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水晶榕著14樓能賣多少錢
擴展閱讀
上海油壓是怎麼做的 2025-05-26 04:07:45
杭州哪裡買畫展軌道 2025-05-26 04:03:20
北京咖啡機有哪些 2025-05-26 03:58:30

福州水晶榕著14樓能賣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9-02 22:22:25

㈠ 福州市有什麼名勝古跡

1、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

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是集峽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場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旅遊景點有九天瀑布、青龍瀑布、雲天石廊、桫欏神谷景區及單獨管理的天池草甸景區(中國雲頂)。2003年7月31日,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獲得4A級風景名勝區榮譽。

2、福州華林寺

福州華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州鼓樓區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東側。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吳越國王錢氏割據時,福州郡守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禪院」。

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名「越山吉祥禪院」。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山、環峰」,明正統九年(1444年)賜額「華林寺」。名臣李綱、張浚等均曾寓游於此。

3、林則徐墓

林則徐墓在福州市省軍區內,交馬鞍村金獅山麓,坐北向南偏東南,面對五鳳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為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14.6米,縱深37米。

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後護坡正中飾一圓形的「壽」字,直徑0.82米。封土前豎立一塊高1.08米、寬2.55米、厚0.16為的墓碑,一是御賜祭文,一是御賜碑文。

4、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發現於1954年1月,先後進行8次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89座、陶窯9座、壕溝2條,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布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時期閩台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

5、烏塔

塔位於福州市內烏石山東麓,與於山白塔遙遙相對,原名 「崇妙保聖堅牢塔」。因塔身為花崗岩青石所砌呈烏黑色,故稱烏塔。它的前身系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所建「凈光塔」。

唐乾符六年(879年)被毀。閩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備在舊址上重建九層寶塔,方到七層,王延曦被臣屬所殺,工程遂告結束。

㈡ 福州的土特產有哪些

橄欖、福桔、龍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便於攜帶的:
福州角梳是中國傳統的名牌產品,曾在巴拿馬、芝加哥、加拿大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過,榮獲金牌獎和金盾獎。福州角梳採用中國南方水牛角和北方的綿羊角為原料。角梳的加工,工藝精細。一把角梳從原料製成產品,需經過二十五道工序,使每支角梳都色澤瑩亮,光潤如鏡,現又增加了新品種,在製成的角梳上運用傳統漆畫工藝技法,精心繪制了虎、豹、獅、象等10多種飛禽走獸和南國花草的圖案花樣,畫面生動,永不褪色,深受國內外顧客的歡迎。
橄欖:福州名果之一,有丁香、惠圓、長營等名品,果面青綠、肉色黃白、味甘質脆。可加工成拷扁橄欖、甘草橄欖、五香果等,深受遊客歡迎。
福州紙傘是福州三寶之一,歷史悠久。這種紙傘做工十分的精細。工人們採用油畫、彩畫噴花和絹印等方法,在紙傘上繪制了花鳥、山水、人物等圖案,十分雅緻美觀。一把優質的紙傘可在撐開、收回一萬多次後仍不變形,在水裡浸泡二十四小時不變質,在近五十攝氏度的高溫下不變質。福州紙傘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暢銷於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

㈢ 福州到張家界自駕游

福州到張家界自駕游

福州,別稱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閩都,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峽西岸經濟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2013年被《第一財經周刊》評為新一線城市。福州--南昌--長沙—(高速)→常德—(高速)→張家界約12小時(其中長沙到張家界3。5小時)南昌—(207國道)→株州—(高速)→長沙—(高速)→常德—(常張高速)→張家界全程14小時左右

愛她!就帶她來張家界。愛包羅萬象,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記得在《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最後一季,欄目組給爸爸們的一個任務,給各自的寶貝寫一封信,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岳倫寫給王詩齡的一封信,"寶貝,爸爸承諾你,以後會帶你去更多地方去旅行,帶你去看神奇美好的大千世界,"

愛你的寶貝,就帶她來張家界吧!去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見證大千世界的神奇吧!

同樣愛你的戀人,那麼張家界自助游一家親俱樂部告知您就帶她來張家界吧!繁星滿空,蟲鳴鳥叫,黎明初曉,去看日出染紅天際,去看夕陽無限,日落巫山,去見證你們生命的每個日出日落。同樣愛你的朋友,就約他來張家界吧,擇一個風和日麗、鳥語花香。來張家界遊山玩水!

第三天的目標: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門票258元/人,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決定乘坐7000多米長索道上山。從纜車向下看,一路的風景使我們不時發出尖叫。天門山主峰海拔1500多米,四周都是絕壁,不過在當地老百姓心中卻是一個祈福許願的靈山。天門山山頂的鬼谷棧道是我認為最好玩的地方,在那裡,讓我這個膽大的人過足了癮。後又乘纜車下山,坐環保車過了99道彎,到天門洞下。看到了據說有999台階的天梯上,爬上去,來到了天門洞,我們伴著雲霧,在洞中穿梭,有點似神仙般的感覺。

福州到張家界自駕游游《驢友注意事項》

1、張家界市區很熱,這段時間下雨,但是估計最高溫也有30度,但是山上就很涼爽,如果晚上在山頂過夜,保險起見帶件長袖。

2、山上蚊子多,晚上住山上不要忘記花露水。

3、不要在山下請導游,騙死你。

4、福州到張家界自駕游建議如果要去山上住宿,自己找好哪家就去哪家,別聽所謂「導游」的話,如果有當地人帶你去住宿,只要你還沒決定住下來之前,人家遞的水最好都別喝,免得惹麻煩。

