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石牌多少戶
擴展閱讀
杭州滴滴專車起步價多少 2024-05-10 08:52:57
北京哪裡可以測高壓輻射 2024-05-10 08:04:11

福州石牌多少戶

發布時間: 2022-06-23 18:11:52

Ⅰ 石牌街的概況

1987年3月20日,崗頂街道辦事處成立。崗頂街由原沙河鎮劃出石牌村組成,因位於石牌崗頂而得名。1987年8月3日,崗頂街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2009年,街下轄22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撤村改制公司:綠荷、南鎮、朝陽、逢源、南大、東城、東海、石東、冠軍、龍口西、松崗、南苑、穗園、瑞華、暨大、華師大、金田、金帝、鴻景園、華標、龍口花苑、芳草園社區居委會和石牌三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街面積4.3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0219人,共26571戶,外來暫住人口118042人,另外還有約80000人為非石牌戶籍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7萬人。

Ⅱ 石牌鎮的經濟概況

石牌鎮全鎮擁有耕地面積11.3萬畝。在農業結構調整上,緊緊圍繞傳統產業調優,優勢產業調強,特色產業調多,區域規模調大,就業渠道調寬,增收門路調廣,農業效益調高,鎮域經濟調活的思路,突出水產產業化經營,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土地流轉機制的建立三個重點,實施優良品種,優異設施,優化模式,優質服務的四優工程,並建有蘇州府旅遊觀光農業園、千頭梅花鹿養殖中心等高科技高效益農業項目。
2013年,石牌鎮實現農業產值7.3億元。 石牌鎮鎮內有鄉鎮工業26家,私營企業172家,門類涉及農產品加工、機械製造、油脂化工、鋁業生產、服裝鞋帽、豆具生產、造紙、建築建材等六大類數十個品種,年工業產值5.2億元,利稅2000萬元。全現有個體工商戶9000餘家,從業人員3.4萬人,其中長年在外從事豆製品加工的有2.8萬人,遍布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及東歐、東南亞等八個國家和地區,年創產值超10億元,利潤3.2億元。
2013年,石牌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2.76億元。 石牌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因濱臨漢江,水路交通發達,商賈雲集,有「小漢口」之稱。境內文物古跡眾多,現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保存完好的古街道12條,明清民居建築群落100多處。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古戲樓、付氏民宅等;古文化遺址有大官堤遺址、萬子田遺址、彭家台遺址、上陳坪遺址、樂堤城址、瓦瓷窯址等6處;古墓葬有長崗嶺墓群、石崗墓群、肖家冢墓葬群、馮家雙冢墓等25處;古石刻有重修鳳台寺前後殿碑、重修崇果寺碑記、正氣凌霄匾等3處;革命遺址及墓葬有辛亥革命老人鄒榮煊墓、賀龍元帥祖籍地、石牌火神街56號、石牌老街等4處;古樹名木眾多,崇果寺內的一棵古銀杏樹高20米,直徑1.5米,是鍾祥市重點保護樹木。 1、關帝廟古戲樓。關帝廟古戲樓(今石牌小學院內)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五十七年(1714—1717年),重修於清乾隆四十二年菊月(1777年),現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為兩層宮殿式建築,高9米,寬9米,長12米,面積110平方米,前後兩重,單檐歇山頂。上面用琉璃瓦覆蓋樓頂,閃光耀眼;下面用石柱子頂托樓身,堅實牢固;飛廊四周,斗拱建築,雕巧玲瓏,備極工緻。從創建到現在,歷時300多年,雖多次兵燹浩劫、風雨摧殘,但整個建築結構還是完好,若加以修茸,仍可恢復原貌。現在樓下門牆兩側石柱上鐫刻著氣韻遒勁的楹聯:「似演麟經善惡收場分袞鉞,差怡鳳目笙歌振響葉琅璈」。在戲樓的進口處,原有3米高的屏牆,屏牆的園門上書有醒目的「正氣凌霄,威震華夏,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的十六個大字橫幅;戲樓門口有石獅一對,雄踞兩旁;戲樓的正面與關帝廟相對,是一片廣闊的場地,可容觀眾1000多人;場地兩側有院牆。從清乾隆以來,外地來演出的名班,僅有文字記載的就有20多個。
2、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原崇果寺內(今石牌小學幼兒園內)。距今有350年歷史。樹高約20米,直徑1.5米,樹冠原有20米,每年春夏兩季,枝葉繁茂,碩果滿枝。現已列入荊門市古樹保護序列。
