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建福州城門出了多少將軍
擴展閱讀
大美福州哪裡最好看 2025-05-22 02:52:31
杭州為什麼別克車很少 2025-05-22 02:51:50
福州兩橋在哪裡 2025-05-22 02:50:22

福建福州城門出了多少將軍

發布時間: 2022-09-07 08:40:48

1. 新中國後福建省歷史上出過幾位將軍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自1955年至1965年,共授予了1604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將帥軍銜,福建涌現了83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3名,中將9名,少將71名。

上將3名:
葉飛:上將,(1914年-1999年),南安市,1955年授銜,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海軍司令員、第一政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劉亞樓:上將,(1910年-1965年),武平縣, 1955年授銜,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
楊成武:上將,(1914年-2004年),長汀縣, 1955年授銜,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常委,全國政協副主席。

以下是65年以後的
趙龍海:男,福建省漳州市人,1942年9月生。大學文化。中共黨員。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試驗技術部研究員、專業技術少將。

陳慶耀武警少將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雲南省總隊政治委員。福建莆田人,1951年12月出生。南京政治學院畢業,大學本科學歷。1969年12月參加工作。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1年晉升少將軍銜。

蔡金獅:男,1935年6月28日生,福建省廈門市人。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現任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專業技術少將。

吳青田少將 1945年8月出生,福建南安人。1962年5月參加工作。解放軍政治學院基本系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畢業;曾任廈門警備區政治委員,福建省軍區政治部主任,福建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福建省軍區政治委員,2001年9月任福建省委常委、省軍區政治委員。1996年晉升少將軍銜。

張懷泗少將 福建寧德人。浙江省軍區參謀長、司令員,2005年任南京軍區聯勤部部長。

蔡英挺少將 福建晉江人。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2002年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2004年任31軍軍長。

林炳堯:1944年生,福建泉州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2002年晉升中將軍銜。

丁壽岳:1944年11月生,福建古田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集團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集團軍軍長。1999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副司令員。2003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0年晉升少將。2000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

庄釗文 少將(1959—,福建南安人)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院長。

沈裕鋒少將 福建省詔安人,詔安一中高中第六屆(1961級)畢業生,196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後投筆從戒,曾為海軍某基地政委、黨委書記,海軍少將軍銜,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楊林雄(原名楊壽山)祖藉福建安溪縣,藉貫福建漳州市。1933年11月出生於漳州。1949年9月於漳州龍中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副指導員、秘書、幹事、副處長、處長、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南昌陸軍學院副政委、少將軍銜、正軍級。

還有你自己看吧

2. 福建有幾個將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自1955年至1965年,共授予了1604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將帥軍銜,福建涌現了83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3名,中將9名,少將71名

3. 國民黨歷任副海軍司令福州藉的將軍

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民國後的第一任海軍司令,福州人:薩鎮冰;在任僅一年。

1927年北伐後民國海軍整建制歸入中國國民革命軍(即真正歸屬國民黨掌握),由國民黨任命的第一任海軍司令,福州人:楊樹庄

附表:民國歷任海軍司令名單——

4. 福建出了多少個將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22

5. 開國以來,平江有多少位將軍

開國以來平江籍共有63位將軍,分別是:

1、開國上將:蘇振華、鍾期光、傅秋濤、張震、張海洋。

2、開國中將:方正平、甘渭漢、劉志堅、邱創成、張令彬、賴毅、方強、吳信泉、鍾赤兵、歐陽文

3、開國少將:王赤軍、方國安、方國南、葉楚屏、李元、李桂林、李光輝、李作之、李有新、何輝、何能彬、何維忠、楊尚高、秦化龍、餘光文、唐明、謝忠良、李基、李彬山、黃連秋、裴周玉、徐德操、吳自立、謝福林、羅湘濤、方正、黃勝明、張闖初、張平凱、張書祥、張寧陽、張小陽、鍾偉、鄭貴卿、林勝國、呂展、張正光、余非、喻縵雲、邱明、喻集禧、李柏濤、黃彬、方南江、劉冀和。

(5)福建福州城門出了多少將軍擴展閱讀:

從1955年9月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開始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時止,解放軍共授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這些被統稱為「開國將帥」的群體中,目前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僅有十多名開國少將。

開國將帥中,有很多是張震的平江老鄉。全國四大將軍縣之一的平江是革命老區,這里曾發生「秋收起義」「三月撲城」「平江起義」「平江慘案」等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中國革命犧牲25萬優秀兒女,現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2.1萬人,占湖南省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一,從這里走出了52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參考資料:平江縣人民政府-縣籍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軍



6. 福建籍83名將軍名單

福建籍83名將軍名單:

上將:葉飛、劉亞樓、楊成武

中將:劉忠、蘇靜、張南生、陳仁麒、羅元發、羅舜初、袁子欽、郭化若、傅連暲

少將:丁甘如、王直、王勝、王平水、王全珍、王奇才、王貴德、王香雄、王集成、孔俊彪、孔瑞雲、葉青山、盧克、盧仁燦、藍庭輝、劉昌、劉彬、劉永生、劉振球、 劉祿長、 孫克驥 、李平 、李兆炳 、蘇啟勝 、杜西書 、 楊尚儒 、吳岱 、何廷一 、邱子明、 邱國光 、邱相田、 張力雄 、張元培 、 張日清 、張雲龍 。

