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和中國大陸的北京 上海 深圳那個富裕
日本更富裕。無論是人均GDP,還是同為一線城市的東京、大阪的GDP與京滬深相比,都是日本更多。
以2014年為例:
北京的2014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即GDP)是21330億元人民幣,人均GDP大約10萬元人民幣。
上海2014年GDP是23567億元人民幣,人均GDP大約是97370元人民幣
深圳2014年GDP約是16000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約143000元人民幣。
日本2014年的人均GDP約是36000美元,約合22萬元人民幣。
東京都2014年GDP為7923億美元,這個大約是北京和上海的總和,且東京都的人均GDP大約6萬美元,遠高於京滬深。
如果核算東京首都圈的話,14年GDP為15200億美元,約為北京或上海的四倍,人均GDP為43000美元。
日本的大阪·神戶城市圈14年GDP約為6700億美元,人均約為36000美元。
2. 北京與上海比較誰更好點
你別聽那個匿名的胡說八道!
上海有9000塊的車牌?????你去給我找塊來!!上海最的車牌最底都3萬5。
總體來說:
我覺得TRACY4444說的很對,上海靠實力,北京靠關系,這話不假。北京人很多都是官迷。你找個好點的機關部門工作都要憑關系,但是上海不同了,上海到處都是大公司,靠的是你的經驗,靠的是你的實力。
環境(天氣):你非北京本地人,很難適應天氣環境,我去過北京我知道,北京的冷是乾冷,而且每年都有沙塵暴,這種沙塵暴跟你想像的謾天黃沙不一樣,這種沙塵暴會讓市區的空氣充滿黃色的顆粒,讓人很不舒服。上海的冷是濕冷,我的東北同學都說上海很冷,為什麼?第1,上海的風特別大,尤其是冬天,那風吹的你簡直受不了,第2,上海很潮濕,畢竟是南方地區。
PS:如果你是南方人別去北京人,天氣真的會讓你崩潰!!非常乾燥
環境(治安):亂城市的治安肯定是上海。你去網上查下就知道了,廣州北京的治安遠比不上上海。舉例: 最起碼在上海的地鐵上你看不到隨處乞丐,你在上海的地鐵站里看不到花花綠綠的小紙條,你即使不在市區,在晚上你都不要怕被搶劫。如果你不信可以去網上搜索上海的治安是不是全國最好。
工作待遇:差不多!我這3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打上去的。雖然北京不是經濟中心,再怎麼樣北京在全國都是大都市,工作報酬不會比上海少。總的來說剛大學畢業的大專生基本1700左右,本科1800,研究生2500。這可是上海的平均價。(我不是北京人所以不敢亂下定論)
PS:一切還是得靠自己,你身上有本事到哪都不怕餓著,你有那金剛鑽還怕攬不到瓷器活不是??
前景:跟我談的工作待遇差不多,別把上海想的太紙醉金迷,也別把北京想的太差強人意。如果金融方面,科技領域方面,你一定要去北京,其他做生意開公司等你就選上海,畢竟上海在這方面更有發展前途。
房價:上海比北京高的多,在上海,不管你是在青浦區,金山區,嘉定區,寶山區,閔行區部分地方,甚至蒲東的小鎮上,都不會有低於1W3一平的房子。這點你一定要清楚!有可能你在上海呆了10年連做個房奴的資格都沒有!為什麼?上海買第1套房的首付是4成,你150萬一套你得付首付60萬。
上海一般象黃浦,靜安,盧晚,長寧,徐匯(蘇州河以南,徐家匯周邊),象這些准市區一套房價一般都在2W6一平。因為這些區都有地鐵通行,出行十分方便,在上海看一套房子便宜與否,主要看這個地段或者周邊是否有地鐵。上海最貴的房子應該在陸家嘴,古北,新天地附近。那邊的房價7~8萬不等。
交通:我覺得這點很重要,上海的交通非常方便,除了你到極其偏遠地區,要不然都有地鐵。上海的城市硬體設施在全世界都是頂級的,這點不要說北京,連香港都沒辦法和上海媲美!上海有磁懸浮,在全世界就只有3個國家有磁懸浮,一個英國,一個日本,還有就是我們上海,連製造磁懸浮的德國都沒有,就是因為成本太昂貴,上海磁懸浮年年虧18億以上,可是上海是全中國的面子城市啊。上海的計程車也是全國最好的,最規范的,不會象北京的計程車司機一樣,跟你聊天故意繞路,這在上海是絕對沒有的!!而且計程車定時消毒非常干凈。還有上海的有軌現代電車(不是老上海那種),在張江高科,出行很方便。在全亞洲就只有上海和曼谷有。
