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爆肚是什麼
擴展閱讀
深圳哪裡有小龍蝦買 2025-05-17 08:01:27
廈門工商核名需要什麼 2025-05-17 08:00:52

北京爆肚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7 21:22:38

A. 爆肚是什麼為什麼老北京爆肚這么火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的著名風味小吃,在很多美食街都有賣,而且生意火爆,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門框胡同有家「爆肚馮」,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字型大小,如今第三代、第四代馮氏傳人已將「爆肚馮」發揚光大,吃的人也絡繹不絕,漸漸已成為北京的一張飲食名片,為特色小吃作出了貢獻,尤其是立秋之後,人們就管這個叫做「吃秋」,因而,後來流行了這么一句諺語:「要吃秋,有爆肚」這么多年,幾乎已經形成了習慣,老北京人都喜歡吃這一口。

B. 什麼是爆肚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
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C. 爆肚是什麼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風味小吃中著名的傳統小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

有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牛百葉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種,羊散丹、羊肚領、陽面肚板、陰面肚板、蘑菇、蘑菇尖兒、食信兒、葫蘆、大草牙。爆肚王一般只做5種大眾易於接受的品種:牛百葉、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陽面肚板)。

(3)北京爆肚是什麼擴展閱讀:

爆肚王第二代傳人王金良14歲從父親手中接下爆肚攤,小但講究的爆肚攤漸漸吸引了一些名門貴族。24歲那年,王金良在東安市場開起了自己的門臉兒,立了字型大小「西德順」。店內一水兒榆木擦漆的傢具,全是從天橋兒金鍾廟的天成、廣興、龍順等幾家名字型大小里買的;碗和盤子都是清一色的「萬壽無疆」;筷子是烏木的;

講究檔次,此後西德順爆肚王也越做越有名。達官貴人們吃慣了山珍海味,想吃吃清淡利口的玩意兒,就想起「西德順爆肚王」來了。當時吃過爆肚王的有前清的納中堂、伺候過西太後的「梳頭劉」。吳佩孚也常上他兒那去,有一次還把王金良請到他的堂會上露一手。因為爆肚王挨著當時的吉祥戲院,北京不少文藝界名流也經常在店裡出現。

侯寶林出名前經常戴個紙盒製成的縣官帽子,站在王金良的爆肚攤後面唱小戲、說相聲;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小白玉霜、小蘑菇都是「西德順」的老主顧。當年梅蘭芳因為演戲來不了店裡,梅蘭芳的夫人就買好爆肚在後台等著,戲演完了,爆肚就給梅先生當夜宵。

D. 北京小吃爆肚是怎麼樣個吃法

爆肚主要是水焯羊肚,主要在於羊肚部位不同,需要的水溫和爆的時間也不同,最主要的還是爆肚的小料和涮羊肉的不同。北京正宗的爆肚有爆肚馮、爆肚滿、爆肚張

E. 老北京爆肚是牛肚,羊肚,還是百葉

老北京爆肚用的是鮮百葉,下面是具體做法:

准備材料:醬豆腐 1塊,鮮百葉 250g,白菜 200g,料酒 30ml,花椒 少許,蔥 適量,姜 適量,芝麻醬 5湯匙, 韭菜花 1湯匙,生抽 1湯匙,白糖 1茶匙,鹽 1/2茶匙,干辣椒 16個,香油 1茶匙

1、准備好所需調料,芝麻醬一點點加水順一個方向澥開。

F. 爆肚的做法老北京

老北京爆肚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有些麻煩的。爆肚就是牛羊的胃,也稱百葉。基本做爆肚分三個步奏(清洗、調制蘸料、焯燙):

1.清洗百葉。首先打開水龍頭猛水沖洗;其次把百葉放入加鹽加醋的水中一葉一葉的搓洗,把草渣等沒消化好的食物殘渣徹底清洗掉,記得一定要一葉一葉的清洗,既然想享受美食,就得愛得住性子,最後清洗外部的筋膜等。

2.調制蘸料。好調料,才能烹制出好食材,這個你懂的。首先上好的麻醬倒入調制碗中,一點一點的倒入泡好的花椒水,感覺稀稠均勻即可。其次依次加入上好的黃酒、白糖、醬油等調味料。最後放入韭菜花、紅方汁調伴均勻備用。

3.焯燙。百葉的焯燙一定要急火猛攻,大約焯燙的時間五六秒,時間太長就老了,時間短沒口感。這個需要經驗的。火一定要大火,水一定要翻開。

理了吧嗦的分享點我的經驗,希望評論點說!

