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的館主簡介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館主李松堂,原名李偉,1949年生,北京人。在李松堂的名片上一面是寫著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李松堂館長,另一面寫著北京松堂關懷醫院李偉院長。一張名片,兩個名字,兩種身份。他自己解釋兩者一點也不矛盾,其實就是干一件事情。辦博物館和臨終關懷醫院,都是嘗試臨終關懷,博物館是關懷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醫院關懷這些臨終的老人。他將門墩錯落有致地擺放在醫院各處,這讓在此居住的老人,尤其是曾在四合院生活過的老人們非常感動,讓他們有落葉歸根的感覺,有的老人走不動了,也要坐輪椅讓人推著每天摸摸那些門墩。 李偉從小在北京的四合院中長大,爺爺是有名的老中醫,家人都喜愛收藏玉器、古錢幣,受家庭影響他很早開始集郵、集幣。1994年故宮舉辦的第一個私人展覽就是他的古錢幣展。目前李偉收藏有門墩400多對,最早的收藏品是他8歲時挨了一巴掌換回來的。門墩是伴隨李偉長大的好朋友,8歲時趕上他家住的地方拆遷,看著工人把別人家的門墩劈里啪啦地用鐵錘砸碎運走。李偉一個勁兒地央求爸爸一定要帶上院門口的門墩,帶著上百斤重的石頭搬家在大人眼裡不過是小孩子的無理取鬧,爸爸堅決不同意兒子的要求,於是他又哭又鬧求爸爸把門墩帶上,忙著收拾東西的父親急了,給了他一巴掌,那是他長這么大頭一次挨打。挨了打的小李偉又去求奶奶,由奶奶出面這個門墩終於得以保留,這也成了李偉第一件收藏品。「當時我並不懂要保存文物,只是覺得跟這些石頭有感情。」李偉說。
拆遷工地尋寶
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隨著北京四合院的逐漸消失,那種單純的喜愛成了一種四合院情結,對門墩的深深熱愛。上世紀80年代初,李偉開始系統地收集門墩等建築構件,遭到了朋友的一致反對,都認為這是一項沒有經濟回報的投資。可李偉認為他沒能力完整地保存四合院,但可以保存它的建築構件,那一磚一石都是歷史的見證。就這樣,李偉開始出沒於各種拆遷工地,只要看到哪裡牆上寫上了大大的「拆」字,他就會馬上趕到那裡去淘「寶」,還被不少人誤會為投機倒把的文物販子。
護寶故事
半生呵護「玉壺春」首次辦起門墩展
去年年底的煤市街拆遷中,還憑借他的細心保住了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石雕牌樓。李偉小時候經常到煤市街的「玉壺春」南式點心鋪買點心,在記憶中那座老店的石牌樓雕刻相當精美,傳說「玉壺春」三個字還是乾隆御筆。四十幾年後,再來到這條街上時,早已辨不出當年的模樣,來回走了幾遍都沒找到當年老店的舊址,他不死心,終於在一處老房子門前發現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檐,而門臉的形狀也隱約像牌樓,不過上面都用石灰糊住,看不見任何字跡。拆遷工人告訴他馬上有推土機過來把這房子推倒,他囑咐工人千萬不能推倒,並出2000元讓工人一定要一塊磚一塊磚地慢慢拆,因為後面可能藏著珍貴的文物。這樣他也不放心,每天天不亮就來監督,當颳去厚厚黃土和石灰後,「玉壺春」三字露出真容,李偉欣喜萬分。現在這個牌樓已經被保護起來,不再拆除了。2000年石刻博物館與李偉聯手舉辦了首屆門墩精品展,李偉挑出個人珍藏,共拉了17卡車、217件藏品。在這次中國首屆門墩展上,李偉的門墩精品,令世人大開眼界。曾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收藏門墩的日本人岩本先生第一次見到了那麼多的中國門墩,直呼李偉是老師。 除了對北京四合院感興趣,李偉對中國各地的民居古建也十分喜愛,安徽宅院、山西民居等都成了他的「保護對象」。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出去尋找那些民宅雕刻。十幾年前出差到江西,他聽說深山裡有百年古村落,於是翻了幾座山來到山溝里,果然發現有一座大宅院建造考究,可是已成為大雜院,第一進院子竟然成了飼養牲口的地方,李偉提出想買門樓的石雕,可是主人不賣,卻要他將整個院子包括院中的幾間瓦房一起買下,並開出了十萬元的高價,要知道當地買一座普通院子只需兩萬元。想到江西門樓在民間幾乎絕跡,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李偉最終還是一咬牙用6萬多元買下了整個院子。然後,他請人小心地將門樓拆下,用馬車花20多天時間才運出山裡。現在這座門樓上的精美石雕成了他的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李偉介紹這塊長2.25米、寬0.35米的皇帝巡遊石雕梁,這塊石雕上有6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工匠從3個方面打出空隙進行雕刻,就連並排兩匹馬的四個蹄子都被清楚地表現出來。完整記錄了一次皇帝出巡的壯觀場面。亭、台、樓、閣上的吹鼓手,演奏的樂曲好像隨即可聞。這里有傘蓋、有刀槍、有司儀也有武官大臣。麒麟、瑞獸、喜鵲、畫眉也盡在其中。
