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央對北京的「四個服務」要求,急急急!!!
1、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工作服務;
2、為國家的國際交往服務;
3、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
4、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
四個中心:是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三件大事:指精心組織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力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
三大攻堅戰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
(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四次到北京考察慰問,五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北京立足「四個中心」功能定位,不斷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北京市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不斷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在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同時,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局長王軍:我們的窗口機構不僅留下來,而且在優化流程、提高服務品質、改進作風方面,都要全方位地提升。去年底,北京市專門成立了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下大力氣提升「四個服務」。
㈡ 對疏解非首都功能有怎樣的理解和期待
cnm
㈢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到底有哪些
北京非首都功能涉及了四個方面:
1、一是一般性的製造業;
2、二是區域性的物流基地和批發市場;
3、三是在中心城區聚集過多的教育醫療資源;
4、四是部分行政、事業、服務單位。
北京市委審議通過《關於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提出北京未來發展目標。為了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國家戰略,北京市今後將著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優化調整城市布局,發揮首都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表示,北京已經在多個領域向周邊地區輻射。
(3)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任盧彥:交通一體化,特別是京津冀城際鐵路公司成立之後,將會為「軌道上的京津冀」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會使京津冀范圍進入到半小時、一小時的交通圈。在這個交通圈引領之下,城市之間、區域之間的經濟、社會、能源、資源等方方面面的交往將會加速。
未來,北京市將聚焦通州,加快推進市行政副中心建設。2017年,全市將完成1200家污染企業調整退出。此外,北京還將加大「以業控人」、「以房管人」力度,2020年常住人口力爭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使人口資源環境與首都城市戰略地位相協調,2030年基本確立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格局。北京市副市長李士祥表示,要實現北京的城市戰略定位,首先要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
李士祥:可以說北京的功能多,就帶來了人口多、交通擁堵、資源短缺。貫徹綱要就能夠打造中國經濟新的支撐帶,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群。(京津冀)三地可以奏起協調美妙的樂章。
㈣ 首都的四個服務是哪四個
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服務,為日益擴大的國際交往服務,為國家教育、科技、文化和衛生事業的發展服務,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務。
首都通常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中心城市,各類國家級機關集中駐扎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有的國家不只有一個首都,也有的國家為了謀求發展而進行遷都。中國歷朝歷代的首都也在不斷變化。
(4)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詞語來源
1927年(民國16年),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將南京城區、上海城區改為「特別市」分出江蘇,南京稱為首都,至此中國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稱呼。
1927年3月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江寧縣,旋改江寧為南京。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南京市政廳於1927年4月24日成立,隨即開始編輯《南京特別市市政府公報》,第1號於6月出版。
翻閱《金陵全書》時可以發現,《南京特別市市政公報》一度改名為《首都市政公報》。1927年6月1日,改市政廳為南京市政府。6月6日,國民政府頒布《南京特別市暫行條例》,定南京為特別市,由國民政府直接領導。
㈤ 什麼是非首都功能
非首都功能指那些與首都功能發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非首都功能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2月10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提出,他指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不應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過多的功能。」
2014年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提出的,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非首都功能指與四個中心不相符的城市功能。
(5)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疏解非首都功能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相輔相成。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審議《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會議強調,要堅持協同發展、重點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進。要嚴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結合調控北京市人口規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大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資源能源保障能力,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㈥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什麼
減少那些與首都功能發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不應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過多的功能。」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目標要明確,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具體操作:
思路要明確,堅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舉措。方法要明確,放眼長遠、從長計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大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資源能源保障能力,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擴大對內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