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天壇主要參觀項目有哪些
擴展閱讀
三亞托車到北京多少錢 2025-07-25 00:19:04

北京天壇主要參觀項目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19 13:50:35

A. 天壇公園有哪些景點

1.南神廚院

位於圜丘東,座北朝南,院門南開,主要建築有神庫、神廚、井亭,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製作圜丘壇各種祭品的場所。院門外有走牲道與圜丘東欞星門相連,祭時臨時搭設走牲棚以運送祭品。建築規整莊重,是中國祭祀建築中僅存的幾座神廚之一。

2.丹陛橋

是連接祈谷壇南磚門及其南天門(成貞門)的甬道,也是連接祈壇和圜丘壇的軸線,長360米,寬30米。丹陛橋上有三條石道,中為神道,東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臨天庭。

3.七十二連房

祈年殿東邊在內牆東門外,有72間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屬建築。為連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磚南面安設大窗門,俗名稱為「七十二連房」。長廊中部偏北,有五間「神庫」,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庫房。

「神庫」西面是「神廚」,祭天時,在這里製作供饌和糕點。祈谷壇的神廚、神庫和宰牲亭與祈谷壇之間由長廊相連,長廊由東磚門至東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間,與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對應,象徵七十二地煞。

4.祈年殿

由28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中間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支撐上層屋檐;中間12根金柱支撐第二層屋檐,在朱紅色底漆上以瀝粉貼金的方法繪有精緻的圖案;外圍12根檐柱支撐第三層屋檐;相應設置三層天花,中間設置龍鳳藻井;殿內梁枋施龍鳳和璽彩畫。

祈年殿中間4根「龍井柱」,象徵著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根大柱比龍井柱略細,名為金柱,象徵一年的12個月;外層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徵一天的12個時辰。中外兩層柱子共24根,象徵24節氣。

5.齋宮

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前進行齋戒的場所,位於祈谷壇內壇西南隅。宮內建有無梁殿、寢殿、鍾樓、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禮儀、居住、服務、警衛專用建築,均採用綠色琉璃瓦,以兩重宮牆、兩道御溝圍護。

齋宮布局嚴謹,環境典雅,是中國古代祭祀齋戒建築的代表作。無梁殿即齋宮正殿,綠琉璃瓦廡殿頂,殿內為磚券拱頂,殿前月台崇基石欄,三出陛,正階13級,左右各15級。無梁殿是皇帝白天齋戒場所,殿內陳設樸素,明間所懸「欽若昊天」匾為乾隆皇帝御筆,表達了天子對皇天上帝的虔誠之心。

(1)北京天壇主要參觀項目有哪些擴展閱讀

天壇祭天禮儀

祭天作為人類祈求神靈賜福攘災的一種文化行為,曾經是中國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至清末,一直舉行祭天典禮,綿延約五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0年),是按照中國傳統禮儀制度建立的國家祭壇。自明永樂十九年起始,共有22位皇帝親御天壇,向皇天上帝頂禮膜拜,虔誠祭祀。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民國政府宣布廢除祭天祀典,並與1918年改天壇為公園。

祭天典禮延續了約五千年。祭天禮儀即從歷史角度系統介紹中國古代的祭天禮儀,展示中國的祭天歷史即中國古代的祭天文化。

B. 天壇公園景點介紹

天壇公園景點有天壇公園-祈年殿、天壇公園-迴音壁、天壇公園祈年門、圜丘、皇穹宇、皇乾殿、迴音壁、三音石等,地址是在北京市東城區天壇東路甲1號天壇公園。

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祈禱豐年的場所,主要分為內壇、外壇,天壇公園的建築結構十分精美,還有迴音壁、三音石等一些奇特的建築,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一般去天壇公園游覽的時候是南門進北門出,按照順序游覽圜丘、皇穹宇、丹陛橋、祈年殿和皇乾殿,需要注意的是齋宮和宰牲亭周一的時候是不開門的。

天壇最早的建築就是祈年殿,是舉行孟春祈谷大典的一個場所,祈年殿是天壇的標志性建築,祈年殿裡面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裡面還有龍鳳和璽彩畫,整個建築十分宏偉。

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圓形圍牆,牆身是由山東臨清磚磨磚對縫,上面有一層藍琉璃筒瓦頂。

祈年門是廡殿頂建築,中三間是門,崇基石欄,中國古代最高等級門制就是這樣,是專門供皇天上帝專用的,是明初的建築原物。

C. 北京天壇哪些景點不能錯過,怎麼安排遊玩線路比較合適

地鐵8號線南段天橋站,C口出,西門門口購票。
然後天壇西門進,先去齋宮【皇帝齋戒的地方、現在是展廳】,然後花10元錢去神樂署【中和韶樂】,然後去圜丘【皇帝祭天的地方】、皇穹宇【皇天上帝和清朝列祖列宗神位儲存的地方】、皇穹宇的牆就是迴音壁,游覽完祭天區域之後,沿著丹陛橋走到祈谷區域,主要參觀東配殿【天壇建築歷史展】、西配殿【祭天禮儀館】、祈年殿【北京的標志】、皇乾殿【儲存神位的地方】、然後出去之後參觀北神廚【天壇的展廳,裡面有北京壇廟的收藏品,非常值得一看】、北宰牲亭、然後天壇東門出。門口有地鐵5號線。

D. 天壇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天壇, 位於北京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北京非常值得一去的旅遊打卡地,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獨具特色,赫赫有名。這里設計精巧,一步一景,方寸之間都彰顯著智慧與章法,古往今來為人們所稱道。

天壇,是明清皇帝祭祀用的場所,主要有兩大活動:祭天、祈谷。古代皇帝被認為是「天之驕子」,承天命繼大統,因此感謝皇天厚土之恩德,護佑天下蒼生百姓,祝禱祈福安康興旺五穀豐登,乃重中之重。天壇就是因此而建。所以,在祝天禱告這一官方習俗逐漸少見的今天,人們對這項神秘的儀式,充滿好奇感。天壇就是一探究竟的好地方。

由於是用於祭祀,處處講究,天壇的建築,融入了大量力學、建築學、幾何學、天文學等知識。這里的細節充滿奧秘,深挖之後令人驚嘆。為了彰顯皇家氣派威嚴,並飽含寓意,天壇從各個殿廟的選址、布局,到建築磚石樑柱的用材用量,都尋求不同維度的契合,以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