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子靠近哪幾個地方,再便宜也不要買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房屋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樓盤開設的地點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價格也高低不一。有些地方的樓盤價格特別讓人心動,但是你要記得,買房前先觀察一下周圍的地形。有些地方雖然便宜,但是未必適合你居住。
而且這種噪音是常年存在的,如果有兩條鐵路,那這個噪音就是雙倍困擾。對於那些睡眠質量比較差的人而言,這種地方就很不適合他們居住。
⑵ 哪些住宅樓可以改造
房屋改建或擴建的審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審、復審、審批和發證五個環節。
根據《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若對原有房屋裝飾裝修時,凡涉及拆改主體結構和明顯加大荷載的,應當按照下列辦法辦理:(1)房屋所有權人、使用人必須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由房屋安全鑒定單位對裝飾裝修方案的使用安全進行審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房屋裝飾裝修申請之日起20日內決定是否予以批准。
(2)房屋裝飾裝修申請人持批准書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報建手續,並領取施工許可證。
(3)建設單位按照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到工程所在地的質量安全監督部門辦理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
(4)對於未辦理報建和質量安全監督手續的裝飾裝修工程,有關主管部門不得為建設單位辦理招標投標手續和發放施工許可證;設計、施工單位不得承接該裝飾裝修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需要的手續是:
一、 申報材料
1、房屋變更登記申請書;
2、房屋所有權證;
3、土地使用權證或用地證明文件;
4、房屋變更的有關證明文件;
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6、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7、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或開工報告;
8、建設單位關於房屋俊工驗收合格的證明;
9、、營業執照或機構組織代碼證復印件;
10、、法定代表人或個人身份證明;
11、房屋測繪成果報告及房屋平面圖
12、委託書及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五、 審批程序
1、受理;2、初審;3、復審;4、審批;5、發證
六、 承諾時限
5個工作日
七、 收費標准
城建規劃局去審批和報建 帶上有營業執照 施工資格證的正規裝修公司的設計圖,工程明細表和自己的房產證去辦理
如果你所在的是有物業管理的小區 當然要遵守業主公約和與物業管理處溝通 如是你自建房擴建也要以不影響相鄰權為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只要在遵守維護相鄰權的前提下一般報建是准許的 鄰居也沒理由提出異議.
⑶ 老舊小區改造就是不拆遷嗎
一、是否有規劃
拆遷還是不拆遷,關鍵是看有沒有規劃,比如學校規劃、交通規劃、大型商場建設規劃等等,倘若有規劃,就算是建設沒幾年的房子,那也是要拆遷的。所以拆遷和舊改並不矛盾,也不是說房子舊改了之後就完全不拆了,關鍵看當地是否有拆遷的規劃。沒有拆遷規劃的話,無論你改還是不改,都沒有什麼影響。如今,棚改慢慢退出,一些開發商甚至規劃慢慢少了起來,可以說步伐慢慢慢了起來,自己的房子拆還是不拆,得看規劃,不是看舊改。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就看規劃能不能給予自己一點拆遷的希望了。
二、房子房齡如何
其實,規劃也是會考量許多因素的,其中,房子的房齡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一些老房子改造了,但是房齡並不是特別大的話,如果沒有其他需求,拆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房屋使用年限接近上限,拆遷的可能性很大。當然這也只是參考的因素,具體還是得看當地的規劃如何。
