種原則。採取出生地制的國家,不問父母的國籍,孩子出生在本國即取得本國國籍。採用血統原則的國家,則不管出生地如何,孩子的國籍必須隨父母雙方或一方的國籍。因各國規定不同,取得國籍的標准也不一樣。
【法律依據】
《國籍法》第五條,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4. 老外總是弄不清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那快速辨別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方法有哪些呢

看腳趾

看腳趾,一般中國人的腳趾五指並攏,而日本人的腳趾,在大母腳趾和而母腳趾之間有一條很大很開的縫隙。因為他們長年穿木屐鞋的原因。

5. 「北京人」外地人

北京作為首都,如果沒有外地人的貢獻和建設。它現在應該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所以,北京是屬於全國人民的。北京人都懂得這些道理的話,也就沒有瞧不起外地人的理由了。因此,瞧不起外地人的北京人,只不過是一批無知的,自以為是的,素質就極差的人。小子chunan1834,我看你就是以上的這種人,而且患有嚴重的口臭。自從建國以來,全國的財政收入大部分都給北京佔去了。這難道不是全國人民的貢獻和支持。非得到你們北京來打工,才是你認為的貢獻和建設,簡直是笑話。小子,真是狗眼看人低。回家好好學點禮貌知識,別再給廣大的北京人丟人。

6. 在迪拜怎麼辨別一個外國人到底是不是當地人

如果在迪拜想要辨別一個外國人是不是當地人,那麼你可以先看他的外貌、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都不太一樣,所以不過地方的人在外貌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如果你覺得那個人跟自己的外貌很多地方都是不相似的話,那在很大程度上你們兩個就不是同一個地方的人。

而且,穿著打扮上也有一些差別。雖然說有一些外地人到了迪拜,也會穿迪拜的特色服裝。但是畢竟他們是屬於外來人口,因而即使服裝上並沒有什麼差異,不過也是能夠看出差別的。

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是別的區域的人很難模仿的,我們可以根據他說的話判斷他到底是不是當地人。因此,倘若那個人說著一口很流利地道的迪拜話語,那麼他應該就是本地人了,因為外地人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捕捉到語言的精髓所在的。

