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濤海建築建材多少錢
擴展閱讀
福州打結石哪裡最好 2025-07-10 01:11:51
深圳中學分級教育怎麼樣 2025-07-10 01:08:56
天津合格傢具什麼價格 2025-07-10 01:04:45

福州濤海建築建材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10-19 09:45:46

Ⅰ 營口的問題,專家請

市人民政府駐站前區渤海大街西1號
郵編:115000
代碼:210800
區號:0417

【地理位置】
營口市位於遼東半島西北部,西臨渤海遼東灣,與錦州、葫蘆島隔海相望;北與大窪、海城為鄰;東與岫岩、庄河接壤;南與瓦房店、普蘭店相連。 營口南接大連,西臨渤海,背靠東北腹地,中國七大水系之一的大遼河從里注入渤海。
營口是遼寧省管轄的地級市,是全國重點沿海開放城市。面積540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6公里,近海難塗16萬多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營口市轄四區(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鮁魚圈區),兩市(大石橋市、蓋州市),41個建制鎮(其中老邊區4個、大石橋市15個、蓋州市22個),14個鄉(蓋州市),27個街道辦事處(站前區7個、西市區7個、老邊區2個、鮁魚圈區4個、蓋州市2個、大石橋市5個),14個國有農場,929個行政村。
營口市 面積4970平方千米,人口230萬人(2004年)。
站前區 面積 70平方千米,人口26萬。郵政編碼115002(115000、115001、115002、115003均為站前區區號)。
西市區 面積 20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115004。區人民政府駐渤海大街西60號。
鮁魚圈區 面積 268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115007。區人民政府駐錢塘江路15號。
老邊區 面積 305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115005。區人民政府駐龍山大街54號。
大石橋市 面積1379平方千米,人口72萬。郵政編碼115100。市人民政府駐青花街道振興社區。
蓋州市 面積2928平方千米,人口73萬。郵政編碼115200。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人口】
市域總人口2229139人,其中站前區260071人,西市區159904人,老邊區123418人,鮁魚圈區103525人,大石橋市705285人,蓋州市876936人,城市化水平為38.58%。

【氣候與灌溉】

營口市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 四季分明 ,氣候適宜 ,營口市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的初日在3月中旬,終日在11月中旬,時間為245—249天,穩定通過10℃的初日在4月中旬,終日在10月中旬,時間為160—180天。這說明農作物生長期和喜溫作物活躍期都比較長。

歷史文化

【歷史背景】
營口戰國時期屬燕國,秦屬遼東郡。公元前195年,西漢在遼東郡置18個縣,營口地區南部設平郭縣,北部置安市縣。據《奉天通志》記載文縣和房縣亦在營口地區(但其今址尚難定論)。
三國時稱營口為遼口,東晉時叫歷林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營口地區先後被漢族的公孫政權、鮮卑族的慕容政權和高句麗政權統治過。平郭縣和安市縣置而不廢,文縣(東漢改為汶縣)於公元240年被曹魏政權遷至齊郡(今山東省境),房縣改屬遼東屬國。後燕政權於公元385年將平州治所遷到平郭縣。
唐末,北方先後有契丹、女真、蒙古3個民族政權更迭,並在營口市境內設置地方政權。遼將渤海國的一些州縣遷到營口地域內,在今熊岳鎮設盧州領熊岳縣,在今湯池鎮置鐵州領湯池縣,耀州領岩淵縣,歸州領歸勝縣,另設曷蘇館大王府和辰州領建安縣。金將辰州改為蓋州,領建安、熊岳、湯池三縣,余州撤廢。同時,設女真人的別里買、本得山、按春和曷蘇館4個猛安,猛安下置若干謀克。金在境內只設蓋州領建安縣,余皆撤廢。
明廢州縣改設衛所,營口境內南部屬蓋州衛,北部隸海州衛。營口時稱梁房口。1621年,後金占據營口地區,以耀州(今大石橋鎮北嶽州村)為中心屯兵鎮守。1644年清朝對漢人和滿人分別治理。營口地區北部置海城縣,南部設蓋平縣以治理漢人;在熊岳設副都統管轄遼東半島各地滿人;又在熊岳、蓋平、牛庄設防守尉或城防尉管理八旗事務。清政府為「龍興之地」不致荒蕪,於1651年(順治八年)從山東招民到營口境內。1688年,清政府安置巴爾虎蒙古人在營口一帶游牧。巴爾虎人以窩棚為居室,窩棚相連,狀似軍營,因名營子。營口的潮溝在潮退時溝水乾涸,潮進時溝沒於水,故稱沒溝營。
1861年5月24日,營口代替牛庄成為東三省第一個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1866年,清政府在營口設置奉錦山海關兵備道;1867年1月設營口海防同知廳,負責海疆治安。1909年,清政府設置營口直隸廳,將原屬海城縣的3個鄉、蓋平縣的1個鄉劃歸營口直隸廳管轄。1913年,將營口直隸廳改稱營口縣,所屬區域南至藍旗,東至大石橋,西至渤海,北至大窪。
1914年民國政府將南路觀察使改稱遼沈道,遼沈道管轄營口、蓋平、海城、遼陽、沈陽、鐵嶺、開原、鎮安(今黑山縣)、北鎮、新民、錦縣、錦西、興城、綏中、盤山、台安、義縣、彰武、東豐(今屬吉林省)、西豐、西安(今吉林省遼源市)和遼中22個縣。1923年,在營口商埠區設立市政公所。1931年9月,日本侵略者佔領東北,營口淪為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15日光復)。1938年5月日偽將營口縣改稱營口市,下設8個區。
1948年營口解放。1958年11月,蓋平縣、營口縣、盤山縣劃歸營口市管轄。1966年1月,盤山縣劃歸盤錦墾區管轄,6月,蓋縣,營口縣劃歸遼南專署管轄。1968年5月,蓋縣、營口縣、海城縣劃歸營口市管轄。1973年,海城縣劃歸鞍山市管理。1975年11月,盤山縣、大窪縣劃歸營口市管轄。1985年1月,盤山縣、大窪縣劃歸盤錦市管轄。至此,營口市共轄蓋縣、營口縣及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和鮁魚圈區。1992年11月,蓋縣改稱蓋州市(縣)、營口縣改稱大石橋市(縣)。

