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霧霾的原因是什麼
霧霾產生的四大原因為機動車,燃煤,重工業和揚塵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機動車的數量龐大,在基數這么大的機動車群體中肯定會有機動車的發動機,年檢不合格,不能很好的處理內燃機產生的氮氧化合物。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就產生污染。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
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並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1)北京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擴展閱讀: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
霾在發生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霾是由汽車尾氣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當水汽凝結加劇、空氣濕度增大時,霾就會轉化為霧。霾與霧的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
㈡ 北京市的環境問題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中心,也是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北京市環境狀況不僅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經濟發展,而且還影響其國際形象。本文對近年來北京市環境治理財政投資資金使用效果進行了評估論證,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環境治理財政投資政策進行了研究探索。
1 研究背景
1.1北京市改善環境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因素
嚴峻的環境形勢
大氣污染仍未根本緩解。目前,北京市主要大氣污染物中,顆粒物濃度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年各個季節污染都比較嚴重,且市區污染明顯重於郊區。2001年,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日均值為165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年二級標准65%,超過歐美國家環境質量標准約2倍,日均值超標率也高達44.9%,此外,非採暖期光化學污染有所顯現,採暖期二氧化硫濃度日均值超標較多,部分路段交通環境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污染問題突出。
水資源短缺與水體污染並存,用水結構不合理,環境用水嚴重不足。由於遭遇連續3年的乾旱,近年來入境水量呈遞減趨勢,河流斷流現象頻發,水庫蓄水量減少,水體自凈能力降低;地下水水位也因超量開采而持續下降且局部地區水質呈惡化趨勢。2001年,有一半以上長度的監測河段不符合相應功能的水質標准,達標長度減少到近年最低值;密雲水庫局部庫區出現富營養化跡象,官廳水庫仍不符合飲用水源水質要求。
目前北京市工業污染源已經提前實現達標排放,隨著治理力度的加大,污染物排放總量也在不斷消減,但工業廢氣排放仍然是市區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此外,危險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運、利用和處理管理機制以及城市雜訊、電磁輻射與放射性環境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意識增強
城市是現代文明的象徵,環境質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環保工作中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須讓廣大城市居民喝上干凈水,呼吸上清潔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和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水平,努力實現人和自然相互協調與和諧。因此,要充分認識做好新世紀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把環境保護工作擺上「強國富民安天下」的重要位置,扎扎實實地落實各項環保任務。
維護首都的國際國內形象
北京是我們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國內外交往的窗口,也是全國環境污染治理的重點地區。做好北京市的環境保護工作,改善首都的環境質量,不僅關系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加關繫到國家的聲譽和民族的形象。
綠色奧運的需要
北京已經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綠色奧運」作為申辦主題之一,蘊含著實實在在的內容,不僅需要有良好的環境質量,更應該體現出人、體育、自然三者之間協調發展的關系。人們通過體育,挑戰自我,重塑自我,發展自我,身心得到愉悅和健康,而體育事業的發展又必須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才真正為人類造福。
1.2北京市環境污染防治目標和對策概述
污染防治目標
近期:1999年市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2000年市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非採暖期的空氣質量、城市中心地面環境基本達標,工業污染源全部達標排放,2002年市區環境質量按功能區劃基本達到國家標准,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削減,郊區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中期:到2010年底以前,全市大氣、水體及市區與郊區城鎮地區聲學環境全面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遠期:生態環境一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主要對策
防治大氣污染對策
改善空氣質量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作,北京市將在落實《目標和對策》的基礎上,以防治顆粒物污染為重點,重視二次污染防治,進一步強化有關對策措施。同時,也需要在與大氣環境質量密切相關的區域生態改善、工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水資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防治內容:煤煙型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臭氧污染控制。通過採取以上各項措施,結合區域生態狀況的改善,預計2008年市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可分別降低到0.050、0.060、0.100mg/m3以下。