3、胡氏民宅。清代,位於石牌鎮山街22號。坐東向西,面臨山街,面闊四間13米,佔地42×13平方米。整體建築呈四進院落形式,呈「目」子型,屬前店後宅式民居,是石牌傳統民居的典型布局方式。硬山式屋脊,黑瓦白牆,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架結構,牆體為石牌民間廣泛採用的灌斗牆。垂直於街道沿中軸依次布置沿街店鋪、天井、廳堂、天井、內院、天井、後院等(後院已毀)。兩側有保存完好的三疊封火牆分隔兩側居民。天井在石牌民居中非常有特點,呈正方形,地鋪青石地幔,一角設有下水道,天井兩邊對稱布置廂房,四周裝飾輕盈通透的木隔扇。店鋪面闊三間,二層,寬13米,深7米,利用穿枋外挑承檐檁,臨街為木板門窗(已毀現改為磚牆)。廳堂二層,室內用木質隔扇門相隔,一層上有閣樓,採用木質密肋樓板,並有木質雕花欄桿。該民居保存基本完整,木構架雕刻較精細,建築具有一定的地方特點,對於研究明清鄉土建築具有較高研究價值。2012年列為鍾祥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4、李氏民宅。清代,位於鍾祥市石牌鎮石牌社區衣街,現為居民李仁敬住宅。民宅為重檐硬山式,三層二天井。以中軸線為中心,兩側對稱。建築坐北,大門面向石牌古鎮繁華街道衣街。木質樓板,網格花窗,龍鳳雀替,造型古樸典雅。1994年列為鍾祥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李氏家有一張象牙床,已有200多年歷史,是李家老祖母留下來的。床分3層,木質結構,做工精湛,成棕紅色;床體上雕花全部象牙鑲嵌,門楣上有喜鵲登門、青松、葡萄等藝雕;床頂的門楣上還有3幅精彩的山水絹畫。這張床目前已睡了6代人,床上的油漆是越擦越亮,從不生蟲。
5、吳氏民宅。清代,位於鍾祥市石牌鎮石牌社區東街20號。整體建築呈四進院落形式,坐東朝西,前店後房式,是石牌傳統民居的典型布局方式。建築沿中軸線分布有前廳為店鋪(現已毀)、後面以天井為核心的合院空間作為生活起居場所。前廳與後院處有一道圍牆相隔,中有門,向後依次為廳、天井、正房、天井、後廳、廂房及圍牆花園等,面闊三間6.8米,通長35米,總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磚木樑架結構,兩側有較高的封火牆分隔兩側居民,正房面闊三間6.8米,進深三間7米,二層,室內用木質隔扇門相隔,一層上有閣樓,採用木質密肋樓板,並有木質雕花欄桿,可環顧天井及正堂。正堂兩側有東西廂房,廂房前有廊與正房前廳相連,中為方形抹角天井,地幔、下水設施、石台階保持原樣。該民居規模宏大,保存完整,木構架雕刻精細,建築具有一定的地方特點。在該條街道比較突出,70年代該建築還做當地銀行場所用,對於研究明清鄉土建築具有較高研究價值。2012年列為鍾祥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6、孟家大院(原名蔡家大院)清代,位於鍾祥市石牌鎮石牌社區東街中部。整體建築呈四進院落形式,坐西朝東,前店後房式,是石牌傳統民居的典型布局方式。建築沿中軸線分布有前廳為店鋪面,闊三間11米,進深一間6米,二層,臨街有木質隔扇窗,雙披檐;後面以天井為核心的合院空間作為生活起居場所。前廳與後院處有一道圍牆相隔,中有門,向後依次為廳、天井、正房天井、後廳等,總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後廳及花園全毀。前廳及正房為硬山頂,磚木樑架結構,明間前有挑檐,兩側有較高的封火牆分隔兩側居民。前廳、後堂為二層,室內用木質隔扇門相隔,採用木質密肋樓板,並有木質雕花欄桿,可環顧天井及正堂。正堂兩側有東西廂房,廂房前有廊與正房前廳相連,中為方形抹角天井,地幔、下水設施、石台階保持原樣。該民居保存完整,規模宏大,木構架雕刻精細,建築具有一定的地方特點。該條街道比較突出,面闊比較寬闊,對於研究明清鄉土建築具有較高價值。2012年列為鍾祥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7、付氏民宅。清代,位於鍾祥市石牌鎮石牌社區集街46號。整體建築呈四進院落形式,坐北朝南,前店後房式,是石牌傳統民居的典型布局方式,也是保持較完整的建築之一。建築沿中軸線分布有前廳為店鋪、後面以天井為核心的合院空間作為生活起居場所。前廳與後院處有一道圍牆相隔,中有門,向後依次為廳、天井、正房、天井、後廳、廂房及圍牆花園等,總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磚木樑架結構,兩側有較高的封火牆分隔兩側居民,廳與堂有方形抹角天井廂房相連。前廳、正房、後堂為開三間闊6.8米,進深一間7米,二層,室內用木質隔扇門相隔,一層上有閣樓,採用木質密肋樓板,並有木質雕花欄桿,可環顧天井及正堂。正堂兩側有東西廂房,廂房前有廊與正房前廳相連,中為方形抹角天井,地幔、下水設施、石台階保持原樣。該民居保存完整,規模宏大,木構架雕刻精細,建築具有一定的地方特點。該條街道比較突出,對於研究明清鄉土建築具有較高價值。2012年列為鍾祥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8、閶門。始建於明朝中期,位於集街與東街交叉口處,建築面積41.49平方米,是一座高7.5米、長4.2米、寬5.23米的過街門樓。形制為單檐硬山二層門樓,北、東、西立面為磚牆,北立面設石券門,南立面設木構過街樓。閶門結構形式比較特殊,混合了抬梁式木構架承重體系與硬山磚牆承重體系,其內部結構為不對稱的屋架體系,與北、東、西側磚牆體無剛性連接,但屋面同時搭設在木屋架和磚牆之上,形成混合結構。 石牌鎮戲劇種類繁多,尤以漢劇為盛,被譽為「漢劇發展的搖籃」。石牌鎮上原有關帝廟、泰山廟、葯王廟、雷祖殿、上真觀、陝西會館、西方丈等七座古戲樓,來往戲班演出頻繁。現僅存的關帝廟戲樓,屋宇完好,仍留有清代各地戲班來此演出的文字記載,計有全國各地戲班30個。