三、一旦有規定,短期難拆遷
其實,舊房子都改造了,多少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環境和條件,馬上就拆遷了,也挺浪費人力和財力的。而且,既然房子改造了,在舊改的范圍內了,相信也是充分考慮到一個因素,那就是因為近些年不會有拆遷規劃,所以才放心舊改,這也是省錢的一個辦法。因此,從這點來說,一旦有規定什麼的,短期是難拆遷的。
舊改也不是強制性的,倘若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環境,也是一件好事,那麼踏實的過日子就完事兒了。至於拆遷不拆遷,依然可以抱有期望,但不至於整天都盼著。
⑷ 誰有好一點的美文
時文共欣賞
抱一抱母親
那是他吃過的最美最香甜的年夜飯,他從此明白,有時候,愛不需要太多語言,也不需要太多物質,只要一個輕輕的擁抱,就足以表達。
他感覺和母親隔得很遠,也許真是大了,小的時候天天圍繞在母親的身邊,如今娶妻生子,加上工作繁忙,他很少有時間回家。
但這次,他卻必須回家了。
母親病了,住院了,從醫生的神態中他看出,母親的病很重,而母親也確實看上去十分憔悴,好像秋天棉花摘完,就剩光禿禿的稈兒了。
母親的頭發全白了,很小的人窩在白被子里。他雖然人坐在那裡,還在想著公司的事情,電話一個接一個,手機此起彼伏地響,母親說,你要是忙就去吧,有護士呢。
他笑了笑說,沒事的。其實他很想走,但他又從母親的眼光中看出了留戀。他是家中獨子,父親又去世得早,母親一直沒有再嫁,把他拉扯大極不容易。母親現在需要他了,他真的不能離開,雖然呆在醫院里一天他要損失幾萬塊。
當時母親已經虛弱到不能走路了,還要做各種各樣的化驗,他有責任親自照顧:要抱著母親放在輪椅上,再把母親放在檢查台上。
那是他第一次抱母親,就在那一剎那,他突然想掉眼淚。他抱過兒子,抱過妻子,全是為著他們撒嬌才抱,但他從來沒有抱過自己的母親。沒想到,母親這樣輕,不足90斤,身上的骨頭都硌疼了他——什麼時候,那個庇護他的強大的懷抱,如此羸弱了呢?
母親也很驚慌,說,你抱得動嗎?抱不動我一點點挪過去就行。他忙笑著說,當然抱得動,兒子還有這點出息。母親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了頭,同室的人都說,你兒子真好,讓兒子抱著感覺很安全吧?
母親眼睛有點濕了,他的心也微微顫抖著,趕緊抱著母親走到化驗室。母親的手緊緊勾著他,他知道,母親是想讓他省一些力氣。他根本不在乎這點辛勞,但這個細微動作仍讓他非常感動。
回來後母親長久無語,最後才綻出一個微笑:「我這一輩子沒有被人抱過,兒子,你是第一個抱媽媽的人。」
聽後他十分難過。他總以為母親老了,給她足夠的物質生活就夠了,而更多的愛,他給了兒子和妻子。兒子每天都在成長,妻子也十分青春健康,抱著他們,他感覺到沉甸甸的幸福,而第一次抱了瘦弱的母親,他感受的是心疼和自責。
母親同樣需要他的擁抱。
那一個月,他把母親抱來抱去,後來母親能走路了,可仍然讓他抱,他就想笑,他想,母親真是一個老小孩呢。
從給母親的擁抱開始,母子重新開始交流。母親給他講他童年時的趣事,他也關了手機,靜靜聽著母親回憶。母親的精神一天天好了起來,大夫說,得這種病的人能恢復到這種程度,真是個奇跡。
不久,母親出院了,他又開始忙了,每天都那樣忙,但周末的時候,他必然要回家,而回家後,他第一個動作就是擁抱一下母親。因為他知道,母親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時候,母親想要的是子女的愛和溫暖。
吃年夜飯的時候,他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包給母親,母親拒絕了,笑著說,「兒子的擁抱是我晚年最好的禮物,千金難得。」小孫子在一旁嚷著,「奶奶,我長大了也要抱你!」又轉向自己的母親:「媽媽,今後你老了我也會每天抱你!」
那是他吃過的最美最香甜的年夜飯,他從此明白,有時候,愛不需要太多語言,也不需要太多物質,只要一個輕輕擁抱,就足以表達。
如果母親仍然健在,那麼,請擁抱自己的母親吧。
母親是一種歲月
少年的時候,對母親只是一種依賴。青年的時候,對母親也許只是一種盲目的愛。只有當生命的太陽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開始了夏,對穆青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愛。
我們也許突然感悟,母親其實是一種歲月,從綠地流向一片森林的歲月,從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歲月,從明月流向一片冰山的歲月。
隨著生命的腳步,當我們也以一角魚尾紋,一縷白發在感受母親額頭的皺紋,母親滿頭白發的時候,我們有時竟難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們的母親,還是我們的歲月?我們希望留下的究竟是那銘心刻骨的母愛,還是那點點滴滴、風塵僕僕、有血有淚的歲月?