防治水污染對策
水是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根本,水污染防治要與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相結合。根據國家對海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密雲水庫和相關地下水源水質,恢復官廳水庫功能,並加強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通過保護飲用水源和防治河湖污染,預計2008年在進行適量的新鮮水補給後,平水年有天然徑流的河湖、市區中心水系水質將按功能要求達到國家標准,其它河湖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局部地區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得到緩解。
防治工業污染對策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加大市區污染企業搬遷力度,積極採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一批重點產業和骨幹企業。鼓勵企業參加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將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理念貫徹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不斷提高工業部門的環境管理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
防治生活垃圾及危險廢物、放射性廢物污染對策
對於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繼續推行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政策;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及廢舊物品回收體系;保證已建成的垃圾處理處置設施的正常運行,同時新建一批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結合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建立糞便處理設施。對於危險廢物、電磁輻射及放射性環境管理,建立嚴格的危險廢物管理制度,不能就地安全處理處置的危險廢物全部集中處理,實現危險廢物全部安全處理處置;強化現有電磁輻射污染源和放射性源、放射性廢物的申報登記和新建項目的審批工作。建成集中放射性廢物庫和放射性環境實驗室。
防治雜訊污染對策
合理進行城市和社區規劃,加強城市交通、施工工地、社會生活雜訊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區敏感地段禁止列車鳴笛並建設鐵路隔聲屏障,必要路段實行居民搬遷,按既定方案妥善解決首都機場周圍的航空雜訊擾民問題,重視機場擴建中的擾民問題。
加強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
北京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工作,不僅要包括上述環境污染防治的內容,還要考慮全市和周邊區域、流域的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期內,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保護綱要精神和北京市生態建設規劃,大力開展城市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加強綠化和城市綜合整治,構築三道綠色生態屏障;開展生態農業建設,發展有機食品;調整用水結構,保證生態用水,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創建生態環境一流城市的目標。
1.3資金使用效果評估的目標
環境保護,尤其是污染治理需要資金投入,由於環境保護具有公益性,在目前政策和制度框架下,環保資金在投入途徑和規模上還存在許多不足。通過調查分析北京市城市環境基礎設施運營情況,包括目前城市環境基礎設施規模,單位性質,運營模式北京市環境保護資金的投入情況,分析研究環保資金利用情況和利用效率以及環保資金在環境保護中發揮的作用,分析其優缺點和存在問題,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改善公共財政資金使用的政策建議。
㈢ 人口流動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現負增長,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人口流動大洗牌,而且出現人口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大城市競爭壓力大,很多年輕人會選擇新一線城市
在過去那些年,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等一線國際大都市,這幾座城市發展機遇大,包容性強,非常受到年輕人的喜歡,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北漂生活,競爭壓力也相對較大。據相關統計,在北京工作的平均月薪大概是在8000到1萬元左右,雖然相較於其他城市工資比較高,但由於北京本身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因此一年下來攢不到什麼錢。
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去往新一線城市,例如杭州,西安,蘇州等,這些城市既有豐富的資源,競爭壓力也不是很大。
除了以上兩個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現在年輕人的思想與晚輩比起來有很大的不同,在晚輩看來,一個人到一定的年齡就應該結婚生孩子,然後過完這一生。而年輕人生活在新時代,思想更加的開放,認為結婚不是人生必修的課題之一,或者在結婚之前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發展上,只有自身發展好了才有實力去結婚去生孩子。
㈣ 北京成為雙奧之城的原因是什麼
北京成為雙奧之城的原因是氣候適宜,北京能成為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這是受北京的氣候特點決定的。
北京的地理緯度為北緯40度左右,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所以從奧運會比賽項目來看,夏季、冬季的賽事均適合在北京的冬夏季舉辦。
歷史第一座雙奧之城:
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在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北京、張家口同為主辦城市,這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後,中國第三次舉辦奧運賽事。