購物:上海和香港的差別在於香港不需要稅率。賣的比上海多,而且在香港世界所有一線品牌都有,而在上海,除了南京西路的恆隆廣場是賣純世界一線品牌,剩下的大型購物廣場比如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伊勢丹梅隴鎮,淮海路的巴黎春天,淮海路的時代廣場,徐家匯的港匯廣場都賣世界副一線或者二線。這在國內已經是最棒的購物城市,這在北京屬於天方夜談,北京有世界一線產品嗎?有,可是不象上海賣的這么集中,更沒有上海賣的多。深圳更不用講了。
-————————————————————————————————————————————————————————————————————————————————————————————————————————禁止抄襲,我是自己打的,我是自己寫,如果還需要幫助的話,你網路HI我
3. 日本東京,橫濱,大阪和北京,上海,香港比哪個繁華
我告訴你北京只能排在最後。最繁華的應該是香港,東京,然後是大阪和上海,再橫濱,最後北京.雖然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但是繁華其實和香港是差不多的,經濟比香港好。總體來說還是東京好些,因為香港是中國的,所以我排前面了
4. 東京和上海哪個繁華
東京和上海比的話現在是東京繁華一些。
東京是日本人最嚮往的城市,吸引了全日本最頂尖的人才以及企業的入駐,世界500強企業當中,在東京就有40家,這些公司更有效地促進了東京的發展,除此之外,東京的工業也是十分發達的,比如製造業電子信息化技術,化工,電器廠等等,而且還有世界排名第五的國際機場。
東京的海上貿易運輸也是十分強悍的,東京港在去年的吞吐量為505萬箱,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港口以及東京灣,這也為東京的經濟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總結:
上海發展潛力巨大,東京太強是因為舉全國之力發展的,中國除了上海,還有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土地資源豐富,可用地也很多,未來發展勢不可擋,上海的高樓特別多,現在對比跟東京差距不是一星半點,但是相信未來二三十年後,可以超過東京了。
5. 北京,上海,東京,首爾哪個在世界上地位更高
如果你在十年前問這個問題,我可以很傷心也沒有任何猶豫的告訴你是東京!!!
東京在二以後的幾十年迅速的成為了亞洲的中心,世界的重要經濟中心之一!!!
日圓成為世界最好流通貨幣之一,東京指數成為世界最重要經濟指數之一!!!
但是到了現在,我很難在這么說,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伴隨這中國的崛起,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北京,上海,現在都是絲毫不差於東京的超級經濟大城市,在政治上東京更加是難以望其項背!!!尤其在今年,北京更加成為了世界的中心點,唯一的中心視線!!!伴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日本經濟的日益不振,北京上海將在個方面徹底的超越東京成為亞洲中心,乃至完成東京也無法完成的目標--世界中心!!!!(高麗棒子的垃圾首爾就不說了,根本就沒有於以上三個城市相提並論的資格)!!
6. 北京和上海哪個好,全面比較一下
我在上海住過6年,對上海很了解,上海是一座不錯的城市,但哪個好那就必然是北京了,畢竟北京是首都,在國民心中地位與眾不同。我在北京住過15年,對北京感情很深。感覺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該和首都去比較,北京是個吸收全國人才的城市,可以說經過60多年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座精英城市,頂尖人才匯集,全國最高智商的人群都在北京為中央出力,光這一點,誰敢和北京比較啊,自取其辱。北京有人才,那就什麼都比外地強,這點道理怎麼不懂?全國大腦的功能,其他城市充其量就是四肢內臟,怎麼工作做什麼動作都取決於大腦下達的指示,和大腦比什麼?北京市的基礎設施資源數量和質量,科研能力,創造力,人才數量質量,與其他城市早已是天淵之別,這種城市軟硬實力的較量,上海真的覺得自己有實力能把皇帝拉下馬么?
