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是聞名什麼的古都著名的古建築有哪些
她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歷史的文化古都,是基於古都北京城的偉大和不朽。了解、繼承和保護古都北京,為人類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鑒賞她,並去追索她那源遠流長的文化淵源,無疑更是一種說不盡的樂趣,道不完的文化享受。
古建:如水關(積水潭,即今什剎海西海)、泡子河、金魚池、滿井、草橋、高梁橋、盧溝橋、海淀、黑龍潭、水盡頭、西堤、玉泉山、瓮山等;私家園林,如成國公園、冉駙馬園(宜園)、曲水園、定國公園、英國公園、英國公新園、李皇親新園、白石庄、惠安伯園、釣魚台等;寺觀園林如金剛寺、三聖庵、十剎海、靈濟宮、極樂寺、摩訶庵、法雲寺、香山寺、碧雲寺、洪光寺、卧佛寺、平坡寺、公德寺、戒壇寺、潭柘寺、雀兒庵等;古樹名木,如吏部古藤、報國寺雙松及矬松、韋公寺海棠、蘋婆及柰子、天壇抝榆錢、顯靈宮折枝柏、卧佛寺古娑羅等
B. 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築和著名的現代建築
古建築:太廟、紫禁城、眀十三陵、盧溝橋、頤和園、故宮、北海公園、文廟、國子監、孔廟
現代建築: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中央電視台、水立方、鳥巢
C.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1,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2,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3,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4,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
5,恭王府
恭王府(Prince kung』s Mansion),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
D. 北京有哪些古建築
太廟、紫禁城、盧溝橋、雍和宮、北海公園
一、太廟。
太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共有三重圍牆,由前、中、後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院。大殿聳立於整個太廟建築群的中心,面闊十一間,進深四間,建築面積達2240平方米;重檐廡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四周圍石護欄;殿內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別的建築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
二、紫禁城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三、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四、雍和宮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
五、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
E. 北京十大標志性古建築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世界著名的 歷史 文化名城,有著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在中國最後三個封建王朝成為世界最宏偉的都市,被譽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單項工程」。時至今日,盡管北京的古都景觀在城市改造中受到一定的破壞,但仍為全國文物古建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城市,以規模宏大的皇家建築聞名於世,這些建築金碧輝煌,等級森嚴,是北京古建築的一大特色,下面是我心目中的北京十大標志性古建築。
一:天安門
誰也無法否認天安門的特殊地位,它已不僅僅是一個建築,而是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這種 權利從 數百年前延續至今,作為皇城正門,在封建時代,天安門是皇帝頒詔的場所,皇帝的神聖權威通過天安門向天下播揚;作為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講台和新文化運動的見證者,天安門又成為新中國的標志。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 歷史 ,原稱承天門,初建時僅為三層樓式木牌坊,成化年間重修,始建城樓,清順治八年重建為今天的寬九楹深五楹重檐歇山頂城樓樣式,城樓長60餘米,高34.7米,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樓為重檐歇山殿頂,上覆黃琉璃瓦,60根巨柱高聳,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著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門前的雄偉的石獅和精美的華表都是明永樂年間的古物,白色的石獅和華表與紅色的天安門城樓構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組成了完美和諧的建築整體。
二:紫禁城建築群
北京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與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美國的白宮並稱「世界五大宮」。紫禁城佔地72萬平方米,共有宮殿近9000間,被譽為「殿宇之海」,宮殿建築面積16.3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距今有近六百年 歷史 ,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共居住過24位皇帝(明朝14位清朝10位),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眾多國內外建築學家認為紫禁城的設計與建築,實在是人類 歷史 上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庄嚴、和諧,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紫禁城的主體建築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殿高28米,東西長63米,南北寬35米,建在8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大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雄偉壯麗的建築,金碧輝煌,庄嚴絢麗,被譽為「中華第一殿」。
三:天壇祈年殿
天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與紫禁城同時修建而成,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築,它是一座三重檐攢尖頂 圓形 大殿,採用青藍色琉璃瓦,表示天空的顏色。大殿通高38米,按照「敬天禮神」的「天數」而建,殿頂周長三十丈,表示一個月有三十天;大殿中部四根通天柱象徵一年的四季;中層十二根金柱,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檐柱,象徵一日的十二個時辰;中外層共二十四柱,象徵一年的二十四節令;三層相加共二十八柱,象徵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加上頂部的八根童子柱,共三十六柱,象徵三十六天罡;大殿的鎏金寶頂有一根雷公柱,是「一統天下」的象徵。