5、爬山很累,體力不好多坐電梯或索道。

6、山上東西超貴,而且還不一定有東西吃,所以上山之前多帶干糧。

7、24歲以下的在校學生憑學生證、身份證不用買門票。另外:天氣比較炎熱,最好穿著舒服的運動服裝,鞋子穿登山鞋,或者比較舒服、透氣性好的鞋子。去那邊出汗會很多的,在那邊洗了衣服以後也不好乾,最好多帶兩套。出門必帶的物品:遮陽傘、水杯、防曬霜、常用葯品(以防水土不服)、自己的洗漱用品... ...像防蚊蟲的東西 現在飯店裡一般都有。說實話特產,小吃不用介紹,去到那,隨處看得見啊、

㈣ 小包頭拖欠工資不給怎麼辦

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申訴,反映問題。

㈤ 福建有什麼好玩的

龍岩:漳平九鵬溪

九鵬溪景區位於龍岩漳平市南洋鄉,將於5月1日正式開放,距漳平市區22公里,是漳平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1800公頃土地的特點是山奇、水秀、林密,徐霞客曾兩度來此游歷。

看點:南洋鄉是著名的水仙茶鄉,也是鴛鴦的故鄉。遊客可以在這里乘坐畫舫式遊船觀賞鴛鴦溪景色,聆聽天坑瀑布,漫步水上綠色茶山,在公館茶軒品水仙茶,到原始森林探秘。在景區九鵬食府還可品嘗到漳平的各種小吃,購到「九鵬溪三寶」———水仙茶、紅菇和油茶產品。

景區負離子含量極高,黃金周到此,等於在一個天然氧吧里休閑度假。

莆田:瑞雲山

瑞雲山森林公園位於莆田市涵江區大洋鄉,從福州過去2小時車程。

看點:瑞雲山被稱為莆田「林海」,春夏之交,草木茂盛,不知名的野花開得正美。景區四周峰巒起伏,怪石嶙峋,特別好看的就是景區內不少天然石頭,個個惟妙惟肖。「玉女梳妝」、「一線天」、「睡佛」、「石猴」、「生命之源」等等,當地的傳說非常多,聽來都十分有趣,其實是由於瑞雲山是中生代白堊紀地質年代的古火山口,遍山岩漿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

永興岩洞窟為宋元間造,是在石壁上鑿出的寺廟,就在石窟頂上,還有天然「鬼臉」,氣勢逼人,難怪永興岩也有「鬼岩」之稱。

由於正處於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這里的生物多樣性特徵很突出,滿山遍野的1000多種植物中,已知有200多種屬於珍稀樹種,沿途也可增長不少科普知識。

福州:黃楮林溫泉

黃楮林溫泉自去年國慶開業,有「中國溫泉第一溪」之稱,算得上福州這陣子最火爆的景區,如今已是泡露天溫泉的天堂。在林陰下,鳥鳴中,溪水旁,泡上一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溫泉湯,讓蒸騰的熱氣洗去周身的疲勞,多愜意!

看點:黃楮林景區內,有歷經千年溪水沖刷而成的300多米溪道,形成了十幾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溫泉池,隨著天氣漸熱,如今的黃楮林遊客不僅可享受溫泉,還可以跳到小溪里,在潺潺流瀉的溪水中嬉戲。

在五一,這里還會推出「植物精華浴」、「水晶珍珠SPA浴」、「嫩膚泡泡浴」、「鮮花浴」四種新泡法。

泉州:

石獅海洋世界

西沙灣惠女風情園

石獅海洋世界已開放6年了,這回剛剛完成了第一次改造,在石獅黃金海岸,這艘建在海洋中的「大船」,今年五一將重新開放。

看點:新的石獅海洋世界裡,有總共5000多尾魚類,新引進的虎鯊、豹紋鯊、珍珠鰩、黑鰩等等不說,為了仿造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這里培養了28米的活體珊瑚礁群。遊客還可以在50多米長的海底隧道中,欣賞人鯊共舞表演。

4月16日正式開放的西沙灣惠女風情度假園,是國內「泡沙浴」不多的地方之一。

看點:在崇武海邊,先泡十分鍾海水,充分吸收海水中的鈉鹽後,再躲進沙坑中,用30℃左右的細沙蒸上10分鍾,舒筋活絡,還對脾胃很有好處。

對有意追星或正做演員夢的人來說,到這里過五一,也是不錯的選擇。24集電視劇《小城故事》劇組選擇了這里做拍攝地,五一節前就進場,不僅能親眼見到金馬獎影後楊貴媚、影視明星寇振海等人演戲,還可能當場做群眾演員。

三明:泰寧金龍谷

泰寧「申世」成功不久,世界地質公園內看點很多,最新也可說最出色的,要算今年3月1日對外開放的金龍谷,它也是泰寧修的第一條地質科考路線,聯合國專家稱之為「世界少見」。

看點:從城關行車,半個小時就能到這里,山谷內,長達五公里的丹霞山體次第出現,沿途的崖壁全是洞穴,大小不一,凹凸有致,風化作用下,留下洞套洞、洞穿洞的雄壯景觀,這里有三個「世界之最」———最大的「浴霸」、最大的「啤酒杯」,還有最大的「土牆」,都是來形容這些奇岩怪石的。

