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道紅線」之下鴻坤的發展優勢,有望實現業績的優質增長
近期房企「三道紅線」的出現從供給側限制房企有息負債增速,這一政策使得各房企的降負債長尾是要目標,也加速了 房地產 行業的洗牌和分化,再加上房地產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大趨勢, 房產 之間的競爭也逐漸激烈了起來。
在新一輪競爭格局中,不同規模的房企可能會呈現不同的發展趨勢,雖然中小房企整體被認為安全邊際不足,但部分中小房企由於負債相對合理,且並非此次降負債的重點對象,反而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如果具備獨特的發展優勢,則有望實現高質量的業績增長,比如鴻坤集團。
負債處於合理水平
「三道紅線」之後,房企都在自查負債情況。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的100個上市房企中,房企踩線的佔比高達86%,其中,14家房企位於綠色檔,28家房企位於黃色檔,36家房企位居橙色檔,22家房企位於紅色檔,絕大部分上市房企都已經觸發監管紅線。
沒有觸碰或少觸碰「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的房企具備更多的發展機會,鴻坤集團自查的結果是:兩條指標處於「紅線」以內,僅現金短債比一項指標「踩線」。
據和訊房產測算,截止2020年上半年,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在內,鴻坤集團的有息負債總額為156.64億元,凈資兄余碼產負債率為95.12%,低於100%的紅線標准。截止2020年上半年,鴻坤集團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9.92%,亦在紅線標准以下。
根據2020年半年度報告,鴻坤集團2018年末、2019年末和 2020 年 6 月末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79.38%、80.26%和79.47%,連續三年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高負債一直是房地產的特點,據媒體統計,截至2019年,50家大型房企中,過半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80%。相較而言,鴻坤集團的負債情況處於行業正常范圍。
鴻坤集團CFO喬振生表示:「鴻坤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相對健康水平,並未有相關媒體報道的出現資金和負債危機的情況。」他進一步強調,目前,鴻坤集團也在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有望在明年實現三項指標均不超出『紅線』,公司的資金情況還是相當良好。
拿地優勢明顯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負債率越低的房企發展速度可能越大毀談,這些房企普遍被認為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雖然,鴻坤集團上半年的營收出現下降,但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採取相應的經營措施將影響降到最低,並未出現因疫情原因導致的裁員及降薪,各項目的生產經營也在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羨哪正常狀態。
更重要的是,鴻坤集團的業績下降並非個案,而是行業普遍現象。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份,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94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7.6%。
實際上,鴻坤集團的發展呈現很穩定的趨勢。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鴻坤集團的銷售額分別為154.2億元、170.5億元、192億元,平均增速12%。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調控政策頻出,對很多中小房企都產了很大的影響,但是鴻坤集團依然以一個穩健的步伐在持續增長。
