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多少家瑪格麗特
擴展閱讀
如何正確閱讀北京的春節 2024-04-24 06:24:49

福州多少家瑪格麗特

發布時間: 2022-08-08 09:32:35

Ⅰ 誰知道瑪格麗特的詳細資料

徜徉在歐洲最古老的王國——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街頭,隨時會領略到國際都會氣息與歐洲傳統風格的和諧交融。豐富的文化資產、深厚的歷史積淀賦予了哥本哈根濃郁的古都魅力和藝術氣息。1996年,這座北歐名城當之無愧的地被評選為歐洲文化首都。為她所獨具的不僅是安徒生童話中舉世聞名的美人魚銅像,享譽歐洲的各類藝術場所以及眾多享有世界聲譽的文學、繪畫、建築和音樂成就,還有一位兼具特殊身份的藝術家和設計家——當今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瑪格麗特二世女王是歐洲最古老的王室代表,也是深受丹麥民眾尊重和愛戴的國君。在丹麥人心中,「瑪格麗特」即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但最先使它名垂青史的並非當朝丹麥女王,而是600年前一位叱吒風雲的鐵腕女子。她從未登基受封,卻被譽為丹麥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她誕生在女性無權繼承王位的年代,而後人始終將一個響亮的稱謂留給了她——瑪格麗特一世。

瑪格麗特一世是丹麥國王瓦德瑪五世的幼女,嫁給了挪威國王。1375年,瓦德瑪五世駕崩。由於國王膝下無男性子嗣,瑪格麗特5歲的兒子奧拉夫被推舉為新國王,接任外祖父登基,瑪格麗特輔佐年幼的國王執政。1380年,挪威國王身故,10歲的奧拉夫子承父位,兼為挪威國王,大權在握的仍然是母後瑪格麗特。奧拉夫17歲時病故,雄心勃勃的瑪格麗特不甘心就此引退,她巧妙地指定姐姐六歲的兒子埃里希為王位繼承人,得以順理成章地繼續掌理朝政。瑪格麗特當政時期,丹麥成為北歐卡爾瑪三國聯盟的霸主,勢力蔓及瑞典,同時奪得波羅的海海上霸權。1412年,丹麥和荷爾斯泰因公爵為爭奪弗倫斯堡開戰,埃里希指揮這場戰爭並獲勝。瑪格麗特遷入弗倫斯堡。時值瘟疫肆虐,瑪格麗特未能倖免,卒年59歲。

瑪格麗特去世後,丹麥日漸衰落。幾十年後,德意志奧登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一世在丹麥登基即位。從那時起,丹麥國王只有兩個名字——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里克,這一傳統沿襲至今。丹麥當朝女王的父親即弗雷德里克九世,祖父為克里斯蒂安十世,她的長子自然取名弗雷德里克。1863年奧登堡王朝退出丹麥王室,格呂克斯堡王朝成為丹麥王族。1864年爆發了丹麥歷史上最後一場戰爭——爭奪公爵領地石勒蘇益格之戰。普魯士聯合奧地利打敗了丹麥,丹麥被迫放棄了在石勒蘇益格的全部權益。

二次世界大戰中,丹麥遭德軍突襲,不戰而降。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及王室留在了丹麥。德軍侵入丹麥的一個星期後,王儲夫婦的第一個孩子瑪格麗特·亞里山德麗降臨人世。雖然國土失陷,但王室和丹麥民眾並沒有俯首稱臣,他們和德國佔領者展開了另一場較量。聰明的丹麥人贏得了政治自治,德國人一旦試圖染指丹麥時政,必遭抵制;而德方如若提出任何政治要求,等待他們的只是冗長的談判。國難當頭,克里斯蒂安十世沒有失卻國君的尊嚴,他每日騎馬出行,不帶任何侍從和衛士;在他72歲壽辰之際,希特勒發來了長達165個字元的慶賀電報。克里斯蒂安的復電上卻僅有冷冰冰的四個字:謹此致謝。希特勒是否暴跳如雷不得而知,而丹麥人卻為國王的氣節而歡呼。

二戰結束時,瑪格麗特公主年僅5歲。當時誰也不曾料到這個捧著檸檬果汁度過二戰勝利之夜、不識憂愁的小女孩有朝一日會成為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王。1944年和1946年,瑪格麗特的兩個妹妹出生。克里斯蒂安十世去世後,瑪格麗特的父親弗雷德里克九世登基。鑒於國王沒有男性子嗣,丹麥政府於1953年提出動議,修改王位繼承法案,允許女性繼承王位。倡議獲得了絕大多數丹麥人的贊同和支持。身為長女的瑪格麗特公主成為了女王儲。為使女兒日後承擔起王室重任,弗雷德里克九世對女兒進行了全面而嚴格的教育。中學畢業後,瑪格麗特先後在哥本哈根和巴黎、倫敦的大學攻讀哲學、法律、社會和政治學專業。1965年,瑪格麗特在倫敦與法國駐英國大使亨利·蒙佩茲伯爵結識並相愛。兩年後,二人在哥本哈根弗雷登斯堡教堂按照丹麥傳統習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為了能在婚禮上盡情翩翩起舞,特別是將四對舞跳得出色,瑪格麗特特意讓人設計了一款能將裙裾摘掉的禮服,亨利伯爵還專門去上了舞蹈課。當然,對亨利伯爵來說,做未來丹麥女王的丈夫,要學的遠不只是優雅的舞步,要去應付的太多了:他學過中文、越南語,現在卻要惡補丹麥語;他從小接受的是天主教寄宿學校的嚴格教育,如今卻要一次次地跨入丹麥路德新教教堂,更改國籍和姓氏、頭銜更是不言而喻的——亨利伯爵成了亨德里克親王。一年後,兩個小王子弗雷德里克和約阿基姆相繼降臨人世,亨德里克親王成了忙碌而快樂的父親。無疑,他樂於出任這個角色,在哥本哈根最古老的游樂園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亨德里克親王帶著兒子們嬉戲的情景,父子三人一起坐旋轉木馬和迴旋滑道。這幅其樂融融的親子圖為亨德里克親王贏得了慈父的名聲,丹麥人也越來越喜愛這個可親可近的親王。

