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伍軍人補貼
法律分析:一、退伍軍人2020年補貼政策及補貼標准
1、紅軍退伍軍人:退伍軍人的補貼對於那些戰爭歲月走過來的老兵,為了祖國做出過重大的貢獻,國家對於他們也是非常的重視。2019年開始,紅軍退伍軍人每年可以領取五萬元左右的補助。
2、殘疾退伍軍人:在服役期間造成殘疾的退伍軍人,國家會根據不同的級別等級,對於他們給予相應等級的補助。2019年退伍軍人的補貼標準是1200元每月,如果是帶著傷病回家的退役軍人,除此之外,每個月能得到550元的補貼,曾是部隊參戰人員的,每個人能得到600元的補貼。
3、退伍軍人的安家補助費:退伍軍人的安家補助費按月工資基數計發,復員到大中城市的,10周年以內的,每年發給0.5個月,10周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年發給1.5個月;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的,相應增發0.5個月。其中,軍齡不滿1周年的按年標准計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4、退伍軍人回鄉生產補助費:退伍軍人回農村的士官按月工資基數計發,軍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5、退伍軍人的醫葯生活補助費:對患有慢性病的退伍軍人,視病情輕重,經軍以上機關批准,發給醫葯生活補助費,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
法律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第四條 全社會應當尊重、優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⑵ 退伍老兵有什麼待遇
法律分析:(一)義務兵家庭優待金
農村義務兵不低於當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00%,城鎮義務兵不低於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大學本科每年增發優待金100%(即2倍),大學專科每年增發50%(即1.5倍),進藏(疆)和高原條件兵按現行標准3倍發放(詳見經濟待遇表)。
(二)退役士兵就業安置
1.一次性退役金。由軍隊按照4500元×服役年數的標准發放,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比例增發。其中:授予榮譽稱號或者榮獲一等功的,增發15%;榮獲二等功的,增發10%;榮獲三等功的,增發5%。
2.一次性經濟補助。退役第二年的8月底前,由當地政府發放,其中,義務兵每服現役1年補助4500元,其一次性經濟補助金額為9000元;士官每多服役一年增發20%,其一次性經濟補助金額為9000元×[1 (服現役年數-2)×20%]。
3.免費就業培訓。退出現役1年內,由縣級以上政府安置部門免費組織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並推薦就業。教育培訓期限一般為2年,最短不少於3個月。
4.創業培訓補貼。在就業培訓定點機構參加創業培訓,根據其辦理工商稅務登記情況,享受800—1200元的一次性創業培訓補貼。
5.一次性創業補貼。就業困難的退役士兵自主創業,依法進行工商和稅務登記的,可享受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6.小額擔保貸款。除從事非國家限制性行業外,退役士兵可在創業地申請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合夥經營或創辦小企業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捆綁式」貸款,並按規定享受財政貼息。
7.稅費減免。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除國家限制行業外,自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收費,限額免交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准為每戶每年8000元,最高上浮2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第二十一條 對退役的軍官,國家採取退休、轉業、逐月領取退役金、復員等方式妥善安置。
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國家保障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服務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
以轉業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據其德才條件以及服現役期間的職務、等級、所做貢獻、專長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崗位,確定相應的職務職級。
服現役滿規定年限,以逐月領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月領取退役金。
以復員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領取復員費。
⑶ 退伍老兵補助金多少錢
法律分析:退伍老兵補貼新政策是非農和農業戶口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標准按當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發放。補貼演算法:25×服役年限伍老兵可領取的補貼。
法律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第四十四條 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與所在單位工作年限累計計算,享受國家和所在單位規定的與工齡有關的相應待遇。
第四十六條 退役士兵到城鎮企業就業或者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以靈活方式就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退役士兵回農村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退役士兵在服現役期間建立的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與其退役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關系接續,由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和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⑷ 當了八九年的老兵退伍能有多少錢
根據《士官管理規定》第七十一條規定:士官退出現役費用結算,作復員安置的發至批准退役當月止,作轉業安置的發至離隊當年7月止。
根據老Z的情況,其屬於復員安置,則退役費應當結算至批准退役當月止,也就是在2019年12月。
但老Z所在單位錯將其按轉業士官移交,退役費用結算至2020年7月。顯然這是不符合規定的,也是錯誤計算。
參照現行有關規定,老Z的退役費結算項有:復員費、安家補助費、獎勵工資、社會保險基金、住房資金、返鄉差旅費等。作轉業安置的,有生活補助費和安家補助費,但這兩筆錢相比復員安置的要少。
根據老Z的情況,其復員費為:軍齡不滿10周年,每滿1年發1.5個月基本工資(軍銜工資+軍齡工資+艱苦地區津貼)。不論是復員還是轉業,老Z的退役費時的月工資基數是一樣的均為3155元。
已知老Z月工資基數為3155元,故其復員費為:3155*1.5*9=42592.5元
安家補助費。根據老Z的軍齡情況,再分復員到大中城市的,每年發給0.5個月基本工資;復員到縣市以下的,每月發給1個月基本工資。
故其安置補助費為:復員到大中城市:(3155/2)*9=14197.5元;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3155*9=28395元。
老Z應領的退役費,與現在的差多少?