Ⅲ 石牌鎮的介紹

石牌鎮位於福建省大田縣城關南部,緊鄰城關,鎮政府所在地離城關6公里,東鄰屏山鄉、均溪鎮,西接武陵鄉、上京鎮,南與謝洋鄉、吳山鄉相連,北靠太華鎮。省道305線、306線和「泉三」高速穿境而過。東往德化,西至永安、三明,東南通閩南「金三角」,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鎮面積約1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600畝,其中水田面積8379畝。下轄16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137個村民小組,4027戶。全鎮總人口18332人,其中農村人口17346人,勞力6123人,占總人口的33.4%。

Ⅳ 石牌村的簡介

石牌村委會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星湖大道北則,面積2.39平方公里,轄下有石牌、仕賢、新村、大坪四個村民小組,村民1137人。90年代初,村組兩級集體經濟逐步由農業耕作型轉為物業經營型。
經濟管理體制也由分田到戶轉為股份合作制,並於2004年實行「股權固化」,為下一步的村改居打造好體制基礎 。

Ⅳ 大家好:我想問下,皖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萬全村轄下有哪些村嗎

按照我國的行政管轄,鄉鎮轄村,村的轄下就沒有村了(地名叫村的不能算)。皖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萬全村位於老城石牌城區的東南部,全村國土總面積7.1平方公里,人口約3700人,921戶,轄42個村民小組。全村可耕地面積6140畝,可養殖水面積312畝。
希望採納。

