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福州倉山區建新鎮郵編多少
350028
福建省 福州市 倉山區 建新鎮
⑵ 福州倉山建新鎮橡樹灣附最近地鐵站
如圖所示,網路地圖查詢顯示,離它最近的地鐵站是地鐵5號線東嶺站
⑶ 福清在哪裡,在哪個省
福清市(拼音:fu qing shì),英文簡稱Fu qing。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為全國著名僑鄉。地理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5°18'—25°52', 東經119°03'—119°42'。面積243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1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人口123萬。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福清市位於省會福州南翼,東臨台灣海峽,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一個城市,最近處與台灣新竹市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對台、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縣建市,是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農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之一。 福清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長樂——南澳大斷裂帶大致經融城至漁溪斜貫中部。西北部屬戴雲山脈東向支脈,多低山丘陵,山間谷地有洪積——沖積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東南部以台地、低丘為主,融城——海口,及江鏡、漁溪為沖積——海積平原;南部龍高半島楔入福清灣、興化灣中。海岸為具有沙泥灘的回升侵蝕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島嶼100多個,港灣眾多。河流多獨流入海,主要有龍江:幹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獲蘆溪支流風跡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還有漁溪、逕江、大壩溪、沾澤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澤湖;人工湖有東張水庫(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東皋、占壩水庫。年平均氣溫 19.6℃;1月平均氣溫10.8℃,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無霜期346天。境內耕地3.09萬公頃,有林地6.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6.8萬立方米,毛竹116.5萬根,森林覆蓋率47%。可利用草場5300公頃。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41萬千瓦,可開發1.42萬千瓦。礦藏有花崗岩、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鐵砂、泥炭、鐵。海岸線348千米,島岸線84.24千米。 唐聖歷二年析長樂縣南鄉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福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至後唐同光元年曾名永昌縣。五代閩龍啟元年更名福清縣。元元貞二年升為福清州,明洪武元年更為縣。歷屬泉州、福州、長樂郡、長樂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1949年8月16日解放,歷屬閩侯專區、晉江專區、閩侯專區、莆田地區、福州市。 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建市10多年以來,百萬福清人民領開放風氣之先,借政策驅動之利,揚僑台區位優勢,著力鍛造農業和外向型經濟堅強「雙翼」,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創造了「福清效益」、「福清速度」,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10強縣市第3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
⑷ 南台在什麼地方
南台島為福建省閩江流域第一大島嶼,位於閩江福州段南北兩港之間,是福州市區的組成部分(即現今的福州市倉山區全境),南台島東西長(淮安到林浦),南北相對較窄(螺洲到煙台山),總面積118.2平方千米,現在為福州倉山區轄區,高蓋山為全島最高點,海拔為202.6米。
倉山區四面以閩江南、北港分別與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市、閩侯縣為界。總面積142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2004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南台島基本上為倉山區的主要部分,同時南台島於是我國河流島嶼中比較大的一個。
呈西北——東南向。島上高蓋山、蝦蟆山、煙台山等原為江中岩島,後由閩江泥沙淤積其間連接而成。為半岩半沙島連島。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東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點高蓋山海拔202米。島周多沙洲、淺灘,島嶼面積不斷向南、東延伸。