【發展】
1、經濟發展
營口是中國最早興辦近代工業的城市之一,是中國輕紡工業基地。全市擁有40多個行業,3000多家企業,主要產品700多種,省優、部優產品達300多種,輕工、紡織、機械、冶金、家電、電子、建材、樂器、絹紡、石化、印染、醫葯等門類齊全,成為營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百家企業獲得國際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針織、棉紡、錦綸、66#長絲生產居全國首位,營口名牌產品,馳名中外。
2、文化教育
營口教育發展迅速,科技人才濟濟。營口體育人才薈萃,體操王子李月久、射擊名將金東翔、王麗娜、競走冠軍孫曉光,為中國體育增添了光彩。
營口是文化名城,著名書法家沈延毅、陳懷、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演員秦海璐等名揚四海。
營口市戲曲學校培養的學員,多次赴法國、日本、北愛爾蘭、韓國演出並獲得國際大獎。
營口有四所高中,分別是營口市第一高級中學(省級重點院校)、營口市第二高級中學(市級重點院校)、營口市第三高級中學和營口市第四高級中學。

【文化特色】
民族情況
全市共有26個民族,即漢、滿、回、朝鮮、蒙古、錫伯、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達斡爾、羌、俄羅斯、鄂溫克、鄂倫春、赫哲族。

【重要歷史事件】
義和團在營口
1868年(清同治七年),英國牧師賓維廉和羅約翰等到營口傳教,後創設中華基督教會(今西市區延壽里處)。1870年(清同治九年),英國人康慕恩設立營口基督教會,後建基督教堂。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法國傳教士錫夢司鐸到營口傳教,後建營口天主教堂(今站前區八田地里)。後激起營口人民反洋教的情緒。
1900年,6月20日,營口出現義和團的反帝揭帖(傳單),上寫:「茲因天主耶穌欺神滅聖, 不尊佛法,上天收伏雲雨,下降百萬神兵,掃除外國洋人。不平洋人,不下大雨。」號召人民「根除洋人」。男子組織「義和拳」,女子組織「紅燈照」,每天練神拳術,口念咒語:「天打天門開,地打地門來,要學神拳術,搬請師傅來。」聲稱「義和團上能保國,下能護民。」7月,從田莊台來了「曹師傅」和「鮑師傅」,並帶來了50多名義和團成員。他們住在西大廟、老爺廟、火神廟內,以西大廟為大本營,傳授拳術,操練本領。從此,義和團活動遍及營口城鄉,他們殺逐洋教士,燒毀洋教堂,拆毀洋鐵路。
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晨,俄軍步兵500人、騎兵100人,攜重炮4尊,從大石橋向營口進發,到邰家屯一帶即開始炮擊五檯子奉軍兵營。奉軍統帶胡誌喜、練軍營管帶喬干臣率士兵與義和團一起反擊俄軍。義和團英勇善戰,俄軍遭到重創,於10時30分敗退。 後來,由於營口道明保採取對外投降屈辱政策,事前不作防禦准備,並且與營口海關稅務司包羅勾結,共同阻止省城援軍。這樣,營口清軍也就無力防禦,在大批俄軍、日軍攻擊下, 營口淪陷。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營口市建設的玉石水庫及引水工程,總投資5.9億元,可解決城市供水不足問題。城市污水治理一期工程總投資2.1億元。全市新建5座大型立交橋和跨線橋,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市區內新建市場27處,總投資6億元,已經全部完工。陶瓷、裝飾材料、針紡織品、建材等區域性市場已初具規模。