除了丹霞洞穴、巷谷、線谷、赤壁等數十種地質景觀,還有蔚為壯觀的「山崩」、「地裂」景觀。「山崩」下遍地沒植被的岩石,就是1993年12月那次大面積岩層脫落的見證。

南平:武夷山下梅村

下梅村在武夷山景區以東4公里,如今是和古漢城遺址齊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若不想遠行,要看江南水鄉和明清建築風格,這里就是個不錯的去處。

看點:村落不大,按八卦布局,據說沒人引領,難以出村。下梅的旅遊剛剛開發,感覺是銹跡斑斑,卻渾身蘊涵著歷史的氣息。

村中水陸相錯,一條900米的人工小運河,將村莊劃分為南北兩片街,下梅村還是武夷山最早的茶市,至今仍保留有典型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築30餘幢,古巷20餘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深宅之外高大的風火牆,又形成了一條條迂迴曲折的巷道,風韻十足。

㈥ 福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 三坊七巷

    福州必到景點,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景點,是建國後僅存的一些老建築,,包括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是有名的歷史文化街區,古香古色。

    除了穿街走巷,也可以到東方百貨的8-9樓的當當書店的窗口往下看,能看到一整片的古建築,韻味十足。

    三坊特指衣錦坊、文儒坊、廣祿坊;七巷特指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南後巷。

  • 鼓嶺景區

    鼓嶺景區是鼓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最高海拔998米,是近代以來著名的夏天避暑佳地。舊社會期間有外國人為了避暑在此地建了不少「洋樓」,極具西方近代特色的老別墅,現對遊客開放。

    除此以外,還有柳杉王、鼓嶺郵局等景點,景色怡然,可在鼓嶺住上一晚。

  • 東二環泰禾廣場(音樂噴泉&巨龍之旅)

    福州有眾多的購物廣場,之所以推薦東二環泰禾廣場,是因為他有規模最大的音樂噴泉表演,噴泉佔地5000平,落水特效豐富、噴水高達幾十米,伴隨特色的音樂節奏,足以讓你瞠目結舌。

    噴泉通常會在晚上8點或9點開始(具體時間建議電話咨詢),除此以外,廣場東區還有個「巨龍之旅」,也就是從5樓垂直高度23.5米的地方從滑道上滑下來。

  • 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的遊玩體驗和其他城市的植物園差別不大,其中較為特色的是千年榕樹,可謂「榕陰遮半天」,佔地十多畝,是福州的「榕樹王」。另外,冬天時節的梅花園也特別美麗。

  • 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在三坊七巷的附近,鬧市裡的一片靜地,是市民的休閑佳處。西湖公園至今有1700年的歷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古典園林。公園內有柳堤、荷花池、環湖步行道等等。

㈦ 水晶榕著樓盤離規劃中的地鐵站有多少米

摘要 目前他們那邊官方給出的信息是600m。

㈧ 尋求從福州去武夷山的最新資料。

福州去武夷山最好乘坐福州「武夷快」。下午2點出發,硬座46元,硬卧92-100元。車行六個小時,晚上八點左右到站,先要找個地方住吧,車站旁有一元錢的公車到市區,市區住的比度假區便宜,銀子要花在刀刃上。
在橫街頭站下車,周邊有一些小旅店,一般房價20-50元。
市區有很多小炒,盤菜價格便宜3,5,8元左右,因靠江西所以偏辣。

現在要好好計劃一下旅遊點了。

早上從市區出發,公車2元到度假區,約半個小時。度假區有很多的人力三輪車,如您有興趣,可乘著繞度假區一周,車夫都是地道的武夷山人,對武夷山的人文、地理知曉甚多,您可以從中對武夷山有更多的了解,如您想購買武夷山的土特產,他們更是您的資深顧問。(車費:1-2元/人)。武夷山動力三輪車(俗稱鴨子車):每人2元。武夷山最多的是黃色小面的,從度假區到市場最多3元,記著別和司機說太多了,給他3元便是。(途經飛機場及火車站路口,如需送進車站您須多加1元/人)的士價目表

面的(晝): 市區--度假區 3元; 市區--景 區 4元;市區--星 村 5元;

度假區--星村 4元; 度假區--天游路口 2元 計程車:(

長安轎車):起步價3元(3公里內),每公里1.4元。(桑塔納轎車):起步價10元(5公里內)。汽車站有到各鄉鎮的車票價在2-10元,如要去玉女峰,直接坐到星村鎮的車經過時下車就可以了。像大王峰,玉女峰,九曲溪,一線天,水簾洞等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就不作介紹了,來些其它的。「城村漢城遺址」

位於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西南1公里,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漢城遺址座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城的東、西、北三面,崇溪環繞,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城牆沿山勢夯土建築,殘高4-8米,東西城垣共保留3處豁口通道,為當年的城門。中央高台上的宮殿遺址一組包括大門、庭院、主殿、側殿、廂房、迴廊、天井、水井和排水管道等。建築物坐北朝南,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是江南獨樹一幟的「干欄式建築」。

「朱熹文化」武夷山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朱熹是繼也孔子之後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是儒學思想的後期代表人物。在武夷山生活、著述、教學達50餘年,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學思想文化的傑出代表--朱子理學。至今武夷山的山間溪畔仍留有眾多的理學文化遺址、石刻對研究朱子理學和儒學思想的興衷演變以及中國哲學思想史都是非常珍貴的,老朱的老家在五夫鎮,地處武夷山市東南部,距市區51公里,南宋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14歲的朱熹隨母遵父遺囑前往五夫依附父友——抗金名將劉子 ,並師承劉子的道學、劉勉之和胡憲的伊洛學,並綜羅百家,致廣遠,盡精微,創立了理學思想體系。