B. 北京一男子盜走200萬現金,潛逃20年買了三套房!男子需承擔哪些責任
男子涉嫌職務侵佔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男子利用職務之便,盜走了銀行的200萬現金,潛逃了20年,買了三套房子,在這20年中一直靠收房租生活。法網灰灰疏而不漏,他最終被警方抓獲,這個男子涉嫌職務侵佔罪,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且要積極退賠贓款。他在工作期間堅守自動犯了職務,侵佔罪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罰金5萬元。
警方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在20年後把這個犯罪嫌疑人抓獲,並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在審核證據以後把案件移交給當地檢察院審查起訴。在這個男子被捕以後,他女朋友稱房產是雙方共同出資購買,但在法官的積極努力下,女朋友承認自己沒有出錢,這些房產都是非法所得,最終女友同意退賠,而男子則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C. 北京一儲蓄員攜百萬巨款潛逃,警方是如何將其抓回的
2003年,26歲的李偉是招商銀行北京分行某分行儲蓄員。借一次上夜班之機,他盜取保險箱近200萬現錢後逃走,這一逃接近20年。
與此同時,執法檢查官對孫艷進行了心理指導,孫艷說:「謝謝你們給了我繼續生活下來的膽量,我覺得等李偉出去跟他再次生活。」後審理案件檢查官在審訊李偉時傳達了孫艷的這些話。
外逃近20年,沒法對父母行孝,沒法與家人相逢,遮遮掩掩的藏匿生活,使李偉身心疲憊、深受難熬。面對審理案件檢查官,他深深悔恨道:「我知罪、投案自首、悔過,改過自新填補自身做出的罪。」「假如孫艷想要等著我,我出去後一定會與她完婚,給她一個最後。」現階段,該案已由西城區檢察院移送法院案件審理。
D. 清朝雍正年間李偉的一生
早期經歷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日),李衛出生於江蘇豐縣一戶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員外郎一職。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衛任戶部郎中一職。[1]
平步青雲
雍正帝即位後,便立即任命李衛為直隸驛傳道,未到任又改任命為雲南鹽驛道。[2] 在鹽驛道任上,李衛政績顯著,不久後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衛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財政稅賦,但仍然兼管鹽務的職務。[3] 雍正三年(1725年),李衛被提拔為浙江巡撫,一年後的雍正四年(1726年),李衛兼任兩浙鹽政使。[4] 雍正五年(1727年)李衛升任浙江總督。[5] 李衛並無卓越的家庭背景,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過十年之間,李衛從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閑職,一路擔任各種要職,並最終官居總督,成為朝廷一品要員、封疆大吏,其升遷速度不可謂不快。
緝查私鹽
縱覽李衛的任職經歷,不難發現,其長期主管或兼管一方的鹽政工作。早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李衛便被任命為雲南鹽驛道,一年後升任布政使但仍兼管鹽務工作。兩年之後,已經任職浙江巡撫的李衛又被命令兼任兩浙鹽政使的要職,由此說明,李衛在管理鹽政、緝查私鹽方面,是很在行的。
清代劃分十幾個鹽區,浙江鹽區是其中之一,浙鹽在浙、蘇、皖、贛四省行銷。但清代體制僵化,在浙鹽區靠近兩淮鹽區的地方,不能買就近便宜的兩淮之鹽,只能吃價高的浙鹽,因此導致越區販私盛行,官鹽運銷不暢。李衛加強緝私隊伍力量,重點打擊具有強大組織的大鹽梟。沈氏是著名的鹽梟,其部下數百名,擁有大船數艘,經常擊敗官兵,走私氣焰非常囂張。李衛任用韓景琦,與沈氏鬥法,終於將其擒拿。[6]