穩健背後或與鴻坤集團獨特的發展模式有關,作為一個城市運營商,鴻坤集團有16年的城市一二級聯動開發運營經驗,在產業開發運營、城市商業配套、養老醫療配套、休閑體育配套方面都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這也是鴻坤集團在獲取土地方面與別的企業不一樣的地方。
可以確定的是,基於獨特的優勢,鴻坤集團所獲取的地塊優於同行業其他公司。截至 2020 年 6 月末,鴻坤的土地儲備大約270.27萬平方米,主要位於北京、河北、天津、安徽等區域。據鴻坤集團內部人士透露,預計未來在深耕城市和戰略重點區域鴻坤還將有大量項目落地。
今年5月,惠譽上調鴻坤集團評級展望至「穩定」時就曾提到,鴻坤集團的盈利能力健康,2019年鴻坤集團的EBITDA利潤率為31%,在同樣B評級的同行中處於較高水平,得益於鴻坤較低的土儲成本,惠譽預計2020年-2022年EBITDA利潤率將保持在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鴻坤集團產品的口碑極佳,尤其是面向城市主流客戶需求的「理想系」,可以說是環京購房者的首先項目,旗下「廊坊 鴻坤·理想城 」更是榮獲了2020 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典型項目獎。
尋找更多突破機會
拿地優勢可以直接轉化成利潤優勢,較高的盈利能力無疑會帶來業績的可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鴻坤集團的毛利率高達54.93%,同比上漲9個百分點,居於行業高位,不僅遠超大多數上市房企,比如,上半年萬科的毛利率約24.1%,甚至也高於有著「利潤王」之稱的中海,後者上半年的毛利率大約30.6%。
當前,隨著上一輪市場的調控,三四線城市及京津冀地區的部分城市都迎來了市場的窗口期。以環京為例,雖然此前有由於嚴格的限購政策確實帶來了成交量的下降,但從鴻坤集團監測的數據來看, 2020年以來環京區域的市場也是在逐漸恢復,且因為政策的影響環京區域的土地市場機會也開始凸顯。
鴻坤集團在2017年正式提出——全國化布局「都市圈」+多元化產業協同「生態圈」的「雙圈戰略」,業務遍及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及海南都市圈,隨著全國化布局的推進和優化,鴻坤集團獨特競爭力將在未來逐步得到釋放。
和訊房產獲悉,目前,鴻坤集團京津冀區域及非京津冀區域的銷售佔比在6:4左右,將來隨著長三角、珠三角及華中區域的項目入市,鴻坤集團的目標是將京津冀區域及非京津冀區域的銷售佔比調整為3:7左右。
展望未來,鴻坤集團表示,公司目標一直沒有變,但在前進的道路上更注重穩健經營,所以接下來會注重更有質量的增長,並在這一目標下尋找更多的突破機會。
2. 鴻坤現在運營正常嗎
正常。粗搜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孫叢顯示,截止於2022年12月23日,北京鴻坤營業部所處地區防疫防控情況常態化,處於營則凳櫻業狀態。
3. 鴻坤是大開發商還是小開發商鴻坤集團怎麼樣
對於有買房打算的購房者來講,在買房之前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樓盤,同時也要注意開發商的具體情況,建議要選擇大開發商建造的樓盤,這樣才能夠保障房屋的整體質量,鴻坤是不錯的一個開發商,那麼鴻坤是大開發商還是小開發商?鴻坤集團怎麼樣?下面為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鴻坤是大開發商還是小開發商?
鴻坤原香溪谷項雹喚目的開發商是鴻坤集團旗下的鴻坤地產,地產作為鴻坤集團的核心板塊,目前鴻坤地產業務覆蓋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物業服務三大板塊,業務遍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蘇、廣東、安徽、海南、湖北、山西等多座城市、累計總開發面積超1300萬平方米。
鴻坤地產先後多個項目開創了多項全國、省市級創新先河和殊榮並且率先在綠色工藝裝配式住宅、超低能耗被動房建築以及海綿城市2.0社區等領域進行積極探索和有力嘗試。如今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地產百強、房地產開發企業創新能力10強和區域運營10強。
鴻坤地產秉持打造產業生態,提升城市價值的發展理念,鴻坤產業以產業投資、產業開發和產業運營三大業務板塊全面構築產業生態創新發展。聚焦六大產業領域,鴻坤產業已成功開發運營了鴻坤金融谷、鴻坤雲時代等16大特色產業園,累計簽約入園企業500餘家,園區運營規模近300萬平方米,資產運營管褲高理規模達300億元,多次入選中國產業園區運營商30強。
鴻坤集團怎麼樣?
