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才能拜郭德綱為師
目前德雲社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了,連郭德綱的徒弟都開始收徒弟了,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沒有基礎,沒有門入的普通人,
即使天賦很好,沒有一點點成就,沒有厲害的引薦人,想拜郭德綱為師會很困難。
德雲社聽說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收徒了,如果非得想學,可以找些主流相聲演員,送點禮,掛一個名頭,先混進門子里去。
② 我想拜郭德綱為師,有什麼辦法
直接去德雲社啊,只要你有毅力,他也不一定收你,這得從小練~
③ 想要拜師郭德綱,需要交學費嗎
郭德綱收學生是要收費的,如果看中郭德綱的技藝想跟郭德綱學相聲,就要交郭德綱每年8000塊錢的學費。除了學費之外,還要交每個月的食宿費。但如果拜郭德綱為師的話,是不用交錢的。
所以如果想拜郭德綱為師的話,就要能承受得了兩年之內沒有任何收入而且還要幫師傅免費工作這個規定。其實只要跟郭德綱學相聲的學生他們的目的都是想拜入郭德綱的門下,畢竟郭德綱名聲很大,如果能借著郭德綱名聲快速出名,就算沒收入他們也願意,否則他們也不會跟郭德綱學相聲的。
所以只要被郭德綱挑中收徒弟之後就不用再交學費了,只是免費幫郭德綱工作兩年而已,兩年之後就正常了,自己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能力賺錢就行。
④ 郭德綱收徒順序
1、閆宗海
閆宗海,曾用藝名閆雲達,1981年2月24日出生於天津市,中國內地相聲演員。
閆雲達是郭德綱最早收的一個徒弟。2018年4月23日,宣布退出德雲社。
2005年,他從網上看到德雲社的招生電話,並聯繫上了郭德綱,與其交談後進入德雲社學習相聲表演。
⑤ 早前做服務員的岳雲鵬,他究竟是如何拜師在郭德綱門下的
岳雲鵬走紅後,他在電影中賺了200萬英鎊。他主動給郭德綱寄了120萬,但財務部門告訴他:「號碼錯了」,只收到岳雲鵬的40萬。
岳雲鵬去見郭德綱大師,說:「人們不都是從大師那裡得到60%嗎?」你拿我20%是因為看不起我?郭德綱說,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在德雲社,學徒拿80%,德雲社只拿20%。
岳雲鵬感謝他的好意,郭德綱很好地照顧他的弟子,並充分利用了這兩者。直到那時,德雲社才有了今天。
郭德綱曾經說過,岳雲鵬走紅後,他在外面拍了一部戲。他賺了1000萬,公司留了20%。德雲社只向他要了200萬,剩下的800萬是他的。
因此,在小月的岳洪之後,他賺的錢不減當年。他用賺來的錢給五個姐姐買房子,這說明岳雲鵬是個感恩的人。
為什麼岳雲鵬仍然忠於郭德綱,並說他永遠不會離開德雲社?這與郭德綱的性格直接相關。
從岳雲鵬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有多好,郭麒麟現在被稱為低調、謙遜、禮貌的富二代。
⑥ 郭德綱徒弟都是哪人
1、岳雲鵬
岳雲鵬,本名岳龍剛,1985年4月15日出生於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中國內地相聲、影視男演員。
2004年的時候進入的德雲社,拜師郭德綱學習相聲。
代表作品有五環之歌、擾民了您、我忍不了、煎餅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大鬧天竺、瘋岳撬佳人、祖宗十九代、鼠膽英雄、妖鈴鈴等。
7歲時與郭德綱在天津結識,9歲時到北京正式學習曲藝,11歲時拜郭德綱為師,學習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戲等傳統唱段。
代表作品有毓貞、輩分歌、能耐大了、白蛇傳、太公賣面、探清水河、擋諒、大西廂等。
⑦ 我想拜郭德綱為師該怎麼辦
每年德雲社都會招收一部分的學員,您可以留意相聲公社,到時候有通知的。 學員每兩年一科,今年的九字科已經招收完了,明年可能會在招收的,希望你到時留意。
⑧ 燒餅當年差點和曹雲金離開德雲社,郭德綱為何原諒了他
作為德雲社現今的中梁抵住,德雲演出五隊隊長之一的燒餅,或許很多人都不知,他也曾想著和曹雲金一同離開德雲社吧。
面對德雲社稍微有些名氣的都紛紛離開,像岳雲鵬、張雲雷那時又還未發展起來。燒餅好歹也在德雲社學習多年,也算一個不錯的相聲演員了。也許是為了穩住這樣的局面,也是希望燒餅能夠留下的。其實,燒餅回來,對他的事業應該是最好的,說實話,像燒餅這相聲水平離開了德雲社,還真不敢保證有多大的前景。
至少現在燒餅在德雲社也算是一名骨幹成員了,如今更是擔任德雲五隊的隊長,可見郭德綱對他也是足夠重視,也是大力培養的一員。
既然已經回來,燒餅已經道歉知錯了,郭德綱也選擇了原諒,那麼就沒有必要一直去說這件事了。而且,這件事,本來就是傷心之事,提來也沒多大的意義。
另外,郭德綱也算是一位很慷慨、心胸寬廣之人,對於自己的愛徒,再去提這事,只會增加外人的心快、彼此的不悅!