北京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將舉辦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也是繼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之後時隔整整70年後第二個舉辦冬奧會的首都城市,同時,中國也將成為第一個實現奧運「全滿貫」(先後舉辦奧運會、殘奧會、青奧會、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國家。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到2014年南京青奧會,再到即將舉辦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新世紀以來,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相伴而行,推動著不同底色的文明彼此互動、深度交融。作為曾經的奧運城市,相信北京必將為世界奉獻一屆不同凡響的冬奧會,作為奧運史上第一座「雙奧之城」,北京必將永載史冊。
㈤ 北京大氣污染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大氣污染是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
大氣污染物由人為源或者天然源進入大氣(輸入),參與大氣的循環過程,經過一定的滯留時間之後,又通過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生物活動和物理沉降從大氣中去除(輸出)。
如果輸出的速率小於輸入的速率,就會在大氣中相對集聚,造成大氣中某種物質的濃度升高。
(5)北京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擴展閱讀:
影響大氣污染范圍和強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質(物理的和化學的),污染源的性質(源強、源高、源內溫度、排氣速率等),氣象條件(風向、風速、溫度層結等),地表性質(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蓋物等)。
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濃度,除了取決於排放的總量外,還同排放源高度、氣象和地形等因素有關。
特別是在出現逆溫層時,污染物往往可積聚到很高濃度,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降水雖可對大氣起凈化作用,但因污染物隨雨雪降落,大氣污染會轉變為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
㈥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遷都北京既是朱棣的個人夙願,也是國防的需要。綜合起來有這么幾個原因:
1、朱元璋認為,凡以應天為都的歷朝,氣數都不長。作為他的兒子,朱棣顯然理解這一點--不知是不是歷史的巧合,前朝姑且不論,明朝在此定都,建文帝在位4年而終;太平天國在此建都,不到15年便宣告失敗;國民政府定都南京,22年即被推翻……
2、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在軍事防禦上處於不利的地理位置--清後期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從武漢發兵,順長江直抵金陵,一戰而勝。這也驗證了明帝的擔心。
3、當時北方的蒙元殘部,才是明王朝最大的勁敵。出於國防考慮,朱棣決定採取「天子守邊」的方式,用行政手段將全國的人力物力向北方邊境進行集中--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這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呀。
4、朱棣的個人感情因素。他曾長期生活在北平,對北平感情很深,視那裡為龍興之地。
5、從統治基礎上來說,南京所在的江浙地區,有很多心理上支持懷念建文帝的文士。遷都北京,則可以使朱棣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心理上要踏實的多--就為了這個建文帝的神秘死因,朱棣窮極一生尋找事實真相。甚至不惜派遣鄭和率龐大艦隊下南洋去探訪……
㈦ 北京出現重度污染,這次污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只有天更藍、水更綠,人類才能夠持續生存下去。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提倡,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促進發展。北京出現重度污染,這次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氣壓比較低,濕度比較大,而且溫度的變化比較大,導致污染不能夠及時的消散。
我們都知道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們以後要將這大好河山留給我們的子孫,而不是留下一片狼藉。
㈧ 北京市的形成和發展與社會經濟地理區位有哪些關系
像北京這樣的城市的形成發展,有自然與經濟社會兩大方面的原因。既然只要求後者,就如下講了:
1、農業因素:北京位於黃淮海平原北部,地形平坦(其背部燕山地區除外),適於農業耕作及建設城池。北有長城護佑,南有多條河流,灌溉及城市用水充足。因而從封建社會到如今北京的農業發展相當有利。,農業興則城市形成,農業穩則城市繁榮。(此段好似在講自然條件,其實農業也屬於廣義的經濟范疇,而它又與自然條件息息相關,因而敘述之)。
2、歷史因素:作為古代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人才薈萃,文化發達;歷朝中央政府更會加強對京城的建設,這些都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3、產業因素:北京是中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之一,北方第一大城市。第二、第三產業的興起,會極大地加快近現代城市形成、發展的步伐,提高城市化率及擴大經濟總量,帶動周邊城鄉的繁榮,形成城市群、城市帶。
4、資源因素:北京周邊礦產資源豐富,如有多個大油田、煤礦等,為其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加大了「產業因素」的作用。
5、地域聯系因素:北京交通發達,商貿活動順暢、有條不紊。
6、其他:諸如高校眾多、人口素質高、腹地廣闊等等。
㈨ 北京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
來源: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網站 日期:2005-06-03
持續數周的空氣質量四級(即中度污染),使得全北京市從上到下,從老到幼無不在談論著大氣污染,無不在關注著北京的環境質量及環境保護工作。為此,市政府採取了控制大氣污染的緊急措施,許多市民也積極行動起來,為保護首都的環境、為還首都一片藍天而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這是值得提倡的。
為了使廣大的市民能夠了解更多的環保知識,更好地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在此我們向大家介紹 一些環保科普知識。
我們所說的大氣污染是指進入大氣中的污染物質超過了大氣環境的容許量,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生活、生產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的現象。
除火山爆發、煤田、油田放出的有害氣體及腐爛的動植物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氣污染外,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居民日常生活活動等均可造成大氣污染。