1、鴻坤集團2002年創立於北京,多年來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底板,以幸福城市為載體,以創新驅動為內核,以美好產業為抓手,進行城市綜合開發運營,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鴻坤資本、鴻坤產業、鴻坤文旅和鴻坤地產四大業務板塊的復合型控股集團,業務范圍涵蓋金融投資、地產開發、產業、商業、健康醫療、胡肆尺體育、文化藝術、旅遊等領域。
2、鴻坤起步於京津冀,依託國家城市化發展的背景,通過引入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整合多元化的優質資源,憑借高品質的專業研發能力和服務水平,積極為京津冀一體化城市建設貢獻力量。近年來,鴻坤著眼於國家戰略重點區域布局,持續深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海南自貿區等城市群,運用先進的空間規劃、產業運營、資源整合推動城市功能升級,不斷激活城市活力。
3、作為鴻坤集團的核心業務集團,鴻坤地產業務覆蓋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物業服務三大板塊,其中鴻坤物業(即燁星集團,股份代碼:01941HK)已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鴻坤地產開發足跡已遍布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蘇、廣東、安徽、海南、湖北、山西等多座城市,累計總開發面積超1300萬平方米,憑借自身實力和穩健經營在境內發行多筆債券,獲AAA級公司債券信用評級,並於成功完成首筆境外美元公募債券發行。
4、先後多個項目開創了多項全國、省市級創新先河和殊榮,並且率先在綠色工藝裝配式住宅、超低能耗被動房建築以及海綿城市2.0社區等領域進行積極探索和有力嘗試。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地產百強、房地產開發企業創新能力10強和區域運營10強。
4. 北京鴻坤國際大酒店欠十幾億為什麼執行不了
泰豐公司只有鴻坤大酒店這棟樓的資產可供執行。
官司打贏了,但判決卻無法執行。
業主律師陳衛平說,經過律師和法院查找,泰豐公司只有鴻坤大酒店這棟樓的資產可供執首虛行,但該樓產權被查封後,進行過兩次拍賣都流拍。
「這棟樓賣不出去,業主及其他債權人都無法解套」,陳衛平認為,現在可行辦法就是申請鴻坤大酒店破產,梳理全部法律關系,待破產管理人銷芹余介入後,讓第三方進入重整或購買該樓。
據悉,目前有業主向市二中虧滾院遞交申請該酒店破產的材料,仍在等待法院答復。
5. 鴻坤地產集團的財務狀況怎麼樣
鴻坤集團CFO喬振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喚蠢訪時表示: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相對健康水平,未出現外界所說的資金危機情況。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截至今年6月30日,鴻坤地產剔除預售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9.92%,凈負債率為95.14%,這兩項指標均迅謹未「踩線」。僅有同期的現金短債比低於「紅線」規定的1倍水平畝鏈基。引用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6. 北京鴻坤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破產了嗎
沒有。
根據查詢企查查顯示,北京鴻坤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塵碧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1101067959627396,企業地址位於派前北京市豐台區廣安路1號,所屬行業為住宿業北京鴻坤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態為存續(在營、慧塌開業、在冊)。所以沒有破產。
北京鴻坤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於2006年11月27日在豐台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李付來,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住宿;洗浴;游泳館;理發、美容;中餐(含冷葷冷盤)等。
7. 北京鴻坤金服平台為何停運
是為了及時控制風險
公司表示主動關停兌付是為了及時控制風險,保障投資人的權益。隨著外部環境的持續變化,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受到較大影響,但鴻坤集團會竭盡全力保障投資人的兌付工作。
以地產開發業務起家,自2007年起,鴻坤便開始打造金融運營平台。如今理財產春襲肢品禪褲暴雷,鴻坤的地產業務也已顯露危情。2021年11月下旬,鴻坤地產一筆3.44億元的債券達成展期。此外,也有鴻坤地產項目於2021年下半年出現停工。天眼查信息顯示,鴻坤金服在股權上隸屬鴻坤理想(深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權關系背後並不見鴻坤集團持股的身影。但將旗下金融業務與集團在股權上分隔開扒世已是地產商的常用手法。
8. 為什麼房地產行業因流動性危機導致海內外債券、金融貸款和私募基金大規模違約
隨著政策的不斷落地,房地產市場終於透露出些許暖意。