幾年後,弗雷德里克九世去世,瑪格麗特於1972年1月15日正式加冕登基,逾千年歷史的丹麥王室迎來了歷史上第一位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瑪格麗特女王雖不掌握任何政治實權,但她極為關心丹麥時政和世界風雲,在她的新年講話中,經常會談到環保、現代民主制度等頗有爭議的話題。然而,真正令瑪格麗特二世飲譽歐洲王室的是她的多才多藝。在眾多藝術領域里,女王都顯露出難能可貴的藝術天賦:她的水彩畫和油畫在丹麥和瑞典展出,博得一片贊譽;她為托爾金童話故事集《圓環老爺》繪制了全部插圖,為安徒生童話劇《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設計了戲裝,還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出演的劇目製作了服裝和布景。當芭蕾舞團團長向觀眾介紹這位女士時,觀眾對她的藝術貢獻抱以熱烈的掌聲。當法國作家蒙娜·德·波伏娃的《人總是要死的》的丹麥語譯著問世時,誰也搞不清譯者「H.M.維熱別克」是何許人士,後經證實:這本譯著正是瑪格麗特二世夫婦的聯袂之作。

生活中的瑪格麗特女王是一位自然親切、不願拘於禮儀的女性,她熱愛孕育她的國土和人民,經常乘坐遊艇巡遊於列島之間,秀麗典雅的丹麥風光是她各種藝術創作中最喜採用的素材。瑪格麗特女王及王室一家居住在哥本哈根的愛瑪蓮堡宮,每逢4月初,遷往行宮弗雷登斯堡。建於18世紀的弗雷登斯堡宮是一座風景如畫的庄園,庄園迄今仍保有一個古老的習俗:來訪的客人們可以用鑽石筆在玻璃窗上刻字留念。宮內的玻璃上至今仍留存著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手跡,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德國前總統馮·魏茨澤克的大名也在其中。每年夏季,瑪格麗特女王陪同丈夫回法國故里波爾多省度假。滿山遍野的葡萄園構築了寧靜和諧的田園美景,瑪格麗特女王總是盡情享用難得的消閑時光。每逢親王親朋來訪,女王總是親自上街采買,親自下廚,准備一頓地道的法餐,並用自家葡萄園中出產的葡萄酒款待賓客。

兩個兒子是瑪格麗特女王的驕傲。王儲弗雷德里克在大學主攻法律、政治和經濟,他愈來愈多地幫助母親分擔著各項王室義務,例如出席各種儀式和慶典活動。作為歐洲最古老王室的王儲,弗雷德里克無疑重任在肩。他接受了全面而嚴格的軍事訓練。自由跳傘、馬拉松,種種高強度的訓練練就了王儲健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性格,而這些是作為丹麥國王必須具有的素質。1995年,弗雷德里克王儲還加入了丹麥皇家海軍蛙人特種部隊。小王子約阿基姆似乎對農業頗感興趣。完成中學學業後,約阿基姆到澳大利亞一家農場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後學習農業經濟學。和兄長一樣,約阿基姆也接受了軍事訓練,成為一名預備役軍官。在香港接受商務培訓時,約阿基姆結識了亞里山德拉·曼麗。曼麗年長王子5歲,是位干練出眾的白領,有1/4的中國血統。相識後不久,曼麗和王子喜結良緣。曼麗相貌清新端麗,甜美的笑容是她的標志,這笑容不但征服了她的白馬王子,也同樣征服了丹麥人的心。丹麥民眾滿心歡喜地接納了這位「微笑公主」作為他們的王妃。在北歐各國政要雲集一堂的婚宴上,瑪格麗特二世女王對曼麗說:「你的婆家是整個丹麥。」1999年昆明世搏會上,約阿基姆王子作為王室代表出席了丹麥館日的慶祝活動。他為中國觀眾帶來了他們所熟知的安徒生童話世界展,還有一個由他親自宣布的好消息:曼麗不久將為丹麥王室增添一名新成員。

「公主嫁給了王子,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在丹麥這個古老的童話之國,人們似乎可以聆聽到一曲動聽的人間童話。

Ⅱ 瑪格麗特皇後的歷史

關於瑪格麗特皇後
有兩本書可以讀一讀!
寫的很詳細!
一、一本是大仲馬的小說《瑪戈王後》後來還拍成電影了!
二、她的自傳,估計國內沒出版

貌似要叫王後才對

Ⅲ 哪些花簡單一打理,花比葉子多,讓人瞠目結舌呢

瑪格麗特。本名法國西菊,美少女花這些。它為豆科木茼蒿菜屬種綠色植物。盛開量非常大,直立性很好,最大可以達到一米上下,小苗後的瑪格麗特花是草本植物的。長大以後它底部的枝條很容易木質化。又叫木茼蒿菜,它植株的當然分生特性很好,樹型豐腴而緊密。盛開量非常大,輕輕鬆鬆就能培養手捧花,是出色的盆栽盆景綠色植物,它合適里養花園中、院落中、做為山石盆景的裝飾。在外國一些地區十分時興,也特別遭受在我國愛花之人的喜愛。

Ⅳ 瑪格麗特有著怎樣的家庭

1925年4月13日,在英國北部的小城市——格蘭森市,雜貨店主艾爾弗雷德·羅伯茨的家裡,第二個女兒降生了。父母給她取名叫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cí)。父母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將來竟能成為統治全英國的女首相!

