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挖沙船多少錢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可以看激素臉 2025-07-26 14:04:28
杭州高架堵車怎麼處罰 2025-07-26 14:03:46
上海的樂事薯片哪裡產的 2025-07-26 14:02:55

福州挖沙船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8-24 05:06:36

『壹』 從土裡挖出來的木頭,挖出來是紅色的見風就黑了,有1噸值多少錢

你所說的可能是烏木,其價值不好預估.看你的木種 還有年份 普通的價值三四十萬一噸 金絲楠的幾百萬一噸 價位不一的
烏木(陰沉木)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炭化過程形成烏木,故又稱「炭化木」。歷代都把烏木用作辟邪之物,製作的工藝品、佛像、護身符掛件。古人雲:「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
現代的「烏木」是紅木的一種,木材市場上一般所稱的「烏木」是指黑色非洲烏木以及東非黑黃檀,它們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屬於國家紅木標準的一種。

烏木價值:
廣東鐵力烏木(陰沉木)出水陰沉木多有大小裂紋,一般只做小件工藝品等,少有大件傢具流傳;其價值有以下因素決定:以木質好壞定價、以樹種定價、以粗細定價、以碳化度定價、以外型定價、 以是否返陽定價(晾乾穩定)、以顏色定價(黑色普通、金絲楠少見)、以裂紋大小定價、以可利用的價值定價等等,要全方位考慮。(一般2000~8萬元/噸均有,加工成藝術品則無具體標准。烏木鐲子淘寶網上報價180元/個也有)。 另《本草綱目》記載: 陰沉木,氣味: 甘、咸、平、無毒。主治: 有解毒,亦治霍亂吐利。取木片研為末,溫酒沖服;還有祛風除濕之功效。
在古代陰沉木之所以格外珍貴,其中原因之一是古代大型的基礎建設較少,河流水量也充沛(不像當前這么多乾旱)更缺乏大型的挖掘和吊裝設備、挖沙船等,因此能發現和運回的陰沉木比較少,此為第一珍貴;其次陰沉木形成的特點也註定它在以往很難發現大型成材,且當它離開形成的環境後,溫濕度等都環境變化比較大,保管不善也容易會出現開裂等狀況,影響利用率,因此也顯珍貴;最後就是傳統文化中認為其在地底下埋藏千年而不腐,認為它已具有靈性,能辟邪納福等等,就更顯珍貴了。
傢具製作一般也需要比較好的整塊大料,因此無論從用料用量需求還是保養、傳統文化等方面來說,都導致用陰沉木做的傢具格外顯得珍貴。(更不用說有人專門炒了)
由於烏木為不可再生資源,開發量越來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烏木藝術品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如何鑒別烏木:
烏木長期處於特殊的物理環境中,其色澤多為通體烏黑,也有外黑內紅(如古紅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或外黑內黃(如古金絲楠木,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色)、外黑內綠(如楨楠)、也有色彩漸變的;烏木的原生古樹多為紅椿、楠木、青杠、麻柳、香樟、花楸等品種,並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為烏木,也並不是烏木都是黑色的,或黑色的就是烏木,如印度、緬甸所產和黑木和中國的柿子木、柴油檀木、雞翅木,就是黑色的現代木。真正的烏木,是在特定的缺氧環境中形成的,因木材本身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劑,才能深埋千萬年而不腐。烏木的形成年代和價值,既要憑行家的經驗,更要憑碳14同位素等科學手段檢測,才能確定.