G. 爆肚的由來和簡介有誰知道

作為北京最具代表特色的小吃,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時期,而其鼎盛的時候是在清末及民國初期。聽老人講,當年在東安市場一溜能有7、8個攤子在賣爆肚。而當時比較有名的爆肚包括:東安市場的爆肚馮、爆肚王,天橋的爆肚石,門框胡同的爆肚楊,東四牌樓的爆肚滿等。
爆肚上我們常吃的基本上屬於「水爆」,而爆肚的原料又全來自牛和羊。其中,牛身上的包括:肚仁、厚頭、百葉、百葉尖;而羊的則包括:肚仁、散丹、肚領、蘑菇頭、肚絲、肚板、食信、蘑菇、葫蘆。記得8年前去門框胡同的「爆肚馮」吃爆肚,跟當時的老闆聊天,他跟我們說,爆肚最關鍵的是在「爆」上,水要量大、滾開,火力要極旺。材料入湯,三幾秒鍾便熟。像肚散丹5秒鍾、肚板7秒鍾,肚葫蘆、肚領、肚蘑菇8秒鍾……如果爆過了火就會老硬。另外,蘸的作料是由醬油、米醋、芝麻醬、香油、豆腐乳、蝦油等配成,另外還要加蔥花、香菜、蒜汁和辣椒油。而這里又有東安市場和天橋兩派之分,當年逛東安的有錢人多,這一派的爆肚口味清淡,像蔥花,就放那麼一點兒,有點兒意思就得;逛天橋的窮苦人多,爆肚口味就重,得加鹵蝦油醬豆腐
在這里要問各位,您會吃爆肚么?那位說了,吃誰不會呀,不就是拿著筷子往嘴裡送么。其實,這吃爆肚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聽我慢慢道來:首先你每次只能夾一塊,然後抹著碗底,並且托著香菜蔥蘸起調料入口。而且好的爆肚嚼起來要非常有齒感,吃的時候嘴裡應該有咯吱咯吱的聲音,如同在嚼黃瓜,這才說明您已經成為吃爆肚的行家了。
寫完了文字,鍵盤也濕了,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用。不知道,咱們這里好此道的人多不多,如果多的話,咱們哪天搭夥一塊去吃,如何?歲末,大家的情緒都不穩定,如果你遇到不順的時候,找朋友聊聊天,來上份爆肚,叫個「小二」,小肚子上弦,好好的聊上一聊,你的心情會平靜的。到什麼時候別忘了,朋友的關懷與問候。
說起這爆肚,不管你是北京人還是京外人,都聽說過。描寫爆肚最形象最有名得詞句莫過於梁實秋先生在他的《雅舍談吃》中談到的:「肚兒是羊肚兒,口北的綿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幾部分:散丹、葫蘆、肚板兒、肚領兒,以肚領兒為最厚實。館子里賣的爆肚以肚領兒為限,而且是剝了皮的,所以稱之為肚仁兒。爆肚仁兒有三種做法:鹽爆、油爆、湯爆。」這段文字生動的描寫了爆肚的十三種吃法,恐怕現如今您再吃爆肚沒有幾家能夠給你爆出這么全來的了。

H. 北京爆肚怎麼樣

老北京水爆肚水桶比較常見的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而且這是一種從清朝乾隆年間就盛行的一種有名的小吃,能夠做成營養豐富的菜餚對人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享受,老北京水爆肚的製作方法是比較簡單的,食材方面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選擇綿羊羊肚為最佳,這樣可以使食物的口感會更好,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可以放一些中葯材,就是聊養生的作用。
步驟/方法:
1、 老北京水爆肚好吃的關鍵肚蘑菇、肚散丹、肚葫蘆等之類的食物,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可能會教寶寶死掉,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食物的口感不佳的現象,在製作的過程中可以放一些香菜末、蔥花、芝麻醬、醋等相關的調味品。
2、 老北京水爆肚脆嫩好吃,最關鍵的技巧就是掌握焯水的時間,先將鍋里放入一些涼水,燒開之後達到沸騰的狀態,可以把切好的頭條放在路上里,經過沸水的焯水之後,才能夠進行實物方面的加工,而且肉少中食材不要放的太多了,避免出現生疏不進去的現象。
3、 在十五焯水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好的時間,肚散丹氽水5秒鍾,肚葫蘆氽水7秒鍾,其他的食材他又抽水,有八秒左右的時間,食管焯水的時間稍微長一些,這樣在吃的時候可以蘸一些調料,口感是非常好的,很多人都喜歡。

I. 老北京爆肚起源

爆肚是北京的特色傳統小吃,就算你沒吃過,也一定聽過他的大名。

歷史悠久的老北京爆肚,早在清代乾隆時期就有記載。而最為鼎盛的時候要數清末及民國初期,尤以光緒年間爆肚馮最為出名。

J. 老北京爆肚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那麼火爆

爆肚的肚其實就是牛羊的胃,因為牛羊屬於反芻動物,有四個胃,所以用作爆肚時,不同部位也就有不同的名字。其中屬肚仁為上上品,要幾個肚才能出一盤。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所以北京賣爆肚的才會那麼火。爆的時間要不長不短,火候必須要不過不欠,不然會導致爆肚過生或過熟,甚至還讓人嚼不爛,如果這樣,肯定是要砸了自己的招牌了。

其實老北京爆肚能火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口感,爆肚口感脆爽,蘸上麻醬放進嘴裡,口腔里不僅會有麻醬的咸香,還有爆肚脆嫩的口感,也常被人們當作下酒菜,所以老北京爆肚才會這么火。作為京城有名的小吃,也有著京城小吃的特色——講究。好的廚師也會根據食材,選擇不同爆的時間,過老、過嫩都會讓食客不滿意。這也是老北京小吃的講究。

老北京爆肚已經不再是一道美食,而是老北京味道的一種代表,這種京味的代表我認為還有鹵煮,豆汁,春餅,麻醬等。爆肚中雖然爆的是各種動物的胃,不過在北京這個地方,大部分還是爆的牛百葉,牛百葉比較經典,在全國各地受眾都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