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地區什麼蛇最常見
擴展閱讀
天津乙級防火門多少錢 2025-07-23 07:32:38
拉桿箱哪裡修天津 2025-07-23 07:18:23

北京地區什麼蛇最常見

發布時間: 2022-09-10 05:25:33

1. 華北地區常見的蛇有幾種

華北地區常見的蛇種類繁多,以下舉出部分例子:

1、黃脊游蛇(無毒)

身體細長,背部為深紅色,背部中間有一條亮黃色的垂直線,黑色邊緣。它的前端從前面的鱗片開始,但後端到達尾部。由於鱗片的黑色邊緣,身體的兩側裝飾著幾條深色的垂直線或虛線,腹側表面是淡黃色。

2. 中國北方有什麼蛇

啊這,這個北方范圍大了哎。東北和西北全然不一樣。

嘖,我挨個解吧。

  • 東北可見3大科---游蛇,海蛇,蝰蛇三種

其中游蛇科下的游蛇屬的黃脊蛇,虎斑蛇較常見,灰斑蛇罕見

鏈蛇屬只見一種,就是赤鏈蛇,

錦蛇屬里白條錦極其常見,紅點錦較為常見,團花錦,棕黑年錦,玉斑錦,黑眉錦罕見。

海蛇東北當然只有遼寧可見,青環海蛇和海蝰較常見,半環扁尾罕見。

蝰蛇中,蝰屬的極北蝰可在吉林偶爾見到

蝮亞科的日本蝮常見,黑眉蝮,蛇島蝮罕見,福建竹葉青只有吉林有觀測到,很罕見。

  • 華北地區嘛,可見下面這些

赤峰錦,團花錦,白條錦,玉斑麗(俗稱美女蛇),赤鏈,黃脊,烏鼠,虎斑頸槽,黑頭劍,青環,中介蝮,長島蝮,華北蝮,日本蝮

  • 內蒙地區是這樣子滴

花條蛇,赤峰錦,王錦,團花錦,白條錦,三線蛇(這玩意吃魚),黃脊蛇,虎斑頸槽,中介蝮,日本蝮

  • 西北的話,就啰嗦了---新和其他幾個地域顯著不一樣的說~

沙蚺屬 的紅沙蚺,東方沙蚺。這傢伙喜歡沙漠,是泛西域常見類群

脊蛇屬,青脊,可在甘肅見到,黑脊,常見一點,分布偏東一些。

鈍頭蛇屬,平鱗鈍頭蛇,陝甘較為溫暖的區域有

花條蛇屬,花條蛇,寧甘新可見。

林蛇類的絞花林,甘肅暖濕的地方有。

翠青蛇屬,翠青指名種,陝甘就有【這種大部分地方都可見呢】

錦蛇屬,雙斑錦,陝甘寧都有;王錦,也是陝甘寧;白條錦,西北全區可見;黑眉錦,僅陝西;

麗蛇屬,玉斑麗,陝甘有;

秘紋蛇屬,秘紋蛇,僅僅新有,罕見!

鏈蛇屬,雙全鏈,陝甘有;劉氏白環,僅陝西;橫紋鏈,陝甘有;赤鏈,也是陝甘;黑背鏈,也陝甘;

紫灰蛇屬:紅竹,陝甘有;

游蛇屬:黃脊蛇,全境有;

鼠蛇屬:烏鼠,陝甘有;

線型蛇屬:寧陝小頭(名字知分布……);

腹鏈蛇屬:銹腹鏈,(顏色很像銹鐵釘)陝甘有;棕黑腹鏈,僅甘肅;

水游蛇屬:水游,棋斑水游,都是新有;

頸槽蛇屬:湖北頸槽,陝甘有;虎斑頸槽,除開新;

華游蛇屬:赤鏈華游,烏華游,都是陝甘有

頸斑蛇屬:福建頸斑,甘肅有;

斜鱗蛇屬:大眼斜鱗,陝甘有;

劍蛇屬:黑頭劍,陝甘有;

中華珊瑚屬:麗紋,陝甘有;

蝰蛇屬:蝰蛇,陝甘有;極北蝰,東方蝰,僅新有;

蝮蛇類:亞洲蝮,陝甘有;中介蝮,全境有;六盤山蝮,甘寧有;高原蝮,除開新;

烙鐵蛇屬:山烙鐵,僅甘肅

原矛頭蝮屬:菜花矛頭蝮,筍殼斑,都是陝甘有

竹葉青屬:福建竹葉青,僅甘肅;