希望能幫助到您~

『貳』 黃岡挖沙船很賺錢嗎

正規的關系不硬的不是太賺錢,幾個出錢的大頭: 1.水利局一年10+W 2. 渣土車在別人村過路,村民要收錢,每月萬把塊(不給試試)。3.公家的工程款不好收。 4.私人的抽成沒多少。

『叄』 一艘15米挖沙船多少錢

挖斗大小來船上設備定價

『肆』 挖沙船的利潤有多大

河道管理局 水利局 礦產資源局 工商管理費 國稅局 地稅局 政府沙子辦公室
這些部門都會要手續,現在的挖沙船一般會由當地的政府部門出面。所以很多手續就不要了!關鍵是找對地方!如果有國家的資助項目就更好了!
現在挖沙船船在內陸航運很賺錢,一次的利潤在2萬左右,如果貨運量大。3年之內都可收回成本!即一年將近100萬!我們這的人大多就是靠跑運沙船發家的!希望對你有幫助!挖沙船每方的挖沙成本是2.0元左右,而沙場的利潤一般是兩倍的即投入30000賺60000左右,搞資源的沒聽說過不賺錢的。挖沙船每小時處理毛料70-100立方左右。不過一般挖沙船每台在90000元左右,別被人忽悠了。

『伍』 挖沙船多少錢一艘

鋼材價格上漲的影響已經傳遞到造船業。就目前情況來看,一艘5瓦的挖泥船,基本上需要1.1瓦的鋼材。隨著鋼鐵產品每噸增加800元,每艘船的成本將增加800多萬元。

『陸』 經營挖沙船有什麼門檻和手續啊

河道管理局 水利局 礦產資源局 工商管理費 國稅局 地稅局 政府沙子辦公室
這些部門都會要手續,現在的挖沙船一般會由當地的政府部門出面。所以很多手續就不要了!關鍵是找對地方!如果有國家的資助項目就更好了!
現在挖沙船船在內陸航運很賺錢,一次的利潤在2萬左右,如果貨運量大。3年之內都可收回成本!即一年將近100萬!我們這的人大多就是靠跑運沙船發家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四川樂山市承包挖沙船是傳銷嗎

這個沒法確定,你得了解得多點,我們才好做判斷的。
傳銷不是說去做具體什麼東西,大多的傳銷往往說自己在做什麼生意,很賺錢,比如開廠啊,包工程啊,把人騙過去再告訴你有一個比這個生意更賺錢的生意,然後帶你到處走家串戶的。經過幾天時間,你就不認為是傳銷,你就加入了,這是洗腦的。
另一種是暴力的,就是去了就把你的錢啊什麼拿走,但這種的傳銷越來越少了,大部分都是洗腦的。
所以別認為去了把你錢收掉,手機收掉的才是傳銷。
我估計,你那朋友可能是做傳銷去了。像包什麼挖沙的,難啊,得有背景。再說了,需要這么多人嗎?

『捌』 福建沙子一噸多少錢``哪裡有沙子廠

沙子至少分兩種。一種河沙一種海沙。海沙賤,河沙貴。海沙不宜用於刷牆或鋪地板。用於砌磚等尚可,因為其有鹽性。

沙子的價格和出處,隨便抓一個在搞裝修的人,他都會連電話號碼都提供給你。

『玖』 請問廈門的魚店都集中在什麼位置

LZ好,物種名稱

中文名:中華白海豚

英文名: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

拉丁文學名: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Osbeck, 1765)

分類學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鯨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屬: 駝背豚屬 Sousa

種: 中華白海豚 S. chinensis

中華白海豚是世界上七十八種鯨類品種之一;為統一起見,各地學者都稱它們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學名為Sousa chinensis),而「中華白海豚」只是香港及中國居民給它們的本地稱號。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殺人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以及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能夠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素有「長江里的大熊貓」之稱,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也有部分專家認為,產於珠江口和廈門水域的白海豚,背鰭基部並無隆起,也不駝背,應廢棄使用印度太平洋駝背海豚或太平洋駝海豚等名稱。