大多滬吹的觀點都集中在了以下3點:
1、上海的國際化程度高,也就是西化程度。(這點,我認為北京是中國人的首都,中國的城市,當然不能像上海那樣遍地的Lawson和7-11,洋鬼子滿街跑,以講英文和會日語而自豪。崇洋媚外也該有個限度,也不能見著外國人就攀扯,找到洋姑爺就光耀門楣啊。不知道什麼叫喪權辱國不知道什麼叫國恥家醜嗎?北京也被洋人佔領過,也被日本人佔領過,可人家北京完全沒有上海那種恬不知恥的奴性,那種殖民主義色彩,就單憑這一點,北京是好樣的!)
2、上海周邊很經濟很好,北京周邊都是窮農村。所以上海帶動了周邊繁榮,北京吸幹了周邊資源。(這點,我的看法是,江浙從古至今一直是我國富庶之地,究竟是你上海帶動了周邊經濟還是周邊的經濟本來就好拉動了你上海,最好考慮清楚。北京周邊自古就很窮,因為多戰事嘛,可天津的發展難道就不能說是北京帶動的?所以說話不要偏頗,不可否認北京確實在吸資源,尤其是全國的精英人才,但你上海的發展不也是靠吸資源嗎?80年代把國家財政一大塊用於建設上海,那不是吸資源是什麼?建浦東新區,建上交所,建張江高科,建陸家嘴,都忘了?)
3、城市建設,高層建築比北京多。(這種事就見仁見智了,北京城區文化古跡多,所以建築限高,人少地多,確實不用蓋那麼多高樓。要是比這種事,確實比不了上海。農村人初次進城可能會認為高層建築多就代表一個城市繁華,我也不和這種人一般見識。高層建築多隻能代表這個城市人多地少,不是說這個高層建築技術是上海獨有的,別的城市不蓋那麼高,只是因為人口密度低罷了,這個和繁華扯不上太多關系。北京接近3個上海面積大小,人口比上海少300萬,嘲笑北京建築矮小,不怕北京人笑話死你們這群村民啊?)
7. 北京和上海哪個更適合年輕人發展
兩個城市都很適合年輕人發展。
上海年輕人選擇的理由:
1、上海無論是文學、資訊及其他泛閱讀,還是運動、美妝等自我關愛,亦或是旅拍、智能家居等生活新鮮感層面,上海都展示出足夠的熱情和閑趣擁抱生活。在文娛活力方面,「娛」的所佔比重也要遠遠高於「文」。「時尚新潮」「熱愛生活」的城市氣質是上海的精神內核。
2、人們選擇上海主要是因為上海發展空間大,發展機會多。每年都會有無數的年輕人選擇到上海打拚,即使不能夠賺到很多錢,還要被生活所折磨,至少能夠見見大世面,畢竟上海的經濟實力世界聞名。
3、對於很多人來說,來上海發展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上海工資高,在二三線城市一個月兩三千,在上海基本上都是六七千。
4、上海,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世界上人口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5、上海「摩登」、「時尚」的城市氣質也是吸引年輕人的一個重要加分項。在大眾品牌偏好度上,北京和上海的整體差距不大,然而在一些潮流品牌上,北京就不似上海那麼「洋氣」了。上海無印良品門店數量比起北京多35%,星巴克數量甚至比北京多出一倍。
北京年輕人選擇的理由:
1、北京,在燈紅酒綠和鋪天蓋地的壓力下,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截止2020年9月統計,北京共有273家上市公司,北京地區2020年冬季求職期的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稅前9835元,在全國34個主要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名第一,但是生活節奏太快,有夢想的年輕人可以去試試。
2、北京,中國首都,政治地位全國無人能及。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超級深厚的城市,從明成祖朱棣開始一直到清朝結束,這里都是首都。
3、北京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等都是中國著名景點,它們都是人間難得一見的景點,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不計其數。此外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也經過這里,有句老話叫「不到長城非好漢」,很多人都以來北京登長城為目標。
北京還是中國科教中心,清華、北大兩座國內最高學府就坐落於北京,這樣的北京無不令人嚮往。