3. 中國有什麼蛇多少種毒性前10名的是什麼蛇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大約有蛇219種,其中毒蛇有50多種,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上劇毒蛇10多種,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10毒蛇;其餘的為毒蛇和無毒蛇。
北京地區就有一種毒蛇--白眉腹蛇。眼鏡王蛇是我國體型最大、性情最兇猛的毒蛇!竹葉青蛇\尖吻腹(五步蛇)\金環、銀環劇毒
中國現在有50種毒蛇,最後發現的為蟒山烙鐵頭蛇。
十大毒蛇為:
白唇竹葉青
別名:青竹蛇、竹葉青。
白唇竹葉青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形似烙鐵。頭頂具細鱗,吻側有「頰窩」。上頜僅具管牙,有劇毒。體背鮮綠色,有不明顯的黑橫帶;腹部黃白色。體最外側自頸達尾部有一條白紋;上唇黃白色。鼻間鱗大;鼻鱗與頰窩間一般無鱗片。背鱗起棱,21-21-15行;腹鱗147-167;尾下鱗雄55-73,雌41-66。體全長雄性可達541-673毫米,雌性可達745-872毫米。
白唇竹葉青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日夜均有活動。捕食蜥蜴、蛙和鼠類。卵胎生,每產6-14條。
本種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以及華南地區。

灰藍扁尾海蛇

白眉蝮
毒性毒性很強可以使血液凝固

尖吻蝮
也叫:五步蛇
它為脊椎動物門眼鏡蛇科。蛇體細小,盤成圓形,頭在中央,尾含口內,狀如古代銅錢大小,故又名「金錢白花蛇」。蛇頭略粗於體,長方圓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條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細密片組成的橫環紋帶,黑褐色的節帶較寬,節帶四十五至六十節,腹部灰白色或黃白色,黑褐色的節帶,顏色淺淡,氣微腥。主要產地在湖北浠水縣蔡河、關口、望城等區。
葯用幼蛇乾燥軀體,性味甘溫,入肺經。功能祛風濕,鎮驚、攻毒。主治風濕關節酸痛、四肢還遂、口眼鼻斜、疥瘡、梅毒、惡瘤、破傷風等症。
它以身長五市寸以內的為一等口,頭部有毒腺,含有強烈的神經性毒,並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傷後,如不積極治療,在一、二天內,常麻痹死亡。因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護成蛇資源。

金環蛇
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雲南、福建、海南等省(區)。
喜歡活動濕熱地帶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邊,溪流邊或山坡岩洞內和住宅附近,為夜行性蛇類,黃昏後出洞捕食其他蛇類,偶爾也吃蛇卵、魚、蛙、鼠類等。白天多不活動,常盤蜷著身體把頭藏在身下。它怕見光線,不主動攻擊人畜,性情亦溫馴,故少見有此種蛇傷病例。但幼蛇較兇猛、活躍。卵生,每次產8~12枚,多產於落葉堆或洞穴內,雌蛇有護卵的習性。
身體較粗大,一般長1~1.6公尺。頭橢圓形,略大於頭部,頭背黑色,有八字形紋斜過頭側。頭尾部有黑黃相間的寬環紋纏繞周身,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背脊有頭著隆起,背正中一行鱗片擴大呈六角形。尾較短,末端鈍圓。
它具有神經毒bungarotoxin及心臟毒,所以毒性強。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它們要麼逃之夭夭,要麼成為眼鏡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這種在蛇的王國中所向無敵的、世界最大的前溝牙類毒蛇,一直被人類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蛇,卻難敵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貪婪的敵人——人類。長期以來眼鏡王蛇被人類捕捉殺戮,被人類作為餐桌上的美味、工藝品(蛇皮)以及葯物(蛇膽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類發現者,均遭捕殺,鮮有倖免。據統計1991和1992年僅廣西邊境,眼鏡王蛇的流通量分別達到36和18噸。目前,其種群數量已急劇下降,野外猶難得一見,處於瀕危狀況。 現在國內的部分動物園及養蛇場雖有飼養,但其飼養的眼鏡王蛇皆為野外捕捉;且由於多種原因,至今尚沒有在飼養下正常產卵孵化的報道;所飼養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內死去,因此,通過繁殖以增加種群數量的目的一時尚難以達到。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眼鏡王蛇的自然生態環境,遏止或杜絕對野生眼鏡王蛇的捕殺,是眼鏡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鏡王蛇卻仍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即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長此以往,眼鏡王蛇在我國將有絕滅之虞。