瑪格麗特一家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他們總是非常忙碌。這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的窘(jiǒnɡ)困,逼迫他們必須把大量的精力投入雜貨店的經營之中;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一家人的性格使然。他們篤信宗教,每逢休息日必去教堂禮拜;此外,他們天性閑不住,喜歡過忙碌(lù)而充實的生活。游手好閑,安逸(yì)享樂是向來與他們無緣的。

不僅大人這樣生活著,他們還教導幼小的孩子也過這樣的生活。因為瑪格麗特的父親認為:吃苦耐勞是一項優良品質,應該從小就加以培養。因為瑪格麗特的童年生活,幾乎全被與大人一起從事的各種勞動、社會活動和讀書占據了。也可以說,她的童年幾乎沒有什麼童趣。

很小的時候,瑪格麗特就在這種氛(fēn)圍中成長,不知不覺已把這種生活視為理所當然。

但是,她6歲那年,一個星期天,瑪格麗特一家剛從教堂做完禮拜回來,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期天是基督教徒(tú)聚到教堂做禮拜的日子,瑪格麗特一家篤(dǔ)信宗教,自然一次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活動。瑪格麗特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回想著牧師佈道的內容。正想得入迷,突然被一串銀鈴般的笑聲打斷了。那笑聲是那麼響亮,又那麼悅耳,使她不由得轉過頭去看,同時心裡納悶:「是什麼人這么高興呀?」

原來是一群在街角玩耍的孩子。他們與瑪格麗特年齡相仿,有男孩也有女孩,一共七八個,像小鹿一樣地奔跑著互相追逐,有的還推推搡搡,不時地爆發出特別開心的笑聲。瑪格麗特不知道他們玩的是什麼游戲,因為她自己從來不玩游戲,但那興高采烈的氣氛卻深深地吸引和感染(rǎn)了她。

回到家裡,瑪格麗特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下來。她內心深處孩子的天性被喚醒了,使她一心嚮往玩樂。可是以往的生活中,她就像個小大人,不苟(ɡǒu)言笑,天天跟在父親的後面,不是忙著店鋪的生意、永遠也干不完的家務活兒,就是參加各種大人的活動。那種生活雖然使她養成了勤勞儉朴的性格,長了不少見識,卻也使她的童真過早地失去了。今天,她才突然發現,其他同齡的孩子簡直是與她生活在兩個世界裡!

一想到自己錯過了那麼多的歡樂,瑪格麗特不由得委屈起來,她忍不住問父親:「爸爸,為什麼咱們家的孩子,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經常玩耍(shuǎ)呢?」父親聽到瑪格麗特的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一點也沒表現出吃驚的樣子。他說:

「你做事情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種事情,你也去做或者想去做它……不要因為怕與眾不同而隨波逐流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盪,比喻自己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要自己決定該怎麼辦。如果有必要,就去領導群眾,但決不要隨大流。」

聰明的瑪格麗特聽了父親的話,頓時感到豁(huò)然開朗。她的童心被爭強好勝的心理代替了。她的委屈也煙消雲散了。她明白了,父親之所以用特殊的方式教育她,是為了讓她將來有所作為。她心裡朦朦朧朧地發誓(shì):自己決不能辜(ɡū)負父親的期望。

後來,瑪格麗特上學以後,學習勤奮,成績優異。在父親的教導下,她樹立了崇高的志向,一心要考取英國的最高學府——牛津大學。在18歲那年,她不顧中學校長的反對,比同齡學生提前一年報考大學,並如願以償(chánɡ)地考取了牛津大學化學系。

瑪格麗特來到牛津大學之後,如飢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由於學習刻苦,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過,和書本知識比起來,更令她感興趣的是,在學校里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並結識形形色色的人。

這時的瑪格麗特,已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緊張的學習和社交活動之餘,她也像同齡的許多姑娘一樣,在學校里開始談戀愛。

她認識了一個英俊的小夥子。這個小夥子是一位伯爵(jué)的兒子。在英國,伯爵是一種世襲的貴族,家裡有錢有勢。當時英國是一個重金錢、重地位的等級森嚴的社會,伯爵的家庭則屬於地位顯赫(hè)的上流社會。

這個小夥子與瑪格麗特在思想上志同道合,都有很強上進心。他們認識沒多久,就互相傾慕(mù)在公共場合開始出雙入對。

在這之前,瑪格麗特一直是一個嚴肅(sù)、刻板、不苟言笑的姑娘。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正經」事情上,很少娛樂,因為在她看來,那是浪費時間。可是陷入情網的她卻變得開朗活潑起來,經常談笑風生,還在她的同學面前誇贊她的男朋友。在男朋友的鼓勵下,她還學會了跳舞。

沒過多久,男孩的母親,也就是伯爵(jué)夫人到學校來探望兒子,男孩因剛談戀愛,還沒來得及告訴母親,這回,他想趁此機會把瑪格麗特介紹給母親,同時給她一個驚喜。

男孩領著瑪格麗特來到母親住的旅館里。一見到思念已久的母親,男孩就撲上去和母親擁抱。然後,他把身後的瑪格麗特介紹給母親:「媽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兩個月前認識的女朋友——瑪格麗特。」男孩又轉向瑪格麗特:「親愛的,這是我媽媽。」

伯爵夫人感到有點意外,但轉念一想,兒子快到20歲了,交個女朋友也不足為奇,就忙向瑪格麗特伸出手來熱情地說:「噢,你好,瑪格麗特。」瑪格麗特也邊和她握手,邊向她問候。