外形特徵

中華白海豚身體修長呈紡錘型,喙突出狹長,生的白海豚約1米長,性成熟個體體長2.0~2.5m,最長達2.7m,體重200~250kg;背鰭突出,位於近中央處,呈後傾三角形;胸鰭較圓渾,基部較寬,運動極為靈活;尾鰭呈水平狀,健壯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對稱的兩葉,有利於其快速游泳。眼睛烏黑發亮,上、下頜的每側都有32~36枚圓錐形的牙齒,齒列稀疏。吻部狹、尖而長,長度不到體長的十分之一。喙與額部之間被一道「V」形溝明顯地隔開。脊椎骨相對較少,椎體較長。鰭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許多細小的灰黑色斑點,有的腹部略帶粉紅色,短小的背鰭、細而圓的胸鰭和勻稱的三角形尾鰭都是近似淡紅色的棕灰色。

白海豚身上的粉紅色並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這與調節體溫有關。一般會從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為成年的粉紅色。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它們的群居結構非常的有彈性,而組群的成員也時常更換。根據記錄,組群最多可有23條白海豚,而平均為4條。

中華白海豚身體修長呈紡錘

型,喙突出狹長,性成熟個體體長2.0~2.5m,最長達2.7m,體重200~250kg;背鰭突出,位於近中央處,呈後傾三角形;胸鰭較圓渾,基部較寬,運動極為靈活;尾鰭呈水平狀,健壯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對稱的兩葉,有利於其快速游泳。

生物學特徵

1.體形

中華白海豚身體修長呈紡綞型,喙突出狹長,性成熟個體體長2.0~2.5m,最長達2.7m,體重200~250kg;背鰭突

出,位於近中央處,呈後傾三角形;胸鰭較圓渾,基部較寬,運動極為靈活;尾鰭呈水平狀,健壯有力,以中央

缺刻分成左右對稱的兩葉,有利於其快速游泳2.呼吸系統。

中華白海豚與陸生哺乳動物一樣肺部發達,用肺呼吸。外呼吸孔呈半月形開放於頭額頂端,呼吸時頭部與背

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並發出「Chi-Chi-」的噴氣聲。

3.定位系統

中華白海豚眼睛較小,位於頭部兩側,眼球黑色,視力較差,其辨別物體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聲定位系

統,在鼻孔下有一氣囊,靠鼻塞肉的開閉發聲,這種聲線在前額隆起處一個由脂肪組成的特有器官集中,按一定

的頻率進行發射;聲音碰到不同的物體反射回來的不同頻率信號,通過海豚下齶一個由脂肪組成的凹槽接收,傳

入內耳進行定位。這個回聲定位系統雖然復雜,但反應極其迅速准確,可以測出前面物體的大小、形狀、密度結

構和屬性,並作出判斷和反應。海豚這種特殊功能已被生命科學部門和軍事部門進行仿生學研究。

4.攝食

中華白海豚的攝食消化系統與陸上哺乳動物完全一致,擁有牙齒、食道、胃、肝、

脾、腸。成年海豚上下頜共有錐形齒125~135枚,排列稀疏,其功能不在於咀嚼,而是用

於捕食。攝食對象主要是河口的鹹淡水魚類,不經咀嚼快速吞食。解剖分析海豚的胃含

物,主要有棘頭梅童魚、鳳鱭、斑�、銀鯧、烏鯧、白姑魚、龍頭魚、大黃魚等珠江口

常見品種,食性以中小型魚類為主。

5.生殖

中華白海豚的壽命一般為30~40年,3~5歲達到性成熟,常年都可交配,動情期多集中在4月至9月的溫暖季

節,懷孕期10~11個月,每胎產一仔。剛出生的幼豚體長接近1m,幼體出生時尾部先從母體內露出(陸生哺乳動

物頭先露出),防止出生過程中幼嬰嗆水而死。出生後即由母體帶領學游泳,母豚有乳汁分泌,哺乳期8~20個

月。由於整個哺乳過程母子形影不離,保護周到,幼豚的成活率均比其它水生動物成活率要高得多。

分布范圍

中華白海豚喜歡棲息在亞熱帶海區的河口鹹淡水交匯水域,在澳大利亞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東南亞太平

洋沿岸均有分布。中華白海豚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據文獻記載,最北可達長江口,向南延伸至浙江、

