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都有哪些小吃

北京都有哪些小吃

發布時間: 2022-06-03 13:19:32

①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老北京小吃有:炒肝、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糖耳朵等。
1、炒肝
炒肝作為北京傳統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問世百餘年了。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
2、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
3、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4、豌豆黃
豌豆黃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5、糖耳朵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麵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② 北京特色小吃有哪些

北京特色小吃有:

1.北京烤鴨

烤鴨是北京十大名吃中深受外洋朋儕嗜好的北京出名菜式,起源於南北朝朝代,在其時是宮廷食物,次第傳到草野,准備非常認真,必須用果木炭火烤制,烤顯現出來的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片皮時要有肥有瘦帶皮,配上黃瓜絲、蔥絲卷餅,被譽為「世界美食」。

③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1、豆面糕


豆面糕,又稱驢打滾,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製作時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即成。其特點是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④ 北京特色小吃有哪些

北京特色小吃有豆汁兒、豆面酥糖、驢打滾、墩餑餑、茶湯、小窩頭春卷、茯苓夾餅、缸爐燒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

豌豆黃、灌腸、爆肚、炒肝、豆面糕、姜絲排叉、糖耳朵、薄脆、麵茶、饊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燒、百果年糕、奶油炸糕、鹵煮等。

鹵煮介紹

鹵煮是北京一道著名的地方傳統小吃,它是將火燒、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鹵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

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知道鹵煮火燒的。

⑤ 北京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1、豆汁

豆汁,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一種傳統小吃。當地豆汁的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綠豆為原料,製作時先用綠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後撈出,加水磨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入缸底者為澱粉,上層飄浮者即為豆汁。

5、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內的一種傳統小吃。當地豌豆黃的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主要以豌豆和白糖為原料,製作時要將豌豆經過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等好幾個工序才能完成,成品出來後外觀呈淺黃色,具有味道香甜,清涼爽口等特點,一直是春季最應時的一種佳品。

⑥ 北京傳統小吃有哪些

北京傳統小吃有豆面糕、艾窩窩、糖卷果、姜絲排叉、糖耳朵、麵茶、饊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燒、豌豆黃、炒肝、奶油炸糕。

來北京遊玩,除了打卡北京的名勝古跡,感受首都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當然少不了品嘗這里的美食啦!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了解一個城市的性格特點,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從當地的特色小吃開始。

老北京炸醬面獨具北京本地的風格,醬料一般會用甜面醬,加之肉丁蔥姜炒制,澆到「過水面」上,再拌入黃瓜、香椿、芽菜、青豆等配料,是老北京人最愛的主食之一。

北京傳統小吃介紹

麵食麵茶不是茶湯,是黍子面或小米麵煮成的糊狀物,表面淋上芝麻醬,芝麻醬要提起來拉成絲狀轉著圈地澆在麵茶上。講究的是喝它的方法。老北京講究喝麵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攏起,貼著碗邊,轉著圈喝,麵茶很燙,其實用吸溜更加恰當。

碗里的麵茶和麻醬一起流到碗邊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又是麵茶,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味道。這絕對是門藝術,非老北京人不可了。

炒肝是北京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具備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鬆懈的特質。所謂炒肝並不是炒的,而是煮出來的,而且除了肝,還有肥腸,肥腸一般還比肝更多一些。

最後放澱粉,因為比較濃稠,要不停攪拌,還是挺有「炒」的感覺的。要是在秋冬的時候,早點來一碗炒肝,也是不錯的,都說吃炒肝必須要有包子,絕配。

⑦ 北京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北京著名的小吃

1號綠豆乳(豆汁)

綠豆奶,又稱發酵豆奶,是玻璃紙面條生產的副產品.它是由綠豆製成的,其生產過程與豆奶相當相似。它是灰綠色的,嘗起來有點酸和甜,有一種像鼻涕的味道。雖然綠豆牛奶聞起來不香,看起來也不好看,但大多數北京人都會為之傾倒,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綠豆乳是一種富含維生素C、糖、纖維和蛋白質的健康食品。對大多數北京人來說,喝綠豆牛奶是一種享受,但對於第一次品嘗綠豆奶的人來說,這種像臭味的味道會讓人難以下咽。

第2號小麥餅煮肉餡(鹵煮火燒)

用肉湯煮熟的面餅,在北京被稱為「陸朱火少」,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清朝(1644-1911)。將烤面餅、豬排、豆腐、豬肺和幾丁質切成塊,然後放入腌制肉湯中煮熟。配以辣椒油、發酵豆腐、蒜泥、醋、香菜和韭菜。在過去,這種小吃在普通百姓中很受歡迎,因為肉對他們來說太貴了,而內臟則成了更便宜的選擇。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非常喜歡「魯朱霍紹」。

3號燉豬肝(炒肝)

燉豬肝,在中國被稱為超干,是一種獨特的小吃在北京。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960-1279)。燉豬肝是由宋代流行的「燉肝」和「煎肺」兩種食品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