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的美在哪裡
擴展閱讀
杭州千島湖現房價多少 2025-07-16 20:36:23
天津宣傳部屬於哪個部門 2025-07-16 20:34:42

北京的美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2-21 06:24:39

『壹』 北京的風景美嗎

北京的十月月十一月的風景挺美的

銀杏·秋之韻

淵源

銀杏,俗稱白果樹,又叫公孫樹。古老得基本上跟恐龍可以稱兄道弟了。因為古老而又神奇,冠若華蓋,又抗病蟲害、耐旱耐瘠薄,因此被選為北京城市的園林樹種也是理所當然。銀杏果實的果肉叫白果,在鍋里炒熟後又糯又香,還能治氣喘,老北京還有道小吃,就叫「炒白果」。

因為銀杏高大長壽,而且不招蟲,佛家常用銀杏木雕刻佛像,最見功力的是雕刻佛像指甲,雖輕薄如真,依然不損不破不裂,因此各地千手佛皆以銀杏木雕成。

古人看銀杏葉,首先想到的竟然不是扇子而是鴨掌,因此曾將其叫做「鴨掌葉」。取其不易被蟲蛀和染病,又儀態俊雅,古代情調人士就喜歡以銀杏葉相互饋贈,就像安徒生童話里經常出現的被壓在書本中的玫瑰花一樣,表示著戀戀好感。北宋歐陽修就曾經寫詩說:「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這誠可珍。」

初秋漫步,撿些完整美麗的銀杏葉,效仿古人相贈,惠而不費,暗香殘留。

想到京城之秋,第一印象就是:燦爛。如果沒有數不清的銀杏,想必這燦爛也無從說起了。到了十一前後,秋風一起,那大街小巷裡的銀杏樹,就像燈一樣,刷的一下,被點亮了。鮮亮的綠葉鑲著黃邊的,通體黃成一片的,陽光一照,通體明媚,再趁上藍得沒一點兒渣滓的天,就一直明快到人心裡去了。

釣魚台 銀杏地標

提示:釣魚台國賓館東牆外迎賓路沒有停車的地方,只有在甘家口或三里河停車步行或騎自行車前往。就餐也在這兩處有。

建議:10月中下旬時樹葉全黃,不過很可能一場秋風,就葉落歸根了。銀杏樹有圍欄,林區中段有一小門可進入,不要擅自翻越帶尖的圍欄。同時注意愛護林中草木。不要亂扔垃圾。

銀杏大道 也是江湖元老

此處也是成名很久的北京秋天觀賞銀杏的去處,每到秋日都吸引了周邊很多市民前去拍照賞秋。,從地壇公園西門進入,直奔公園北區。 這里的銀杏,有些似乎比釣魚台的更加古老,據說有些在建地壇的時候就種上了。

提示:葉子全黃大概要在11月初,不過秋意是如今就能感覺到了。在公園西門外有很多就餐的地方。因為是在公園里,欣賞起來要比釣魚台國賓館牆外顯得從容一些。地壇公園門票2元。 建議:找一個公園沒有書市或展銷會的時間前往。

北大銀杏 別有一番滋味

看到北大銀杏,感覺總有些不同,因為地處北大校園,這里的銀杏也沾染了些許的書卷味道。 最喜歡西門的兩株巨大古樹,已經成了北大秋景的標志,一旦葉子開始變黃,就有無數少男少女在樹前留影,青春與銀杏樹葉一樣燦爛。未名湖邊上也有稀疏的銀杏樹,只是幼樹居多,需要耐心從北到南轉上一圈。金黃葉子映襯著著名的「一塔湖圖」以及湖邊看書的學子,或者私語的戀人,真是比畫片更像畫片。如果再往深處走,生物樓與第一教學樓之間也有小片銀杏林,因為人少,所以安靜,是聊天和拍照的好地方,不過最應景的,應該是什麼都不說,在夕陽下的金黃中深情對視。

西門前共有4棵銀杏樹,不過後面的兩棵總不被注意。前面兩棵大樹實在太老了,老得沒人能說清到底是哪年哪月誰種的了,不過據說都有300多年歷史,可從來不結果。

看銀杏的時候順便看看樹邊的華表,其實不是一對兒,當年運錯了,可也就將錯就錯了。

如今北大都成了旅遊景點,進進出出的人也多了,十一的時候可能更多,汽車都得從西邊的機動車門走,按時間收費,在校園里開車,可別忘了慢著點兒。

其他推薦

問過北京園林局綠化處,京城之中銀杏樹的分布其實挺廣。如國家圖書館那兩棵百年以上的高大銀杏樹;從官園橋到甘家口路段,從航天橋到阜城門路段,北二環沿線、左家莊觀賞林區、西壩河使館區沿線,都種了銀杏樹。

如果你喜歡訪古,那就去古寺里看看,因為高僧們經常選用銀杏樹來代替佛門聖樹「菩提樹」。京西古剎潭柘寺、西山大覺寺、八大處大悲寺里,都有北京著名的古銀杏。 另外比較近的,有雍和宮入口處銀杏林陰道,這里銀杏樹年齡也有30年以上,樹木濃密。

