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市的建築是什麼樣的
擴展閱讀
廈門電廠拆除哪裡有 2025-07-15 21:52:41
上海荷記家政怎麼樣 2025-07-15 21:47:36

北京市的建築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 2022-12-23 06:18:59

A.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哪些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
1.
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
2.
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

B. 北京市的地標建築是什麼建築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作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其吸引力當然是所有城市中數一數二的。自古以來,就會受到大批的青年才俊的青睞。而地標建築作為一個城市的特色象徵,對於許多大城市來說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國際大都市。世界上許多大都市都有非常出名的獨一無二的地標建築。

那麼,北京的地標建築有哪些呢?


北京的地標建築之三:水立方。

同樣是在為了舉辦奧運會修建的書立方,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築之一了。當年可是非常出名,各大媒體都報道說它的建築特色,採用一些特殊材料。現在也是旅遊熱門景點。


北京的地標建築之四:中國尊。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全北京最高的樓是什麼,我來告訴你吧,就是中國尊,名字很霸氣吧。它位於北京城市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朝陽區的中央商業區。

北京的地標建築之五:中央電視塔。

中央電視塔也是北京很有名的地標建築,許多來北京旅遊的人都會去看一看。

北京的地標建築之六:國家大劇院。

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經常在這里都會舉辦大型的歌劇、音樂會、舞蹈、戲曲、戲劇等。而它的建築風格也是非常獨特,傍晚的景色很美。


    C. 北京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北京標志性建築物有: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和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等。


    詳細如下:

    1、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荷蘭人雷姆·庫哈斯和德國人奧雷·舍人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設計。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

    2、國家大劇院:

    中國劇院坐落在首都北京西郊萬壽寺附近,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歌舞劇院,是為迎接國慶35周年,演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而興建的。這幢3層框架結構建築,地面以上高22.9米,俯視呈「工」字型,通身潔白。

    3、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4、水立方:

    國家游泳中心又稱水立方,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北京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修建的主游泳館,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築物之一。其與國家體育場(俗稱鳥巢)分列於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兩側,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

    D. 北京建築特色是什麼

    北京建築特色是:

    胡同口的柵欄最初是木製,形制也比較簡單,這在明清時候描繪京師的繪畫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乾隆皇帝還提出「柵頂仍釘木板,書寫街道胡同各色」,於是具有特色的胡同門頭出現了。

    大概在前門商業街從庚子年大火恢復的過程中,大柵欄胡同內的商鋪集資將柵欄改為鐵制,並裝飾了復雜且有文化內涵的鐵藝門頭,其它有實力的胡同也紛紛仿效。

    鐵藝門頭可以稱得上是北京胡同的特色,相關部門在近幾年的城市更新中,參考歷史資料恢復了包括大柵欄在內好幾條胡同的鐵藝門頭,保存和延續了古都北京的特色文化。

    北京標志性建築:

    一、天安門

    它已不僅僅是一個建築,而是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這種權利從數百年前延續至今,作為皇城正門,在封建時代,天安門是皇帝頒詔的場所,皇帝的神聖權威通過天安門向天下播揚;作為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講台和新文化運動的見證者,天安門又成為新中國的標志。

    二、紫禁城建築群

    北京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與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美國的白宮並稱「世界五大宮」。

    三、天壇祈年殿

    天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與紫禁城同時修建而成,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築,它是一座三重檐攢尖頂圓形大殿,採用青藍色琉璃瓦,表示天空的顏色。

    四、景山萬春亭

    景山坐落於北京紫禁城北門外,是聞名中外的北京城中軸線的中心。這座經歷三個朝代,一直為帝王妃嬪御園的景山公園,總佔地面積為23萬多平方米。

    園內四季凝翠,翠綠成蔭,蒼松翠柏,古樹參天,萬余株形態各異的樹木中約有近千株樹齡百年以上,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皇家御園之一,如今則列入北京市十大公園。

    E. 北京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北京標志性建築有:

    一、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F. 北京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北京標志性建築是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佔地20.4萬平米,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9.1萬人。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體育場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以及李興鋼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場館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鳥巢的設計效果:

    「鳥巢」的下層膜採用的吸聲膜材料、鋼結構構件上設置的吸聲材料,以及場內使用的電聲擴音系統,這三層「特殊裝置」使「巢」內的語音清晰度指標指數達到0.6——這個數字保證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觀眾都能清晰地收聽到廣播。

    「鳥巢」的相關設計師們還運用流體力學設計,模擬出91000個人同時觀賽的自然通風狀況,讓所有觀眾都能享有同樣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風。

    G. 北京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北京標志性建築有:

    1、國家體育場(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佔地20.4公頃,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9.1萬人,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

    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H. 北京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1、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前太陽升」,這首歌基本人人都會唱。天安門,一直以來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2、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典範。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3、長城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北京長城眾多,如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慕田峪長城、黃花城水長城、箭扣長城、司馬台長城、金山嶺長城、古北口長城等。

    4、天壇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

    5、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聳立山巔的白塔是北海公園的標志。園林風格結合了南方的婉約和北方的宏闊,獨具特色。每年3-5 月是北海春季花期,7-8 月荷花展,10-11 月菊花展,一年四季,都吸引大批遊人前去賞花。

    I. 北京的民居建築特色是什麼

    北京的民居(四合院)建築特色如下:

    1、正式的四合院,一戶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

    廂房的後牆為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從外邊用牆包圍,牆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2、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3、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後院又叫作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後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後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並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後加後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後罩房。

    4、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後的後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

    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

    5、四、五進院的組合方式較多,通常為「前堂後寢」式。第一進院與三進院相同,第二進院是對外使用的廳房和東西廂房,之後再設一道垂花門,在廳房和這道垂花門之間形成第三進院,垂花門之後為正房和廂房所在的第四進院,是主院。

    如果後面還有後罩房,就構成了第五進院。還有的在倒座房北側再建一排南房,而組成四進或五進院的。

    6、北京四合院最大的進深為兩個胡同之間的距離,約77米左右,一些比較奢華的院落甚至還有花園和假山。

    規格高一些的四合院還設有廁所,這些內設的廁所一般都被安排到西南角,按風水的說法,西南為「五鬼之地」,建廁所可以用穢物將白虎鎮住,從實用的角度看,廁所建在西南方適應了西北-東南風向,可防臭味在院內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