祈年殿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築,是中國古典木製建築的巔峰作品,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世界建築之林中擁有很高的地位。
四:正陽門城樓
北京城以其城門的巍峨雄偉聞名於世界古城之林,擁有「外七內九皇城四」諸多的雄偉城門,在北京的眾多城門中當然以天安門最具知名度,其次即為正陽門,即人們俗稱的「大前門」,為京師內城九門的正南門,封建時代只有皇帝才可由此出入,是北京舊城的最高建築,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是北京內城九門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樓和箭樓。
正陽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規模和建築工藝都是京師九門之首,由城樓、箭樓、瓮城等組成,現僅存城樓和箭樓,是中國典型的城防建築,是城門中最雄偉的一座。城樓面闊七間,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朱紅梁木上飾金花彩雲,三重檐重樓閣,通高42米,進深24米,正陽門的建築形制及結構,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展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創造力,具有極高的科學、藝術、文物價值。
五:景山萬春亭
景山 坐落 於北京紫禁城北門外,是聞名中外的北京城中軸線的中心。這座經歷三個朝代,一直為帝王妃嬪御園的景山公園,總佔地面積為23萬多平方米。園內四季凝翠,翠綠成蔭,蒼松翠柏,古樹參天,萬余株形態各異的樹木中約有近千株樹齡百年以上,是北京 歷史 最悠久的皇家御園之一,如今則列入北京市十大公園。
景山中峰頂上的萬春亭為北京城中軸線的最高點,是全城唯一可以俯瞰紫禁城全貌的地方,它建於清乾隆十六年,亭高17.4米,三重檐四角攢尖頂,黃琉璃瓦綠剪邊,外20內12的雙重方柱撐起三層穹頂,磐磐方基,氣勢雄偉,造型優雅,巍峨雄健,是我國的古典建築瑰寶。
六:鍾鼓樓
鍾鼓樓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最北端,封建時代是北京的報時中心,所謂「暮鼓晨鍾」即是指此,始建之年可上推到元代,今天的鍾鼓樓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後多次修繕,鍾樓於乾隆十年重建,改成了今天的全磚石結構。
鍾樓為單體磚石結構,黑琉璃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頂,通高47.95米,樓體高33米,檐下為訪木單昂單翹五踩斗拱,底座四面各有一座拱券式大門,樓中央的八角木架上懸掛著建於明永樂年間的重約63噸的全國最重的大鍾(比馳名中外的「永樂大鍾」還重10餘噸)。
鼓樓為單體木結構,灰筒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頂,通高46.7米,面寬34米,進深22.4米,單昂單翹五踩斗拱,梁枋繪有旋子彩畫,朱紅色樓體,內置大鼓。
鍾鼓樓這對雄偉建築相距約100米,一灰一紅,協調典雅,雄據於傳統中軸線的最北端。
七:雍和宮建築群
雍和宮位於北京內城的東北角,是北京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院,整座寺院南北長400米左右,佔地約6.64萬平方米,因曾經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乾隆曾把雍正的靈寢停在雍和宮內,因此把主要建築全換為了黃琉璃瓦,整座寺院既有古剎庄嚴肅穆的氣氛,又有皇家建築金碧輝煌的華麗。殿宇雄偉,樓閣巍峨。
雍和宮具有將漢、滿、蒙、藏等各族建築藝術融為一體的獨特建築風格,整座寺廟坐北朝南,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五進殿堂自南向北逐漸升高,而又層層封閉,密集緊湊,前面的牌坊、草坪與後面的殿堂、迴廊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布局和諧壯觀,是一組富麗堂皇、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它既是一座包羅萬象的藝術寶庫,又是一座奧妙神秘的宗教聖殿,在全國乃至世界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八:德勝門箭樓
德勝門是明清京師九門之一,與安定門遙相並列成為舊都北城的重要門戶,德勝門命名於明洪武元年,至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 歷史 ,是明開國大將徐達攻破大都,為了加強防禦所築,箭樓始建於明正統四年,如今德勝門城樓、瓮城都 已不再 ,只有箭樓保留了下來,矗立在車流滾滾的二環路旁。給現代化的環路增添了幾許古典的氣息。
德勝門箭樓坐南向北,前樓後廈,建在12.6米高的城台上面,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鋪頂,綠琉璃瓦剪邊,面闊七間,進深二間,抱廈五間,內分四層,牆體東、西、北三面上下設四排箭窗,共82孔,城台上沿築有雉堞和女兒牆,整座建築灰牆綠瓦,巍峨壯觀,剛勁古樸,是十分典型的古代城防建築。
九:北海白塔
北海是世界上建園最早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遼代,歷朝歷代均有擴建,後逐漸形成「一池三仙山」的格局,碧波盪漾,樓宇錯落,花樹紛呈,是數個朝代風景名勝薈萃之地,是我國最精美的皇家園林之一。
位於北海瓊華島山頂的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是一座潔白色的藏式佛塔,高35.9米,呈寶瓶狀,由塔基、塔身和寶頂三部分組成,塔基為磚石須彌座,塔身為磚、石、木結構,上有306個通風口,塔身南面有時輪金剛門,塔肚最大直徑14米,鎦金寶頂分為天盤、地盤、日月火焰三層,地盤周圍掛有銅鈴,寶頂下有銅鑄華蓋,塔內有一根通高九丈的通天柱,柱頂金盒內有 兩個 高僧的舍利子。整座白塔庄嚴巍峨,神聖純潔,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十: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北京豐台區宛平城西,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 歷史 ,橋長266米多,寬8米,宛如一道長虹,橫跨兩岸,11個拱券洞門,每個橋墩前的分水尖都像一柄利劍,指向河水,叫做「斬龍劍」,橋東西兩端有四根高4.65米的精美華表,橋身兩側有1.4米高的望柱281根,橋上共有石獅485個,形態各異,橋西端有兩只石制大象,造型生動。
橋東端碑亭中立有乾隆御筆的「盧溝曉月」碑,橋西端立有康熙親題的詠永定河詩石碑,整座石橋美麗大方,是罕見的建築藝術珍品。
F. 北京古建築有哪些
四合院 故宮 長城 頤和園 等等
G. 北京的古建築有哪些
北京十大標志性古建築:
一:天安門
二:紫禁城建築群
三:天壇祈年殿
四:正陽門城樓
五:景山萬春亭
六:鍾鼓樓
七:雍和宮建築群
八:德勝門箭樓
九:北海白塔
十:盧溝橋
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的話記得採納哦
H. 北京的古建築有哪些
北京有這些古建築:故宮,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萬里長城,圓明園,國子監,南新倉,歷代帝王廟,天安門,北海。
I. 北京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古建築還有哪些著名的現代建築
古建築: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中南海、太廟、白塔寺、雍和宮、東岳廟、潭柘寺、紅螺寺、長城。
現代建築:中央電視台、人民大會堂、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銀河SOHO、望京SOHO、國貿、新保利大廈,另外還有各種美術館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