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鼓山好玩嗎盡管我去過,大家談談
鼓山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文物價值很高的摩崖題刻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有著很高的文物價值。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歷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群謨慶歷丙孟秋八日游靈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徑40厘米。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蘇軾、黃庭堅、米芾。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三個大字,筆力遒勁,字徑約70厘米,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磐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在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它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以湧泉寺為中心的百餘景點鼓山的景點很多,有名稱的就達160多個。這些景點基本上是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湧泉寺在山腰,相傳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湧出地面而得名。「湧泉寺」的匾題,是康熙手書。此寺始建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明代曾兩次毀於火,明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治、康熙年年間又幾次擴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間的布局和明、清兩代的建築物。游覽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湧泉寺,然後再去尋幽探勝。東路有回龍閣、靈源洞、喝水岩、龍頭泉、白猿峽、水雲亭、聽水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賞古人題刻的,就走東路。鼓山的題,多集中的靈源洞、喝水岩一帶,幾無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羅多,最著名的是達摩洞十八景(俗稱十八洞)。
旅遊服務
鼓山在福州市近郊區,從福州去游鼓山,可乘公共汽車,當日可以往返。在福州,除了鼓山外,游覽地還有「三山」、「兩塔」。「三山」即屏山、於山和烏石山,都在城內。屏山有一座保持著宋代建築特徵的華林寺。於山和烏石山都有不少摩崖石。「兩塔」即白塔和烏塔,前者聳立在於山之麓,後者聳立於烏石山之麓。「三山鼎峙,兩塔聳立」這八個字是對福州市內主要風景的概括。福州市內還有戚公祠(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祠堂)、林則徐祠、閩王祠、西湖等景點可以參觀、游覽。去福州,從上海和北京方向前往都比較方便。北京至福州3623公里。
鼓山別名「石鼓」,位於福州東南郊,閩江北岸,海拔969米,延袤數十里是天然的屏障。據傳因山頂有一巨石,其形似鼓而得名。山中有十八洞奇景和湧泉寺、千佛陶塔、白雲洞等名勝。
這里有獨特的南國風光,四季如春,蒼松翠柏,奇葩吐紅,岩秀谷幽。南宋朱熹所書「壽」字石刻,徑寬三米,長四米,為福州摩崖石刻第一大字,分布在登山古道上。鼓山名勝眾多,自古以來就為福州第一勝境。
湧泉寺位於鼓山山腰,由大雄寶殿、天王殿、法堂、圓通殿、鍾樓、鼓樓、藏經閣等構成完整建築隊群,是鼓山主體建築。寺院規模宏大,殿堂壯偉兩座精美高大的陶制塔至今已有九百年歷史。寺東有深邃幽靜的靈源洞,還有摩崖石刻三百多處,是風景和文物古跡薈萃之地。游覽鼓山交通十分方便,福州南門有開往鼓山的專程班車。
上海至福州1161公里。福州有很多溫泉,市內建有許多溫泉浴室,去福州游覽 的客人,都喜歡洗個溫泉澡。福州的手工藝角梳、雨傘、脫胎漆器,稱為「福州三寶」。
福州火車售票處在火車站服務大樓內。長途汽車售票處在五一路。出租汽車服務處在古田路。民航售票處在五一中路。福州的賓館、飯店,高檔的有:溫泉大廈(五四路中段)、東湖賓館(東大路)、華林賓館(華林東路)、丁山賓館(古田路)、閩江賓館(五四路)、外貿中心酒店(五四路)、華僑大廈(五四路)、海山賓館(五四路)、西湖賓館(湖賓路)、溫泉賓館(溫泉支路)等。中低檔的有:福州旅社(東大路);五一旅社;紅岩旅社,在南門兜;台江旅社,在南台解放路。
福建名菜有「佛跳牆」,用魚翅、海參、鮑魚、火腿、雞、干貝等十八種主料製成,鮮味濃郁。主要餐館有聚春園菜館、福州大酒家、北京飯 店、安泰橋菜館、海味館、清真館等,大多在樂大路、東街口和八一七北路等地。
Ⅱ 鼓山摩崖石刻的簡介
