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鼓嶺(山)的海拔有多高
鼓嶺素有「左海小廬山」的美譽,海拔約800米,夏季最高氣溫不及28℃,比市區低10℃左右。
Ⅱ 福州哪裡比較好玩的景點
福州好玩的景點有: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福州鼓山風景區、於山風景區、鼓嶺休閑度假區等。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保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
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築。在這居民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青瓦,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坐落於福州市西湖公園,始建於193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學館。1953年成立福建省博物館,2002年10月新館建成,同時更名為福建博物院。博物院佔地面積6公頃,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
整個建築共投資2.7億元,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新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15個展廳,包括7個基本陳列展廳和6個臨時展廳。此外新館還設有貴賓廳、會議室、具備六聲道同聲傳譯且可放映投射電視可容納345人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影象廳。
福州鼓山風景區
鼓山風景區位於福州市東南郊,閩江北岸。主峰海拔近千米,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鼓山四季常青、岩秀谷幽,蒼松滴翠、奇葩流江,名勝古跡遍布全山。
於山風景區
於山位於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廣場附近。相傳漢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傳稱戰國時古民族「於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積11.9公頃,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諸景。
鼓嶺休閑度假區
鼓嶺位於福州晉安區,距福州市中心約13公里,平均海拔750至800米,氣候涼爽,夏日最高氣溫不超過30℃,比市區低5-7℃,素有「左海小廬山「之美譽,曾與江西廬山牯嶺、浙江莫干山、河南雞公山齊名,被西方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Ⅲ 福州鼓嶺第二高峰是哪
是東湖尖
東湖尖它系福州地區最高峰,位於永泰縣西南部,是石牛山破火山口的組成部分,由白堊系石帽山群火山岩組成。山體呈南北展布,長5000米,寬2500米,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點東湖尖海拔1682米
Ⅳ 福州沒車怎麼上鼓嶺
鼓山山腳每天都有固定時間點的班車(鼓嶺旅遊度假區間1路)去鼓嶺。
鼓嶺是位於福州晉安區宦溪鎮的避暑勝地,距福州市中心約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氣溫不超過30℃,吸引了許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
景點簡介
1935年時,鼓嶺擁有200多幢風格各異的避暑別墅,還有教堂、醫院、網球場、游泳池、萬國公益社等公共建築。是江西廬山牯嶺、浙江莫干山、河南雞公山之外又一處有影響的避暑地。
鼓嶺景區,是福州鼓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福州市東郊的雙鼓橫斷山脈,面積約2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0米至800米,最高海拔998米,為福州的第一道屏障。從近代至今都是福州著名的夏天避暑場所。
柳杉王公園位於福州鼓嶺風景區,它因一株高30米、徑圍約10米、直徑3.2米的「柳杉王」而得名。柳杉似松似杉,又稱三春柳或紅柳。鼓嶺有多處成片柳杉林,樹齡數百年的有數十株,其中最為署名的就是長於園中的一株「柳杉王」。 這棵大樹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柳杉王」常年鬱郁蔥蔥,中間一枝分為兩枝,人稱「夫妻樹」、「情人樹」。「柳杉王」已被列為中國古樹名木加以保護。「柳杉王公園」也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公園。
公園小徑兩邊翠竹清麗,當風瀟灑。徑旁是涓涓小溪,逸出流動的涼意。小徑通向「攬翠亭」。攬翠亭有聯:倚仗閑吟松風萬壑,憑欄遠眺燈火三山。據說,過去從鼓嶺西望,蜿蜒流淌、千折百回的內河把城區「寫」得像個草書的「福」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鼓嶺
Ⅳ 鼓山和鼓嶺哪座海拔高
必須鼓嶺啊!鼓山只是鼓嶺的一個下屬山峰!鼓山怕完了,再往上還是鼓嶺
Ⅵ 鼓山的1800是指樓梯數還是海拔數啊
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會所在地福州市東大門,主峰海拔969米,總面積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游覽勝地,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