紫陽樓:位於五夫潭溪之畔、屏山之麓。朱熹父親朱松的好友劉子翚,不負朱松重託,為朱熹母子構築的樓宅,因朱氏祖籍江西婺源有紫陽山,為念先祖,故名樓宅為紫陽樓,匾其廳堂為「紫陽書堂」,據記載,朱熹定居紫陽樓近50年。朱子巷:是條鵝卵石鋪就的古巷,小巷深深,兩側土牆滄桑,是朱熹進入武夷山的第一巷,始建於五代十國南唐時,距今已千餘年。興賢古街:一條長1000餘米的文化古街,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門上鐫刻著「崇東首善」、「五夫薈萃」、「天地鍾秀」、「籍溪勝境」、「紫陽流風」、「三峰鼎峙」、「三市街」、「過化處」、「天南道國」、「鄒魯淵源」等歷史名人手書橫額。沿街有興賢書院、劉氏家祠、朱子社倉、劉氏節孝坊等建築古跡。其中興賢書院據傳為朱熹寓居五夫時的講學之所,書院大門牌樓雄偉凝重,構築精巧,磚雕飾物栩栩如生。朱子社倉初建於南宋乾道七年,是朱熹首創的一個民辦社倉,它首開救荒之先河,被譽為「先儒經濟盛跡」,朱子社倉原名為五夫社倉,後邑人為紀念朱熹的惠民善政,遂改稱朱子社倉。

「下梅的古民居

」下梅村古民居民俗村,距福建省武夷山市區僅8公里,這里的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築、古集市都是清朝康乾盛世時期保存下來的。下梅村如今保存下來的古民居大多是明清時期建造的,在下梅古民居中除巨商的豪宅外,還有大夫的府第、儒生的精舍,建築規模宏大,布局考究。它們多坐北朝南,有二進、三進、四進,東設書閣,西置廂房,樓台歇屋,天井花園,一應俱全,外部則以高大的封火牆護舍。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築文化精品。

還有就是星村鎮的青龍大瀑布、龍川大峽谷,桐木溪大峽谷、母親河閩江的源頭崇陽溪,這里谷幽、山翠、石奇、澗麗。宛如走進盆景和瀑布的世界。有玉瓊橋、仙浴池、仙指岩、卧龍潭、觀音瀑、石抱樹等景點。所以去武夷山一定要去星村鎮。

武夷山的其它特產:剪紙工藝在武夷山源遠流長,至今在武夷山的農村還保留著傳統的剪紙藝術。紅菇,95假的,紅菇只能野生,人工種不了。其實市區的各大超市就有特產賣,價格比度假區的便宜,橫街頭是市中心超市雲集,像華榕超市,還有就是度假區各商場和武夷宮的宋街了。靈芝,要到村民家去買在星村鎮桐木村都有,不過太遠了。五夫鎮的三寶。炒田螺、白蓮、燉黃蟮冬天吃最補。嵐谷鄉的熏鵝,狂辣。一斤14元。福州的群眾路市場旁有賣,不過現在改為三明鴨了。做法是先將鵝肉煮熟,然後再塗抹上辣椒、白鹽、味精、上等油,其次將塗抹好了的熏鵝架於底下放著糯米(桂葉、茶葉等)的鍋中,用柴火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隻嵐谷熏鵝就出爐了。當然,寫起來簡單。據熏鵝店主介紹,他們一般是在凌晨開始製作,早晨七八點鍾的時候,顧客就可看到貨櫃上的熱乎乎香噴噴的熏鵝了。還有一些就是吳屯鄉的鯉魚干,上梅鄉的清水筍,炒山鼠。武夷鎮的荸薺。興田鎮的炒瓜子。不過如果有時間可在市內租一套房子,三房一廳的一個月才300-400元,小套的更便宜。這樣費用就更少一些。

這里有武夷山地圖: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E%E4%D2%C4%C9%BD%B5%D8%CD%BC&in=8864&cl=2&cm=1&sc=0&lm=-1&pn=15&rn=1&di=27396444&ln=337

㈨ 福州的土特產有哪些

福州土特產
1、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量近10萬噸,約佔全市水果產量的-半。 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後,由於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福桔產地多分布閩江下游兩岸。深秋初冬時節,閩江兩岸層層綠樹,枝頭綴滿紅果,色彩斑斕絢麗,人們譽之為「閩江枯子紅」。
由於盛產桔子,福州古時常制桔燈,寓以吉利、高升之意。桔燈的製法是,在大顆福桔近蒂處平切,取出瓣肉,留下桔殼,用紅絲線穿過桔殼堤掛,再用小鋼絲紮成燭托放人燈中,插上小蠟燭,點燃後即成新穎別致、小巧玲瓏的桔燈。古人有不少詠桔燈詩,如「阿儂巧制赤球輕,到眼圓光分外明。記得看燈時節近,紅絲高揭照人行。」著名女作家冰心曾作-篇散文《小桔燈》,寄託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福清光餅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不想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干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
在福州,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們則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要論「津津有味」,比較起來,還是福清人做的光餅略勝一籌。福州人做光餅,從前一向用木炭烘爐,現在為圖省事,多半改用電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鮮,而且有趣,誇張點說,簡直可稱之為融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勞動藝術。
福州市區賣光餅的小店,都是門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餅卻是由作坊做好分發給小販去賣。所以,在福清,沿街到處都可見賣光餅的小攤。那小攤上的光餅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頭一景。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