所以,郭德綱從來不去說這事,主要還是看在燒餅有位好父母也不容易,燒餅的為人他也知曉,年少無知選擇原諒,不說對燒餅、對自己,乃至對德雲社都是最好的。
⑨ 本人想學相聲,怎麼拜郭德綱為師
德雲社每年有招生考試,通過考試先成為學徒,等什麼時候郭德綱覺得你已經有上台的本事了才會正式收徒,辦拜師儀式。現在報考的話排的就是龍字科了,加油。
⑩ 北京人是怎麼看郭德綱的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德雲社在北京的小劇場還是很多的,郭德綱會在不同的小劇場演出,如果去小劇場花幾百塊票,那天正巧遇到郭德綱攢底,這張票就賺大了!相聲在小劇場生根發芽,十分火爆。小劇場都是很多年輕演員,其實每一個演員的選擇也都是深思熟慮的。德雲社的紅火是有道理的。有了德雲社,不管開在哪裡,對周邊的相聲愛好者來說,都是一件幸福的事,可以現場聽相聲,而且年輕演員在台上真的是非常賣力,德雲社的演員風氣其實是挺正的,規規矩矩,憑本事吃飯,而且不能說高台教化,但是也是勸人向善。我看郭德綱其實無非是比當初更紅了,在這個高位上,可以說是德藝雙馨,眾多弟子都心甘情願的跟隨,合同的事當然是另一回事了。
我個人是很喜歡郭德綱的,因為他的相聲唱念做打,每一樣都嫩拿的出手,一點都不空洞。台上他兢兢業業,台下他勤勤懇懇的鑽研相聲,終於成為了一代宗師。一路坎坷,可以說對我的人生都有了激勵作用,這樣一個曾經身無分文的人,如今也同樣能有所成就,這讓我也為他高興。非常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作品,主持人也都能應對大多的場面,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頭溝的角兒。
然後,我是很愛看郭德綱德雲社的八卦新聞的。最近再看郭德綱小舅子寫的一本書,叫《我眼中的德雲社》,我覺得非常不錯,推薦給大家。書中講述到,郭德綱對自己的妻子王惠是非常愛護,我為他們這段愛情而動容。王惠曾經為了郭德綱的事業,賣了父親送給自己的愛車,首飾也都被典當。而郭德綱成名成腕之後,把所有財務都給了王惠處理,郭德綱半年兜里揣一萬塊錢都花不了,老郭從苦日子中來,也還保持著一個窮書生的生活態度,這點就實屬不易。而郭德綱基本上很少在外面過夜,幾個小時的路程也都要回家,因為王惠心臟不好,他只要每天看到王惠,心裡才放心。於謙對郭德綱也是莫逆之交,兩人都沒發生過爭執,而且也都盼望能有一天郭德綱還頂這白色的桃心,於謙頂著喜洋洋的頭,後台吃著花生喝著小酒,給徒弟們說活教育弟子,有機會上台繼續給大家說相聲,我覺得這種感情,是讓人非常羨慕的。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北京人看郭德綱,應該是很客觀的。
沒有像很多地方的人那樣痴迷。
也沒有像主流單位那樣的評價。
而是,善待給我們找樂的這個人。
這種心境。
郭德綱開創了很多的第一。
第一個商演的相聲團體。
第一個收徒超過400人的師傅。
第一個把相聲商演帶出國門的人。
第一個帶動觀眾一起唱小曲的人。
這就是郭德綱的功勞。
有人說郭德綱沒有代表之作這是不懂相聲的人,和沒有仔細聽過郭德綱相聲的外行話。
北京是相聲的發源地,天津是相聲窩子。