登山古徑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級台階,經過「七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 登山古徑一亭:「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已廢)。此後途中岩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台階。溪水淙淙不絕於耳。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台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台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第六亭:「松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台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第七亭:「更衣亭」。過「松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編輯本段]摩崖題刻 摩崖題刻文物價值很高的摩崖題刻鼓山的一大特點,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歷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群謨慶歷丙孟秋八日游靈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徑40厘米。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蘇軾、黃庭堅、米芾。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三個大字,筆力遒勁,字徑約70厘米,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磐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在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我想是通常說的台階數,1800不是很准確的。
Ⅶ 福州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 三坊七巷-貿易步行街
三坊七巷是國度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閱歷了建國後的拆遷扶植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修建。以沈葆楨舊居、林覺民舊居、嚴復舊居等9處典型修建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修建群。
2?高低杭-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區,俗稱「雙杭」。
指的是從小橋頭到大廟路之間的兩條平行的橫街,這里早年是福州的貿易中心和航運碼頭。高低杭不大,有文藝小清新的書店和咖啡屋。
3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該館為中國首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有大量珍貴文物、圖片和模型等。
4 閩安鎮
閩安古鎮位於閩江下游,距福州約30公里,距羅星塔約10公里。從羅星塔以下的後安至亭頭,兩岸群山綿延,江流波折,而閩安鎮峽處陣勢最為險峻,江道深窄,最窄處唯一600米,是把守閩江口的咽喉,自古成為兵家的攻防要地。如今閩安鎮感到還在扶植傍邊,在鎮里有個衙門。
拍攝|單獨旅行的密斯
5 金牛山福道
福道,即福州城市森林步道,採納全國首創鋼架鏤空計劃,主軸線長6.3公里,環線總長約19公里。計劃比較獨特。鍛煉養身之地。
拍攝|單獨旅行的密斯
6 鼓嶺
鼓嶺是位於福州晉安區宦溪鎮的避暑勝地,1886年由東方傳教士開拓,距福州市中心約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氣溫不超過30℃。休閑散心之所。
Ⅷ 求關於鼓山風景的典故
湧泉寺西有獅子峰,形如獅子,沿獅子峰西下行數里,即到達摩洞 洞內有一尊2米左右的達摩面壁坐像 洞外一巨石,石壁如斧削,上刻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的18景,這就是鼓山十八景:達摩面壁 南極升天 仙猿守峽 古鶴巢雲 仙人巨跡 福壽全圖 蟠桃滿塢 玉筍成林 蟻蜓渡潮 漁燈普照 獅子戲球 金蟾出洞 伏虎馱經 神龍聽法 鎧甲卸岩 慈航架壑 八仙岩洞 千佛梵宮 這18洞景經過風化瓦解 歲月淘洗現在有的景點已看不到了,但大部分景點仍然惟妙惟肖,連同那美妙的神話傳說,讓遊客感覺到大自然的無比神奇
鎮虎岩 相傳清朝時,方圓數十里的鼓山,常有幾只大虎,經常下山殘害生靈,山下百姓,追趕大虎 每追到此處,大虎都奇跡般地消失,大家認為這巨岩下可能是個虎穴,於是請來了湧泉寺的法師來此誦經降虎,在鎮虎岩邊刻上 南無增福壽佛 ,用佛法來鎮虎,還在十八景西面建了一個伏虎祠,從此鼓山再無虎患
仙人巨跡 一塊巨岩平展如台,岩上"羅漢台"三個大字特別醒目 相傳羅漢化身的靈嶠禪師,曾在此與八仙中的藍采和會面,請他傳授醫道 藍采和將自己精湛的醫術毫無保留地傳給了靈嶠禪師後,化成一陣清風飄走了,卻在羅漢台上留下了三個巨大的腳印,稱為"仙人巨跡" 羅漢台上往南這3塊巨岩,形狀如三艘船,盪漾在林海碧波之中
慈航駕壑 傳說觀世音聽了八仙們對鼓山的介紹後,親自光臨鼓山,也被這里的美景迷住了 真是 風光優美這般好,怎令慈航不掩留 觀世音在飽覽了鼓山的勝景之後,返回南海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蟠桃盛會又將來臨,觀音向王母提議放在鼓山舉行,王母喜極 於是,觀音撥了3艘船,滿載各路神仙,駕著祥雲,飛向鼓山 後來這3艘船就留在了鼓山, 慈航駕壑 由此而來的