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時也會進入江河。

據最近幾十年有關調查資料,中華白海豚在我國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廈門的九龍江口,一

個是在廣東的珠江口。

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群體,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萬山群島和香港西南部水域。據1997~2000年南海水

產研究所的調查資料顯示,海豚分布的北界在深圳機場對開水域,南界在東澳—小蒲台島一帶;東側的大鏟島、

深圳灣、龍鼓洲、香港新機場北部水域和大嶼山沿岸,西側的香洲灣外和澳門對開海面,均有中華白海豚分布

(圖4、圖5),分布范圍面積不小於1200km2。白海豚活動的密集區主要在伶仃洋的東南部,其中內伶仃島周

圍、馬友石至大嶼山之間和桂山島附近,海豚的目擊率較高;而從淇澳島至澳門之間的西部水域,海豚的目擊率

較低。分布態勢呈東高西低,而且差異顯著。

另外,珠江口一帶也有江豚分布。江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豚的分布位置比中華白海豚稍為偏南,經

常在桂山島附近和香港以南水域活動,其群體規模較小,多以2~5頭的小群體出現。

珠江口伶仃洋水域能夠成為中華白海豚聚集棲息活動的密集區域,原因主要有三點

1.鹹淡水交匯,水質肥沃,水溫和鹽度均適宜白海豚的生存活動;

2.珠江河口生物豐富多樣;

3.水質環境較好,污染較輕,特別是內伶仃島沿岸和大嶼山島西側,仍保留有自然岸

線未被開發,水域環境幽靜,成了中華白海豚活動的理想場所。

生活習性

中華白海豚不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性情活潑,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常在水面跳躍嬉戲,有時甚至將全身躍出水面近1米高。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時可達每小時12海里以上。呼吸的時間間隔很不規律,有時為3~5秒鍾,有時為10~20秒,也有時長達1~2分鍾以上。主要以魚類為食,包括鯔科和石首魚科魚類的幼體,也吃小黃鯛和小鯧魚等。它的食量很大,胃中的食物的重量可達7千克以上。

在各種漁船中,白海豚特別喜歡在雙拖船後覓食,而在雙拖船後的海豚組群也比其他的大很多。在海豚的胃內發現最少13科20種不同的魚類。數量最多的是鯷科,石首科及鯡科。其中白海豚最喜歡吃的是獅頭魚(Collichthys lucida),其次是?魚 (Johnius spp)及黃姑魚(Thryssa spp)。

中華白海豚的攝食消化系統與陸上哺乳動物完全一致,擁有牙齒、食道、胃、肝、脾、腸。成年海豚上下頜共有錐形齒125~135枚,排列稀疏,其功能不在於咀嚼,而是用於捕食。攝食對象主要是河口的鹹淡水魚類,不經咀嚼快速吞食。解剖分析海豚的胃含物,主要有棘頭梅童魚、鳳鱭、斑�、銀鯧、烏鯧、白姑魚、龍頭魚、大黃魚等珠江口常見品種,食性以中小型魚類為主。

中華白海豚與陸生哺乳動物一樣肺部發達,用肺呼吸。外呼吸孔呈半月形開放於頭額頂端,呼吸時頭部與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並發出「Chi-Chi-」的噴氣聲。

中華白海豚眼睛較小,位於頭部兩側,眼球黑色,視力較差,其辨別物體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聲定位系統,在鼻孔下有一氣囊,靠鼻塞肉的開閉發聲,這種聲線在前額隆起處一個由脂肪組成的特有器官集中,按一定的頻率進行發射;聲音碰到不同的物體反射回來的不同頻率信號,通過海豚下齶一個由脂肪組成的凹槽接收,傳入內耳進行定位。這個回聲定位系統雖然復雜,但反應極其迅速准確,可以測出前面物體的大小、形狀、密度結構和屬性,並作出判斷和反應。海豚這種特殊功能已被生命科學部門和軍事部門進行仿生學研究。