伯爵夫人衣著雍(yōnɡ)容華貴,神態舉止中都隱隱透出一種高傲的氣質,她很好奇,兒子交這個女朋友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呢?於是在聊(liáo)天的同時,留神觀察瑪格麗特。

她看到瑪格麗特容貌端莊、身材勻稱,言談舉止都很穩重得體,不由得對她心生好感。她心裡想:這個姑娘從外表看來,條件都不錯,只是不知家庭出身怎樣。如果出身也好的話,就配得上我兒子了。

於是,她找了一個適當的時機問瑪格麗特:「你的家鄉是什麼地方呀?」

瑪格麗特答道:「是北部的格蘭森市。」

「噢——是那個小城市,好像還沒有倫敦的十分之一大吧?」倫敦是伯爵一家的家鄉,也是英國的首都。伯爵夫人的話里明顯地透露出對瑪格麗特家鄉的鄙視鄙視(bǐ):輕視;看不起…

瑪格麗特聽了伯爵夫人的話,心裡很不高興。她想:住在大城市有什麼了不起,小城市的人不一定就沒有大城市的人有本事。

伯爵夫人又問她:「那你的父親是干什麼工作的?」

瑪格麗特驕傲地說:「他以前經營雜貨店,現在是我們市的市長。」

伯爵夫人只平平淡淡地說了聲:「噢,是嗎。」然後就轉向其他話題了。

瑪格麗特當然能感覺到伯爵夫人對她的態度,心裡非常氣憤。一向自信心很強的瑪格麗特,從來沒有遇到有人敢瞧不起她。而這一次的經歷令她痛切地感到了貧富的差距、等級的森嚴,也第一次感到了社會上存在的不公正。

這次談話冷淡地收場了。此後不久,由於伯爵夫人對兒子的勸阻,也由於瑪格麗特對伯爵夫人的不滿,這場戀愛沒能繼續下去。

這件事給瑪格麗特造成了不小的精神打擊。不僅是這場戀愛的結果令她失望,更使她受到觸動的是,她由此看到了社會不公正的一面。

從來就不甘人後的瑪格麗特在心中暗暗發誓(shì):就是我這個城市雜貨店主的女兒,將來一定要超過你們那些貴族的子弟!叫你們誰都不敢再瞧不起我!

從牛津大學畢業以後,一個偶然的機會,瑪格麗特結識了富有的商人丹尼斯·撒切爾。兩年後二人結為連理。瑪格麗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終生伴侶(lǚ)。

撒切爾夫人在與丹尼斯結婚一年後,生下了一對孿(luán)生子女——兒子馬克和女兒卡羅爾。她像所有普通的母親一樣,非常愛她的孩子,對他們關懷備至。在她當上首相之前,孩子還在寄宿學校讀書的時候,她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每周都給孩子寫信,還出席孩子們的發獎儀式和學校的其他活動。她的外出旅行,都盡量安排在孩子們放假的時候,以便能帶上他們。

奇怪的是,像撒切爾夫人這樣的女強人,在對待子女方面,卻有重男輕女的傾向。在兩個孩子中,她明顯地更寵(chǒnɡ)愛馬克,甚至有些溺(nì)愛。不知是不是由於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影響。兩個孩子長大後,性格有很大的差異。馬克受嬌寵(chǒnɡ)慣了,成了一個喜歡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他做事放縱、無所顧忌(jì),經常惹出一些麻煩來,讓撒切爾夫人感到頭疼;而女兒卡羅爾卻非常懂事,自立的能力很強,她一點也不想借母親的光,凡事喜歡自己解決。

馬克有一項特別熱衷的愛好,就是賽車。賽車是一項危險性很大的運動,馬克曾在賽車中多次出事,卻一點也沒影響他對賽車的興趣。1982年發生了一次嚴重的事故,雖沒把馬克嚇倒,卻使他的母親——撒切爾夫人陷入了一場嚴重的精神危機。

1982年,在英阿馬島戰爭爆發的前幾天,撒切爾夫人正全神貫注全神貫註:全副精神高度集中。於英阿兩國的談判,處在是否發動戰爭的反復思考和猶豫之中,卻不料發生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當時馬克正在國外參加一場汽車大賽,突然有消息說馬克和她的女伴在沙漠里失蹤了。

這個消息對撒切爾夫人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霹靂:雲和地面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使她憂心如焚憂心如焚:憂愁得心裡像火燒火燎一……切爾夫人作為一位女性政治家和領袖,一向是一個性情堅毅,在危機面前沉著鎮定、方寸不亂的人,但這一次卻不同以往。因為作為母親,她和其他普通的女人沒什麼區別,對自己的孩子懷有深沉的、無私的母愛。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一旦他有什麼三長兩短,將是令撒切爾夫人最為痛苦的事情。因此,這件事給了她巨大的精神打擊。

報紙上充斥(chì)著有關馬克的報道。因為作為撒切爾夫人的兒子,馬克在國內知名度很高,有的報紙還分析,沙漠中的氣候惡劣,以前有許多人在這種情況下遇了難,因而馬克生還的機會很小。撒切爾夫人看了,心如刀絞(jiǎo),在私下裡,流了不少眼淚,有時一邊工作一邊哭。但是在公開的場合,她還是努力剋制自己的情緒,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像往常一樣召開內閣會議,處理各種公務。可是有一次,在會議之後,一位記者問撒切爾夫人:搜尋馬克的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撒切爾夫人不禁悲從中來,在眾人面前流下了眼淚。

馬克失蹤(zōnɡ)的那片沙漠在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境內,不僅英國派人尋找馬克,阿爾及利亞警方也幫助尋找,而且政府還派出了軍隊。