歲月的流逝是無言的,當我們對歲月有所感覺時,一定是在非常沉重地回憶中。而對母親的犧牲真正有所體會時,我們也一定進入了付出和犧牲的季節。
有時候我在想,作為母親,僅僅是養育了我們嗎?倘若沒有母親的復出,母親的犧牲,母親博大無私的愛,這個世界還會有溫暖,有陽光,有我沉甸甸的淚水嗎?
我們終於長大了,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從一個女兒變成一個母親。當我們以為肩頭挑起責任也挑起命運的時候,當我們似乎可以澳使人生的時候,也許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白發蒼蒼的母親正以一種充滿無限憐愛,無限關懷,無限牽掛的目光在背後注視著我們。我們會在剎那間感到,在母親的眼裡,我們其實永遠沒有擺脫嬰兒的感覺,我們永遠是母親懷里那個不懂事的孩子。
我們往往是在回收的片刻,在遠行之前,在離別之中,發現我們從未曾離開過母親的視線,離開過母親的牽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總在想,我們又能回報母親什麼呢?
母親是一種歲月。無論是我個人的也許平庸也許單純的人生體驗,還是整個社會前進給我的教誨和印證,在絕無平坦而言的人生旅途,擔負最多痛苦,背著最多壓力,咽下最多淚水,仍以愛,以溫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對著人生,對著我們的,只有母親!永遠的母親!
沒有母親,生命將失一團漆黑;沒有母親,社會將失去溫暖。那是在我認為生命最艱難的時刻,面對打擊,面對失落,我以為完全失去了。就在那一刻,是母親的一句話,讓我重新啟程。看著我掩飾不住的沮喪,母親說,該知足了!日子還在!
於是我便理解了,為什麼這么多哲人志士,將傷痕累累的民族視為母親,將濤聲不斷的江河視為母親,將廣闊無垠的大地視為母親。
因為能承受的,母親都承受了;該付出的,母親都付出了。而作為一種歲月,母親既是民族的象徵,也是愛的象徵。
也許因為我無以回報流淌的歲月所賜予我的,所以,我無時無刻不在愛著我的母親。在我眼裡母親是一種永遠值得灑淚的感懷的歲月,是一篇總也讀不完的美好故事。
想為母親栽一棵樹
讓我對朱熹肅然起敬的,不是他的理學體系,而是他在祖母墓上栽了19棵杉樹,來懷念去世的祖母。受其影響,我也想為去世的母親栽一棵樹。
母親生前愛栽樹。春天一到,她都要到十幾里外的集市上買回一些樹苗,栽在家前屋後的空地上。在我的記憶里,全村誰都沒有我家栽的樹多。母親在宅基上栽的樹有楝樹、桑樹、槐樹、椿樹、棗樹、桃樹、石榴樹、泡桐樹……而最多的是柳樹。柳樹枝軟根甜,易生知了,一到夏天,滿樹都是知了的歌聲。我和姐姐們常把飯桌抬到柳樹下,看書、寫字、聽知了唱歌;而父親常拿著鏟子為柳樹整枝美容。那些好舞文弄墨的叔叔,就戲稱父親為「五柳先生」。柳樹成材後,母親就用它為大姐二姐做了漂漂亮亮的嫁妝。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這里開始引進義大利楊樹,於是母親又栽了二三十棵意楊。父親天天說栽密了,讓母親去掉幾棵,然而她一棵都捨不得去掉。彷彿那是她的一個個指頭,去掉哪個都心疼。看著那一天一個樣的意楊,她怎麼也下不了決心。不僅如此,她還在廢地上栽了100多棵意楊,使我們家一躍成為全村的植樹大戶。
剛要「跨世紀」時,母親不幸患上了絕症。住院期間,我四處籌錢為母親治病。後來,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把家前屋後的楊樹賣掉給母親治病。母親從醫院回到家裡,滿眼含淚地看著那一個個樹坑,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左傳》中說:「思其人猶愛其樹。」母親去世後,我就想學朱熹先生,想在母親的墳地里栽上一棵樹。因種種原因,我連栽了3年都沒能栽活一棵松柏,後來栽活了幾棵意楊。但去年夏天,由於母親的墳地周圍的土地被一家客商買下建造廠房。我只好把把母親的墳墓遷到外祖父的村子裡。
如今,母親的墳墓已遷到南大河的河堰上了,但我仍想在母親的墳前栽上一棵紀念樹。可那河堰上,一個墳頭挨著一個墳頭,即便是栽上一棵「柳樹栽子」,怕也沒有紮根的地方了。
春天又到了,我多想為母親栽一棵樹啊!
