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花生醬糖花捲的做法,花生醬糖花捲怎麼做好吃
食材
主料
麵粉
250g
輔料
酵母粉
適量
糖
適量
花生醬
適量
花生醬糖花捲的做法
步驟
1.准備好食材
2.麵粉中加入白砂糖、酵母粉加入適量的溫水將麵粉揉成面團
3.至於溫暖處餳一會兒,待面團發的原來的兩倍大
4.餳好的面團揉一下排出面團里的氣泡
5.揉好的面團擀成大片
6.在上面均勻的刷上花生醬
7.捲成長條
8.切成等量的厚片,把花捲胚放入鍋里,進行第2次發酵
9.發酵至原來地2倍大,用大火蒸10分鍾左右即好
B. 芝麻糖花捲的做法
黑芝麻花捲:做法簡單,適合早上當早餐,孩子很喜歡吃!
轉眼間,秋天又來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田裡的莊稼可以收割了,樹上的果實也可以收割了。不過秋天的溫差很大,而且氣候乾燥,此時人的身體非常虛弱,這是最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了。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黑芝麻花捲,秋天也是芝麻收獲的季節,芝麻可以補鈣,做發卷時加一些芝麻,腸胃不好的人也能吸收,並且味道更加的香甜可口。下面就一起來學習黑芝麻花捲的做法吧,做法簡單,適合早上當早餐,孩子很喜歡吃!
【美食名稱:黑芝麻花捲】
准備食材:小麥粉300克,水160克,酵母(干)2克,細糖10克,豬油5克,黑芝麻粉80克
烹飪步驟:
第一步:把糖、豬油和麵粉分開攪拌。將酵母加水融化,倒入麵粉中,攪拌成絮狀。
第二步:將柔軟光滑的面團,覆蓋保鮮膜,醒10分鍾。將松面團擀成長方形,均勻撒上黑芝麻粉。上下翻滾,用小刀切成段。
第三步:取一塊面胚,用筷子在中間位置向下壓,使之成形。用手輕輕地把兩段放進去,成為一個好吃的花捲。
第四步:把油紙放在墊子上,放進蒸鍋里。發酵20分鍾後,用高溫蒸15分鍾,悶5分鍾就可以出鍋了。
烹飪技巧:普通黑芝麻浸水後會稍微褪色,但顏色不會太暗。黑芝麻中的天然色素有一個溶於水的過程,所以生黑芝麻在室溫的冷水中不會很快褪色,除了老黑芝麻。因此,如果將生黑芝麻放入冷水中,如果它很快褪色,很可能會被染色。黑芝麻也可以用濕手帕或紙巾擦。它是真的,不會褪色,否則可能是假的。黑芝麻也可以放在掌心,如果掌心很快出現黑色,說明黑芝麻可能會被染色。
味覺也能辨別真偽,真正的黑芝麻味不苦,但稍甜,有芝麻香味,就不會有異味;而染色後的黑芝麻有奇怪的油味,或除芝麻香味外,有異味,又苦。只有黑芝麻的種皮是黑色的,胚子還是白色的。你可以用刀切開或打碎黑芝麻,看看裡面是不是白的。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里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啦~
C. 香氣濃郁的糖花捲怎麼做好吃又簡單,做法
主料
白面 :2斤
調和油 :少許
酵母 :少許
紅糖粉 :2勺
第十一步
11.裝盤上桌了美味可口的糖花巷
發面需要有太陽的時候發出來的面好
輔料
具體步驟
烹飪技巧
D. 芝麻糖花捲怎麼做
主料麵粉200克
輔料酵母(干)3克黑芝麻粉40克
調料香油10克紅糖10克水105克
黑芝麻糖花捲的做法
1.面團所有材料揉至成團後靜置10分鍾
2.醒好後把面團擀成長方形面片,均勻地抹上黑芝麻糖餡,三折疊起,切成花捲面坯