全島下轄倉前、東升、對湖、臨江、三叉街、上渡、下渡7個街道和倉山、城門、蓋山、建新、螺洲5個鎮,共有112個居委會和112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倉山區因地處倉前山得名。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鹽倉,俗稱鹽倉前,遂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時即置倉山區,1949年8月17日解放後,仍為市轄區之一。1955年11月,設上渡、下渡、臨江、倉前、麥園、藤山6個街道辦事處。1956年5月,撤銷水上區,並入倉山區,增設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1957年7月,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合並為水上街道辦事處。1958年1月,撤銷藤山街道辦事處,並入下渡街道辦事處;撤銷麥園街道辦事處,並入倉前街道辦事處。
1968年9月,倉山區更名為朝陽區。1970年2月,郊區行政辦事處撤銷,其所轄蓋山公社並入朝陽公社,劃歸朝陽區。7月,閩侯縣城門公社劃歸朝陽區。1975年5月,朝陽、城門公社劃歸郊區行政辦事處。1978年7月,朝陽區復名倉山區。1987年12月,撤銷水上街道辦事處,增設對湖街道辦事處。
1995年10月27日國務院(國函[1995]102號)批復同意調整福州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其中:倉山區轄倉前、對湖、臨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個街道辦事處,從原郊區劃入的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地不變。1996年1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後,倉山區從原郊區劃入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從鼓西街道劃入農大居委會。
2000年,倉山區轄7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482039人,其中:倉前街道 24537人、東升街道 9270人、對湖街道 27030人、臨江街道 22131人、三叉街街道 20291人、上渡街道 12569人、下渡街道 32312人、倉山鎮 46264人、城門鎮 90302人、蓋山鎮 88931人、建新鎮 64359人、螺洲鎮 19666人、福建師范大學虛擬街道 10472人、福建農業大學虛擬街道 9241人、紅星農場虛擬鎮 4664人。
2001年,倉山區行政區劃一覽表(資料截止日期: 2001年12月31日):
鎮(街道辦事處)名稱 政府(辦事處)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戶數 (戶) 人口(人) 居委會(個) 村委會(個)
對湖街道辦事處 馬廠街15號 1.2 6511 18322 7
下渡街道辦事處 工農路64號 1.78 7711 23332 3
上渡街道辦事處 李厝山路16號 1.51 5747 16923 16
倉前街道辦事處 公園路36號 1 8527 24524 9
臨江街道辦事處 東窯街5號 0.85 7701 22141 8
東升街道辦事處 東園一路25號 1.3 2649 8606 3
三叉街街道辦事處 三叉街新村 2.17 4619 15162 7
建新鎮 洪塘路 39.6 10984 38154 3 39
倉山鎮 首山路19號 5.3 3823 10832 2 11
蓋山鎮 蓋山路1號 36 17262 63054 1 30
城門鎮 敖里村 48 17330 67422 25
螺洲鎮 螺洲街 3.7 2814 9454 1 7
合計 142.41 95678 317926 60 112
2003年,根據省政府《關於福州市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復》(5月 日 閩政文[2003]134號)和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復》(6月26日 榕政綜[2003]155號),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從建新鎮劃出盧濱、後曹、潘邊、石邊、新頤、上雁、葛嶼、閩江、劉宅9個村,從倉山鎮劃出燎原村,從上渡街道辦事處劃出橫江居委會,設立金山街道。
金山街道辦事處四至范圍為:東至閩江北港,西至閩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辦事處駐金山生活區風荷苑1號。行政區劃調整後,倉山區轄8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金山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共有99個居委會、107個行政村。
2004年,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共有52個社區和112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
[編輯本段]經 濟
南台島地處福州市南大門,水、陸、空便利的交通條件日趨發達;閩江、烏龍江四周環繞,水路運輸十分便利。福廈路起始點和福泉高速公路介面始於我島,並有8座大橋與島外連接;正加緊實施的環島提路工程,以及日臻完善的島內路網建設,將進一步促區域交通網路建設的成熟化、合理化。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距該島僅35公里。
隨著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投資環境將進一步優化、必將有力地促進我島經濟的騰飛。島內有麥德龍、新通福、三協精機、三豐鞋業等一批企業。
⑸ 福州市倉山區公務員工資(建新鎮)
一看一樓的就絕對不是公務員!
現在陽光工資完是3000多,但是區這一級的不知道做了陽光工資了沒有,鎮就更不知道了!只知道市這一級的很多是已經做了!新進的公務員一般也就是3000左右,但是沒有其他的福利了,年終的時候連年終獎都沒有!
所謂的能達到5000,你最少要達到處級幹部還差不多!
