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如何養胃護胃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可以學習光餅 2025-07-10 17:22:50
北京果多美上班怎麼樣 2025-07-10 17:12:25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如何養胃護胃

發布時間: 2022-10-23 16:59:26

㈠ 一吃就腹脹,消化不好怎麼辦做到這三點,消化暢了,腸胃悄悄變好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平時稍微多吃兩口,就容易飽脹、消化不良,有時候還會莫名奇妙的打嗝,甚至出現反酸……

這大多是在提示您 消化不好 了!長期如此,可引起很多並發症,包括 胃炎、胃灼熱、反流性食道炎 等。

所以想要預防胃病的發生、避免胃病的加重,改善消化狀況很重要!那具體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促進胃酸分泌是改善消化的基礎

胃酸不僅擔負著 食物的分解消化 工作,還 有助於部分營養物質的吸收 ,更起到屏障功能, 消滅有害細菌保護胃

而且國外有醫生做過統計,自1976年以來,90%以上的燒心、消化不良、胃脹氣、胃酸反流等患者,經過檢測後,發現都存在 胃酸不足 的狀況。

所以改善消化情況,首先是要促進胃酸的分泌。我們能做的是:

① 戒煙酒 減少精細碳水化合物、高甜、多加工的食物 ,以免引起胃部炎症,降低胃酸活性,誘發反酸等症狀。

② 細嚼慢咽 。充分地咀嚼,能減輕胃的工作量,減小消化系統負擔,使得胃充分分泌胃酸。

③ 補充營養素 。胃酸的製造過程需要 優質蛋白和維生素B 的參與,因而像牛奶、豆漿、橘子、獼猴桃、根莖類蔬菜等可以多攝入;

鋅元素 , 是生產碳酸酐酶(一種參與胃酸生成的酶)所必需的成分,所以牛肉、牡蠣、蝦、堅果等富含鋅的食物可以多吃。

另外,一些 苦味食物 , 進入腸道後,能刺激胃粘膜分泌胃液。因而像苦瓜、西柚、百合、蓮子等食物可以適量添加。

④學會排解生活壓力 。 胃腸道也被稱為人體最大的「情緒器官」,心理壓力過大、過度勞累、情緒緊張、焦慮、抑鬱等,都容易影響大腦自主神經,進而影響腸道功能,出現消化不良症狀,甚至功能性胃病。

⑤對抗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會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或產生一些鹼性物質中和胃酸,讓自己得以生存。因此如果經常消化不良,建議就醫進行 C13/14呼吸實驗 ,若檢查出陽性,需及時治療。


名老中醫的養胃方

大醫生的專家曾在節目上介紹了一個葯方,不但能 改善脾胃不適症狀 ,還能 幫助殺滅Hp,改善胃部疾病

葯材 : 清半夏、黃連、黨參、茯苓、公丁香、枳殼、連翹、烏梅。

功效 : 清半夏、黃連辛開苦降,能消瘀散結,對胃的滿悶不適療效很好;黨參、茯苓具有益氣健脾、燥濕的作用,解除胃部脹滿不適;公丁香、枳殼理氣溫中、降逆止嘔;連翹、烏梅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由於個人體質差異,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消化不良,除了胃的問題,還可能是消化酶的產生減少以及腸道問題。


二、胰液、膽汁

腸胃消化工作的「幫手」

人體消化食物需要各種消化液 , 包括 唾液、胃液、胰液、膽汁、腸液 。它們所含的各種 消化酶 ,能將食物分解成人體可以吸收的小分子。但所有酶都是特異的,一種酶只催化一種化學反應,因此,消化酶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像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唾液中有唾液澱粉酶,胰腺中有胰蛋白酶、脂肪酶等,腸液中有腸澱粉酶、麥芽糖酶等。

值得一提的是,胰腺分泌的 胰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最多 達9種 。因此,保護胰腺正常工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

①巧用硒元素 。硒元素能促進胰腺腺泡合成和分泌澱粉酶、脂肪酶,保護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正常運行。而且日常攝入充足的硒還能幫助預防多種癌症。

貝類、海鮮類、大蒜、蘑菇、鵪鶉蛋中含有硒元素。

②每天都吃早餐,避免暴飲暴食 減少膽結石的發生率 。因為發生膽結石梗阻時,很容易導致胰液反流,或者膽汁進入胰腺,誘發炎症,使得胰液分泌異常。

另外,肝臟分泌的 膽汁 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能 對脂肪起到乳化作用 , 與消化酶互相協同,是消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