雍正四年(1726年),面對私鹽泛濫的情況,李衛提出,在浙江私販出沒的「適中孔道」——海寧縣長安鎮設官兵巡緝查私,並令常鎮道及京口將軍,軍標副將等官員督飭將吏水陸巡查,嚴防兩淮私鹽從鎮江府入侵浙鹽行銷區,以此保障浙鹽的銷路。與此同時,堅決打擊鹽梟的肆虐活動。[7]
與此同時李衛及時有效地向朝廷上疏,他認為要治理浙江私鹽猖獗的問題,需要以海寧長安鎮為中心,向外擴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強巡查。同時奏請朝廷,令副將、城守參將等軍官在江南蘇、松、常、鎮四府周圍安排水陸兵力,隨時緝捕私鹽販賣者。[8]
修築海塘
在浙江任上,李衛還著重辦理了浙江海塘事宜。海塘即海堤,是江浙兩省沿海居民用來抵禦海潮侵襲的重要設施。海塘工程主要集中在江蘇的浙江和浙江的嘉興、杭州、紹興四府,尤以錢塘江口的海寧塘最為險要。李衛很重視修築海塘,幾乎每年都要奏請整治。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皇帝因不滿意江南總督范時繹對松江海塘改土易石工程的辦理,令李衛赴工查勘,並採納了李衛的修治方案,由李衛同江南督撫稽查治理。海塘工程系由政府財政開支,但所撥款額多不敷用且必須先經奏准,然後興辦。李衛在浙江多方面自籌資金,「除應動用正項之外,皆系每歲設法鹽務等類節省額外盈餘陸續抵用」。[9]
善於捕盜
除了緝查私鹽,李衛亦擅長捕盜。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以「江南多盜」,而地方官又「非戢盜之才」為由,命李衛統管江南七府五州盜案,「將吏聽節制。」李衛通過明察暗訪得知,當時江南盜賊出沒、橫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時任江南督臣范時繹、按察使馬世對諸盜賊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包庇,[10] 經常以替身代為受過,使其逃過一劫。李衛得知此情況,毫不徇情上書彈劾。范時繹隨後被解除職務,調離原官職,馬世被發配充軍。
甘鳳池武藝高強,江湖之上名氣很大。他早在康熙時期曾在浙江參加過反對朝廷的「朱三太子案」。雍正時期,又聯系張雲如等從事反清復明的活動,並准備於雍正八年秋天舉事。雍正七年(1729年),李衛偵破了這一犯罪團伙。[11] 甘鳳池最終被判處死刑。
人物結局
雍正七年(1729年),李衛被加封為兵部尚書、太子太傅。[12]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又被任命為署理刑部尚書。不久後李衛出任直隸總督。[13]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衛因病去世,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謚敏達。[14]
E. 李偉被控受賄3296萬余元當庭認罪,你如何看待這種貪污受賄的行為
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李偉在天津二中院受審,被指受賄3296萬余元。他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李偉受審
受賄與行賄一體兩面,是一根藤上的兩個「毒瓜」。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五次全會連續兩年提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要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利益鏈。
記者梳理發現,多名大老虎的落馬,除了受賄斂財外,還與被不法人士的「圍獵」有關。對於這件事的影響,我想,我們還有很長的事件去總結和思考。
F. 河南鄭州新首富發家史,當過記者賣過雪糕,如今身價150億元
從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起,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放棄穩定、安逸的工作,加入到創業大軍的隊伍當中,他們的出現,成為了國內民營經濟高速發展的中流砥柱。我們歷時數年時間,研究了上百位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創業故事後發現,他們無一不是集智慧、勤奮、膽識和機遇於一身,或許以錢多錢少去評判一個人的成功與否稍顯片面,但從這些商業大佬的故事裡,去探尋那些值得我們深刻學習的閃光點,不可否認是十分有價值的過程。