⑹ 南台是哪裡
南台鎮是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鎮,另外南台島是福建省閩江流域第一大島嶼。南台鎮地處海城市北部,東與王石鎮接壤,南與驗軍管理區相望,西與耿庄鎮相連,北與千山區甘泉鎮為鄰,行政區域面積93.6平方千米。南台島位於閩江福州段南北兩港之間,是福州市區的組成部分(即現今的福州市倉山區全境)。
南台島概況
倉山區四面以閩江南、北港分別與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區、閩侯縣為界。總面積142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2004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南台島基本上為倉山區的主要部分,同時南台島也是我國河流島嶼中比較大的一個。
呈西北——東南向。島上高蓋山、蝦蟆山、煙台山等原為江中岩島,後由閩江泥沙淤積其間連接而成。為半岩半沙島連島。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東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點高蓋山海拔202米。島周多沙洲、淺灘,島嶼面積不斷向南、東延伸。
全島下轄倉前、東升、對湖、臨江、三叉街、上渡、下渡7個街道和倉山、城門、蓋山、建新、螺洲5個鎮,共有112個居委會和112個行政村。
南台鎮簡介
秦始皇二十六年(221年),屬遼東郡;1984年7月,南台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南台鎮戶籍人口有54025人。至2020年6月,南台鎮下轄3個社區、18個行政村。
2011年,南台鎮財政總收入7750.6萬。2018年,南台鎮有工業企業139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5個。
⑺ 倉山區建新鎮飛鳳水岸郵政編碼是什麼
35002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紅江路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洋桃嶺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建平村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半道村
轄洪光、勞光、淮安、陣坂、樓下、麥浦、梅亭、岩州、上塘、塘下、莫朱、翁排、上雁、潘邊、石邊、新頤、盧濱、後曹、高宅、葛嶼、劉宅、馮宅、紅江、江邊、透浦、玉蘭、東嶺、鳳高、冠洲、中截、橫龍、長埕、灣邊、霞鏡、浦上、後巷、閩江、港頭、半道、建平40個村委會和洪塘、農業大學2個居委會
350000
⑻ 福州有幾個區
福州市簡稱「榕」,轄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長樂6個區,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以及縣級市福清。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
福州市鼓樓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位於福州市市區西北部,中國首批37個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福州全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也是福州市初等、中等教育資源最雄厚的區。鼓樓區號稱八閩首善之區,是福建省省政府和福州市市政府所在地。
台江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是福建省福州市轄區,位於福州市城區中部,閩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標為北緯26°05′,東經119°18′。東以光明港、晉安河與晉安區為界,西、南以閩江與倉山區為界,北以瓊東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與鼓樓區為界。
倉山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因為在鹽倉前而得名,倉山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山北麓開始建鹽倉,該地俗通稱鹽倉前,藤山遂又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倉山的區建置前隸屬於閩侯縣,民國36年始建置區,當時區域僅3平方公里。
晉安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地處福州市城區四周,內環從北到南分別與福州市的鼓樓、台江、倉山3個城區交錯;外環東臨東海,東南與長樂區隔江相望,南部、西部與閩侯縣交界,北與羅源縣接壤,東北與連江縣相鄰。
(8)福州倉山區建新鎮海拔是多少擴展閱讀: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福州開始,直到1978年4月,福州開始對文革中受迫害的人士進行平反。經國務院批准,1970年2月17日福建閩侯專區專區機關駐地移駐莆田城廂 ,管轄閩侯縣、永泰縣、長樂縣、福清縣、閩清縣、連江縣、古田縣、羅源縣、屏南縣、平潭縣、莆田縣、仙游縣。1970年7月底,連江縣和古田縣、羅源縣、屏南縣再度劃入福安專區。
1971年4月改閩侯專區為莆田專區,莆田專區管轄莆田縣、仙游縣、閩侯縣、永泰縣、長樂縣、福清縣、閩清縣 、平潭縣。同年6月,改稱莆田地區,管轄范圍不變。1973年07月,閩侯縣從莆田地區實際劃給福州。1980年3月30日,國務院批准福州成為沿海開放城市,1983年08月,原莆田地區轄屬的永泰、福清、平潭、長樂、永泰、閩清實際給福州管轄。