3.二個為一組,用筷子在面坯中間壓一下,拉長面坯捲起成花捲狀,面坯放置在不沾籠屜或油布上
4.蓋上蓋子,夏季約醒15分鍾,其他季節約醒20分鍾,醒好後涼水上蒸鍋,上氣後蒸15分鍾,關火後不開蓋,燜3分鍾再取食
E. 麻醬糖花捲的做法
用料:
純芝麻醬
食用油
紅糖or白糖
麵粉(中筋就可以) 500g
酵母 5g
水 270g
步驟:
1、把麵粉+酵母+清水揉成面團(QueenC很懶,和面的工作都交給麵包機來做了。。。其實在美國大多數有小孩的家庭都有麵包機的,和面太方便了。麵包機的Dough程序揉面20分鍾後停止)
2、取出面團,放在一個干凈的盆里,蓋上保鮮膜,放室溫發酵。我一般想讓面發酵快點,就直接開著烤箱燈,放烤箱里發酵。大概現在春季這樣的,我家裡20-30分鍾就可以發酵成2-2.5倍大。
3、在面發酵的時候,准備糖花捲的料。芝麻醬弄出來一些(根據口味,QueenC是典型的中國廚子,很少定量,做菜的東西隨便看著放,汗一個。。。)用無味的食用油泄開,油不需要很多,能泄開,大概估摸著能抹在面餅上就可以了。
4、蒸鍋放上涼水,鍋屜上刷好油,先扣上蓋稍微給水加熱一下備用,不需要水開。
5、等面發酵完畢,取出來,案板上撒一些乾麵粉,把面揉幾把。之後切成兩份,取其中一份,擀成如圖形狀的長方形面餅,不要太薄。
6、用橡皮刀或者其它工具,把芝麻醬均勻的抹在面餅上,然後撒上紅糖or白糖(根據口味放糖,QueenC這次放的有點多了,但放太少了也不行,沒有味兒的),最後再稍微撒上點乾麵粉
7、如圖所示,把面餅捲起來,然後切開,放在案板上醒幾分鍾
8、如果嫌麻煩,切好的花捲可以直接上鍋蒸了(放的時候,花捲和花捲之間留些空隙,因為蒸的過程中花捲還會漲大不少)。如果不嫌麻煩,切好後,放案板再醒幾分鍾,之後像擰麻花一樣的擰兩次,再把底部相連(sorry,QueenC擰花捲的技術著實非常的爛。。。大家湊合看吧)
9、擰好的花捲放入蒸鍋,扣上蓋子讓花捲再醒5分鍾左右,開火,水開後,大火蒸10-12分鍾關火(QueenC的蒸鍋很大,我一般蒸12分鍾)。關火後不要馬上打開鍋蓋,等大概2、3分鍾再打開鍋蓋。糖花捲就出鍋了!
F. 糖花捲怎麼做
糖花捲的關鍵是普通油花捲中的鹽換成白砂糖,一般的工藝是:將發好的面扯成長條狀,在上面抹食用油、撒白砂糖,縱向折疊幾次後,用手指或筷子順向橫壓一下,然後雙手拿起,揪住兩段反向擰180度或者360度,將兩端連接捏在一起朝下方,花捲就成型了,適當醒後上鍋蒸就行。
G. 糖花捲怎麼做好吃
主料
麵粉200g 水110g
酵母粉3 白糖20g
糖花捲的做法步驟
1. 酵母和麵粉略微混合。
2. 加水發酵之2、5倍大小,撕開能看到蜂窩。
3. 重新移至案板排氣揉勻。
4. 擀成大面片。
5. 切掉邊緣不規則的部分。
6. 塗一層油,均勻的撒上白砂糖
7. 捲起來,收口捏緊。
8. 切成小段,兩個一組疊起來。
9. 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
10. 兩邊底部捏緊。
11. 放到蒸籠醒發10分鍾,開火,上汽後15分鍾。關火,不要立即拿出來,繼續燜五分鍾。
12. 出鍋。
H. 黑芝麻醬糖花捲的做法,黑芝麻醬糖花捲怎麼做
食材
主料
麵粉
400g
黑芝麻醬
40g
輔料
牛奶
240g
糖粉
20g
酵母
3g
香油
適量
步驟
1.麵粉加牛奶、酵母和成面團發酵
9.冷水上鍋,上汽後15分鍾。過一會開蓋。
小貼士
揉面時不用多加生粉進去,只要不沾面板就好了。這樣的花捲還是喧軟些更好吃