4、北京在第三產業上的發展領跑全國,2020年其第三產業GDP佔比為80.56%,高於上海的69.18%。一般來說,第三產業GDP佔比越高,說明該地區的經濟結構越好,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GDP佔比一般在70%-80%之間,第三產業即意味著能提供更多、更理想的工作崗位,更有利於吸引年輕人。
5、相比上海,北京青年在線下學習場所、知識付費等硬核學習提升方面非常投入。根據網易雲課堂數據顯示,北京知識付費規模比起上海多出了近40%,妥妥坐穩了頭把交椅。
8. 北京好玩還是上海好玩
北京好玩,現代古樸都有,很有情懷特色,上海迪斯尼的口味我比較喜歡,但要說玩哪肯定北京好玩,迪斯尼我去日本的比較好,上海迪斯尼沒有迪斯尼的特點了
9. 上海PK北京,全方位的比較誰要強
一、從世界排名角度來講
英國權威的城市排名GaWC,上海北京都是世界A+級別城市,上海世界第七,北京世界第九。
英國花旗銀行的 UHNWIs 全球城市排名,上海名列世界第五,北京世界第九。
日本森紀念城市排名 GPCI 上海是全國第二僅次於香港領先北京。
美國科爾尼的世界城市排名 GCI,北京世界第九,上海世界第二十一。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的城市綜合排名里,上海第一 香港第二 深圳第三 北京第四。
仲量聯行發布的中國城市排名,上海全國第一,北京全國第二,兩個城市都為中國的超一線城市。
說了這么多各機構的城市排名,我再來具體分析一下兩城市各自的特點:
上海--中國最大城市,在解放前大量資本家攜款外逃至香港台灣的前提下,解放時的GDP是北京的七倍多,全國遙遙領先,後來在平均主義的大環境下大量財富基本被均分至全國。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上海的優勢是:上海底子好,市場大,因為上海海納百川的特殊性,上海在國際上影響力大。
北京--中國首都,解放前為北平,民國時期在中國城市裡的地位不如武漢、天津、廣州、南京、青島。但是作為千年帝都在新中國定都北京以後通過特權迅速崛起。1952年北京的GDP全國省級別第27位,只比寧夏、青海、西藏高,還不如新疆。而1953年,北京吸納了大量的資源,GDP瞬間上升到了第17位,一口氣反超了天津 吉林等老工業基地。所以北京的優勢是:北京權力大,總部多,因為是大國中國的首都,國際上影響力也很大。
二、從產業分布來看:
上海的優勢:強在經濟方面、工業、商業、航運、貿易、金融、環境、一體化、配套、和周邊江浙的聯動機制、以及對於長江流域乃至國家的輻射力等等。
北京的優勢:強在政治方面、科技、教育、醫療、信息傳媒、央企總部高度集中、以及首都光環(比如申辦奧運會率先想到北京,申辦冬奧會依舊率先想到北京)。
總而言之,兩個城市各有優勢:上海是市場大、開放、國際化的優勢。
北京是優質資源集中、總部多、傳媒發達、科創實力強勁的優勢。
雖然北京和上海各有優勢,但是PK的地方也不少集中在:
三、國際航空樞紐的PK
目前上海空運遙遙領先於北京,但是在空客的數量上面才在2015年剛剛反超了此前一直領先的北京,而如今首都國際機場已經飽和,北京的新機場正在建造中,相信將來北京有很大的機會反超回來。
四、會展中心PK,北京承辦了中國的大量國家會議,而上海沒有這么多國家政治會議,則發展成了一個國際會展中心,每年會舉辦大量國際會議。兩城的會展條件和邏輯不同,會展業發展如何,還需要繼續看後續結果。
五、世界影響力PK,北京是中國首都,現在國外媒體報道中國的時候,北京方面就是意味著中國,北京影響力日益巨大,在很多人看來,北京的一舉一動已經能夠影響世界了。再加上以北京為總部孔子學院在世界上遍布了各個角落,清華北大每年都會招收大量的外國學生。可以說北京是通過它極其強大的政治影響力,和大量的文化推廣項目來增加自己的國際影響力的。
上海是中國最大城市,民國時期是世界前五大城市,全亞洲絕對的金融中心。和北京作為首都不同,上海的影響力體現在:2015年,在【感謝上海】的視頻里,貴為以色列總理的內塔尼亞胡,親自出面感謝上海當年在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時候,拯救了大量猶太人的性命。早先,美國前財政部長 邁克.布盧門撒爾 也曾多次感謝上海當初的救命之恩。再加上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聚集了全國最多的外企總部,涉外商業往來及其頻繁。可以說上海是通過其早先的影響力,國際化,開放,中西結合海納百川的包容文化以及頻繁的跨國商業活動來增加其國際影響力的。
體育賽事PK,每年京滬都會舉辦大量的體育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