BOSS研究社本期為大家帶來的商界傳奇人物傳記的主人翁,是來自河南鄭州的李偉先生。在著名財富研究機構胡潤研究院公布的最新版《2022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 李偉以150億元人民幣的身價位居全球第1558名,力壓建業集團的胡葆森和安圖實業的苗擁軍,成為本年度的新晉「鄭州首富」。 接下來,BOSS研究社便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這位優秀的鄭州民營企業家的創業故事當中去。
1992年,鄧小平同志著名的「南巡講話」激勵了無數有志青年下海創業,李偉聽聞過後備受鼓舞,於是毅然辭去穩定的公職工作,投身到創業大軍的隊伍當中,然而,空有創業熱情的李偉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創業方向,為了生計,無奈之下他開起了 游戲 廳。隨後,他又先後賣過芝麻糊,賣過牛仔褲,就這樣混跡了好幾年。
90年代中期,聯合利華開始進軍國內冰淇淋市場,在全國范圍內招收加盟商,由於是市場開拓初期,給出的加盟政策也相當友好,這讓商業嗅覺敏銳的李偉意識到了巨大的商機。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馬不停蹄地趕往北京聯合利華總部,成功拿下了冰淇淋河南省總代理,當年的市場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加上冰淇淋產品利潤豐厚,讓李偉很快便從中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商界,李偉最崇拜的人物便是鄭州本地的陳澤民,90年代中期的時候,後者所創辦的「三全」,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速凍湯圓、水餃品牌,陳澤民也從一個醫生,短短幾年時間成為了當年的鄭州首富。於是乎,按捺不住的李偉也追隨陳澤民的腳步,開始做起了速凍湯圓的生意,並創辦了「思念」品牌。
可是,由於牌子沒有名氣,讓李偉一下子就犯了難,倉庫里堆著數百噸的湯圓庫存,去找超市談,人家也不願意要,怎麼辦,難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庫存爛掉嗎?李偉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花錢在當地的報紙上,投了一篇題為《懸賞50萬元尋找全鄭州最會做湯圓的人》的「尋人啟事」,消息一出,立馬就有不少人與李偉取得了聯系,很快,他便網羅了一大批速凍食品行業的專業人才,搭建起了自己的創業團隊。
為了打響思念的品牌知名度,李偉找到了早年因《思念》一曲走紅的女歌手毛阿敏,耗資百萬買下了這首歌的版權並將其拍成廣告投放至央視,在尚以電視廣告為主的年代,這一招迅速奏效,思念湯圓很快便火遍大江南北。
2006年,思念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從外國人手裡成功募集了超過20億元的資金,讓思念食品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2008年,思念成為北京奧運會唯一指定水餃、湯圓供應商,名氣再次大幅提升。然而僅僅4年過後,思念便宣布從新加坡交易所私有化退市,至於其中的原因,我們不去深究,但真正讓人直呼「高手」的是,李偉在這次退市私有化中用於回購股份的花費,不足6億元。
2012年4月,思念食品內部成立了一家名為鄭州千味央廚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從傳統的toC端,開始了向toB端的嘗試,這一次,李偉的目標是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速凍米面餐飲供應鏈。在他幕後的統籌之下,千味央廚迅速發展,經過短短十年時間的成長,現已成為一家國內龍頭型的食品供應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家喻戶曉的肯德基、必勝客、海底撈、老鄉雞等餐飲連鎖品牌,都是千味央廚的客戶。
如今,李偉早已卸任了思念食品和千味央廚的一切職務功成身退,但他仍是這兩家大型民營企業真正的大腦,即便不在公司任職,他依舊在幕後遙控指揮著這兩艘商業巨輪砥礪前行。
成功絕非偶然,對於創業而言,一是需要銳敏的嗅覺去察覺到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商機;二是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三是需要對自己和企業有明確、清晰的定位,明白自己擅長什麼、想要什麼,祝廣大創業者,馬到成功!