中達證券研報數據顯示,6月初至17日,其覆蓋的42個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增長49%,其中一、二、三線城市環比分別增長122%、44%、31%。
多家受訪房企內部人士、市場人士也提及近期銷售有較為明顯的修復。據華南一家房企提供的數據顯示,6月以來,其重點布局的大灣區及華東區域有翻倍增長。
銷售市場盡管有些許回暖,但對於房企即將到來的償債高峰來說,杯水車薪。
據克而瑞統計顯示,2022年6-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內外債券合計到期規模約1755億元,其中,近兩個月民企到期債券合計約1178億元,占總規模的67%。同期,民營房企的融資環境並無明顯改善。
中指院統計顯示,今年1-4月,受行業短期流動性緊張、多家民企接連發生違約事件影響,行業信用債發行以國央企為主,民企僅成功發行8筆債券。5月至今,在監管層的指導下,包括旭輝在內的5家示範民企採用信用保護工具先後燃盯態發行了債券,但並無更多民營房企得到類似的發債融資機會。而只能尋求更高利率水平的貸款或加大資產出售力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企持續對到期債務尋求展期。據中金公司統計顯示,2022年1-5月,已有25支境內地產債展期。
業內認為,在房企資金壓力尚無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未來仍有可能有更多房企曝出債務違約事件。
01
繼「藍光沒發展、華夏不幸福」,多家知名房企接連發生違約事件後,陽光城、鴻坤也撐不下去了。
公開信息顯示,此前5月10日,鴻坤偉業發布公告稱,其於4月8日到期應付境外債利息1423.38萬美元,30天寬限期過後,公司未能在寬限期屆滿前付款。隨後,五礦證券於2022年5月17日召開境內債2022年第一次持有人會議,通過了有條件豁免觸發交叉違約條款(債券繼續存續)並追加擔保措施的議案,但截至2022年6月20日,發行人終違約。
鴻坤偉業方面表示,將積極籌措資金,梳理資產和資產受限情況以及負債情況,積極與各債權人溝通協商,加快資產處置力度,盡快向債券投資者出具資產處置和債券償還具體方案。發行人認為此次違約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環境、房地產行業、金融環境和疫情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無法償還應計但未付的利息。
放在整個地產江湖,鴻坤地產可能排不上名號,但在北京尤其是西紅門,鴻坤的名號也算廣為人知。19年前成立鴻坤地產後,創始人趙彬拿下北京南五環外西紅門一宗地,打造出一個覆蓋商業綜合體、社區商街、產業園區的成熟商圈。
在此發家後,鴻坤地產開始圍繞環京進行布局,在京津冀大筆拿地,包括張家口、涿州、廊坊、天津等。早期低成本的土地儲備,曾讓鴻坤保持不錯的利潤率。但隨著京津冀調控政策加碼,北京地價高漲、拿地困難,鴻坤開始面臨擴張和去化難題。
同樣尚在泥潭掙扎的還有陽光城。6月23日,陽光城(000671.SZ)披露,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包含金融機構借款、合作方款項、公開市場相關產品等)本金合計金額376.88億元,其中:公開市場方面,境外公開市場債券未按期支付本息累計1.65億美元,境內公開市場債券未按期支付本息累計133.91億元。
自2021年三季度末發生流動性危機以來,陽光城在資本市場風波不斷,先後經歷第二大股東清倉退出、明星職業經理人去職等,股東遭遇強平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為化解債務風險,陽光城全力協調各方積極籌措資金,商則毀討多種方式解決相關問題。據一名接近陽光城的業內人士反映,陽光城一邊積極處置資產,一邊與金融機構溝通展期或債務重組,且陽光城大部分可出售資產較為優質,並非外界傳言的「拋售」皮源。
02
相較陽光城、鴻坤的捉襟見肘,富力、綠地的日子明顯要好過很多,但也在四處奔走,尋求債務展期。
近日,富力地產向旗下10隻美元票據的持有人發起同意徵求,尋求豁免票據項下現有和潛在的相應違約或違約事件,並延長其債務期限,總存續金額達約49.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1.84億元)。
截至目前,富力地產2021年經審核年報年報仍未發出,而據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2021年度富力地產凈虧損或不少於80億元。今年前5月,富力地產總銷售收入約218.3億元,銷售面積約17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58.40%、55.70%。
一位接近富力地產的知情人士稱,「工資還正常發著,就是發放時間不太准時。」一位不願具名的實地地產內部人士也表示,原定發薪日為每月15日,近幾個月均拖延至月底,甚至有一個月的工資隔月才發。「不過,好在沒有降薪、降五險一金比例。」
美元債展期剛獲投資人通過,綠地轉身又去做了股權質押融資。
6月23日,綠地控股(600606.SH,簡稱「綠地」)公告稱,第一大股東上海格林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格林蘭」)質押4500萬股股份質押給中信銀行,質押期1年,占所持股份比例1.30%。格林蘭累計質押占所持股份比例70.68%,占綠地控股總股本19.20%。
回看綠地自2021年6月以來的公告,該公司共有過9次股權質押,一次解質押。可以說,近一年來,綠地股份質押融資頻率,創下了近年來的紀錄。
業內人士認為,綠地頻繁做股權質押,或多或少與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有所收窄有關。一方面要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另一方面要安排資金還債,考驗著所有企業的抗壓能力。