自宋以來,名人筆跡薈萃於此,共有石刻549段。其中宋刻89段,元刻11段,明刻31段, 清刻168段,民國刻96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刻2段,另有疑刻152段。主要分布在靈源洞、石門、達摩十八景、絕頂峰、白雲洞等處。靈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處,有宋以來的真、行、草、隸、篆書體的題刻100多段,被譽為「東南碑林」。 北宋大書法家蔡襄等題名「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君謨,慶歷丙戌(1046年)孟秋八日游靈源洞」,為全山最早的石刻。「喝水岩」為宋嘉祐六年(1061年)施元長所題;二段「國師岩」題刻分別為宋蔡襄和慶歷進士陳襄所題。刻在靈源洞蹴鰲橋下深澗岩壁上的「壽」字,楷書,字高4.15米,寬3.05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 在橋下西南側岩壁刻有「頑石點頭」佛像,像高2.45米,手捧經卷,趺坐蒲團。在觀音閣東側石門岩上,刻有郭沫若於1962年11月游鼓山湧泉寺詩:「節屆重陽日,我來訪湧泉。清風鳴地籟,凝雨濕山川。浮嶺多松柏,依崖有杜鵑。考亭遺址在,人跡卻蕭然。」
Ⅲ 鼓山遊玩攻略
摘要 親,您好,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Ⅳ 福建省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哪些
1、古田會議舊址(1929年)、2、泉州清靜寺(宋)、3、福州華林寺(宋)、4、泉州
開元寺(宋至清)、5、南安市鄭成功墓(清)、6、泰寧縣尚書第建築群(尚書第)(明)、
7、福州林則徐墓(1826年)、8、長汀縣革命舊址(1929年)、9、廈門陳嘉庚墓(1953年)
、10、莆田木蘭陂(北宋)、11、惠安縣崇武城牆(明)、12、泉州洛陽橋(宋)、13、泉州
天後宮(清)、14、莆田釋迦文佛塔(南宋)、15、泉州清源山石造像(老君岩造像)(宋)
、16、南安市九日山摩崖石刻(宋)、17、德化縣屈斗宮德化遺址(宋)、18、泉州伊斯蘭教
聖墓(明)、19、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漢)、20、莆田元妙觀三清殿(宋)、21、廈門、龍
海青、白礁慈濟宮(宋)、22、東山縣關帝廟(明)、23、漳州石牌坊(明)、24、福建土樓
(華安縣二宜樓)(清)、25、福清市瑞岩彌勒造像(元)、26、晉江市草庵石刻(元)、2
7、福州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昭忠祠(清)、28、廈門胡里山炮台(清)、29、晉江市安
平橋(南宋)
第五批(2001、6、25國務院批准,共16個,另3個為合並):30、福州祟妙保聖堅牢塔(烏塔
、五代)、31、羅源縣中房鄉陳太尉宮(清)、32、福州馬尾福建船政建築群(清)、33、福
州鼓山摩崖石刻(宋至清)、34、福建閩侯甘蔗曇石山遺址(新石器)、35、仙游楓亭天中萬
壽塔(宋)、36、泉州府文廟(宋)、37、南安蔡資深故居(清)、38、漳州步文區江東橋(
宋)、39、漳浦趙家堡(明)——詒安城(湖西堡)(清)、40、漳州文廟(明)、41、永安
安貞堡(清)、42、、建陽水吉黑瓷窯址(宋)、43、順昌寶山寺大殿(元)、44、三明三元
區萬壽岩遺址(舊石器)、45、連城四堡書坊建築(明清)、【合並三個:1、泰寧縣尚書第
建築群(明)、2、泉州清源山石造像——與老君岩合並——(宋)、3、福建土樓——與二宜
樓合並(明清)】
Ⅳ 鼓山登山道多少米
鼓山登山道870.3米。
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鼓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台、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
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福州磨溪景區簡介:
磨溪天然岩場距離福州市中心約15公里,從公交仁德站乘36路、73路公交車(票價1元)、73快線,至龍門站下車,下至路下過涵洞,右轉(向東)前行至磨溪(約5分鍾),左轉順溪邊土路進村,經溫福鐵路、龍門寺到護林員值班房填寫進山登記單(不收費),順溪右邊小路上山。
經過福州岩友兩年多的開發,磨溪已成為福建省最成熟的戶外自然岩壁攀岩場,計有三片岩壁22條線路,其中兩條傳統攀線路,其餘20條為運動攀線路,線路高度10—21米不等,線路難度5.7—5.12,石質均為花崗岩。
另有一條21米速降道,坡度85—87度,為了增加安全性、保護繩索,還在崖頂轉角處安裝一鍍鋅管形成光滑過渡。可以說,福州磨溪景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較成熟的天然攀岩場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鼓山,網路-福州磨溪景區
Ⅵ 福州五區八縣有哪些古代遺址
