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基本農田被政府徵用,一畝田補助多少合適
國家之大,各個地區的差別也很大,國家徵收農民的承包土地,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決定發放補助款的,所以,國家只制定了一個補助標准率,這個標准率是,你本地三年內,糧田畝產值的平均值,有當地政府來制定,國家征地款政策。
比喻:你們當地三年內,在豐收和減產的情況下,每畝土地總產量除以三,再乘於當年的糧食價格,得出了平均畝產值,再乘於合同剩餘年限,就得岀了國家徵收農民每畝土地的補助金額。
因此,國家征農民承包土地的補助標准,是有國家制定的補助標准率,再有當地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給你,進行征地補償的,全國不是統一的,我建議你咨詢一下當地政府為准。
其實按照我國目前對土地政策的嚴格性來看,如果徵用農民的土地,對於山區的土地每畝補償也要不低於10萬元,這是最合理的。因為我國二輪土地延保到期以後,再延保30年,這30年的收益每畝地或許能夠超過10萬元。
Ⅱ 現在國家發給農民的土地補貼款,一畝地究竟補貼了多少錢
現在國家發給農民的土地補貼款,一畝地究竟補貼了多少錢?因種地補貼的類目是多樣的,全國各地的補貼類目和補貼標准也是有差異的,全國並沒有統一的補貼標准,具體要看當地的政策規定。
以舟山市普陀區為例,為了提升規模種植主體積極性,舟山市普陀區在今年2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明確糧油生產扶持政策的通知》,從多方面給予種地人補貼,包括:種糧直補、農機補貼、貸款貼息、保費補助、荒地復耕復種補貼、土地流轉補貼等等。
種糧直補
對種植早、晚稻超50畝的,每畝分別補貼520元和420元;旱糧超20畝的,每畝補貼220元;油菜、綠肥作物超5畝的,每畝分別補貼200元、30元;在果、桑園和幼疏林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不含大小麥)超50畝且佔50%的,每畝補貼120元。
農機補貼
對列入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的,在中央、省市補貼基礎上再增補20%。2021年首批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為140億元。
貸款貼息
對符合條件糧食生產貸款,財政按3%貼息率且不超過實際貸款利率的70%給予貼息。
保費補助
對參加稻麥、油菜政策性保險的,財政給予最低93%的保費補助。農戶種地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遇到自然災害,而購買農業保險是應對自然災害最有效的手段。但有些農戶朋友明知購買農業保險很重要,但因捨不得出保費而放棄,政府可以分攤保險費,農戶也能安心購買農業保險了。
荒地復耕復種補貼
為促進荒地復耕復種,支持連續拋荒1年以上地集中流轉復耕,復耕5畝及以上用於糧油生產的,區財政每畝補貼200元,再適當補助所涉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修復及新建投入。
土地流轉補貼
鼓勵大規模土地流轉,對流轉種植500畝及以上的,按比上年每增加100畝,獎勵1萬元,最高獎勵10萬元。
Ⅲ 農村的農田如果被政府徵用,一畝田可以拿到多少補助
國家很大,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國家徵收農民的承包土地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決定支付補貼的,因此國家只制定了一個補貼標准率。這個基準率是當地3年穀物田產量的平均值,由當地政府制定,制定國家徵收金政策。
就你們當地三年的豐收和減產而言,每英畝的土地總產量除以3,再乘以當年的糧食價格,得出平均無的產值,再乘以合同的剩餘年限,國家應該對農民每英畝的土地徵收補貼額。
經濟開發區或城市地區、城市郊區或城市的土地補償標准更高,通常10萬韓元以上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農村耕地根據土地分割原則,一般可分為永久性基本農田和普通耕地兩種。從這兩個耕地的定義來看,永久的基本農田一旦確定,農業性質就不能改變。但是,如果在建設中需要徵用基本農田,只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就可以了。只是手續比較復雜而已。當然,這與我們農民沒有任何關系,拿到土地批准手續是土地取得政府相關部門的事。
Ⅳ 農村土地補貼多少錢一畝
農村土地補貼標准如下:
1、土地補償費一般每畝地補償4.8萬元,建設用地每畝地補償1.6萬元,荒地補償8171元每畝;
2、人均耕地1畝及以上的,每畝耕地按前3年平均產值的6倍計算;人均耕地1畝及以下的,每個安置人口按前3年每畝平均年產值6倍計算;
3、徵收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上述標准減半計算;
4、徵收宅基地及自留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徵收耕地的標准予以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Ⅳ 農村田畝補貼多少錢一畝
中國對農業的現行補貼包括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稱「三項補貼」,全國沒有統一的補貼標准。
根據我國《關於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要求:「中央財政農業「三項補貼」資金按照耕地面積、糧食產量等因素測算切塊到各省,由各省確定補貼方式和補貼標准。省級財政部門、農業部門負責項目的組織管理、任務落實、資金撥付和監督考核等管理工作,督促市縣級財政部門、農業部門要做好相關基礎數據採集審核、補貼資金發放等工作。」
例如,根據《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農業廳關於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實施意見(魯財農〔2015〕26號)》的規定,山東省的「三項補貼」政策為:
「對種糧大戶和種植糧食家庭農場進行補貼。補貼依據:種植小麥,且壓茬種植玉米、水稻或其他作物的,以小麥種植面積為補貼依據;種植單季水稻的,以水稻種植面積為補貼依據。補貼標准:經營土地面積50畝以上、200畝以下的,每畝按照60元標准進行補貼;200畝及以上的,每戶限額補貼1.2萬元,防止「壘大戶」。補貼發放:通過齊魯惠民「一本通」直接補貼到戶。」
Ⅵ 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新標准,一畝地到底能補貼多少錢
每個地區有細微差別,不能一概而論。征地補償標准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構成,不包括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社會保障費用。
以徵收土地面積計算,按每畝不低於6000元的標准提取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資金,並預存入人社部門專門的代保管資金賬戶。
收回國有農用地的,參照鄰近的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標准執行。
國家和省重點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征地補償標准,按照省政府另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6)福州市一畝田補助多少擴展閱讀:
第三章 征地補償和安置
(依據:征地補償管理條例)
第十一條 徵收土地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擬訂,經依法批准後,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位置、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登記的地點和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不得在征地范圍內搶栽、搶種農作物和改變土地用途。搶栽搶種的農作物不予補償,改變土地用途按改變前的土地用途予以補償。
第十三條 在征地期限內,公安、工商、房產、規劃等有關部門應暫停辦理戶口遷入、分戶、發放營業執照和房屋改建、擴建、抵押、租賃、買賣等有關手續。在征地期限內,因出生、婚嫁和軍人復員退伍等確需要入戶或者分戶的,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後,由公安機關辦理。
第十四條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被徵收土地上有建(構)築物的,還應提供有關建(構)築物的合法證件。
第十五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並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
第十六條 對征地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市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七條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拒不領取征地補償費用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被征地方的名義將其征地補償費用予以專戶儲存。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它費用
第十九條 徵收土地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征地統一年產值綜合補償標准(區片綜合地價補償標准)和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第二十條 征地補償費中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保管。經村民會議同意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於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統一安排使用。
被徵收的土地屬於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經村民會議2/3以上的成員或者2/3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的給被征地農民。
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可以給予被征地合理補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未能調整其他土地給農民,且又未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應將不低於80%的土地補償費一次性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用於發展生產、自謀生路。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於發展生產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
土地補償費的使用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6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監督。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侵佔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
區片綜合地價區域的土地補償費按照區片綜合地價補償標準的40%計算(未利用地按照100%計算)。
Ⅶ 田畝補貼多少錢一畝
各地不一樣。像安徽去年是每畝補貼71.3元。今年的標准還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