7. 中國人類是北京人進化的,外國人類又是怎麼來的

元謀人 我國目前已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跡三四百處,遍布祖國25個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元謀人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首先發現兩枚牙齒,以後在同一地層又發現石器和炭屑,證明他們是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為170±10萬年意思為一百七十萬年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發現的元謀人的兩顆牙齒,一為左上內側門齒,一為右上內側門齒,同屬於一個成年個體,可能是一青年男性。根據學者們研究判斷,元謀人牙齒的特徵,近似於現代蒙古人種。 南方古猿和從猿到人的轉變 現代人類學研究表明:現代猿類和現代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猿。古人類學家們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已發現的有埃及猿、森林古猿和臘瑪古猿等,大約生活於距今3500萬~1000萬年之間。這些古猿大小如貓,均棲息和攀援於林間,與人相去甚遠。前兩種屬於早期古猿,臘瑪古猿屬晚期古猿,是1932年在印度發現的。學者原先以為這類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後來卻發現其頜骨呈V字形而不是弧形,這種性狀與其他古猿差不多,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之處,因而確定它仍然屬於猿科而非人科。大約在一二千萬年前,由於氣候等自然環境的變化,有些熱帶和亞熱帶森林逐漸稀疏,一部分古猿不得不成群地從樹上下到林間草地上生活。他們用前肢抓握樹枝,採集樹上的果實,挖掘地下的植物塊根,有時候它們也用石塊投擲野獸,並用後肢支撐身體。久而久之,古猿在這種萌芽狀態的勞動中,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進化,前後肢日益分化,前肢不再支撐身體和行走,變成專門用作勞動和抓握的器官,演變成手和臂;而後肢也逐漸喪失了抓握的功能,成了支撐身體和行走的器官,成了腿和腳。這樣,漸漸地,他們開始能夠直立行走,由此邁出了從猿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人類學家幾乎都同意,兩足行走成為區分人和猿的重要標志。由於兩足行走的形成不僅是一種重大的生物學上的改變,而且也是一種重大的適應性改變,它使上肢解放出來,以致有一天能用來操縱工具,因而具有進化的巨大潛能。例如,從生理上來說,直立使脊柱逐漸發展成S形彎曲,上半身的重心向後移、全身的重心向下移,保證了行走和活動的穩定性;直立使胸廓向兩側發展,胸腔擴大,使上肢的活動更加自如;直立也使得喉頭的聲道角變小,促使發音器官出現很大的進化;直立還使頭顱托置於脊柱上,促進腦的發育。所以所有兩足行走的猿都是「人」,根據這個標准,世界大多數人類學家都承認目前已知的人科的最早成員是南方古猿。1924年,學者們首次在南非的湯恩發現了南方古猿化石,以後在南非和東非各地均有發現,代表不同物種的個體標本至少有1 000個,其生活的年代大約在400萬到100萬年前。湯恩古猿的化石標本,包括一個小孩的不完整頭骨,即部分顱骨、面骨、下頜骨和腦殼。據研究,湯恩古猿小孩的頭骨仍有許多類似猿的性狀,如較小的腦子和向前突出的上、下頜骨;但它也具有一些人類的性狀,其上、下頜骨不如猿那麼向前突出,頰齒咬合面平,犬齒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枕骨大孔的位置。枕骨大孔是頭骨基底的開口,脊髓就是通過此孔進入脊柱的。在猿類,此孔在顱底相對靠後位置,而在人類則接近顱底中央,因為當人兩足行走時頭平衡於脊柱的中央,猿則不行。湯恩的南方古猿小孩的枕骨大孔位於中央,說明此小孩是兩足行走的。既然已能直立行走,其上肢就已被解放出來,因此他應能使用工具。但南方古猿的情況很復雜,一般認為可以把它們劃分成四個種:非洲種、粗壯種、鮑氏種和阿法種。其中非洲種、粗壯種和鮑氏種都於200萬~100萬年前滅絕,只有南方阿法種才能稱為人科的最早成員。南方的阿法種因為是20世紀70年代發現於衣索比亞阿法地區而得名,這個種的較早的一些化石經鉀—氬法測定為410萬~390萬年前之間,較晚的生活於375萬~300萬年前的一具古猿化石非常完整,但身高僅0.29米,年齡大約為19~21歲,因為是女性而被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稱為「露西」,本書中所選的南方古猿遺址正是「露西」的出土地。她身體結構極為像猿,臂長而腿短,腦容量大約400毫升,但盆骨似人而非猿,特別是股骨和膝關節吻合處有偏斜度,而不是猿的成直角的膝關節,說明她已能像人那樣直立行走。與此同時,在坦尚尼亞萊托利,發現了由兩人踩出的腳印,腳印大小分別為21.5和18.5厘米,兩腳跨度分別為47.2和38.7厘米,被認為是一男一女行走時留下的,其年代在距今380萬~360萬年之間,間接印證了上面的推測。但在以「露西」為代表的南方古猿阿法種生活的范圍內,至今沒有找到人工石器遺物,且其前庭器官的半規管狀態表明,南方古猿的行為方式還兼有兩足行走和棲息於樹上的四肢爬行的特點,因而只能說這一物種還處於從猿到人的過渡期。 早期猿人 人類學家根據猿向人演變過程中,體質的變化,把人類的早期時代分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個發展階段。從1964年起,人類學家就在坦尚尼亞的奧都威峽谷和肯亞的圖爾卡納湖畔,先後多次發現了大批石器和古人類化石並存的遺跡。它表明大約在250萬年前東非古人類已能製造工具而不僅是使用工具,因而進化到一個新的階段即「能人」(意思是有技能的人)階段,人類學家們把它們分別命名為肯亞1470號人和坦尚尼亞「能人」,同時,也把同一階段的人統稱為「能人」。在坦尚尼亞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塊長約2.5厘米的石片,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工具,這個時期發現的石器還包括大量砍砸器、刮削器及各種多邊器,顯微觀察發現這些石片上有多種不同的擦痕,可能是割肉、砍樹、割草時留下的。