G. 截止到2020年副國級以上領導幹部落馬的有多少人
2020年1月2日,元旦假期結束第二天,湖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湖北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原委員古峰接受審查調查,並被採取留置措施。在湖北省檢察系統工作40餘年的古峰,成為今年首個被查的廳官,也拉開全國政法系統全年反腐工作的「大幕」。
5「虎」與73個廳官出自政法系統
古峰被查5天後,遼寧省公安廳刑偵局原局長姚偉接受審查調查;姚偉被查兩天後,武漢市公安局原黨委副書記劉菊生接受審查調查……今年來,全國政法系統反腐工作持續發力。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以及各省區市紀委監委,分別查處18隻「老虎」與399個省管幹部(下稱「廳官」)。其中,有5「虎」與73個廳官出自政法系統,居各系統之首。
5「虎」中,除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李偉,曾任北京市委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外,其餘4個都長期在公安系統任職,有3個官至副省(市)長、省市公安廳(局)長。
73個廳官中,有地級市委政法委書記,如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書記袁衛祥,主動投案的河南省三門峽市委政法委原書記王振清等;有省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地級市(州)檢察院檢察長,如北京市檢察院原副檢察長焦慧強,青海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賈小剛,廣東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梁德標,遼寧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宋興偉,廣東省珠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關英彥(曾任廣東省珠海市檢察院檢察長),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檢察院原檢察長張迅,雲南省楚雄州檢察院原檢察長周映樞等;有省市高院副院長、地級市中院院長,如吉林省高院副院長呂洪民接受,雲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陳昌,山西省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陳明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徐志國等;還有司法系統官員,如哈爾濱市司法局原局長向生元,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原副廳長吳鐵城,內蒙古監獄管理局原局長徐宏光,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原局長馮力等。
與政法系統的5隻「老虎」一樣,73個廳官中,出自公安系統的也最多。其中,多個廳官曾任所在地級市公安局局長,如廣東省江門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林春生,浙江省台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伍建利,海南儋州市公安局局長易向陽,山西省公安廳二級巡視員鄔光明(曾任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局長),陝西省公安廳二級巡視員雷雨(曾任陝西省商洛市公安局局長),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於松岩(曾任山東省德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梳理多個公安局原局長的黨紀政務處分結果可以看到,多個局長被指縱容涉黑涉惡活動,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
在前6個月共查處25個政法系統廳官的基礎上,7月8日,中央政法委召開「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動員會」,會上明確,今年7月至10月開展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行動。一場劍指全國政法系統「害群之馬」的整頓清除行動隨即展開。11月1日,隨著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的結束,政法系統廳官及以上被查官員的數量水落石出。7月8日至10月31日,被打的11隻「老虎」中,有3隻「虎」出自政法系統。其間全國范圍內被查的162個廳官中,有28個廳官出自政法系統。
11月20日,中紀委官網消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委書記侯鳳岐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政事兒」發現,此番被調查前,侯鳳岐於2013年5月調整了工作崗位,從烏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崗位,轉任烏海市委書記,成為烏海市委領導班子的「班長」。
「政事兒」初步統計,十八大以來被查的84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中,有19人系十八大後走上更高一級的領導崗位。也就是說,這19人晉升不久後被查出貪腐等違紀違法問題。
最高級別:副國級
「政事兒」梳理發現,這19個晉升不久即落馬的「老虎」,級別最高的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
2013年3月,蘇榮從正省級江西省委書記,升任副國級全國政協副主席。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一年零三個月後,於2014年6月被調查。今年2月已被「雙開」。
中紀委今年2月通報蘇榮的問題時,措辭嚴厲:大肆賣官鬻爵,帶壞了幹部隊伍,敗壞了社會風氣;自身嚴重腐敗,並支持、縱容親屬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權干政,謀取巨額非法利益,嚴重破壞了黨內政治生活,損害了當地政治生態,性質極其嚴重,影響十分惡劣。
H. 北京一銀行儲蓄員攜200萬巨款潛逃,最終是如何被抓的
北京一銀行儲蓄員李偉攜200萬巨款潛逃,時隔二十年,李偉被警方在海淀區抓獲!據悉,之所以李偉落網,是因為李偉從始至終都沒有做過核酸檢測,正是因為如此,社區以及民警對其進行了排查,發現了李偉是網上逃犯,如此,李偉被警方逮捕!李偉已經被檢方以職務侵佔罪提起公訴,此案正在排期不久將會開庭審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李偉一念之差,潛逃二十年,卻一直被困在房子里,不敢出門,不敢見人,堪稱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煉獄”,李偉被抓後釋然了,他表示二十年來他並不好過,犯罪之後,連家不敢回,連父母都無法孝敬,他後悔至極!李偉在潛逃期間結識了孫艷,房子車子等等都買在了孫艷的名下,即便是如此,他一直不敢和孫艷結婚,最終兩個人漸行漸遠!李偉被抓之後,孫艷名下的房子因贓款購買,被收繳,孫艷也竹籃打水一場空!
北京一銀行儲蓄員攜200萬巨款潛逃,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