產業與交通
【資源】
營口礦產資源豐富。擁有32種礦產品,菱鎂礦為世界四大鎂礦之一,素有「華夏鎂都」之稱。中國鎂都——大石橋位於市區東部是營口所轄的縣級市。滑石、硼石、鉀鈉長石、硅石和金礦石貯量在中國位居前列。
營口鹽生產已有270年歷史,百里鹽田年產海鹽80萬噸,營口生產的食用鹽的清朝已成為貢品。
營口是全國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年產水稻40萬噸,營口大米暢銷海內外,在清朝已成為貢米。
營口是東北著名的水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年產水果40萬噸,遼南蘋果,果質世界排名第一。年產80多種海淡水產品20萬噸。營口的對蝦、中華螯絨河蟹聞名中外。
溫泉資源
營口市南部地區地熱資源豐富。在蓋州市的熊岳、雙檯子分布很多溫泉。最大的有熊岳溫泉和思拉堡溫泉。
熊岳溫泉位於蓋州市熊岳城東南白旗村,佔地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熱水井19口,開采量3000噸。熊岳地熱的科學利用試驗研究工作始於1972年,1977年11月22日,以氟利昂為工質的地熱發電試驗一次並網成功,1978年3月20日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完成了以地下低溫熱水發電為主要內容的階梯式綜合利用系統,地熱利用率達55.8%,居全國8座地熱發電站首位。
思拉堡溫泉位於蓋州市雙台鄉思拉堡村,這是新開發利用的一處地熱資源。其面積、儲量、水溫居全省之首。
水產資源:
產量、質量居全國首位的海蜇
營口海蜇馳名中外。海蜇為腔腸動物,是一種暖水性大型水母,雌雄異體,在水質半咸半淡,泥沙底質的河口附近飄游生活。營口海蜇產區分布在北起遼河入海口下游、大清河,南至歸州沿海。主要產區為團山鎮北海漁場,其產量占蓋州市的60%,主要品種為綿蜇(碗蜇)和沙蜇。綿蜇味美肉嫩,色紫白,為海蜇中的上品,約占海蜇群體的70%。其次為油蜇和沙蜇。沙蜇肉厚色白,無雜質,以個大體重為特點。最大沙蜇如碾盤,重量達數百千克。自1973年海蜇向國外出口以來,捕撈量逐年增長,全市捕撈量最高年產達1萬多噸,占遼東灣總產量的32.7%。營口海蜇的產量、質量位居全國之首。

最早的對蝦養殖
營口沿海灘塗平坦,水質肥沃,餌料資源豐富,是東方對蝦產卵、繁殖的優良場地。營口養殖對蝦的歷史較長,最初是靠漲潮納入天然苗種進行魚蝦混養,是一種粗放的養殖方法。1974年,營口市水產研究所和老邊區海水養殖場協作,開展對蝦人工產卵孵化試驗獲得成功。1978年、1979年,又開展了人工飼養對蝦和精養試驗,回收率為94.4%,平均畝產369.3千克,達到遼寧省領先水平。每年育蝦苗6億多尾,除供本市養殖外,還供應給外市。1983年,國家農牧漁業部批准在營口建立隸屬於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渤海水產增殖科學實驗基地營口增殖實驗站。開展對蝦資源增殖技術研究,對蝦人工育苗和進行大海流放增殖試驗。營口對蝦養殖面積達33511畝,年產量從1981年的4噸增加到現在的2268噸,養殖對蝦成為近年來營口市產量最多、產值最高的水產品之一。

最大的毛蝦市場
毛蝦是遼東灣水產資源主要品種之一。常年捕撈量都在萬噸左右,最高年產量達18700噸。毛蝦捕撈期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營口市成為遼寧省毛蝦生產的集散地。每逢捕撈旺季,山東、河北等外地和市漁業公司以及沿海漁村的漁船前來捕撈作業。並在毛蝦市場進行交易。營口蝦皮加工質量好,很受歡迎。

遼寧省唯一的虹鱒魚養殖基地

虹鱒魚是名貴的魚類,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是遼寧省養殖品種中唯一的冷水魚類。1966年4月,營口市、大石橋市(營口縣)農業局從黑龍江省引進虹鱒魚發眼卵3000粒,在大石橋市百寨鎮(公社)聖水寺冷泉水中培育魚苗成功。1972年10月,將499尾魚苗放入大石橋市建一鄉(公社)廂房水庫的400平方米池塘中進行養殖馴化。1973年1月,從該池中捕出種魚和大魚481尾,魚苗成活率為96.2%。營口市水產科學研究所經過兩年,從發眼卵培育到種魚育成,取得自育自繁虹鱒魚試驗成功,並通過技術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1980年,榮獲營口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產業】
營口歷史悠久,,1861年被辟為通商口岸,史稱「夏日輪聲帆影,萬艘鱗集;冬季車塵馬跡,絡繹不絕;市場之繁榮,貿易之興旺,為滿洲之冠」,被譽為「東方貿易總匯」和「關外上海"。
營口是輕工、紡織工業基地,全市有3個行業3000多家企業,主要以冶金、機械、石化、家電、紡織、輕工為主。針織能力居遼寧第一,棉紡居第二。輕工業以卷煙、家電、樂器、製造四大傳統骨幹行業為主,東北鋼琴(集團)公司是全國四大鋼琴生產基地之一。近年來又興起一批新型建築材料、化工、鎂製品、飲料、印刷等新型工業企業。

【交通】
營口一市兩港,遼河老港於1864年對外開埠,成為中國東北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1984年興建的鮁魚圈新港是全天候深水海港,不淤不凍,四季通航。營口港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港口建立海運業務,年吞吐量突破2500萬噸,成為中國東北第二大港、中國第十大港。營口陸路運輸四通八達,東北鐵路、電氣化高速鐵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網路縱貫營口全境。營口海運暢通,成為東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
營口立交橋成為東北最大的互動式公路立交橋。有營大公路、遼河大街、盼盼路、渤海大街、金牛山大街。營口是中國首批投資硬環境建設40優城市之一。