建議在參觀雍和宮時順便觀看。

『貳』 發現北京的美

文 | 又在路上Y0Y0 於 2019.6.17

京城真是個好地方,不走出去永遠不知道,這城市的喧囂與山林的靜寂竟只有這么近的距離。

京城之喧鬧無人能出其右,每天生活在寫字樓,內心的躁動無處安放。我有天去國貿寫字樓開會,偶然間抬頭望向窗外的景色,彷彿西長安街一路通向了遠處層層疊疊的西山。這畫面激起我心中萬千感慨,曾經天天在長安街上班的我,竟對這美景視而不見。

京城之層巒疊翠也是沒哪個大城市能夠相比了,三面環山,近在咫尺。只要你想來,小西山有著變換無窮的穿越線路。一路上有山、有水、有寺、有景,更有林間百態點綴三兩行人。

在城市裡面,大家行色匆匆,工具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手機替代了交流,即便是嘈雜的早班地鐵,置身其中也只會感覺孤獨而壓抑,萬千人中你竟只是一個人孤獨前行。

而在山林間,你能感受到人情的溫度,不比城市裡導航發達,山路上路人可比導航重要多了。路遇行人,大家總是迎面打個招呼,互相打聽著前方的道路,倒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一些。走在路上,你總不會寂寞,總有三兩路人能共行一段。

你問我北京的山哪裡好,我只問你你可見過北京的山川之美。 自然之美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更需要一個能裝的下山水的胸懷。

『叄』 北京最美的四合院究竟美在哪裡有著怎樣的特點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古代現存至今的很多建築也極具特色,不僅有建築的實用價值,更具藝術特色,特別有欣賞價值。在中國的特色建築中,四合院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了。恭王府作為北京最美的四合院,它的美不僅表現在建築群的設計上和各種園林的搭配。

恭王府作為中國具有建築特色的最美的四合院,自然會吸引很多人慕名而來。但是,恭王府在後來也受到某種程度上的毀壞。人們對美的欣賞從來都沒有停止,但是也不要忘了這些建築存在的真正意義。與其去破壞它,不如遠遠地欣賞它的美,一起保護這座建築史上的瑰寶。

『肆』 北京的建築美在哪

北京的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敦實。不像上海那樣高聳雲端。
看看長安街就知道北京的建築風格了,穩重、大氣、敦實、敞亮。

『伍』 北京有什麼地方美

完美答案!換個角度看北京,你會發現北京那都美!

『陸』 閱讀短文北京的夜景美在哪裡

高夜景美在:速公路和高聳的大廈。
短文,並不是一種文學體裁,因而以前並沒有短文這一提法。近年來,由於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催生了對於短篇幅文章的大量需求,所以,短文才被提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進入到人們的視野。
現代文學的大類,分為小說、戲劇、詩歌和散文(這里的散文指廣義散文)。每一類作品的篇幅被壓縮之後,就成了短文。但由於自身的特性和社會的需求,戲劇類短文相對少見。因而短文主要涵蓋小說、詩歌和散文。由於記敘文、論說文、說明文、雜文等文學體裁和報道、廣告、總結等應用文體裁都屬於廣義散文裡面的范疇,因而也同樣被短文所涵蓋。總之,只要篇幅夠短,就是短文。

『柒』 北京的 建築物美在哪裡

美在與北京的政治文化氛圍一體,建築大多方方正正的,不是很高,配著寬闊的大路,穩當大氣。

『捌』 北京故宮的天壇美在哪裡

天壇的意境美,可以歸納為:高、圓、清。
「高」是天的一種特性。天壇的建築是連續性的逐漸上升的完整體,從南北中軸線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訴外殿上升到38米,成為中軸線的高峰。故宮太和殿是永樂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築,是帝王的象徵,而擴年殿比大和殿還高出3米,成為天帝的象徵。
祈年殿的主體建築四周,牆外低樓,空間開闊,祈年殿和圈丘的整個外輪廓直接與天空連接,祭壇彷彿高入雲霄,人站在祭壇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壇的崇高感中,蘊含著敬天的思想。
「圈」不僅指外形,而且是一種科學境界。在中國古代美學中,閱代表著生命光轉,蘊含著宇宙萬物,體現了一種「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壇建築群的一個突出特徵是大量圓的造型。圓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圓形,每一個建築又形成很多同心圓、一直擴展到與穹隆形的天空成為一個圓融的整體。
「 清」是天的一種特徵,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美學范疇,體現一種人格精神或藝術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來,通常我們稱天是「青天」、「藍天」、「蒼天」。天壇的基本色調整體是青色,不論是天空還是琉璃瓦都屬於青色。「青」是祥和、安寧的象徵,也體現了一種空靈的美。
天壇建築中,祈年殿、皇穹宇都採用藍色琉璃瓦,深藍的琉璃和淺藍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淺的對比、更顯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過來天的澄清、明朗,又與祈年殿的外輪廓虛實相生,喚起觀賞者的審美想像。
以上高、圓、清三點體現了天壇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獨特意境。如果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故宮擁有龐大的建築群以,以氣熱取臟,天壇的建築少而精,以寧靜深遠而著稱;故宮以封閉式的一道道門、一道道牆為特點,而天壇以天高地闊的開放式為特點;故宮的空間徒刑是方的,而天壇則是柔和的圓;故宮的顏色以紅為重,而天壇則是幽靜的青綠色。天壇之美,耐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