像長期素食、不吃早餐,或是患有膽囊炎、膽結石的人,更易出現膽汁分泌不足的情況。這時,可以 敲膽經、促分泌

膝蓋側邊有一個凸起的骨頭,叫做腓骨小頭,其前下方的凹陷處就是陽陵泉穴所在。從陽陵泉穴直下三指寬左右的范圍,就是膽囊穴。

用指切法掐穴位,一抬一按,感覺舒服為宜,做100次,能起到保護膽囊、刺激膽汁酸分泌的作用。


三、平衡菌群,促進腸道消化能力

其實腸道是否 健康 ,最主要原因在於腸道菌群是否平衡。

人體腸道內約有10萬億個細菌,而它們大致可以分為: 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其中有益菌,也稱之為 益生菌 , 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可以 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維生素、氨基酸,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 , 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 礦物元素的吸收

有害菌 ,數量一旦失控、大量繁殖,就會 誘發各種消化道疾病 , 比如腹瀉、腸易激綜合征、腸炎等,甚至會 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發生風險

因此,不管是為了改善消化還是為了增強免疫,我們都需要 平衡腸道菌群,也就是益生菌佔主導優勢

常吃酸菜、泡菜等 發酵蔬菜 ,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首先發酵過程對蔬菜進行了初步的「消化」,其次發酵蔬菜含有大量益生菌,有助於修復腸道。

②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在小腸無法消化吸收,進入大腸後會促進大腸內的菌群發酵,產生一些 短鏈脂肪酸 (如乙酸、丙酸、丁酸等),使結腸內 維持酸性環境,有利於有益菌的繁殖生長

所以像番薯、玉米、粗糧、芹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可以多吃。

③保持口腔衛生 。 多項研究都發現,口腔中生長的有害細菌會進入腸道,影響腸道菌群。因此,每天刷牙、定期洗牙,保持口腔衛生,可以抑制潛在的有害微生物,平衡你的腸道菌群。

④善用香料 , 抑制有害菌生長。 大蒜、生薑和姜黃 等香料,其中都含有一些活性物質,具有抗菌效果。

㈡ 怎麼養胃護胃

養胃、護胃需要明確胃內有無合並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我國的一種常見病,55%-60%的人合並幽門螺桿菌感染,如合並幽門螺桿菌感染應當盡快治療。除此以外,食物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具體如下:1、應當忌口的食物包括酒精、茶、咖啡、過多的鹽、巧克力、香辛料、糖、脂肪、碳酸飲料、奶製品、紅肉。2、應當吃的食物包括捲心菜、胡蘿卜,以及軟、易消化的食物,如軟的水果、甜馬鈴薯、烤南瓜、果汁、煮熟的全谷(小米、藜麥和短粒米等)。3、水可以迅速稀釋胃酸,可在飯前30分鍾或飯後1小時飲用適量的溫水。

㈢ 養胃怎麼養才好

如何養胃

1.調養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早上可以早點起來熬點小黃米粥喝,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2.保暖

一般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另外,胃病患者秋凍要適度,不要勉強,尤其年輕人一定不能為了美而穿的很少哦。
3.忌嘴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尤其燒烤一類的食物盡量避免吃,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

另外,服葯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有的葯要在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而有的葯要在飯前服用,以中和胃酸,提高葯效,還有服用葯物時一定要遵從醫囑。

4.靜心

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5.運動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或者聽聽音樂,使心情愉悅,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㈣ 如何養胃護胃

護胃養胃是我們健康的首要任務,俗話說,病從口入,胃是承載食物的器官。護胃養胃可以從以下簡單行為做起:

一,首先一日三餐要按時吃,胃需要一定的食物護養,如果不按時進食就會引發胃病。

㈤ 50歲之後,能做這3件事,說明身體比較健康,是長壽體質

長壽,是人們一直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錢再多,權再大,沒有了健康,其他的都是一文不值。

千金難買健康身。懂得養護身體,保持健康的人,都是聰明人!

50歲之後,能做這3件事,說明身體比較健康,是長壽體質!

1、1分鍾做40個仰卧起坐

做仰卧起坐,是年輕人經常做的運動。

有幾個朋友能在50歲之後,還經常做一做呢?

仰卧起坐,不僅是考驗人的腰腹力量,同時還考驗著人們腎臟的健康程度。

如果在50歲之後,還能在1分鍾內做到40個仰卧起坐,那麼說明你的腰、腎都是比較健康的狀態。

2、單腳站立,8秒不倒

不倒時間,是日本科學家發明的測試人體衰老程度的簡單方法。

將雙手持平,然後閉上雙眼,單腳站立,測試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不倒。

如果50歲之後,能做到8秒的不倒時間,那麼足以說明你身體的衰老速度很慢,身體還處於很年輕的狀態。

3、爬樓梯

50歲以後,如果能夠一步邁兩級台階,快速登上5層樓,並且沒有非常嚴重的氣喘吁吁的狀態。

那麼恭喜你,你的心肺功能和體力、腿力都是非常健康的。

想要健康更長壽,謹記:不做三個久

1、久坐

世界衛生組織,曾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且久坐危害僅次於吸煙。

久坐,會使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的機會增加一倍,也增加了乳腺癌、高血壓、血脂異常、骨質疏鬆、抑鬱和焦慮的患病風險。

所以,日常一定要遠離「久坐」,可以適當起身活動一下,或運動一下,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2、久立

久立傷腰腎!

