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四合院的特點是什麼呢
中國北方的傳統民居,總的特點是以院落(或天井)為中心,依內虛外實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其中,北京四合院長期處於都城所在地,很自然的沿用了一整套嚴密的官式做法,符合中國古代社會的家族型制需要和宗教、倫理需要,在中國古代的居住建築中最為典型。
北京四合院多按一條南北向中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門開在東南角,按風水學說和八卦方位,這是最吉利的「坎宅巽門」,可以帶來財運。進門後迎面是一堵飾有精緻磚雕的影壁,古代使用影壁的主要目的是避邪,從空間藝術上來說,可以增加空間變化和隔絕外部視線,滿足了家庭住宅對私密性的要求。
轉西是一個小而窄的前院,院南的倒座房作為外客廳、書塾、賬房或者雜物間。前院北端是宅院的二門,它位於中軸線上,前檐左右兩根柱子不落地而垂在半空,柱下端雕成花形,因而稱作「垂花門」,大都非常華麗,是宅院中的裝飾重點。垂花門是分隔內院與外院、內宅與外宅的一道分界門,在有廳堂的多進院落中,就移到廳堂之後,成為「前堂後寢」格局中的寢門。
垂花門內就是四合院的主庭院,庭院內栽植花木,構成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庭院北邊坐北朝南的正房是整個四合院的主體,由於明清時期房屋等級規定「庶民廬舍不過二間五架」,大多都是三開間,兩側設有毗連的耳房。廂房對稱的坐落在庭院兩側。正房後有小院,小院內的一排房子叫「罩房」,作為宅院的最後一進。
四合院內全部房屋都按尊卑、長幼的次序安排使用:正房內居住的是宅主(長輩),當中的堂屋供奉著祖先的牌位,如同微型的祠堂;正房兩側的廂房供晚輩居住。其它房屋不論開間、進深尺寸還是高矮、裝修做法等方面都低於正房,這樣的安排,形成了明確的主從、正偏、內外關系,突出了祖宗的尊崇和父權的威勢,使得正房不僅是實際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成為家族精神的象徵。
四合院的形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無限「擴張」。隨著家族人口增長或生活需要,可以形成多進院落,也可以在主軸旁帶跨院或者多路並列,運用廊與牆來穿連、圍隔。這種住宅形制符合中國古代的家族傳統及其發展方式。
除北京四合院外,冀南和晉陝豫等地,夏季炎熱,院落變成南北窄長,以遮擋烈日;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為禦寒防沙,院牆高厚,稱為「庄窠」;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氣候寒冷,為更多接納陽光,宅院常十分寬大。適應環境的需要,各地的四合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2. 北京四合院的優點和缺陷是什麼
舊時的四合院,整個院子一家人居住。家中的長輩都是住在北屋的正房和耳房,子孫輩住在東西廂房,僕人住在外院的南房或後罩房。
在幾個院落組成的深宅大院中,長輩居住中間的位置,間數也多,而且寬敞明亮,子孫在兩側的屋裡,房間少一些,且相對低矮。
僕人的住房、馬號、廚房等坐落在整個院落的最南邊,庫房以及女僕的住房位於院落最北部的後罩房。
這樣一種布局,既有實用方面的考慮,也有特定的文化含義。例如整個院落的大門在南邊,馬號設置在一進大門的院落比較方便。
一般男僕不經允許是不準隨便進入內院的。所以也只能住在最南邊的外院里。
庫房安排在最北邊的後罩房,中間隔著幾個院子,離前邊的大門很遠,易於防賊防盜。
女僕住在後罩房,與男僕的住房保持一定的距離,很符合封建社會"男女之大防"的戒律。
北京的四合院有很多優點。四合院都有一個比較寬敞的院落,裡面既可以種植花木,擺設魚缸,也可以作為兒童、老人的娛樂場地。
冬天陽光充足,院里各屋既有分隔,相距又不遠,便於家人起居。
四合院房屋採用抬梁式的磚木結構,屋頂比較厚,抗震性能較好。
夏天院內搭上涼棚可以防止烈日暴曬,辦紅白喜事時也有足夠的地方在院內搭喜棚。
冬天糊上窗戶,掛上棉門簾,可以防風防沙。
四合院的安全性也較強,以屋牆、院牆四面圍合,使外人不經大門難以入院,既防盜,又減少了外界環境的干擾。
當然,萬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四合院也是有它的缺點的。首先是東西廂房和南房不象北房的朝向那麼好,南房朝北,陽光不容易照射室內,東廂房夏天西曬,西廂房夏熱冬冷。院內房屋朝向不好的佔四分之三,這自然是一大缺點。
其次是缺乏功能分區。四合院內各間房屋是按家庭成員的身份劃分的,祖父母、父母住北房,兒孫住東西廂房,起居室、餐廳則沒有具體的劃分,尤其廚房、浴室和廁所沒有具體的規化,因此給居民帶來了許多不便。
像廚房離餐室比較遠,往往要端著菜走過院子。
沒有專門的浴室,洗澡自然成了一個不小的問題。
廁所與居室的距離比較遠,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有些小院沒有廁所,居民只得到胡同里去方便。
舊時四合院內是沒有自來水的,居民用水只能到胡同里的井窩子去挑,或者花錢僱人送水。
四合院的院門平時緊閉,家人晚上探親訪友、看戲後回家還要留人給開門,有些不速之客來登門拜訪,院里人很難聽見敲門聲。
四合院的格局本來是適合一家人居住的,但是許多市民因經濟拮據,只能幾家甚至十幾家擠在一個院里居住,這樣,各家在干做家務活時相互影響、干擾,很容易產生矛盾。
北京四合院的營造與保護
遍布北京城大街小巷中的古老的四合院,是根據不同地區和社會的不同地位差異而營造出不同類型及制式的傳統院落式建築,從平面布局、外觀造型、建築高度和結構裝飾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的營造體系,包含著豐富的建築種類及形制,其中最突出的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建築等級嚴格的府、邸、宅、第等大型院落,多分布在內城的大片四合院區域內,如恭王府、醇親王府、順承郡王府等數十個王府大院和一批貝勒府、貝子府、公主府及國公府、將軍府等宅邸院落都是當時極具影響的建築。
建築規模大小不同的宅院式四合院建築,是舊城內分布最多的傳統建築。
以建築圍合式為主體布局的各類寺廟、書院、會館、學堂等,建築風格。
傳統商家店鋪建築也是多種多樣的,歷史上多分布在老北京的西單、王府井、前門、大欄柵、琉璃廠等地區。上述建築院落的布局保留了四合院的特徵,共同構成了北京舊城中種類豐富的傳統四合院建築群落。