1983年9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莆田地區改為莆田市,永泰縣和福清市(1990年福清縣升格為福清市)、平潭縣的電力和水利供給仍然繼續由莆田地區(莆田市)建設、維護、負責到2008年, 永泰縣和福清市、平潭縣的電力和水利在2008年正式從莆田市區劃給福州代管。1985年又批准在馬尾興辦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世紀90年代,福州經濟經歷了高速發展,到了2009年5月,國務院又公布了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決議。
⑼ 福建福清景點
福清名勝古跡、旅遊景點:石竹山 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記》中寫到「春遊石所,秋遊鯉湖」。山多幽岩怪石,又盛產筱竹,雨後蒼翠欲滴,為山中之勝,故又名「石竹山」。古人譽為「茲山奇絕,雅勝鼓山」。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石孝廉映斗「改舊路穿石洞榕門而上,路斷處為橋以渡,愈增幽勝,又建半山亭以便憩息。」葉向高陪友董應舉游石竹山後,曾賦詩一首以紀其勝。石竹山位於石竹畔,海拔 534 米 ,距融城約 10 公里。從山腳到寺院,須攀登石階 1436 級,蜿蜒陡峭,長達 1069 米。山上怪石崢嶸,岩壑奇絕。有一線天、二塔(舍利塔、火化塔)、三岩(普陀岩、虎跡岩、石竹岩)、四泉(濯纓泉、仙泉、無盡泉、洗耳泉)、五仙(仙橋、仙井、仙床、仙坪、仙棋盤)、六洞(猴油、通天油、青龍油、牛腳洞 、紫雲油、桃園洞)、七峰(天子峰、玉女峰、狀元峰、探花峰、象王峰、紫帽峰、獅子峰)、十二石(鴛鴦石、紗帽石、出米石、龜蛇石、朝斗石、鶴影石、雙鯉石、伏虎石、寶所石、仙桃石、醉石、豬石)等勝景。古往今來,石竹山以其綺麗的風光,動人的傳說,使不少名人志土、墨客文人流連其間,朱晦翁、葉向高、陳寶琛、薩鎮冰等都在這里留下了珍貴的摩崖題刻或匾聯。徐霞客在《游九鯉日記》中也生動翔實地記下了石竹的迷人風光以及他瀏覽石竹山的經歷。清太子太傅陳寶琛在石竹寺題一聯為「雖痴人可與說夢,唯至誠為能前知。」國民黨元老薩鎮冰於民國12年寫了一幅題匾,文曰:「掃除名利」,至今尚留存寺中。 大姆山草場 地處福建省福清市南嶺鎮,與長樂毗鄰,主峰海拔633米。大姆山綿延八百畝的天然高山草場,為福州轄區最大、最美的草原。山頂滿是大片的草原連綿幾個山頭,由於臨近海濱,山上水汽較多,、沿途建有多處水庫,站在山頂能看到濱海一帶的海岸線。草原遼闊,景色迷人。瑞岩寺:位於福建省福清市境內的瑞岩山,山中怪岩奇洞,勝景甚多,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東張鎮三星村西南,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峭拔的山勢,形成各種自然勝景。著名的有九疊峰、留雪峰、報雨峰、香爐峰、彈峰、仙人岩、碧仙油、戲龍潭等。其中九疊峰更是挺拔峻峭,宛如一柄利劍直刺雲端。山上還有一塊石頭,傳說能鳴,且久晴鳴必雨,久雨鳴必晴。在通向靈石寺的林蔭石道旁,有一塊岩石,上刻「香石」二字。石的體積大如一間普通的房子,以手摸石,則香留手上,以鼻聞之,則清香撲鼻。雖歷盡滄桑,而清香如故,「靈石山」也因此而得名。山上建一亭子,宋朱熹游此時,為這書匾曰:「蒼霞亭」。 瑞雲塔,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於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費時10年。當時由葉向高之子、符丞葉成學與知縣凌漢聊募捐鳩工,名匠李邦達負責設計施工。傳說卜基之日,五色雲自太保山來覆其上,爛漫輝映,故塔成後名為瑞雲塔。 黃閣重綸石坊 位於福建省福清城關利橋街,距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瑞雲塔僅100米,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該石牌坊是為彰顯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邑人葉向高兩度入閣任首輔的殊榮而建。石牌坊結構勻稱,間隔有致,精雕細鏤,巧奪天工,仿木結構惟妙惟肖,堂皇壯觀。誠為明代石構建築藝術之珍品,也是福清市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牌坊。 黃檗山萬福寺 位於福建福清市漁溪鎮聯華村內的黃檗山主峰絳節嶺之麓。黃檗山古時以盛產黃檗木而得名。山方圓30里,峰巒層疊,怪石林立,以五嶺、七石、十五峰構成一幅雄偉壯觀的畫面。黃檗山萬福寺不僅是中國禪宗一大道場,也是日本黃檗宗祖庭。隱元東渡日本後在京都宇治建寺,也是以故鄉萬福寺的建築作為模式,亦名為黃檗山萬福寺。1979年起,日本佛教界人士多次組團,專程到福清萬福寺謁祖拜塔。1983年日中友好臨黃協會組團來寺時,還樹立了「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聖地」的石碑以示紀念。 靈石寺 位於福建省福清市東張鎮的靈石山麓,坐落於磅礴百餘里、其勢插天、峰巒九疊的靈石山主山芙蓉峰下。 彌勒岩 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目嶼島 又名野馬嶼,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鎮的一個濱海小島,東望海壇,南眺湄洲,目嶼島山陸地面積3.09平方公里。因島形平面為一匹駿馬,東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馬頭高昂破浪遊向陸岸,故稱野馬島;又因該島古代曾為監海哨位,故又稱目嶼。 目嶼島風光,妙在天然。島內東、中、西「三山」競秀,奇岩怪石層層疊疊、爭奇斗勝,或狀物擬人,或如禽似獸,惟妙惟肖。擁有風動石、海獅浴日、石貓窺印、烏龜迎客等百餘景。東山南圖庫麓為懸崖,陡崖下浩瀚大海,驚濤駭浪,浪花激濺,極目遠眺,無涯無際。在島內山上觀景是綜合性的,不僅看近處岩石,而且放眼大海,陰晴雲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絨綉,蒼松挺立。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⑽ 請問福清市是什麼樣的地方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為全國著名僑鄉。