觀光游覽
營口還是一個旅遊勝地。具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和獨具特點的自然景觀。山、海、泉、林、河交相輝映,到處是您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楞嚴禪寺
「東北四大禪林」之一的楞嚴禪寺,位於營口市中心,佔地8036平方米,呈規則的長方形。寺院建於1921年,是由禪定和尚多方募化在原佛教宣講堂舊址上修建的,有三進院落.寺內的主要建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中心建築,面闊五間,殿內供奉如來佛、觀世音、十八羅漢等佛像。營口至今仍保持著趕廟會的習俗,每年的農歷四月十八,遠近百里的僧眾齊聚寺內,大殿內香煙繚繞,誦經之聲不絕於耳.這一天是欏嚴禪寺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天。楞嚴禪寺1979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營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遺址,是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於大石橋市永安鄉西田屯村西側,是一海拔為69.3米的孤立小山丘。洞穴在山的東南部,堆積露出部分由洞頂向下11米,已露出面積200平方米。從已發掘出的劍齒虎、腫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古動物群化石分析,這個洞穴主要堆積的時代為距今20—60萬年間。洞內已發現燒灰、燒骨、打制石器等古人類活動遺跡。尤其是1984年10月間在第六層,發現一個個體的猿人化石共55塊,包括完整的頭骨、脊椎骨、肋骨、手腳趾骨、尺骨、髖骨等,其完整程度為世界人類學發現史上所罕見,對研究人類起源史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被列為1984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項目之一。

最古老的寺廟建築
上帝廟,又名玄帝廟,位於蓋州市城內,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朝洪武15年(1382年)。這是遼寧省現存僅晚於義縣奉國寺大殿的古建築。廟內原存唯一的建築是大殿,大木架結構,屋頂為廡殿式,斗拱較大,梁、枋上繪有彩畫。重建後的上帝廟正殿五楹,氣勢宏偉,具有濃厚的元代建築風格。

遼南最大的寺院
營口楞嚴禪寺位於市中心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1年建成,佔地2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三進四層。包括山門、鍾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是東北地區四大禪林之一。與哈爾濱的極樂寺、長春的般若寺、沈陽的慈恩寺齊名。農歷四月初八為廟會日,是時南至大連、北至哈爾濱,數萬遊人與香客雲集古寺,商貿活躍,喜氣祥和。

清代遼南道教名山
赤山位於蓋州市萬福鎮東,羅屯鄉與礦洞溝鄉交界處。距蓋州城40公里,距營口市75公里。佔地20多平方公里,早在唐初就是遼東名山之一,清代時是遼南道教名山。赤山以峰奇、洞異、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

亞洲之首的古墓葬
營口的石棚有兩處,一是位於大石橋市官屯鎮石棚峪村的小山下,是遼東半島保存比較完整的石棚之一。石棚由3塊大石板圍靠而成,一面敞口,上覆一塊長4.75米、寬4.4米、厚0.47米的巨石。二是位於蓋州市二台鄉的石棚山上,形式同前者,但規模比前者大,高2.6米,上覆蓋一塊巨石,長8.6米,寬5.7米,厚0.7米,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北最早的海防工程
營口西炮台位於營口市渤海大街西段,遼河入海口左岸,為遼寧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營口西炮台始建於1882年(光緒八年),1888年建成,為夯築四合土。炮檯面海「內築土台三方,中大旁小,高四五丈」。中間大炮台為二層,高6米,長寬各50餘米。台頂四周為矮牆。牆下暗炮眼8處,置炮52尊,炮台四周圍牆900餘米。營口西炮台是清末東北的重要海防要塞,也是東北最早的海防工程之一。1895年初和1900年夏,分別遭到日本和沙俄侵略軍的破壞。炮台遺址就其原貌及四周自然景觀保護,在全國同類炮台中尚屬首位。

望兒山
望兒山位於蓋州市熊岳鎮東北1.5公里的望兒山村,東南緊靠李杏種質資源圃、樹木標本園,西臨長大鐵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望兒山海拔100.9米,東面連一石樑,中為弧形石孔,稱仙人橋。仙人橋實為海蝕拱橋,是典型的古海蝕地貌,具有珍貴的科學價值。望兒山東北面有一自然形成的飽經蒼桑的「憶母像」。山巔有清代藏式磚塔一座。

仙人島森林公園
位於月牙灣南部的蓋州市九壠地鎮境內,該旅遊區擁有5000畝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飄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曠神怡。與其他海濱旅遊區相比,仙人島有三大特色:一是余暉灑金,仙人島每到退潮時節,千米沙灘露出海面,太陽的余暉照耀其上,如灑下萬點金珠,蔚為壯觀;二是兔島怒潮,仙人島又名兔島,懸崖壁立,垂直入海,臨島下望,驚濤拍岸,動人心魄;三是"風車"林立,近年來,在仙人島上,聳立起幾十個風力發電機組,葉片迎風飛轉,為仙人島添一美景。現旅遊區內建有各種風格的度假設施,可供人們開展休閑度假旅遊活動。

遼寧省最多的海水浴場
營口市海濱風光帶位於遼東半島中部,東部為千山余脈,西部為渤海遼東灣。依山傍海,風光旖旎。北起蓋州角,南至浮渡河,在漫長海岸線上,5個海濱浴場對遊人開放。
北海浴場位於蓋州市團山鎮,氣候溫和,海灘平緩,水質優良。北海浴場北側有海蝕龍宮一條街,千姿百態的奇礁異石。
月牙灣浴場位於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沿岸宛如彎月。北起鮁魚圈高中路,南至鮁魚圈區政府路,海岸線長1.5公里,可浴面積7.5公頃。這里沙灘舒緩,沙質優良,不受潮汐影響,是遼寧省十大著名風景區之一。這里不僅可以海浴,還是很好的海上活動基地。全國第二屆青少年運動會帆板決賽就在這里舉行。
金沙灘海濱浴場位於蓋州市熊岳鎮,北起號房,南至熊岳河口,海岸線長1公里,可浴面積5公頃。寬闊的海水浴場河灘平緩,沙粒均勻,海水潔凈,是理想的「黃金海岸」。這里林靜花俏,田園景色與海岸風光融匯一體,別具一格。
仙人島海濱浴場位於蓋州市九壟地鎮,北起熊岳河口,南至仙人島,海岸線長3000米,可浴面積1.5公頃。這裏海灣河灘平坦,岸上是海防林帶,幽雅僻靜,風格各異的度假村(中心)坐落其中。這里有明代的烽火台,又有「兔島潮吼」的民間傳說。浴場南端有漁港,盛產海蜇、對蝦及各種貝類,有著獨特的漁民生活習俗和壯觀的海市風貌。
白沙灣海濱浴場位於蓋州市著名桃鄉歸州鎮。海灘平緩,沙質細膩、晶白,故名白沙灣。成片的海防林掩映著一座座度假新村。遊人可海浴、拾貝殼、剝牡蠣;可垂釣、游覽果園,海上活動豐富多彩。