有一種痛苦不能代替
文/齊鳳池
父親又住進了醫院,這次住院,不可能再出院了。因為儀器檢查和醫生診斷,父親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了。隨時可能乘坐淚水和呼喚去西天極樂世界,不再回來。
父親住院後,開始一天天消瘦,不能進食,大小便已經失去了控制。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每天只能靠營養液延長生命。我不知道,父親這盞燃燒了八十一年的生命火炬何時熄滅。但我還是希望父親能多照亮我一些時間,減少我心靈的疼痛和黑暗。
父親四年前患了腦溢血,經過搶救治療,留住了生命。在父親卧床的四年裡,我和弟弟一對一天的在床前侍侯。每年春秋兩季給父親輸一個療程的治療液體。血塞通,甘露醇,起到了調整和拯救的作用。每月還要給父親吃六、七百塊錢的葯。使父親的病沒有往壞的方向發展。如果父親不再添病,再活十年八年一點問題也沒有。
今年入夏以後,父親開始消化不好,經常拉稀。我以為是腸炎,找社區醫生在家裡給父親輸液。父親是好一段時間壞一段時間,半年內住了四次醫院。化驗,B超,透視,照相,都查了,也沒發現病變。這次住院一查,癌細胞就擴散了。病來得真快呀!
這次送父親住院時,父親說什麼也不願意去。他拉著我的手說:「我不去,我怕去了回不來了,我怕死。」像是父親有預感一樣。父親像個孩子拉著我的手直哭。
父親的病痛我不能代替,父親精神上的疼痛我無法醫治。我只能用孝心和良心來侍奉父親。也許能減輕一點他精神上的疼痛。
我家姐弟妹五個,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姐仨個早已退休。父親有病後,夜裡看護就是我和弟弟的事,我從來不用她們,甚至連三個姑爺也不用他們。我始終認為:出嫁的姐妹已經是人家的人了,她們來照看看是良心和客情,不來是本分。我沒有理由挑她們。再說,我自己做好我該做的事,別人怎麼做與我無關。
我妹妹很少回家,有時給她打電話說父親病了也不來,她和我母不知有什麼矛盾。我大姐退休十年了,每天堅持早晨鍛煉,參加老年社會活動。旅遊,演出活動很頻繁,就在父親在家輸液期間她還去旅遊或看望單位的宋姐,她說宋姐也發燒了。姐姐在外乾的事情可以選上《感動中國》的女性了。二姐退休在家給兒媳做飯,有事打電話就來,沒事十天半個月也不來。姐仨之間也有攀比的心理。我想那是她們的事情,我沒權利干涉,我也不想過問。
父親躺在病床上,閉著眼睛。我坐在床邊盯著父親一些細微的變化。父親額上很深的皺紋已經淺了,臉上細密的皺紋也舒展開了。其實,我知道這不是好兆頭。父親非常消瘦了,腿上的肉就剩下一層皮包裹著骨頭。
父親仍不停地咳嗽,肺里積液很多。但他吐的力氣都沒有,我只好用手往外掏。只要咳嗽,就拉大便。說是大便,其實就是黃水。每天夜裡妻子不知要洗多少次,為父親換多少次尿布。妻子一點怨言也沒有。妻子的行為得到了同病室住院的人們好評。人們說妻子比我的三個姐妹還好。我聽了感到很自豪也很欣慰。
我父親在沒病之前一直不喜歡我,生病後,知道五個兒女誰好誰差了。我記得父親曾經說過,我祖父也不喜歡他,一九六二年我祖父病倒在撫順,在回河間老家的路上,是我父親背回來的。我伯父和叔叔只拎著很輕的包袱。祖父爬在我父親的肩上說,就我父親是最孝順的兒子。如今,我父親也像我祖父一樣,知道了我的重要,但我不埋怨他。
父親這一輩子很不易,十四歲就到遼寧撫順煤礦下井,十六歲來到唐山煤礦。在開灤機械廠幹了三十多年的化鐵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退休。父親在開灤工作了四十多年,苦了一輩子,累了一輩子,可到享清福了,又得了病。如今父親已是兒孫滿堂了,其實他也該知足了。
父親躺在床上已經不能進食了,每天憑著液體延長生命。看到父親受罪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就象人們所說的那樣,有一種疼痛不能代替。父親被病魔折磨著,有時呻吟一兩聲,但聲音非常微弱。他每天處於半睡半醒狀態。我不知什麼時候,父親睡著了就不再醒了。
守在父親身邊,我沒有眼淚,我看著父親被病魔折磨實在很無奈,醫生找過兩次,徵求化療,我問醫生還有意義嗎?醫生說,反正也是公費醫療,治療一下還是有點作用的。我想化療是很痛苦的,父親已經經不起折磨了。再說化療的費用,就是自己不花,公家的錢也不能浪費呀。我對醫生說:「化療已經沒有了意義,保守治療能延長父親的生命,我就滿足了。再說,花公家錢也是錢吶」。其實,我說這話,並不是表明我境界有多麼高尚,如果能挽救父親的生命,甭說公家的錢,就是我傾家盪產我也願意,因為我願承受這種不能代替的疼痛的疼痛。
老屋.青磚
這是一間老屋。據說有近七十的房齡了。
老屋看起來真有點風燭殘年的感覺。白色的牆皮在5.12地震中被震脫了一部分,露出裡面斑駁的黑黃色的土——是啊,現在高層建築越來越多,這樣的房屋,這樣的土牆誰還敢用?