Ⅵ 石牌村的建置沿革

1 明清時代
石牌始創於元朝末年,系多姓混居,其完整建制難以考證。僅據一些文物及少量之片斷資料分析,當時,以姓氏各立小圍。分有寨內及外圍,寨內純為蔡氏人家,外圍則系其他姓氏。因居住地星星落落,未有正規建制。
清初,揭陽縣分九都,石牌為地美都轄屬。自成村落,下轄南門村、大門樓村、北厝村、大厝內村、二房村、寨外村、廈南村、廈西村、坡林村等九個村。
清同治五年(1866年)都易為局,石牌由局所轄。局下設團,石牌為一團稱「石牌團」。下面所轄各小村如舊。
光緒年間,在今之炮台鎮設置北寨司,為揭陽縣之分司,轄梅崗、地美、桃山三都。石牌仍屬地美都所轄。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局為區,石牌為區所轄,仍稱石牌團。下轄南門、大門樓、新橋、北厝、大厝內、二房、寨外、林花、廈西、廈南、坡林等十一個村。
宣統三年(1911年)創辦自治,改炮台區為炮台團。石牌屬炮台團所轄,稱石牌鄉,下面所轄各小村如舊。
爾後,地美都與桃山都二都合設一總局,稱公局。原地美都分三段。(東段、中段、西段)。石牌屬西段,地段乃臨時機構,為便於管理而設。西段轄石牌、龍頭二鄉之原屬小村。
2 民國時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石牌按原稱地西鄉,時政局動盪不定,建制仍襲清代舊制。
民國二年(1913年),石牌稱地西鄉,下轄石牌(原不下各小村)、青溪、蘇厝、下隴(包括廈西、廈南)、坡林、路邊、溪頭、浦港、龍頭等九個自然村。村試行保甲制,地西鄉劃分為十五個保:青溪設第一、第二保;第三保系今之內林、外林;第四保系今之寨外;南門列為第五保;第六保轄今之大厝內及二房;第七保系今之大門樓及新北;第八保系今之蘇厝村;第九保系今之廈西;第十保系今之廈南;十一保乃今之路邊村;十二保乃今之坡林村;第十三保轄今之龍頭村;第十四保轄今浦港村;第十五保轄溪頭頂下村。
民國五年(1916年),都易為區,公局改為團,石牌設一團,稱地西團。下面改保為鄰里制。五戶為一鄰,以原來的保為里,石牌本鄉設九個里,外圍設六個里,合十五個里。
民國二十六年(1927年)四月,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革命階段,進駐炮台,接管國民黨在炮台的政權,成立蘇維埃勞農政府。三天後,轍退至青溪村,史稱「三日紅」。石牌成立農民協會,農村會設主席,下屬建制沿舊。
民國二十年(1931年)更行地方自治,地西鄉分為六韜、三略二個鄉,石牌稱三略鄉,轄石牌、青溪、蘇厝。鄉以下仍設鄰、里。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廢鄰里制復用保甲制,石牌仍稱三略鄉、下轄八個保。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六韜,三略二鄉再度合並,又稱地西鄉。轄原石牌、青溪、蘇厝、廈隴、路邊、坡林、龍頭、浦港、溪頭等九個自然村。仍分十五個保。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石牌、青溪失守,為日偽所佔炮台全面淪陷。石牌鄉公所,由新市駐地流遷漁湖,石牌由日偽建立新政權。保甲制如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國土重光,撤消日偽政權機構,原石牌鄉政權回鄉重行執掌鄉政,仍稱地西鄉。屬揭陽縣第二區(即今之炮台鎮)所轄,履行保甲制如舊。一直沿至1949年地方解放。
3 建國以後之建制沿革
公元1949年,國民黨之政權徹底瓦解、揭陽全境解放。一切政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政府接管。其時,石牌仍稱地西鄉,暫時沿用原民國時期之保甲制。
1950年,原六韜鄉從地西鄉再行析出,自成一鄉。鳳前村並放石牌,稱三和鄉,成立農民協會,廢保甲制,建立臨時村委會。石牌分設六個村:第一村轄今之寨外、內林、外林;第二村轄今之南門、大厝內、二房;第三村轄今之大門樓、新北;第四村轄今之蘇厝;第五村轄今之青溪;第六村轄今之鳳前。
1954年,農村初步走向合作化。開始發動組織及成立互助組,互助聯組,向初級社過流。至1956年,石牌全面成立初級農業社,繼而轉入高級社,易鄉為社,稱石牌社。轄十七個農業社:新橋、北厝一個社;大門樓分二個社;蘇厝一個社;寨外分二個社;南門分二個社;二房一個社;大厝內分二個社;內林一個社;外林一個社;青溪分三個社;鳳前一個社。社以下建立生產組。
1957年,改炮台區人民政府為炮台鄉人民委員會,改石牌社為石牌村,設管理區。石牌管理區轄石豐(寨外、內林、外林)、石光(大門樓、新橋、北厝)、石聯(南門、二房)、石新(大厝內)、青溪、蘇厝、鳳前等八個高級社。社以下改生產組為生產隊。
1958年,炮台成立人民公社,各鄉建制為營、連、排。石牌管理區改為石牌營,各自然村設連,連以下設排。石牌營轄新北連、石光連、南門連、二房連、大厝內連、寨外連、林花連、蘇厝連、鳳前連。
1959年2月,石牌原所屬各自然村與龍頭所屬各自然村合並成一個管理區,稱龍石大隊。同年五月再行拆開。石牌仍轄原所屬各自然村。
1961年上半年,石牌改稱石牌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下半年又分成:蘇厝、石光、石豐、石聯、青溪、鳳前、內林、外林等八個大隊,由工作組管轄。大隊以下設生產小隊,共66個生產小隊。
1965年,「四清」運動結束。青溪村從石牌析出,自成一個大隊。石牌轄10個自然村、分44個生產小隊。「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以生產隊指揮部代行一切職權。
1968年,廢生產指揮部,成立石牌大隊革命委員會。生產小隊設革命領導小組。石牌大隊轄屬如舊。
1978年,大隊建制不變。為統一核算,將大隊轄下44個生產隊,調整成95年生產隊。下半年,撤消大隊革委會及生產隊領導小組,恢復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及生產小隊隊委會。
1980年,經濟核算下放,原95個生產隊又合並為50個生產隊。石牌轄屬如舊。
1984年,廢大隊管理委員會,撤消生產小隊之建制,推行逐戶承包責任制。改大隊為鄉,召開第四屆鄉人民代表大會,成立石牌鄉人民政府。
1987年3月,撤消鄉人民政府,改為村民委員會,置村公所,沿用至今。

