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如何做老北京五色燒麥
擴展閱讀
杭州奧迪a6落地多少錢 2025-07-01 08:41:02
福州香水哪裡有賣 2025-07-01 08:39:26
深圳大廠哪裡人多 2025-07-01 08:22:50

如何做老北京五色燒麥

發布時間: 2023-01-25 20:18:35

『壹』 老北京燒麥怎麼做好吃

材料主料:糯米250g,廣式香腸1根,蘿卜干50g,瘦肉80g,洋蔥50g。
輔料:食用油適量,鹽適量,白鬍椒粉適量,老抽適量,生抽適量。食譜做法
老北京燒麥
1、糯米提前一晚用水泡發。
2、第2日,將原料中除糯米外的食材洗凈,切成2-3CM見方的小丁備用。瘦肉切丁後用生抽腌制。
3、將糯米倒入鋪好紗布的蒸籠里,鋪勻,大火燒開後,蒸15分鍾。
4、蒸好後的糯米飯體積膨脹,顆粒分明。
5、將炒鍋內放入油,加熱至6成,放入洋蔥丁爆香。
6、再將圖2中的其他材料倒入鍋內翻炒。
7、待材料基本熟後,加入蒸好的糯米飯,老抽,生抽,白鬍椒粉,使米粒都均勻上色。
8、待炒好的糯米飯冷卻至不燙手,即可加入餃子皮包制。包的方法是將糯米飯放至皮中心,然後四周的皮捏起,收口時適當露出內餡。
9、入鍋前的燒賣們。
10、移至蒸鍋內,燒開後,大火蒸5分鍾即可。
小貼士1、因為採用了現成的餃子皮,所以工序簡單了許多,當然自己做的皮模樣和大小更好掌握。
2、糯米使用前一定要提前泡發,否則會夾生不熟。
3、糯米可以蒸熟,也可以煮熟,但用煮的方法,可能容易造成糯米過於軟爛。
4、調味料可按自己的喜愛搭配,比如五香粉或十三香等。

『貳』 南方和北方的燒麥有什麼不同

燒麥(Steamed Pork Dumplings),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麵食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在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將它稱為燒麥。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內蒙古等地的稍美(音shāo mài )與南方的燒麥並不是一種食品。
上海燒賣【原料】:糯米、香菇、肉末、燒賣皮【輔料】:醬油、鹽、味精、蔥1、把糯米泡發,煮一鍋糯米飯;2、把肉末調味,下油鍋煸炒;3、香菇切丁,下油鍋煸炒;4、將糯米、肉末,香菇一起入油鍋,加醬油、鹽、味精翻炒,直到顏色均勻;5、在混合的糯米稍涼後,取出適量,搓成小團;6、將糯米團包在燒賣皮中,捏成型;7、入蒸鍋蒸10分鍾,既可。呼和浩特燒麥燒賣用燙面,即用開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屜蒸熟。皮薄餡大,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上面如同花邊,美觀好吃。燒賣餡料多為蘿卜、白菜、瘦肉等,加入調味的魚露、味精。吃時配以醋、蒜絲,味道可口鮮美。以前燒賣的餡分四季而有所不同:春以青韭為主,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秋以蟹肉餡最為應時,冬季以三鮮為當令。三鮮燒麥皮薄剔透,色澤光潔入口香醇鮮美。北京經營燒賣的餐館不少,以都一處最有名。而都一處的燒賣則以三鮮和蟹肉燒賣最為人喜愛。燒麥本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人王瑞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據說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賣。這里的燒賣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狀,分別做成小肉丸。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成薄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主料】:豬肉餡;【輔料】:雲吞皮、雞蛋、青豆、洋蔥;【調料】:香油、醬油、鹽、胡椒粉、澱粉、料酒、薑末;回族燒賣
回族燒賣燒麥也是回族傳統風味食品。南方回族與北方回族在用料和製作方法上略有不同,北方回族燒麥一般以牛或羊肉為主搭配其他佐料做餡(如大蔥、蘿卜)。而南方回族燒麥先餡則是以糯米為主牛羊肉為輔。另外,在個頭上也有區別,北方的小,南方的大,雖然風味有些差異,但美味可口,百吃不厭是南北回族燒賣的共同體特點。【北方回族燒麥的製作方法】:一、選個大、水凌的蘿卜,洗凈切片,在鍋內煮至能用手撮爛為止。然後,用白布包好將水擠干,剁碎。二、選較肥的羊肋肉,剁碎成沫。三、選擇白長的大蔥,去皮、除葉,切成薄片。四、選上等醬油、五料面、好清香油,優質味精。五、在肉餡中打上花椒水、蘿卜、大蔥、香油、鹽等調料,攪勻備用。六、選優質細麵粉,用溫水攪拌反復軋揉,作劑,以糯米面當補面,用一種滾軸式的擀麵杖擀成很薄的餃子皮狀,邊擀邊攙糯米面,包時將釀成的餡裝在麵皮內,撮成上如石榴花形,下如燈籠形的燒麥,上籠蒸20分鍾即成。吃時,從燒麥上面的花口,加入適量蒜汁、清香油,味道更美。老北京燒麥【主料】:小麥麵粉、牛肉餡【輔料】:胡蘿卜、木耳(干)【調料】:食鹽、蚝油、香油、胡椒粉、雞汁、水【做法】1、牛肉餡攪拌開,放入白鬍椒粉,蚝油、食鹽、雞汁攪拌2、調過味道的牛肉餡,放入香油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3、邊攪拌邊放少量水,順一個方向攪打上勁,做成水打餡4、泡發的黑木耳切幾下至碎5、胡蘿卜去皮擦成絲,再用刀切幾下至碎6、把木耳碎和胡蘿卜碎放到肉餡中,用食鹽調味後,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封住香味