從第三方債券工具披露的信息可見,加上前述8月到期美元債,綠地在今年下半年一共面臨四筆美元債的到期兌付,共涉及債券余額9.9060億美元。
2021年,該公司全年壓降812億元有息負債,截至去年末有息負債余額為2406億元。綠地今年下半年的債務償還壓力不小。
03
就連房企龍頭碧桂園,也難逃此劫。6月22日晚,穆迪公告稱,已將碧桂園控股公司(下稱「碧桂園」)的主體評級調整為Ba1,評級展望為負面,並決定保持公司債項評級與主體評級一致。
穆迪方面表示,碧桂園的評級調整主要受累於整體市場疲軟。「評級調整反映中國房地產行業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下,對碧桂園房地產銷售、財務指標,以及長期融資渠道的限制影響」。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穆迪的信用等級標准中,從Aaa級到最低的C級,共有21個級別。其中,從Aaa到Baa都還算投資級別,而Ba級往後就是投機級,也就是通常說的「垃圾級」。
評級變動背後,是碧桂園杠桿率居高不下、凈利潤下滑和銷售低迷等事實。2021年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碧桂園總負債達到了1.65萬億,僅次於恆大,有息負債近3400億。
更加糟糕的是,克爾瑞研究中心數據,碧桂園1-5月實現全口徑金額為2011.9億元,較2021年的3541.2億元下降了1529.3億元。銷售和回款是房企現金流除融資之外的另一條腿,銷售一旦大幅放緩,償債警報可能就要拉響。
對於民企債務困局,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雲祥認為,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房企尋求美元債務展期或出現債務違約、利息違約的現象會變得頻繁。
據肖雲祥介紹,從兌付高峰來看,2022年和2023年是近些年以來,房企美元債兌付金額最大的兩年,相關企業會承受較大程度的兌付壓力。盡管今年各地調控政策暖風頻吹,但是房地產市場復甦較為緩慢。而從融資端來看,雖然監管層所釋放的信號已經很清楚,但是民營企業、潛在出險企業還是面臨融資難的困境。
9. 房企負債率排名2021
NO.1:恆大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全國房地產龍頭,岌岌可危,每天都有商票逾期,債券經被停止融資融業務,裁員60%,因不惜一切代價保交房導致金融機構恐慌,2家信託要求提前償還貸款。 負債萬億級別,表外負債(商票等)千億級別。
穆迪信用評級:公司「Ca」(倒數第二級),無抵押票據「C」(倒數第一級),評級展望「負面」。
NO.2:華夏幸福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2020房地產10強,河北龍頭房企,負債總額4000億,3月宣布資金鏈斷裂,上半年虧損近100億,截至9月4日,違約債務本息合計878.99億元,賬上幾無可動用資金。
曾作為華夏幸福白衣騎士和最大金主的中國平安,計提損失359億。
中誠信國際,已將華夏幸福從信用評級名單中除名。
NO.3:新華聯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債務違約,抵押、質押、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資產賬面價值總額454.58億元。
NO.4:鴻坤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
鴻坤地產業績大幅下滑,經營性現金流腰斬,融資成本高且融資環境持續惡化,債務壓力和流動性問題開始顯現。
NO.5:恆泰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頻繁納入被執行人。
NO.6:實地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大規模商票逾期未兌付,供應商、持票人赴實地總部維權。
NO.7:藍光發展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號稱「西南王者」,負債2000億,曾一腳踏入千億房企 。多地項目停工,據藍光2021半年報,其賬面可自由動用資金僅為3億元。9月3日,藍光控股股東藍光集團所持股份全數被自然人顧斌競得,成交總價僅為2億元,平均每股價格為2元。裂櫻
20.成飛建設: 頻繁納入被執行人 。
NO.8:寶能集團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蔽源顫金交所理財產品逾期,員工討薪。
NO.9:榮盛發展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房地產16強,負債2500億,近一年內股價腰斬。
踩中大部分紅線。短期債務佔比較大,償債壓力巨大。
上半年現金流量凈額僅為12億元,幾近枯竭。
上半年頻繁為下屬子公司提供融資擔保,已發布逾20份擔保公告,擔保規模巨大。
近期多個項目大幅降價拋售,環京和青島等地房價折扣甚至低至五折。
美元債異常低迷,評級下調,外部融資遇阻,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榮盛發展的運營 和財務狀況將將面臨各種挑戰,。
NO.10:泰禾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負債2000億,上半年營業收入僅為6.62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8.5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99億元,總資產負債率91.81%。
8月28日,泰禾集團在中國院子召開記者招待會,老闆黃其森親自上台推銷中國院子的房子。現場有爛尾樓業主上台,替全國數十萬爛尾樓業主,給黃其森贈送錦旗,錦旗上寫著:百城千樓項目爛尾,十萬業主無家可歸。業主被泰禾保安打傷。