I. 北京人最喜歡吃什麼麵食
北京人從祖輩兒就愛吃麵食,蒸的、煮的、煎的、炒的可謂是五花八門兒。比如我,最喜歡吃炸醬面。手擀的面條十分筋道,大夏天過遍涼水,。kuai上一勺香噴噴的炸醬,勻勻的攪拌菜碼兒清爽擋口,一口面夾雜著蔬菜,偶爾咬到一塊兒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丁,看似簡單的一道炸醬面,平凡質朴中透著講究,
1 炸醬面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一口炸醬面。黃瓜絲兒、心兒里美、白菜絲兒....新鮮水靈的時令蔬菜組成滿滿一大盤兒面碼。地道的小碗兒干炸,油汪汪的,裡面冒著肉丁兒,聞著就流哈喇子。
2 懶龍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驚蟄這天應該吃「懶龍」。驚蟄過後,大家要為新的一年奔波了,
傳說吃了「懶龍」,可以解除春懶。所謂懶龍就是用發面蒸的一條長形卷體,裡面卷著不多的肉餡兒(只為借味兒)蒸熟了之後,切成一段兒一段兒的。
3 餃子
北京人對餃子特別鍾愛,
犒勞、答謝、迎客、節氣....一年到頭都離不開。
北京人吃餃子都是自己做,很少去外面吃餃子。
因為自己家裡做的餃子格外的香。
4 炒疙瘩
「炒疙瘩」是老北京的一道清真傳統小吃,深受北京人的喜愛。據說,京劇大師馬連良老先生,經常在晚上演出後到「恩源居」點上一盤炒疙瘩,然後和老闆邊聊邊吃,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兒。
5 糖火燒
糖火燒又能當主食,又能做點心。麵粉里加入紅糖、芝麻醬、桂花等配料,老北京人喜歡吃這一口兒。剛出爐的火燒外焦里嫩,帶著紅糖桂花和芝麻醬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要說最好的,當屬大順齋的糖火燒!
6 糊餅
這糊餅看著就是面兒上放層餡兒,連個封口兒都不用。但這裡面兒講究可不老少,
首先這餡兒得是紫根兒韭菜剁成段兒,配上雞蛋再點綴點兒蝦米皮提味兒。
7 糊塌子
老北京的糊塌子,便宜方便又好吃。家裡隔三差五的就得做上一回。西葫蘆上市的季節,也是做糊塌子的好時機。西葫蘆擦成絲,放上雞蛋和麵粉攪拌,按照自己的口味兒放上各種調料,做早點、做主食都不錯。
8 褡褳火燒
咱老北京的傳統麵食—褡褳火燒,因酷似舊時人們腰帶上的「褡褳」因而得名。纖薄的麵皮裹著肉餡兒,油鍋里小火兒慢煎。色澤金黃,焦香四溢。吃的時候再配上一大碗棒渣粥,那味道就甭提多美滋兒了。
9 門丁肉餅
門釘肉餅是深受老北京人喜愛的吃食,傳說這是御廚給慈禧做了一道帶餡的小吃,慈禧吃後非常喜愛,就問這是什麼。當時還沒有給這食物取名字,御廚靈機一動,看它像宮廷大門上的釘帽,趕緊回答說「門釘肉餅」。於是這種小吃就這樣叫開了。
10 糖花捲
老北京人大概沒幾個不喜歡吃「芝麻醬糖花捲」的。芝麻醬香氣四溢,紅糖甜膩入口即化。尤其是剛出鍋的時候,熱乎乎的透著麻醬紅糖的香氣,想想都覺得幸福!
11 芝麻醬燒餅
上面提到了糖火燒,又怎麼能不提芝麻醬燒餅呢?剛出爐的熱燒餅,帶著芝麻醬的香氣,咬一口酥中帶軟。每次吃涮羊肉,芝麻醬燒餅至少吃仨!除了吃涮肉配燒餅,「燒餅夾肉」也是老北京人的摯愛!燒餅裡面加上醬牛肉、醬羊肉、肘子肉等,鮮嫩的肉汁融化在燒餅里,誰能不饞!
12 芝麻醬糖餅
烙芝麻醬糖餅好吃的訣竅就是:麻醬多放!紅糖多擱!烙好的餅焦而不皮,甜而不膩,香而不俗。薄薄的香酥餅皮,吃一張餅不叫事兒!