銀環蛇
身體背面為黑白兩色相間的斑紋,黑色斑紋較白色紋寬。頭部為橢圓形,與一般毒蛇三角形的頭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徵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鱗片較附近的鱗片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於低海拔的山區和平地,常在矮樹林、竹林、草原、農田、菜園、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環環境活動,尤其喜好靠近水邊的環境。大都在地面活動,不太會爬樹。
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到晚上較為活躍。
行動緩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溫和,遇到攻擊時常縮作一圈。除非受傷或遭到極為嚴重的威脅與干擾,否則很少主動攻擊人。
毒性劇烈; 屬於神經毒,致死率甚高,被咬後中毒者臉唇及舌頭出現嚴重水腫,嚴重時造成呼吸衰竭。雄蛇頭比雌蛇大,尾比雌蛇長。用手指從雄蛇泄殖孔稍後處向前擠壓會出現一對交接器,雌蛇則無。

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是蝮蛇的一種,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體型
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圓斑蝰
也叫:百步蛇
頭部成三角形,嘴間向上翹,頭頂成暗綠色,頭側黃色,背部由頭部至尾有黃褐色黑邊之菱形斑,黑邊在體兩側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對稱而成沙漏狀,是台灣體型最大毒蛇。台灣最危險的蛇類,致死率占第一位。
其毒液屬於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時內死亡。
中毒症狀:
臨床上可見明顯血小板減少,患出極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腫脹、起水泡與血泡,對循環系統有嚴重影響。

舟山眼鏡蛇
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腹面污白色,頸腹具灰黑色寬橫斑及其前方的兩個黑點。頭呈橢圓形,與頸區分不十分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沒有頰鱗;上唇鱗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鱗後入眶。第四、五兩枚下唇鱗之間嵌有一枚小鱗。背鱗平滑,中段21(19)行;腹鱗162~182,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38~53對

4. 中國有哪些蛇

我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據統計,我國已記錄有蛇204種及27亞種,毒蛇58種及12亞種,分別佔世界蛇類與毒蛇的10%。
蛇的分布地區是依種類不同而各異。從我國蛇類的分布狀況來看,古北界蛇類的種類數量較少,僅有4科41~85種5亞種。其中絕大多數,即:3科33屬60種4亞種對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種,而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僅有3科14屬25種1亞種。
在這25種1亞種中,珠光蛇、喜山過樹蛇、南峰錦蛇、平頭腹鏈蛇、黑帶小頭蛇、溫泉蛇、山坭蛇、小頭坭蛇、墨脫竹葉青、察隅烙鐵頭、西藏竹葉青只在西藏有見,草原蝰、花脊游蛇、水游蛇、棋斑游蛇僅分布在新疆,寧陝小頭蛇分布在陝西,蛇島蝮只在遼寧的蛇島上。餘下的3科6屬8種中,除了團花錦蛇、中介蝮和岩棲蝮分布在此界6~9個省區外,剩下的僅在本界2~4個省區有見。
從古北界范圍內各省區的情況來看,蛇的分布狀況多寡不一,相差相當懸殊。如青海省僅有白條錦蛇、虎斑頸槽蛇、中介蝮和高原蝮4種;寧夏只有6種,即:東方沙蟒、花條蛇、白條錦蛇、虎斑頸槽蛇、高原蝮和中介蝮。西藏地區是古北界蛇類分布最多的省區,有蛇36種及亞種;甘肅35種;陝西31種;河南18種;遼寧17種;其餘省區均分布有10—14種之間。
我國南方隸屬於東洋界,這里蛇類分布數量較多,約占我國蛇類總種數的88%,共8科58屬179種26亞種。僅分布在此界的為8科50屬119種22亞種,是僅分布在古北界蛇類的5.4倍。在141種及亞種中,僅分布在一個省區的特有種為67種(表2)。餘下的74種及亞種,有17種及亞種各分布在兩個省區,有12種及亞種各分布在三個省區,餘下的45種及亞種各分布在四個以上省區。
從東洋界范圍內各省區的情況來看,蛇的種類普遍較多,即使是蛇類種類最少的上海市,也分布有12種及亞種。雲南是我國蛇類種類最多的省份,有蛇100種。
從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的3科33屬60種4亞種來看,赤鏈蛇、王錦蛇、白條錦蛇、玉斑錦蛇、紅點錦蛇、黑眉錦蛇、翠青蛇、虎斑頸槽腹鏈蛇、華游蛇、黑頭劍蛇、烏梢蛇、竹葉青都分布在15個省區以上,其中赤鏈蛇分布廣達23個省區。黑脊蛇、鈍尾兩頭蛇、黃脊游蛇、黑背白環蛇、細白環蛇、銹鏈頸槽腹鏈蛇、小頭蛇、滑鼠蛇、白頭蝰、短尾蝮、菜花原矛頭腹和華東山烙鐵頭分布在9~14個省區。
從毒蛇的狀況來看,游蛇科僅花條蛇一種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寧夏、新疆和甘肅。其餘5屬11種1亞種,除西藏分布有綠瘦蛇和紫沙蛇外,均在東洋界多個省區有分布。水蛇屬4種,全部分布在東洋界的一些省區。海蛇16種,主要分布在東洋界沿海的省區。古北界沿海省份的遼寧省,分布有半環扁尾海蛇、青環海蛇和海蝰;山東省分布有青灰海蛇、青環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長吻海蛇。
眼鏡蛇科和蝰科均為陸生劇毒毒蛇,對人類危害嚴重,但同樣也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眼鏡蛇科毒蛇共13屬23種3亞種,除海蛇16種外,古北界中,僅西藏分布有麗紋蛇、孟加拉眼鏡蛇和眼鏡王蛇。這26種及亞種在東洋界均有分布,其中金環蛇、銀環蛇、福建麗紋蛇、麗紋蛇、舟山眼鏡蛇、孟加拉眼鏡蛇和眼鏡王蛇分布在3~14個省區不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蛇類。