那麼,製造工具在從猿到人的進化中意義何在?有人曾對黑猩猩進行教其製造石片的試驗,發現它在製造石片時「表現出創新的思維」,但卻不能重復最早的工具製造者曾經利用過的系統打石片技術,說明最早的工具製造者具有超過黑猩猩的認識能力。因為為了有效地進行工作,打制石片必須選擇一塊形狀合適的石頭,從正確的角度進行打擊,且打擊動作本身需要多次實踐,這就需要工具製造者有較高的心智能力。所以,生活於250萬年前的「能人」,其腦子大約比猿腦大50%。能人應是人屬的最早成員,但人類學家在研究了大量能人的標本後發現,並不是所有能人都完全用兩足行走,有的更多地依賴於兩足行走,而有的則較少地依賴於兩足行走,所以,有些學者認為,能人還不能算是完全形成的人。由於早期猿人化石都是出現於非洲,因此,有人認為人類的祖先可能來自非洲。 爪哇人、北京人 爪哇人和北京人都是晚期猿人。隨著人類體質的進一步發展,大約在150萬年前至50萬年前,能人便已演化為「直立人」即晚期猿人,其主要特點是完全用兩足行走。直立人有兩個著名代表:一是「爪哇人」,1891年由荷蘭醫生尤金·杜布瓦發現於中爪哇附近,是一個類似猿的人類頭骨;本課所選的《爪哇人頭像》是一幅復原圖。二是周口店的「北京人」,從1928年起由加拿大解剖學家D.布萊克和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先後發現於周口店一洞穴中,是一顆人類的牙齒和頭蓋骨。此後,這類晚期猿人化石,也相繼發現於肯亞的圖卡納湖東岸,以及亞、非、歐許多地方。「手斧」是晚期猿人文化的代表作品,可以說是製造工具的工具,為了製造它,石器製造者心中應有一個想製造的石器的形狀,有意識地將這種形狀施加於他們利用的原材料上。因此,晚期猿人在思維和語言上比能人均大為進步,因為技術的繼承是離不開教育的。所以爪哇人的腦容量約為900毫升,北京人的腦容量平均為1 043毫升,大大超過南方古猿和早期猿人。除了手斧而外,晚期猿人進化發展的另一大突破是火的使用,它首先發現於周口店北京猿人居住的山頂洞。由於有了火,人類不僅可以禦寒,而且可以煮食、自衛和狩獵。所以,在晚期猿人形成後,不僅人類的分布區域擴大到亞、非、歐各洲,而且人類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食物的來源也更豐富多樣了。但無論是「爪哇猿人」還是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都還兼有猿和人的兩重性,並未完全脫離動物的范疇,食人習慣的保留,實行「族內婚」制,就是其重要表現。因此,人類學家也把晚期猿人稱為「直立猿人」。這一階段的猿人還有在德國海德堡發現的「海德堡人」。 尼安德特人、丁村人和克羅馬農人 尼安德特人、丁村人和克羅馬農人都屬於早期智人,過去也曾經稱為古人。大約20萬至10萬年前,人類的進化達到新的水平。在這一階段,人類的腦容量已經達到1 400~1 500毫升左右,與現代人相差無幾,因而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把這一階段的人類稱為「智人」。智人的早期代表是1856年發現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尼安德特人,其腦容量為1 400毫升,而晚期代表則是1868年發現於法國維澤爾河流域的克羅馬農人,其腦容量已增加到1 600毫升。考古資料表明,此時人類不僅能製造工具,而且工具的專業化更為明顯,並且有了地區性差異,如莫斯特文化中的標槍頭是專門用作投擲的,還有用處不同的單邊刮削器、鋸齒狀石片和尖狀器等等。此外,在智人階段,原始群開始向人類社會過渡。格林·艾薩克1977年在主持庫彼·弗拉50號地點的發掘時就注意到,該地點內一塊約200平方米的地面就有1 405件石器和2 100塊獸骨,較該地點內其餘居住區域密集10倍以上,說明當時能人已經集中和長期居住於此,該地因而被稱為「家庭基地」。考古學家在發掘法國尼斯附近特拉阿馬一個30萬年前的遺址時,發現了一系列橢圓形的由中柱支撐的棚屋,一些棚屋中有火塘,周圍有大量野牛、牡鹿和其他動物的骨骼,說明它是原始人的一個季節性營地,由同一個狩獵採集群體占據。而在各地尼安德特人遺址中,也發現了臨時由帳篷組成的營地,以及大量單人和合葬的墓地,同時還發現一個排列著石頭的長方形淺坑中至少包含著20個洞熊的頭骨,旁邊還有一具完整的熊骨架的遺址。所有這些都表明,在智人中已有了氏族生活和制度的萌芽,而崇拜不同對象的宗教已開始成為氏族存在的精神紐帶。現代智人、氏族制度和圖騰是三位一體同時發生的,尼安德特人中氏族制萌芽的事實表明,人類的進化已達到智人的邊緣。而我們知道,在克羅馬農人遺址中,不僅腦容量達到1 600毫升水平,而且在體質結構上與現代人無異,還發現了很高水準的洞穴壁畫。他們已是完全形成的人,是無疑的了。中國的丁村人也屬於早期智人。丁村人遺址發現於1954年,位於山西省襄汾縣的丁村及其周圍地區,由著名古人類學家、北京人的發現者之一賈蘭坡院士主持發掘。丁村人遺址共發現了三枚古人類牙齒化石,據研究可能是出自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石器,共有兩千多件,其中只有不到7%的石器有人工加工的痕跡。石器種類很多,有手斧、石球和砍斫器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種三梭大尖狀器,後被考古學界稱為「丁村尖狀器」。 山頂洞人 中國的山頂洞人是晚期智人的主要代表。猿人向人類演變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晚期智人階段,這時,猿人的各方面特徵已經基本上接近於現代人。晚期智人主要代表有生活在三四萬年前的法國克羅馬農人和生活在距今大約兩萬年前的中國山頂洞人。前者發現於法國多爾多涅省的克羅馬山洞,後者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山頂洞人遺址發現於1930年,位置正好在北京人遺址的頂部,該遺址於1933~1934年由著名考古學家斐文中先生主持進行發掘。山頂洞遺址分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部分。洞口面北,高約4米,洞口下部寬大約5米。進得洞去,會發現洞的東部有一個南北寬約8米,東西長約14米的地方,稱為上室。