營口官方網:www.yingkou.net.cn
營口之窗:www.ykwin.com

Ⅱ 驚濤入海覓螭虎,風雪歸山斬妖邪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原神萬葉的台詞:「驚濤入海覓螭虎,風雪歸山斬妖邪、天高散孤雲,落日澄空故鄉影,飄搖遊子心、楓袖起悲風,神代萬世人百年,秋山落唐紅、此世群魔諸神並起,我雖無意逐鹿,卻知蒼生苦楚,只願盪滌四方,護得浮世一隅。」並沒有具體的意思,請不要當真。

Ⅲ 2)同學們排隊上纜車,前面每輛纜車均坐4人,濤海排在第15位+他應該坐在第幾

第4輛。15÷4=3……3,也就是說前3輛會坐滿,所以濤海坐在第4輛車上。

Ⅳ 福建省會福州,為什麼「很不福建」

福州市平潭島仙人井。 攝影/李藝爽

外省人對福建的認知 ,大約是從兩件事開始的:一是《春晚》小品中演繹的福建普通話, 將「福建人」說成「胡建人」 ;二是 廣東人吃福建人 的那個梗。


然而,對於福建的省會 福州 ,多數人沒有清晰的認知:同省的 廈門 是以文藝、浪漫著稱的網紅;靠近內地的 武夷山 以「大紅袍」享譽全國。


福州市平潭縣澳前客運碼頭,一半是黃沙,一半是碧海。攝影/李藝爽


距北京1888公里的「福州」 ,就像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魚丸、佛跳牆 是福州風物, 林則徐、嚴復、林徽因、冰心 是福州名士。


這些,也只是 11968平方公里「大福州」 的冰山一角。


人們常用「兵家必爭之地」形容一個地方的重要。然而,貴為福建省會, 福州卻有一個反向綽號:兵家不爭之地。


兵家不爭可從兩方面理解: 一是從戰略上說,自然條件惡劣,本身無太多利用價值;二是說某地雖然值得一爭,但佔領後缺乏資源腹地,也難以守住。


福州屬於第二種。


福州雲上鼓嶺。攝影/邱軍


她處於中國大陸正東南,北接江南所在的 長江流域 ,南連嶺南所在的 珠江流域 ,不能說不重要。但是, 特殊的地形讓福州以及她所在的福建,變成了一個奇妙的存在。


中國地勢三大階梯中,福建被劃入 東部「最矮」的第三級階梯 ,這就給人造成了巨大的誤會: 那裡應該很平吧?


鼓嶺。攝影/邱軍


看一眼中國地形圖,我們才會發現真相: 天哪,福建竟然有這么多山? 從浙江東南部到廣東東北部,形成了一道明顯的凸起, 地理上稱為「浙閩丘陵」, 而山體最密集、起伏最崎嶇、地形最破碎的區域大體就是 福建省的范圍


「有福之州」在哪裡?制圖/伍攀


熟悉中國地理面貌的 金庸先生將《笑傲江湖》開篇放在福州 青城派的四川漢子來到福州,都被崎嶇的山路累壞了 ,可見「閩道」之難,甚至不亞於 「難於上青天」的蜀道


跨越福州多個公園的「福道」。圖/視覺中國


在福建這個 「山地王國」 ,福州算是一個被上天偏愛的地方。


福建最大的河流 閩江 ,從武夷山脈東麓發源,然後一路貫穿福建,穿山越嶺500多公里後來到了一片開闊的平地, 自然地理上稱為「福州盆地」。 這里幾乎四面環山,只有東側留有一道窄窄的大門,作為閩江入海的通道。


福州城區,位於 「聚寶盆」中。制圖/伍攀


這個彌足珍貴的盆地,孕育了福州的城市文明, 福州主城以及長樂、閩侯城區,都位於其中 。福建 歷史 上的 閩越地方政權建都的冶城 ,就在今福州城區。福州盆地固然有開發價值,但要抵達這里,需要付出翻山越嶺的代價—— 爭它,成本太高。


福州城外,青山如屏。圖/視覺中國


中原王朝對福建,也不是絕對「不爭」, 等到其他地方穩定下來後,漢武帝迅速派衛青主持工作,深入閩越境內,廢國設郡,實現了直接對福建地區的管轄。


西漢 解放閩越的戰爭中,考慮到福建山多路險,並沒有從中原發兵,而是 從江浙所在的會稽郡就地徵用當地戰士 ,結果兵不血刃,很快兵臨福州盆地。閩越人也十分配合地發生內斗,部下殺掉 閩越王余善 ,大開城門迎接朝廷軍。