不過,在這種充滿焦慮和煎(jiān)熬(áo)的時刻,撒切爾先生表現出了男子漢特有的冷靜和沉著。雖然他心裡也一樣著急,但在撒切爾夫人面前卻幾乎從不表現出來,這讓撒切爾夫人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在馬克失蹤6天之後,終於傳來了令撒切爾一家驚喜的消息:馬克被找到了,而且平安無事。撒切爾夫人一得到消息,立刻恢復了正常狀態,她沒有沉浸在驚喜和慶幸的情緒之中,而是立刻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沒想到馬克回來後,卻對人們的關注感到迷惑(huò)不解,覺得是大驚小怪。他說:「真奇怪,怎麼有這么多記者采訪我?」回到家裡,他繪聲繪色地向家人描述了他在沙漠中的歷險記。他哪裡知道身為首相的母親在他失蹤的這些天里,吃不香、睡不著,經歷了多少煎熬(áo)。這6天真是撒切爾夫人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新聞界認為,撒切爾夫人在這件事情中表現出了「聖潔的母愛」。

在關心孩子的同時,撒切爾夫人也像大多數妻子一樣,對丈夫非常體貼、關心。在1974年撒切爾夫人任教育部長的時候,丹尼斯所在的公司總部從倫敦遷到離倫敦40公里的地方。當時為了照顧在倫敦上班的撒切爾夫人,他們的家仍留在倫敦。這樣,每天丹尼斯上班都得走遠遠的路,每天早上六點就得吃早飯。撒切爾夫人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況下,還堅持每天早上起床為丈夫做早餐。而她每天到深夜一兩點鍾才上床睡覺,睡眠時間只有四個多小時。

當然,作為政府的最高領導,撒切爾夫人也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工作中的領導作風帶到家裡來。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撒切爾夫人生活中的一切都要以她的工作為核心,以她的工作為轉移。因而,在生活中,撒切爾夫人也像在工作中一樣「處於領導地位」。這樣,丹尼斯在生活中就不得不扮演一種男子漢所不願扮演的角色。不過,他知道,處於這個位置上,就必須以大局為重。對妻子生活上的支持也就是對她工作上的支持,而她的工作對整個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更何況,撒切爾夫人的體貼也使他獲得了心理上的溫暖和平衡(hénɡ)。在任何事情上,他總是撒切爾夫人背後堅定的支持者。可以說,撒切爾夫人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與丹尼斯是分不開的。

撒切爾夫人特殊的工作性質、特殊的地位決定了她的家庭也必然是一個特殊的家庭。在沉重而繁忙的工作之外,家庭是她的「避風港」,是她休息的地方。因而在家裡,她從不願再談論工作上的事。有一次,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家裡人在某個政治問題上和撒切爾夫人產生了分歧,就發生了爭論。撒切爾夫人氣憤地說:「我在議會里和反對黨辯論,沒想到回到家來還要和家裡人辯論!」一家人頓時都沉默下來。家裡人一下子明白過來,撒切爾夫人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回到家中,她多麼希望得到家庭的溫暖與閑適啊。於是,家裡以後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家中不談政治。此外,家庭瑣事也很少煩找她。馬克說:「我們從來不去問她洗衣店的衣服取回來沒有這一類問題。」因為撒切爾夫人滿腦子裝的都是國家大事,誰都明白,不應該用別的事情去分她的心。即使不得已要麻煩她某件事,也要事先注意她的情況,見機行事。

Ⅳ 如何培育出眾的性格

瑪格麗特·羅伯特斯於1925年10月1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西部的格蘭漢姆市一家雜貨店主的家中,格蘭漢姆也是另一位著名英國人牛頓的家鄉。

羅伯特斯一家過著儉朴的生活,沒有花園,沒有浴室,也沒有室內衛生間。

瑪格麗特是篤信宗教的父親阿爾弗雷德和做裁縫的母親比阿特麗的二女兒。在小孩時,瑪格麗特深受父親寵愛,他試圖通過女兒的卓越成就實現自己的雄心。瑪格麗特更像她父親,而她姐姐梅麗爾(比她大4歲)更像母親。因而商人兼州議員和兼職衛理公會傳教士的阿爾弗雷德格外寵愛瑪格麗特,決心將她塑造成自己理想得以實現的人物,他讓她明白她能做自己所希望的一切,從不以性別因素對她加以約束限制。比阿特麗·羅伯斯特是位家庭主婦,對瑪格麗特的培養沒起多大作用。

阿爾弗雷德·羅伯特斯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深諳世事、深明道理,因此瑪格麗特對他言聽計從。他嗜書如命,不斷追求知識,這一品格傳到了女兒身上。瑪格麗特10歲時就經常往來於當地圖書館,替父母借書還書。他們父女也常一起到圖書館選出兩本書看一星期,他努力將她培養成他未曾有過的兒子,塑造成一位「領頭而不從眾」的女性。他塑造她強烈的工作熱情和維多利亞式的整體觀。

羅伯特斯從不接受「我不能」、「這太難」之類的說法。瑪格麗特崇拜他,多年以後還記得他的警告:「你必須自己拿主意,你不要因為朋友們的做法而去效仿,你不要因為害怕與眾不同而隨波逐流……你要率眾之先,而絕不從眾……」

羅伯特斯教育女兒,「與眾不同」不是負擔而是財富,這是值得贊賞的品格。這種早年的教育成為瑪格麗特以後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她那時面臨的是從不曾被女人統治過的男人的世界,她必須在新的「不同的」環境中行事,這是一個女人必須在男人主宰的世界裡學會生存的陌生領地。

她學習很好,成為如飢似渴的讀者,在體育項目中也頗具競爭性。她在格蘭漢姆時的女生學校的校長說:「在小女孩時,她便口才出眾」。她的一位同學說:「她聰明、刻苦,在5歲時便莊重得像個大人。」