蝰科蛇8屬23種8亞種,其中台灣蝰蛇、台灣竹葉青、台灣山烙鐵頭只在台灣有見;墨脫竹葉青、察隅烙鐵頭、西藏竹葉青僅見於西藏;雪山高原蝮見於雲南;草原蝰見於新疆;蛇島蝮只在遼寧的蛇島;極北蝰分布新疆與吉林;山烙鐵頭、雲南竹葉青和鄉城竹葉青分布在四川和雲南,分布范圍比較狹窄。白頭蝰、短尾蝮、中介蝮、岩棲蝮、白唇竹葉青、竹葉青、原矛頭蝮、尖吻蝮等10種及亞種雖分布范圍較廣,也僅見於4~14個省區。本科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蛇類。
從全國各省區的情況來看,毒蛇分布狀況相差懸殊,北京、河南、河北和天津四省市各自僅有1種毒蛇;山西、黑龍江、青海和上海四省市也各自僅見2種。雲南、海南、台灣、廣西、廣東、福建六個省區毒蛇種類較多,毒蛇種類均在22種及亞種以上,福建省和台灣是我國毒蛇種類最多的兩個省份,各有30種及亞種。澳門特別行政區蛇類分布狀況未見報道,但並不說明該特區無蛇類分布。

5. 北方綠色的蛇,有黑色花紅色的斑點是什麼蛇

是虎斑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別稱虎斑游蛇、野雞項、雉雞脖、竹竿青、雞冠蛇,野雞脖子。屬有鱗目、游蛇科、頸槽蛇屬。

形態特徵:

體長約0.8米,體重200~400克。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

毒性: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量很低,平均毒量11.8mg,毒液成分主要是金屬蛋白酶類凝血酶等。但靜脈毒性很強,靜脈LD50高達0.265mg/kg,超過絕大多數蝰科毒,08年我國已把它列為毒蛇。

(5)北京地區什麼蛇最常見擴展閱讀

生境分布:

生活於山地、丘陵、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魚為食,也吃昆蟲、鳥類、鼠類。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區縣均有分布。

6. 北方常見的蛇

遼寧省: 遼寧省共有17種蛇,其中毒蛇7種,無毒蛇10種。遼寧的蛇類有:大陸東亞腹鏈蛇,黃脊游蛇,赤練蛇,赤峰錦蛇,團花錦蛇,白條錦蛇,玉斑錦蛇,紅點錦蛇,棕黑錦蛇,虎斑頸槽蛇,半環扁尾海蛇,青環海蛇,短尾蝮,岩棲蝮,蛇島蝮,烏蘇里蝮。