福州西南部的五虎山。攝影/陳成才


類似的劇情不斷重復上演。 隋朝平定福建, 到福州城下,又雙叒叕是以「內斗」、和平解放的劇情結束戰爭,部下 王國慶殺一把手高智慧,歸順隋朝


不爭,也就有了另一層含義: 兵臨城下,不用爭斗,就可以得到。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福建之地,雖有天險,但山多地少,沒有糧倉支撐、也沒有充足的兵員。


「天府之國」用以形容某地富饒、繁華 。其中,最著名的是 成都平原 。根據歷代文獻記載, 福州也曾贏得過這個稱號 。而且,這個「天府之國」不是福州人的自封,而是來自外地來客的描述。


端午節在福州市長樂區三溪村的龍舟夜渡。圖/視覺中國


明萬曆年間曾在福建當公務員的 浙江寧波人屠本畯在他的《閩中海錯疏》 中說道:


「閩故神仙奧區,天府之國也,

並海而東,與浙通波

遵海而南,與廣接壤。」


那麼問題來了:福州及周邊地區到處都是山, 狹小盆地的生產力遠不如中原、關中和巴蜀 ,此「天府之國」到底如何煉成?


閩江入海口,飛鳥在江海之間起起落落,與周邊的海岸碧濤一起,演繹著波瀾壯闊的「山海之歌」。攝影/馮木波


上天把群山送給福州的時候,並沒有完全關閉通道,首先是河流成為最早的通道—— 福建山多,水也很多,最大的水系閩江在山間造就了一條交通動脈 ,可以從入海口直通武夷山腳下,上游分成 富屯溪、沙溪、建溪 三條源頭,其中的建溪水道可通往 浙江、福建、江西交界處 ,然後轉到陸路驛道,就可跟中原完成溝通。


閩江及其支流組成的水網貫穿福州城區。圖/視覺中國


閩江,就像一位勇敢的英雄,在幾乎沒有路的山地王國,切割出了交通水網。 沿著閩江水路進入福建, 入海口附近的福州盆地,是最大的一處驛站 ,無疑將是眾人入閩後的第一選擇。交通和地緣,讓福州盆地成為中原移民、文化、風物在福建的最重要落腳點。


福州尤溪洲大橋,是福州二環路的重要交通樞紐。攝影/邱軍


有了道路,還得有人的推動。 歷代中原王朝都重視對福建的開發和溝通。閩道雖難,並沒有阻礙人們創業建設的腳步和決心。在歷代人民的努力建設下,多山的福建逆勢而上,成為 文化昌盛的「海濱鄒魯」、變成了物阜民豐的「天府之國」。


坐落於怡山的福州西禪寺,「荔樹四朝傳宋代,鍾聲千古響唐音」。攝影/李藝爽


自公元前202年的冶城 (又稱東冶) 始,福州的建城 歷史 拉開序幕。此後,這座城先後擁有 冶、候官、閩縣、豐州、泉州、閩州 等名稱。唐開元十三年,也就是 公元725年 ,因西北有福山, 閩州都督府改名福州都督府,「福州」登上 歷史 舞台


白塔,因「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而修建。攝影/李藝爽


「不爭之地」是相對而言,並不意味著這里沒有價值。 隨著時代發展、技術進步、人口增長、文明傳播, 坐擁高山險阻的福建,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華麗蛻變。


北宋建立後,福建境內不僅常常迎來外地名士,而且培育出的眾多出眾的本土人才。 兩宋時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狀元10名,武狀元11名,進士2247名。


跨越閩江的福州洪山大橋,是我國跨度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桁架式T型鋼構橋。攝影/邱軍


內地驛路和水網,讓福州成為一處農耕時代的「天府」,而 海陸航線的開辟則讓福州變成了一處江海聯運的樞紐 宋元時期 ,明州 (寧波) 、泉州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大港,而福州也是重要的航運中心,而且擁有泉州所沒有的通往內地的閩江水路。宋代開始,福州就有發達的造船業, 明代鄭和下西洋寶船即是著名的「福州製造」,民間俗稱福船。


福州羅星塔是閩江地標,登臨塔頂,港口碼頭盡在眼底。攝影/邱軍


海船也讓大批福州人走出盆地的圍城,奔向更廣闊的海外。時至今日,海外還分布著 300多萬福州籍海外僑胞。


「背山靠海」的閩人,在明清時期遭遇閉關鎖國的制約。直到近代國門被迫打開, 福州又與廣州、上海、寧波、廈門一起,成為「通商五口」之一。 當時歐洲人筆下,福州是僅次於的廣州的商埠:


「福州城中有建築物覆蓋的區域,

面積是寧波的兩倍

上海的三倍、廈門的五倍。」


自1845年起, 17個國家先後在福州設領事館,英、美、法、德等國紛紛在碼頭一帶設立洋行。 至今,倉山區南台島,從煙台山到碼頭一帶,保存有各國異域風格的建築群, 堪稱福州的「萬國建築博物館」。


位於福州倉南的煙台山石厝教堂。攝影/李藝爽


洋人看中的地方,晚清洋務派也看在眼裡。 1866年設於馬尾的福州船政局,成為集培養近代海軍人才和發展民族軍事工業的基地。 繼而,福州誕生了是 中國近代第一座海軍學堂、第一個新式造船廠、第一個正規的飛機製造廠、第一支成軍的海軍艦隊、第一艘千噸級艦船、第一台實用蒸汽機、第一條海底電纜、第一台探照燈……