大氣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來可分為兩類,即顆粒狀污染物和有害氣體。
一、懸浮顆粒物污染與人體健康
空氣中可自然沉降的顆粒物稱降塵,而懸浮在空氣中的粒徑小於100微米的顆粒物通稱總懸浮顆粒物(TSP),其中粒徑小於10微米的稱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因粒小體輕,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飄浮范圍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可在大氣中造成不斷蓄積,使污染程度逐漸加重。可吸入顆粒物成份很復雜,並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種金屬粉塵和強致癌物苯並(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顆粒物隨人們呼吸空氣而進入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徑小於5微米的多滯留在上呼吸道。滯留在鼻咽部和氣管的顆粒物,與進入人體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氣體產生刺激和腐蝕粘膜的聯合作用,損傷粘膜、纖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氣道阻力。持續不斷的作用會導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氣管炎。滯留在細支氣管與肺泡的顆粒物也會與二氧化氮等產生聯合作用,損傷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氣管和肺部產生炎症。長期持續作用,還會誘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並出現繼發感染,最終導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當大氣處於逆溫狀態時,污染物便不易擴散,懸浮顆粒物濃度會迅速上升。1952年12月英國倫敦發生煙霧事件時,大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含量比平時高5倍,引起居民死亡率激增,4天內較同期死亡人數增加4000餘人。由此可見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突然增高,對人類健康能造成急性危害,對患有心肺疾病的老人和兒童威脅更大。
懸浮顆粒物還能直接接觸皮膚和眼睛,阻塞皮膚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膚炎和眼結膜炎或造成角膜損傷。此外,懸浮顆粒物還能降低大氣透明度,減少地面紫外線的照射強度;紫外線照射不足,會間接影響兒童骨骼的發育。北京市的天總是灰濛蒙的便與我市懸浮顆粒物污染嚴重有著緊密關系。懸浮顆粒物污染對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應引市民們的足夠重視。
我市懸浮顆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地面揚塵,二是燃煤排放的煙塵。因此,在緊急措施當中,關於控制揚塵的有四條措施。一是加強對施工工地和拆遷工地的揚塵的管理,市區所有工地必須做到圍檔、路面硬化、灑水、密閉運輸、防治料堆揚塵等措施。同時,要加大道路遺灑的檢查力度。二是擴大道路的噴水清潔措施。三是加強市區料堆、煤堆、灰堆的防治措施。四是1999年國慶節前完成三環路以內道路,及規劃四環路內已建成道路、裸露地面的綠化和鋪裝。
當然除了上述緊急措施提出幾點方法外,發展區域集中供暖,減少分散煙囪,也可以減低煙塵對大氣的污染;改造鍋爐、改進燃料的燃燒方法,安裝凈化除塵設備,可達到消煙除塵的目的;利用一切空地種植花草樹木使城市綠化等均可達到防治塵污染的效果。
二、氮氧化物污染與人體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質,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響和危害人體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氣中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汽車廢氣以及煤和石油燃燒的廢氣。
氮氧化物主要是對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於氮氧化物較難溶於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並緩慢地溶於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亞硝酸、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及腐蝕作用,引起肺水腫。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後,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組織缺氧。在一般情況,當污染物以二氧化氮為主時,對肺的損害比較明顯,二氧化氮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病也有一定的關系;當污染物以一氧化氮為主時,高鐵血紅蛋白症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比較明顯。
汽車排出的氮氧化物(NOX)有95%以上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進入大氣後逐漸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棕色氣體,有刺激性。當二氧化氮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在遇上靜風、逆溫和強烈陽光等條件,便參與光化學煙霧的形成。
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曾發生過因短時期暴露在高濃度二氧化氮中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情況。如1929年5月15日,在克里夫蘭的克里爾醫院發生的一次火災中,有124人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於含有硝化纖維的感光膠片著火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所致。
北京市城區氮氧化物的47%來自汽車尾氣,因此治理汽車尾氣刻不容緩。
三、二氧化硫污染與人體健康
二氧化硫是一種常見的和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二氧化硫主要來源於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含硫礦石(特別是含硫較多的有色金屬礦石)的冶煉;化工、煉油和硫酸廠等的生產過程。
二氧化硫對人體的危害是: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於水,當其通過鼻腔、氣管、支氣管時,多被管腔內膜水分吸收阻留,變成亞硫酸、硫酸和硫酸鹽,使刺激作用增強。