吉林省: 吉林省共有11種蛇,其中毒蛇4種,無毒蛇7種。毒蛇有:岩粞蝮,烏蘇里蝮,竹葉青,極北蝰。無毒蛇有:大陸東亞腹鏈蛇,黃脊游蛇,赤練蛇,白條錦蛇,紅點錦蛇,棕黑錦蛇,紅脖頸槽蛇。 北京市: 北京市共有10種蛇,其中僅有短尾蝮是毒蛇,無毒蛇有:黃脊游蛇,赤峰錦蛇,王錦蛇,團花錦蛇,白條錦蛇,玉斑錦蛇,紅點錦蛇,黒眉錦蛇,虎斑頸槽蛇。 內蒙度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共有10種蛇,其中毒蛇3種,無毒蛇7種。分布在內蒙古的蛇類有:東方沙蟒,黃脊游蛇,團花錦蛇,白條錦蛇,紅點錦蛇,斜鱗蛇,虎斑頸槽蛇,中介蝮,岩粞蝮,菜花原矛頭蝮。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共有10種蛇,其中毒蛇2種,無毒蛇8種。這些蛇是:岩粞蝮,烏蘇里蝮,大陸東亞腹鏈蛇,黃脊游蛇,赤練蛇,團花錦蛇,白條錦蛇,紅點錦蛇,棕黑錦蛇,虎斑頸槽蛇。

7. 北京這里有銀環蛇出沒!約半米長,有攻擊性,遇到蛇的時候該咋辦

遇到蛇可以用硫磺、雄黃驅趕它,距離蛇較遠,人可以慢慢離開,距離近則要保持靜止不動,等蛇離開。遇到毒蛇要拔打119求助。

平時遇到蛇的時候,可以用雄黃硫磺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來驅除它。如果家中經常有蛇出沒,可以把雄黃硫磺等物質直接撒在室內的角落中,這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驅蛇作用,蛇聞到這樣的氣味,也不會進入室內。在他出現的時候,即使撒這些東西,可以讓他盡快離開。

北京出沒的銀環蛇就是一種毒蛇當地居民發現這種蛇以後要及時撥打119,向消防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置,千萬不要擅自去挑釁它。那時候如果不小心被蛇咬傷,一定要看傷口,如果有一排細牙,一說明是無毒的蛇,清洗以後就已檢查,如果只有兩科比較深的眼影並出現了腫脹和麻木的感覺,說明是毒蛇咬傷,要盡快進行解毒處理。

8. 最常見的蛇是哪幾種

中國境內常見毒蛇

區分蛇有毒沒毒,最簡單是從外觀上看,無毒蛇一般是圓頭圓脖子,細長尾巴,身段很勻稱;有毒的蛇都是大尖頭(三角頭),尾部很短收縮的很快,一下就從很粗的"腰部"收縮成"尾巴"了。極少數無毒蛇長得很像有毒蛇,生物學稱為"擬態"。

北京地區就有一種毒蛇--白眉腹蛇。但在不同的生長地區,它的顏色不太一樣,並不是就書上那一種黃色。

眼鏡王蛇是我國體型最大、性情最兇猛的毒蛇!外形與眼鏡蛇相似,但頸背無眼鏡狀斑。身長2-3米,雄性全長可達 4米。這種蛇專以吃蛇為生,飢餓時甚至連同類都會吃。遇上眼鏡王蛇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眼鏡王蛇會主動攻擊人。被它咬中後,不到 1小時就會斷氣。當然,搶救及時的話,也不致於喪生。如果你遇到眼鏡王蛇,假如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使地面受到振動,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國內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海南、四川、雲南、貴州、藏東南都有眼鏡王蛇分部。國內有據可查最大的眼鏡王蛇發現於藏東南,全長4.5米,雌性。眼睛王蛇會噴毒液的,帶眼鏡的同志佔便宜了!

竹葉青蛇--在樹上過日子,晝夜活動。我聽人說過,在有"竹爺"的地方,最好帶頂帽子,為什麼--自己想。一般你是看不到它的,也就別老拿手往樹上伸,摘個果子、花什麼的,你知道果樹上有沒有它---實在饞了用棍子敲。

尖吻腹(五步蛇)毒腺大、毒牙長、毒素溶血性好,人被咬後不及時處理,幾小時甚至幾十分鍾就翹了---高級殺手嘛!

金環、銀環劇毒的。書上說它們善良,行動遲緩,很少攻擊人。一般人觸動它時,它會把頭壓在身下藏起頭不動。實際上怎樣沒試過,估計它要讓你欺負急了,你就快了!

溫暖的海里有海蛇,還不少呢,通常是劇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