生長繁殖

中華白海豚的壽命一般為30~40年,3~5歲達到性成熟,常年都可交配,動情期多集中在4月至9月的溫暖季節,懷孕期10~11個月,每胎產一仔。剛出生的幼豚體長接近1m,幼體出生時尾部先從母體內露出(陸生哺乳動物頭先露出),防止出生過程中幼嬰嗆水而死。出生後即由母體帶領學游泳,母豚有乳汁分泌,哺乳期8~20個月。由於整個哺乳過程母子形影不離,保護周到,幼豚的成活率均比其它水生動物成活率要高得多。

雌性海豚會在10-11歲時到達成熟期。幼豚會在全年出生,但出生率在春季及夏季稍高。在其他地區,白海豚的壽命最長為40歲。在香港,最老的海豚為33歲。

中華白海豚每年主要在6~7月間在水中交配,雌獸的懷孕期為10個月左右,產仔於翌年3~4月份,幼仔的尾部先產出,頭部最後露出。剛出生的幼仔的體長大約為100厘米,是雌獸體長的1/3左右,背面為灰黑色,腹面為白色並帶有粉紅色,牙齒尚未露出,吻部生有10多根感覺毛。哺乳期約為1年,這時感覺毛全部脫落,牙齒完全長出,2~3年達到性成熟。壽命一般為25~35歲。

相關資料

【中華白海豚與香港回歸】

中華白海豚還被選為1997年香港回歸慶祝活動的吉祥物。在香港各界慶祝回歸委員會的成立典禮上,主席台上懸掛的大型慶委會會徽分外引人注目:一條活潑可愛的卡通形式的中華白海豚一躍而起,在浪花上嬉戲,中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的主要組成部分,並配有五顆星的紫荊花,外圈是中英文的會名。會徽的構圖體現了香港人民嚮往回歸的喜悅心情:海浪既有圓圈形的浪花,又有長條形狀的波紋,象徵著喜悅與歡慶,而紅底白花的紫荊花位於中華白海豚與波浪之間,顯示著港人的胸懷。

選擇中華白海豚為迎回歸吉祥物,也是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首先是由於中華白海豚與香港的淵源極深,在香港西面水域,尤其是龍鼓洲及沙洲一帶,經常可見到三五成群的中華白海豚出沒,中華白海豚是海洋里的珍貴動物,而香港正是離不開海洋的重要海港城市。其次,中華白海豚的名字中有「中華」二字,中華白海豚每年都會游回珠江三角洲等地繁殖後代,具有不忘故土,熱愛家園的品質,而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應回歸祖國。第三,是中華白海豚喜歡群居,具有強烈的家族依戀性,尤其是雌獸對幼仔的愛護非常周到,當幼仔在漁網附近,因貪食已上網的小魚而被纏住時,雌獸會在網邊焦急地徘徊,尋求營救幼仔的方法,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沖擊漁網來拯救幼仔,其親情令人感動。正是這些特性,表達了香港人民熱切期待回歸祖國懷抱的迫切心情。

中華白海豚在香港回歸之際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同時也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香港政府在龍鼓洲水域首先建立了海岸公園保護區。就在香港回歸祖國的同時,由一些環保團體發起組織的、以拯救中華白海豚為目的的「中華白海豚資源中心」在香港成立。據調查,香港水域現在大約有60~80隻中華白海豚,近年來因受水質變化的影響,每年約有10多隻死亡。這個組織成立以後,將採取各種措施,在中華白海豚生存的區域凈化水質,平衡生態環境,為中華白海豚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條件,同時還將廣泛地開展宣傳活動,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白海豚所面臨的惡劣形勢,吸引更多的人參加拯救行動。

