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西直門在哪裡
擴展閱讀
北京跑酷在哪裡 2025-07-14 20:23:30
萱廣州音怎麼讀 2025-07-14 20:15:33
福州哪裡買到好的水草 2025-07-14 20:14:31

北京西直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9-04 10:51:51

『壹』 西直門屬於幾環

西城區西直門在北京屬於二環

『貳』 北京北站在哪個區距西五環路程

北京北站原名西直門站(也稱西直門火車站),站址在北京市西城區的西直門,位於西直門立交橋的西北角,臨近西直門交通樞紐。北京西客站又稱北京西站 簡稱北京西,位於北京市豐台區西三環蓮花橋東,坐落在蓮花池東路。

『叄』 東直門和西直門的由來

北京的東直門和西直門的由來分別是:

一、東直門(滿語:Tob dergi ka),是中國原北京東北的一座城門,現已拆毀。原東直門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1.5米),進深三間(15.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4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為元朝末年所修,因為當時崇仁門為東垣正中城門,因此瓮城幾乎為正方形,南北寬68米,東西深62米,南面辟閘樓、券門。東直門關帝廟在瓮城東北角,南向。
歷史上東直門原址為元大都崇仁門(如下圖所示)。永樂十七年取「東方盛德屬木、為春」和「直東方也,春也」之意,改為現名。

『肆』 北京市西直門屬於哪個區

西直門是西城區的,西直門北和西直門外大街有時候被歸為海淀區,因為是交界地帶,有時候會有混淆。

東有鼓樓外街、仁定湖北巷、鼓樓老街、地安門外街、地安門內街、景山東街、南長街、北長街,天安門廣場西側。

北以南昌河、西直門北街、德勝門西街、新街口外街、北三環、渝民路為界與海淀區、朝陽區相鄰。

以三里河西路、蓮池東路、馬連道北路為界,與海淀區、豐台區交界。

南側以永定門濱河路西、右安門城根東、右安門城根西為界,與豐台區相連。綜上所述,北京西部東西寬7.1公里,南北長11.2公里,總面積50.70平方公里。

(4)北京西直門在哪裡擴展閱讀:

西城區因其位於北京內城西部的位置而得名。西城區歷史悠久。元、明、清都是西城區的一半。元大都50平方米,西城19平方米。清朝八旗中的四旗駐扎在現在的西城區。舊的八旗五城制度廢除後,行政區劃在過去的五十年中發生了多次變化。

1950年4月18日,行政會議批准北京合並為16個區,即北京的第二、第四、第五西半部和第十三、十四區的第一部分。1952年9月,市政府重新劃分了市區,分為西單區、二十四區、海淀區和前門區。二區更名為西單區,四區更名為二十四區。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西單、西里爾區合並為西城區。

『伍』 西直門是哪

西直門是北京內城的九大古城門之一,自元朝開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關口。西直門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元代為大都城和義門所在地,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另外,西直門還是明清兩代自玉泉山向皇宮送水的水車必經之門,因此有「水門」之稱。

『陸』 西直門 屬於北京哪裡

北京市 ,西城區 ,屬於2環

『柒』 北京西直門離西站近嗎還有周邊都有哪些景點,北京故宮和頤和園附近都有哪些酒店旅舍,有沒有人比較了解

西直門在海淀區,北京西站在豐台區,不算近,西直門附近有動物園,紫竹院!頤和園比較遠,附近酒店不多,住宿在中關村就行,故宮在市中心,住宿方便,價格略高!

『捌』 西直門的基本情況

西直門是位於北京城內城西垣北側的一座城門,主要包括西直門城樓、西直門箭樓和瓮城等。
西直門地圖: 西直門內、外大街兩側多商業店鋪,為區域性商業中心。西直門現已成為地片名,泛指西直門內、外大街與西直門南、北大街相交處的西直門橋附近。西直門地區附近有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西城區人民法院、西直門外百貨商場、北京市技術應用研究所、西區郵票公司、六必居食品公司等。 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在元朝時西直門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劉秉忠為西直門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冬天元順帝為防農民起義軍攻城,下令趕築包括和義門在內的11座城門的瓮城和城外護城河的吊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率大軍攻佔北京城,為了防止北元的反撲,曾命華雲龍整修和義門及附近城牆,永樂十七年再次修繕後改名西直門,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阮安等監修京師9門城樓,正統四年完工,
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的門洞,將原瓮城壓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史書中曾有明代萬曆四十六年大風毀壞西直門城樓的記載,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曾大修西直門城樓、箭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門至頤和園之石路,同時修繕西直門城樓,後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未及完工即告中斷。1950年西直門城樓、箭樓及瓮城曾修繕。1969年修建環線地鐵時將西直門城樓、箭樓等拆除,在箭樓下發現埋在地下的元朝和義門瓮城門,現原址現已闢建為路。 西直門城樓台基底寬40.9米,城台頂進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內側券門高8.46米,外側券門高6.3米。城台內側左、右馬道寬5米,城樓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2米,進深三間,連廊通進深15.6米,城樓連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為方形,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瓮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東北角建關帝廟。
明正統元年(1436年)新修的西直門包括門樓、門洞、箭樓、瓮城、瓮城門各一,均採用山東臨清燒制的特大城磚。門樓通高34.41米(包括樓台),為3層飛檐歇山式建築,柱、門、窗皆為朱紅色,檐下的梁枋上飾以藍、綠兩色圖案,頂部為綠色琉璃瓦,飾有望獸及脊獸。在門樓台下部正中與城垣牆身垂直方向,辟有券頂式城門洞,因沿襲和義門之制,較內城其他門洞低。裝有向內開啟的城門一合,用福山壽海5麵包錠鐵釘固定。城門正前方為一重檐歇山頂箭樓,西、南、北3側共有箭窗82孔。箭樓西側面闊7間,內側廡座面闊5間,通高30米,俯視呈「凸」型。瓮城連接城樓與箭樓,為東西62米、南北68米的方形。西北角設有瓮城廟。在瓮城南牆辟有一瓮城門。與城門方向成曲尺型,以利屏蔽城門。上方有一座單檐硬山譙樓有兩層12個窗,有稱瓮城門樓。城外護城河木橋改為石橋。
西直門城門為木質,有地堡式城樓3間,上設5孔水眼的水窩2個,可向城門灌水,以抵禦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