Ⅶ 石牌洋景區的景區簡介

這是一對全國最大的花崗岩海蝕柱,,柱體主要受兩組垂向節理和一組弧形水平節理控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沿節理發生了強烈的球柱狀海蝕、風化,風化殼層層剝落,現在的兩石柱是風化剝離出來的新鮮核心部分。在石牌洋對岸的看澳海灘上,還保存著60餘座令人不可思議的一系列球狀海蝕造型石景,有彌勒佛、青蛙仰天、雙龜拱橋等象形石景,而且深刻地剖析和化石般地表現出當年岩漿層層包裹的運動情形,使之具備了很高的觀賞和科學考察價值。根據《福州府志》、《平潭縣志》記載,宋朝末代皇帝趙罡在逃避元兵追殺中,曾在此「駐蹕」。
從看澳村岸邊坐渡船,十幾分鍾就到達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組平坦完整的岩石。兩個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崗岩組成 東側的一個高達33米,胸寬9米,厚8米;西側的一個高17米,胸寬15米,厚8米。兩個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體,直立在礁石上。據地質學家考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岩球狀風化海蝕柱。由於它的奇特壯觀,對遊人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設部與中科院的專家稱之為:「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明代旅行家陳第曾譽之為「天下奇觀」, 清朝女詩人林淑貞詩贊:「共說前朝帝子舟,雙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濁世風波險,一泊於今纜不收」

Ⅷ 石牌村,塘邊大街郵編

郵編查詢
644502四川省 宜賓市 珙縣 恆豐鄉石牌村
330801江西省 宜春市 高安市 藍坊鎮石牌村
334716江西省 上饒市 玉山縣 白雲鎮石牌村
343926江西省 吉安市 遂川縣 枚江鄉石牌村
350021福建省 福州市 晉安區 壽山鄉石牌村