『叄』 餃子皮做燒賣皮怎麼做

剩餘的餃子皮別浪費,拿來做燒麥,口感軟糯,味道香,比買的好吃

剩餘的餃子皮別浪費,拿來做燒麥,口感軟糯,味道香,比買的好吃
餃子好吃,北方人尤其喜歡,北方人喜歡吃麵食,而餃子在麵食中屬於引領風騷的存在。

南方人也喜歡吃餃子,不過沒有北方人那麼喜歡,有時候一份餃子還吃不完,甚至吃到一半就感覺有點膩。

從小到大的飲食習慣,讓南方人長出了一個離不開米飯的胃,不管走到哪裡,最擔心的就是有沒有米飯吃。

北方人吃麵食,南方人吃米飯,有一種食物,結合了麵食和米飯,它就是燒麥。

燒麥就是麵粉和米的完美結合,麵粉擀成麵皮,然後包入製作好的糯米,捏成一個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上鍋蒸熟之後,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

北方的燒麥和南方的燒麥又有不同,老北京稱之為燒賣,麵皮中包的是牛羊肉餡,不加糯米,更像煮熟的餃子,只不過包的形狀不同罷了。

上海的燒麥就少不了糯米,好吃的燒麥必須是咬一口都是油,這樣吃起來才香。所以糯米一定要搭配上肥瘦相間的豬肉,豬肉末炒出香味搭配上蒸熟的糯米就已經很香了。製作的過程中,忍不住就來上一口糯米,吃到嘴裡軟軟糯糯的,心裡十分滿足。

做糯米餡的時候,要捨得用油,油多吃著才香,如果有條件,最好用豬油,豬油的香味可以讓燒麥提升好幾個檔次。

麵皮一定要薄,這樣吃起來口感好,咬一口滿是餡料,吃著最滿足了。麵皮可以用餃子皮,剩餘的餃子皮別浪費,拿來做燒麥,口感軟糯,味道香,比買的好吃。

【燒麥】
食材:糯米200g、餃子皮20張、豬肉末100g、蔥3根、香菇3朵、生抽2勺、老抽1勺、料酒1勺、鹽少許、白糖適量、豬油適量。

做法:

第一步,糯米需要提前一個晚上浸泡,泡過後的糯米放進蒸籠,然後上鍋蒸,蒸50分鍾,將糯米蒸熟備用。

第二步,豬肉剁成肉餡,香菇攪成碎末,蔥切成蔥花,接著將鍋燒熱,加2大勺豬油,放入肉末煸炒,將肉末中的油脂熬出來,這樣鍋中就有許多油了。

第三步,撒些蔥花,再加入香菇末翻炒出香味,接著加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適量白糖和少許鹽調味,別加太多鹽哦,生抽和老抽都有味道了。

第四步,糯米蒸熟後倒入鍋中,同肉末一起翻炒均勻,最後撒些蔥花翻炒均勻即可。

第五步,然後來製作燒麥皮,餃子皮撒些乾麵粉防止粘連,一張張疊起來,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皮即可。