與此相呼應,1997年8月,在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之一——福建省廈門市,也建立了一個總面積為5500公頃的以保護中華白海豚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同年10月11日,廈門市政府又下達了《廈門市保護中華白海豚規定》,並同與廈門毗鄰的漳州、泉州兩市一起共擔義務,共同保護這一稀有的「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是廈門的唯一一種國家I級保護動物,廈門人稱其為「媽祖魚」、「鎮港魚」,因為在春天朝拜神聖「媽祖」期間也正是中華白海豚大群出現在廈門海域的時候,而且每逢它們出現的時候,海面上總是風平浪靜,所以從前漁民們在海上作業時如果遇到,都要燒香叩頭以求保佑。但是,近年來由於圍海築堤、捕捉和誤捕,以及缺乏生態保護的海洋工程建設,使原來常見的中華白海豚的數量明顯減少。

廈門市中華白海豚保護規定

【法規名稱】 廈門市中華白海豚保護規定

【頒布機構】 廈門市人民政府

【發 文 號】 廈門市人民政府令第65號

【頒布時間】 1997-10-18

【實施時間】 1997-12-1

【效力屬性】 有效

第一條 為保護珍貴、瀕危的中華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實行非封閉式管理,其范圍界定為第一碼頭和嵩嶼聯線以北,高集海堤以南的西海域和鍾宅、劉五店、澳頭、五通四點聯線的同安灣口海域。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其他海域為保護區外圍保護地帶。

第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中華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並有權監督、檢舉和控告一切破壞中華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的行為。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設立中華白海豚保護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於中華白海豚資源的保護和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以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等活動。

鼓勵國內外組織和個人捐贈,共同保護中華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

第五條 市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管理機構負責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以及對中華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

交通、港務監督、海洋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中華白海豚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工作。

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實施監督、協調。

第六條 市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對中華白海豚資源的調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定保護發展規劃,實施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各項管理制度,組織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等活動,採取有效措施,維護和改善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環境,保護和增殖中華白海豚資源。

第七條 加強中華白海豚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有關中華白海豚的科學知識及救助措施,增強市民自覺保護中華白海豚的意識。

第八條 市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實施人工放流,增殖水產資源,豐富中華白海豚的餌料。

第九條 依據廈門市海域功能區劃,限制西海域海水養殖,適度控制同安灣口海域海水養殖規模,保障中華白海豚有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受傷、擱淺和因誤入港灣而被困的中華白海豚時,應當及時採取緊急救護措施並報告市漁政管理機構處理;誤捕入網的,應當及時放生;發現已經死亡的中華白海豚應當及時報告或送交市漁政管理機構處理。

第十一條 禁止捕捉、殺害中華白海豚。為對中華白海豚進行科學研究、資源調查必須捕捉的,以及為人工繁殖中華白海豚,必須從自然水域中獲取種源的,依法向市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市漁業行政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後,向國務院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特許捕捉證,並接受市漁業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

廈大教授首提水下爆破安全距離,以保護中華白海豚

廈門在中華白海豚保護上又取得新進展,首次提出了廈門港海域中水下爆破聲壓、葯量和作用距離之間關系的半經驗公式。

從廈大海洋系教授許肖梅處獲悉,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開展的《廈門海域水下爆破等作業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及水聲監測系統的構建》研究,近日通過有關專家評審。

根據該項研究,廈門共在保護中華白海豚工作上取得了三項重要研究成果。

一是利用先進的水聲數據採集及信號處理、CDMA無線傳輸、客戶/伺服器模式信息服務技術自行研製開發了一套國內首創的「水下爆破遠程水聲監測系統」。

二是研究得出水下爆破沖擊波對中華白海豚致死致傷的最小聲壓峰值(最小聲壓級)門限,首次提出廈門港海域中水下爆破聲壓、葯量和作用距離之間關系的半經驗公式。

三是在理論研究基礎上,自行研製一套水聲信號驅趕裝置,取得重要的技術參數。

據介紹,這三項成果將被直接應用於白海豚保護的實際工作中:一方面為主管部門確定水下爆破時中華白海豚的安全距離提供了科學依據;另一方面有利於加強對水下爆破工程的全天候監管。

公開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有「水上大熊貓」之稱,廈門海域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之一。