13 麵茶
要說麵食,估計有人把老北京麵茶拉下了!麵茶是老北京傳統小吃里頭很重要的一位大人物,糜子面或小米麵煮成糊,表面淋上芝麻醬和椒鹽。正宗的麵茶要保證糜子面熬的時候不糊,濃稠度剛好可以讓人一口吸溜進去能帶上上面澆的麻醬料。
真正的老北京在吃的方面很簡單的,尤其喜歡麵食,以面條居多,打鹵面、炸醬面、麻醬面等,也喜歡吃烙餅,在自己家其實吃炒餅的也不多,嫌麻煩,買點鹵菜,再拍個黃瓜,糖拌個西紅柿就得了,還有就是愛吃餃子,一個星期至少會包一次餃子。
炒菜也很簡單,多用肉絲燒茄子、炒芹菜、炒蒜薹等,至於京醬肉絲什麼的有幾個家庭會做呀,不靠譜,呵呵。冷盤也是北京人喜歡的,除了上面說的拍黃瓜和糖拌西紅柿,還有老虎菜(尖椒黃瓜香菜加香油、味精和鹽)、菠菜粉絲、各種豆製品比如豆腐絲等,還有愛吃各種鹹菜,到「稻香村」去看看就知道了,每天上午在那排隊買豆製品、鹵製品和鹹菜的都是正真的北京人。
麻醬面,炸醬面,各種汆兒面,打鹵面,花捲,烙餅炒餅,各種燒餅,糍糕發面餅等,炸饅頭片,貓耳朵炒疙瘩面片,包子餃子餛飩,排叉炸咯吱盒等,其他如撥魚肉龍等現在賣或在家做的也少了,郊區地方的傳統麵食做法也有不少,比如房山非遺的油酥燒餅等,還有很多隻能到郊區人家裡才能吃到。
我是一個說話負責任的北京人,在吃的方面不蒙人。
我覺著北京人最喜歡吃的不是炸醬面,排在面條類第一位的是傳統打鹵面,一定是傳統的那種,黃花、木耳、五花肉片、澱粉勾芡。
第二位的是日本骨湯拉麵,豚骨湯、叉燒肉是標配。豚骨湯是豬身上每個部位各取一塊骨頭熬制的湯,最好用水素水。那種骨湯粉的不局氣,不在受到我表揚的之列。您要說沒去過日本,那麼面愛面吃過吧?要是也沒吃過,謝謝,再見!
第三位的是茄丁面,肉丁以間諜身份混到茄丁裡面,不然不驚險,不是,是不好吃。
第四位的才是炸醬面,但不要去專坑外地人的那種店。一般進門兒伙計們起鬨喊的就比較正宗。吃炸醬面個人認為需要臘八醋和大頭蒜,自己剝皮自己吃,蒜要用水洗凈,不然拉肚子請假扣工資,活該。
第五位的是延吉冷麵,沒去過延吉,跟著大夥兒吃的,大家都說好吃我也說好吃,我說好吃是因為要額外點一份海鮮餅。
第六位是新疆拉條子,只是新疆人上菜不講究,做好了就上,完全沒有北京爺們兒吃飯的章法和節奏感,所以我認為你可以拉條子配羊肉串而不是配大腰子,因為大腰子上得慢。
第七位是武漢熱乾麵,稍微有點兒干,所以排第七。
第八位是油潑面,重鹽、重醋,剛幫朋友搬完家,趁熱吃還挺香。
第九位是金鼎軒的酸辣粉兒,我沒吃過其他家的酸辣粉,就贊金鼎軒了,怎麼著吧!
第十位是過橋米線,其實味道不錯,只是謠傳說北京人能吃到的米線都是塑料袋加工的,所以扔到第十位。
有人說,我忘了提蘭州拉麵,呵呵!
炸醬面
北京人最喜歡吃:
炸醬面、炒疙瘩、炸咯吱、糊餅、懶龍、褡褳火燒、燒麥、饅頭、花捲、大包子、漿面、餄餎面、熱乾麵、紗面、雞蛋西紅柿拌面、蘿卜絲早餐餅、茄子肉醬干拌面、油潑褲帶面、擔擔面、手抓餅、千層蔥油餅、餃子、春卷、驢大滾等等
北京的 美食 很多我喜歡吃面條,饅頭,花捲,懶龍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