上室的地面上有一堆灰燼,底部的石鍾乳層面和洞壁的一部分有被燒過的痕跡,很顯然,這里是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考古學家們在上室的地面土層中發現了嬰兒的頭骨碎片、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的石器。洞的西部比較低,稱為下室,人們在這里發現了三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軀干骨,人骨的周圍有一些赤鐵礦的粉末以及一些隨葬品,這里是墓地。在下室的深處,有一條南北長3米、東西寬大約只有1米的裂隙,這就是下窨,這里有許多完整的動物骨架。山頂洞的人類化古代代表8個人,從頭骨縫的癒合程度和牙齒的生長情況來看,這8個人中有5個成年人,其中有男有女以及老人,1個十幾歲的少年,1個5歲的兒童和1個嬰兒。山頂洞人的體質已經有很大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經達到1 300~1 500毫升。本課教材中選用了一幅山頂洞的頭像復原圖。山頂洞人的體格特徵和現代人極為相似,男子身高1.74米左右,女子身高1.59米左右。根據種種特徵,古人類學家們推測,山頂洞人應該屬於原始蒙古人種,但個體之間又存在一些差別,可能是當時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人們在山頂洞遺址發現的石器工具不多,而且也不具代表性。骨角器比較多,有些是工具,骨針是發現的最有代表性的器具,針身保存完好,只有針孔處殘缺,骨針刮磨得很光滑,針孔是用小而細銳的尖狀物挖成的,這是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縫紉工具。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原始裝飾品,如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鯇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山頂洞人還知道用赤鐵礦的粉末染色,使裝飾品更加鮮艷美觀。鑽孔、磨製和染色技術都是前一時期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說明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也使生活內容更加豐富。有人認為,山頂洞人將死者埋葬在洞內,以及在屍體周圍撒上赤鐵礦粉末,意味著山頂洞人可能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此外,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動物骨化石。 人種的出現 考古發現,晚期猿人時期,亞歐大陸各地已經出現了猿人的足跡。猿人大約在5萬年前開始移民大洋洲,約2萬至1.4萬年前進入美洲。由於混血和地球各區域地理條件差別造成的巨大影響,人類經遺傳而造成的膚色、毛發、鼻唇等也極不相同,終於形成黃、白、黑三大人種,即蒙古利亞人種、歐羅巴人種和尼格羅人種。但這只是外貌特徵的差異,各人種均可通婚而在體質和智力上並無優劣之分,它說明人種的劃分是人類起源後,在遷徙過程中隨著環境的變化逐步形成的。一般認為,現代人種出現於晚期智人階段。黃種人主要生活於亞洲大陸和美洲,白種人主要生活於歐洲大陸,黑種人起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今天,各人種混居現象越來越普遍,但其主要集中區域並沒改變。 現代人類來自何方 一般來說,人類出現的標志是直立行走,古人類出現的時間,有些人認為應該在距今大約500萬年到700萬年之間,雖然這一結論目前有些爭論,但至少也在400萬年左右是毫無疑問的。20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們在非洲、亞洲、歐洲等世界上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古人類化石或古人類使用過的工具遺跡。例如,1965年中國元謀發現的170萬年前的人類遺骨化石;1974年在衣索比亞的哈達爾河谷發現的南方古猿「露西」遺骨化石,被確定至少在距今300萬年以上,等等。所有證據都表明人類的起源有多個源頭。人類早期的進化非常緩慢,經過了大約數百萬年的進化,在大約20萬年前,人類才進化為早期智人,在大約10萬年前,人類進化為晚期智人,現代人屬於晚期智人。很顯然在這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古人類都能進化為晚期智人也就是現代人。那麼今天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現代人又來自何方呢?是來自同一個地方,還是由當地古人類進化而來的,還是有其他原因?這是人類學家們長期研究的一個問題。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現代人都是來自非洲大陸,大約在20萬年前,由於自然、生態的巨大變化 ,東非肯亞一帶的黑人俾格米人開始走出非洲,大約在10萬年前,他們到達了現在的中東一帶,然後散布到亞洲各地,大約到6萬年前,他們到達了今天的美洲和澳洲,逐漸取代了世界各地原來的直立人,演化為全世界各地現代人的共同祖先。1999年,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人類遺傳學中心的科學家和中國科學家聯合撰文指出,通行的基因研究證明,中國的智人也就是亞洲的黃種人的祖先也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大約在4萬年到6萬年前,非洲的現代人來到中國南部,逐漸取代了亞洲大陸上的古人。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反對人類共有非洲祖先的觀點。例如,有中國學者認為中國的現代人起源於中國的早期智人,他們認為中國各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從北京猿人為代表的直立人到現代中國人,中間從來沒有間斷過,只不過是附帶有少量的雜交。