3、脫胎漆器
福州三寶之一,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大方,裝飾豐富多彩,產品有磨漆畫、屏風、花瓶、茶具、煙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來多次獲巴拿馬、芝加哥、巴黎等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福州漆器始於南宋。據傳清乾隆年間,漆匠沈紹安在一座寺廟里發現大門的匾額雖然木頭已經朽爛,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卻完好無損。細心的沈紹安從中得到啟發,回家後不斷琢磨試驗,繼承發揚了傳統漆藝,創造出了最早的脫胎漆器。沈紹安因此成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
福州脫胎漆器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與北京的景泰藍、江西的景德鎮瓷器並稱為中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享譽國內外。在歷史上,它曾被收藏為宮廷珍品,新中國成立後又被列為珍貴的國家禮品贈送外賓,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青睞,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各省市,而且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貴的黑寶石"、"東方難得的珍品"、"髹飾之光"、"人間國寶"等詞句來形容福州脫胎漆器的精美。
福州脫胎漆器是繼承我國古代優秀漆文化發展起來的。它品類之多在全國漆器行業首屈一指,大的如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漆畫大屏風、彩繪大花瓶、脫胎仿古銅大獅等,小的如煙具、茶具、餐碗、盤、碟、罐等,共有18類1200多個花色品種;它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別致,裝飾技法豐富多樣,色彩明麗和諧,可謂集眾美於一體,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郭沫若生前曾作詩備加贊譽,稱贊福州脫胎漆器是"天下諒無雙,人間疑獨絕"。

4、福州角梳
在福州的手工藝品中,如今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依然保持平民本色」的惟有角梳了。走進尋常一家工藝品店,大都有角梳賣,價格也不貴,20元上下,讓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種享受。人們說,用角梳梳頭,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溫潤而不掛發,還有加速頭皮血液循環,能增強免疫力,清炎涼血,鎮痛止癢,防止靜電,不脫發,祛屑護發,舒筋活血,安神健腦,促進頭發生長等獨特的保健作用。
福州角梳的選料和製作工藝更是十分講究,選料只選質地堅實、不易彎裂、不傷皮膚的「南 牛」(南方水牛、黃牛)和 「北羊」(新疆、內蒙古綿羊)的角,選蹄也只選取生性水牛蹄,經過鋸、開、劈、鑿、流、打坯、等工序製成初坯,再經過改、辦、復、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這還不算完,還要按照梳勢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貼上金銀箔方為成品。
1976年在福州新店出土的南宋貴族王升墓中,發現牛角制的黑色半圓形角梳六個,可見福州角梳至少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19世紀30年代,福州的角梳業進入鼎盛時期,大小店號達一百五十家,鄒振記角梳庄的「飛鷹牌」、「 李厚記角梳庄」的「航海牌」 ,「潤光厚角梳庄」的「童牛牌」角梳最負盛名。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百年進步博覽會上,「童牛牌」角梳與脫胎漆器、紙傘同獲金獎,被並稱為「福州三寶」。

5、福州紙傘
南方多雨,傘因此成了福州人居家必備的工具之一。福州有一俗話叫「包袱傘」,意指福州 人出門的包袱中必有傘,可見傘與福州人生活的關切程度。福州的紙傘業繁盛於清代,到了清末民初,全城紙傘店最多時達三百餘家,其中以位於中亭街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楊常利的 傘既能遮擋炎炎烈日而不發泡、不爆裂,還能抵擋傾盆大雨沖淋而不脫骨、不漏水,甚至傘面繪制的圖案色澤也不會變。
福州紙傘品種繁多,主要有花傘、明油傘、絲棉紙傘、藍綠硼傘、雙層花傘、絹印采畫花和絹印套色童傘等。和其它工藝品一樣,即便是小小一把紙傘,製作的工藝也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傘骨必須是閩北5年以上的青山老竹,韌性大,彈力強,經過特殊處理,能防霉、防爛、防蛀。傘面用的是本省特有的精製棉紙,拉力強,刷上純潔無污的柿油,再刷上粘性大的桐油,繪上花鳥、人物、山水等圖案,俗稱「花傘」。一把傘必須經80多道工序才算完成。不論日曬、雨淋、風吹,都不破裂、不褪色、不變形,還可防雷電。福州的傳統制傘,分為相互獨立的制傘骨、制傘、傘頭、傘柄、繪花五大部分,能完成其中之一便可稱為「全藝」,可見技術專業到何種程度。福州紙傘業中制傘骨質量最好的當數「後洲幫」,制傘柄最有名的則是洋中亭王依犬家;傘畫藝人以程家寶、林永欽、劉夢秋最著名。
如今,福州紙傘由於工藝復雜已悄悄離開繁忙現實的都市生活,但它卻作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仍深受人們喜愛而被欣賞和收藏。