NO.11:天房集團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天房集團,曾是天津最大國有房企,於2018年爆雷,負債近2000億。
天房發展,曾為天房集團所控股,2021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4.86億元,凈利潤—1.06億元。
NO.12:建業集團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河南地王,河南本土最大房企,2020銷售額過千億,負債1500億。
引信來自一封求助信——《關於企業出現重大風險和危機並請求幫扶救援的報告》,內容顯示:受汛情、疫情影響,建業300多個地產項目處於停業、半停業狀態,但需支付巨額運營成本,銷售業績出現下滑,銷售及回款較原計劃減少近30億元,多處工地停工,累計各種經濟損失逾50億元。
問題實際上並不僅僅來自天災:
建業資產負債率87.2%,凈負債率92.6%,現金短債比1.93,踩中紅線,被歸為黃檔企業。
穆迪將建業地產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至"負面"。
NO.13:三盛宏業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破產重整。
NO.14:協信遠創
暴雷程度:★★★★★
上榜宏敗理由:協信集團,曾為西南房地產地頭強蛇,深陷債務危機後,引入投資者成立協信遠創。
協信遠創,負債700億,逾100億元債務逾期。
因為頻繁的債務逾期,協信遠創被聯合資信等評級機構下調至垃圾級。
近期協信遠創更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
NO.15:富力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40億貸款展期6個月,一年內到期債務595.76億,三條紅線天天踩。
評級機構穆迪宣布將廣州富力下調至B2、香港富力下調至B3;評級展望為「負面」。
富力曾吞並萬達酒店,其酒店業務持續虧損。
NO.16:陽光100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陽光100,負債500億,上半年收入僅為33億元,年利息支出卻超70億。
多次債務違約,多地項目停工。
另有超百億債務一年內即將到期。
另外,債券價格下跌較大,商票年化收益達到36%,受限資產佔比高,網傳區域裁員40%。
NO.17:新力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新力,負債約800億。一家神秘的房地產商,從江西起家,10年時間從0做到1000億規模。
網上流傳《新力地產老闆張園林求救信》稱,2019年新力控股創始人張園林欠下16億港元高利貸,至今未能脫離債務危機。
每天都有子公司商票逾期,拖欠進度款被總包方停工。
更頻頻曝出大量票據到期無法兌付。
NO.18:中南建設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 觸碰三條紅線。
NO.19:祥生地產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大量參與民間借貸,多次列為被執行人。大規模裁員。
NO.20:新城集團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負債4500億。
NO.21:金地集團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房地產20強,負債3000億,債務相比2016年的1000億暴增2倍,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58億元,應付債券為420億元,有息負債總額1230億元。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00億元。
NO.22:綠地集團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一直踩紅線,負債超萬億;綠地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40%-50%左右。
NO.23:花樣年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花旗、瑞信私人銀行不再接受花樣年控股的債券作為抵押物,現在新發債券基本沒有人買了。
NO.24:碧桂園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規模不亞於恆大,負債也是萬億級別,重點布局三四線城市,打造「偏遠郊區超級大盤」,2019—2020,碧桂園高溢價拿下大量三四線城市開發土地。由於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失或流入少,房價虛高問題嚴重,市場風險極大。
投資巨大的馬來西亞森林城市深陷泥潭,幾近停滯。
因高周轉而導致的工地事故、工程質量問題不斷,業主投訴維權不斷,2020年房企綜合滿意度墊底——行業10分的平均水平,碧桂園只有4分。
近期碧桂園「品牌部」「僱傭軍」活動頻繁,神似爆雷前的恆大。
NO.25:融創中國
暴雷程度:★★★
上榜理由:負債萬億級別,不但在22個重點城市花重金搶地,還在大量三四線城市,以高達50%以上的溢價拿地,創造多個地王。
市場傳聞,融創跑到香港私募,報出兩倍市價,把資本市場嚇壞了。而且融創還在內部向職工融資借錢。最新消息是,它對萬達毀約了。
孫宏斌的激進在房地產業最有名,但是他在半年報業績會上突然變腔:「我們預計下半年市場會比較慘烈,安全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