這間老屋是三年前我們單位收購另一家單位後帶來的房產。因為房屋比較緊張,所以還在用。但是每一次專家和局領導們來到這兒,看見這間老屋都會說:還不把它拆掉?這樣的房還用?
不過,老屋還是很結實的,而且冬暖夏涼,最關鍵的是解決了我們這兩年的一點房屋緊張的難題。我們都捨不得拆掉它。
老屋還是依然。遠遠得離開了那些高大的夥伴們,孤獨的,靜靜的立在那兒。任風吹雨打,靜靜的。聆聽這從這兒經過的歡聲笑語,從這兒經過的斥責聲聲。
直到今天。更上一級的領導們來了,看到這間老屋,毫不留情的下了命令:拆掉它!
於是,老屋就在民工們的重錘下,慢慢的倒下了。
拆房的過程很艱難。誰也沒有想到:這間老屋竟然是這樣的結實:淺褐色的大梁渾圓,毫發未損,直徑足有40公分往上,斑駁的乳白色牆皮下是一層黑褐色抹平的的土泥,之後就露出了青色的磚。民工們一邊幹活,一邊說:可惜了,這房好結實的呢,37牆體的呢。對於房屋的結構建築等等,我向來是一竅不通的。37,24,18牆體,我只能從這些數據中得知一些概念:37牆體自然應該比較厚實的。
老房還在被拆除之中——後院里,不時傳來一陣陣嗵嗵的響聲。那是民工們在敲牆體。老屋的牆體太結實了,用大錘用力敲擊後,青磚才一塊塊,一片片慢慢傾斜倒下。
陽光下,老屋原來所在地已成一片廢墟,我小心翼翼的踩著這些青磚來到老屋的中央,這兒,已經碼起了一堆剛剛清理好的青磚。雖然年代遠了,這些被拆除的青磚很多都還是完好無損,民工們用切刀砍掉青磚上的灰泥,一塊塊碼好成一堆堆。後勤人員告訴我:這些青磚以後還可以用,如果活動板房送來了,這些青磚可以鋪底。
踩著這些青磚,我慢慢的看著,想著:昨天,它們一個支撐著一個的肩膀還是一間房子,今天卻成了一片殘骸。老屋的青磚,當你們從被人們仰視的那個高度突然跌落被人踩在腳下的時候,你們會不會哭泣?青磚悄無聲息,還是靜靜的。散落在陽光下的這些青磚和周圍的高大建築相應成截然相反地對照,顯得那麼不合時宜,我拿起一塊青磚掂掂,沉甸甸的,滾燙的,我知道青磚沒有眼淚,反而心中如火般滾燙;堆積在一起的青磚,還像他們當初成為老屋牆體的那個時候一樣靜靜的相互依靠著——也許,他們此刻正親熱的聚集在一起,交換近七十年的見聞和思念?離別的太久思念亦會濃烈吧,而此時的相聚,青磚們雖還是青色,磚情已然不會是青澀的了;也許,他們已經知道來年的命運,此刻彼此相依相偎,汲取力量,因為不久的將來,他們將要彼此手拉手心連心再次用全身的力量承接來自人類腳步的重壓了……
夕陽漸漸沉落,民工們也要收工回家了,斷斷續續的聲音傳來:這么好的青磚房,拆了有點可惜。如果把外表再裝飾一下,沒准還能用很長時間呢。誰知道當初蓋房的人怎麼用土泥抹牆面?好好的磚瓦結構,讓人誤認為是土木結構?哎……
一切高貴靈魂的信仰
孟買理工學院的幾名新生接受了導師的建議,准備開始一項新課題,為這所名校編撰校友志。憑著校友會提供的一份名單,課題小組負責人費羅茲和夥伴們順利地找到了二十年來大部分工學士獎學金獲得者。這些在大學時期就擁有良好表現的人,此刻大都活躍在班加羅爾高新科技園區或者外資銀行高級辦公室之類的地方。
當然,還是有人例外的。盡管事先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備,當費羅茲和同學們來到比哈爾邦一個普通村落時,還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中年男子就是他們要找的維卡什。除了鼻樑上的塑料眼鏡外,昔日化學工程專業高材生赤著雙腳站在田地里,身上的粗麻衣服讓他看起來同當地農民沒有什麼兩樣。
維卡什熱情地邀請年輕的校友去自己創立的學校參觀。費羅茲悄聲勸阻了幾位打算返程的同學,接受了邀請,因為他很好奇這位在新德里長大的富家子弟怎麼會選擇這種生活。前往山坡上校舍的路上,過路的每一個村民都停下步子向維卡什躬身行禮。看得出來,維卡什很受當地人尊敬。
指著簡陋整潔的校舍,維卡什驕傲地向幾個年輕人介紹自己和村民們半年多的勞動成果。明亮寬闊的教室里,一個年輕的女教師正帶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孩子高聲朗誦著泰戈爾的詩歌。望著孩子們桌上的手抄課本,剛剛從大都市出來的幾名大學生都是鼻頭一酸,差點掉下淚來。