少將:張水發、 張廷發、 張宜步 、張新華、 張雍耿 、 陳挺 、張震寰 、 陳忠梅、 陳青山 、陳海涵 、 陳茂輝 、林偉 、 林遵 、林忠照 、 林接標 、范陽春 、羅斌 、羅洪標、 鍾池 、 郭成柱 、 郭廷萬 、 黃烽、 黃煒華、 黃鵠顯 、塗則生 、 塗通今、 翁祥初、 彭勝標 、彭德清 、藍文兆 、 闕中一、 賴光勛 、 雷欽 、廖成美、 廖步雲 、 熊奎 、熊兆仁。

(6)福建福州城門出了多少將軍擴展閱讀:

福建是共和國將軍的搖籃之一。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涌現了一大批身經百戰的將領。中華人民ao共和國成立後,於1955年評定軍銜,此後於1960、1961年和1964年調整晉級。

期間共有84位閩籍高級將領授予將軍,其中上將3人,中將9人,少將72人,他們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7. 福清出多少將軍

林向陽現在是上將司令員福清的驕傲

8. 福建出了多少個將軍

20世紀上半葉,福建直接參加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人民游擊隊的有近10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一般指1955年至1965年間授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在此期間,全國涌現了1603位將軍,福建籍將軍為83位,佔5.18%,他們是福建省的驕傲。 八閩兒女——開國將軍 : 上將3位:葉 飛(南安)劉亞樓(武平)楊成武 (長汀) 中將9位:劉 忠(上杭)蘇 靜(龍海)張南生(連城)陳仁麒(龍岩)羅元發(龍岩)羅舜初(上杭)袁子欽(上杭)郭化若(福州)傅連暲(長汀) 少將71位 丁甘如 王 直 王 勝 王平水 王全珍 王奇才 王貴德 王香雄 王集成 孔俊彪 孔瑞雲 葉青山 盧 克 盧仁燦 蘭庭輝 劉 昌 劉 彬 劉永生 劉振球 劉祿長 孫克驥 李 平 李兆炳 蘇啟勝 杜西書 楊尚儒 吳 岱 何廷一 邱子明 邱國光 邱相田 張力雄 張元培 張日清 張雲龍 張水發 張廷發 張宜步 張新華 張雍耿 陳 挺 陳忠梅 陳青山 陳海涵 陳茂輝 林 偉 林 遵 林忠照 林接標 范陽春 羅 斌 羅洪標 鍾 池 郭成柱 郭 廷 萬黃烽 黃煒華 黃鵠顯 塗則生 塗通今 翁祥初 彭勝標 彭德清 藍文兆 闕中一 賴光勛 雷 欽 廖成美 廖步雲 熊 奎 熊兆仁

9. 關於「將軍村」涌現出的43位將軍都包括哪些

新縣籍將軍名錄(43位)
| 姓 名 生 卒 年 軍銜 曾 任 職 務
1))、許世友 1906-1985 上將 南京軍區司令員
2))、李德生 1916- 上將 國防大學政委
3))、鄭維山 1915-2000 中將 蘭州軍區司令員
4))、吳先恩 1907-1987 中將 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5))、張池明 1917-1997 中將 炮兵政委
6))、范朝利 1914- 中將 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7))、王大華 1916-1976 少將 海軍導彈基地政委
8))、王才貴 1907-1978 少將 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
9))、王世仁 1907-1983 少將 江蘇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10))、葉建民 1918-1998 少將 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11))、葉道友 1914-1961 少將 海軍舟山基地副司令員
12))、朱火華 1916-1968 少將 南京軍區空軍工程部部長 13))、朱致平 1914- 少將 紡織部副部長(後任)
14))、扶廷修 1912-1966 少將 西藏政協副主席(後任)
15))、吳世安 1911-1984 少將 武漢軍區副參謀長
16))、吳華奪 1917-1997 少將 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後面數名如上圖排序)

17))、余述生 1915-1994 少將 成都軍區副政委
18))、肖永正 1904-1994 少將 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
19))、肖永銀1917-2002 少將 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20))、肖志賢1913-2000 少將 蘭州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21))、肖德明1912- 少將 湖北省軍區副政委
22))、張吉厚 1910-1975 少將 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
23))、張百春 1916-1978 少將 北京軍區空軍政委
24))、張宗勝 1913- 少將 沈陽軍區後勤部副政委
25))、楊 恬 1920-2002 少將 總後勤部司令部副參謀長
26))、楊明山1906-1996 少將 河北省軍區副政委
27))、陳 波 1908- 少將 人民武警後勤部政委
28))、范朝福 1915-1994 少將 海軍副參謀長
29))、官宗禮 1911-1970 少將 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30))、胡立聲 1917- 少將 基建工程兵政治部辦公室主任
31))、胡立信 1915- 少將 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
32))、胡賢才 1916-1983 少將 濟南軍區副參謀長
33))、徐明德 1916-2007 少將 海軍副參謀長
34))、高立忠 1916-1978 少將 海軍第三研究院院長
35)) 、高厚良 1915-2006 少將 空軍政委
36))、黃光霞 1915-2002 少將 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37))、程世清 1918- 少將 福州軍區副政委
38))、魯加漢 1916-1991 少將 成都軍區副政委
39))、譚友夫 1917-1976 少將 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40))、譚知耕 1917-2001 少將 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41))、熊作芳 1913-1994 少將 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42))、潘 焱 1916-1999 少將 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43))、潘壽才 1906-1974 少將 湖北省軍區副政委
在授銜的43名將軍中,有3人在大革命時期參加革命,有40人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革命;15人為兵團級幹部,6人為副兵團級幹部,22人為正軍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