佛窟 在羅漢台上方的 佛窟 ,為清代鼓山湧泉寺主持道霈 1614 1702年 所題的摩崖題刻,道霈大師曾於清康熙七年 1668年 著寫了一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 ,共有120卷,分裝48冊,木刻雕版達二千多塊 1928年弘一法師來福建時,曾將它印了幾十套分別贈送給日本的各個寺院,日本人民稱道鼓山是 庋藏佛典古版之寶窟 在左邊這一塊岩壁上,刻著55個佛名,連同羅漢台下斷壁上刻著的33個佛名成為88個佛號,這些均為道霈法師的手跡 此處有一窟清泉如鏡,終年不涸不溢,潔凈不染
八仙岩洞 八仙岩洞的傳說始於元代,相傳鐵拐李首先得道成仙後,度漢鍾離,漢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子和曹國舅,而張果老 藍采和 何仙姑則是分別得道後共成八仙,經藍采和的大力推薦,八仙們曾來到這里歡聚,一起共渡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金蟾出洞 劉海台和金蟾洞,分別在石道的左右兩邊,右下方的金贍洞洞頂岩形如蟾蜍行將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猶如蟾腹,伏在坡旁草叢中,躍躍欲出
蟠桃滿島 金蟾洞東南向,有數塊巨大的岩石,錯落而成,就好象幾個蟠桃堆放在一起,周圍也有很多岩石酷似蟠桃,因此,這里叫蟠桃林,旁邊還有一岩石洞,上刻有 曼倩岩 3個字 傳說:當年曼倩曾是王母娘娘蟠桃園里忠實的看守官 但他終究擋不住仙桃的誘惑,在離任時斗膽偷了幾個蟠桃,溜下人間,來到鼓山,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把蟠桃種在了鼓山,曼倩怕王母娘娘知道後怪罪,也就留在了鼓山 經過多年的經心栽培,這里到處布滿了仙桃 後來,這事被天兵知道後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親臨鼓山,要把曼倩帶回天庭問罪,曼倩寧死不回 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把曼倩和這里的蟠桃都點化成石
古鶴巢雲 法華岩洞,它由兩個互通的岩洞組成,洞內刻有清代魏傑的題詞: 且憩 洞前的這一塊小平地,相傳過去常有白鶴盤旋,停棲,故名 古鶴巢雲
福壽全圖 法華岩洞右邊的亭子,叫法華亭 據傳,站在此亭俯瞰榕城,道路 農田 河流 湖泊縱橫交錯,天然勾勒出福壽全圖,點劃不誤,令人叫絕 現在,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已經看不到這幅 福壽全圖 了
伏虎馱經 伏虎洞頂岩石伸出,酷似虎首,藏牙縮爪,遠看如一隻被降服歸依之虎,背上馱著一塊平石,如馱著佛法經書,故取名 伏虎馱經 伏虎祠祀奉伏虎禪師,並將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定為伏虎禪師的誕日,在此前後三日都舉行祭祀活動,紀念伏虎禪師誕辰
岩壑俱飛 蓮花岩有巨岩如獨木沖天,摩崖題刻"岩壑俱飛"四個大字,形象地描繪了這里的景色
鎧甲壑岩 路旁有一奇岩怪石,其石表面有很多規則的小裂痕,形如古代將軍鎧甲上的鱗片,岩石上刻有"卸甲"二字,故稱"卸甲岩"
玉筍成林 站在 卸甲岩 上,向東仰望,可見到對面雲霧環繞,玉筍峰上露出了許多大小尖峰 岩石聳列,猶如雨後春筍,出土成竹,這是這里最為特別的景觀,古人譽為"玉筍成林"之景
Ⅸ 跨越鼓山到鼓嶺的文藝說法
鼓嶺位於晉安鼓山之北,海拔800米左右,炎夏最高氣溫不超過30攝氏度,是避暑勝地。1885年,自一名美國人在鼓嶺宜夏村建起第一座別墅後,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在榕人員聯合成立了「鼓嶺聯盟」,租用鼓嶺的田地、山園,先後營建300多幢避暑別墅。
1992年報紙上刊登了《啊!鼓嶺》的文章,講述了來自美國的加德納夫婦對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充滿了眷念與嚮往,渴望故地重遊而未能如願的故事。加德納先生1901年至1911年隨父母一起在福州居住,每年夏天在鼓嶺上的快樂時光,成為他返回美國仍念念不忘的珍貴記憶。奈何世事滄桑變化,後在加州大學擔任物理系教授的加德納先生一直未能有機會重返鼓嶺。即使心中想要回到鼓嶺,但加德納每況愈下的病體已不能支撐他跨越重洋旅行。直到彌留之際,加德納口中仍喃喃念著「Kuliang」。加德納先生去世後,與丈夫情深意篤的加德納夫人下定決心要為其夫一圓返回中國故園的心願,數次來到中國尋找「Kuliang」。但由於她手邊關於中國的線索太少,前幾次沿著中國長江的尋找都徒勞而返。1990年的一天,加德納夫人在家中尋找到了一張上貼11枚中國郵票的發黃紙張,在與她熟識的中國留學生鍾翰的幫助下,終於確認郵票郵戳上的「KULIANG」正是福州的鼓嶺。關於「Kuliang」的謎團終於被解開了,看著熱淚盈眶的加德納太太,加德納家人的中國朋友鍾翰隨即將這一故事落成文字發表在中國報紙上。1992年8月,加德納夫人來到中國看到了丈夫在世時曾念念不忘的鼓嶺,那天鼓嶺有9位年屆九旬的加德納兒時的玩伴,同加德納夫人圍坐在一起暢談往事。這令加德納夫人欣喜不已,她當時激動地說,丈夫的遺願終於實現了,美麗的鼓嶺和熱情的中國人民使她更加理解了丈夫加德納為什麼那樣深深地眷戀著中國。她表示要把這份情誼永遠傳承下去。
Ⅹ 福州鼓山海拔有多高
鼓山海拔969米、面積1890公頃,聳立於榕城東郊,閩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它因頂峰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盪之聲,故名鼓山。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公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台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遊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後進山門直達湧泉寺。鼓山勝跡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160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