郭德綱是天津人,從小科班出身,
這就是所謂是天時。
來北京發展,雖然經過了很多次的失敗。
但是,終究在北京這塊藝術天堂找到了方位。
這就是所謂的地利。
彷徨之時得以拜侯耀文先生為師。
這就是所謂的人和。
郭德綱脫胎換骨,終於熬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形式。
成為一枝獨秀。
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歷了什麼。
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是,他得到了侯耀文的真傳,以傳統相聲為基礎。 也就是以傳統相聲為樹干。 往上面添加枝葉。這枝葉添得好啊。
使得他的作品更適合劇場的效果。
也就是說,同樣的段子。
在他的豐富下,每一次表演都不一樣。
都會給觀眾全新的「笑果」。
比如扒馬褂,八扇屏,地理圖,包括報菜名。
他都有不同的版本。
這就是不懂的人說的沒有代表作。
也就是說郭德綱的每一個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
這既弘揚了傳統,又給觀眾一個全新的笑料。
這就是大家風范。
我們北京人不愛誇人。也不愛追星。
但是,我們喜歡在郭德綱的小劇場,我們叫小園子里。
欣賞現場版的相聲。
還記得早先的天橋德雲社。
就離我們家有兩三公里。
2005年以前,我爸帶著我經常去聽相聲。
20塊的門票,有時候能買得著,有時候買不著了。
門口有幾個票販子,要二百,一說就住附近。
給一百也行。
那時候,郭德綱在那裡壓軸。
前面表演的有曹雲金,也有何雲偉。
呵呵,現在都成單挑大樑的了。
那時候,就感覺郭德綱說到最後就跟聊天一樣的。
隨便。
觀眾笑的也會心。
現而今要看郭德綱,北展一千多的門票。 說實話,沒有買過。 太貴了。小劇場換成了他的徒弟們。
雖然比20貴了不少,可是200的票價還能接受。
聽聽他的徒弟們的相聲也是一種享受。
北京人就是這么隨意。
不是非得聽郭德綱的現場。
不是還能在網上聽呢嘛。
我們對於郭德綱的態度,就是這樣的平和。
他就是天津來北京「練活」的一孩子。
希望他藝術生命長青。
祝福德雲社吧。
有什麼不同見解期待您的交流。
我不是北京人,但是在北京工作生活。也是一名郭德綱的相聲愛好者,先拋開德雲社相聲不談,就郭德綱本人而言他的人生就是勵志的人生,剛來北京的時候郭德綱還是無名小卒,絞盡腦汁的想進入主流相聲圈。奈何別人不給機會,正眼都瞧不上。想給別人當一條狗別人都不要,最後被硬生生逼成了一頭狼。最困難的時候為了吃飯把bb機都賣了,最重要的有一個站在身後默默支持的好妻子。
現在是紅了,有名了也有錢了。說明了他的相聲迎合了當下人的需求,你喜歡三俗相聲?有!喜歡京評梆?有!喜歡抽煙喝酒燙頭?隨身必備,德雲一姐。喜歡小鮮肉?張雲雷也有。相聲其實也算是一種商品,郭德綱把相聲賣出去了就說明了個人的實力和管理的能力,就是有時候管不住嘴。小劇場里的插科打諢帶到大熒幕的時候就愛吐嚕嘴因此也招來了不少惡評。
近幾年德雲社商演不斷,看效果真是爆滿啊。力捧的幾個角都能撐起一片,現在也是門生眾多,雲鶴九霄,現在已經排到霄子輩了,就連岳雲鵬也開始收徒弟了。希望德雲社越來越好,多出新的作品!