瑪格麗特5歲時學鋼琴,9歲時在當地文藝匯演中贏得詩歌朗誦獎,在賽後女校長表揚她:「瑪格麗特,你真幸運。」瑪格麗特充滿稚氣但又相當認真地說:「我不是幸運,我應該贏得」。因為她深信她是領頭人。

這位瑪格麗特就是日後成為英國女首相的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的勃勃雄心在索姆維爾時便已顯露,一位室友說:「她精力充沛,6∶30起床學習,天色很晚才回來。」「她總是把一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

瑪格麗特在大學時就顯示出對化學沒有更深的熱愛,有人預言她搞化學只能是個二流化學家。但學習化學對於造就撒切爾並非作用全無。學習有助於人們盡可能地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有助於人們把支離破碎的東西組織起來,它還有助於人們運用已取得的結論解決新問題。撒切爾甚至對自己學過化學感到某種自豪,她說,科學和法律教會了我要掌握事實,然後刪去假設。

就是依靠這種追求卓越的性格,瑪格麗特·撒切爾一步一步走上白金漢宮。

由此可見,性格不是虛而又虛的東西,而是決定一個人實現人生計劃的內在品質。有很多人不能像撒切爾一樣,以性格為成事之本,總想去找各種各樣的機遇和借口,所以總會像蝸牛一樣緩進。

Ⅵ 福州哪買的到瑪格麗特花、非洲菊和波斯菊的種子

波斯菊我知道,淘寶上很多
,你搜下淘寶店鋪:靚花園藝
有好幾種波斯菊
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Ⅶ 關於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故事

瑪格麗特·米切爾
開放分類: 文學、人物、作家、小說家、飄

生平簡介
1900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

她的父親曾經是亞特蘭大市的歷史學會主席。在南北戰爭期間,亞特蘭大曾於1864年落入北方軍將領舒爾曼之手。後來,這便成了亞特蘭大居民熱衷的話題。自孩提時起,瑪格麗特就時時聽到她父親與朋友們,甚至居民之間談論南北戰爭。當26歲的瑪格麗特決定創作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小說時,亞特蘭大自然就成了小說的背景。

瑪格麗特曾就讀於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後因母親病逝,家中需要她來主持家務,於是不得不中途退學。從1922年起,她開始用自己的昵稱"佩吉"為《亞特蘭大日報》撰稿。在以後的四年中,就有129篇署名的和大量未署名的稿件見諸報端。這些稿件中有一組便是瑪格麗特為過去南方邦聯將領寫的專題報道。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瑪格麗特於1925年與喬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26年,由於腿部負傷,瑪格麗特不得不辭去報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開始致力於創作。

瑪格麗特後來對人說,《飄》(《Gone With The Wind》)的寫作佔去了她近10年的時間。其實,小說大部分章節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說的最後一章,然後返回來寫前面的章節,但她始終沒有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寫,而是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在近10年的時間里,瑪格麗特很少對她的朋友們提起她的書稿。雖然不少人都知道她在創作,但幾乎無人知道她具體在寫什麼。1935年春,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編輯哈羅德·拉瑟姆在全國各地組稿。當他來到亞特蘭大時,偶爾聽說了瑪格麗特寫書的情況。起初,瑪格麗特否認她在寫小說,因為她不相信南方人對南北戰爭的看法能讓北方的出版商感興趣。結果,就在拉瑟姆離開亞特蘭大的前一天,瑪格麗特才送去了她已經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7月,麥克未倫公司決定出版這部小說,並暫定名為《明天是新的一天》。

此後,瑪格麗特花了半年的時間來反復核實小說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她引用美國詩人歐內斯特-道森的一句詩,將小說的題目改為《隨風而去》(漢譯名為《飄》)。與此同時,麥克米倫公司也作了大量的宣傳。因此,1936年6月30日,這位無名作家的"巨著"一經面世,其銷售情況立即打破了美國出版界的多項紀錄:日銷售量最高時為5萬冊;前六個月發行了100萬冊;第一年200萬冊。隨後,小說獲得了1937年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就在小說問世的當年,好萊塢便以5萬美元的代價購得將《飄》改編成電影的權利。由大衛-塞爾茲尼克執導,克拉克·加布爾和維維安-利主演的電影《飄》於1939年問世。

《飄》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部厚達1000多頁的小說一直位居美國暢銷書的前列。截止70年代末期,小說己被譯成27種文字,在全世界的銷售量也逾2000萬冊。

《飄》的出版使瑪格麗特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當時美國文壇的名人,成了亞特蘭大人人皆知的"女英雄"。這突如其來的盛譽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1936年7月8日,即《飄》出版後的第九天,瑪格現麗特在給佛羅里達一位教授的信中講述了她的體會:"我不知道一個作家的生活會是這個樣子。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話,我絕不會企圖去當一名作家。過去的幾十年裡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寧靜。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我不善於與人交往;因為我希望工作,喜歡安靜;也因為我身體不很好,需要休息。近日來,我的生活已經徹底喪失了那種寧靜安謐的氣氛"。

瑪格麗特的女傭人也回憶說:"小說出版的當天,電話鈴每三分鍾響一次,每五分鍾有人敲門,每隔七分鍾有一份電報迭上門來。公寓門口總站著十幾個人,他們在靜候著瑪格麗特出來,以便請她在小說上簽名。"

而要求采訪,邀請瑪格麗特去各地巡迴講演,甚至要求她為各慈善事業捐款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僅第一周就有300本《飄》從全國各地寄到她的手裡,這些崇拜者希望她簽名後再掏錢給他們寄回去。接踵而來的版權,翻譯權的糾紛又把她糾纏到一系列的法律事務中。因此,不難理解瑪格麗特為什麼自《飄》發表以後,直至1949年8月16日因車禍而喪生,她再也沒有發表任何作品。不過她留下了大量書信。她的書信集1976年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題名為《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書信集》。