6、線面
線面,福州特產,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福州線面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稱為特線面,面條稍租 , 直徑在0.7毫米以內;一種稱為「面尾」,面條較細,直徑在0.6毫米以內。
因福州民間傳說線面是九天玄女指點創制的,所以福州的線面工人拜九天玄女為「制面始祖」,家裡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後撈起,盛放在碗內,即倒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芬香味美。福州風俗,過生日時要吃線面煮成的壽面,一般用雞湯,再加上兩個鴨蛋,稱為「太平面」,象徵平安長壽;外出遠行或迎送賓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順風和居家平安。

7、福州橄欖
橄欖是-種味道特別的水果,初吃時只覺得又苦又澀,而回味後卻覺得清香、甘甜。橄欖別稱為「青果」。這是因為-般水果初生時是青色的,熟時變了顏色;而橄欖從生到熟。始終保持青翠的顏色。 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後甜的特別韻味有同於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橄欖還被稱為「福果」。這是海外華僑起名的,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橄欖產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公斤,25年後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公斤。每結-次果,次年-般要減產,休息期一至兩年。故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福州橄欖品種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圓、長營、羊矢等10餘種。其中檀香橄欖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適合鮮運外銷;惠圓橄欖義名豬母欖、果大肉厚,適合加工成較高級的蜜餞系列產品;長營、羊矢橄欖產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欖、咸橄欖等產品。近年來福州的飯店酒樓中,把生橄欖捶扁,用紅糟腌後上桌,風味獨特,很受歡迎。福州橄欖產地主要分布在閩江下游兩岸,以閩候、閩清兩縣的產量最多。

8、平潭貝雕
平潭貝雕是具有獨特藝術的工藝品。利用各種貝殼的原物、原色、原紋,用拼貼、坯模、鑲嵌等方法加工而成。產品有人物、動物、山水及盆、盤、具、瓶等200多個品種,供室內陳設用。在日本展出時深受當地人士歡迎。

9、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聖花之一,秦漢時隨佛教傳入東南佛國福州,福州逐漸成為茉莉之都。由於宋代香療的普及,中醫對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認識,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環境下產生,宋朝許多史料都記載了福州茉莉花茶採摘、製作、品賞的過程。清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作為皇家貢茶,開始進行大規模商品性生產。在《中國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類唯一的中國歷史名茶。新中國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改革開放前,中國出口的茉莉花茶均為福州出產。冰心曾寫:「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利用茶的國家,是茶的故鄉。我的故鄉福建既是茶鄉,又是茉莉花茶的故鄉。解放前,四川、湖北、廣東、台灣雖也產茉莉花茶,但它們的品種、窨制技術都是從福建傳去的。

10、壽山石雕
壽山石雕產於福建福州。福州壽山石質地奇異,學名「葉臘石」,因產於福州北郊的壽山而得名。壽山石品種繁多,或以產地取名,或以坑洞命名,或以色相命名,約百餘種。以產地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類。其中以田坑石最佳。田坑石,簡稱「田石」,零散埋藏在壽山周圍約數里長的溪流兩旁砂層中。質極溫嫩,肌內隱隱可見蘿卜細紋,色澤外濃而向內漸淡,外表常裹黃或黑色石皮。按顏色又分為田黃、田白、田紅、田黑四種。田黃石略呈透明,具有蘿卜一樣的紋條帶,呈桔黃、熟栗黃、枇杷黃或金黃色。是壽山石中罕見之珍品。其顆粒和塊度不大,歷史上最大的一塊重4、3公斤。田黃石具備石之六德:細、潔、潤、膩、溫、凝,故有「石帝」之稱。曾有人建議把壽山田黃石作為「國石」。壽山石中還有水坑石和山坑石。水坑石多呈晶瑩透明狀,富有光澤,其中「坑頭石」、「凍油石」、「水晶凍」、「魚腦凍」、「黃凍」等品種,質地優良,開采不易,亦甚名貴。山坑石中名目很多,有80多種。壽山石雕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分圓雕、浮雕、鏤雕、薄意、印鈕五大類,品種千餘種。其中有人物、動物、花果、山水、花卉等供人們陳設的欣賞品,也有文具、煙具、花瓶、印章等實用品。

11、鼎日有油酥肉鬆
產於福建福州。相傳,清咸豐年間,有個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個地方官吏家當廚師。他手藝高超,能作多種美味菜餚,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風寒,食而無味,日見消瘦。林氏苦苦尋思,取來一塊腿精肉,放在鍋內不停地翻炒,不時加入冰糖、料酒、鹽、蝦仁等佐料。炒著翻著,忽聞一股焦味,原來湯汁已被燒干。林氏以為這下可糟了。誰知一嘗,味道卻鮮得出奇。他當即送給主人品嘗,主人連聲贊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見之大喜,也想吃,問林:「明日可有肉鬆?」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後,他潛心琢磨配製肉鬆的方法,終於在咸豐六 年創製成香醇色艷、味鮮帶甜的棕色肉鬆。地方官將林氏製作的肉鬆進貢清文宗皇帝,贈送給京中官員。宮中貴妃食後問:「還有肉鬆嗎?」內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時間,「鼎日有」廣為流傳,許多官使紛至沓來品味。林鼎鼎見此情景,乾脆辭去廚師之職,開設作坊,專營肉鬆。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聲在外,何不就掛此招牌!後來,林鼎鼎創制的肉鬆秘方日臻完善,為區別於江蘇的太倉肉鬆,便稱之為「鼎日福建肉鬆」,生意興隆。鼎日有油酥肉鬆呈深紅色,顆粒大小均勻,質酥軟,入口溶化,含蛋白質高,含脂肪低。