8.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裡人

按照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子女戶口是跟隨母親的,所以你應該算是北京人。

9. 一個中國和歐洲的混血兒到底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呢怎麼判斷啊

問題不準確!
看一個混血的人人像不像哪個民族的人,一般看混血程度。你說的這個,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是中國血統,那怎麼能不像外國人?
一般在俄羅斯我們看到的混血一代,中國人的特徵明顯,而二代混血,就要看哪個血統佔得比例大了,也就是你說的像哪國人的問題。
再者,跟你說一個我親眼看見的問題——我鄰居一家人,男的是中亞民族,女的是俄羅斯人,他們七個孩子,可什麼樣的都有,一些人像爸爸,黑頭發,黑眼睛,一些人像媽媽,栗色頭發,灰眼睛,可還有兩個孩子誰也不像,金發碧眼,純粹的俄羅斯人形象。其中原因只好瞎猜測了……俄羅斯人自己看了都壞壞的笑!
沒准兒你看到的那個……具體原因也許需要私家偵探解決了。

10. 北京人對外地人和外國人,分別會有什麼不同的態度

北京人基本對外國人會更客氣些,因為考慮到國際友人這四個字,北京是國都嘛,要給祖國爭臉。對外地的人也會分,河南、和上海的會比較有點反感,上海人是小氣、河南人是因為前幾年的事鬧得。
其它地方基本按城市級別分,多少會點不同,但是差別不是明顯。
當然了,具體到個人,還是要看那個人的喜好和經歷決定。
我是從我的角度說的,我家三代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