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另一個無形文化價值,是體現在它是北京歷史名城延續數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的載體。分布在舊城內連綿成片的四合院等傳統建築,就是北京城市的歷史文脈,它見證了歷史上曾發生和出現的重大事件以及記載了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的光榮事跡。
舊城內經歷了數百年滄桑歲月的一批"舊時王榭"與大量的尋常百姓的宅院,都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北京乃至我國歷史上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重要的人物活動和著名的古今文學作品的誕生,都與這些傳統的院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從民族歷史文化保護的視角觀察,經數百年歷史而流傳至今的四合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名城保護價值,而且,它同時它所蘊藏的北京社會歷史文化與民族傳統文化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和挖掘,一旦失去,將會是繼北京當年拆除城牆之後的最大損失與遺憾。但是,在舊城內開展四合院保護工作,是一項觀巨而復雜的工作,特別是在進一步的工作中,還有諸多的問題和矛盾有待解決。
四合院的保護是一項社會性極強的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多個部門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級政府和規劃、房管、文物、建委等各部門多方面努力。
北京舊城內四合院保護與利用的突出問題是超限度地使用,大部分住房往往是幾代同堂、空間有限、生活擁擠,應首先採取外遷的方式,疏解住戶,減輕四合院居住壓力,然後再實施院落的維修、保護。
舊城內保留至今的四合院,經過市區近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已今非昔比,部分四合院街區與歷史原貌有著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已擴展的市政道路將部分歷史建築及院落被新的道路所佔用,因此,已不可能沒有絲毫改動地對舊城內所有的四合院進行保護。
對現有四合院的保護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區域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和制度。特別是要結合廣大住戶使用的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規定:
首先是對已公布保護的30處歷史文化街區中的四合院建築就原格局、原形制加以保護,而一般地區的四合院只是保護其傳統建築特色和風貌;前者對其原有建築格局不加以增改和變動,後者可以根據需要對其平面布局進行適量的調整。
其次,四合院建築的保護,而與文物建築的保護有所區別,四合院民居建築的保護工作一定以廣大住戶現實生活的需要為出發點。其大量的民居四合院建築,只是保護其建築規制、原有布局及傳統外觀與風貌,其內部完全可以根據個人需要進行現代化裝修利用。
另外,因受歷史地域條件的限制,無法改變舊城內四合院區域中居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只能在保護四合院整體完整性的前提下,創造條件逐步提高院落內的基礎設施水平。但是一些大型市政管線的引進,對四合院的保護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如煤氣、熱力等管道工藝要求嚴格的大口徑管線設施,限制了四合院的保護,從而不可能全部引入到每個院落。但大多數的四合院地區,可在不破壞院落的整體格局和不影響街區風貌的前提下,引入多種市政管線和設施,並為四合院住戶增設家庭衛生間、廚房等生活設施。
總之,老北京的傳統四合院歷史建築,是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有義務全面保護這份遺產。在北京全力籌備"奧運"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保護傳統四合院的工作就更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3. 北京四合院多少錢
據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價格與以前相比翻了數倍左右,每平方米售價達到2萬元至20萬元,一套300平方米以上的院子,基本都在上千萬。北京四合院的有山有水的價格會高。
現在北京的四合院分位東城區和西城區,據說有的地方的四合院能賣出上億的天價。四合院之所以這么貴,是因為它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產物,不僅僅是作為一座居住的房子,並且還是一種情懷,一種傳承,祖祖輩輩的老北京人,一代代傳下來。
特點: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採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則是府邸、官衙用房。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為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四合院
4. 老北京人住的四合院有哪些講究和忌諱後來怎樣
舊時修四合院,北京人忌諱宅院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進門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門從低向高,如似爬山,顯著不吉祥,所以老北京人蓋四合院,地基要高於地面、柱基要結實。
四合院的大門也是十分講究的,它是主人的門面兒,是家族地位的象徵。過去民間有句俗語:「門檻越高越難進。」