米切爾的故事

1948年8月11日,《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因車禍逝世。
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年11月8日出生在亞特蘭大,她的父親是個身材矮小,性格穩重保守的老好人;她的母親小巧精幹,渾身上下充滿活力,篤信天主教,並且是一個為女權而戰的鬥士。
瑪格麗特從小滾在男孩兒堆里,愛騎馬,愛做夢,不愛紅妝愛戎裝。由於周圍的大人特別愛談發生在南北戰爭期間的故事,那一段段精彩動人的回憶滋養著小瑪格麗特的靈魂。母親希望女兒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瑪格麗特卻在做著文學之夢。她滿腦子的幻想,一肚子的故事,從悄悄寫日記到偷偷寫小說,創作的慾望時時湧上心頭,寫來寫去又對自己的才能失去自信……1918年,歐洲上空的戰雲飄揚過海籠罩在美利堅的土地上。
一批批熱血男兒踏上了生死未卜的疆場,瑪格麗特的哥哥和未婚夫也在其中。這一年的九月,剛到史密斯學院學習不久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獲悉未婚夫犧牲在德國戰場上,才滿18歲,她已經體驗到了生離死別的滋味。
似乎這還不夠,上天還要加重她心間的痛苦。1919年初,一場流感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瑪格麗特甚至沒趕上與媽媽最後道別。父親在突然而至的災難面前亂了方寸;哥哥又一時半會兒挑不起這個家。本來就無心念書的瑪格麗特就此離開了學校。
失去母親後,瑪格麗特像一匹脫韁野馬,為所欲為,置社會習俗與道德規范於不顧,弄得整個亞特蘭大上流社會為之側目。
就在這時,她結識了落拓不羈、瀟灑風流的酒販子雷德·厄普肖。在親友們的一片反對聲中,1922年9月2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嫁始了厄普肖。
蜜月剛過,新婚夫婦之間已經出現裂痕。厄普肖是個白瑞德式的人物,也可以說白瑞德的原型恰恰來自厄普肖。干出一系列令她心碎之事,在新婚不久便棄她而去……厄普肖走後,他的朋友約翰·馬什給予了瑪格麗特不少關懷和幫助。馬什在她出嫁以前已經愛上了她,同時對她身上的才華贊賞不已。在馬什的幫助和鼓勵下,瑪格麗特當上了一名報社記者。她幹得很投入,也很出色。為了摸清高空作業者在工作時的感受,她曾把自己吊在200英尺高的樓房窗外;為了用手中的筆勾畫出喬治亞州五位英雄將領的形象,她在圖書館里一紮就是幾個星期……她的生花妙筆將英雄們刻畫得惟妙惟肖,就在這時,她產生了一個念頭:寫一寫戰爭期間英雄的男人們身後那些了不起的女性。
1925年7月4日,瑪格麗特·米切爾與約翰·馬什結為夫妻。婚後不久,她離開了報社。約翰想盡一切辦法讓她正視自己的才華,他鼓勵她動手寫小說。瑪格麗特幾次動筆又幾次放下,她時而激情四溢,時而又信心不足。從1926年開始。斷斷續續寫了九年。200多頁稿紙裝在一個個大口袋裡,沒有成型,更談不上定稿。
1935年,紐約一家大出版社的主編兼副總裁來到亞特蘭大,他見到了瑪格麗特·米切爾,並最終拿到了那一大堆未成型的手稿。經過近一年的共同努力,《飄)終於與讀者見面了。瑪格麗特自己根本就沒想到,贊美之言鋪天蓋地,海內海外印數陡增,一夜之間,她成了一名英雄。
接下去,便是從小說到電影的艱苦歷程。版權所屬、劇本改編、製片人、演員、導演……整整折騰了三年。終於,這部定名為《亂世佳人》的影片和觀眾見面了,整個美國,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為之轟動,瑪格麗特·米切爾再次受到世人的矚目。
《亂世佳人》成為百年影史上無可爭議的經典之作,小說《飄》也在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瑪格麗特·米切爾的生活卻漸漸從輝煌走入平靜,這是她想要的,也是她不想要的。
1949年8月11日晚,在去看電影的路上,一場意外車禍將瑪格麗特·米切爾撞倒在地,她失血很多,昏迷不醒,醫生們拚命搶救,最終仍回天無力……一個傳奇式的女子就這樣走完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她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兒半女,這個世界卻因她而留下一部感人的小說,一部不朽的電影佳作。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2006-8-11 9:3
頁面功能 【字體:大 中 小】【列印】【關閉】

瑪格麗特·米切爾因致命撞傷躺在人行路上,不醒人事

1948年8月11日,《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因車禍逝世。

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年11月8日出生在亞特蘭大,她的父親是個身材矮小,性格穩重保守的老好人;她的母親小巧精幹,渾身上下充滿活力,篤信天主教,並且是一個為女權而戰的鬥士。

瑪格麗特從小滾在男孩兒堆里,愛騎馬,愛做夢,不愛紅妝愛戎裝。由於周圍的大人特別愛談發生在南北戰爭期間的故事,那一段段精彩動人的回憶滋養著小瑪格麗特的靈魂。母親希望女兒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瑪格麗特卻在做著文學之夢。她滿腦子的幻想,一肚子的故事,從悄悄寫日記到偷偷寫小說,創作的慾望時時湧上心頭,寫來寫去又對自己的才能失去自信……1918年,歐洲上空的戰雲飄揚過海籠罩在美利堅的土地上。

一批批熱血男兒踏上了生死未卜的疆場,瑪格麗特的哥哥和未婚夫也在其中。這一年的九月,剛到史密斯學院學習不久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獲悉未婚夫犧牲在德國戰場上,才滿18歲,她已經體驗到了生離死別的滋味。