第六步,取一張餃子皮放在手心,然後舀一大勺糯米放中間,利用虎口將餃子皮往上收攏,不需要收口,捏住褶花的形狀,最後再把頸口捏一捏,固定好。

第七步,捏好的燒麥放在蒸屜中,記得放上蒸布,防止粘連露餡。

第八步,最後上鍋蒸,燒開後蒸個6分鍾就可以出鍋了,口感軟糯味道香,超好吃。

燒麥起源於北方,原本叫燒賣,傳到南方後就變成燒麥,內蒙古地區稱之為稍美。燒麥油多才香,但同時也比較油膩,所以燒麥的標配就是茶,一口一個燒麥,再喝一口茶,這樣才不會膩。就比如蒙古人,吃燒麥的時候必備磚茶。

『肆』 燒麥採用什麼的上餡方法

燒麥品種的包餡方法是(攏餡法)

【超好吃家常燒賣】

用料

糯米

500克

餃子皮

30張

肉糜

250克

干香菇

10朵

黑木耳

適量

胡蘿卜

半根

洋蔥

半個



適量

生抽

適量

老抽

適量

蚝油

適量

超好吃家常燒賣的做法

  • 糯米前一天晚上開始泡,第二天上蒸鍋蒸,喜歡軟一點的就多蒸一下。蒸熟後放涼備用。


『伍』 北京老字型大小「都一處」的美食,您吃過嗎對這里有何印象

每個城市都有百年老字型大小,其中尤以北京居多,老字型大小這三個字,經歷了歲月的長河,秉承了重要的傳承意義,作為一張老北京的餐飲名片,每一位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遊客,都很容易聽到、看到「老北京」或「老字型大小」這兩個詞,尤其是王府井、前門,更是老字型大小扎堆的地方,每一家都流光溢彩,那金光閃閃的匾額,代表了歷史的見證。


「四抓」是抓炒腰花、抓炒裡脊、抓炒魚片、抓炒大蝦。這是被慈禧封為「抓炒王」的王玉山的拿手菜。所謂「四醬」則是炒黃瓜醬、炒胡蘿卜醬、炒榛子醬、炒豌豆醬。所謂「四酥」,則指酥魚、酥肉、酥海帶、酥雞。這些宮中名菜做工精細,色彩美觀,味道醇鮮清淡,很受顧客歡迎。

『陸』 燒麥是哪裡的名吃

蒸餃,又稱燒麥、小米、燒麥、燒美、燒美、桂蓬頭,在日本被稱為Jiong。它是一種以熱面條為皮、餡,籠蒸而成的小吃。
像石榴一樣,潔白晶瑩,餡薄,香味鮮美。
味美可口,兼有小籠包和鍋貼的優點,常被百姓作為宴席佳餚。
土生土長的中國,歷史悠久。人們稱之為銷售;蒸餃的用料方式差異很大。

『柒』 哪些食物口感軟糯,味道香,比買的好吃呢

餃子好吃,南方人特別是在喜愛,東北人喜歡吃麵食,而水餃在主食中歸屬於推動性感的出現。北方人也喜歡吃餃子,但是並沒有東北人那麼喜歡,有時一份水餃還吃剩,乃至品嘗到一半就感覺膩。由小到大的飲食結構,讓北方人冒出了一個離不了白米飯的胃,無論走到哪裡,最擔憂的是是否有白米飯吃。東北人吃麵食,北方人吃米飯,有一種食物,融合了面點和白米飯,它便是燒賣。燒賣便是小麥麵粉和米的完美結合,小麥麵粉擀成擀麵皮,隨後包進製做好一點的檽米,揉成一個頂部膨鬆束折如花的形狀,上鍋蒸熟以後,形同番石榴,雪白晶瑩剔透,餡多薄皮,芳香爽口。

北方地區的燒賣和南邊的燒賣又有不一樣,老北京稱作燒麥,擀麵皮中包的是牛羊肉餡,不用檽米,更像煮開的水餃,只不過是包的樣子不一樣而已。上海市的燒賣就免不了檽米,好吃的燒賣必須是咬一口全是油,那樣吃起來才香。因此檽米一定要配搭上肥瘦相間的生豬肉,豬肉末炒出香氣組合上煮熟的檽米就早已很香了。製做的情況下,禁不住就來上一口檽米,品嘗到口中軟軟糯糯的,內心十分達到。做糯米餡的情況下,要願意用食油,油多吃著才香,要是有標准,最好用動物油,動物油的香氣能讓燒賣提高幾個水平。擀麵皮一定要薄,那樣吃起來口感好,咬一口全是包餡,吃著最滿足。擀麵皮能用餃皮,剩下的餃皮別浪費,用來做燒賣,口味軟糯,味兒香,比買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