除去種在地上的花卉外,還有很多盆栽,可以任意搬動擺放,點綴庭院。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
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內的生活:「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比較典型的寫照。
5. 北京四合院有什麼特點
四合院建築,是我國古老、傳統的文化象徵。「四」代表東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徵。四合院建築之雅緻,結構之巧,數量之眾多,當推北京為最。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羅棋布,形成了一個符合人性心理、保持傳統文化、鄰里鄰外關系融洽的居住環境。
6. 北京四合院象徵著什麼意義
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採光均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連接,起居十分方便,在院中賞心悅目,十分適合活動。
結構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內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面積約200平方米。
7. 北京四合院的檔次和規格是怎樣的
北京城裡的四合院檔次相差非常懸殊,從高到低依次是王府、貝勒、貝子府、一般貴族的府邸、大小官僚的宅邸、普通市民的宅院。
官僚的宅邸也有很大的區別。和珅的府邸氣派雄偉,一般小官吏可能只有一座小四合院,有的甚至連小四合院都住不起。
普通居民的住宅也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在北京經商的富賈,雖然不能逾越住宅的建制規則,但其建築質量卻很高,其住宅都建造得小巧精緻。昔日京劇名人的住宅大體也是如此。
普通市民因經濟收入的不同,住宅也各不相同。這個階層能夠住像樣的四合院的極少,而且受到房基地、形狀、面積的限制,他們住的房子有的已經不是標準的四合院了。
北京城裡的許多貧民就擠在幾戶、十幾戶的宅院里,這種院子,人們稱之為大雜院或雜院。南城的珠市口、花市、陶然亭一帶,北城、東、西城靠近城牆的地帶都有不少雜院。
大雜院人多物雜,環境不好,但是雜院里的鄰居住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各家門窗相對,生活起居互相影響,當然在這樣一種環境中,由於各人的素質良莠不齊,難免也會有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這里就像人生的一個大舞台,上演的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
北京四合院的風水講究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不光因其格局新穎,還因為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根據風水理論來研究。
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成為千百年來指導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的依據。除去風水學說外,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與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聯系,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
老北京人選擇住房的條件是"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除此之外,數字和位置及某種特殊的物件在北京居住方面起的作用,也是老北京人在選擇住房方面所不能不講究的。北京人把活人住的院子稱為陽宅,寓意代表活力和生命力。把已去世人的存放地點--墳地,稱為陰宅。陰宅一般都種有松樹、柏樹,象徵著死人的意念永存。此外,種上松柏樹還有保護墳冢的作用。另外,在墳墓旁邊種上樹木,便於尋找自己親人的墳墓。
老北京人從不將松柏樹種進四合院,即使是結最好吃的桑椹的桑樹,也是一樣;至於清脆爽口的梨,其樹也不會被栽種於前院、後院。大概是"桑"與"喪","梨"與"離"的諧音相同,有不祥的寓意的緣故吧。北京人有句俗語:"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北京的宅院里多種西府海棠、臨潼石榴、春桃棗樹等,這樣就春可賞花,夏能納涼,秋可嘗鮮果了。"春華秋實"是老北京民宅樹木的顯著特點。
院子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也是北京人有所忌諱的,原因是一進門就像掉進坑裡,而出門從低向高,如似登山,明顯不吉利。此外,數目字中,單數不吉利,一般人都不能接受。箱子要買一對,椅子要買兩把,帽筒要買一對等等。但也有要單數的,如北房要單數,或三間,或五間,如可供蓋四間的地方也要蓋三大間,每邊再蓋半間,被稱為:"四破五"。至於東西廂房,也多以三間為准,目的是在院中建築組合里產生一條中軸線,這條線好像人身上的脊樑,是院落中最重要風水源頭。正因如此,雙數在北京住建築方面不會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北京出現了這么一句俗語,"四六不成材"。
8. 北京四合院的優缺點和平面圖
優點:從自然上講,四合院屬於合院住宅,合院住宅中的庭院四周閉合而露天,可以營造出內部良好的小氣候,減少不良外在氣候的影響。一方面可以在夏天有效地遮蔭納涼,冬天又可以很好地採光保暖,抵禦風沙。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風口也是出風口,通過自然的風壓得到流暢的通風。此外,庭院還有利於排水和收集雨水。
缺點:也由於是封建產物,所以社會能動性能不高,人口開放性較低。
北京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漢族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