在參觀完維卡什幫助村民修建的梯田和節水渠後,一行人來到維卡什位於校舍後面的家中,維卡什的妻子拿出家中最豐盛的菜餚來招待遠來的客人。不過,費羅茲和夥伴們並不太適應這里的膳食,畢竟馬鈴薯可不是什麼美味。
一個和費羅茲有著同樣想法的大學生猶豫了半天,問道:「維卡什先生,你怎麼可以受得了這里的生活?我們在校友會的檔案室看到過您當年的成績表,以你的才學更適合待在麻省理工的材料實驗室里,而不是在偏遠的巴拉巴爾山區小學擔任校長。」
維卡什的妻子——也就是剛才帶著孩子們朗誦詩歌的那位女教師,似乎因為這樣的話題而感到緊張。「不要擔心,親愛的。」維卡什輕輕地拍了拍妻子的手,然後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十幾年前,維卡什被一篇關於比哈爾邦貧困地區的報道所吸引,放棄了英國一所大學的獎學金,來到了這里。第一天晚上,他就後悔了自己的選擇,連夜離開了村莊。他顯然過於相信自己的方向感,直到被一群山狼圍住,才意識到自己迷了路。
幸運的是,一路追著趕來的村民們救下了他。在得知其中有人在路上被毒蛇咬傷後,維卡什以為自己肯定會被狠狠地揍一頓。誰知,村民們並沒有勉強他留下,只是懇求維卡什能夠在臨走之前教村裡的孩子們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這樣他們才不會像父輩一樣被山外的那些人瞧不起。維卡什無法拒絕村民們質朴的要求,回到了村莊,然後就再也沒有離開。
費羅茲不解地問:「同那些擔任國會議員或者跨國公司高管的同學相比,你就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寒酸了么?」看起來一向很溫和的維卡什勃然大怒,用力地將手裡的咖喱飯丟到地上:「當知道你大部分的同胞都在以你所不認同的方式活著,而你卻無所作為時,還有什麼資格去指責他們的生活?」
費羅茲和同學們羞愧地低下了頭,這些來自名牌高校的天之驕子的確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也許這就是他們無法理解維卡什的原因。家宴就在尷尬的氣氛中草草結束,費羅茲也覺得實在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必要。臨行前,他希望維卡什能夠送給自己一句話,這也是他們走訪每位學長的慣例。
維卡什仔細想了想,然後用印地語在費羅茲的筆記本上寫下了:「奉獻是一切高貴靈魂的信仰。」
那邊的世界靜悄悄
在紐約的地鐵車廂里無論白人黑人和黃皮膚的亞洲人,大家都靜悄悄地坐著或站著,有的看書,有的看報紙,什麼也不看的人,就獃獃地端端地坐著或站著。沒有人說話,沒有旁若無人聲貫車廂的交談,更沒有肆無忌憚的浪諞和浪笑。偶爾有相識的人打招呼或說點什麼,也是輕微到只讓對方聽見就行了。顯然不是美國種系的人生性寡言,也不是法律制約或罰款強迫制裁的結果,那是一種社會生活的無形的公約,自然的習慣,個人的修養。你大聲喧嘩,浪說浪諞浪笑干擾了別人,你也同時會被別人在心裡斥為缺乏修養的人而不受尊敬。居民聚居區更是一種難以理解的靜謐。幾萬人聚居的城鎮從早到晚都是悄悄靜靜的,家家的汽車來也悄然無聲,走也悄然無聲,沒有喇叭鳴笛之聲。唯一破壞這寧靜的是偶爾傳來的鳥鳴和狗叫。作家最後感慨說,現代文明顯然不單是物質一面,現代人自身的文明修養,高尚的操守,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社會的基本形態;而健康健全的心理形態,對於整個民族的復興復壯來說,是決定性的素質。如此,才能形成一個既有益於生理健康又有益於心理情緒的生存環境。