Ⅸ 廣州石牌村的經濟

城市化前期石牌村經濟
城市化前期石牌村的經濟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土地改革以前;土地改革;合作化和集體化時期。
在土改之前的時期,石牌村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深厚的農業基礎,受城市的直接影響,農業經濟發展較為穩定。特別是陳濟棠統治時期(1928~1936年),當時廣東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石牌村糧食和經濟作物收成也較好,經濟繁榮,但到了抗日和日佔時期,經濟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在清代由村民集資興建的5個陂塘都遭不同程度的破壞。到抗戰結束,1946年,石牌村民在國際救濟總署的幫助下,又群策群力,在較短時間修復了各大陂塘水利設施。
在單家獨戶的小農經濟情況下,當時都習慣於傳統的耕作技術,但即使如此,石牌村民依靠其靠近城市,信息和交換關系較發達,因而在改良品種和耕作技術上往往走在前面。20世紀40年代,他們已有人少量使用化肥和農葯。這種傳統的城郊農業經濟,決定了石牌村的經濟自給性較少,商品性較多;封閉性較弱,開放性較強。在種植品種上,促使他們較早地由水稻為主轉向蔬菜生產,和種植藿香等經濟作物。早在1948~1949年,石牌村有耕地4800畝,其中種植水稻3840畝,每年供應廣州市稻穀50多萬公斤,種植蔬菜面積960畝,佔耕作地面20%,畝產達1500公斤。每年供給廣州市蔬菜300多萬公斤,還有一部分出口至香港。石牌種植的藿香當時約達200畝,其質量特別好,在30年代已遐邇聞名,運銷港澳及東南亞,50年代被廣州市列為優土特產。
1950年10月,石牌村開展土地改革,直至1952年9月結束。在土改中沒收地主土地1124.77畝,徵收富農、工商業者、農業資本家、宗族公田、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共2922.05畝。沒收的徵收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及少地的農民。土改結束沒多久,石牌便跟隨國家馬不停蹄地進入合作化運動。從初級合作社和高級合作社,到1958年公社化運動,再到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整整折騰30多年。在合作社階段農業生產有所提高,但很快就被公社化時期的狂飆和接踵而至的一系列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破壞。文革結束,改革開放,農業生產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村民所種的蔬菜完成國家任務後,超額部分可自行處理。1984年11月,廣州市取消蔬菜上市任務,實行自由議價銷售,土地仍以戶為單位承包,自主經營,因此農民的生產熱情大大提高,石牌成為廣州市「菜籃子」工程的重要基地。
石牌村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處於全國改革開放深化時期,也是石牌村城市化步伐加快時期。為適應此一形勢,他們進一步實行股份制、公司制,並有農業轉向物業經營的第三產業為主,使其集體經濟得到飛躍發展。
城市化經濟形態的轉換
石牌村經濟形態的改變,從資源形態上看,由土地形態轉換為貨幣形態,然後又轉換為物業形態;而與之相適應的是在經營方式上,由對集體土地家庭承包制轉為「股份合作制」,再轉到對物業的公司經營。這種形態轉換與經營方式的轉變,兩者是相互配合,互相適應,互相促進。
隨著廣州市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土地逐步被徵用,土地減少,集體經濟受到挑戰,村民生活保障面臨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催生了「股份合作制」。由承包制變為股份制,從經濟資源形態看是由土地形態向貨幣形態的轉變。在釐清股權和股金構成及來源的情況下,經濟社的資金,通過市場經營,進一步轉變為物業形態。並隨著經濟發展,於1997年成立了「三駿企業集團公司」統一經營,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這種適應城市化進程的物業形態和經營方式的創新,使石牌村集體經濟實現飛躍式的發展。由1988~1997年,股份社總收入增長了763%,純收入增長了615%;集體資產增長40多倍。擁有的物業建築面積,1996年為19.39萬平方米,2000年為25萬平方米。1998年以來,石牌三駿企業集團公司的年經濟總收入都在2億元以上。這種經濟成就一方面和制度創新有關,另一方面又是城市化中土地升值和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土地被征之後,石牌村充分利用自身股份社資金和留用地的價值,從第一產業直接跳到以物業租賃為主的第三產業,向銀行借款辦起崗頂飯店、綜合市場等經營項目。隨後的十多年間,他們進一步採取了多種形勢與市場要素結合、交易,是村的集體經濟資產轉變被物業,其形式概況來說有:一是以征地單位不用安排農村勞動力為條件,換取物業;二是吸引市場資金在村的留用地上建物業後分成;三是以土地和時間換取租金和物業;四是村自籌資金在留用地建成物業後,出租或承包經營;五是以股份形式籌資建物業經營。這樣石牌村在集體經濟這一塊上完成了從「種稻」、「種菜」到「種樓」的過程。