近年來,隨著廈門及周邊海域海洋工程項目的增多,對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危害因素

1.填海與圍墾

填海、圍墾是珠江口兩岸造地的最普遍方法,在寸土尺金的珠三角,為建碼頭、修路、開發房地產或擴展農

田,修造養殖基圍,都經常向大海開刀。填海不光是私人承包,也有許多是政府部門的行為。

填海造地,最大的危害是破壞了海岸帶的生態環境,天然的紅樹林被毀滅,海灘被蠶食,河口水域范圍被縮

窄,潮間帶生物和淺海魚類失去了家園,多種魚蝦類的傳統天然產卵場和繁育場在推土機轟鳴聲中被毀於一旦。

填海造地的結果,使中華白海豚的活動區域逐漸縮窄,索餌攝食的場所減少,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因潮間帶生物

的衰落而變得越來越單調貧乏。

2.爆破

與填海造地同時進行的開山爆破,島嶼採石,搬山填海及水下爆破等作業,往往都是使用重磅炸葯,形成強

力的沖擊波,弄得山搖地動,海嘯浪涌,大量碎石飛濺入海。1993年12月,珠海市在三灶島實施爆破施工就有多

頭海豚被炸死,1993年至1995年香港赤鱲角新機場建設過程中炸山填海也先後有多頭白海豚被傷害。

3.挖沙

基建工程需要大量海沙,每天都有幾十艘挖沙船在珠江口作業。挖沙操作不僅破壞了海床,更嚴重破壞了底

棲生物的棲息環境,魚蝦貝藻蟲都一攬子被挖沙機抽走,海域變得一片荒蕪,原來的底棲生物和魚蝦繁殖區已不

復存在。挖泥的同時也攪動底泥造成二次污染,水體非常渾濁,影響白海豚無法進行各種正常的生態、生理活

動。廣東省政府已下令禁止海岸的挖沙行為,對今後保護白海豚的棲息生境地是一種政策保證。

4.漁業過度捕撈

這也是造成珠江口海域漁業資源急劇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每年投入珠江口的漁船,以番禺、珠海、東莞、

深圳及香港流動漁船為多,也有來自台山、陽江、以至澄海、饒平的漁船,數量多達幾百艘。作業方式有單拖、

雙拖、糹參繒、蝦拖、流刺、定置等,漁民都抱怨說:「日拖夜拖,海底都被颳去幾層皮了,魚是越拖越細

(小),產量是越拖越低」。可見漁業資源破壞之嚴重。

由於捕撈過渡,近年來珠江口已是漁不成汛,大量的漁船停船停航。酷漁濫捕使漁民的日子不好過,白海豚

的日子也不好過,無序投放的刺網纏繞和拖網誤捕使白海豚受傷害的機率增大,而電、炸、毒魚等違法行為是白

海豚生存的最大威脅。原來肥美的河口漁場,吸引白海豚在此休養生息,但現在白海豚的食料也成了問題。無魚

可覓,食不裹腹。如果再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如投放人工魚礁等方法),白海豚只有遷徙或消亡,沒有其它出

路。

5.船隻來往頻密

珠江口是國內以至國際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港澳往來,穗港往來,深珠往來;還有廣州及珠江口三角洲的各

類船隻,包括遠洋巨輪、大小客輪、高速快船,以及各種貨船、漁船、拖船、工程作業船、油輪等等,來往穿

梭,使整個珠江口熱鬧非常,也使白海豚不得安寧。白海豚的生存依靠其特殊的回聲定位系統進行訊息傳遞和覓

食,但嘈雜的船舶機械雜訊對海豚的音波傳遞造成干擾,以致它們無法准確判斷環境的威協,嚴重者因此而被斷

送生命。據漁民反映,在桂山島北面的港澳航線上,有時會看到被噴射水翼船撞死的白海豚。

6.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珠江三角洲是經濟發達地區,上游幾千家工廠,特別是沿岸的造紙廠、化工廠、電鍍廠、印染廠等各類排入