12、磨漆畫
磨漆畫是以漆作顏料,運用漆器的工藝技法,經逐層描繪和研磨而製作出來的畫。磨漆畫在借鑒傳統漆器技法的基礎上,溶入現代繪畫藝術手法,將「畫」和「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製作出來的畫具有色調明朗、深沉,立體感強,表面平滑光亮等特點。其製作方法是:先以生漆和瓦灰按脫胎工藝技法在木板上上漆打底、磨製光滑,然後用調配好的色漆在底板上層層描繪出各種紋樣。利用上漆的厚薄不勻,使畫面產生富於變化的明暗調子,從而具有立體感。在作畫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現物體,還可以根據畫面內容的需要,採用寶石、螺鋼、蛋殼、金、銀、錫等材料進行鑲嵌,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最後,經打磨並罩上透明漆,用細瓦灰與生油推光。正因為"磨"體現了天晨漆畫的獨特工藝,故稱為「磨漆畫」。磨漆畫的創作題材有人物、走獸、山水、花鳥、魚蟲以及仿古圖案等。由於畫面多用黑漆磨光,所以表面呈現出寶石般的烏亮光澤,古樸渾厚,富麗堂皇,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福州磨漆畫的製作形式有掛框、掛聯、屏風、套盤等室內裝飾工藝品,還有適合於廳堂館所懸掛和陳列的大型壁畫和小型屏風等,具有質地堅固而久、耐耐熱、揩試方便、歷久常新等特點。