這是因為,腎藏精,而精生髓、髓為骨之液,可養骨,故久立會損傷人體骨骼的功能。

所以,日常不宜長久站立,要早坐、走、站立三者中,進行輪流交替才好。

3、久視

現在的人,可謂算是「低頭族」。每天都玩手機,面對電子產品。這對眼睛來講,是危害極大的!

另外,久視除了會損害眼睛,還會對肝臟造成損傷。

眼睛是肝臟的外華,用眼睛的時候,其實是靠肝臟的陰液滋養的。

所以,久視傷肝傷眼,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日常應少看手機,多看書才好。

50歲以後,想要身體好,三方面要做好!

第一方面:關於飲食

1、少吃20%

據調查顯示,那些長壽人群居多的國家,人們普遍食量較少,平均每餐比世界其他地區少20%。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每餐不宜吃撐,飲食七八分飽即可。

2、茶為伴

喝茶,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需求,同時也是養生的需要。

日常以茶為伴,不僅能滿足味蕾的需求,更能起到養生的作用。

適合女人喝的茶:刺玫菊茶

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性溫,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調理血氣、促進血液輪回,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郁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作用,對緩和情緒有幫助。

適合男人喝的茶:黃花苗根紅茶

黃花苗根,作用影響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曾報道,用黃花苗根泡水喝,對於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經過發酵處理後,大大降低了其寒性,適合長期泡水喝。

3、三餐規律一點

胃有自己的生物鍾 ,消化系統有自己的記憶,到時間就會為進餐做准備;如果到點不進食,會導致胃酸分泌無處可用,反而傷胃粘膜。

所以,日常要養成一日三餐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這樣不僅能預防胃病,還能減少胃腸道的負擔,起到養胃的作用。

第二方面:關於睡眠

1、不要熬夜

經常熬夜,不僅對五臟六腑有傷害,對大腦也有一定的沖擊。

經常熬夜者,白天會出現頭暈腦脹、反應遲鈍,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神經衰弱等精神問題。

2、睡前梳頭

在經過了一天的工作後,睡前用梳子或者是用手指梳梳頭部,達到頭部微微發熱即可。

這樣,既可以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還可以消除疲勞,提高大腦的思維和記憶力,同時還能促進更高質量的睡眠!

3、不睡高枕覺

「高枕無憂」是真的嗎?實際,並非如此。

長期用高枕睡覺,容易引起頸椎病,還容易使氣道出現阻塞,引起打鼾、多夢。

用高枕睡覺,還容易使妨礙頭部血液循環,容易造成腦缺血,甚至落枕、頸肩酸痛、手麻等。

第三方面:關於運動

1、拉筋運動

《黃帝內經》中提到: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說的是拉筋,能夠使骨頭復位,筋絡柔韌,氣血才能流暢,筋絡每拉伸一寸,就能延長10年的壽命!

2、按湧泉穴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

腳上的湧泉穴,是人體的一個「暖氣」開關,是養生防病的要穴,尤其適合腎虛、怕冷、體乏、精神不振的老年人。

位置:位於足心,在足底前1/3凹陷處。

方法:每天用雙腳掌對搓,或用右手搓左腳,左手搓右腳,堅持按摩可使精力旺盛,體質增強,提高禦寒能力。

3、跑步

跑步,是成本最低的一種運動。

研究表明,跑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青年人,可以選擇慢跑;老年人,可以選擇步行。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量的運動。

㈥ 如何為通過飲食養胃護胃

腸胃問題是當下大多數年輕人會碰到的問題,其實在生活當中可以通過飲食來有效的養胃護胃。首先我覺得冷的食物大家還是少吃,就算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也要控制自己的口,盡量少吃冷飲。

其次腥辣的東西也要少吃,我建議大家平常多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山葯其實是養胃的一大利器,平常自己在家烹飪的時候可以在一些食物裡面搭配山葯,山葯的補性很好,我覺得在煲雞湯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放入一些山葯。

糯米也要養胃的功效,但是糯米不宜吃多,大多數吃了過量的糯食之後都會產生反酸的現象,其實這就是胃在警告你了。一切食物都不宜吃多,尤其是早餐建議大家還是少食。蘋果也能夠起到護胃的效果,況且蘋果在眾多的水果當中屬於比較廉價的,可以多食用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