珠江口的工業廢水,無疑是對珠江口天然漁場和產卵場的直接破壞,斷絕了中華白海豚的食物來源。白海豚對這

些有毒有異味的廢水,也會本能地躲避遊走。由於有關部門採取了各項環保措施,包括「達標排放,總量控制」

的管理辦法,近年來珠江口的環境質量問題已有所緩解,但目前有機氮和油類水質超標仍然嚴重。

7.農葯污染

珠江三角洲是個亞熱帶經濟作物產區,各種殺蟲劑、除草劑及有機氯農葯對珠江口的漁業資源也是一項破壞

因素,對白海豚的生存也是一種威脅。據報道,從中華白海豚死亡個體的組織分析發現,珠江口中華白海豚體內

農葯DDT和多氯聯苯(PCB)的含量較亞洲其它區域的鯨豚類高。這種現象可能是白海豚通過食物鏈在體內累積的

結果。這些物質在白海豚體內累積至一定程度時會破壞其自身的生殖和免疫系統。顯然,農葯污染對珠江口中華

白海豚的生存威協是不可忽視的。

8.油污染

近年來,運油船在珠江口發生碰撞漏油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原油泄漏,在海面上形成大片油膜阻隔了海水和

空氣的正常交換,容易造成水體缺氧,污染魚體並引起魚類缺氧死亡。例如1999年3月24日發生的「東海209」輪和

「閩燃供2」油輪在伶仃洋相撞,致使油輪沉沒,800多噸重油外泄,受污染面積達300km2。珠海市有40km海岸線

受到嚴重污染,給沿岸水產養殖場和大片紅樹林帶來很大損失。如果白海豚碰上油污染,其上浮呼吸過程中肯定

要接觸油污,呼吸時就存在把油污吸入肺部的可能,其後果必然危害白海豚的生存健康。

9.廢棄物傾倒區

珠江口一帶設有多個廢棄物傾倒區,其中內伶仃島東側和西側各設有一個;在沙洲島東南水域,也有一個香

港政府劃定的淤泥傾卸區。指定的傾卸區多是由政府部門設定的,至於大量的民用廢棄物被隨便拋入江河最後漂

流到珠江口的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廢棄物和污泥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屬和有毒物質,它不僅污染海底和水質,有時

也會被魚類和各種生物誤食中毒並在體內聚積,通過食物鏈進入白海豚體內。

10.自身弱點

中華白海豚雖然對水生生活有許多適應性,但其胎生、哺乳和用肺呼吸等陸生哺乳動物固有的生理特性,也

是導致目前瀕危的因素之一。十月懷胎時間長,一胎一仔數量少,哺乳期長又使部分幼仔夭折。另外,誤入江河

的海豚也大多蒙難。

保護行動

1988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把中華白海豚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

物,同時也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

1994年5月,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物種委員會鯨類專家組(IUCN/SSC/CSG)在廣州召開國際鯨類專家組會議,共同

發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呼聲;

1995年5月,IUCN/SSC/CSG在廈門召開了「閩、港、台鯨豚保育研討會」,會議建議閩、港兩地分別成立保護

區保護中華白海豚;

1996年7月,香港政府漁農署主持召開國際會議討論保護香港的中華白海豚,11月香港政府在沙洲及龍鼓洲水

域建立了海岸公園保護區,保護中華白海豚;同年,台灣也立項進行台灣海域(金門)中華白海豚拯救計劃;

199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確定中華白海豚作為香港回歸祖國的吉祥物;

1997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1999年11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9年10月,廣東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

區;

2003年1月,福建省東山——廣東省南澳海域列入聯合國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確定的重點保護對象是

中華白海豚;同年8月,廣東省汕頭市分別在萊蕪海區和龍頭灣海區建立了中華白海豚兩個市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2月,在台灣召開了第一屆台灣海域中華白海豚保育研究研討會暨工作會議。 14848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