似乎這還不夠,上天還要加重她心間的痛苦。1919年初,一場流感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瑪格麗特甚至沒趕上與媽媽最後道別。父親在突然而至的災難面前亂了方寸;哥哥又一時半會兒挑不起這個家。本來就無心念書的瑪格麗特就此離開了學校。

失去母親後,瑪格麗特像一匹脫韁野馬,為所欲為,置社會習俗與道德規范於不顧,弄得整個亞特蘭大上流社會為之側目。

就在這時,她結識了落拓不羈、瀟灑風流的酒販子雷德·厄普肖。在親友們的一片反對聲中,1922年9月2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嫁始了厄普肖。

蜜月剛過,新婚夫婦之間已經出現裂痕。厄普肖是個白瑞德式的人物,也可以說白瑞德的原型恰恰來自厄普肖。干出一系列令她心碎之事,在新婚不久便棄她而去……厄普肖走後,他的朋友約翰·馬什給予了瑪格麗特不少關懷和幫助。馬什在她出嫁以前已經愛上了她,同時對她身上的才華贊賞不已。在馬什的幫助和鼓勵下,瑪格麗特當上了一名報社記者。她幹得很投入,也很出色。為了摸清高空作業者在工作時的感受,她曾把自己吊在200英尺高的樓房窗外;為了用手中的筆勾畫出喬治亞州五位英雄將領的形象,她在圖書館里一紮就是幾個星期……她的生花妙筆將英雄們刻畫得惟妙惟肖,就在這時,她產生了一個念頭:寫一寫戰爭期間英雄的男人們身後那些了不起的女性。

1925年7月4日,瑪格麗特·米切爾與約翰·馬什結為夫妻。婚後不久,她離開了報社。約翰想盡一切辦法讓她正視自己的才華,他鼓勵她動手寫小說。瑪格麗特幾次動筆又幾次放下,她時而激情四溢,時而又信心不足。從1926年開始。斷斷續續寫了九年。200多頁稿紙裝在一個個大口袋裡,沒有成型,更談不上定稿。

1935年,紐約一家大出版社的主編兼副總裁來到亞特蘭大,他見到了瑪格麗特·米切爾,並最終拿到了那一大堆未成型的手稿。經過近一年的共同努力,《飄)終於與讀者見面了。瑪格麗特自己根本就沒想到,贊美之言鋪天蓋地,海內海外印數陡增,一夜之間,她成了一名英雄。

接下去,便是從小說到電影的艱苦歷程。版權所屬、劇本改編、製片人、演員、導演……整整折騰了三年。終於,這部定名為《亂世佳人》的影片和觀眾見面了,整個美國,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為之轟動,瑪格麗特·米切爾再次受到世人的矚目。

《亂世佳人》成為百年影史上無可爭議的經典之作,小說《飄》也在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瑪格麗特·米切爾的生活卻漸漸從輝煌走入平靜,這是她想要的,也是她不想要的。

1949年8月11日晚,在去看電影的路上,一場意外車禍將瑪格麗特·米切爾撞倒在地,她失血很多,昏迷不醒,醫生們拚命搶救,最終仍回天無力……一個傳奇式的女子就這樣走完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她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兒半女,這個世界卻因她而留下一部感人的小說,一部不朽的電影佳作。

Ⅷ 跪求與瑪格麗特的午後2010年上映的由熱拉爾·德帕迪約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Latêteenfriche(2010)》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O9XMirIHHTi8-whC5YihA

提取碼: v9sk

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歲男人基曼(傑拉爾·德帕迪約GérardDepardieu飾)住在母親花園旁的房車里,平時打理菜園,和朋友們泡小酒吧,時而和年輕女友安妮特(索菲·吉耶曼GisèleCasadesus飾)在小窩里浪漫溫存,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他的內心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脆弱和苦楚,母親在不想要他的情況下懷上了他,從來不知道父親是誰;老師因為他的愚笨嘲弄;哥們兒喜歡他卻又常常嘲笑他。女友想要個孩子,他卻因自卑一直不肯答應,導致兩人關系緊張。

有一天,基曼在公園里遇到了一邊養著鴿子一邊在大聲讀小說章節的瑪格麗特(吉賽勒·卡扎德絮GisèleCasadesus飾),他荒蕪的腦袋裡開始萌芽。知識淵博的瑪格麗特是一個退休的農藝學家,幾乎花了她一生的時間用來周遊世界和閱讀文學作品。從此,基曼把午後的時間交給了瑪格麗特的閱讀......

Ⅸ 瑪格麗特公主扮演者

扮演者:凡妮莎·柯比

英文名:Vanessa Kirby

性別: 女

出生日期: 1988

出生地: London

職業: 演員

代表作有電影《致命指令》、《珠穆朗瑪》 、《Bone In The Throat》、《遠大前程》(2011)、英劇《王冠》、《碟中諜6:全面瓦解》等。

《王冠》劇情靈感來源於創作人Peter Morgan的戲劇《The Audience》,Peter Morgan和製片搭檔Stephen Daldry將聯合擔任該劇的製片人。戲劇《The Audience》於2013年初演。

(9)福州多少家瑪格麗特擴展閱讀:

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在《王冠》中扮演瑪格麗特公主,於1930年生於蘇格蘭,是家中的幼女,父親約克公爵的掌上明珠。

聰明、漂亮的她在幼時是如此可愛,以至她的父親曾無比自豪地對別人說:「就連樹上的鳥兒也會被這小傢伙吸引下來,圍繞著她歌唱的。

瑪格麗特的生活在她的伯父,有名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於1936年宣布讓位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就在這一年,她的父親即位,成為國王,也就是後來的喬治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