俯瞰福州馬尾的青州貨運碼頭,此地很早就是著名的港口。圖/視覺中國


洋務運動與對外開埠,讓福州成為了那個時候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然而, 1884年中法戰爭的馬尾海戰 ,讓福建水師全軍覆沒的同時,也讓福州城市近代化的成果遭遇滅頂之災。此時,福建的另一商埠 廈門 ,充分發揮 海岸曲折、深水良港、鄰近海外 等優勢,在現代化的路上突飛猛進,至今仍是福建第一大海港。



「中國廈門、福建福州」 ,表面上這是兩座城的較勁, 背後其實是兩種文化的和而不同 。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塑造福建時,也衍生了 獨屬於她的方言「閩語」,即俗稱福建話。


不過,福建省內部的地貌和水系極其破碎,山脈與河流垂直交叉,將地面分割成一個個「方格」。它們將 閩語區 分成又分成多個方言區塊—— 閩東、閩中、閩南、閩北、邵將、莆仙。


青灰屋頂的老房子,像棋盤般排布。圖/視覺中國


大家同樣姓「閩」,所操口音卻千差萬別。 如果你拉住一個福州人讓他唱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 ,跟他說 「公蝦米」 (說什麼) 應該會收到無數個白眼。同理,如果你在廈門人面前講 「丫霸虎糾人」 (福州人牛X) ,也不會得到什麼好臉色。


在福州人看來: 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底蘊,是需要細細品味的,千年古城才不需要像小年輕廈門這樣招搖! 福州人的底氣之一是: 廈門有的洋氣,福州有;福州有的古典底蘊,廈門沒有!


福建出土的漢代瓦當,其上銘文為「萬歲」。攝影/動脈影


整個 福州平原或福州盆地,面積為489.1平方公里 ,是省內僅次於漳州平原的第二大平原, 全景似一菱形,福州市區坐落在中央 ,四面山體猶如四扇屏風—— 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 。平原內部,又有緩起伏的 吳山、倉前山、黃山、高蓋山 ,彷彿綠色星星。這正是福州民諺所稱:


「三山藏、三山現、三山看不見。」


屏風般的青山,還需要閩江這條玉帶來纏繞。 從崇山峻嶺中流出的閩江斜穿平原中部,於南台島首尾先分再合,閩江在南台島的北支仍稱閩江或北港,南支稱烏龍江或南港, 大樟溪、尚干溪、營前溪、新店溪 等支流注入閩江,在平原上形成密集水網。


烏龍江大橋,天塹變通途。攝影/邱軍


作為閩地首府,福州是中原文化進入福建後的傳播中心,儒雅、古典成為「海濱鄒魯」的文化基因。祖籍徽州、生於福建尤溪的 朱熹,曾十餘次造訪福州並開設理學書院。 鼓山之巔的 題刻「天風海濤」 便出自朱熹的詩。


古城牆雖然沒有了,但千餘年的古典,依然沉澱於福州大地:


南後街作為中軸,貫穿三坊七巷。制圖/F50BB


始建於晉、成於唐宋、盛於 明清三坊七巷,是中國主城區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街巷


宋代華林寺大殿 ,是中國南方保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華林寺大殿,始建於公元964年。繪圖/李乾朗,標注/quan


閩清的宏琳厝 ,則是全國最大最完整的單體古民居。


閩東大院,大屋套小屋。繪圖/李乾朗,標注/quan


從建築樣式上來看, 閩東標志性的馬鞍型風火牆,是江南馬頭牆在福建的變種 ,「粉牆黛瓦」的搭配體現的是儒雅和內斂,就連城市地標 烏塔與白塔,也是江南水墨的色調 ,與閩南張揚的紅磚大厝形成了鮮明反差。


三坊七巷,粉牆黛瓦。圖/視覺中國


福州這種內斂,並不等於保守,而更像是「藏拙」。


在時勢造英雄的 歷史 關頭,從儒雅的坊巷和大厝中走出的福州兒女,從不拒絕「西風東漸」:主張「開眼看世界」、主持虎門銷煙的 林則徐 ,主持福州船政局、創辦南洋海軍的 沈葆楨 ,晚清大臣、末代帝師 陳寶琛 ,革命志士 林覺民、林尹民 兄弟,近代著名海軍將領 薩鎮冰 ,翻譯先驅 嚴復、林紓 ,才女作家 林徽因、冰心 都是福州人。


宅院內外,曲徑通幽。攝影/李藝爽


能文能武之外,福州人也不乏商業基因。 從古至今,福州人的足跡遍布五大洲。


當代福州依然多出商海明星,如 曹德旺、黃其森、張軒松兄弟 郭鶴年、林文鏡 等。世界五百強之一的 興業銀行 總部位於福州;福清人曹德旺創立的 福耀玻璃 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 汽車 玻璃供應商;閩侯人 張軒松兄弟 創始於福州的 永輝超市 ,如今已覆蓋全國26個省份。


三坊七巷之黃巷,黃是福州傳統大姓。 攝影/李藝爽


每一個外出的福州人,低調地生活在異國他鄉,但心中永遠都有縷縷抹不去的鄉愁,正如福州民諺所言: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


當他們回到故里,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去 「湯池店」享受 溫泉之都的愜意,去 裴仙宮、羅星塔、香積寺、朱紫坊、森林公園 看每一株參天的 古榕 ;去 西湖公園的柳堤、上下杭的古碼頭 、貫穿各大公園的 「福道」 徜徉;到 五四路 俯瞰CBD夜景,去 「福州798」芍園一號 感受創意火花。