除了集體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的個體經濟也發生轉變。先是1984年蔬菜市場價格放開,村民收入大增;而另一方面,城市化的發展使出租屋市場興旺,村民經營出租屋的收入有很可觀。隨著土地的進一步被徵用,村民加緊把積累的資金用於村民自身房屋的擴建改建和新建,從而完全轉化為出租屋進行經營(包括居屋及鋪位),完成從「種菜」到「種樓」的過程。除了出租屋經營外,還有村民將資金投入到運輸業、外地的種植業、店鋪等等,但大部分村民都以「種樓」為主。
企業經營模式
石牌村是一個行政村,在20世紀80年代前的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稱為生產大隊,下有27個生產隊,以後行政上轉為「村」,建立村委會,經濟上進行股份制改革後,村的經濟組織稱「經濟聯社」,27個生產隊改為「經濟社」,27個經濟社分成五個片,稱「聯隊」。但村民仍然習慣於稱「大隊」和「生產隊」。1997年5月行政上撤銷石牌村村委會,這是石牌由鄉村變城市的轉折標志。同時,由石牌經濟聯社和27個經濟社共同發起成為出資人而誕生了石牌三駿企業集體公司。統一經營管理原石牌村全部集體經濟。集團公司成立黨委會,並按章程召開股東代表大會,選舉集團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使石牌村原來集體經濟進入公司化經營的新階段。但這種情況同時意味著三駿企業公司除了具有作為企業的共性之外有其特性,即其社區性。公司是以石牌村民為股東,經營的是石牌村原來的集體經濟的資產,並以股份經濟社和聯社為公司資產所有制與經營者的中介、紐帶。由於三駿企業集團公司建立是在撤銷村委會和將其行政職能轉入街道辦事處同時進行,村委會原有班子直接轉化為集團公司的領導班子,使得三駿集團公司雖然是一個純經濟性組織,但它與村民關系極為密切,客觀上許多村務、村內矛盾仍只有公司出面才能解決,使得公司具有行政性功能。公司內部設有行政辦公室和治保部,負責村務和社會治安。另外,公司還承擔著村社區的社會福利性方方面面的開支,如村鎮建設、醫療、衛生、老人福利、學校、文體活動等等。這種社區型的企業承擔著眾多的社區責任,也形成了以穩健為主導的經營理念。
房屋租賃經濟
改革開放使廣州市邁開城市擴展的大步伐,同時也帶來了現在138個「城中村」,而石牌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城中村。廣州的城市化和國家政策的變動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流動人口在廣州「闖天下」,這就刺激了石牌房屋租賃經濟的成長,其收入成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同時由於出租屋租金價格普遍比村外低,出租屋的大量涌現反過來為到城市來的打工仔提供立身之地。這樣,出租屋的存在解決了外來工生活出路問題,促進社會的相對平衡,但同時由於人多雜亂、一些外來人素質低下而帶來的治安、衛生、消防等問題。
石牌村民出租屋經營的特點是「雙層經營」:一層是屋主;一層是村集體(三駿公司)。屋主是出租屋經營的主體,對自己的出租屋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而村集體主要從組織機構、物質保障和制度供給三個方面參與經營,並進一步推行「旅業式」管理。

Ⅹ 石牌街道的基本概況

1987年8月3日,崗頂街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2009年,街下轄22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撤村改制公司:綠荷、南鎮、朝陽、逢源、南大、東城、東海、石東、冠軍、龍口西、松崗、南苑、穗園、瑞華、暨大、華師大、金田、金帝、鴻景園、華標、龍口花苑、芳草園社區居委會和石牌三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街面積4.3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0219人,共26571戶,外來暫住人口118042人,另外還有約80000人為非石牌戶籍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7萬人。石牌街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全街有主幹道路10條。其中,黃埔大道、中山大道、天河路、天壽路、天潤路、天河北路、龍口東路、龍口西路、龍口中路、石牌東路、石牌西路等道路從東至西,從南至北貫通全街。轄內有公交線路幾十條,地鐵三號線橫穿轄區,在轄內崗頂站、華師站停靠。街道西北角靠近廣州火車東站,鐵路運輸十分便利。石牌街將整合技防資源,把各物業小區和企業內部的視頻監控系統納入街道視頻網路建設規劃,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科技創安」工作,做到長治久安,為轄內居民提供安全保障,進一步推動平安石牌、和諧石牌的構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