地理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5°18'—25°52', 東經119°03'—119°42'。面積243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1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人口123萬。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福清市位於省會福州南翼,東臨台灣海峽,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一個城市,最近處與台灣新竹市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對台、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縣建市,是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農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之一。
福清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長樂——南澳大斷裂帶大致經融城至漁溪斜貫中部。西北部屬戴雲山脈東向支脈,多低山丘陵,山間谷地有洪積——沖積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東南部以台地、低丘為主,融城——海口,及江鏡、漁溪為沖積——海積平原;南部龍高半島楔入福清灣、興化灣中。海岸為具有沙泥灘的回升侵蝕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島嶼100多個,港灣眾多。河流多獨流入海,主要有龍江:幹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獲蘆溪支流風跡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還有漁溪、逕江、大壩溪、沾澤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澤湖;人工湖有東張水庫(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東皋、占壩水庫。年平均氣溫 19.6℃;1月平均氣溫10.8℃,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無霜期346天。境內耕地3.09萬公頃,有林地6.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6.8萬立方米,毛竹116.5萬根,森林覆蓋率47%。可利用草場5300公頃。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41萬千瓦,可開發1.42萬千瓦。礦藏有花崗岩、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鐵砂、泥炭、鐵。海岸線348千米,島岸線84.24千米。
唐聖歷二年析長樂縣南鄉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福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至後唐同光元年曾名永昌縣。五代閩龍啟元年更名福清縣。元元貞二年升為福清州,明洪武元年更為縣。歷屬泉州、福州、長樂郡、長樂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1949年8月16日解放,歷屬閩侯專區、晉江專區、閩侯專區、莆田地區、福州市。
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建市10多年以來,百萬福清人民領開放風氣之先,借政策驅動之利,揚僑台區位優勢,著力鍛造農業和外向型經濟堅強「雙翼」,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創造了「福清效益」、「福清速度」,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10強縣市第3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
基礎設施情況
福清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交通四通八達,公路密度居全國前列,大真線、海城線橫貫玉融大地,沿海一縱大通道正在規劃中。國道福廈線和福泉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把福清與省會福州及廈漳泉等省內經濟最活躍區域連成一片。正在籌建中的福廈鐵路經過福清的路段40多公里,境內設有多個站點。水電資源較為豐富,建成全國縣級最大的水利工程——閩江調水工程,建成城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城頭——高山110千伏輸電線路、多座22萬伏變電站及一批鄉鎮供電設施,成為全國農村電氣化建設達標縣(市)。
福清建設碼頭和港口的條件優越,海岸線長達348公里,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優良港灣眾多。1993年9月,福州港最大噸位的業主專用碼頭——3萬噸級元洪碼頭,在福清東部松下港落成,二期工程2004年開始動建。1994年9月,國務院批准該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允許停泊外國籍船舶。
江陰港區位於我省最大海灣——興化灣北岸中部,灣內港區風浪較小,常年不凍不淤。江陰港岸線長達8.37公里,縱深可達1.5公里,可建3-30萬噸泊位30餘個,年吞吐量可達7500萬噸。港區水域寬達9-15公里,10米以上深水區域寬度達1-3公里,最大天然水深達19米,可滿足2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靠泊和調頭需要。且後方陸域寬闊,多為淺灘、鹽田和低小丘陵旱地;靠海岸側又有40平方公里的平坦旱地,及近百平方公里的淺灘,可供開發工業區用地。