美國那邊的世界靜悄悄,我們這邊的世界卻吵鬧鬧,以光明廣場及其周邊為例,噪音污染登峰造極,真是讓人不敢恭維。一大早,大概五點多鍾,就有個別中老年人或在廣場或在草坪中邊晨練邊吊嗓子喊山,那一聲接一聲的吼叫劃破了黎明的夜空,也驚擾了周邊熟睡的居民。接著是此起彼伏、嗚里哇啦晨練的音響聲,唯恐聲音傳得不遠;經過廣場北邊光明路的大客車驅趕行人的喇叭聲更有恃無恐,如入無人之境。隔三差五,一些廠商還在廣場搞促銷活動,巨響的喇叭聲讓周邊居民深受其害。還有一些小攤販騎著三輪車圍著廣場用小喇叭吆喝一遍又一遍叫賣。從傍晚開始,光明廣場及其周圍就更亂套了,先是大屏幕開著巨響聲音播放電影一直到深夜,廣場幾處跳健身舞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整個廣場成了噪音比賽場。再聽聽廣場周邊,南邊的三處碰碰車迪斯科伴奏震天響,廣場西北角以博物館門口為中心幾伙鬼哭狼嚎的野外卡拉ok更是肆無忌憚。這些噪音製造者以鄰為壑、很不道德,更可悲的是他們竟然渾然不覺自己製造噪音干擾了他人的休息。
科學監測顯示,噪音的惡性刺激,損害聽力視力、損害人的心血管系統,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嚴重影響人們的睡眠質量,並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症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慾呆滯等消化不良症狀。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噪音還能使人體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必須的營養物質的消耗量增加,影響健康;噪音令人腎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容易導致心臟病發;同時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噪音還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噪音每上升一分貝,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從心理方面來說,噪音首先會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症狀,然後導致心情煩亂,情緒不穩,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氣暴躁,最後引發高血壓、潰瘍、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具備了現代文明,不僅看有多少高樓大廈,還應該看城市是否安靜而有序地運轉。雜訊危害人類健康,是誘發現代病的一個原因。說雜訊是人類健康、城市文明的殺手,決不是危言聳聽。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市民對城市的雜訊環境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雜訊巳和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一起並稱為污染環境的四大公害。
安靜,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幸福指數。
⑸ 房齡超過20年的小區,年代在2000年以前,這種房子還值不值得購買
樓齡20年,也就是1999年左右。如果說房子建在2000年,是否覺得與1999年的完全不一樣,其實就相差一年。
在一二線城市,有不少90年代末、千禧年初的房子,由於質量好、小區環境不錯,而且是城區核心地段,價格並不比現在新房價格低。當然,有一些因為質量很差、小區管理不好,看起來比80年代的房子還要破舊,自然也影響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