千年古榕。 圖/視覺中國


逛累了,還是故鄉的美味最能安撫疲憊:喝一碗 鍋邊糊 、咬一口 肉燕 、要一碗 蝦油撈化 ,或者乾脆就在小攤上叫一枚 光餅 ,夾上本地 紅糟肉 ,邊吃邊回味。


一碗魚丸肉燕,是780萬福州人的共同鄉愁。攝影/李藝爽


面對廈門的強勢, 福州人就像這座城市的榕樹那樣選擇了「不爭」,默默「落地生根」,悄然「獨木成林」


從盆地中走出,則是一個天地更廣闊、風景更壯麗大福州,她就是 一尊是由山、河、城、海、島構成的立體雕塑。


藍天之下,碧海與青山與平潭島的古村落緊緊相擁,彷彿是童話世界。 攝影/李藝爽


從西到東,過了山海交織的閩江口,便是福州的另一種氣象: 江口兩翼,是曲折如鋸齒的海岸;碧海深處,則是散布如珍珠的海島。 最醒目的無疑是 福建省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的海壇島 ,它與其他125個島嶼、648個岩礁組成 「平潭群島」


「海蝕地貌博物館」海壇島上的天然「石牡丹」 。攝影/馮木波


任何雕塑家和畫家來到平潭,都會被大自然的智慧所折服。 群島由億萬年地質年代洗禮過的花崗岩構成, 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侵蝕和海洋動力作用下,變成了 罕見的「海蝕地貌博物館」


平潭島的風帆石,即「半洋石帆」。 攝影/馮木波


這里有中國最大的花崗岩海蝕柱 ,兩塊巨石屹立於洋面,猶如凝固的風帆,被稱為 「半洋石帆」 ;這里有栩栩如生的人形巨石,頭枕沙灘,足伸大海,被叫做 「海壇天神」


平潭的特產是 石頭和台風。


如此環境孕育出因地制宜的獨特的民居—— 石厝 。它們以島上特產的 花崗岩、火山岩 為主體材料, 屋頂、牆壁色彩斑斕,像一座座彩色城堡 。跟小清新的廈門相比,這種朴實而美麗的房子, 少了歲月靜好的安逸,多了幾分與風沙、海風纏斗的頑強。


平潭的特色民居石厝,就像彩色的城堡。 攝影/李藝爽


2020年12月,平潭人民盼望已久的、連接福州主城和平潭縣的 福平鐵路開通運行 。至此,一個生機勃勃的 「大福州」終於連為一體


未來的福州,一定會將「丫霸」進行到底!


- END -

文 | 大羽

圖片編輯丨陶子

地圖編輯丨伍攀

封圖攝影丨馮木波


Ⅳ 是觀海聽濤,還是聽海觀濤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9

Ⅵ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這句話的意思

意思是: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

注釋:天姥山:在浙江新昌東面。傳說登山的人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山因此得名。瀛洲: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兩座叫蓬萊和方丈)。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確實,實在。

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原文:

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作者: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文: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雲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天姥山彷彿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台山雖高一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盪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製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山岩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岩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

雲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盪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雲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

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6)福州濤海建築建材多少錢擴展閱讀:

《夢游天姥吟留別》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遊仙詩。此詩以記夢為由,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詩人運用豐富奇特的想像和大膽誇張的手法,組成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的夢游圖。全詩構思精密,意境雄偉。

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其在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筆隨興至,體制解放,堪稱絕世名作。

Ⅶ 中國十大旅遊城市是哪十個城市

中國十大旅遊城市是:上海、北京、杭州、蘇州、西安、麗江、青島、成都、大理、桂林。

1、上海

西安被「摔碗酒」帶紅了,不過,除了體驗摔碗的著名美食街「永興坊」和「回民街」,西安還有五嶽之一的華山,不光可以看到萬丈絕壁、雲海繚繞的奇景,還能挑戰「天下第一險」的長空棧道,聽說華山還開放了夜爬,可以登上山頂看星星,絕對是此生難忘的經歷!

熱門景點:永興坊、華山、兵馬俑、華清宮、明城牆、大雁塔、鍾鼓樓等。

Ⅷ 驚濤入海覓螭虎,風雪歸山斬妖邪什麼意思

驚濤入海覓螭虎,風雪歸山斬妖邪這兩句出自原神。這是在之前做魈的傳說任務里,其中一個叫做諸境神遊忽覺迷的任務時,在破敗坍塌的銅雀廟里,遇到的「人」說的一句詩。這個人其實是夜叉,名為銅雀。銅雀和魈,是原神里最早接觸的兩位夜叉。當時銅雀已經死了,形體早已破滅,之所以還能夠見到他,是因為使用了浮世留形法。

Ⅸ 成語(玉海驚濤)什麼意思

你說的是御海驚濤,是夢幻西遊裡面的錦衣,並不是成語。

2009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到京訪華。美國駐華大使看到由著名紅色書法家袁偉將軍題寫的《金玉虎符》國禮後,邀請袁偉將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個人書寫一幅書法作品。袁偉欣然接受,揮毫寫下了「觀海聽濤」四個大字,他希望能通過這幅書法作品,讓奧巴馬領略中國書法藝術的奧妙,體會中華民族的寬廣胸懷。

Ⅹ 是海浪捲起了波濤還是海水捲起了波濤

海浪是一種機械波,能通過上下震動傳遞能量
所以是海水捲起了波濤
人們看見波濤在前進,實際上只是波在傳播,拍打在岸上的只是岸邊的海水
碼字不易望點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