13、福州軟木畫
福州三寶之一,以栓樹皮為材料,快刀作畫,雕鏤粘結成亭台樓閣、樹木花草、小橋流水、迴廊曲徑以及人物鳥獸等掛屏、屏風、大小擺件。
福州軟木畫問世於本世紀初,發源於福州東郊西園村。相傳在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有人從德國 帶回一幀類似「木畫」的作品。當地民間雕刻藝人陳春潤、吳啟棋、鄭立溪等深受啟發,遂在福建工 藝傳習所工讀時,用從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進口的栓皮櫟樹的木栓層作主要原料,把這種質地輕松、富有彈性且紋理細潤的軟木切削成薄片,運用我國各種傳統雕刻技法,以刀代筆,用手工加以精雕巧鏤,製成紋理纖細的復雜畫面,並利用畫框內有限的空間,使景物的形象立體化,安排上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各種亭台樓閣等。
軟木畫色調古雅純朴,形象逼真,畫面猶如宋人筆意,意境深邃,遠奧高古,清奇可愛,具有「叢山數百里,盡在一框中」的藝術效果。
軟木畫品種繁多,有雄偉壯觀的屏風、掛屏、大擺件、小擺件以及與實用結合的產品、旅遊紀念品等,達二三百種規格,四五百個花色品種,作品行銷全國各地及歐美、日本、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14、馬藺草編
馬藺草編,福州市著名特產,由形狀呈三角、細長而柔軟的馬藺草編織而成。品種有床席、沙發席、草帽、手提包、遮陽笠等,具有細致、光潔、堅韌耐用、散熱性強等特點。
近數十年來,福州馬藺草編織品,已多次參加了福建省及全國工藝展覽,並被用來裝飾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台灣廳。
15、福州漆筷
福州漆筷:福州漆筷廠生產,系以上等毛竹或優質楠木、櫸木製坯,以國內特產的生漆打底、附面,並採用福州脫胎漆器製作技藝製成。本品早在清代末年即由福州台江六柱橋一帶私人作坊生產。
16、福州佛跳牆
「佛跳牆」是一種高檔次的菜式。原名"福壽全",是福州名菜館聚春園於清代同治年間首創。主要由鮑魚、海參、魚翅、魚肚、魚唇、蹄筋、火腿、瑤柱、冬菇等28種原料配製而成,加上紹興酒等,貯入酒壇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時而成。味美至極,芳香四溢,是秋冬兩季的佳餚。難怪清時一秀才吟詩贊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一名由此而來。17、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產,福建名產之一,選擇成熟的芙蓉李鮮果,採用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栽培已有千年歷史。芙蓉李是李果的一種,還有胭脂李、柰李等。李干、蜜餞加工銷售已成為永泰農業產業化的「重中之重」。
芙蓉李,果皮淡綠色,果肉深紅,甜酸適口,品質上乘;平均單果重50克,7月間成熟,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各種蜜餞。永泰芙蓉李干,色澤豐潤,味甜鮮美。
18、福州魚面
魚肉製作,耐煮,鮮 ,味美,福州特產。產自寶島台灣只有一水之隔的福州黃岐島。
福州魚面,是用純魚肉打制而成的魚肉面條。
材料:鮮鰻魚,太白粉
製作:先是刮取黃魚、鰻魚等色白質細的魚肉。然後剔刺去皮,稍蘸番薯粉(太白粉)或散粉用棒敲打成薄片,接著烤熟後或切成菱形、方片,或切成掛面、細絲面等形式,曬干收存,用時入湯煮。
特色:松軟香脆,則柔滑如面,味鮮爽口。烹食魚面一般多以上湯再配以適當的調味料。泡熟之時 , 熱氣騰騰 , 鮮香撲鼻 , 食之爽滑無比 , 鮮味無窮 ,令人百食不厭 , 實屬上乘佳品。
19、福州閩清糟菜
名揚海內外的閩清糟菜,酸甜可口,味道鮮美,清香撲鼻,開胃開脾。它特別適合作為早餐佐菜,同時它還是燉排骨、肉骨湯、魚湯的上等佐料,尤其是用糟菜燒煮的上排湯,味道更是鮮美。糟菜還是閩清特產三寶之一。
閩清糟菜來歷,閩清六都附近白岩山,山高林密,溝深洞多,三五十里方圓古木參天,蔭翳蔽日,野獸多,猴子也多。莊稼菜園常受糟蹋,人畜不得安寧。農家為防獸驅獸,人人都會打獵捕獸,自製扒撥箭、絆獸索、張貓機等誘捕野獸。一天,有個農民在菜園中安張貓機,本來想逮野貓山兔,誰想把猴子套上了。猴子吱吱亂叫,當農民趕到時猴子已掙脫逃跑。猴子見人趕來,便起報復心。當天晚上招來群猴,把這菜園的蘿卜、芥菜拔個精光。一時吃不完,就放在懸崖頂上晾曬,曬干後,用帶咸酸味的樹汁和泥搓軟,腌藏在砍斷的毛竹里,表面用黃泥封緊,亂草遮密。不久,毛竹里的腌菜被人家發現了,人們嘗到別有風味的「酸甜菜」,贊不絕口。這事傳開了,大家深受啟發,加工出更香甜可口的腌菜:將鮮嫩芥菜曬干,用酒糟和食鹽抹菜搓軟裝入瓮中擠壓緊密,再用黃土密封瓮口,再將瓮翻倒扣蓋在草木灰上,半年後取出,就是芳香撲鼻、膾炙人口的腌菜了。因主要用紅糟腌,故俗稱「糟菜」。
20、福州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復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折疊起來,略干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干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餚,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21、福州芋泥
芋泥是閩菜中的傳統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寶芋泥最為地道。它的盛名與其選材密切相關。福鼎八寶芋泥選材自福鼎土特產——省名牌農產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個大、質松、味香而聞名,是製作八寶芋泥之上品。
此菜細膩軟潤,香甜可口,看似冷盤實卻燙嘴,別具風味,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菜。它的出名有一段趣聞。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英美等國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冷盤,企圖讓林則徐吃冰淇淋時出醜。事後,林則徐設了豐盛筵席「回敬」。幾道冷盤之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不冒熱氣,猶如冷盤的東西。一位外國領事舀了一勺往嘴裡送,燙得兩眼發直,其他客人都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才漫不經心地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芋泥。
製作此菜,先將福鼎芋去皮,洗凈後切塊,上籠屜蒸1個小時左右,取出,用刀板壓成泥,注意此時要揀去粗筋。再將芋泥裝碗,加上白糖、熟豬油,用清水攪拌均勻,抹平後上籠屜用旺火蒸1個小時,取出。依據各人的口味,還可適當在芋泥中包些豆沙餡,風味更佳。上盤後,在芋泥上撒些肉果、棗泥、桂花、花生仁、桂圓、蜜棗、青紅絲等八樣配料,五顏六色,美觀醒目。八寶芋泥由此而得名。當地福鼎芋質地優良,資源豐富,民間普遍人家都能自己動手製作這一甜食。
22、永泰茶油
茶油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木本食用植物油,是茶樹上"油茶果"提取而成,油茶果從開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整整一年,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山茶花開於秋季,果實成熟於次年花開時節,採摘時分山茶花已是盛開怒放,花果並存,同株共茂,乃自然界一大奇觀,堪稱人間奇果。油茶樹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生長在連綿疊嶂的群山之中,飽含天地靈氣,是純天然有機綠色食品。茶油降脂降壓、消炎抗菌、抗癌抗病毒、增強人體免疫、預防中風。 茶油烹調餚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茶油味甚美。茶油能抗紫外線,防止曬斑及減少皺紋,對消除黃褐斑、曬斑很有效果。茶油性味甘,涼,功效潤胃通腸,退濕熱,養顏生發,促進傷口癒合。
23、魚丸
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優質薯粉為皮,用精肉、蝦仁等作餡,捏成丸子。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面,稱「七星魚丸」。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素負盛名。據說這七星魚丸是海上漁婦所創,被一出洋經商的商人學到手,返回福州後如法炮製,開了家「七星小食店」,獨家經營「魚丸湯」。後有一位進京赴考的舉人進店就餐,食魚丸後嘖嘖稱奇,口佔一詩曰:「點點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店主將詩裱於店堂上,從此食客盈門,生意日隆。「七星魚丸」因此詩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處都有魚丸攤店。郊縣的長樂、福清等地也有食魚丸之俗。除店賣外,還有走街串巷肩挑叫賣者,他們以調羹敲打小碗招徠顧客。做為地方風味特產,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嘗魚丸為樂。

㈩ 福州有哪些地方好玩

1、福州鼓山風景區。鼓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2、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讓福州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3、福州雲頂。中國雲頂景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與莆田市涵江區交界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雲山之巔。距福州僅90公里,佔地36平方公里,是易達旅遊集團耗資10億,按照5A級標准建設的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求知探險、科普教育為一體綜合型的旅遊目的地。

4、鼓山。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鼓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5、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它位於福州北郊新店鎮赤橋村。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的規模很大,整個公園共分六大區域(游覽區):竹類觀賞園、樹木觀賞區、人文景觀區、以自然景觀為主的龍潭風景區、福建森林博物館和鳥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