江陰港區對外開放已通過國家級驗收,有交通部批準的5萬級噸集裝箱碼頭13個,3-5萬噸級的化工碼頭4個,以及其他散雜貨碼頭10多個。2002年12月,由新加坡港務局、省港務集團、新加坡太平洋公司及福清港口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江陰港一號深水泊位3萬噸級碼頭、兼靠5萬噸級集裝箱船碼頭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福清口岸貨物吞吐量達152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7.1萬標准箱。目前港區已開通香港、西非、美西、歐洲地中海和日本等國際航線以及內貿內支線,可直達美國西部海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內沿海各主要港口城市。2#、3#泊位5萬噸集裝箱碼頭和玉融海港碼頭已動工建設, 4#、5#、6#、7#集裝箱碼頭、建滔碼頭將於今年陸續動工,國電項目配套煤碼頭也將於今年動工建設。10-13號四個泊位是目前全省唯一獲得交通部批準的化工通用碼頭,其中10#化工碼頭正在積極籌建中。
福清口岸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在開發區、工業集中區設有福清海關、福清檢驗檢疫局、福清邊檢站、福清海事處等查驗單位,形成最完善的快速大通關環境。各查驗單位按照「實施大通關、建設大口岸、構築大平台」的總體要求,不斷深化作業改革,優化工作流程,逐步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口岸管理體制。福清海關進一步簡化物流監控手續,在加工貿易合同審批作業上採取「一條龍」服務,改進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制度,性能技術屬國內領先的H986檢測設備已投入使用。福清檢驗檢疫局推行「電子審單」,開辟「綠色通道」,對重點企業實行「直通式」快速通關機制,滿足了大企業快進快出的通關要求。福清邊檢站、福清海事處等單位也積極推行「電子監控」、就近受理等先進管理手段,大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各查驗單位之間建立健全聯檢制度、雙向溝通制度,在江陰口岸園區實行聯合辦公、一個窗口對外,有效提高了口岸整體管理效率,實現了江陰港區與融僑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的港區快速聯動。
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情況
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福清籍華僑率先倡導創辦的全國唯一以「僑」命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於1987年,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28平方公里,已開發1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計批准三資企業341家,總投資20.74億美元,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67億元,出口85.6億美元,其中部分經濟指標躍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前列。全區已形成電子、塑膠、玻璃、食品等支柱產業群,擁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冠捷電子公司電腦顯示器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福耀玻璃集團產品佔中國全部出口汽車玻璃的75%,占國內高檔轎車玻璃60%以上市場份額,是所有大型汽車廠的定點玻璃配套商。經過十幾年來的高速平穩發展,融僑開發區已成為「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對外開放的窗口」。
新厝出口加工區情況
新厝出口加工區是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江陰港優勢而設立的,2004年11月27日正式開工動建,總體規劃設計17平方公里,詳細規劃為2.86平方公里,正在開發的1平方公里已經納入國家級開發區。該區區位優勢顯著,具有完備的水陸空交通網路,距江陰國際集裝箱碼頭僅1公里,福廈324國道、福泉高速公路自北而南縱貫全境,籌建中的福廈鐵路貨運站位於區內,離福廈高速公路僅1500米,距長樂國際機場58公里。該區水電優勢明顯,首期依託新厝鎮溪頭亭水庫,水資源可滿足工業區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中期規劃由東張水庫江陰供水廠和東方紅水庫建成日供水2萬噸的自來水供水廠。已建成容量為35KV和15KV兩個變電站,為工業生產和生活用電提供充足的電源。
國家出口加工區實行優惠政策,主要是:(1)對區內加工產品不徵收增值稅。(2)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予以免稅。(3)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機械、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予以免稅。(4)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及消耗性材料,予以保稅。(5)區內企業和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予以免稅。(6)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區內企業加工的製成品及其在加工生產過程中的邊角料、余料、殘次品、廢品等銷往境外的,免徵出口關稅。(7)對無商業價值的邊角料和廢品,需運往區外銷毀的,應憑管委會和環保部門的批件,向主管海關辦理出區手續,海關予以免進口許可證、免稅。(8)從區外進入加工區供區內企業使用的國產機器、設施、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以及建造基礎設施、加工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生產、辦公用房所需合理數量的基建物資等,海關按照對出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簽發出口退稅報關單。區外企業憑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向稅務部門申請辦理出口退(免)稅手續。