福州五區八縣的古代遺址有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曇石山遺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殼丘頭遺址。
曇石山遺址位於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西南、瀕臨閩江北岸的小山崗上。曇石山遺址為典型的海洋性貝丘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曇石山遺址自1954年發現以來經過8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幾乎是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稱「貝丘遺址」。
殼丘頭遺址,位於平潭縣平原鄉南壟村,是福建省迄今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5590~7450年。它代表著閩台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遺址地處山麓坡地,東距大海約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背風向陽的好地方,很適宜遠古人類居住。遺址散布范圍約3000平方米。
古遺址是古代人類各種活動留下的遺跡。既包括人類為不同用途所營建的建築群體,以及范圍更大的村寨、 城堡、 烽燧等各類建築殘跡;也包括人類對自然環境利用和加工而遺留的一些場所。
Ⅶ 鼓山到山頂一共多少米
870.3米。
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鼓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台、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Ⅷ 福州的「湯」「樹」「石頭」分別指什麼
如果問題再描述得具體點就更好了。
湯,可能是指 溫泉。福州溫泉,相傳在晉太康年間就已發現,宋代有「內湯」地名。福州話口語稱「洗澡」為「洗湯」。
樹,可能是指 榕樹。福州市的市樹,福州別稱榕城。
石頭,可能是指 壽山石,壽山石,中華瑰寶,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現在品相好的壽山石很高價,曾有10萬元/克的拍賣紀錄。
石頭,也可能是指 摩崖石刻,福州鼓山摩崖石刻是鼓山名勝之一。據記載,鼓山摩崖題刻共有180處。
Ⅸ 鼓山摩崖石刻的歷史意義
福州城內,鰲頂峰、戚公祠、蓬萊峰、金粟台等處,亦有從宋代至近代摩崖石刻100多處。 鰲頂峰上北宋淳化元年呂文促的題名石刻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這是福州宋代最早的摩崖石刻;於山摩崖石刻,不但保存了許多優秀書法藝術,其中大部分還具有史料價值。
2001年06月25日,鼓山摩崖石刻作為宋至近代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Ⅹ 福州鼓山有多大
福州鼓山的主峰海拔969米
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會所在地福州市東大門,主峰海拔969米,總面積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游覽勝地,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
鼓山風景名勝區地處亞熱帶,四季常青、蒼松滴翠、奇葩流紅、岩秀谷幽,名勝古跡遍布全山。相傳山顛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當風雨之際,便發出隆隆的聲音,象鼓聲綿綿不絕地在山間回盪,故名鼓山。景區峰、峽、岩、洞260餘處,久負盛名有白雲峰、獅子峰、喝水岩、蟠桃林、八仙岩、忘歸石、仙跡石、白雲洞、靈源洞、達摩洞等。
還有溪澗瀑布山泉50餘處,著名的有鱔溪、鼓山溪、磨溪、小磨溪,這些溪流有的溪水奔瀉,也有常年細水長流,其中鱔溪瀑布和東山溪瀑布最為壯觀。峽谷中最典型的有喝水岩、靈源洞,稱為「谷中之谷」。眺望台、玉石雲梯、翠竹園、知足常樂園、松濤樓根藝藏珍館等更為景區錦上添花。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山上千年古剎湧泉寺面貌庄嚴、規模宏偉、工藝精巧、殿宇輝煌,素有「閩剎之冠」稱譽。
寺中千年鐵樹、雞絲木供桌及血經書稱為鎮山「三寶」,觀後令人叫絕。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燒制而成,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研究宋代建築和制陶工藝的實物資料。歷代名人在山中留下700多幅摩崖石刻,真、草、隸、楷、篆各種書法俱全,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及現代朱德、郭沫若、羅瑞卿等人的手跡,這些自然「碑林」琳琅滿目,相映成趣,成為罕見的書法藝術長廊。豐富多姿的古樹名木,亦是鼓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大特色。