2、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的聯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一起進入人體,氣溶膠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帶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當懸浮顆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鐵等金屬成分時,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霧,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代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霧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約強10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動物實驗證明10毫克/米3的二氧化硫可加強致癌物苯並(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並(a)芘的聯合作用下,動物肺癌的發病率高於單個致癌因子的發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進入人體時,血中的維生素便會與之結合,使體內維生素C的平衡失調,從而影響新陳代謝。二氧化硫還能抑制和破壞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質的代謝發生紊亂,從而影響機體生長發育。
北京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90%來自於燃煤。燃煤多是造成北京市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理大氣污染緊急措施中,北京市採取了推廣使用低硫低灰份優質煤、大力推廣和強制使用清潔燃料等措施。
四、一氧化碳污染與人體健康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幾乎不溶於水,在空氣中不容易與其它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故可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如局部污染嚴重,可對健康產生一定危害。一氧化碳屬於內窒息性毒物。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到達一定高度,就會引起種種中毒症狀,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一些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礦坑爆炸和地震等災害事件,也能造成局部地區一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吸煙也被認為是一氧化碳污染來源之一。
隨空氣進入人體的一氧化碳,在經肺泡進入血液循環後,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等結合。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00-300倍,因此,當一氧化碳侵入機體後,便會很快與血紅蛋白合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阻礙氧與血紅蛋白結合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造成缺氧形成一氧化碳中毒。當吸入濃度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鍾,中毒者就會出現脈弱,呼吸變慢,最後衰竭致死。這種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常發生在車間事故和家庭取暖不慎時。
長時間接觸低濃度的一氧化碳對人體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乃至對後代均有一定影響。
五、光化學煙霧污染與健康
光化學煙霧是排入大氣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的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淺藍色的煙霧。它包含有臭氧(O3)、醛類、硝酸酯類(PAN)等多種復雜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學氧化劑。當遇逆溫或不利於擴散的氣象條件時,煙霧會積聚不散,造成大氣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誘發各種呼吸道炎症,危機人體健康。這種污染事件最早出現在美國洛杉磯,所以又稱洛杉磯光化學煙霧。近年來,光化學煙霧不僅在美國出現,而且在日本的東京、大板、川崎市,澳大利亞的悉尼、義大利的熱那亞和印度的孟買等許多汽車眾多的城市都先後出現過。
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石油和煤燃燒的廢氣、及大量使用揮發性有機溶劑等。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和醛類等二次污染物。在光化學反應中,臭氧約佔85%以上。日光輻射強度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重要條件,因此在一年中,夏季是發生光化學煙霧的季節;而在一日中,下午2時前後是光化學煙霧達到峰值的時刻。光化學氧化劑可由城市污染區擴散到100公里甚至700公里以外。在汽車排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大氣中臭氧濃度的增高,可視為光化學煙霧形成的信號。
光化學煙霧對人體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紅腫和喉炎,這可能與產生的醛類等二次污染物的刺激有關。光化學煙霧對人體的另一些危害則與臭氧濃度有關。當大氣中臭氧的濃度達到200-1000微克/米3時,會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患惡化,同時也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濃度在400--1600微克/米3時,只要接觸兩小時就會出現氣管刺激症狀,引起胸骨下疼痛和肺通透性降低,使機體缺氧;濃度再高,就會出現頭痛,並使肺部氣道變窄,出現肺氣腫。接觸時間過長,還會損害中樞神經,導致思維紊亂或引起肺水腫等。臭氧還可引起潛在性的全身影響,如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應,影響甲狀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鈣化等。長期吸入氧化劑會影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加速衰老。
預防光化學煙霧要採取一系列綜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制定法規,監測廢氣排放,改良汽車排氣系統和提高汽油質量及減少揮發性有機物如油漆、塗料的使用等。
以上,我們介紹了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希望讀者在了解上述知識的同時,學會自我保護,並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為自己、為家人、為大家創造一個空氣清新、清潔優美的環境,為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