江陰工業集中區情況
江陰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面積158.6平方公里,一期規劃建設67.51平方公里,由江陰港區、江陰工業片區、江陰綜合生活配套區和鋼鐵、電力等重工業項目用地、倉儲及物流區等組成。江陰工業集中區規劃定位是發展成為福州市重要外海深水港口和以臨海基礎型工業為主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江陰工業集中區緊鄰福廈交通走廊,對接324國道的疏港高速公路(40米)直接進入工業集中區,區內兩縱兩橫主幹道路網構架已基本形成;福廈鐵路江陰支線直通工業集中區,已通過論證准備動建;連接工業集中區與福廈高速公路的兩條快速疏港公路漁溪和新厝支線已規劃。
江陰工業集中區具有臨海近台的獨特區位優勢。距馬尾港113海里、上海532海里、香港360海里,距基隆150海里、台中100海里。江陰工業集中區通過鐵路、高速公路,半徑可輻射到福州、莆田、泉州、廈門等沿海經濟帶,也可以通過福州市實現對寧德、南平、三明等閩東地區及江西和浙江等地的輻射,通過海運可輻射到全國沿海城市及台灣台中和海外,是我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發展區域。
到目前為止,江陰工業集中區已簽約項目60項,入區企業計35家,總投資超過170億元(不計鋼鐵項目)。目前已有福抗葯業、美斯特凱爾醫療器械等投產企業11家,國電、福興醫葯、福興化纖等15家企業正加緊動工建設中,預計年內還將有數家企業建成投產。預計江陰工業集中區將在12年左右時間共投入1000億~1500億元人民幣,建立醫葯原料葯、基礎化工原料、石化倉儲、機械製造、鋼材和金屬加工、紙漿生產等六大重工業基地。
為鼓勵工業項目落地,根據國家土地政策,江陰工業集中區對工業用地實行差別地價。現已是儲備地的,每畝自3萬元至4.2萬元不等。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或8200萬元人民幣(含1000萬美元或8200萬元人民幣)以上項目,每畝地價3萬元;注冊資本500萬美元(含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的項目,每畝地價3.5萬元;注冊資本500萬美元以下的項目,每畝地價4.2萬元。所有項目均由江陰工業集中區建設辦免費代辦土地證變更手續、繳納相關變更稅費,並負責配備水電設施至項目用地主幹道或次幹道邊緣。
江陰B型物流園情況
福州保稅區江陰物流園位於江陰工業集中區內,總規劃面積3122畝,其中一期規劃建設1016畝,二期規劃建設2106畝。規劃園區西側為港口物流園區,東側緊鄰江陰港區疏港公路——新江公路,南側靠江陰港區集裝箱碼頭區,北面為居民區。園區周邊交通網路發達,現有陸路接入福廈線,擬建的福廈鐵路新厝車站可鋪設專用線至園區。園區緊鄰江陰港區,50米港區大道從其西側通過。整個園區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江陰物流園將建成市場空間廣闊,貨物進出便捷,綜合運輸成本低廉,配套服務完善,管理運作規范,具有專業化、多功能、社會化、現代化,以及具有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和出口加工三大保稅功能的物流園,使其成為區域性、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競爭能力、依託港口與臨港工業相關產業、具有延伸性服務功能的物流園。江陰物流園正在加緊建設中,正在建設的江陰物流園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進入運作,目前正在上報國家審批,預計近期內可以獲批。
國家對保稅區物流園實行優惠政策,主要是:(1)對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的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2)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基建物資,予以免稅。(3)區內企業自用的生產、管理設備和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生產用燃料,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物資、設備,予以免稅。(4)保稅區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管理設備和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予以免稅。(5)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件,予以保稅。
福清近年發展概況