老Z原單位,錯誤的結算方式是參照轉業士官的。
將其生活補助費計算為:軍齡8-9周年的,發給3個月基本工資,9周年以上的發給4個月基本工資,其單位發放了4個月基本工資,也就是:3155*3=12620元。
安家補助費計算為:軍齡10周年以內,發4個月基本工資,也就是3155*4=12620元。
外加獎勵工資4488元、返鄉差旅費550元、服裝費351元,合計為:30629元。
老Z的實際應拿的復員費和安家補助費已經算出為:70798.5元(以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計算)。其他項如保險基金、住房資金、差旅費等,復員和轉業幾乎相同。
但需要說明的是,作轉業安置的士官比復員士官要多領取到7個月工資,和半年的獎勵工資。
其半年獎勵工資為4488元,推算月工資為8976*7=62832元。故多領的7個月工資+獎勵工資部分為:67320元。於此,現老Z錯誤的轉業方式結算的經濟補助共計:97949元。(這里忽略退役命令宣布後的有關津貼補貼減少問題)
而按照老Z實際應領取的經濟補助約為:70798.5元。其他保險基金、住房資金基本不變。故依照規定,
⑸ 2022年退伍老兵新政策補貼
退伍軍人補貼新政策是:
1、退伍軍人補貼包括了每月固定補貼,以及個人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待遇;
2、個人的社會保險又包括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等;
3、每月補貼,根據個人所屬的等級不同,能夠領取到的金額有所不同;
4、並且其中有些待遇還需要個人繳費,例如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
一、士官離休費
1.基本復員費:按照月工資基數(軍銜工資、軍齡工資、邊遠艱苦地區津貼、地區附加津貼、高寒海島津貼之和,下同),軍齡不滿10年的每年發放1.5個月,不滿15年的每年發放2.5個月,不滿20年的每年發放3個月,20年以上的每年發放4個月。其中,軍齡不足一周年的部分,按年度標準的一半計算分配。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2.落戶補貼:按月工資基數計發。復員到大中城市的,10年以內按每年0.5個月發放,第11年起按每年1.5個月發放;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的,相應增加0.5個月。其中,軍齡不滿1年的按年標准執行。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3.返鄉生產補貼:復員返鄉下鄉士官按月工資基數發放,軍齡每滿1年發放1.5個月。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4.醫療生活補助:對患有慢性病的復員士官,視病情輕重,軍級以上經機關批准,發放醫療生活補助,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
5.獎勵性薪酬:當年達到獎勵性薪酬發放條件的,按基本工資標准發放。 農村退役軍人補貼主要哪些? 第一類:農村退伍軍人撫恤補助。年滿60周歲的退伍軍人,每月可領取撫恤補助。國家為退役軍人開立養老賬戶,退役軍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以養老保險繳費年度計算。領取時以當地年度養老金發放相關標准為准。
第二類:農村退伍軍人高齡津貼。根據財政部相關政策,按往年標准發放補貼。根據規定,服役滿3年退役的農村退役軍人,年滿60周歲後,每月可領取30元農村退役軍人補貼。據了解,目前退伍軍人確有登記,退伍軍人可攜帶身份證、戶口本、退伍證復印件到社區進行登記。
綜上所述,關於2022年退伍老兵新政策補貼的問題,建議咨詢當地並結合當地政府並參考以上內容。
法律依據: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第二十七條殘疾軍人的撫恤金標准應當參照全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確定。殘疾撫恤金的標准以及一級至十級殘疾軍人享受殘疾撫恤金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依靠殘疾撫恤金生活仍有困難的殘疾軍人,可以增發殘疾撫恤金或者採取其他方式予以補助,保障其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第二十八條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因舊傷復發死亡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金標准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
⑹ 退伍老兵有什麼補貼
法律分析:按照一年兵役每個人每個月發放10元的老年生活補助來計算補貼標准。
法律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第四十條 殘疾軍人、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承租、購買住房依照有關規定享受優先、優惠待遇。居住農村的撫恤優待對象住房有困難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幫助解決。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⑺ 福建省退伍老兵福利新政策
農村退伍軍人可以享受免徵營業稅針對退伍軍人轉業從事企業經營,從領取稅務登記證那天開始,可以享受3年內免徵營業稅的福利政策。也包括隨軍家屬都可享受此政策。農村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根據有關政策規定,退伍軍人按照服役年數,給予每月相應的生活補助。針對2011年之後退伍的軍人,補貼以10元為基數,服役年數每增加一年,補貼每月累加10元。比如說服役3年時間的退伍軍人,在年滿60歲之後,可以每月領取30元的晚年生活補助。退伍軍人補貼政策及補貼標准具體如下:
農村退伍軍人可以享受免徵營業稅:針對退伍軍人轉業從事企業經營,從領取稅務登記證那天開始,可以享受3年內免徵營業稅的福利政策。也包括隨軍家屬都可享受此政策。農村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根據有關政策規定,退伍軍人按照服役年數,給予每月相應的生活補助。針對2011年之後退伍的軍人,補貼以10元為基數,服役年數每增加一年,補貼每月累加10元。比如說服役3年時間的退伍軍人,在年滿60歲之後,可以每月領取30元的晚年生活補助。農村退伍軍人養老補貼:基礎養老金,按照當年統一標准進行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待遇當年繳費檔次的平均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軍齡計算賬戶化額度,該額度計入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繳費年限養老金。繳費年限包含從軍軍齡。
退伍老兵每月補助多少?
1、對退役的軍官,國家採取退休、轉業、逐月領取退役金、復員等方式妥善安置。
2、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國家保障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服務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以轉業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據其德才條件以及服現役期間的職務、等級、所做貢獻、專長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崗位,確定相應的職務職級。
3、服現役滿規定年限,以逐月領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月領取退役金。
4、以復員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領取復員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普惠優待疊加的原則,在保障退役軍人享受普惠性政策和公共服務基礎上,結合現服役期間所做貢獻和各地實際情況給予優待對參戰退役軍人應當提高優待標准。
⑻ 退伍老兵2019有什麼優待政策嗎
一級因戰、因公、因病殘疾軍人撫恤金標准分別為每人每年88150元、85370元、82570元,分別比2018年提高了8010元、7760元、7510元。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27980元、24040元和22610元。
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和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61130元、61130元和27580元。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月提高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補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月440元提高至490元。
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月550元提高至600元,參戰參試退役軍人生活補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月600元提高至650元,農村籍老義務兵每服一年義務兵役每月增加補助5元,達到每月40元。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已第26次提高殘疾軍人殘疾撫恤金標准,第29次提高「三屬」定期撫恤金標准和「三紅」生活補助標准。
⑼ 退伍老兵補助每月多少
法律分析:退伍老兵每月多少錢各地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要看政府發布的通知,有的地區有,而有的地區沒有那麼 多;有的700多元一個月,有的500元左右一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第二十一條 對退役的軍官,國家採取退休、轉業、逐月領取退役金、復員等方式妥善安置。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國家保障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服務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以轉業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據其德才條件以及服現役期間的職務、等級、所做貢獻、專長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崗位,確定相應的職務職級。服現役滿規定年限,以逐月領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月領取退役金。以復員方式安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領取復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