郭德綱徳雲社現今業已成為了北京一景!每天都有好些個外地來咱大北京的遊客,而去徳雲社聽親身目睹一下郭德綱的真容,現場聽聽他們師徒的相聲也成了不少人來北京 旅遊 必選的行程了!不得了說郭德綱單從這一點上說,老郭也是給北京實實的做了貢獻的!!當然,北京是郭德綱的發祥地地!是愛心,寬厚,純朴的廣大北京觀眾支持了郭德綱的相聲事業!沒有大愛的北京就不會有現如今發展這么好的徳雲風光!老郭也是很感恩北京父老的!這不徳雲社的票價始終都還是老百姓能接受的價格嗎!老郭單單從這一點上就讓咱北京人服氣!!讓我們這些個衣食父母沒白疼他!當然,北京出了郭德綱這樣人物大家臉上也覺著光彩不是!!也可以說北京是水,而郭德綱就是這水裡游泳的魚兒!只是郭德綱已經是那條越了龍門的錦鯉!終成正果了!這也是大家樂見的事情!也希望郭德綱能不忘初心,好好的帶領徳雲社傳承好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相聲瑰寶!發揚光大!這就是給北京人最好的回報了!
我現在就在琉璃廠附近,郭德綱在北京說相聲的起點就是在琉璃廠附近的京味茶館。
現在這個京味茶館在琉璃廠附近已經找不到了,在地圖上顯示的一個京味茶館在大興應該有一個。
盡管我身在相聲界一流人物的一個龍興之地,但是我並沒有跟這兒的本地人做過調查,因為我發現街上下象棋的老大爺都是一口地方方言。
京味茶館已經不在了,老北京城裡也未必能遇到幾個老北京。
從琉璃廠穿過八大胡同就是大柵欄,德雲社三慶園和廣德樓都在那邊,我偶爾去那裡遛彎。
上次去的那裡一個書店買書,聽著街上很多商家大喇叭放的不是流行歌曲,不是街歌,而是郭德綱的相聲。所以可以看出來很多北京的店鋪喜歡郭德綱的相聲的。
而來北京 旅遊 的,到大柵欄感受北京文化的,大多數沖著德雲社聽一聽相聲去的。
不能說所有人都喜歡郭德綱,就像網上一樣,有人捧也有人黑,甚至有人恨。
但凡關注相聲這個話題的,大部分是北京天津這一帶的人。喜歡或者不喜歡,這個比例北京人裡面應該是和網上看到的是差不多的。
我所在的那家書店老闆,聽到街上郭德綱的相聲,暗暗的嘀咕了一句,有什麼好聽的,沒文化!
我花了九十塊錢在他書店買了六本書。
我心裡不由得一絲尷尬,有文化的書店老闆,你這單生意是沒文化的人給你帶來的。
我是純北京人,101我不太喜次郭德綱混混加痞子的作風。改革開放相聲七八年開始。 新一代相聲毅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把。把庸俗的,低俗的。已經清除出去了,然而,郭德綱見年輕人不了解 歷史 過程,為迎合年輕人又端出了不少垃圾。這是我不喜歡的緣由。
我就是北京人,我不敢說別人,我只能說我喜歡聽郭德綱相聲,超痛快。
大學時就用mp3聽郭德綱的相聲,後來路過天橋德雲社,但是也沒有去聽過,可是愛聽相聲這事,越來越上癮。一直是用手機聽相聲,那些西征夢、羊上樹、我要幸福,幾乎能倒背了,喜歡隔著屏幕接話茬的感覺,幫我打發了很多無聊時間和睡不著的夜晚!
郭德綱跟很多來北京想出人頭地的人一樣艱辛過,如今他成功了,是一種幸運,更是多年堅持得到了回報。
雖然他睚眥必報,但是想想他經歷過的事,這些反應也就能理解了。
不管怎麼說,經歷那麼多磨難,如今沒有害人心,能繼續給粉絲說相聲,說評書,這樣的人生就是一種正能量,能鼓勵很多正在埋頭苦乾的人。老郭挺好的!
首先我是北京人,郭德綱還沒啥名氣的時候,我見過他的宣傳小海報,特別簡單的一張紙帖在一塊木板上面,再立起來,票價很低,住在前門附近的朋友每天都會用看郭德綱相聲度過晚間的 娛樂 生活。
郭德剛沒拿國家一分線托起相聲大旗領著四百多號人給國家解決了:工作增加稅收這就是好樣的但在我們國家有幾個渣人吃國家到外演出賠了國家擔看真不要臉要求政府解散這個團那個文工團自找出路找市場減輕囯人的負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