近年來,福清市大力實施「以港興市」、「工業強市」戰略,以項目帶動為抓手,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積極拓展福廈線、大真線、海城線「三線」,開發建設融僑開發區、元洪投資區、江陰工業集中區「三區」,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形成了電子、玻璃、塑膠、食品、醫葯等支柱產業,以冠捷電子、福耀玻璃等骨幹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以「三區」、「三線」為主體的工業發展格局日趨完善,工業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2004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50億元,增長33.46%,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4.6%。2006年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96億元,增長10.4%。財政總收入23.2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62億元,分別增長13.9%和 21.5%,財政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8%。農業總產值66.4億元,增長4.6%。工業總產值576.96億元,增長1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09.53億元,增長7.1%,電子、塑膠、食品、玻璃、醫葯等五大支柱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6.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5∶53.7∶31.3。年末戶籍人口121.49萬人。
工業經濟
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共增產值 18.03億元。一批重大產業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福耀浮法玻璃三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國電江陰電廠已進入主體安裝階段;捷聯10萬平方米新廠區已開始試投產;溫州汽摩配基地項目已有12家企業動建。融僑、元洪、江陰三大工業區和龍田、鏡洋、漁溪等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融僑開發區國家級顯示器產業園和出口加工區相繼獲批,元洪投資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工業園區。質量立市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有3家企業獲得福州市產品質量管理獎,3家企業獲評省名牌產品,天馬飼料獲評國家免檢產品。
農業經濟
設立了規劃面積2萬公頃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已動建項目24個,總投資2740萬美元。農村公路建設基本實現「村村通」目標。全面免徵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670萬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高分通過省政府驗收,小型水利設施產權改革加快推進,海域使用權證和水域灘塗養殖使用證制度全面推行,榮獲全國海域使用管理百強示範縣(市)稱號。
招商引資和對外經貿
創新招商模式,出台獎勵措施,全員招商氛圍更加濃厚,招商引資工作再創佳績。新批准設立三資企業54家,增資39家,總投資4.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3億美元(驗資口徑),增長21.3%,超額完成福州市下達的考核指標。深入開展親情招商,制定出台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民間資金投資建設標准廠房等優惠政策,民營經濟發展再掀熱潮,內資實際到資達20.22億元,居福州地區首位。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推動企業出口持續增長,實現出口總值37.36億美元,增長9.4%。
社會事業
科技創新工程深入推進,全年有12個項目列入福州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和福州市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其中國家級和省級各2個,共獲得支持資金359萬元。「雙高普九」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萬元,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69元,增長6.8%,截至年底,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42.98億元。
港口建設全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86.9萬噸,增長84.7%;集裝箱吞吐量達14.1萬標箱,實現一年翻番。福州新港1號泊位已開通多條貨運干線和內貿支線,已掛靠法國達飛、地中海航運、萬海航運等10多家國內外知名船公司;2、3號泊位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已於3月正式動建,已完成投資2.8億元;4、5號泊位建設已完成招投標工作;6、7號泊位已進入招投標程序;8、9號泊位於7月簽約,各項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元洪3萬噸級通用碼頭運營良好,全年貨物年吞吐量達到100多萬噸,元載5萬噸級(兼靠3萬噸級集裝箱)散貨碼頭總投資1750萬美元,已完成投資3700萬元人民幣。
重點工程
福廈鐵路正式開工
9月30日,福廈鐵路開工儀式在福清市舉行。福廈鐵路全長273公里,自省會福州市引出,途經福清、莆田、泉州至廈門市,是一條以客為主,客貨兼顧的快速路網性干線鐵路,設計區段旅客列車速度200公里/小時,計劃總投資144.2億元,工期4年,將於2009年建成。福廈鐵路福清段全長約40公里,總投資約30億元,途經陽下鎮、音西鎮、上逕鎮、漁溪鎮、新厝鎮,擬在福清音西、漁溪設火車站。
東壁島圍墾工程海堤全線合龍
1月18日,東壁島圍墾工程北堤合龍,5月28日,東堤合龍。至此,兩條總長達4815米(其中北堤長3247米,東堤長1568米)的圍墾工程海堤順利實現了全線合龍。東壁島圍墾工程是福建省「十五」計劃重點工程之一,也是福清市有史以來工程量最大、投入最多的圍墾工程,總投資4.44億元,圍墾面積2893.33公頃,涉及龍田、港頭、三山3個鎮17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